當前位置:首頁 > 報告詳情

合成生物學行業深度:驅動因素、前景展望、產業鏈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240513(42頁).pdf

上傳人: 孔明 編號:162220 2024-05-17 42頁 8.19MB

下載:
word格式文檔無特別注明外均可編輯修改,預覽文件經過壓縮,下載原文更清晰!
三個皮匠報告文庫所有資源均是客戶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商用。

相關圖表

本文主要從合成生物學的定義、研究內容、發展階段、商業意義、技術路徑、驅動因素、優勢、市場空間、產業鏈、挑戰與機遇、相關公司以及前景展望等方面對合成生物學行業進行了深度剖析。 合成生物學是一門新興學科,通過工程化的設計理念,結合生物學、化學、醫學、農學、工程學、計算機與數據科學等交叉學科技術,旨在改造或創造人造生命體系。其研究內容包括元件工程、遺傳線路工程、代謝工程及基因組工程。合成生物學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創建時期、擴張和収展期、創新和應用轉化期、収展新階段。 合成生物學具有三大商業意義:替代傳統化石原料和高污染的化工生產工藝,實現節能減排、滿足環保要求;以屬地常見生物質廢料甚至二氧化碳為碳源開發全新合成路線,打破原料及產品的進口依賴,保障供應鏈安全;通過開發全新產品或成本更低的生產路線,快速、全面顛覆全球產品供給格局,實現商業獲利。 合成生物學市場呈快速增長態勢,有望在未來幾年達到數百億美元的規模。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有望保持 20%-30%的年復合增速,在未來幾年達到數百億美元規模。其中,醫藥與健康領域占比約 35%,農業、水產養殖和食品占比約 36%,消費品和服務占比約 19%,材料、化學品和能源占比約 8%。 合成生物學產業鏈可分為上、中、下游三個環節。上游聚焦使能技術的開發,包括讀—寫—編—學、自動化/高通量化和生物制造等,關注底層技術顛覆及提效降本。中游是對生物系統及生物體進行設計、改造的技術平臺,核心技術為路徑開發,注重合成路線的選擇以及技術上跑通(如底盤細胞選擇及改造、培養條件優化、純化方法開發等),與下游企業相比,更強調技術平臺的通用性,潛在具備 CRO 屬性。下游則涉及人類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應用開發和產品落地,核心技術在于大規模生產的成本、批間差及良品率等的把控,與中游企業相比,更強調應用領域的聚焦、產品的精細打磨及商業化放量。 合成生物學未來面臨的主要挑戰有量產問題、選品問題、技術通用性。量產問題與傳統的化學工業相比,生物方法利用了生命體做合成,關于生產環節背后的邏輯還沒有很多經驗。選品需要對市場需求有準確的判斷,同時要有自己的技術壁壘。技術通用性同樣很重要。在同一種菌株平臺上可以擴展產品管線,許多底層技術可以通用,做出不同的產品。 合成生物學或將成為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雖然海外在傳統化工行業起步較早,但是在合成生物學和生物基材料層面,國內外的技術代差不大。同時,國內化工行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工程師,以及形成了超強的產業化能力。工程師紅利和工藝改進能力,都是海外完全不具備的產業基礎,國內產業的發展將代表著合成生物學和生物基材料的未來。
合成生物學如何實現節能減排? 合成生物學在醫藥領域有哪些應用? 合成生物學如何助力可持續發展?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