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鋰電行業報告:硅碳:密度提升顯卓能快充革新展新篇-241126(2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4年鋰電行業報告:硅碳:密度提升顯卓能快充革新展新篇-241126(22頁).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2 行業研究|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鋰電池 證券研究報告 電新電新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2024 年 11 月 26 日 硅碳:硅碳:密度提升顯卓能,快充革新展新篇密度提升顯卓能,快充革新展新篇 2024 年鋰電行業報告年鋰電行業報告 報告要點:報告要點:4C 快充技術與能量密度的提快充技術與能量密度的提升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市場占有率快速提升;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949.5 萬輛,滲透率達到 31.6%。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追求長續航和補能效率一直是消費者關心的核心問題和產業發展的方
2、向。高壓快充技術作為提升充電效率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縮短充電時間;開發高能量密度電池可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緩解用戶里程焦慮;這些技術可大大提升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和滿意度,成為行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斐浜透弑饶芗鎮?,新型硅碳技術取得新進展快充和高比能兼備,新型硅碳技術取得新進展 電池快充與高能量密度在材料選型和電池設計上存在差異,往往難以兼得,此消彼長;與石墨材料相比,硅碳材料的克容量(4200mAh/g)和充電電壓平臺(0.5V)較高,有助于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實現二者的兼顧。但是硅負極在充放電過程中膨脹劇烈、易破碎,導致產氣嚴重,循環衰減較快等問題,制約了其商業化發展;新型
3、硅碳采用 CVD 工藝,通過多孔碳內部的空隙來緩沖硅嵌鋰過程中的體積膨脹,可以保持電極界面的穩定性,大幅提高硅負極的循環壽命,在技術上取得了質的突破。一級市場火爆,市場關注度高,規?;帕吭诩匆患壥袌龌鸨?,市場關注度高,規?;帕吭诩?新型硅碳技術自美國 Group 14 商業化以來,受到國內市場廣泛關注;國內相關企業加快新型硅碳技術的開發,截止到 23 年底,已有數十家企業開始擴產新型硅碳;風險資本紛紛跟進,投資新型硅碳賽道;以碳什科技為例,從 2022 年 7 月成立起,企業在 8 個月便完成了天使輪和天使+輪融資,僅天使輪融資金額便達到數千萬元。隨著企業產能的快速落地,新型硅碳有望加速放
4、量,商業化元年開啟。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新型硅碳負極材料因其高倍率、高能量密度以及理論成本較低的特點,成為產業技術發展的新方向。負極龍頭企業憑借規模優勢、技術儲備多樣,成本控制優異,有望優先受益,建議關注相關標的:貝特瑞,貝特瑞,璞泰來璞泰來以及新切入硅碳負極材料的企業:硅寶科技:硅寶科技;硅烷氣是硅碳負極材料的核心原料,是硅顆粒的物料來源,成本占比高達 50%以上,有望充分受益于新型硅碳產業的爆發,建議關注相關標的:硅烷科技、硅烷科技、興洋科技、和遠氣體,多氟多(中寧硅業)興洋科技、和遠氣體,多氟多(中寧硅業);多孔碳材料的孔結構對硅顆粒起到抑制膨脹、傳輸導電的作用,是影響硅碳負極性能的關鍵材
5、料,建議關注相關標的:元力股份、圣泉集團元力股份、圣泉集團。硅碳負極規?;瘧?,其極片導電添加劑單壁碳納米管有望受益,建議關注相關標的:天奈天奈科技科技、道氏技術、道氏技術。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新技術研發進展不及預期,產業化進展不及預期,成本下降不及預期。推薦推薦|首次首次 過去一年市場行情 資料來源:Wind 相關研究報告 國元證券行業研究-鋰電池 2024 年策略報告:撥云見日,萬里可期2024.01.09 報告作者 分析師 龔斯聞 執業證書編號 S0020522110002 電話 021-51097188 郵箱 分析師 張帥峰 執業證書編號 S0020524010003 電話 021-51
6、097188 郵箱 -23%-13%-2%8%19%11/212/205/218/2011/19資本貨物滬深30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22 目 錄 1.快充:行業發展新趨勢,產業布局節奏加快.4 1.1 動力電池技術快速更新迭代,快充成為新趨勢.4 1.2 行業進展:800V 快充車型批量上市,快充電池技術不斷迭代.5 2.硅碳:技術取得新突破,資本進入產能快速擴張.8 2.1 人造石墨占據負極材料市場的主流地位.8 2.2 硅碳負極能量密度更高,快充性能更優.9 2.3 新型硅碳技術優勢明顯,未來前景可期.10 2.4 新型硅碳起源于海外,國內企業快速跟進.13 3.產業
7、鏈:設備是產業化的關鍵,上游材料受益明顯.15 3.1 設備端:流化床產品均一性好,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15 3.2 多孔碳:骨架支撐作用,材料特點直接影響負極性能.16 3.3 硅烷氣:小眾市場,新型硅碳大幅擴容.18 4.投資建議.20 5.風險提示.21 圖表目錄 圖 1:動力電池發展歷程.4 圖 2:400V 與 800V 高壓系統結構差異性.5 圖 3:800V 高壓平臺快充技術.5 圖 4:負極析鋰.7 圖 5:2023 年我國鋰電池負極材料出貨量結構占比.8 圖 6:2019-2023 年我國鋰電池負極材料出貨量(萬噸).8 圖 7:二次造粒負極材料 SEM 圖.8 圖 8:碳包
8、覆提高負極材料的導電性.8 圖 9:負極石墨的充放電曲線圖.9 圖 10:硅負極的充放電曲線圖.9 圖 11:硅碳負極充放電過程快速膨脹.10 圖 12:不同類型硅碳負極制備工藝路線.11 圖 13:新型硅碳成本構成.12 圖 14:小米 14Ultra 金沙江電池.12 圖 15:特斯拉 4680 電池.12 圖 16:我國 2020-2030 年硅碳負極出貨量預測(萬噸).13 圖 17:Group 14 科技.13 圖 18:SCC55TM結構.13 圖 19:新型硅碳產業鏈框架圖.15 圖 20:化學氣相沉積裝備結構圖.16 圖 21:化學氣相沉積爐.16 圖 22:回轉窯結構圖.16
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22 圖 23:回轉窯工藝流程圖.16 圖 24:多孔碳材料的特點.17 圖 25:多孔炭材料微觀形貌.17 圖 26:2022 年硅烷氣市場格局.18 圖 27:硅烷氣應用領域.18 圖 28:硅烷科技營業收入情況.19 圖 29:硅烷科技歸母凈利潤情況.19 表 1:部分已發布及待發布的支持 800V 高壓快充車型.5 表 2:動力電池企業快充產品類型豐富多樣.6 表 3: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與硅碳復合材料性能對比.9 表 4:不同類型硅碳材料性能對比.11 表 5:硅碳負極供應商融資情況.14 表 6:主要材料企業硅負極產能.14 表 7:多孔碳制備
10、方法.17 表 8:元力股份主要產品介紹.1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4/22 1.快充:行業發展新趨勢,產業布局節奏加快快充:行業發展新趨勢,產業布局節奏加快 1.1 動力電池技術快速更新迭代,快充成為新趨勢動力電池技術快速更新迭代,快充成為新趨勢 動力電池技術快速更迭,快充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動力電池技術快速更迭,快充成為未來發展趨勢。2015 年-2020 年,動力電池行業處于初步發展期,為了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在政策推動下行業重點聚焦于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因此正極主要采用三元材料并逐漸往高鎳化發展,封裝方式上以軟包、方鋁為主。2020 年-2022 年,隨著無模組技術(C
11、TP、CTC)開始廣泛應用,電池包的成組效率大幅度提升,磷酸鐵鋰電池的續航大幅度提升。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頻發,行業重點從單純追求能量密度轉向關注電池安全性與成本控制上,鐵鋰電池市占率大幅度提升,2023 年市場占有率達到 65%以上。2022 年以來,技術路線開始多元化發展以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其中高壓快充成為行業確定性較高的發展方向之一。圖圖 1:動力電池發展歷程:動力電池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GGII,政府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快充速率與快充速率與充電倍率充電倍率密切相關密切相關,800V 高壓快充成為優高壓快充成為優選選。充電倍率等于充電電流除以電池額定容量,充電倍率越大,充電時
12、間越短;選擇提高電流往往需要較粗的輸電導線,電流過高會導致充電槍、線纜及動力電池核心部件等產生大量熱損失,損耗較大。因此,通過提高電池包整體電壓,減小單一電池容量成為行業發展快充技術的最優解。將電壓平臺從 400V 提升到 800V 甚至更高的水平,實現高壓系統的擴容,有利于進行 350kW 以上的快充。800V 高壓指整車電氣系統電壓范圍達到 550-930V的系統,與 400V 充電系統相比,其充電功率可達 350-400kW,補能效率提升 2 倍以上,充電時間縮短至 10min。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5/22 圖圖 2:400V 與與 800V 高壓系統結構差異性高壓系統結構
13、差異性 圖圖 3:800V 高壓平臺快充技術高壓平臺快充技術 資料來源:佰事汽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均勝電子,國元證券研究所 1.2 行業進展行業進展:800V 快充車型批量上市快充車型批量上市,快充電池技術不斷迭代快充電池技術不斷迭代 800V 高壓系統已批量性上車,滲透率快速提升。高壓系統已批量性上車,滲透率快速提升。目前 800V 高壓快充基本覆蓋 B 級及以上車型,2022 年 800V高壓快充車型在 B 級及以上車型市場滲透率在 5%左右,2023 年多家車企推出 800V 高壓快充車型,如比亞迪、理想、小鵬、蔚來、吉利、智己、阿維塔、廣汽、合創、極星、北汽等,全年 800V
14、 高壓快充車型在 B 級及以上車型市場滲透率有望達到 15%。根據 GGII 預測,2024 年隨著 800V 高壓平臺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完善,及車企推出更多 800V 高壓平臺車型,預計 800V 高壓平臺車型在 B 級及以上市場滲透率將超 30%。表表 1:部分已發布及待發布的支持部分已發布及待發布的支持 800V 高壓快充車型高壓快充車型 車企車企 車型車型 快充效率快充效率 上市時間上市時間 比亞迪 海獅 07EV/2024 年 5 月 仰望 U8/2023 年 9 月 漢 EV/2024 年 9 月 海豹/2024 年 8 月 理想 MEGA 12min 500km 2024 年 3
15、 月 小鵬 X9 10min 300km 2024 年 1 月 G6 10min 300km 2023 年 6 月 蔚來 子品牌阿爾卑斯 NT3/子品牌樂道 L60/2024 年 5 月 奇瑞 智界 S7 5min 215km 2023 年 11 月 星紀元 ES/2023 年 12 月 吉利 極氪 007/2023 年 12 月 銀河 E8 5min 180km 2024 年 1 月 智己 智己 LS6 15min 570km 2023 年 10 月 智己 L6 12min 400km 2024 年 5 月 小米 SU7 5min 220km;15min 510km 2024 年 3 月 阿
16、維塔 阿維塔 12/2023 年 11 月 廣汽 昊鉑 SSR/2023 年 10 月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6/22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昊鉑 HT 15min 425km 2023 年 10 月 合創 合創 V09 1s 1km 2023 年 10 月 極星 Polestar5 5min 160km/北汽 阿爾法 T5 10min 260km 2023 年 12 月 電池快充技術迭代電池快充技術迭代加速加速,主流電池企打響快充競速賽。,主流電池企打響快充競速賽。電池企業紛紛布局,不斷推出新型快充電池。寧德時代推出神行超充電池,續航里程達 700 公里以上;孚能科
17、技開發 SPS 動力電池解決方案,僅充電 10 分鐘即可續航 400km;中創新航提供“頂流”電池,其電芯能量密度達到 300Wh/kg;巨灣技研研發 XFC 極速電池,能夠實現極速充電。除此之外,蜂巢能源、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也緊跟步伐,推出自身獨特電池快充方案??斐潆姵仡愋拓S富多樣,配套車型數量眾多,應用面廣泛。表表 2:動力動力電池電池企業快充企業快充產品產品類型豐富多樣類型豐富多樣 企業企業 電池產品電池產品 產品詳情產品詳情 配套車型配套車型 寧德時代 4C 麒麟電池 2022 年 6 月發布 CTP3.0 麒麟電池,支持 5min 快速熱啟動及 10min 從10%-80%S
18、OC,具備 4C 快充能力。極氪 009、極氪001、新款哪吒 S 5C 麒麟電池 理想汽車與寧德時代基于麒麟架構對鋰離子電池的微觀傳輸速率進行了系統性提升,并拓寬了電池的過流能力邊界,實現了電池充電倍率從 4C 跨越到 5C。理想 MEGA 神行超充電池 全球首款磷酸鐵理 4C 超充電池,實現“充電 10 分鐘,續航 400 公里”,突破低溫快充限制,做到全溫域快充,且續航里程達 700 公里以上 阿維塔、長安、奇瑞、極氪以及哪吒等 天行 L-超充版 具有 4C 超充能力,擁有 140 度大電量,實際工況下續航里程可達 350km,僅需 12 分鐘即可補能 60%SOC 的超快充電速度。/中
19、創新航 4C 方形電池 基于 800V 高壓平臺研制的全新一代鐵鋰電池和中鎳高壓三元電池,直充峰值功率高達 280kW,10%-80%補能快至 19min,實現充電 10 分鐘,續航 300km。小鵬 G9“頂流”電池 大圓柱電池,電芯能量密度達到 300Wh/kg,可滿足 6C 快充場景。/孚能科技 3C 快充電池 充電 15 分鐘續航 450km 廣汽埃安昊鉑 GT SPS 動力電池解決方案 支持 800V 平臺和 4C 快充,充電 10 分鐘續航 400 公里。/巨灣技研 3C XFC 極速電池 2021 年 9 月,巨灣技研研發并量產的 XFC 極速電池,充電倍率達到 3C。廣汽埃安
20、AION V Plus70 6C 三元 XFC 極速電池 6C 充電倍率的三元 XFC 極速電池,實現 8 分鐘充電 0-80%SOC,5 分鐘充電 30%-80%SOC 的極速快充。廣汽埃安 AION V Plus 70 極速快充版 鳳凰電池 采用 XFC 極速電池技術,在 300-1000 伏整車電壓平臺范圍內均可實現XFC 極速充電,實現了最高 8C 極速充電,支持 6 分鐘 0-80%SOC。/蜂巢能源 龍鱗甲電池 龍鱗甲電池可兼容鐵鋰、三元、無鈷等全化學體系方案,續航里程最高可達1000+KM,覆蓋 1.6C-6C 快充體系。/短刀電池 采用飛疊熱復合技術和自主研發的第三代磷酸鐵鋰正
21、極材料,在兼顧 2.2C快充性能前提下,能量密度仍高達 188Wh/Kg,峰值可以達到 3C 以上,使充電時間縮短至 15 分鐘,兼具高能量密度和快充。/億緯鋰能 電池系統 大圓柱電池 系統支持 9 分鐘快充,通過 型冷卻技術,解決快充發熱問題/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7/22 開源電池 采用 3C 超充技術,15 分鐘即可從 20%快充至 80%SOC,相較于常規電池,充電時間縮短了 67%。不僅具備脈沖 4C、持續 3C 的放電能力,還將循環壽命提升至 7000 次。/Omnicell 全能電池 具備 6C 快充能力,可實現電動汽車充電 5 分鐘續航 300 公里。/國軒高科 L
22、600 啟晨電芯 采用了磷酸錳鐵鋰技術路線,容量為 223Ah,可以實現 240Wh/kg 的質量能量密度,做到 18 分鐘快充/G 刻電池 采用 5C 超級快充技術,可實現充電 9.8 分鐘補能 80%,充電一刻鐘補能90%,支持純電、增程混動等全場景應用,涵蓋磷酸鐵鋰、磷酸鐵錳鋰和三元體系。欣旺達 超充電池 SFC480 2022 年 9 月,4C 超級快充技術,最大充電功率達 480kW,實現充電 5 分鐘續航 200km,充電 10 分鐘續航 400km/閃充電池 2023 年 4 月,欣旺達發布“閃充電池”,該款動力電池支持電動汽車續航1000 公里,10 分鐘可從 20%充至 80
23、%SOC/資料來源:高工鋰電,各公司微信公眾號,國元證券研究所 電池快充技術瓶頸在負極,電流電池快充技術瓶頸在負極,電流過大易導致析鋰過大易導致析鋰等問題等問題。鋰離子電池在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脫嵌并嵌入負極,但是快速充電時電流密度較大,鋰離子嵌入負極阻力較大,易產生極化,無法嵌入石墨層間的鋰離子只能在負極表面得電子,從而形成銀白色的金屬鋰單質,形成“析鋰”。析鋰導致鋰失去活性,加速電池的老化,循環壽命會大幅縮短,并有可能引發燃燒、爆炸等安全問題??斐渑c高能量密度此消彼長??斐渑c高能量密度此消彼長。能量密度決定著單位質量/體積下可以儲存能量的大小,快充速率決定著單位時間電極橫截面脫嵌鋰離子的多
24、寡。高能量密度通常意味著電池單體活性物質載量比較高,電極比較厚,從而具有較長的鋰離子傳輸路徑,然而快充需要活性材料高比表面積,低壓實密度和高導電性,這些設計會降低電池的能量密度;因此,在保證高能量密度和長續航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快充能力是電池設計開發的關鍵。圖圖 4:負極析鋰負極析鋰 資料來源:言質有鋰,國元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8/22 2.硅碳:技術取得新突破,資本進入產能快速擴張硅碳:技術取得新突破,資本進入產能快速擴張 2.1 人造石墨占據負極材料市場的主流地位人造石墨占據負極材料市場的主流地位 負極材料市場蓬勃發展,人造石墨仍占據主流地位。負極材料市場蓬勃發展,
25、人造石墨仍占據主流地位。我國負極材料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主導地位,2023 年我國負極材料出貨量達到 171.1 萬噸,同比增長 19.4%,全球市場份額提升至 94.1%;負極材料目前最主流的是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兩大類,與天然石墨比較,人造石墨在循環、倍率、高溫等方面性能更優。根據 EV tank 統計,2023 年我國人造石墨負極材料仍占據市場主流地位,市場份額高達 82.5%。硅基材料作為鋰電負極的新一代材料,目前市場份額占比較小僅為 3.4%(以石墨和硅碳混摻后計算)。圖圖 5:2023 年我國鋰電池負極材料出貨量結構占比年我國鋰電池負極材料出貨量結構占比 圖圖 6:2019-2023
26、年我國鋰電池負極材料出貨量(萬噸)年我國鋰電池負極材料出貨量(萬噸)資料來源:EVTank,中商產業研究院,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EVTank,石墨時訊,國元證券研究所 二次造粒和碳包覆二次造粒和碳包覆有助于有助于提高提高石墨負極快充石墨負極快充性能性能。造粒是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將物料植入球磨機中進行球磨并篩分,而二次造粒則是將小顆粒粘結成大顆粒;通過造粒制備的二次顆粒兼具大顆粒壓實密度高、容量大的優點,及小顆粒比表面積大鋰離子脫嵌通道多的優點,同時提高二次顆粒的各向同性度,以兼顧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碳包覆是以瀝青等作為包覆原料與石墨顆?;旌辖浱炕谑砻嫘纬蔁o定型碳包覆,構筑出層狀排
27、布的“核殼結構”。無定形碳的碳層之間無序排列,結構各向同性,碳層間距更大,鋰離子可以自由移動,并為鋰離子嵌入石墨層起到引導作用;而且無定形碳與電解液的相容性更好,可以有效防止大分子有機溶劑的共嵌入,抑制石墨層的剝落,降低快充對石墨材料的破壞。圖圖 7:二次造粒負極材料:二次造粒負極材料 SEM 圖圖 圖圖 8:碳包覆提高負極材料的導電性:碳包覆提高負極材料的導電性 資料來源:王紀威二次造粒石墨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影響,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粉體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82.5%3.4%14.1%人造石墨硅基負極材料其他0%20%40%60%80%100%030609012015018020192
28、020202120222023出貨量YOY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9/22 2.2 硅碳負極能量密度更高,快充性能更優硅碳負極能量密度更高,快充性能更優 硅碳材料理論克容量硅碳材料理論克容量較較高。高。與傳統石墨不同,硅(Si)負極材料是通過合金化的方式與金屬鋰結合,實現脫嵌鋰反應。硅的理論比容量較高約 4200mAh/g,是石墨克容量的 10 倍;硅碳作為負極材料有望大幅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表表 3: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與硅碳復合材料性能對比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與硅碳復合材料性能對比 性能指標性能指標 天然石墨天然石墨 人造石墨人造石墨 硅碳復合材料硅碳復合材料 比
29、容量(mAh/g)340-370 310-360 4200 首次效率(%)90%93%84%循環壽命(次)1000 1500 300-500 工作電壓 0.2V 0.2V 0.3-0.5V 快充性能 一般 一般 好 倍率性能 差 一般 一般 安全性 良好 良好 差 優點 技術及配套工藝成熟,成本低 技術及配套工藝成熟,循環性能好 理論比能量高 缺點 比能量已到極限,循環性能及倍率性能較差,安全性較差 比能量低,倍率性能差 技術及配套技術不成熟,成本高,充放電體積變形,導電率低 發展方向 低成本化,改善循環 提高容量,低成本化,降低內阻 低成本化,解決與其他材料的配套問題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
30、信息網,凱金能源招股說明書,國元證券研究所 硅碳負極電位平臺較高,有助于實現快充。硅碳負極電位平臺較高,有助于實現快充??斐鋾r電流比較大容易產生極化,當負極電位低于 0V 時,就容易發生析鋰現象;石墨負極整體電位較低,充電末期電位接近0V,在大倍率快充時,極易發生析鋰。根據硅負極的充放電曲線,其充放電平臺在0.3-0.5V 左右,整體高于石墨負極材料。因此,在充電過程中鋰離子優先嵌入硅,然后在石墨層間嵌入鋰,摻硅整體提高了負極的平均電位,從而降低了發生析鋰的概率,利于電池的快充。圖圖 9:負極石墨的充放電曲線圖負極石墨的充放電曲線圖 圖圖 10:硅負極的充放電曲線圖硅負極的充放電曲線圖 資料來
31、源:日月辰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姚叢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儲鋰性能及預鋰化研究,國元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0/22 硅碳材料易膨脹破碎,循環衰減較快。硅碳材料易膨脹破碎,循環衰減較快。硅碳負極在充放電發生合金化的過程中會發生劇烈的膨脹與收縮;充電過程,硅負極嵌入金屬鋰后,體積膨脹;放電過程脫出鋰離子,體積收縮,從而易導致硅顆粒的破碎以及活性物質在集流體表面脫落;此外,負極表面劇烈的變化,易引起表面 SEI 膜的破裂,導致消耗大量活性鋰離子,引起電池快速衰減。圖圖 11:硅碳負極充放電過程快速膨脹硅碳負極充放電過程快速膨脹 資料來源:史劍鋰離子電池硅碳負極材料的
32、結構設計與應用研究,國元證券研究所 2.3 新型硅碳技術優勢明顯新型硅碳技術優勢明顯,未來前景可期未來前景可期 工藝技術快速迭代,新型硅碳實現突破工藝技術快速迭代,新型硅碳實現突破。硅負極材料膨脹劇烈,導電性較差,因此工藝上采用納米化和碳包覆的方式來改善其性能。第一代工藝是采用研磨法制備硅碳負極材料,該路線核心是通過硅顆粒之間的空隙來緩沖材料的綜合體積膨脹,為材料膨脹提供了體積變化以及應力釋放的空間;但由于其粒徑較大,無法有效解決膨脹問題,循環性能一般。第二代采用的是硅氧路線,是目前主流工藝;硅氧或者預鋰化硅氧的路線主要是在材料的嵌脫鋰過程中通過化學反應使硅氧材料中的單質硅粒徑控制在 5nm
33、以下,顆粒間空隙更豐富,同時提供了更大的應力緩沖空間,降低了材料的整體膨脹系數。然而硅氧首效較低,首次充放電加入鋰金屬、鎂金屬等作為預鋰劑,能讓預鋰化后的硅氧負極首效提升,但成本偏高;此外該工藝路線仍有一定程度的膨脹,存在產氣現象。CVD 氣相沉積硅碳路線即新型硅碳,屬于新技術突破的工藝路線。CVD 氣相沉積硅碳路線的核心是通過低成本生產的多孔碳骨架來儲硅,并通過多孔碳內部的微孔來緩沖硅嵌鋰過程中的體積膨脹,從而改善其循環性能。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1/22 圖圖 12:不同類型不同類型硅碳硅碳負極負極制備工藝制備工藝路線路線 資料來源:石墨時訊,國元證券研究所 新型硅碳電化學性
34、能優異。新型硅碳電化學性能優異。與硅氧相比,硅碳材料采用的是硅顆粒作為活性材料,因此其首圈庫倫效率較高,其復合材料克容量可以做到 1750mAh/g 以上。其次,新型硅碳采用 CVD 方法將納米硅負載在多孔碳中,多孔碳的空腔保留足夠的空間利于硅負極的膨脹,電極材料與電解液的界面保持穩定,無劇烈膨脹,循環性能優異。表表 4:不同類型硅碳材料性能對比不同類型硅碳材料性能對比 傳統傳統硅碳負極硅碳負極 預鋰化硅氧負極預鋰化硅氧負極 新型硅碳新型硅碳 制備工藝 球磨 熱處理 CVD 結構特征 硅50nm;顆??障毒彌_ 硅5nm;硅酸鋰緩沖 硅10nm;多孔空隙緩沖 克容量 容量低,650mAh/g 容
35、量較高,1450mAh/g 容量高,1750mAh/g 首效 較高 低,需要預鋰化 高 循環性能 循環性能差,500cls 循環性能好,1000cls 循環性能好,1200cls 缺點 粒徑較大,且容易引入雜質,純度較低,且粒徑分布不能有效控制 氧化亞硅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生產Li2O 等非活性物質,導致 SiOx 材料首次效率較低(約 70%)規?;a一致性難度較大 優勢 工藝簡單 循環穩定性有較為明顯改善 膨脹率低,循環優異。同時由于生產流程短,設備少,理論成本低 資料來源:電池世界在線,炭素邦,國元證券研究所 新型硅碳理論成本較低。新型硅碳理論成本較低。新型硅碳主要是由硅烷氣、多孔碳制備而
36、成,在其成本構成中,硅烷氣體成本占比高達 50%,多孔硅碳前軀體占比約 35%;從質量對比來看,新型硅碳中硅和碳的質量占比約為 1:1,生產 1 噸硅碳負極母料需要 0.6 噸以上硅烷。硅烷目前價格較高,預計未來可能降低至 10 萬/噸甚至更低,顯示出巨大的降本潛力;另一方面,多孔碳當前價格約為 20 萬/噸,預計未來可能降至 810 萬/噸。因此在制備成本方面,新型硅碳理論制備成本有望控制在 20 萬/噸以內。由于新型硅碳材料的克容量是石墨的 5 倍,再加上多孔硅碳規模上量以及技術的進步,在成本上有望于石墨負極材料相媲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22 圖圖 13:新型硅碳成本
37、構成新型硅碳成本構成 資料來源:粉體圈,國元證券研究所 硅碳負極用途廣泛,滿足不同應用需求。硅碳負極用途廣泛,滿足不同應用需求。硅碳負極憑借其高能量密度與快充的性能優勢,在手機、電動工具以及新能源汽車都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隨著手機智能化的進一步提升,對電池高能量密度、長續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4 年 2 月,小米發布的 14Ultra 手機,利用硅碳負極材料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 779Wh/L,其中最高硅含量 6%,使電池體積降低了 8%,續航能力提升了 17%;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硅碳負極材料目前已經得到了初步的應用,隨著新型硅碳技術的成熟,有望加速滲透。圖圖 14:小米小米 14Ult
38、ra 金沙江金沙江電池電池 圖圖 15:特斯拉特斯拉 4680 電池電池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特斯拉電池日,國元證券研究所 新型硅碳市場空間巨大,前景可期。新型硅碳市場空間巨大,前景可期。傳統的硅氧負極材料由于庫倫效率較低,膨脹劇烈,需要采用與石墨摻混(硅比例小于 10%)的方式來保障負極的整體性能;新型硅碳首效較高,體積膨脹小,循環性能穩定,可以大比例摻混的方式(20%,30%以上)來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有望大幅提高硅基材料在負極中的滲透空間。硅碳負極在電池的首效、容量、循環、膨脹等均領先于傳統硅碳和硅氧材料,是硅基負極材料產業化的重大技術革新,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根
39、據高工鋰電數據顯示,23 年我國硅基復合材料出貨 1.9 萬噸,預計 2030 年出貨量將超 30 萬噸,年復合增長率超 50%。35%50%15%多孔硅碳前驅體多孔炭硅烷氣體其他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3/22 圖圖 16:我國我國 2020-2030 年硅碳負極出貨量年硅碳負極出貨量預測(萬噸)預測(萬噸)資料來源:GGII,國元證券研究所 2.4 新型硅碳起源于海外,國內企業快速跟進新型硅碳起源于海外,國內企業快速跟進 美國美國 G14 率先在新型硅碳取得突破,產品性能優異。率先在新型硅碳取得突破,產品性能優異。Group14 公司率先采用氣相沉積 CVD 法制備出性能優異
40、的新型硅碳復合材料。2021 年 4 月,Group14 旗艦產品“硅碳復合負極材料 SCC55TM”在全球首家同類 BAM 工廠(電池活性材料工廠)開始商業化生產,SCC55TM在內阻、循環、首效等方面性能大幅度提升。公司獲得了包括保時捷、ATL、光石、BASF、微軟等公司的投資,并分別在華盛頓、韓國擴建產能,以滿足未來的市場需求。圖圖 17:Group 14 科技科技 圖圖 18:SCC55TM結構結構 資料來源:石墨時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國內國內一級資本紛紛涌入,新型硅碳企業百花齊放。一級資本紛紛涌入,新型硅碳企業百花齊放。硅碳負極企業在一級市場融資備
41、受矚目,吸引了眾多資本的積極投入,不僅為硅碳負極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也進一步加速了新型硅碳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的步伐。以碳什科技為例,從 2022 年 7月成立起,企業在 8 個月便完成了天使輪和天使+輪融資,僅天使輪融資金額便達到數千萬元。0510152025303520202021202220232025E2027E2030E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4/22 表表 5:硅碳負極供應商融資情況硅碳負極供應商融資情況 企業名稱企業名稱 融資日期融資日期 融資進度融資進度 投資方投資方 融資額度融資額度 資金用途資金用途 蘭溪致德 2024-07 D 輪 尚頎資本/高能量密度鋰
42、電池復合材料領域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碳佳科技 2023-03 Pre-A 輪 IDG 資本獨家投資 數千萬元 加速布局中試產線,推進產品量產與商業化 格龍新材料 2023-05 A+輪 星航資本(領投),毅園資本,五源資本、百度風投等跟投 數千萬美元 公司加速硅基負極等產品的量產交付 碳什科技 2023-04 天使輪 由險峰長青領投,同創偉業、順為資本跟投 數千萬元 建立蘇州母公司及研究院 2023-07 天使+輪 同創偉業領投,險峰長青、順為資本、華方資本跟投 數千萬元 兩個生產基地的設備采購以及補充運營資金 江門和創 2023-08 天使輪 千乘資本領投,源來資本跟投 數千萬元 產品迭代、
43、實驗條件擴充、現有生產設備的量產放大等 物科金硅 2023-08 A+輪 吉利共創和清流資本領投,同創偉業作為老股東持續追加投資 數千萬元 二期產線建設,適當擴大硅基負極產能,完善技術迭代,實現最新型硅碳定型及噸級量產。索理德 2024-1 A 輪 控股東海和中信建投追投,江峽綠色基金和興湘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跟投 數億元 高性能鋰電新材料的研發、產線建設、補充流動資金等 格源 2024-01 2024-09 天使輪 Pre-A 輪 襄禾資本、武岳峰科創聯合領投,麟閣創投跟投 麟閣創投持續投資、天堂硅谷跟投 過億元/蘇州紐姆特 2024-03 A 輪 千乘資本領投 千萬元級/資料來源:高工鋰電,鑫
44、欏資訊,國元證券研究所 硅碳材料行業產能大幅擴張。硅碳材料行業產能大幅擴張。新型硅烷材料布局者眾多,有傳統的負極材料領軍企業如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來;也有新進入硅碳負極產業的公司如致德新能源,天目先導等。行業硅碳產能加速擴張,規?;慨a工藝主要以硅氧為主,隨著新型硅碳技術的突破,行業擴產向新型硅碳方向轉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硅碳和硅氧合計投產產能已經達到 5.3 萬噸左右,在建以及規劃產能已超過 50 萬噸。表表 6:主要材料企業硅負極產能主要材料企業硅負極產能 公司公司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硅基負極產品類別硅基負極產品類別 產能產能 貝特瑞 835185 硅氧硅碳 已有 0.6 萬噸年;
45、在建 4 萬噸年 杉杉股份 600884 硅氧硅碳 已有 20 噸月(硅氧);在建 4 萬噸 昱瓴新能源 硅氧硅碳 3 萬噸已投產 璞泰來 603659 硅氧硅碳 在建 1.2 萬噸/年 勝華新材 603026 硅碳 已有 0.1 萬噸年;在建 5 萬噸年 翔豐華 300890 硅碳 中試階段 常州硅源 硅碳 2 萬噸 2023 年 11 月份簽約 埃普諾 硅碳 30 萬噸西昌建設中 華智雄材 硅碳 3 萬噸建設中 國佳(內蒙古)硅碳 10 萬噸建設中 硅寶科技 300019 硅碳 已有 50 噸年;在建 1 萬噸年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5/22 天目先導 硅氧硅碳 已有 80
46、00 噸年;在建 15 萬噸年 凱金能源 硅氧納米硅 300 噸年 杰瑞股份 002353 硅氧硅碳 在建 2 萬噸年 國軒高科 002074 硅碳 已有 5000 噸年 金硅科技 硅碳純硅 在建 1 萬噸年純硅、10 萬噸以上硅碳負極 大洲電子 硅氧 已有 2000 噸年;計劃 2024 年底 1 萬噸年 Group 14 硅碳 已有 120 噸年;在建 1.2 萬噸 Amprius HESO 已有 400 噸年,2025 年達產 2 萬噸 資料來源:石墨時訊,國元證券研究所 3.產業鏈:設備是產業化的關鍵,上游材料受益明顯產業鏈:設備是產業化的關鍵,上游材料受益明顯 新型硅碳作為電池環節的
47、中游材料,需要采用和石墨相復合的方式來制備鋰電負極材料。上游端,新型硅碳是由硅烷氣和多孔碳制備而成,合成設備主要是流化床;下游應用領域為動力電池、手機電池和電動工具等領域。圖圖 19:新型硅碳產業鏈框架圖新型硅碳產業鏈框架圖 資料來源:高工鋰電,鋰電前沿,國元證券研究所 3.1 設備端:流化床產品均一性好,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設備端:流化床產品均一性好,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流化床流化床顆粒固化設備,均一性好顆粒固化設備,均一性好。流化床設備是一種通過氣體或液體流體化固體顆粒的工藝設備。在硅碳負極的制備過程中,通過調整流體的流動速度和溫度,使硅顆粒在床層中均勻分布,進而將硅沉積到多孔碳中,實現對硅
48、顆粒的碳包覆。在包覆過程中,通過加熱和反應氣體的作用,使硅和碳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穩定的硅碳復合材料。流化床設備的優點:一是高效包覆,通過流化床設備,可以實現對硅顆粒的高效包覆,確保硅碳復合材料的均勻性和穩定性。二是形態和尺寸控制,在制備過程中,可以通過調整流化床設備的工藝參數,實現對硅顆粒形態和尺寸的控制,滿足不同應用需求。規?;y度較大規?;y度較大,是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是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硅烷吸附與裂解需要高壓與高溫環境以及后端的氣固分離,因此對流化床設備則要求極高的密閉性和高氣壓以實現小顆粒的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6/22 氣態包覆,操作難度高。當前業內流化床沉積設備
49、仍以 20kg/爐小型化設備為主,已開發出超過 100kg/爐的設備,并采用多臺 20kg/爐設備聯用以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一致性,但相關設備的驗證、改進及工藝優化仍需時間。圖圖 20:化學氣相沉積裝備結構圖化學氣相沉積裝備結構圖 圖圖 21:化學氣相沉積爐化學氣相沉積爐 資料來源:付祥南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晨華科技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回轉窯易于規模放大,產品品質仍需進一步優化回轉窯易于規模放大,產品品質仍需進一步優化?;剞D窯是一種用于煅燒的設備,通過傾斜和旋轉,確保物料均勻加熱。在制備硅碳負極材料的過程中,將多孔碳基底材料放入回轉窯,通入惰
50、性氣體并加熱至 450-900,引入硅源氣體進行氣相沉積形成硅層,繼續升溫至 800-950,通入碳源氣體進行第二次沉積,形成碳層。通過交替沉積硅碳層,制備出硅碳復合材料?;剞D窯設備運行穩定,單機產能大、產品容易放大,燃料適應性好,并且近兩年技術大幅創新,能耗逐步下降。但是回轉窯作為沉積設備容易導致沉積或者包覆不均勻,硅烷利用率低,最終復合后的硅碳性能較差,需要進一步的優化改善。圖圖 22:回轉窯結構圖回轉窯結構圖 圖圖 23:回轉窯工藝流程圖回轉窯工藝流程圖 資料來源:碳達峰智能制造,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SMM 負極石墨,國元證券研究所 3.2 多孔碳:骨架支撐作用,材料特點直接影響負
51、極性能多孔碳:骨架支撐作用,材料特點直接影響負極性能 多孔碳微納米孔,儲硅抑制膨脹多孔碳微納米孔,儲硅抑制膨脹。多孔碳材料是以碳為主體的一類具備高度發達的孔隙結構的新型材料,其性能優異具有比表面積大、機械性能強、化學穩定性高、物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7/22 性質優良的特點。根據孔徑大小,多孔碳材料通常分為微孔型(50 nm)、分級多孔型。在硅碳負極中起到導電、存儲硅顆粒,抑制硅膨脹保持 SEI 膜穩定的作用。圖圖 24:多孔碳材料的特點多孔碳材料的特點 圖圖 25:多孔炭材料微觀形貌多孔炭材料微觀形貌 資料來源:高端碳材料,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粉體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52、原材料來源豐富,制備方法多樣。原材料來源豐富,制備方法多樣。多孔碳的原材料主要是有木質素和樹脂基兩種:木質素基來源豐富且可再生,成本低,性價比較優;樹脂基合成的多孔碳孔徑分布均勻,有利于硅烷均勻沉積且膨脹率較低,循環性能提升明顯。多孔碳的制備方法多樣,包括活化法、模板法、溶膠-凝膠法、溶劑熱法、化學氣相沉積法(CVD)、超聲噴霧熱分解法等。表表 7:多孔碳制備方法多孔碳制備方法 多孔碳制備方法多孔碳制備方法 活化劑活化劑/模板劑模板劑 溫度溫度/孔隙體積孔隙體積/cm/cm3 3g g-1 1 微孔微孔 中孔中孔 大孔大孔 活化法 物理活化法 CO2 550 0.1 0.51 化學活化法 Zn
53、Cl2 500 0.64 0.15 模板法 硬模板法 沸石 700 0.126 軟模板法 NaCl 500 0.12 化學模板法 NaOH/NaCl 800 0.43 0.31 雙硬模板法 Pluronic P123/SiO2 900 微波法/KOH 0.7 1.3 水熱法/水熱:ZnCl2 活化:KOH 水熱:180 活化:700 1.4 1.67 資料來源:粟婉婷木質素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備與應用的研究進展,國元證券研究所 元力股份:元力股份:生物質活性炭龍頭,生物質活性炭龍頭,有望有望受益于新型硅碳的放量受益于新型硅碳的放量。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木質活性炭生產企業,產品矩陣豐富。在活性炭方面,公
54、司深耕木質活性炭領域二十余年,持續朝著全品類的方向發展,主營活性炭產品包括粉末活性炭、柱狀活性炭、破碎活性炭、超級活性炭等。此外,公司積極布局儲能領域碳基新材料;在硬碳材料方面,利用地處閩北臨近全國最大種植面積毛竹林的區域優勢,提高硬碳原材料供應穩定性,成本優勢明顯;多孔碳方面,公司給下游送樣測試順利,未來隨著新型硅碳的規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8/22 ?;帕?,公司多孔碳業務有望受益。表表 8:元力股份主要產品介紹元力股份主要產品介紹 類別類別 產品產品 特性特性 活性炭 粉末活性炭 吸附速度快,吸附能力使用充分 柱狀活性炭 高吸附性能、良好的機械強度以及更換維護方便 破碎顆
55、粒炭 椰殼炭 有發達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結構、強度高、灰份低等特性 果殼炭 有發達的比表面積和大孔、中孔、微孔結構,吸附率強 蜂窩活性炭 風阻小,接觸面積大、易再生 超級電容炭 具有高比表面、高電容量、高能量密度、高純度 硅酸鈉 黏結力和強度較高,耐酸性好,耐堿性和耐水性差 硅膠 迅速吸附密封包裝內的水分、化學性質穩定、無毒無害 新能源材料 硬碳負極 一種內部無序的結構,其獨特層間結構提供了大量的儲鈉位點,已知最高容量可達 530mAh/g 硅碳負極 以碳為分散基體,硅作為活性物質的新型負極材料 資料來源:元力股份官網,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3.3 硅烷硅烷氣氣:小眾市場,新型硅碳大幅擴容小眾
56、市場,新型硅碳大幅擴容 硅烷氣硅烷氣小細分品種,小細分品種,應用領域廣泛。應用領域廣泛。硅烷氣,也稱為硅烷(化學式 SiH4),是一種無色、可燃、有毒的氣體,主要由硅和氫組成。硅烷在光伏、顯示面板、半導體、集成電路、復合材料等新能源和新材料行業有著廣泛應用。硅烷氣市場規模較小,2022年硅烷氣行業需求約 7301.88 噸,硅烷科技及興洋科技分別出貨 1820、1749.4 噸,市占率分別為 24.9%、24%。硅烷氣應用于新型硅碳領域,前景廣闊。硅烷氣應用于新型硅碳領域,前景廣闊。隨著新型硅碳技術的突破,以及未來在動力電池市場的放量,有望帶動硅烷氣體市場規模的增長;根據 GGII 的預測,2
57、030 年硅碳負極出貨量有望達到 30 萬噸,假設有 60%的比例采用的是新型硅碳,按照一噸新型硅碳需要 0.6 噸的硅烷氣制備,則對硅烷氣的需求量大約為 10.8 萬噸,市場空間大幅擴容。圖圖 26:2022 年硅烷氣市場格局年硅烷氣市場格局 圖圖 27:硅烷氣應用領域硅烷氣應用領域 資料來源:興洋科技招股說明書,硅烷科技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興洋科技招股說明書,國元證券研究所 硅烷科技:深耕硅烷氣領域,公司營收穩步增長硅烷科技:深耕硅烷氣領域,公司營收穩步增長。公司下游市場覆蓋廣泛,涉及半導體、顯示面板、光伏、尼龍化工等多個行業,目前已積累 TCL 華星、隆基股份、惠24.9%2
58、4.0%51.1%硅烷科技興洋科技其他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9/22 科電子、京東方、愛旭股份、華特氣體等一批市場領先的重要客戶。近年來,公司電子級硅烷氣業務發展迅速,公司營收快速增長,從 2020 年的 5.11 億元增長到 2023年 11.21 億元。2021 年以來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電子級硅烷氣供不應求,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公司盈利能力大增,2023 年達到 3.08 億元;隨著行業擴產產能的釋放,供需緩解,產品價格下滑,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 0.88 億元,同比減少了59.8%。深度綁定天目先導“新一代納米硅碳負極材料項目”。深度綁定天目先導“新一代納米硅碳
59、負極材料項目”。公司與溧陽天目先導電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擬為天目先導或其項目公司長期穩定地提供硅烷供應。天目先導是新型硅碳領軍企業,目前規劃產能 6 萬噸/年,其中一期產能1 萬噸/年,建設期為 2023 年至 2024 年。一期項目建成達產后,將產生 6000 噸/年以上的硅烷氣采購需求,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的遠期硅烷氣需求量將超過 3.6 萬噸/年。整體來看,此項目的合作有望給公司帶來長期穩定的訂單需求,拓展公司硅烷氣業務,實現產業鏈條協作和互利共贏。圖圖 28:硅烷科技硅烷科技營業收入營業收入情況情況 圖圖 29:硅烷科技硅烷科技歸母歸母凈利潤情況凈利潤情況 資料來源:i
60、FinD,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FinD,國元證券研究所 -40%-30%-20%-10%0%10%20%30%40%50%02468101220202021202220232024Q1-Q3營業收入(億元)YOY-60%-20%20%60%100%140%00.511.522.533.520202021202220232024Q1-Q3歸母凈利潤(億元)YOY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0/22 4.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新型硅碳負極材料因其高倍率、高能量密度以及理論成本較低的特點,新型硅碳負極材料因其高倍率、高能量密度以及理論成本較低的特點,成為產業成為產業技術技術發發展的展的
61、新新方向方向。負極龍頭企業憑借規模優勢、技術儲備豐富多樣,成本控制優異,有望優先受益,建議關注貝特瑞貝特瑞,璞泰來璞泰來;以及新切入硅碳負極材料的企業:硅寶科技硅寶科技。硅烷氣是硅碳負極材料的核心原料,是硅顆粒的物料來源,成本占比高達 50%以上,有望充分受益于新型硅碳產業的爆發,建議關注相關標的:硅烷科技硅烷科技、興洋科技興洋科技、和遠氣體,多氟多(中寧硅業)和遠氣體,多氟多(中寧硅業);多孔碳材料的孔結構對硅顆粒起到抑制膨脹、傳輸導電的作用,是影響硅碳負極性能的關鍵材料,建議關注相關標的:元力股份元力股份、圣泉集團圣泉集團。硅碳負極材料添加劑,單壁碳納米管相關標的:天奈科技天奈科技、道氏技
62、術、道氏技術。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1/22 5.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新技術研發進展不及預期。2.產業化進展不及預期。3.成本下降不及預期。投資評級說明(1)公司評級定義)公司評級定義(2)行業評級定義)行業評級定義 買入 股價漲幅優于基準指數 15%以上 推薦 行業指數表現優于基準指數 10%以上 中性 行業指數表現相對基準指數介于-10%10%之間 回避 行業指數表現劣于基準指數 10%以上 增持 股價漲幅相對基準指數介于 5%與 15%之間 持有 股價漲幅相對基準指數介于-5%與 5%之間 賣出 股價漲幅劣于基準指數 5%以上 備注: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
63、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相對市場表現,其中 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或納斯達克指數,新三板基準指數為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北交所基準指數為北證 50 指數。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人承諾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操守和專業能力,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并通過合理判斷得出結論,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特此聲明。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
64、說明 根據中國證監會頒發的 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Z23834000),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是指取得監管部門頒發的相關資格的機構及其咨詢人員為證券投資者或客戶提供證券投資的相關信息、分析、預測或建議,并直接或間接收取服務費用的活動。證券研究報告是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一種基本形式,指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對證券及證券相關產品的價值、市場走勢或者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形成證券估值、投資評級等投資分析意見,制作證券研究報告,并向客戶發布的行為。法律聲明 本報告由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臺灣、香港、澳門地
65、區除外)發布,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若國元證券以外的金融機構或任何第三方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本報告不構成國元證券向發送本報告的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國元證券及其員工亦不為上述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機構之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載述的內容引起的直接或連帶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信息、資料、分析工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投資建議或要約邀請。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
66、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建議客戶應考慮本報告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以及(若有必要)咨詢獨立投資顧問。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投資銀行業務服務或其他服務,上述交易與服務可能與本報告中的意見與建議存在不一致的決策。免責條款 本報告是為特定客戶和其他專業人士提供的參考資料。文中所有內容均代表個人觀點。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的準確可靠,但并不對報告內容及所引用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本公司不會承擔因使用本報告而產生的法律責任。本報告版權歸國元證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復印、轉發或向特定讀者群以外的人士傳閱,如需引用或轉載本報告,務必與本公司研究所聯系并獲得許可。網址: 國元證券研究所 合肥合肥 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 18 號安徽國際金融中心 A 座國元證券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民生路 1199 號證大五道口廣場 16 樓國元證券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外大街 46 號天恒大廈 A 座 21 層國元證券 郵編:230000 郵編:200135 郵編: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