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金融運行報告(2023)(1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金融運行報告(2023)(18頁).pdf(1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 北京市金融運行報告(2023)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1 貨幣政策分析小組 內容摘要 2022年,北京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持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五子”2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切實推動社會民生改善,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北京市金融業發揮優勢產業作用,有效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金融總量快速增長,精準有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助企紓困政策落地見效,為穩定首都經濟大盤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經濟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
2、經濟一是經濟總量進一步擴大總量進一步擴大。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投資對穩增長、優結構發揮重要作用,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6%,制造業投資在高技術制造業帶動下同比增長18.4%。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7.2%,升級類消費保持增長。對外貿易快速增長,進出口總值超3.6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9.7%。二是二是現代服現代服務業支撐服務業平穩增長。務業支撐服務業平穩增長。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4%,其中,信息服務業、金融業、科學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8%、6.4%、1.8%,三者合計占第三產業增加值
3、比重超五成,比上年有所提升。三是三是新興動能增強發展動力新興動能增強發展動力。高端領域加快培育,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分別同比增長5.3%、4.9%,增速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個、2.4個百分點。數字經濟賦能新發展,全年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7萬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4.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1.6%。企業研發創新保持活躍,大中型重點企業的研發費用支出保持兩位數增長,中關村企業技術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提高到兩成以上。金融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一是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2022年,北京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加1.1萬億元。人
4、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0.9%,較上年提升4.7個百分點。企業融資成本大幅下行,12月,北京地區金融機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降至3.09%,為有統計以來新低。二是二是央行政策性資金精準滴灌央行政策性資金精準滴灌。全年發放再貸款再貼現資金超1500億元,同比增長20%。碳減排支持工具和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高效落地;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及配套融資助推首都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三是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三是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年末,北京市普惠小微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綠色貸款和涉農貸款余 1自 2023 年 8 月 18 日起,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
5、行。本報告主要反映 2022 年的經濟金融情況,正文中涉及的相關機構表述仍沿用 2022 年名稱。2“五子”是指率先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抓好“兩區”建設、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深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2 額同比增長22.0%、48.5%、36.4%和19.4%。四是助企紓困“穩預期、強信心”成效顯著。四是助企紓困“穩預期、強信心”成效顯著。全年通過引導轄內銀行利率下行向實體經濟讓利超400億元;轄內銀行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及受疫情影響的個人等辦理貸款延期金額超1100億元,惠及經營主體4.5萬戶;通過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提供獎勵資金撬動地方法人銀行普惠小
6、微貸款增速達36.6%。五是五是金融金融業穩健運行。業穩健運行。年末北京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同比增長6.4%,不良貸款率為0.78%,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年各類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9933億元;證券、期貨機構資產規模分別同比增長8.8%、15.6%,保險業資產總規模較年初增長14.2%。六六是金融服務水平是金融服務水平持續持續提升。提升。圓滿完成冬奧金融服務大考。不斷優化支付、征信等領域金融服務。穩步推進金融改革創新,持續擴大金融對外開放,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推動北京市數字人民幣全域試點,年末北京市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1351萬個、對公錢包207萬個,累計業務
7、發生金額達381億元。七是七是金融風險防范化解體系逐步健全。金融風險防范化解體系逐步健全。成立北京市金融風險化解委員會,完善金融穩定會商協調機制,制定重點金融機構監測預警工作機制,健全“治已病”和“治未病”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累計拒擋涉金融業務字樣工商登記申請1.9萬余件,實現了金融風險“打早打小”,風險關口前移實效進一步顯現。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首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北京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深入
8、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抓好強信心、擴內需、促改革、惠民生、保健康、防風險,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北京市金融業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精準有力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首都經濟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3 目錄 一、金融運行情況一、金融運行情況.5(一)銀行業整體穩健,信貸“量增、價降、結構優”.5(二)證券業穩健發展,上市公司市
9、值規模占比提升.7(三)保險保障功能不斷增強,改革轉型持續發力.8(四)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顯著加強.8(五)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首都金融業改革開放持續擴大.9(六)區域金融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10(七)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北京全域試點.10 二、經濟運行情況二、經濟運行情況.10(一)三大需求持續恢復,主要領域穩中有進.10(二)工業生產有序恢復,服務業總體平穩發展.11(三)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居民生活持續改善.12(四)積極落實退稅降費保經營主體,財政收支總體平衡.12(五)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13(六)新興動能加快積蓄,賦
10、能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13 三、預測與展望三、預測與展望.13 附錄:附錄:.15(一)北京市經濟金融大事記.15(二)北京市主要經濟金融指標.16 專欄 專欄 1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發力 助力穩住首都經濟大盤和經濟高質量發展.7 專欄 2 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 助力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9 表 表 1 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5 表 2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6 表 3 證券業基本情況.7 表 4 保險業基本情況.8 表 5 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8 表 6 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加權平均利率.8 圖 圖 1 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情況.5 圖 2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情況.
11、5 圖 3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長情況.6 4 圖 4 社會融資分布結構.8 圖 5 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10 圖 6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11 圖 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11 圖 8 外貿進出口情況.11 圖 9 實際利用外資額及其增長率.11 圖 10 工業增加值增長率.12 圖 11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12 圖 12 財政收支狀況.12 圖 13 新建住宅銷售價格走勢.13 5 一、金融運行情況 2022 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國內經濟發展“三重壓力”以及超預期因素影響,北京市金融業擔當作為、充足發力,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落實力度,社會融資規模保持
12、合理增長,信貸“量增、價降、結構優”,為穩定首都經濟基本盤和助企紓困提供有力支持。(一)銀行業整體穩健,信貸“量增、價降、結構優”1.1.資產規模穩步增長,從業人數有所增加。資產規模穩步增長,從業人數有所增加。2022 年末,北京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 31.9萬億元,同比增長 6.4%;累計實現利潤 2213 億元,同比下降 0.6%,降幅較上年擴大 0.1 個百分點;營業網點和法人機構數量分別為 4435 個和124 個,從業人數同比增長 2.4%。表 1 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 注:營業網點機構數據不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金融機構總部;大型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
13、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小型農村金融機構指農村商業銀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指村鎮銀行;“其他”包含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民營銀行等。數據來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2.2.存款增速穩中趨升,住戶存款和非銀行業存款增速穩中趨升,住戶存款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是主要支撐。金融機構存款是主要支撐。2022 年末,北京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 21.9 萬億元,同比增長 9.5%,較上年末高 3.3 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1.9 萬億元,同比多增 7239 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 21.2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6%,較
14、上年末高 4.5個百分點,其中,住戶存款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是主要支撐因素,同比分別增長 20.6%、15.9%,較上年末分別高 10.6 個、8.1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圖 1 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圖 2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情況 機構個數(個)從業人數(人)資產總額(億元)一、大型商業銀行170552447121312-二、國家開發銀行和政策性銀行1890418387-三、股份制商業銀行8622790966539-四、城市商業銀行40414752353571五、城市信用社-六、小型農村金融機構6189212111931七
15、、財務公司7655634864274八、信托公司124189200612九、郵政儲蓄56635204413-十、外資銀行110402637859十一、新型農村機構4381231111十二、其他214277671416合 計4435127611318659124營業網點機構類別法人機構(個)-15-10-5051015-10000-8000-6000-4000-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億元%2021年各月當月新增人民幣存款(左坐標)2022年各月當月新增人民幣存款(左坐標)2021年各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同比增長(右
16、坐標)2022年各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同比增長(右坐標)-10-5051015-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億元%2021年各月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左坐標)2022年各月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左坐標)2021年各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右坐標)2022年各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右坐標)6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圖 3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長情況 3.3.貸款較快增長,新增貸款創歷史新高。貸款較快增長,新增貸款創歷史新高。2022 年末,北京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
17、余額9.8 萬億元,同比增長 9.9%,比年初增加 8787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 9.5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9%,比年初增加 9419 億元,創歷史新高。企(事)業單位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 11.2%,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 14.7%,全年新增額首次超過 5000 億元,金融對實體經濟中長期投資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住戶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8.2%。4 4.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切實服務實體經濟。2022 年,累計發放再貸款再貼現資金超 1500 億元,同比增長 20%。持續完善貨幣政策工具產品體系,實現對民
18、營小微企業以及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文化產業等重點領域精準支持超 520 億元,推動通過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支持工具提供激勵資金 12 億元,引導地方法人銀行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經營主體加大支持力度。5.5.引導信貸資源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引導信貸資源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牽頭出臺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若干措施,推動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發展。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創建取得積極進展。牽頭出臺金融支持北京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聯合成立中國平谷農業中關村金融合作聯席會議機制。與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簽署關于綠色
19、發展與金融支持合作備忘錄,綠色項目庫落地啟動,推動在京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等取得突破。2022 年,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貸款同比增長55.3%,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48.5%,涉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19.4%,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36.4%,文化企業貸款有貸戶數同比增長20.3%。6.6.利率市場化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實體經濟利率市場化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2022 年 12 月,北京市金融機構一般貸款、企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 3.55%、3.09%、4.22%,同比分別下降 52 個、67 個、59 個基點,均創歷史新
20、低。2022 年,北京金融業通過利率下行向經營主體讓利超 400 億元。表 2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 單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7.7.不良貸款率微升,法人銀行風險抵補能力不良貸款率微升,法人銀行風險抵補能力充足。充足。2022 年末,北京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 0.78%,較年初上升 0.1 個百分點,較全國平均水平低 0.9 個百分點。北京市法人銀行撥備覆蓋率為 222.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 16.4 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充足。8.8.跨境人民幣業務快速增長??缇橙嗣駧艠I務快速增長。2022 年,北京市跨境人民幣結算8.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業務
21、筆數超 25 萬筆??缇橙嗣駧攀崭渡婕暗膰液偷貐^已達 221 個。經常項目人民幣收付 1.4 萬億元,資本與金融項目人民幣收付 7.1 萬億元。截至 2022 年末,已有 121 家跨國企業集團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累計歸集跨境收入9231 億元,跨境支出 9405 億元;銀行已累計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 880 個,為非居民機構開立人民幣結算賬戶 1737 個。024681012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
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增速(當月同比)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增速(當月同比)7 專欄 1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發力 助力穩住首都經濟大盤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人民銀行總行工作要求,聚焦新發展階段的重點任務,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強化對首都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為穩住首都經濟大盤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是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資金加量投放,更好發揮精準滴灌作用。一是支農支小再
23、貸款和再貼現資金加量投放,更好發揮精準滴灌作用。2022 年,發放再貸款、再貼現資金超 1500 億元,同比增長 20%,支持經營主體 4 萬戶。為提升央行資金精準靶向支持作用,建立并持續完善“融”“通”系列專項再貸款、專項再貼現工具,實現對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文化產業、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經營主體精準支持超 520 億元。二是創新性結構性工具資金直達小微二是創新性結構性工具資金直達小微經營主體經營主體,“穩預期、強信心”成效顯著。,“穩預期、強信心”成效顯著。2022 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支持工具兩項創新型政策先后出臺,旨在強化激勵相容,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對民
24、營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的信貸支持力度,有效助企紓困、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有效落地,激勵資金發放超過 12 億元,有效促進北京市普惠小微貸款量增、面擴、價降。2022 年末,北京市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 7783 億元,同比增長 22%,支持小微經營主體75 萬戶;12 月,北京市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降至 4.22%,同比下降 59 個基點。三是三是重點重點領域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速落地,有效發揮杠桿撬動作用。領域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速落地,有效發揮杠桿撬動作用。與相關部門通力合作,暢通政銀企對接,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組織和輔導,積極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
25、以及科技創新、交通物流、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等在京快速落地,對超 700 億元銀行貸款提供支持。通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及配套融資為北京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下一階段,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繼續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引導作用,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配合,加大對普惠小微、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領域的金融支持,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金融力量。(二)證券業穩健發展,上市公司市值規模占比提升 1.1.證券機構有序發展,資產規模穩步增長。證券機
26、構有序發展,資產規模穩步增長。2022 年末,北京市法人證券公司 18 家,資產規模 1.7 萬億元,同比增長 8.8%,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617 億元,同比下降 13.6%。法人期貨公司 19家,資產規模 1888 億元,同比增長 15.6%,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51 億元,同比下降 17.9%??偛吭O在北京的基金管理公司36家,資產規模825億元;公募基金管理資產凈值 5.5 萬億元,同比增長1.8%。2.2.直接融資規模下降直接融資規模下降,市值市值規模規模占比提升。占比提升。2022 年,北京市各類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 9933 億元,同比下降 22.7%。其中,IPO 公
27、司 41 家,募集資金 1434 億元,同比增長45%;上市公司定向增發 134 家次,募集資金 745億元;通過滬深交易所發行公司債(含 ABS)7588億元,同比下降 23.5%。截至 2022 年末,北京市共有上市公司 460 家,總市值 15.5 萬億元,占 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的 19.7%,占比較去年上升 2.1 個百分點。2022年以來新增境內上市公司43家。表 3 證券業基本情況 注:1.證券公司家數為法人機構數量,國內股票(A 股)籌資額包含金融企業 A 股籌資。2.當年國內債券籌資包含交易所市場發行的公司債、資產支持證券、可轉債、可交換債以及銀行間市場發行的短期融資券、中期票
28、據、企業債。數據來源: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3.3.北交所和新三板一體化發展。北交所和新三板一體化發展。2022 年末,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162 家,全年新增 83家,總市值 2110 億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公司 6580 家,其中創新層公司1658家,全年新增掛牌公司270家,同比增長197%。項 目數量總部設在轄內的證券公司數(家)18總部設在轄內的基金公司數(家)36總部設在轄內的期貨公司數(家)19年末國內上市公司數(家)460當年國內股票(A股)籌資(億元)2179當年發行H股籌資(億元)150當年國內債券籌資(億元)28025其中:短期融資券
29、籌資額(億元)13053 中期票據籌資額(億元)7377 8 2022 年,兩市場累計發行融資 399 億元,同比增長42%;北交所累計服務政府債券發行9502億元。經過多項改革創新,北交所、新三板市場結構功能進一步完備,運行質量顯著改善,一體化發展格局穩步推進。(三)保險保障功能不斷增強,改革轉型持續發力 1.1.保險業務平穩增長。保險業務平穩增長。2022 年末,北京市保險業資產總規模1.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4.2%。全年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 2758 億元,同比增長 9.2%。北京轄區共有法人保險公司 22 家,其中,財產險公司 6 家,人身險公司 16 家。表 4 保險業基本情況
30、數據來源: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2.2.保險保險保障保障能力不斷能力不斷增強增強。2022 年,北京市保險業承擔風險保障 2558.3 萬億元;累計賠付支出 776 億元,同比下降 7.5%;壽險和長期健康險準備金 9556 億元,同比增長 17.0%。擴大“北京普惠健康?!眳⒈H巳褐列率忻袢后w,專屬養老保險試點投保人數達 5.7 萬人次。3.3.改革發展持續推進。改革發展持續推進。財險公司提質增效,車險綜合改革成效顯現。2022 年,北京市財產險公司綜合費用率29.3%,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承保利潤率 2.7%,同比上升 1.3 個百分點。車險商業三者險平均保額較改革前
31、提高 87.5 萬元,綜合成本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壽險公司保障型業務轉型明顯,2022 年末,普通型壽險業務同比增長 24.6%,壽險業務新單期交率達 63.7%,同比上升 1.6 個百分點。(四)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顯著加強 1.1.社會融資規模穩步增加,人民幣貸款發揮社會融資規模穩步增加,人民幣貸款發揮重要支撐作用。重要支撐作用。2022 年,北京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加 1.1 萬億元。從結構上看,人民幣貸款新增8976 億元,占地區社融增量的 78.5%;兌付高峰影響下的企業債券凈融資 35 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 1868 億元,政府債券 1795 億元,三
32、項合計占比 32.3%;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凈融資減少較多導致“其他”項減少 375 億元;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共減少 318 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圖 4 社會融資分布結構 2.2.票據市場運行平穩,票據貼現利率大幅走票據市場運行平穩,票據貼現利率大幅走低。低。2022年北京市累計承兌商業匯票1.4萬億元,同比增長 8.5%,其中,銀行承兌匯票承兌量同比增長 11.6%,商業承兌匯票承兌量同比增長 2.2%;票據貼現額累計 4.6 萬億元,同比增長 22.8%。12 月,銀行承兌匯票直貼利率同比下降 89 個基點至 1.5%,商業承兌匯票直貼利率同
33、比下降 106個基點至 2.9%;票據轉貼利率下行 43 個基點至1.5%。表 5 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 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表 6 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加權平均利率 單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項 目數量總部設在轄內的保險公司數(家)22其中:財產險經營主體(家)6 壽險經營主體(家)16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家)116其中:財產險公司分支機構(家)49 壽險公司分支機構(家)67保費收入(中外資,億元)275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中外資,億元)544 人身險保費收入(中外資,億元)2215各類賠款給付(中外資,億元)776-2000 0 2000
34、 4000 6000 8000 10000 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政府債券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其他億元20212022余額累計發生額余額累計發生額余額累計發生額14544.52014.26410.510510.31053.41456.924764.94432.47188.522138.1896.82341.534994.76784.37221.132260.1776.42878.345140.19382.06742.142848.9596.43265.6貼 現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季度銀行承兌匯票承兌銀行承兌匯票 商業承兌匯票 票據買斷票
35、據回購12.443.582.322.1721.843.001.631.6931.712.971.481.8341.592.921.401.93貼 現轉貼現季度 9 專欄 2 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 助力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做好金融支持經濟綠色轉型工作作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和重要舉措,大力推動北京綠色金融體系建設,支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截至 2022 年末,北京市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 1.5 萬億元,同比增長36.4%;2022 年全年北京市非金融企業累計發行綠色債券超 1900 億元。一是綠色金融政策合力不
36、斷加強。一是綠色金融政策合力不斷加強。積極利用北京市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兩區”先行先試政策引導優勢,聯合出臺“兩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開放發展行動方案,切實發揮市級層面考核督導作用。與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共同簽訂合作備忘錄,通過建立全面合作關系,充分發揮雙方獨有的資源優勢,統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二是綠色金融基礎工作不斷夯實。二是綠色金融基礎工作不斷夯實。開展“綠色信貸+綠色建筑+綠色監理”模式探索,推動綠色金融標準與綠色行業標準銜接;指導華夏銀行于 2022 年發布同時滿足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和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
37、披露要求的環境信息披露報告;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北京綠色交易所升級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并正式發布上線“企業碳賬戶和綠色項目庫”系統。三是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有效發揮。三是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有效發揮。2022 年,21 家全國性銀行在京分行累計發放符合碳減排支持工具要求的貸款 200 億元;創新推出“京綠融”支小再貸款、“京綠通”再貼現和能源保供專項再貼現等特色產品,在確保能源供應安全的同時支持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綠色金融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新突破,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為首批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的外資銀行。四是綠色金融資源配置功能持續增強。四是
38、綠色金融資源配置功能持續增強。組織體系不斷優化,多家銀行機構在京設立綠色支行。綠色金融、科創金融、普惠金融協同發展,創新落地“數字人民幣+票據貼現+綠色金融”應用場景。北京銀行創新發布“京碳寶”企業碳賬戶,推出企業低碳積分權益體系。做好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的有效銜接,助力全球范圍內單批次最大規模地熱“兩能”利用系統。開展碳資產金融創新,推出北京市首單 CCER質押貸款創新產品。下一步,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首都工作實際,錨定“雙碳目標”,支持“綠色北京”戰略,進一步加大綠色金融工作力度,切實推動北京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五)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首都金融業改革開放持續
39、擴大 1.1.金融改革創新成效持續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成效持續深化。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得金融控股公司許可證,成為全國首批、地方首家國資控股的金融控股公司。推動國家金融科技風險監控中心在京設立。2.2.金融對外開放持續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持續擴大。2022 年,“兩區”建設金融領域 102 項任務落地 96 項,落地率超94%。人行營業管理部 33 項牽頭“兩區”任務全部落地??鐕颈就鈳乓惑w化資金池試點“擴圍增效”,積極推動第二批試點在京落地,累計為企業節約成本超 2 億元。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在京順利落地?!巴鈪R衍生品銀企服務平臺”累計簽約金額 66 億美元,超八成為中小微企
40、業。法興(中國)和德意志(中國)成為首批納入人民銀行碳減排支持工具范圍的外資銀行,累計獲得政策性資金支持 4 億元。3.3.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缇迟Q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出臺關于開展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的指導意見,推動更多銀行參與試點、更多優質企業尤其是優質中小企業享受“減單證”“簡流程”等優惠政策。截至 2022 年末,北京 12 家試點銀行共為 100 家優質企業辦理便利化收支業務 2206 億美元,中小企業占比 55.6%,較年初提升 13.7 個百分點,試點企業、銀行家數及業務規模分別是上年同期的 2.3 倍、1.7 倍和 1.9 倍。出臺北京地區深化資
41、本項目便利化改革試點政策實施細則,再推包括擴大外債一次性登記、簡化外匯登記等 6 項便利化改革試點政策。將等值 1000 萬美元中關村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范圍擴大至北京市高新技術及“專精特新”企業,支持更多企業在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截至2022 年末,共 70 家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 10 業參與試點,試點企業有效降低了融資成本。(六)區域金融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1 1.首都金融治理體系首都金融治理體系持續持續完善。完善。地方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北京市金融風險化解委員會成立,形成“一委員會、兩機制、一框架”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工作新格局。修訂升級金融穩定會商協調機
42、制,制定重點金融機構監測預警工作機制,健全“治已病”和“治未病”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涉金融企業工商登記前置管理機制運行邁向成熟,累計拒擋涉金融業務字樣工商登記申請 1.9 萬余件,實現了金融風險“打早打小”,風險關口前移實效進一步顯現。高風險銀行和財務公司化險工作穩妥有序,影子銀行風險大幅收斂,涉眾型金融活動得到規范治理。2 2.金融服務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率先提供機動車、船舶、知識產權擔保登記信息統一查詢服務。從支付服務便利化、現金服務保障等方面扎實推動適老金融服務。外匯行政許可好評率100%,政務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全面推廣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開戶,累計實現開戶
43、1.1 萬戶。持續優化“一網通辦”平臺開戶預約功能,成功打通商業銀行與政府部門間數據共享鏈條?!傲闳萑獭贝驌敉鈪R領域非法金融活動。穩妥做好支付機構退出與兼并重組,持續優化支付服務市場結構。3 3.圓滿完成冬奧金融服務保障。圓滿完成冬奧金融服務保障。構建高效冬奧金融服務指揮體系,在 63 家閉環酒店創新建立“金融店長制”,為冬奧會提供了安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自 1 月 4 日北京冬奧會金融服務應急保障體系啟動實戰化運行至3月16日閉環管理結束,北京涉奧場景共發生金融交易 46.7 萬筆、合計 1.7 億元。(七)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北京全域試點 積極總結數字人民幣北京冬奧會場景試點經驗,穩妥有序
44、推進北京市數字人民幣試點走上新臺階。牽頭制定北京市數字人民幣試點實施方案,總結冬奧會場景試點經驗,打通財政零余額賬戶到數字人民幣錢包的業務路徑,以數字人民幣形式為“專精特新”企業、退役軍人發放財政補貼,穩步實現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全覆蓋。以市場化方式推動試點活動開展,圍繞“北京綠色節能消費券發放”“金融街示范街區建設”等主題組織運營機構開展試點活動 171 次,累計補貼 8651 萬元。借力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服貿會、數字金融論壇等展會平臺,積極宣傳展示,提升公眾對數字人民幣的認知。截至 2022 年末,北京市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 1351 萬個、對公錢包 207 萬個,落地應用場景 49.
45、3 萬個,累計業務發生金額達 381 億元。二、經濟運行情況 2022 年,北京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持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切實推動社會民生改善,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全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4.2 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0.7%。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圖 5 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一)三大需求持續恢復,主要領域穩中有進 1 1.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重點領域投資增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重點領域投
46、資增勢良好。勢良好。2022 年,北京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 3.6%。分項看,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分別增長 18.4%、5.2%、1.0%。分構成看,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政策落地生效,帶動設備購置投資增長 14.6%;反映實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增長 3.2%。分0 2 4 6 8 10 12 14 16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億元%年地區生
47、產總值(左坐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右坐標)11 行業看,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1.3%、60.7%和 36.0%。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圖 6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 2.2.消費受疫情影響較為明顯,升級類消費韌消費受疫情影響較為明顯,升級類消費韌性較強。性較強。2022 年,北京市市場總消費額同比下降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 7.2%,其中,商品零售、餐飲收入同比分別下降 6.6%、15.2%;服務性消費額同比下降 2.9%。分行業看,在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等促消費政策刺激下,新能源汽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 17.1%;升級類消
48、費韌性較強,金銀珠寶、文化辦公用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6%、0.6%。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圖 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 3.3.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擴大。資規模擴大。2022 年,北京市進出口總值 3.6 萬億元,同比增長 19.7%。其中,進口額 3.1 萬億元,同比增長 25.7%,主要受國際原油和天然氣漲價因素帶動;出口額5890億元,同比下降3.8%。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 174 億美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 12.7%。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圖 8 外貿進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圖 9 實際利用
49、外資額及其增長率(二)工業生產有序恢復,服務業總體平穩發展 2022 年,北京市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 111 億元、6605 億元、3.5 萬億元。三次產業構成比為 0.3:15.9:83.8,其中第三產業比重較上年提升 2.1 個百分點。1.1.農業生產結構調整,都市農業穩步增長。農業生產結構調整,都市農業穩步增長。2022 年,北京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 2.0%,其中,農業(種植業)、林業產值分別增長 2.3%、1.4%,牧業、漁業產值分別下降 8.9%、7.5%。都市農業穩步增長,設施農業-10010203040506070199219951998200
50、12004200720102013201620192022%年-20-1001020300300060009000120001500018000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億元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左坐標)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率(右坐標)-80-60-40-20 0 20 40 60-5000-4000-3000-2000-1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進出口差額(左坐標)出口總值增長率(右坐標)進口總值增長率(右坐標)億美元%年-40-20 0 20 40 60 80 100 0 50 10
51、0 150 200 250 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億美元年實際利用外資額(左坐標)增長率(右坐標)12 播種面積和實現產值同比分別增長 4.3%和 3.3%;農業觀光園超千個,實現總收入 18.4 億元。2.2.工業受高基數影響呈現降勢,部分高端領工業受高基數影響呈現降勢,部分高端領域增勢較好。域增勢較好。2022 年,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 16.7%,剔除新冠疫苗生產因素后,同比增長 2.5%。重點行業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 9.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 3.6%,汽車制造業下降 2.6%
52、,醫藥制造業下降 58.3%(剔除新冠疫苗生產因素后,增長 6.4%)。部分高端或新興領域產量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機組、氣動元件產量同比分別增長 1.9 倍、45.6%、36.5%。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圖 10 工業增加值增長率 3.3.服務業總體平穩發展,現代服務業持續支服務業總體平穩發展,現代服務業持續支撐帶動。撐帶動。2022 年,北京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3.4%。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 9.8%,金融業同比增長 6.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 1.8%,三個行業增加值合計占第三產業的比重為 54.8%,較上年提高 1.7
53、 個百分點。(三)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居民生活持續改善 1.1.居民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工業生產者出廠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小幅上漲。價格小幅上漲。2022 年,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漲幅較上年高0.7個百分點,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 2.8%,服務價格上漲 0.7%;北京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 2.3%,購進價格同比上漲 6.2%,漲幅均高于上年。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圖 11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 2 2.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居民收入穩步增加。2022 年,北京市城鎮新增就業 26.1 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
54、均值為 4.7%。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7.7 萬元,同比增長 3.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4.4%。(四)積極落實退稅降費保經營主體,財政收支總體平衡 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 2000 億元。2022 年,北京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5714 億元,按自然口徑下降 3.7%,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增長2.6%。其中,增值稅下降較多,主要是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加大;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 3.9%,主要是計算機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等行業經營逐步恢復,利潤好轉;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5.6%,主要與居民收
55、入平穩增長有關。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7469 億元,同比增長 3.7%。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圖 12 財政收支狀況-25-1052035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年-20-15-10-5 0 5 10 15 20 25 30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當月同比)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
56、當月同比)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當月同比)%年-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10-50510152025303540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億元%年地方本級財政收支差額(右坐標)地方本級財政收入增長率(左坐標)地方本級財政支出增長率(左坐標)13(五)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2022 年,北京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 4178億元,同比增長 1.0%。北京市商品房竣工面積1938 萬平方米,施工面積 1.3 億平方米,新開工面積 1774 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 1040 萬平方米。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
57、銷售價格指數月度同比平均漲幅分別為 5.8%、5.5%。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圖 13 新建住宅銷售價格走勢(六)新興動能加快積蓄,賦能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1.1.高技術制造業持續增長高技術制造業持續增長。剔除新冠疫苗生產因素后,北京市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和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 5.3%和4.9%,增速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 2.8 個和 2.4個百分點。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中,230 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9.4%。2.2.數字經濟釋放發展活力。數字經濟釋放發展活力。2022 年,北京市數字經濟增加值 1.7 萬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 4.4%,占
58、北京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 41.6%,比上年提高 1.2 個百分點。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 25.5%,新增 5G 基站 2.4 萬個,進一步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底座。3.3.科技創新研發持續蓄力??萍紕撔卵邪l持續蓄力。年末擁有有效發明專利 47.8 萬件,增長 18.0%。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為 112 件,比上年增加 17.8 件。全年共認定登記技術合同 9.5 萬項,增長 1.6%;技術合同成交額 7948 億元,增長 13.4%。中關村示范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技術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 21.7%,同比提高 2.1 個百分點。4.4.新消費新開放表現活躍
59、。新消費新開放表現活躍。2022 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實現網上零售額占社會零售品銷售總額比重為 39.8%,比上年提高 3.5個百分點。對外開放加快,北京地區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 1.6 萬億元,增長 28.2%,占地區進出口總值的 43.7%。三、預測與展望 2023 年,北京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深入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堅
60、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抓好強信心、擴內需、促改革、惠民生、保健康、防風險,為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北京市金融業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精準有力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首都經濟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100-50050100150200250商品房施工面積同比增長率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率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率%年 14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 總 纂:楊偉中 姚 力 統 稿:余 劍 孫 昱 李曉聞 周 煒
61、 執 筆:趙 北 周方偉 張 哲 闕星文 劉 弘 焦 曄 劉曉丹 張雪晴 汪 沛 楊 玲 李菲菲 朱琳琳 宋 瀟 提供材料:王絲雨 周 凱 譚任杰 呂瀟瀟 秦碧瑩 童怡華 魏辰皓 楊 燚 張 雪 韋文彬 王畇潤 杜 鷗 魏 韜 王 芳 陳 嬌 趙偉欣 單春妮 楊 光 楊 靜 15 附錄:(一)北京市經濟金融大事記 1月4日,北京冬奧會金融服務應急保障體系啟動實戰化運行,至3月16日閉環管理結束。北京涉奧場景共發生金融交易46.7萬筆、合計1.7億元,全程“零差錯”“零投訴”“零風險”。1月24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北京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銀管發20221號)。
62、3月17日,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得金融控股公司許可證。北京金控成為全國首家地方國資控股的金融控股公司。3月29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北京市金融監管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工作方案(1.0版)(銀管函20225號)。5月6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外匯局北京外匯管理部聯合印發金融支持抗疫紓困和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行動方案(銀管發202245號)。5月18日,北京市金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京金融組發20221號)。9月1日-5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在北京首鋼園成功舉辦,實
63、現700余項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展出百余項創新技術、發布28項成果項目,涉及成交總額8.9億美金。9月2日,財政部首次在北交所發行603億元國債,系國債首次在交易所市場發行。9月22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金融服務北京地區科技創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若干措施(銀管發202298號)。11月21日,北證50成份指數正式發布實時行情。11月21日-23日,2022年金融街論壇年會成功舉辦,年會主題為“踔厲奮發,共向未來變局下的經濟發展與金融合作”。16 (二)北京市主要經濟金融指標 表 1 北京市主要存貸款指標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1月月2月月3月月4月月5月
64、月6月月7月月8月月9月月10月月11月月12月月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億元)197101.2203521.2205482.2207533.8213941.2214770.3216578.6217510.7222782.9224749.0228137.6218628.8 其中:住戶存款50283.549991.751305.651805.852142.453048.253244.553675.354659.154787.656553.658621.4 非金融企業存款67353.267836.071101.569681.871383.873300.973226.873181.674031.173
65、175.472597.970888.4各項存款余額比上月增加(億元)-2628.46420.11961.02051.66407.4829.01808.4932.15272.11966.23388.6-9508.8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同比增長(%)4.68.08.010.28.710.59.18.39.18.09.79.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億元)90802.391580.494519.494042.294750.796455.995009.594970.096762.096881.997289.197819.9 其中:短期26961.027612.428780.528623.328775.429
66、490.128477.728423.328914.128753.828565.928437.2 中長期56708.356690.257587.157155.657628.958728.758315.758580.559444.860003.860664.061986.8 票據融資4559.64673.55529.55651.85794.95686.75602.05472.85751.35514.55359.14647.2各項貸款余額比上月增加(億元)1769.4778.12939.0-477.1708.51705.2-1446.4-39.41791.9120.0407.1530.8 其中:短期
67、770.4651.41168.1-157.2152.1714.7-1012.4-54.4490.8-160.3-187.9-128.7 中長期671.5-18.1897.0-431.5473.21099.9-413.1264.9864.3559.0660.21322.8 票據融資273.7113.9856.0122.3143.2-108.2-84.7-129.1278.4-236.8-155.4-711.9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增長(%)5.75.37.67.17.58.77.67.48.68.68.09.9 其中:短期0.10.63.55.36.59.07.38.59.710.19.18.6
68、中長期7.76.16.24.74.65.74.64.55.56.05.810.3 票據融資26.937.174.069.270.363.257.049.046.737.732.38.4建筑業貸款余額(億元)3474.53589.493800.83736.83854.83993.24044.03980.64060.24002.34128.93399.6房地產業貸款余額(億元)6657.66645.66694.66557.86532.76554.96294.86249.16405.26453.46427.96644.5建筑業貸款同比增長(%)11.712.418.313.012.616.116.3
69、18.521.217.319.922.1房地產業貸款同比增長(%)-25.3-25.6-25.1-26.4-26.5-25.7-27.1-27.0-24.8-23.8-23.6-5.1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億元)189572.7195953.6197744.9200095.7206782.7207698.8209819.9210732.9215924.3217893.3221451.4212446.7 其中:住戶存款48730.548445.549741.950177.650500.451388.551581.752018.352966.353084.154831.156915.8 非金融企業
70、存款64567.964983.668212.467109.768865.670838.270896.270785.571644.870681.770080.468709.6各項存款余額比上月增加(億元)-2519.66380.91791.32350.86687.0916.12121.1913.05191.51969.03558.1-9004.7 其中:住戶存款1546.1-285.01296.4435.7322.9888.1193.2436.6948.0117.71747.02084.7 非金融企業存款-1271.3415.73228.8-1102.71755.91972.658.0-110.
71、7859.3-963.1-601.3-1370.8各項存款同比增長(%)4.58.08.010.89.211.310.09.210.18.810.610.6 其中:住戶存款13.010.211.412.412.813.014.215.115.416.419.020.6 非金融企業存款0.43.59.19.510.112.211.39.57.26.53.94.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億元)87774.288629.591495.891023.591847.293618.192226.492258.594028.294230.694697.495496.9 其中:個人消費貸款17866.91781
72、2.217917.017859.317747.218197.318213.118447.118573.418633.918659.318697.2 票據融資4559.64673.55529.55651.85794.95686.75602.05472.85751.35514.55359.14647.2各項貸款余額比上月增加(億元)1696.7855.32866.3-472.3823.71770.9-1391.732.11769.7202.4466.8799.5 其中:個人消費貸款345.9-54.8104.8-57.7-112.1450.115.9234.0126.360.525.437.9 票
73、據融資273.7113.9856.0122.3143.2-108.2-84.7-129.1278.4-236.8-155.4-711.9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增長(%)6.36.08.27.67.99.28.28.09.29.38.810.9 其中:個人消費貸款7.97.87.66.45.17.06.67.77.98.06.96.7 票據融資26.937.174.069.270.363.257.049.046.737.732.38.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億美元)1181.01197.01218.81124.01074.71053.61002.2983.6966.0955.3931.6887.6
7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同比增長(%)7.29.711.0-5.6-7.9-11.7-17.5-19.4-21.8-21.3-23.0-25.9金融機構外幣貸款余額(億美元)475.0466.7476.3456.2435.9422.8412.7393.5385.1369.4361.1333.5金融機構外幣貸款同比增長(%)-9.4-9.5-5.3-6.4-8.2-9.7-12.7-16.7-17.1-21.3-23.4-28.0本外幣人民幣外幣 17 表 2 北京市各類價格指數 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當月同比累計同比當月同比累計同比當月同比累計同比當月同比累計同比20013.12002-1.8200
75、30.220041.020051.520060.920072.420085.12009-1.520102.420115.68.42.320123.3-2.9-1.620133.34.7-2.2-2.620141.6-0.3-1.2-0.920151.8-0.2-6.3-3.120161.4-0.3-1.5-1.920171.9-3.84.40.720182.53.60.80.020192.39.9-0.4-0.420201.710.9-0.5-0.920211.1-1.83.71.120221.82.76.22.320211-0.8-0.8-2.9-2.9-1.2-1.22-0.1-0.4-2
76、.2-2.6-0.6-0.930.6-0.11.61.6-1.4-2.2-0.2-0.741.10.23.5-0.81.3-0.251.20.46.10.51.80.260.90.5-5.4-2.15.01.31.80.571.50.65.11.81.90.781.40.75.02.21.80.891.20.8-4.0-2.16.02.61.60.9102.00.96.13.01.51.0112.41.06.83.32.01.1121.81.10.6-1.87.53.72.21.1202211.31.38.98.93.33.321.21.28.38.62.73.031.81.4-3.4-3.4
77、8.08.43.23.142.01.68.08.33.23.152.21.76.47.92.63.062.51.80.8-0.87.77.92.42.972.11.96.77.72.02.881.91.96.57.62.32.792.11.97.12.84.77.22.22.7101.31.84.46.91.92.6111.21.83.26.61.42.5121.81.85.32.72.46.20.82.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 18 表 3 北京市主要經濟指標 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商務局。1月月2月月3月月4月
78、月5月月6月月7月月8月月9月月10月月11月月12月月地區生產總值(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億元)9413.419352.229926.341610.9 第一產業14.243.774.3111.5 第二產業1318.62933.54624.76605.1 第三產業8080.716375.025227.334894.3工業增加值(億元)工業增加值(億元)1112.32256.13513.05036.4固定資產投資(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424.2841.71171.71500.22063.12497.92932.53375.53636.63929.6417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79、(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元)2427.33583.94576.25391.96706.77775.48895.010219.511397.912704.413794.3外貿進出口總額(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億元)2970.45286.78050.211086.514062.116843.019907.123203.926530.729608.533045.736445.5 進口437.34509.76823.59447.911994.114313.416903.619626.522339.124960.127803.730555.5 出口2533.2777.01226.61638.620
80、67.92529.63003.53577.44191.64648.35242.15890.0進出口差額(出口進口)-2095.9-3732.7-5596.9-7809.3-9926.2-11783.8-13900.1-16049.1-18147.5-20311.8-22561.6-24665.5實際利用外資(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億美元)18.640.260.270.494.5121.4135.8152.4169.5171.8172.3174.1地方財政收支差額(億元)地方財政收支差額(億元)地方財政收入901.11235.51689.72223.02585.42990.63521.03840
81、.44282.25022.95331.05714.3 地方財政支出761.61466.22374.02823.13172.83960.64385.54795.25597.65946.06533.17156.0城鎮登記失業率(%)(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地區生產總值4.80.70.80.7 第一產業6.77.01.4-1.6 第二產業6.2-11.4-12.0-11.4 第三產業4.53.33.53.4工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7.1-14.3-15.2-14.6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13.110.38.92.85.56.57.67.05.03.23.6 房地產開發投資9.98.97.3-0.41.02
82、.14.24.42.20.4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0.7-3.5-7.7-7.2-6.7-5.8-4.5-4.8-6.3-7.2外貿進出口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33.422.817.819.520.917.717.618.418.619.319.419.7 進口40.228.923.326.729.325.825.925.925.726.626.025.7 出口4.4-3.8-5.5-10.1-12.2-13.8-14.3-10.7-8.7-9.1-6.3-3.8實際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地方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收入14.912.96.6-3.5-5.0-8.1-9.4-8.8-6.7-4.8-4.2-3.7地方財政支出地方財政支出25.13.86.68.87.16.66.86.17.36.23.63.7絕對值絕對值(自年初累計)(自年初累計)同比累計增長率同比累計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