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行業報告:特斯拉引領新紀元自動駕駛迎來新一輪投資機遇-241115(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自動駕駛行業報告:特斯拉引領新紀元自動駕駛迎來新一輪投資機遇-241115(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5 行業研究|信息技術|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 證券研究報告 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行業研究報告備行業研究報告 2024 年 11 月 15 日 特斯拉引領新紀元,自動駕駛迎來新一輪投資機遇特斯拉引領新紀元,自動駕駛迎來新一輪投資機遇 自動駕駛行業報告自動駕駛行業報告 報告要點:報告要點:特斯拉預計 Robotaxi 在 26 年生產,27 年量產,但我們認為若 25Q1通過中國和歐洲審批,Model 3/Y 將率先體驗無人駕駛功能,或將有成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可能性。其他新能源車廠紛紛跟進 Robotaxi,有望帶動電子零部件的需求
2、。我們將梳理自動駕駛相關零部件產業:車載攝像頭(車載攝像頭(CIS):自動駕駛等級提升帶動車載攝像頭需求,進一步帶動 CIS 需求。攝像頭的主要增量來自前視,且呈現多目化和高像素化趨勢。雙目和三目因精準度更高逐漸成為主流,8M CIS 相較 1-2M具有更好的數據抓取能力,將帶動高像素前視 CIS 需求。存儲芯片:存儲芯片:DRAM從L1/L2的 LPDDR4 逐步升級為 L4/L5的 GDDR6,L5 帶寬約是 L1 的 9 倍;NAND 從 L1/L2 的 eMMC 升級為 L4/L5 的PCIe,L5 容量約是 L1 的 20 倍。Nor Flash 搭載量為十幾顆到幾十顆,智能汽車 E
3、EPROM 的搭載需求達到 30-40 顆。汽車存儲芯片在汽車半導體的價值占比從 2023 年的 8%提升至 2028 年的 10-11%。無線充電無線充電模組模組:無人駕駛實現全流程無人化操作仍需解決無人充電問題,特斯拉提交四項磁場共振充電技術或將成為答案。目前無線充電設備功率與交流充電樁相當,隨著成本逐步下降,中長期內將對其形成替代效應。目前有研究團隊開發出 100kW 的無線充電設備,隨著技術成熟和成本下降,長期將有望替代部分直流充電樁。SoC:汽車向集中式域控制器架構轉變帶動對 SoC 用量需求,2024-2028 年全球和中國 ADAS 應用的 SoC 市場規模 CAGR 達到 24
4、%和23%。在高階智駕功能發展中,需要更大算力 SoC 芯片(100TOPS)支撐新算法和更先進的整車 EE 架構(中央計算+區域控制)。智能座艙:智能座艙:智能座艙通過人機交互、網聯服務、場景拓展三個維度為駕乘人員提供安全、智能、高效、愉悅等綜合體驗,而功能的實現需要顯示設備和通信模組等部件的參與,隨著功能的增加和智能座艙滲透率的提升,帶動相關部件的需求。2022-2025 年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 CAGR 達到 10%和 12%,且 2022 年中國智能座艙滲透率領先全球 11 pct,未來幾年差距仍不斷擴大。PCB:汽車電氣化進程持續加深,預計 2030 年汽車電子占汽車整體成本比重達到
5、 50%,帶動 PCB 用量持續增加。細分產品方面,智能 推薦推薦|首次首次 過去一年市場行情 資料來源:Wind 相關研究報告 國元證券行業研究-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行業研究報告:創新驅動與產業鏈協同發展,安徽集成電路崛起2024.09.03 2024 年電子行業策略報告:AI 賦能加速行業復蘇和硬件創新升級2024.01.09 報告作者 分析師 彭琦 執業證書編號 S0020523120001 電話 021-51097188 郵箱 -32%-19%-5%8%22%11/132/125/138/1211/11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滬深30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25 座艙
6、和 ADAS 所需的數據傳輸速度要求較高,將帶動多層板和 HDI 用量進一步提升,尤其是 HDI 在 2022-2028 年用量 CAGR 達到 16.5%,高于 7.1%的 PCB 整體增長水平,其次為軟板,CAGR 為 9.1%,多層板達到 7.1%。建議關注建議關注 CIS:韋爾股份韋爾股份、思特威、格科微 車載存儲:兆易創新兆易創新、北京君正、東芯股份 無線充電模組:立訊精密立訊精密 磁性材料:天通股份、中科三環、寧波韻升 模擬芯片:圣邦股份圣邦股份、納芯微、思瑞浦 智能座艙:兆威機電兆威機電、德賽西威 PCB:世運電路世運電路、景旺電子、滬電股份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上行風險:上行風險
7、:自動駕駛進度超預期推進;各國政府提前通過無人駕駛審批;無線充電功能加速上線 下行風險:下行風險:宏觀經濟下行;各新能源車廠自動駕駛進度不及預期;無線充電功能上線進度不及預期;其他系統性風險 附表:重點公司盈利預測附表:重點公司盈利預測 公司代碼公司代碼 公司名稱公司名稱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 昨收盤昨收盤(元)(元)總市值總市值(百萬元)(百萬元)EPS PE 2023A 2024E 2025E 2023A 2024E 2025E 002475 立訊精密 買入 41.59 300757.61 1.54 1.90 2.47 27.01 21.82 16.81 603501 韋爾股份 買入 113.
8、55 137898.19 0.47 2.66 3.60 241.60 43.31 32.00 603986 兆易創新 買入 96.31 64130.15 0.24 1.77 2.56 401.29 54.80 37.79 300661 圣邦股份 增持 96.38 45489.49 0.60 0.94 1.29 160.34 101.83 74.08 003021 兆威機電 增持 65.43 15716.52 1.05 0.96 1.21 62.31 62.21 49.10 603920 世運電路 買入 33 21962.53 0.93 1.02 1.33 35.48 34.44 26.49 資
9、料來源:Wind,國元證券研究所 注:股價取自 2024 年 11 月 12 日收盤價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25 目 錄 總體觀點.5 智駕汽車滲透率加速,新能源車廠跟進無人駕駛.7 車載攝像頭:智駕升級帶動需求,前視多目化+高像素化.9 存儲芯片:智駕等級提升帶動存儲帶寬和容量升級.11 無線充電模組:中長期或將替代交流充電樁.13 SoC:智駕帶動計算需求,SoC 算力持續升級.14 智能座艙:顯示面板等需求增加,中國滲透率領先全球.18 PCB:電子化進程加深,HDI、軟板、多層板快速成長.20 建議關注.22 風險提示.24 圖表目錄 圖 1:不同主機廠采取不同的自動
10、駕駛戰略.7 圖 2:自動駕駛產業鏈圖譜.8 圖 3:自動駕駛的定義和分類.8 圖 4:全球自動駕駛乘用車銷量及滲透率(百萬輛).9 圖 5:中國自動駕駛乘用車銷量及滲透率(百萬輛).9 圖 6:汽車攝像頭搭載位置.9 圖 7:攝像頭分類及功能.9 圖 8:中國乘用車 ADAS 攝像頭搭載量(萬顆/顆).10 圖 9:中國乘用車 ADAS 攝像頭市場規模(億元).10 圖 10:存儲芯片在智能車的應用位置.11 圖 11:全球汽車存儲芯片市場規模(億美元).11 圖 12:智能車不同部位存儲芯片容量需求.11 圖 13:不同智駕等級存儲芯片容量需求.11 圖 14:車載存儲帶寬發展趨勢.12
11、圖 15:車載存儲容量發展趨勢.12 圖 16:Nor Flash 在汽車上的應用.12 圖 17:EEPORM 在智能車上的應用.12 圖 18: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原理.14 圖 19:全球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市場規模(百萬美元).14 圖 20:中國 EV 和充電樁保有量及車樁比(萬).14 圖 21:全球家用充電樁銷量(萬).14 圖 22:MCU 和 SoC 內部基本構成.15 圖 23:全球車規級 SoC 市場規模(億元).15 圖 24:中國車規級 SoC 市場規模(億元).15 圖 25:全球 ADAS 應用的 SoC 市場規模(億元).16 圖 26:中國 ADAS 應用的 SoC
12、市場規模(億元).16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4/25 圖 27:智能座艙產業鏈.18 圖 28:智能座艙分階段發展里程.19 圖 29: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億美元).19 圖 30: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億元).19 圖 31:全球和中國智能座艙新車滲透率.20 圖 32:2022 年中國汽車不同價位智能座艙裝配率.20 圖 33:智能座艙重點部件市場規模及滲透率.20 圖 34:智能座艙車載顯示產品滲透率.20 圖 35:2023 年 PCB 下游應用占比.21 圖 36:全球汽車 PCB 產值(百萬美元).21 圖 37:汽車電子在各類車型成本占比.21 圖 38:全球汽車
13、電子占汽車整體成本比重.21 圖 39:汽車 PCB 用量及 CAGR(萬平方米).22 圖 40:汽車 PCB 用量占比.22 表 1:國內新能源車廠自動駕駛布局.7 表 2:不同自動駕駛等級攝像頭數量(個).9 表 3:不同品牌車型平臺前視攝像頭應用情況.10 表 4:不同品牌車型平臺內存規格.13 表 5:各廠商芯片參數及落地情況.16 表 6:汽車智能座艙分級.18 表 7:新能源車用 PCB 主要應用場景.21 表 8:不同汽車 PCB 類型應用位置.22 表 9:自動駕駛行業建議關注標的.23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5/25 總體觀點總體觀點 隨著特斯拉率先破局 Rob
14、otaxi,各大車廠紛紛跟進。特斯拉預計 Robotaxi 在 2026年開始生產,預計 2027 年批量生產,但我們認為若 25Q1 FSD 在中國和歐洲通過審批,Model 3/Y 將率先體驗無人駕駛功能,或將有成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可能性。我們將梳理自動駕駛相關零部件產業:車載攝像頭:車載攝像頭:自動駕駛等級的提升帶動車載攝像頭的需求,進一步帶動 CIS 需求。攝像頭的需求量從 L0 級的 1 顆提升至 L5 級的 10-16 顆,增量主要來自前視,且前視呈現出多目化和高像素化趨勢,目前前視攝像頭主要以雙目和三目為主,測距較遠及精準度較高,前視攝像頭的像素不斷升級,各大車廠均開始搭載 8M
15、 CIS,相較 1-2M 具有更廣的視場角、更高的 HDR 和更優秀的 LED 閃頻消除功能,更符合 ADAS發展趨勢。自動駕駛等級提升將帶動車載攝像頭的用量增加和像素提升,進一步帶動高規格前視 CIS 需求,擴容車規級 CIS 市場規模。存儲存儲芯片:芯片:隨著自動駕駛等級的提升,存儲的帶寬和容量均不斷升級。DRAM 方面,從 L1/L2 的 LPDDR4 升級為 L3 的 LPDDR5,L4/L5 則升級為 GDDR6,L5 帶寬約是 L1 級別的 9 倍。NAND 方面,L1/L2 為 eMMC,L3 則搭載 eMMC 或 UFS 2.1,L4/L5 則需要搭載 PCIe,容量不斷提升,
16、L5 的容量約是 L1 的 20 倍。Nor Flash 單車搭載量約為十幾顆到幾十顆,智能汽車 EEPROM 的搭載量需求則高達 30-40 顆,主要用于 BMS、智能座艙、網關、三電系統等。自動駕駛等級帶動存儲芯片價值量提升,汽車存儲芯片在汽車半導體中的價值占比從 2023 年的 8%提升至 2028 年的10-11%。無線充電:無線充電:特斯拉和蘿卜快跑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已經進入實質性的商用階段,但若想實現全流程無人化操作,仍需解決無人充電問題,特斯拉目前提交四項無線充電專利申請,無線充電或將成為解決無人充電的答案。目前無線充電功率較小,與交流充電樁水平相當,隨著無線充電設備的降本,中長期
17、內或將對其形成替代效應。此外,研究團隊正在開發 100kW 以上的無線充電設備,功率與直流充電樁水平相當,隨著技術逐步成熟,成本下降,長期來看將有望替代部分直流充電樁。SoC:分布式 ECU 架構升級至集中式域控制器架構,SoC 相較 MCU 更能滿足算力需求。隨著自動駕駛等級增加帶來的算力需求,SoC 市場規模不斷擴容,2024-2028年,全球和中國車規級 SoC 市場規模 CAGR 為 27%和 28%,全球 ADAS 應用的SoC 市場規模 CAGR 為 24%和 23%。在通往高階智能駕駛功能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新算法和更先進的整車 EE 架構(中央計算+區域控制)去實現,這需要更大算
18、力SoC 芯片(100TOPS)作為“基石”來支撐。智能座艙:智能座艙:智能座艙等級持續提升用以匹配不斷升級的自動駕駛等級,通過人機交互、網聯服務、場景拓展三個維度不斷豐富智能座艙功能,而其功能的實現則需要中控屏、液晶儀表等顯示設備和通信模組等器件的參與,隨著功能的不斷增加和智能座艙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將帶動相關器件的需求。從市場規模來看,2022-2025 年,全球和中國市場規模 CAGR 分別為 10%和 12%。中國智能座艙滲透率領先全球水平,2022 年高于全球 11 pct,且未來幾年差距不斷擴大。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6/25 PCB:汽車電氣化程度持續加深,預計 203
19、0 年汽車電子占汽車整體成本比重達到50%,PCB 作為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用量將持續提升。具體來看 PCB 細分產品,隨著智能座艙功能不斷豐富,其所需的多層板和 HDI 用量進一步提升,疊加自動駕駛等級不斷升級,攝像頭、激光雷達等視覺傳感器需求持續提升,因傳感器需要較高的傳輸速率,帶動 HDI 成為 PCB 細分產品中增速最快的產品,成為汽車 PCB市場規模的主要增長動力。從細分產品增速來看,2022-2028 年,汽車 PCB 整體CAGR 為 7.1%,HDI CAGR 達到 16.5%,軟板達到 9.1%,多層板則為 7.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7/25 智駕汽車
20、滲透率加速,新能源車廠跟進無人駕駛智駕汽車滲透率加速,新能源車廠跟進無人駕駛 自特斯拉宣布推出 Robotaxi,取消了 Robotaxi 的方向盤和踏板,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馬斯克稱預計 Robotaxi 將在 2026 年開始生產,到 2027 年實現批量生產。但目前 Model 3/Y 已經具備無人駕駛的硬件條件,若 FSD 在 25Q1 通過中國和歐洲的審批,Model 3/Y 用戶將有可能提前體驗到無人駕駛的功能,或有提前成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可能性。特斯拉布局無人駕駛帶動各大新能源車廠跟進。預計華為 ADS 4.0 在 2025 年推出,將實現高速 L3 自動駕駛商用及城區 L
21、3 級自動駕駛試點;小鵬目前已在部分城市開展自動駕駛測試,計劃于 2026 年推出 Robotaxi;蔚來在 2024 年全量推送增強版 NOP+,并不斷拓寬其應用場景;理想也在 2024 年全量推送無圖 NOA,并計劃在三年內實現 L4 級別無監督自動駕駛。表表 1:國內新能源車廠自動駕駛布局國內新能源車廠自動駕駛布局 廠商廠商 布局布局 華為 ADS 4.0 將于 2025 年推出,實現高速 L3 自動駕駛商用及城區 L3 級自動駕駛試點 小鵬 已在部分城市開展自動駕駛測試,計劃于 2026 年推出 Robotaxi 蔚來 2024 年全量推送增強版領航輔助系統 NOP+,24H2 推出“
22、點到點”全域領航輔助功能,拓寬 NOP+應用場景 理想 2024 年全量推送無圖 NOA,將在三年內實現 L4 級別無監督自動駕駛 資料來源:易車網,新浪財經,維科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各主機廠采用不同的自動駕駛戰略,國際巨頭通常采用穩扎穩打、緩步推進的策略,從 L1/L2 級逐步切進,或通過投資或持股自動駕駛公司組建內部團隊。國內外新勢力車企將自動駕駛作為其核心競爭力,通過自研芯片、算法等將自動駕駛賦能自有產品,形成強有力的技術優勢。出行平臺押注無人駕駛出租車場景,或通過下場造車落地自動駕駛方案。圖圖 1:不同主機廠采取不同的自動駕駛戰略不同主機廠采取不同的自動駕駛戰略 資料來源:Kearne
23、y,國元證券研究所 自動駕駛上游可分為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感知層主要為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視覺傳感器,通過傳感器實現精準感知和環境檢測。決策層的計算芯片、車載存儲器等器件主要負責處理感知層的視覺信息,并作出相應決策。執行層接收決策層的指令,控制車身執行相關命令,從而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8/25 做出避讓、停泊等行為。自動駕駛中游主要包括整車廠和平臺層,整車廠也分為傳統車廠和造車新勢力,方案供應商則主要為汽車 Tier 1 和提供自動駕駛服務的高科技公司。下游則為自動駕駛需求所衍生的多元化應用場景,包括 G 端、B 端和 C 端。圖圖 2:自動駕駛產業鏈圖譜:自動駕
24、駛產業鏈圖譜 資料來源:36Kr,國元證券研究所 L1-L5 級的自動駕駛對應不同的自動駕駛程度,L1-L3 級可實現輔助駕駛支持功能,可提供安全功能、駕駛輔助特性,并可以改善用戶體驗;L4-L5 級則可以實現自動駕駛功能,允許車輛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進行,改善出行體驗。圖圖 3:自動駕駛的定義和分類:自動駕駛的定義和分類 資料來源:黑芝麻智能招股書,國元證券研究所 自動駕駛乘用車(L1-L5 等級車型)銷量和滲透率持續攀高。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預計 2024-2028 年全球自動駕駛乘用車銷量 CAGR 達到 6.5%,滲透率從 72.5%提升至 87.9%,提升 15.4 pct。預計 2
25、024-2028 年中國自動駕駛乘用車銷量 CAGR達到 5.2%,滲透率從 83%提升至 93.5%,提升 10.5 pct,滲透率高于全球水平。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9/25 圖圖 4:全球自動駕駛乘用車銷量及滲透率(百萬輛):全球自動駕駛乘用車銷量及滲透率(百萬輛)圖圖 5:中國自動駕駛乘用車銷量及滲透率(百萬輛):中國自動駕駛乘用車銷量及滲透率(百萬輛)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黑芝麻智能招股書,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黑芝麻智能招股書,國元證券研究所 車載攝像頭車載攝像頭:智駕升級智駕升級帶動需求,前視多目化帶動需求,前視多目化+高像素化高像素化 車載攝
26、像頭是 ADAS 系統、汽車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設備,主要通過鏡頭和圖像傳感器實現圖像信息的采集功能。車載攝像頭安裝部位主要包括前視、環視、后視、側視和內置,其中前視攝像頭可分為單目、雙目和三目,雙目和三目測量距離較遠且精度較準確,逐步成為汽車前視主流;環視、后視、側視和內置均為廣角鏡頭,可獲得更好的視野范圍。圖圖 6:汽車攝像頭搭載位置:汽車攝像頭搭載位置 圖圖 7:攝像頭分類及功能:攝像頭分類及功能 資料來源:艾邦智造,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艾邦智造,國元證券研究所 自動駕駛等級持續提升,單車攝像頭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據聆英咨詢,目前處于主流的 L2 等級則需要前視、后視、側視、環視總計
27、3-8 顆,而特斯拉的 Robotaxi 和蘿卜快跑的 L4 等級則需要 8-12 顆攝像頭。從各部位攝像頭增幅來看,ADAS 的推進帶動前視成為主要的增長領域,從 L0 的 1 顆提升至 L5 的 5-8 顆。表表 2:不同自動駕駛等級攝像頭數量(個不同自動駕駛等級攝像頭數量(個)L0 L1 L2 L3 L4 L5 ADAS 功能 前方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 自適應巡航控制、車道保持輔助 泊車輔助、注意力檢測系統、變道輔助 交通擁堵領航、高速公路領航 城市領航、自動代客泊車 所有條件自動駕駛 安裝安裝部位部位 攝像頭類型攝像頭類型實現功能實現功能攝像頭功能描述攝像頭功能描述前視單目、雙目FC
28、W、LDW、TSR、ACC、PCW視角一般為45,雙目攝像頭擁有更好的測距功能,但需要裝在兩個位置,成本較單目貴50%環視廣角全景泊車、LDW廣角鏡頭,在車輛四周裝配4個進行圖像拼接實現全景圖,加入算法可實現道路線感知后視廣角后視泊車輔助廣角或魚眼鏡頭,主要為倒車后視攝像頭側視廣角盲點檢測、代替后視鏡盲點檢測主要使用超聲波雷達,但目前也有使用攝像頭代替內置廣角閉眼提醒廣角鏡頭,一般裝在車內后視鏡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0/25 前視 1 1 1-3 3-4 3-4 5-8 后視 1 1-2 1-2 1-2 側視 1 2 2-4 2-4 2-4 環視 1 2 2 2 2 總數 1
29、3 3-8 8-12 8-12 10-16 資料來源:聆英咨詢,國元證券研究所 從中國乘用車單車平均攝像頭搭載量來看,2020 年僅為 1.6 顆,預計 2025 年提升至 6 顆。中國 ADAS 搭載量和市場規模持續攀高,2020-2025 年搭載量和市場規模 CAGR 均為 35%。圖圖 8:中國乘用車:中國乘用車 ADAS 攝像頭搭載量(萬顆攝像頭搭載量(萬顆/顆顆)圖圖 9:中國乘用車:中國乘用車 ADAS 攝像頭市場規模(億元)攝像頭市場規模(億元)資料來源:蓋世汽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國元證券研究所 前視呈現出多目化和高像素化。對比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車型,僅
30、有 J5平臺的 L7/L8 搭載了一顆前視,其他車型均搭載 2-3 顆攝像頭。前視像素方面,各車廠均不斷升級前視像素,8M 像素較 1-2M 像素具有更長的探測距離和更廣的視場角,且具有更高的 HDR 和更優秀的 LED 閃頻消除功能,具有更強的視覺抓取能力,更符合 ADAS 發展趨勢,將逐步成為市場主流。表表 3:不同不同品牌車型平臺前視攝像頭應用情況品牌車型平臺前視攝像頭應用情況 車廠車廠 車型車型 前視攝像頭前視攝像頭 個數個數 分辨率分辨率 FOV 特斯拉 HW3.0 Model3/S/X 3(長焦,中焦,廣角)1.2M 35/50/120 HW4.0-2(中焦,廣角)5MP 50/1
31、20 蔚來 NIO Pilot ES6/ES8/EC6 3(長焦,中焦,廣角)1.8MP 28/52/150 NAD ETS/ET7 2(長焦,廣角)8MP 30/120 小鵬 XPilot3.0 G6 3(長焦,中焦,廣角)2MP 28/52/100 XPilot3.5 P5 3(長焦,中焦,廣角)2MP 28/52/100 XPilot4.0 G9 2(長焦,廣角)8MP 30/120 理想 J5 平臺 L7/L8-Air/Pro 1(廣角)8MP 120 雙 Orin-X 平臺 L7/L8-Max 2(長焦,廣角)8MP 30/120 資料來源:焉知汽車,國元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
32、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1/25 存儲芯片存儲芯片:智駕等級提升帶動:智駕等級提升帶動存儲存儲帶寬和容量升級帶寬和容量升級 存儲芯片主要應用于汽車中的信息娛樂系統、動力系統和 ADAS 等領域。電動智能化趨勢的進一步推進,將持續帶動車載存儲芯片用量需求。據佐思汽研數據,汽車存儲芯片在汽車半導體中的價值占比從 2023 年的 8%左右預計提升至 2028 年的 10%-11%。據共研網數據,全球汽車存儲芯片預計從 2020年的 33.85 億美元提升至 2025 年的 81.93 億美元,CAGR 約 19.33%。圖圖 10:存儲芯片在智能車的應用位置:存儲芯片在智能車的應用位置 圖圖 11:全球
33、汽車存儲芯片市場規模(億美元)全球汽車存儲芯片市場規模(億美元)資料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共研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智駕等級的提升,汽車所處理的數據量也呈指數級增長,促使存儲升級。據 SK海力士披露數據,智能車單車 DRAM 容量可達到 151GB,Nand 容量需求可達到1856GB,對存儲需求主要體現在車載娛樂和 ADAS。據 eet-china 數據,L1 和 L2 對數據的處理要求較低,存儲容量需求相對較??;L3/L4 的 ADAS 和車載娛樂功能不斷豐富,對 DRAM 的容量需求提升至 6-12GB,NAND 容量也有較大提升;可實現無人駕駛的 L4/L5 級
34、別對車載娛樂和 ADAS 的存儲要求更高,DRAM 容量需求增加至 20GB 以上,NAND 也達到 1TB 以上。圖圖 12:智能車不同部位存儲芯片容量需求:智能車不同部位存儲芯片容量需求 圖圖 13:不同智駕等級存儲芯片容量需求:不同智駕等級存儲芯片容量需求 資料來源:SK 海力士,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eet-china,國元證券研究所 智能駕駛等級提升所產生的大量數據計算需求是推動車規級存儲發展的根本動力。L1 和 L2 的 DRAM 為 LPDDR4,帶寬均在 100GB/s 以下,L3 升級為 LPDDR5,帶寬在 200GB/s 以上,L4/L5 可實現無人駕駛,預計搭載 G
35、DDR6,帶寬更有較大幅度提升,約是 L1 的 9 倍。汽車存儲應用汽車存儲應用DRAMNAND信息娛樂&數字儀表盤4-64GB64-512GBADAS/自動駕駛4-64GB8-32GB互連0.5-2GB4-32GB后座娛樂4-16GB64-256GB高清地圖0.5-1GB8-512GB事故記錄1-4GB8-512GB總計151GB1856GB智駕智駕等級等級存儲類型存儲類型車載娛樂車載娛樂ADASDRAM3-6GB LPDDR 3/43-6GB LPDDR 3/4NAND16-64GB eMMC8-64GB eMMCDRAM6-12GB6-12GBNAND128-512GB UFS512GB
36、-1TB UFSDRAM20GB以上20GB以上NAND1TB以上UFS2TB以上UFS2020L1/L22025EL3/L42030EL4/L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25 從車規級 Nand 來看,L1/L2 為 eMMC,容量約在 100GB 以下,L3 可搭載 eMMC或 UFS 2.1,容量約在 100-512GB,L4/L5 則需要搭載 PCIe,最高容量可達 2TB,約是 L1 的 20 倍。圖圖 14:車載存儲帶寬發展趨勢:車載存儲帶寬發展趨勢 圖圖 15:車載存儲容量發展趨勢:車載存儲容量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美光,電子工程世界,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美光
37、,電子工程世界,國元證券研究所 Nor flash 主要應用于汽車的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到 ADAS、屏幕顯示,以及 WiFi、藍牙、UWB 等領域,單車 Nor Flash 用量從十幾到幾十顆不等。智能汽車對 EEPROM 使用需求高達 30-40 顆,相較普通燃油車 EEPROM 使用的 15 顆左右有較大提升,且正在向 BMS、智能座艙、網關、三電系統等應用延伸。新型存儲 FRAM 相較傳統的 Flash、EEPROM 在讀寫耐久性、寫入速度和功耗方面更具有優勢,目前已應用于安全氣囊數據存儲、事故數據記錄器、新能源車 CAN盒子、新能源車載通信終端等領域,未來將有望替代 Flas
38、h 和 EEPORM,在汽車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擴大。圖圖 16:Nor Flash 在汽車上的應用在汽車上的應用 圖圖 17:EEPORM 在智能車上的應用在智能車上的應用 資料來源:電子工程專輯,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安森美,國元證券研究所 據佐思汽研數據,在特斯拉 HW3.0 中,第一代 FSD 存儲帶寬僅為 34GB/s,難以支撐下一代大模型運行,因此在 HW4.0 中搭載了 16 顆 GDDR6,每顆 2GB,加上座艙控制器里的 4 顆 GDDR6,合計 20 顆共 40GB,成本在 160 美元以上,而HW3.0 的成本約為 28 美元。預計車載存儲下一代將會是 GDDR6,GDD
39、R6 之后將會是 HBM,特斯拉的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3/25 HW5.0 或第三代 FSD 芯片可能采用 HBM 存儲,但短期內仍以 GDDR6 為主。表表 4:不同不同品牌車型平臺品牌車型平臺內存規格內存規格 廠商廠商 型號型號 最高支持內存類型最高支持內存類型 內存位寬內存位寬 內存總帶寬內存總帶寬 英偉達 Orin LPDDR5x 256bit 204.8GB/s Xavier LPDDR4X 256bit 137GB/S 高通 SA8155P LPDDR4X 128bit 68GB/s SA8295P LPDDR4X 256bit 137GB/S SA8255P L
40、PDDR5-芯擎科技 龍鷹一號 LPDDR5-51.2GB/s 華為 昇騰 310 LPDDR4X 128bit 59.8GB/s 昇騰 610 LPDDR4X 256bit(預計)137GB/s(預計)特斯拉 第一代 FSD LPDDR4 128bit 34GB/s 第二代 FSD GDDR6 256bit(預計)448GB/s(預計)瑞薩 V4H LPDDR5 64bit 51.2GB/s Mobileye EyeQ5 LPDDR4 32bit 8.5GB/s(預計)EyeQ6L LPDDR4X 64bit(預計)17GB/s(預計)EyeQ6H LPDDR5 128bit(預計)102.
41、4GB/s(預計)EyeQ6 ULTRA LPDDR5X 128bit(預計)136.2GB/s(預計)英偉達 RTX4090 GDDR6X 384bit 1008GB/S RTX3050 GDDR6 128bit 224GB/s 資料來源:佐思汽研,國元證券研究所 無線充電無線充電模組模組:中長期或將替代交流充電樁:中長期或將替代交流充電樁 無人駕駛若想實現全流程的無人化操作,仍需解決無人充電問題。特斯拉在24H2 提交了四項關于無線充電相關專利,揭示了特斯拉未來將可能采用無線充電方式為汽車充能,將有望推動其他車廠在無線領域的布局。目前無線充電采用電磁感應和磁場共振兩種方式,磁場共振通過車位
42、上的“發射線圈”和車內的“接收線圈”實現電磁共振來傳輸能量,對位置要求較低,充電距離也較長,相較電子感應更適用于汽車無線充電。目前汽車無線充電尚未大規模量產,結構相對復雜,成本相對較高,在相同功率下,無線充電的成本是 OBC 的 4-5 倍,雖然短期內無法大規模替代有線充電樁,但未來隨著特斯拉的破局,無線充電設備降本路徑明顯,或對充電樁市場形成一定替代。從市場規模來看,據 Towards automotive 數據,全球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市場規模有望從 2023 年的 1 億美元提升至 2030 年的 13.5 億美元,CAGR 可達到 4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4/25 圖圖
43、 18: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原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原理 圖圖 19:全球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市場規模(百萬美元):全球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市場規模(百萬美元)資料來源:電工技術學報,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Towards automotive,國元證券研究所 中國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的比例雖處于下滑階段,在 24H1 達到 2.41:1,但未達到國際要求的 1:1,仍處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階段。隨著各大新能源車廠推進無線充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隨車配建的私人樁數量將有望替換成無線充電設備。無線充電存在功率小、充電速度慢的問題,中長期內將對交流充電樁形成替代效應。據能鏈研究院數據,7kW、11kW 是當前無線充電
44、研發的主流,行業標準也圍繞11kW 的功率等級展開,功率水平與家用、小型停車場等交流充電樁類似,隨著無線充電設備的不斷降本,將有望對交流充電樁應用形成替代效應。美國 ORNL 研發出一款功率達到 100kW 的無線充電設備,是傳統線圈技術的8-10 倍,可達到直流充電樁的功率水平。隨著技術不斷成熟,成本持續下降,大功率無線充電設備有望普及,從長期來看將有望替代部分直流充電樁。從家用充電樁市場來看,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預計 2023-2027 年全球家用充電樁銷量 CAGR 為 31%,無線充電設備替代空間廣闊。圖圖 20:中國:中國 EV 和充電樁保有量及車樁比(萬)和充電樁保有量及車樁比(
45、萬)圖圖 21:全球家用充電樁銷量(萬):全球家用充電樁銷量(萬)資料來源:Wind,國家能源局,人民網,中國充電聯盟等,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國元證券研究所 SoC:智駕帶動計算需求,:智駕帶動計算需求,SoC 算力持續升級算力持續升級 汽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帶動其 EE 架構從以前的分布式 ECU 架構升級至集中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5/25 式域控制器架構,并繼續向中央集成式架構方向演進。在集中式域控制器架構階段,傳統 MCU 無法滿足復雜的電子電氣架構和海量數據處理需求,SoC 憑借計算能力提升、數據傳輸效率高、芯片使用量減少、軟件升級更靈活等多種優
46、勢,成為汽車芯片設計及應用的主流趨勢。圖圖 22:MCU 和和 SoC 內部基本構成內部基本構成 資料來源:焉知汽車,國元證券研究所 自 2021 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疊加自動駕駛促進汽車端側 AI 發展,提升對計算芯片的需求,帶動 SoC 芯片進入高增長期。預計全球車規級 SoC 市場規模增速在 2021-2025 年均保持在 35%以上,預計 2024-2028 年 CAGR 達到27%。中國在汽車智能化方面具有一定領先優勢,SoC 需求量占全球較高水平,增速也高于全球水平,中國汽車 SoC 市場規模在 2021-2025 年保持在 40%以上,預計2024-2028 年 CA
47、GR 為 28%。圖圖 23:全球車規級:全球車規級 SoC 市場規模(億元)市場規模(億元)圖圖 24:中國車規級:中國車規級 SoC 市場規模(億元)市場規模(億元)資料來源:黑芝麻智能招股書,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黑芝麻智能招股書,國元證券研究所 自動駕駛 SoC 是專門為自動駕駛設計的 SoC。據黑芝麻招股書披露,2019-2024年,全球和中國 ADAS 應用的 SoC 市場規模 CAGR 分別為 40%和 55%,預計 2024-2028 年 SoC 市場規模 CAGR 分別為 24%和 23%。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6/25 圖圖 25:全球:全球 ADAS 應
48、用的應用的 SoC 市場規模(億元)市場規模(億元)圖圖 26:中國:中國 ADAS 應用的應用的 SoC 市場規模(億元)市場規模(億元)資料來源:黑芝麻智能招股書,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黑芝麻智能招股書,國元證券研究所 根據不同級別智駕方案對主控 SoC 芯片在 AI 算力上的需求,智駕 SoC 可以分為小算力芯片(2.5-20 TOPS)、中算力芯片(20-80 TOPS)和大算力芯片(100 TOPS)。小算力芯片以基礎的 L0-L2 的輔助駕駛功能為主,部分車型可提供 NOA 功能,搭載車型價格區間為 10-15 萬,特點是追求高性價比。中算力芯片主要為輕量級行泊車一體域控制器方
49、案,以實現高速 NOA、城市記憶 NOA 和記憶泊車等功能為主要特點,部分車型可提供城市 NOA,搭載車型價格區間為 15-25 萬。大算力芯片支持高階行泊車一體域控制器方案,甚至駕艙一體方案,實現“好用”的城市 NOA、AVP 等 L2+級別的功能,部分車型考慮硬件預埋,用于實現 L3 及更高階的自動駕駛功能,搭載車型價格區間為 25 萬以上。在通往高階智能駕駛功能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新的算法(Transformer+BEV+OCC)和更先進的整車 EE 架構(中央計算+區域控制)去實現,而這都需要更大算力 SoC 芯片作為“基石”來支撐。表表 5:各廠商芯片參數及落地情況各廠商芯片參數及落地
50、情況 芯片廠商芯片廠商 芯片名稱芯片名稱 工藝制成工藝制成 AI 算力(算力(TOPS)量產落地情況量產落地情況 小算力芯片 Mobileye EyeQ4 28nm 2.5 主要應用在前視一體機。2018 年,EyeQ4 首搭載于蔚來 ES8,其它搭載車型包括蔚來 ES6/EC6、小鵬 G3、理想 One、上汽通用GL8、江鈴福特領睿、寶馬 5 系等 TI TDA4VM 16nm 8 應用于行泊一體域控方案,搭載車型包括奇瑞星途攬月、吉利博越L、領克 09EM-P 領航版、嵐圖追光、寶駿 KiWi EV 和悅也、哪吒S 純電四驅版等 安霸 CV22AQ 10nm 4eTOPS 主要應用在前視一
51、體機,搭載車型包括廣汽傳祺 ES9、廣汽昊鉑GT/HT、廣汽埃安 S MAX、廣汽傳祺新能源 E8、合創 V09 等。地平線 J2 28nm 4 主要應用在前視一體機,搭載車型包括深藍 SL03 低配版、長安啟源 A05、長安 UNI-V 等。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7/25 J3 16nm 5 用于前視一體機或行泊一體域控方案,搭載車型包括深藍 SL03 高配版、榮威 RX5、深藍 S7、2021 款理想 One、哪吒 S 純電四驅版、星紀元 ES、啟辰 VX6 等。黑芝麻 A1000L 16nm 16 應用于行泊一體域控方案,預計 2024 年在紅旗 E001 和 E202 兩
52、款車型上落地 中算力芯片 英偉達 Xavier 12nm 30 2020 年,Xavier 芯片首搭車型小鵬 P7 量產交付 Orin-N 7nm 84 2023 年 9 月,Orin-N 首搭車型騰勢 N7 量產交付;另外,2024 年3 月,搭載 Orin-N 的小米 SU7Pilot Pro 版也開始量產交付 TI TDA4VH 10nm 32 目前量產的車型主要使用大疆的 7V 純視覺智駕方案,包括寶駿云朵靈犀版、寶駿悅也 Plus 和奇瑞 iCAR03 等。Mobileye EyeQ5H 7nm 24 量產搭載車型包括極氪 001/009、寶馬 iX 等 安霸 CV72AQ 5nm
53、40eTops 支持單 SoC 芯片全時行泊一體,目前正在和客戶合作開發過程中 黑芝麻 A1000 16nm 58 2023 年 11 月,A1000 芯片首搭車型領克 08 開始量產交付;其它量產車型包括合創 V09、東風 e007 等。大算力芯片 英偉達 Orin-X 7nm 254 搭載車型包括蔚來 ET5/ET7、理想 L7/L8/L9 Max 版、小鵬G6/G9/X9/P7i、智己 LS7、小米 SU7 Pilot Max 版等 Thor 4nm 2000 主打艙駕一體,規劃搭載的車企包括極氪、小鵬、理想、比亞迪等 高通 SA8650P 5nm 50/100 高通 Ride 平臺第二
54、代芯片,目前,博世、大陸、Veoneer、法雷奧、德賽西威、均聯智行等均正在基于此芯片進行設計與研發;預計 2024 年實現量產上車 SA8775P 4nm-高通 Ride Flex 平臺的第一款產品,主打艙駕一體,預計 2024 年底實現量產上車 Mobileye EyeQ Ultra 4nm-預計 2025 年實現量產交付 安霸 CV3-685 5nm 750eTOPS 2023 年推出,針對 L3、L4 級乘用車自動駕駛以及 L4 級自動駕駛卡車 CV3-655 5nm 250eTOPS 2024 年 1 月推出,主要針對城市 NOA 場景 CV3-635 5nm 125eTOPS 20
55、24 年 1 月推出,主要針對高速 NOA 場景。華為 昇騰 610 7nm 200 基于單顆昇騰 610 芯片的 MDC610 平臺和 2 顆昇騰 610 芯片的MDC810 平臺,搭載車型包括問界 M5/M7/M9、阿維塔 11/12、哪吒 S715 激光雷達版、廣汽埃安 LX Plus、極狐阿爾法 S Hi 版、智界 S7 等 地平線 J5 16nm 128 已經搭載至理想 L9/L8/L7 Air 和 Pro 版、比亞迪漢 EV 榮耀版等量產上市車型,同時獲得 9 家車企數十款車型的量產定點合作 J6P 7nm 560 計劃于 2024 年第四季度完成首批量產車型交付 黑芝麻 A100
56、0 Pro 16nm 106 目前正在和客戶合作開發過程中 芯擎科技 星辰 1 號 7nm 512 已成功點亮,預計 2025 年實現量產,2026 年大規模量產,可滿足L2-L4 級自動駕駛需求 輝義科技 光至 R1 7nm 500 9 月首款芯片已成功投產,獲得蔚來、小米、經緯潤恒等多家產業大廠支持,最快計劃 2025 年正式上車 資料來源:焉知汽車,國元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8/25 智能座艙智能座艙:顯示:顯示面板面板等需求增加,中國滲透率等需求增加,中國滲透率領先領先全球全球 汽車智能座艙是指搭載先進的軟硬件系統,具備人機交互、網聯服務、場景拓展的人-機-環
57、融合能力,為駕乘人員提供安全、智能、高效、愉悅等綜合體驗的移動空間。智能座艙上游主要包括 PCB、顯示面板、功率器件、座艙芯片、通信模組等元器件,中游則為駕駛顯示系統、信息娛樂系統、HUD 抬頭顯示、流媒體后視鏡等系統或模塊,最終將系統或模組應用于主機廠、傳統 Tier 1 或造車新勢力。圖圖 27:智能座艙:智能座艙產業鏈產業鏈 資料來源:創業邦,國元證券研究所 智能座艙可分為五個等級,等級不斷提升,人機交互從被動交互升級至主動交互,任務主動交互能力持續提升;網聯服務從車機服務提升至云控平臺服務,任務服務內容持續增強;場景拓展從艙內部分場景拓展至艙內外全場景,任務執行場景持續擴大。智能座艙等
58、級持續提升用以匹配不斷升級的自動駕駛等級,通過人機交互、網聯服務、場景拓展三個維度不斷豐富智能座艙功能,而其功能的實現則需要中控屏、液晶儀表等顯示設備和通信模組等器件的參與。智能座艙功能的不斷增加和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將帶動相關電子元器件的需求。表表 6:汽車智能座艙分級汽車智能座艙分級 等級等級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 人機交互人機交互 網聯服務網聯服務 場景拓展場景拓展 L0 功能座艙 任務執行發生在艙內場景;座艙被動式響應艙內駕駛員和乘員需求;具備車機服務能力 被動交互 車機服務 艙內部分場景 L1 感知智能座艙 任務執行發生在艙內場景;座艙在部分場景下具備主動感知艙內駕乘人員的能力,任務執行需
59、要駕駛員授權;具備面向駕乘人員的艙域服務能力 授權交互 艙域服務 艙內部分場景 L2 部分認知智能座艙 任務可跨艙內外部分場景執行;座艙具備艙內部分場景主動感知駕乘人員的能力,任務可部分主動執行;具備可持續升級的網聯云服務能力 部分主動交互 可升級網聯云服務 艙內外部分場景 L3 高階認知智能座艙 任務可跨艙內外部分場景執行;座艙具備艙內全場景主動感知駕乘人員的能力,任務可部分主動執行;具備開放的網聯云服務能力 部分主動交互 開放網聯云服務 艙內全/艙外部分場景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9/25 L4 全面認知智能座艙 任務可跨艙內外全場景執行,艙內可以無駕駛員;座艙具備艙內全場景
60、主動感知艙內人員的能力,任務可完全主動執行;具備云控平臺服務能力 主動交互 云控平臺服務 艙內外全場景 資料來源:汽車智能座艙分級與綜合評價白皮書,eet-china,國元證券研究所 據汽車智能座艙分級與綜合評價白皮書,目前智能座艙處于 L2 階段,可實現部分場景下的自動感知和主動執行。同時,L3 高階認知智能座艙開始導入市場,預計 2025 年左右實現。下一階段為 L3 等級,可實現艙內全場景、艙外部分場景的主動感知和執行,出現更多滿足駕乘人員個性化情感需求的場景。同時,L4 全面認知智能座艙開始市場導入,預計 2030 年實現。最后階段為 L4 等級,具備艙內外全場景主動感知和執行,與自動
61、駕駛系統實現感知、決策、規劃全面融合,最終成為安全、智能、高效、愉悅等綜合體驗的“第三空間”,預計于 2035 年以后實現。圖圖 28:智能座艙分階段發展里程:智能座艙分階段發展里程 資料來源:汽車智能座艙分級與綜合評價白皮書,eet-china,國元證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水平的升級帶動智能座艙的需求不斷攀升。據觀研天下數據,2022-2025 年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 CAGR 達到 10%。從中國市場來看,2022-2025年智能座艙市場規模 CAGR 達到 12%。圖圖 29: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億美元)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億美元)圖圖 30: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億元)中國智能
62、座艙市場規模(億元)資料來源:觀研天下,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國元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0/25 中國智能座艙滲透率和滲透速度均領先全球水平,2023 年中國新車智能座艙滲透率約為 66%,全球僅為 55%,且未來幾年差距不斷擴大。從車型裝配率來看,中端車型智能座艙裝配率較高,高低端裝配率較低,其中 10-25 萬價格區間最高,約為 58%,而 10 萬以下僅為 25%,75 萬及以上車型裝配率約在 40%,仍有較大市場空間。圖圖 31:全球和中國智能座艙新車滲透率:全球和中國智能座艙新車滲透率 圖圖 32:2022 年年中國中國汽車不同價位智能座艙裝配
63、率汽車不同價位智能座艙裝配率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國元證券研究所 智能座艙中 IVI 和液晶中控屏滲透率處于相對較高水平,OTA 在智能座艙中應用最為廣泛,但滲透率約為 50%,而域控制器、HUD、流媒體后視鏡等部件滲透率更低,未來智能座艙等級的提升將帶動這些部件滲透率提升,促進市場擴容。從智能座艙的車載顯示來看,2022-2026 年,液晶中控屏滲透率保持在 90%以上,HUD 和流媒體后視滲透率相對較低,但預計均在 2024 年提速,具有較大增長空間。圖圖 33:智能座艙重點部件市場規模及滲透率:智能座艙重點部件市場規模及滲透率 圖圖 34:智能座艙車載
64、顯示產品滲透率:智能座艙車載顯示產品滲透率 資料來源:創業邦,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創業邦,國元證券研究所 PCB:電子化進程加深,:電子化進程加深,HDI、軟板、多層板快速成長、軟板、多層板快速成長 從 PCB 下游應用來看,汽車領域占比達到 13.1%,位于第三位。從產值情況來看,據 Prismark 數據,全球汽車 PCB 將持續受益電動智能化趨勢,預計 2022-2027年產值 CAGR 約為 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1/25 圖圖 35:2023 年年 PCB 下游應用占比下游應用占比 圖圖 36:全球汽車:全球汽車 PCB 產值(百萬美元)產值(百萬美元)資料
65、來源:Prismark,滬電股份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Prismark,滬電股份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汽車電動化程度持續加深,汽車電子占比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汽車電子占成本比重達到 47%-65%,相較傳統車型的 15%-28%,電氣化程度更高。從全球汽車電子占汽車整體成本的平均比例來看,從 1990 年的 15%提升至 2020 年的 34%,預計進一步提升至 2030 年的 50%。汽車電氣化程度持續提升,將進一步帶動汽車PCB 的用量。圖圖 37:汽車電子在各類車型成本占比:汽車電子在各類車型成本占比 圖圖 38:全球汽車電子占汽車整體成本比重:全球汽車電子占汽車整體成本比重
66、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36Kr,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36Kr,國元證券研究所 傳統燃油車的 PCB 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動力控制系統、車載娛樂系統和安全系統,而新能源汽車則額外增加了 BMS、車載充電機和電壓轉換系統等,這些系統涉及信號傳輸、數據處理、能量轉換等功能。據與非研究院數據,PCB 用量約為傳統燃油車的 4-5 倍,面積可達到 5-8 平方米/輛。表表 7:新能源車用新能源車用 PCB 主要應用場景主要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應用場景 對應設備對應設備 PCB 需求與特點需求與特點 動力控制系統 電機控制器、車載充電機、DC-DC 轉換器、逆變器 需要厚銅 PCB,支持高電流
67、容量與可靠性 電池管理系統 電池監控與管理設備 使用多層板和高穩定性 PCB,處理大量數據 安全控制系統 車輛控制單元、傳感器 高集成度和穩定性的 PCB 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 液晶儀表、中控大屏、HUD 高性能、多層 PCB,支持復雜功能與數據處理 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 換電站控制系統、電池管理設備 用于控制與管理電池更換過程的多層 PCB 資料來源:與非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2/25 目前主要應用于汽車的 PCB 主要為多層板、HDI 和軟板。多層板主要應用于復雜的汽車電子系統,如 ADAS、車載娛樂、車載通信、BMS 等領域,多層板具有較高的數據傳輸速度、高
68、密度布線和電磁兼容性。HDI 相較多層板具有微型化和高密度的特點,具有更高的信號傳輸優勢,適用于ADAS、車載雷達、攝像頭、自動剎車、車載娛樂等領域。軟板則由于其可彎折的特點,適用于電池單元連接、LCD 顯示連接等狹小位置。表表 8:不同汽車不同汽車 PCB 類型應用位置類型應用位置 類型類型 應用位置應用位置 特點特點 多層板 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系統、車載充電器、ADAS、車載娛樂系統、車載通信系統等 高數據傳輸速度、高密度布線、電磁兼容性 HDI ADAS(激光雷達、攝像頭)、自動剎車系統、車內娛樂系統等 微型化設計、高性能、多層結構 軟板 電池單元連接、LCD 顯示連接等 耐用性、節
69、省空間、重量輕 資料來源:普林電路公眾號,國元證券研究所 多層板為汽車需求最大的 PCB 板,占總需求比重在 60%以上,2022-2028 年的CAGR 預計為 7.1%。從成長性來看,自動駕駛等級的不斷提升,尤其無人駕駛成為熱點,視覺傳感器的需求增加,疊加智能座艙功能不斷豐富,帶動 HDI 成為汽車 PCB 中成長最強勁的細分產品,2022-2028 年 CAGR 可達到 16.5%,2022-2028 年占總需求比重提升 3.2 pct。圖圖 39:汽車:汽車 PCB 用量及用量及 CAGR(萬平方米)(萬平方米)圖圖 40:汽車:汽車 PCB 用量占比用量占比 資料來源:優分析,國元證
70、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優分析,國元證券研究所 建議關注建議關注 我們認為在自動駕駛等級提升的趨勢中,受益產業包括 CIS、車載存儲、無線充電模組、磁性材料、模擬芯片、智能座艙、PCB 等行業。我們從中選取了各個行業具有潛在投資機會的標的,主要包括: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3/25 CIS:韋爾股份:韋爾股份、思特威、格科微 車載存儲:兆易創新車載存儲:兆易創新、北京君正、東芯股份 無線充電模組:立訊精密無線充電模組:立訊精密 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天通股份、中科三環、寧波韻升 模擬芯片:圣邦股份模擬芯片:圣邦股份、納芯微、思瑞浦 智能座艙:兆威機電智能座艙:兆威機電、德賽西威 PCB:
71、世運電路:世運電路、景旺電子、滬電股份 表表 9:自動駕駛行業建議關注標的自動駕駛行業建議關注標的 行業行業 代碼代碼 公司公司 市值(億元)市值(億元)營收增速營收增速 預測預測 PE EPS(元)(元)2024E 2025E 2024E 2025E 2024E 2025E CIS 603501.SH 韋爾股份 1,399.51 24.2%22.3%43 32 2.66 3.6 2019 年收購全球第三的 CIS 公司豪威科技,并于 2018 年量產第一款車載 CIS,產品覆蓋 VGA-8.3MP,公司 24H1 汽車CIS 營收實現 29.14 億元,同比增加 53%,占總營收比重約 24
72、%688213.SH 思特威-W 304.29 94.8%31.3%79 44 0.97 1.73 思特威成立于 2017 年,初始業務為安防 CIS,2019 年切入汽車 CIS 領域,產品涵蓋 1.3-8.3MP,公司 24H1 汽車電子營收實現 2.32 億元,同比增加 115%,占總營收比重 9%688728.SH 格科微 480.85 45.0%27.1%183 97 0.10 0.19 格科微成立于 2003 年,主營業務為 CIS 和驅動顯示芯片,公司在汽車后裝市場保持穩定發展,積極開發滿足車規要求、適用汽車前裝的 CIS 產品,預計下半年實現客戶端送測 車載存儲 603986.
73、SH 兆易創新 644.96 31.0%24.6%55 38 1.77 2.56 兆易創新主營業務 Nor Flash、NAND 和自研 DRAM,目前基本實現從代銷 DRAM 向自研 DRAM 轉變,代工采購金額持續擴大。SPI Nor Flash 車規級產品 2Mb-2Gb 容量已全線鋪齊,38nm Nand 容量覆蓋 1Gb-4Gb 300223.SZ 北京君正 385.21 3.2%21.1%72 56 1.12 1.42 公司存儲芯片分為 SRAM、DRAM、Nor Flash 和嵌入式 Flash 等,子公司北京矽成深耕存儲行業三十余年,可為汽車電子提供高品質、高可靠性的存儲產品。
74、公司新一代工藝可開發更大容量 DRAM,滿足汽車智能化需求 688110.SH 東芯股份 112.29 46.5%46.5%0 79-0.03 0.32 公司聚焦中小容量存儲芯片,涵蓋 NAND、Nor Flash、DRAM 等產品,公司存儲產品可靠性逐步從工業級轉向車規級,不斷向汽車電子領域拓展 無線充電模組 002475.SZ 立訊精密 3,003.96 16.0%17.0%22 17 1.90 2.47 立訊精密給蘋果供應手機無線充電模組,具有一定技術積累,并于 2020 年進軍中大功率汽車無線充電模組領域,于 2023年申請車輛有線與無線充電切換,有望切入汽車無線充電模組產業鏈。公司通
75、過在消費電子領域積累的快速迭代能力和成本控制,已形成汽車線束、連接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多元化產品矩陣 磁性材料 600330.SH 天通股份 100.52-5.8%7.3%47 33 0.17 0.24 公司專注軟磁材料,產品包括錳鋅鐵氧體、鎳鋅鐵氧體、金屬軟磁材料、磁性薄片等,寬溫低損材料在 OBC 和充電樁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公司軟磁材料的重要支柱 000970.SZ 中科三環 140.78 1.1%11.8%119 52 0.10 0.22 公司主要產品為稀土永磁材料,2023 年其燒結釹鐵硼產能達到 25000 噸,可滿足新能源汽車用磁體的高溫、高轉速、復雜油品環境等特殊需
76、求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4/25 600366.SH 寧波韻升 86.45-5.5%20.2%30 20 0.26 0.39 公司主要產品為稀土永磁材料,其中釹鐵硼永磁具有高剩磁密度、高矯頑力和高磁能積的特點,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公司已與各大主驅系統制造商建立合作關系,客戶由一級/二級供應商向終端主機廠延伸 模擬芯片 300661.SZ 圣邦股份 450.03 24.5%22.6%102 74 0.94 1.29 圣邦股份是國內領先的模擬芯片廠商,產品包括電源管理芯片和信號鏈芯片,可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具有相當部分的汽車業務收入 688052.SH 納芯微 195.18 44
77、.5%35.6%-70 898-1.87 0.15 納芯微主要產品包括傳感器、信號鏈和電源管理產品,隔離器為其核心產品,廣泛應用于三電系統、車身控制、智能座艙、整車域控等場景,2024H1 公司汽車電子領域出貨量達 1.33 億顆 688536.SH 思瑞浦 155.06 19.4%36.2%584 77 0.20 1.51 公司產品涵蓋信號鏈、電源管理芯片等品類,公司擁有 160 余款車規級芯片,廣泛應用于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互聯等多個場景 智能座艙 003021.SZ 兆威機電 142.87 32.3%30.1%62 49 0.96 1.21 公司主要產品為微型傳動系統、微型驅動系統,
78、其中控屏執行器等產品可應用于智能座艙,其他汽車熱管理執行器、電子駐車等產品也已在國內車廠成功應用,公司 24H1 汽車電子營收實現 3.40 億元,占公司總營收比重的 53%002920.SZ 德賽西威 757.31 28.8%25.1%36 27 3.84 4.99 公司聚焦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網聯服務業務,第三代和第四代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已開始規?;慨a,信息娛樂系統、顯示系統和液晶儀表也已獲得多個客戶新項目定點,高算力智能駕駛域控制器已規?;慨a,并獲得新項目訂單 PCB 603920.SH 世運電路 234.07 15.7%21.6%34 26 1.02 1.33 世運電路主營業務是 P
79、CB,汽車 PCB 為其主要產品,汽車高速 3 階、4 階 HDI 和 HDI 軟硬結合板已實現量產。特斯拉是公司最大的汽車客戶,已成為特斯拉的核心供應商,并成功導入吉利極氪、理想智駕等項目 603228.SH 景旺電子 256.63 16.5%15.8%20 17 1.40 1.66 公司主營產品為 PCB,汽車 PCB 可用于激光雷達、攝像頭、信息娛樂系統、電驅等領域,FPC 可用于車載信息娛樂系統、ADAS、車身電子系統、BMS 等領域 002463.SZ 滬電股份 782.81 36.0%25.0%31 23 1.33 1.75 公司 24H1 汽車板營收 11.45 億元,毫米波雷達
80、、采用 HDI 的 ADAS 等新興汽車板營收比重持續提升,同時公司與國內外車廠和零部件廠商共同開發 SIP、域控制器等領域的 HDI 產品 資料來源:Wind,公司公告,公司官網,中國網等,國元證券研究所預測 注:股價取自 2024 年 11 月 12 日收盤價,標注公司為覆蓋公司,其他公司均采用 Wind 一致預期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上行風險:上行風險:自動駕駛進度超預期推進;各國政府提前通過無人駕駛審批;無線充電功能加速上線 下行風險:下行風險:宏觀經濟下行;各新能源車廠自動駕駛進度不及預期;無線充電功能上線進度不及預期;其他系統性風險 投資評級說明(1)公司評級定義)公司評級定義(2)
81、行業評級定義)行業評級定義 買入 股價漲幅優于基準指數 15%以上 推薦 行業指數表現優于基準指數 10%以上 中性 行業指數表現相對基準指數介于-10%10%之間 回避 行業指數表現劣于基準指數 10%以上 增持 股價漲幅相對基準指數介于 5%與 15%之間 持有 股價漲幅相對基準指數介于-5%與 5%之間 賣出 股價漲幅劣于基準指數 5%以上 備注: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相對市場表現,其中 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或納斯達克指數,新三板基準指數為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
82、)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北交所基準指數為北證 50 指數。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人承諾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操守和專業能力,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并通過合理判斷得出結論,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特此聲明。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說明 根據中國證監會頒發的 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Z23834000),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是指取得監管部門頒發的相關資格的機構及其咨詢人員為證券投資
83、者或客戶提供證券投資的相關信息、分析、預測或建議,并直接或間接收取服務費用的活動。證券研究報告是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一種基本形式,指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對證券及證券相關產品的價值、市場走勢或者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形成證券估值、投資評級等投資分析意見,制作證券研究報告,并向客戶發布的行為。法律聲明 本報告由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臺灣、香港、澳門地區除外)發布,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若國元證券以外的金融機構或任何第三方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本報告不構成國元證券向發送本
84、報告的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國元證券及其員工亦不為上述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機構之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載述的內容引起的直接或連帶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信息、資料、分析工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投資建議或要約邀請。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建議客戶應考慮本報告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以及(若有必要)咨詢獨立投資顧問。在
85、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投資銀行業務服務或其他服務,上述交易與服務可能與本報告中的意見與建議存在不一致的決策。免責條款 本報告是為特定客戶和其他專業人士提供的參考資料。文中所有內容均代表個人觀點。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的準確可靠,但并不對報告內容及所引用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本公司不會承擔因使用本報告而產生的法律責任。本報告版權歸國元證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復印、轉發或向特定讀者群以外的人士傳閱,如需引用或轉載本報告,務必與本公司研究所聯系并獲得許可。網址: 國元證券研究所 合肥合肥 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 18 號安徽國際金融中心 A 座國元證券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民生路 1199 號證大五道口廣場 16 樓國元證券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外大街 46 號天恒大廈 A 座 21 層國元證券 郵編:230000 郵編:200135 郵編: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