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金融運行報告(2023)(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金融運行報告(2023)(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深圳市金融運行報告(2023)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1貨幣政策分析小組內容摘要2022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深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系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作為、靠前發力,扎實推動穩經濟各項政策舉措落地,有力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深圳經濟穩中求進,發展質
2、量穩步提升。2022年,深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萬億元,同比增長3.3%。一是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外需保持平穩增長。一是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外需保持平穩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4%,其中工業投資增長較快,同比增長1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2%,網上零售高速增長帶動消費市場擴容提質。進出口規模穩中有升,同比增長3.7%。物價水平總體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1.7%。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帶動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帶動,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萬億元,增長4.8%
3、,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至35.1%。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作用更加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1.3萬億元,增長6.9%,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1.1%。專精特新企業增加值增長8.3%,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達22.1%。三是全鏈條科技創新生三是全鏈條科技創新生態不斷完善態不斷完善,創新動能穩步增強創新動能穩步增強。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5.5%,其中,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94.0%。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43家,總量達2.3萬家。四是經營主體四是經營主體“梯梯度度”培育提質升級,經營主體活力不斷激發。培育提質升級,經營主體活力不斷激發。全年新增
4、經營主體52萬戶,累計達到394萬戶。新增“個轉企”3714家、“小升規”工業企業1654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75家。五是財政支五是財政支出結構持續優化出結構持續優化,民生事業和重大戰略任務保障有力民生事業和重大戰略任務保障有力。全年累計為經營主體減負1596億元。九大類民生領域支出同比增長7.0%,占財政支出比重的68.4%。全年政府投資支出進度達92.9%,推動擴大有效投資。金融運行平穩有序金融運行平穩有序,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持續提升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持續提升。一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能力和質效一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能力和質效“雙提雙提升升”。2022年末,本外幣各項存
5、款余額12.3萬億元,同比增長9.7%。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8.3萬億元,同比增長8.0%,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0萬億元,同比增長8.8%。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2022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增速。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6.9%,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8.3%。貸款利率穩中有降,20221自 2023 年 8 月 18 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本報告主要反映 2022 年的經濟金融情況,正文中涉及的相關機構表述仍沿用 2022 年名稱。2年12月全市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6、4.29%,同比下降0.82個百分點,為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2022年深圳市社會融資規模增量9204億元。二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有力二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有力。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穩經濟大盤和支持高質量發展的作用,運用科技創新再貸款支持銀行向6258家企業發放貸款630億元;運用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撬動地方法人銀行新增普惠小微貸款587億元。三是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三是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經營穩健機構經營穩健。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規模穩步增長,2022年末轄內銀行業資產總額12.2萬億元,同比增長8.5%。證券期貨業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增強,2022年末資產管理規模16.7萬億元
7、,占全國的四分之一;法人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98億元、凈利潤389億元;法人基金公司、法人期貨公司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8.7%、7.5%。保險業務平穩增長,法人保險機構全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7.1%。四是金融市場運行四是金融市場運行平穩。平穩。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充分發揮。全年首發上市(IPO)公司家數187家,籌資額2115億元,金額同比增長24.6%。深圳企業在交易所及銀行間市場發債融資總額1.0萬億元。票據市場有序運行??缇橙嗣駧攀崭兑幠3掷m增長,人民幣連續三年成為深港間第一大跨境支付貨幣。五是金融風險防范化解統五是金融風險防范化解統籌力度持續提升籌力度持續提升。成立金融風險化解委員
8、會,持續推動風險化解工作。銀行資產質量保持穩定,地方法人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4.73%,不良貸款率為1.62%,央行金融機構評級下高風險機構數量持續為零。區域金融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成效突出區域金融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成效突出,金融生態不斷優化金融生態不斷優化。2022年,深圳金融業持續強化對“雙區”建設1的金融支持,推動區域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取得新成效。一是綠色金融取得長足發展一是綠色金融取得長足發展。深圳市政府再次成功赴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綠色融資實現增量擴面。二是跨境金融領域多項創新二是跨境金融領域多項創新試點擴容增量。試點擴容增量。擴大香港居民代理見證開戶試點,擴容本外幣一體化資金
9、池試點,推進“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外債便利化試點。三是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穩妥推進三是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穩妥推進。推動共10個創新應用納入深圳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四是征信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四是征信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地方征信平臺累計服務小微企業10余萬家,促成融資655億元。持續推進“征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五是支付領域降費讓利成效顯著。五是支付領域降費讓利成效顯著。累計為765萬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2430萬戶有經營行為的個人降費讓利64億元。六是金融消費者六是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不斷加強權益保護不斷加強。統籌開展集中性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全年指導轄內金融機構累計開展金融宣教活
10、動近1.3萬次。展望2023年,深圳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深圳金融系統將精準有力落實好穩健貨幣政策的要求,保持轄內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助力實現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的綜合效應。加大對需求和供給體系的支持力度,強化對普惠金融、制造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金融服務。促進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推動跨境金融領域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維護
11、轄區金融穩定。踐行金融為民要求,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管理水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撐。1“雙區”建設指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3目錄一、金融運行情況一、金融運行情況.5(一)銀行業穩健運行,有力支持穩住經濟大盤.5(二)證券業運行平穩,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發展.7(三)保險業平穩發展,社會保障功能持續增強.7(四)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7(五)區域金融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成效突出.9(六)金融生態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與管理質效不斷提升.9二、經濟運行情況二、經濟運行情況.10(一)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外需保持平穩增長.10(二)現代化產業結構
12、持續優化,創新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深入踐行.11(三)物價指數總體平穩,居民收入穩步增加.12(四)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有力支撐宏觀經濟大盤企穩回升.12(五)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住房供應和保障力度加大.13三、預測與展望三、預測與展望.13附錄附錄:.16(一)2022 年深圳市經濟金融大事記.16(二)深圳市主要經濟金融指標.17專欄專欄 1金融聚力科技創新 賦能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彰顯成效.8專欄 2聚焦新市民融資難題 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務的“深圳樣板”.13表表 1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5表 22022 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6表 3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7
13、表 4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7表 5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情況.8表 6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8表 7支付體系建設情況.10圖圖 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5圖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變化.6圖 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64圖 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6圖 52022 年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構.7圖 6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10圖 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率.10圖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10圖 9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11圖 10實際利用外資額及其增長率.11圖 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11圖 12居民消費
14、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變動趨勢.12圖 13財政收支狀況.135一、金融運行情況2022 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深圳金融業貫徹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的要求,全力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支持穩住經濟大盤。聚焦“雙區”建設、“雙改”示范3,區域金融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縱深推進,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取得新成果,金融服務和管理質效進一步提升。金融業呈現平穩發展的態勢,2022 年實現增加值 5138 億元,同比增長 8.2%,為深圳有效應對疫情沖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高質量發展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一)銀行業穩健運行,有力支持穩住經濟大盤202
15、2 年,深圳銀行業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全力支持穩住經濟大盤。全年信貸總量平穩增長,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經營主體實際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為深圳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精準有力支持。1.1.銀行業資產規模穩步增長。銀行業資產規模穩步增長。截至 2022 年末,轄內銀行業總資產 12.2 萬億元,同比增長8.5%。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對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著力穩健經營,并進一步向實體經濟讓利,惠企利民。2022 年全年銀行業實現凈利潤 1045 億元,同比小幅下降 1.0%。表 1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注:營業網點不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等金融機構總
16、部數據;大型商業3“雙改”指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區改革開放。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新型農村機構包括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其他”包含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數據來源:深圳銀保監局。2.2.存款增速下降存款增速下降。2022 年末,深圳市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 12.3 萬億元,同比增長 9.7%,較2021 年末下降 0.7 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 1.1 萬億元,同比多增 223 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長19.7%,非金
17、融企業存款增長 10.7%,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增長 1.2%。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圖 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3.3.信貸總量平穩增長信貸總量平穩增長。2022 年末,深圳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 8.3 萬億元,同比增長 8.0%。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0萬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企業貸款增速維持高位,余額同比增長11.4%;住戶部門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2.9%。信貸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持續提升。扎實推動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開展“深入社區政銀企對接”和“首貸戶培育”等專項行動,助力穩經營主體。2022 年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
18、增長 23.8%。信貸資金有力支持深圳“三新一高”發展格局。2022 年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分別為 41.8%、43.8%,均高于各項貸款增速。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16.9%;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28.3%。6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圖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變化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圖 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4.4.利率穩中有降利率穩中有降。轄內金融機構積極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著力穩定負債成本。2022年 12 月,深圳市金融機構人民幣活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 0.27%,同比下降 0.04 個百分點;
19、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2.20%,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利率傳導渠道進一步暢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持續釋放,實際貸款利率明顯下行,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顯著降低。2022 年 12 月,深圳市新發放人民幣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29%,同比下降 0.82 個百分點,為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5.5.金融風險防范化解統籌力度進一步增強金融風險防范化解統籌力度進一步增強。深圳市成立金融風險化解委員會,人民銀行深圳市中支與深圳銀保監局簽署防范化解地方法人銀行風險合作備忘錄,合力推動風險化解工作,央行金融機構評級下高風險機構數量持續為零。銀行資產質量保持穩定。2022 年末,深圳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
20、 1.62%,比年初小幅上升 0.10 個百分點。地方法人銀行整體經營穩健。2022 年末,地方法人銀行資本充足率為 14.73%,較上年末上升0.41 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為 1.25%,較上年末上升 0.29 個百分點。表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單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圖 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6.6.跨境人民幣收付規模持續增長??缇橙嗣駧攀崭兑幠3掷m增長。2022 年,深圳跨境人民幣收付規模達 3.3 萬億元,同比增長 4.8%,占全國的 7.7%,人民幣占深圳跨境本外幣收支的 48.1%,同比提升 0
21、.6 個百分點,收付規模和本外幣占比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深圳與香港間人民幣跨境收付額達 2.6 萬億元,占深港間本外幣跨境收付額的 51.3%,人民幣連續三年成為深港間第一大跨境支付貨幣。7(二)證券業運行平穩,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發展2022 年,深圳證券行業立足深圳實際,打造更加優質的資本要素市場,切實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1.1.機構保持盈利機構保持盈利,總體實力較強總體實力較強。截至 2022年末,轄區 22 家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998億元、凈利潤 389 億元;同比分別下降 20.0%、23.0%。轄區 32 家法人基金公司、14 家法人期貨公司,全年分別實現凈利潤 114 億
22、元、17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8.7%、7.5%。表 3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注:當年國內債券籌資金額包含交易所市場、銀行間市場債券籌資金額,統計對象包含金融企業和非金融企業。數據來源:深圳證監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2.2.積極探索創新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積極探索創新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發展。2022 年,轄內證券公司助力 192 家本地企業通過股權、債券融資逾 2800 億元,有效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轄內期貨公司累計服務產業客戶 1.6 萬戶,交易額 19.2 萬億元,促成套保規模 1.5 萬億元,助力市場保供穩價。深入推進基礎設施 REITs 試點,2022 年轄內
23、兩單基礎設施REITs 發行上市,募集資金約 50 億元。設立深交所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3.3.資產管理行業規范發展資產管理行業規范發展,業務規模平穩增業務規模平穩增長長。2022 年末,深圳證券期貨業務資產管理總規模 16.7 萬億元,規模占全國的 1/4。其中,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的資管規模分別約為 11.2 萬億元、3.2 萬億元,私募基金管理人存續管理規模約為 2.2 萬億元。(三)保險業平穩發展,社會保障功能持續增強截至 2022 年末,深圳共有總部保險機構 30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528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
24、418 億元,同比下降 3.5%;人身險保費收入 1110 億元,同比增長 18.9%。表 4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數據來源:深圳銀保監局。(四)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2022 年,深圳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票據業務增長較快,資本市場、黃金市場平穩運行。1.1.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2022 年,深圳市社會融資規模增量 9204 億元。其中,表內信貸新增 5983 億元,占地區社融增量的 65.0%;企業債券融資新增 287 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新增 835 億元,地方政府債券融資新增 655 億元,三項合計占地區社融增量的 19.3%;委托貸款
25、、信托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等表外融資新增 1233 億元,占地區社融增量的 13.4%。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圖 52022 年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構2.2.發揮好發揮好結構性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功能。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功能。82022 年,深圳持續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撬動有效投資。指導轄內金融機構用好用足碳減排支持工具、科技創新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力支持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展。落實好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政策,切實助力穩經營主體。截至 2022 年末,轄內
26、金融機構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向 31 個重大項目投放 166 億元基礎設施基金,涉及總投資額 4460 億元;運用科技創新再貸款支持銀行向6258 家企業發放貸款 630 億元;運用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撬動地方法人銀行新增普惠小微貸款587 億元;落實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政策,轄內金融機構共減息 21 億元。3.3.票據業務增長較快票據業務增長較快。2022 年,銀行承兌匯票累計發生額 1.2 萬億元,同比增長 51.4%;企業票據貼現累計發生額 1.2 萬億元,同比增長62.4%。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票據貼現利率持續下行。2022 年,票據貼現業務加權平均利率為1.81%,同比下降 0
27、.92 個百分點。表 5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情況單位: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表 6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單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4.4.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充分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充分發揮。2022年,深圳證券交易所首發上市(IPO)公司家數187 家,籌資額 2115 億元,金額同比增長 24.6%。截至2022年末,深圳共有405家公司在A股上市,較 2021 年末增加 33 家,上市公司總市值 7.6 萬億元。轄內企業全年發行 A 股籌資 1147 億元,同比增長 9.4%;發行 H 股籌資 49 億元。交易所及
28、銀行間市場債券籌資總額 1.0 萬億元;其中,短期融資券籌資額1004億元,中期票據籌資額1468億元,超短期債券融資 2147 億元。5.5.黃金市場交易低位運行黃金市場交易低位運行。受黃金價格高位震蕩影響,企業購金成本增加,購金需求下降。2022 年,上海黃金交易所深圳會員黃金交易 3627噸,同比下降 5.4%,占全國比重 9.4%;夜市交易18.3 萬噸,同比下降 76.6%,占全國比重 43.3%;深圳會員黃金交割量 378 噸,同比下降 11.7%,占全國比重 22.9%。專欄 1金融聚力科技創新 賦能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彰顯成效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完善
29、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戰略部署,立足深圳“科創之都”和“雙區驅動”的特色優勢,積極推動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發展。截至 2022 年末,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 28.3%、16.9%和 81.1%。政策引導,著力加強科技創新領域信貸支持。政策引導,著力加強科技創新領域信貸支持。持續優化科技創新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方案,全面評價銀行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情況,及時將評估結果與相關部門共享,為相關部門制定產業支持政策提供參考,助力實現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協調配合、同頻共振。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和杠桿撬動作用,引導銀行加大對
30、科技創新企業支持力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截至 2022年末,深圳近 6300 家企業共獲得科技創新再貸款資金支持的貸款 630 億元。發揮合力,精準支持重點科技企業發展。發揮合力,精準支持重點科技企業發展。鼓勵銀行從“單兵作戰”發展為“集團作戰”模式,依托科技金融聯盟及知識產權金融全業態聯盟,不斷完善知識產權融資等服務模式,多元化加強“政學研產融”等生態鏈合作賦能,“讓金融了解科創,讓科創找到金融”。指導銀行機構創新推出線上批量化9“見投即貸”等產品,有效推動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量體裁衣,提高科創企業金融服務適配性。量體裁衣,提高科創企業金融服務適配性。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面臨的信息不
31、對稱等突出問題,鼓勵銀行發揮自身數據和科技優勢,探索差異化的信貸評估體系,多維度對企業技術實力進行量化評估并劃分等級,解決銀行對科創企業“看不懂”“不敢貸”的問題,使金融服務更加適配科創企業特點。金融護航,推動銀行加快融入全過程創新生態鏈。金融護航,推動銀行加快融入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目標,指導深圳銀行機構聚焦知識產權融資、數字化平臺共建等重點領域,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資金支持,豐富產業鏈的渠道生態建設,完善人才鏈的綜合金融服務,為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創新發展注入金融“活水”。(五)區域金融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成效突出2022 年,深圳金融業持續強化“雙區”建設金
32、融支持,推動區域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取得新成效。1.1.綠色金融取得長足發展綠色金融取得長足發展。配合深圳市政府再次赴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推動綠色融資增量擴面。截至 2022 年末,深圳綠色貸款余額 6450 億元,同比增長 43.8%,比各項貸款增速高 35.8 個百分點。2022 年,深圳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綠色債券613億元,同比增長260.7%。落地銀行間市場首單粵港澳大灣區藍色債券及全國首單“鄉村振興”綠色金融債券。2.2.跨境金融領域多項創新試點持續擴容增跨境金融領域多項創新試點持續擴容增量量。一是一是穩步推動香港居民代理見證開戶業務擴大試點。截至 2022 年末,5 家試
33、點銀行累計為香港居民代理見證開立賬戶 19.8 萬戶。二是二是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擴容落地。截至 2022 年末,首批 15 家試點企業共辦理資金池業務 501 億美元,有效降低企業匯兌風險及財務成本。三是三是深入推進“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截至 2022 年末,深圳地區試點銀行累計開立“跨境理財通”業務相關賬戶 1.9 萬個,跨境收付金額合計 7 億元,雙方向投資產品交易額合計 5 億元??缇迟Y金收付量約占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總量的三分之一。四是四是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外債便利化試點。2022 年,深圳共有 12 家“專精特新”企業辦理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業務,登記金額 1億美元,
34、綜合融資成本顯著降低。五是五是創新“銀行+外綜服”模式,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更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外匯資金結算服務。2022 年,收匯規模突破 184 億美元,服務超 6.9 萬家小微企業拓展國際市場。3.3.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穩妥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穩妥推進。截至 2022年末,推動共 10 個創新應用納入深圳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聚焦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應用方向,加強產品形態、服務渠道、經營模式和業務流程優化,打造貼合百姓民生、符合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創新產品服務。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金融科技跨境創新測試應用測試運行。4.4.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進一步
35、完善。持續擴容試點場景,落地應用場景達 130 萬個。創建數字人民幣預付式消費平臺。落地數字人民幣公積金繳存業務線上場景。實現數字人民幣供應鏈全流程應用,完善供應鏈“一站式”數字人民幣服務。積極探索數字人民幣跨境結算,推進深港跨境消費應用。5.5.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功設立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功設立。推動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獲批設立,進一步規范轄區產融結合型集團經營,防范系統性風險。(六)金融生態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與管理質效不斷提升2022 年,深圳持續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與管理質效,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一是征信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地方征信平臺
36、累計服務小微企業10余萬家,促成融資655億元。推動深圳地方征信平臺以及 5 家市場化征信機構接入“珠三角征信鏈”,穩妥推進“四類機構”接入征信系統,持續推進“征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二是二是支付服務降費讓利成效顯著。推動支付機構進一步加大降費讓利力度。2022 年累計為765 萬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 2430 萬戶有經營行為的個人降費讓利 64 億元。三是三是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不斷加強。統籌開展集中性金融知識普及活動,指導銀行依托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積極開展“少年助老金融公益”“守住錢袋子”10主題宣教、財商教育啟蒙、反詐宣傳等活動,全年指導轄內金融機構累計開展金融宣教活動近1.3 萬次。表
37、 7支付體系建設情況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二、經濟運行情況2022 年,深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2022 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 3.2 萬億元,同比增長 3.3%。數據來源:深圳市統計局。圖 6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一)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外需保持平穩增長2022 年,深圳市堅決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市經濟延續恢復態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市場擴容提質,貿易規模穩
38、中有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向好。1.1.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高技術產業和社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活躍會領域投資活躍。2022 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8.4%。工業投資繼續保持良好增勢,增長19.2%,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 15.4%。高技術產業投資活躍,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 17.0%,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投資增長 21.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 43.8%。社會領域投資快速增長,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 64.1%,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22.9%。數據來源:深圳市統計局。圖 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率2.2.消費小幅
39、增長,網上零售維持高增態勢消費小幅增長,網上零售維持高增態勢。2022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9708 億元,同比增長 2.2%。分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增長 4.2%;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良好,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零售額分別增長 18.1%、25.4%。消費升級類商品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汽車類零售額分別增長40.3%、13.5%。網上零售持續快速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20.9%。數據來源:深圳市統計局。圖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113.3.進出口總額平穩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進出口總額平穩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202
40、2 年,深圳市進出口總額 3.7 萬億元,同比增長 3.7%。其中,出口 2.2 萬億元,同比增長13.9%;進口 1.5 萬億元,同比下降 8.5%。持續擴大外貿“朋友圈”,對 RCEP 成員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分別進出口 1.0 萬億元、8930 億元,增長 7.8%、15.1%,合計拉動整體進出口 3.9 個百分點。主要商品出口穩定,機電產品出口總值占比 76.5%,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1.8%。民營企業在深圳對外貿易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2022 年,深圳民營企業進出口 2.3 萬億元,增長 5.9%,占比 62.1%,較 2021 年提升 1.3個百分點。數據來源:
41、深圳市統計局。圖 9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4.4.外商投資保持增長,引資質量持續提升外商投資保持增長,引資質量持續提升。深圳充分發揮“雙區”驅動、“雙區”疊加效應,持續推進高質量外資外商招引,外商投資信心進一步增強。2022 年,深圳實際利用外資 110 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高技術產業使用外資占比 41.0%。出臺深圳經濟特區外商投資條例,初步形成以該條例為頂層設計,以深圳市推動高質量利用外資行動方案(2021-2025 年)為“十四五”期間行動綱領的利用外資法規政策體系,營造更優外商投資營商環境。數據來源:深圳市統計局。圖 10實際利用外資額及其增長率(二)現代化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創新和綠
42、色低碳發展理念深入踐行1.1.工業生產穩定恢復工業生產穩定恢復,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作用更加突出作用更加突出。2022 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1.0 萬億元,同比增長 4.8%,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35.1%。出臺實施“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行動計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 1.3 萬億元,同比增長 6.9%,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41.1%。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民用無人機、5G 智能手機產量分別增長 183.4%、113.8%、34.7%、22.3%。專精特新企業發揮強力支撐作用,全年增加值合計增長 8.3%,
43、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達 22.1%。數據來源:深圳市統計局。圖 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2.2.服務業發展提質升級服務業發展提質升級,現代服務業成為經現代服務業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22 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 2.0 萬億元,同比增長 2.4%?,F代服務12業增加值 1.5 萬億元,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76.3%。金融業增加值 5138 億元,同比增長 8.2%。新增招商金控等持牌金融機構 11 家,新增風投創投機構 67 家。規模以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 5.9%,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4.4%。成功舉辦 2022 年全球招商大
44、會,新引進315 個重大項目,簽約金額 8790 億元。3.3.全鏈條科技創新生態不斷完善全鏈條科技創新生態不斷完善,創新發展創新發展動能穩步增強動能穩步增強。原始創新能力穩步提高,出臺實施基礎研究“深研”規劃,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5.5%,其中,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 94.0%?;A研究投入增長67.4%,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7.3%。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43家,總量達2.3萬家。4.4.經營主體經營主體“梯度梯度”培育提質升級培育提質升級,經營主經營主體活力不斷激發體活力不斷激發。出臺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積極推進“個
45、轉企”“小升規”“規做精”“優上市”。2022年,全市新增“個轉企”3714 家、“小升規”工業企業 1654 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75 家,累計 442 家。新增獨角獸企業 13家。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 42 家,累計達 535 家。世界 500 強企業增至 10 家。全年新增經營主體52 萬戶,累計達到 394 萬戶。5.5.厚植綠色發展底色厚植綠色發展底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升。綠色低碳發展成效明顯,單位 GDP 能耗下降5.8%,清潔能源裝機比重 78.3%,較 2021 年提高1.5個百分點,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816萬平方米。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46、310 條河流水體優良比例達 67.6%,較 2021 年提高 17.6 個百分點?!吧钲谒{”招牌持續擦亮,全年 PM2.5 平均濃度為 16微克/立方米,創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新低。深圳成功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三)物價指數總體平穩,居民收入穩步增加1.1.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品價格漲幅工業品價格漲幅回落?;芈?。2022 年,深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 2.3%,漲幅較 2021 年擴大 1.4 個百分點。食品煙酒、教育文化娛樂等價格上漲拉動 CPI上行。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回落、國內能源保供成效顯著等因素影響,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
47、比上漲 1.7%,漲幅較 2021 年回落0.2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圖 1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變動趨勢2.2.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長。保持增長。2022 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 18.2 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3 萬元,較 2021 年增加 1871 元,同比增長 2.6%,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 0.3%。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 6.1 萬元,同比增長 3.5%;人均財產凈收入 6761 元,增長0.2%。(四)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有力支撐宏觀經濟大盤企穩回升1.1.財政收入大盤穩韌
48、性足財政收入大盤穩韌性足,退稅減稅緩稅降退稅減稅緩稅降費政策惠及經營主體費政策惠及經營主體。2022 年,深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 4012 億元,同口徑下降 0.6%。嚴格落實國家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全年累計為經營主體減負 1596 億元,其中增值稅留抵退稅632 億元、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 210 億元。主動謀劃加力穩住經濟大盤,推動紓困政策“全面頂格、能出盡出”,財政投入累計 480 多億元。2.2.財政支出結構持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持續優化,民生事業和重大民生事業和重大戰略任務保障有力戰略任務保障有力。2022 年,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4997 億元,同比增長 9.3%。全市教
49、育、衛生等九大類民生領域支出 3420 億元,同比增長7.0%,占財政支出比重達 68.4%。早發快用 665億元地方債,為城市發展提供長期低息資金。全市政府投資支出 1511 億元,支出進度 92.9%,推動擴大有效投資。引導基金參股子基金新增投資項目 342 個,金額 138 億元,充分發揮“引大資、穩實體”作用。用好中央和省直達資金 144 億元,惠及企業 8600 多家,近 310 萬人。13數據來源:深圳市財政局。圖 13財政收支狀況(五)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住房供應和保障力度加大1.1.房地產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市場平穩運行。2022 年,深圳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 13.3%。全市新建
50、商品住宅網簽銷售面積 410.8 萬平方米,二手住宅成交面積207.6 萬平方米。供應居住用地 3.7 平方公里,新開工住房面積 1504 萬平方米。2 2.住房供應和保障力度加大住房供應和保障力度加大。2022 年,深圳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 14.2 萬套(間),供應分配12 萬套(間)。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資 483 億元,同比增長 31.0%。新開工 49 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完成 458 個老舊小區改造。專欄 2聚焦新市民融資難題 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務的“深圳樣板”據統計,深圳新市民約 1350 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超過 75%,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意義重大。深圳積極落實好關于加強新市
51、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著力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務的“深圳樣板”。一是健全新市民金融服務組織機制。一是健全新市民金融服務組織機制。2022 年 5 月,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稱“深圳市中支”)迅速貫徹落實總行“金融支持助企紓困 23 條”,向轄內銀行發布關于統籌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導各金融機構加強對新市民群體的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用好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強化新市民創業就業金融支持;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新市民和新市民就業企業的支持力度,主動與新市民較為集中的高新產業園區、創新中心、工業園區和城中村等重點區域對接,為新市民提供專業多元的金融服務。會同相關部門建立
52、協同機制,聯合深圳銀保監局、深圳市地方金融局出臺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實施細則,細化十方面 37 條措施,涵蓋新市民就業創業、住房安居、教育、醫療、養老和基礎金融服務等需求集中領域。二是以普惠金融精準滴灌為抓手,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獲得感。二是以普惠金融精準滴灌為抓手,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獲得感。持續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以及“深入社區政銀企對接”和“首貸戶培育”兩個專項行動,有效解決了新市民創業主體“缺乏穩定現金流、無抵押、無擔?!钡娜谫Y痛點。指導金融機構運用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加大對新市民創業的信貸支持,聯合深圳市人社局推動貼息政策落地,降低新市民創業融資成本。截至 2022 年
53、末,深圳創業擔保貸款余額 53 億元,惠及 6347 戶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余額同比增長 80.1%,戶數同比增加 965 戶。2022 年全年創業擔保貸款貼息 1493 筆,金額 7428 萬元。三是廣泛開展金融知識宣教,提升新市民金融素養。三是廣泛開展金融知識宣教,提升新市民金融素養。結合“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新市民金融服務宣傳月”等活動,督促轄內金融機構落實好主體責任,多渠道開展“情系新市民 金融伴你行”地鐵專列活動、“深圳有你更美好”新市民金融教育宣傳專題活動等。指導轄內銀行制作186 元的旅行,帶您打卡人民幣中的浪漫河山互動型推文和新市民金融服務小知識圖文,取得良好社會反響。三、預
54、測與展望2023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深圳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圳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和總抓手,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勇當尖兵,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出深圳最大貢獻。深圳金融系統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總行工作部署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精準有力落實14好穩健貨幣政策的要求,保持轄內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助
55、力實現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的綜合效應。加大金融對需求和供給體系的支持力度,強化對普惠金融、科技創新、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領域金融服務。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促進降低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持續推動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進一步增強小微金融服務可得性。統籌推進提升科技創新金融服務能力建設,圍繞深圳“20+8”戰略新興產業加大全產業鏈企業金融支持力度。推動跨境金融領域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促進深港兩地之間金融服務業的開放與聯通。落實落細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一攬子政策措施,有力維護
56、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穩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維護深圳金融穩定。踐行金融為民要求,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管理水平,增強群眾對金融工作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5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總纂:溫信祥陳元富統稿:吳燕齊朝軒龐春陽張進執筆:藍天肖晶提供材料:房佩華申澤源姜雨杉舒磊楊璇魯蕾楊博文周興德史麗莎葉梅馬麗黃日畫宋李文鄧瓊巢姍姍周晗李子亞劉煬黃聰張若愚16附錄:(一)2022 年深圳市經濟金融大事記1月2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印發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發改體改2022135號)。3月24日
57、,深圳出臺深圳市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若干措施。4月8日,深圳出臺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5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發布關于統籌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6月1日,深圳出臺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7月6日,深圳出臺關于扎實推動經濟穩定增長的若干措施。9月2日,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聯合發布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關于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的十八條措施。11月1日,深圳正式實施深圳經濟特區外商投資條例,為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法治保障。11月8日,“深圳創投日”啟動,深交所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揭牌。12月21日,深圳“20+8”產業集群基金總體規劃正式公布。17(二)深圳市主要經濟金融指標表 1深圳市主要存貸款指標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18表 2 20012022 年深圳市各類價格指數單位:%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深圳市統計局。19表 3 深圳市主要經濟指標數據來源:深圳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