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理財:2024年度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發展研究報告(10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華夏理財:2024年度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發展研究報告(109頁).pdf(10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度編著: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編委會成員主編編委編寫組成員(按姓氏首字母排序)苑志宏王漢魁李瀟梁慧鄧文碩潘夢夢丁懂秦丹熊婉芳張博輝蔣萍萍當前全球經濟正經歷深刻變革,氣候變化與社會不平等問題日益嚴峻,可持續投資已成為推動經濟綠色轉型、實現社會公平與應對環境挑戰的關鍵力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氣溫多次超過工業化前水平1.5 C,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社會不平等加劇,低收入群體和脆弱社區受到的氣候影響尤為嚴重,凸顯出采取氣候行動的緊迫性??沙掷m投資通過引導資本流向清潔能源、綠色基礎設施和負責任的企業,能夠
2、有效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社會公平與包容性發展。全球應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與投資合作,擴大可持續投資的廣度和深度,以應對共同挑戰,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進步。中國資管行業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決策部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全面推進綠色發展和經濟社會轉型。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印發的關于發揮綠色金融作用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強調了綠色金融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關鍵作用,提出了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等19項重點舉措。資管行業作為連接資本與實體經濟的重要橋梁,通過創新綠色相關基金、理財等金融產品和服務,持續引導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綠色轉型需求,發揮了更大的社
3、會責任和影響力。本年報告展示了中國資管行業在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最新發展情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全球可持續金融發展持續深化,可持續投資規模顯著回升,ESG政策更加規范。二是綠色債券等可持續金融工具在綠色資金募集和綠色項目支持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國可持續債券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占據重要地位。三是生物多樣性金融作為新焦點,拓展了可持續發展邊界,金融工具在支持生態保護方面有著巨大潛力。四是高ESG評級對提升長期投資回報具有顯著作用,資管機構可合理應用評級工具平衡投資風險與收益。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ESG投資的行業認知與實踐不斷深化,ESG策略運用呈現多元化趨勢,盡責管理和技術創新為ESG投
4、資夯實了基礎。展望未來,中國資管行業將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持續提升ESG投資規模。作為行業參與者,我們應以創新和合作為驅動,共同推動資本市場向更綠色、更包容、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為實現中國經濟的綠色轉型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最后,感謝報告撰寫過程中各大機構的支持配合,感謝編委會各位專家與研究人員的辛苦付出!執行摘要苑志宏 2024年11月于北京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資源枯竭等環境問題的關注持續增加,ESG投資已成為各國資產管理機構的重要戰略方向,顯示出其在促進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然而,2024年全球可持續發展仍面臨嚴峻挑戰。聯合國發布的2024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指出,距離實現可
5、持續發展目標僅剩六年,但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僅有17%的目標目前進展順利,近一半的目標進展甚微或一般,超過三分之一的目標停滯不前或出現倒退?;诋斍暗臄祿c預測,聯合國警告各國亟須采取集體行動,進行大規模投資并加大行動力度,以彌合當前進展與目標之間的巨大差距。在此背景下,ESG投資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不僅能夠幫助投資者識別出那些具備長期可持續發展潛力的企業,還能夠引導資本流向ESG表現更加良好的領域,從而推動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中國,ESG投資同樣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機構層面,中國資本管理行業積極參與ESG實踐。2024年,中國商業銀行MSCI ESG評級總體表現領先于全球商業銀行,也遠超我國上市
6、公司平均水平。其中,MSCI A及以上評級占比超過50%,尾部機構極少。越來越多金融機構從評價主體特點、業務需求、投資者訴求出發,開展ESG評價標準研究及應用工作。這表明金融機構正積極應對在ESG信息披露中所面臨的挑戰,以期與監管部門形成合力,完善并形成相對統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ESG評價應用標準指引。企業層面,ESG發展也取得了積極進展。根據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24中國ESG 50榜單,越來越多的企業將ESG理念納入其主營業務和發展戰略之中,企業可持續發展漸入佳境。此外,2024年2月8日,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正式發布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指引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規
7、則體系,引導上市公司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規范相關信息披露。此后,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會主動披露詳細的ESG信息。作為連續第五年的研究報告,本報告不僅總結了過去一年中國ESG投資領域的主要發展動態和行業趨勢,還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系統性展望。通過對全球ESG投資的發展情況、政策框架、金融工具、生物多樣性金融、ESG評級等方面的全面研究,探討中國在全球ESG投資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本報告結合對中國資管行業的調研問卷和專業ESG公募基金經理人的訪談,提供對行業實踐的深度洞察。希望通過本報告的發布,為學術界、政策制定者以及資產管理行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政策與實踐的進一步融合,從而有效應對當前
8、和未來的環境與社會挑戰。最后,對參與調研的各大機構的支持與配合表示感謝,也感謝編委會的各位專家和研究人員的辛苦付出!執行摘要張博輝 2024年11月于深圳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1.1 國際ESG投資發展1.1.1 國際市場動態1.1.2 國際可持續投資1.2 中國ESG投資發展1.2.1 內地市場動態1.2.2 內地ESG公募基金1.2.3 內地ESG指數1.2.4 內地ESG銀行理財產品1.2.5 私募基金1.2.6 信托1.2.7 保險資管第二章 ESG政策演化對比2.1 ESG政策層級梳理2.1.1 政策梳理框架2.1.2 主要區域ESG政策分層及簡述2.2 ESG政策橫向對比分析2
9、.2.1 政策分析框架2.2.2 政策橫向對比第三章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3.1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簡介3.1.1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簡介3.2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特點3.2.1 GSS/GSS+債券推出背景及意義3.2.2 GSS/GSS+債券運作特點3.3 企業類綠色債券績效分析3.3.1 基本特征分析3.3.2 融資成本分析3.3.3 綠色績效分析目錄0911111214141518192223242527272830303033353638383840404244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4.1 生物多樣性發展研究4.1.1 生物多樣性定義4.1.2 生物多樣性層次4.1.3
10、 生物多樣性價值4.1.4 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4.1.5 生物多樣性保護4.2 生物多樣性金融4.2.1 生物多樣性金融的定義及來源4.2.2 生物多樣性金融發展相關政策4.2.3 生物多樣性金融業務及工具4.3 生物多樣性金融業務未來發展趨勢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5.1 公司的ESG評級相關性及實證分析5.1.1 公司層面ESG評級概覽及相關性5.1.2 公司層面ESG評級與收益率的實證分析5.1.3 公司層面ESG評級與波動率的實證分析5.1.4 公司層面ESG一級指標與收益率的實證分析5.1.5 公司層面ESG一級指標與波動率的實證分析5.1.6 投資組合5.2 基金的ESG評
11、級相關性及實證分析5.2.1 基金層面ESG評級方法論及相關性5.2.2 基金層面ESG評級的實證分析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6.1 問卷調查6.1.1 看法及了解程度6.1.2 架構及外部資源6.1.3 策略及分析體系6.1.4 發行及產品表現6.1.5 挑戰及提高方向6.2 實地訪談參考文獻454747484849505151515254555757586262676974747577808084909599101103第一章ESG投資發展情況10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 章節摘要截至2024年6月末,國際市場的可持續金
12、融發展呈現出更加嚴格的監管趨勢。歐洲在推動ESG立法方面持續領先,近兩年生效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對企業的信息披露和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國的ESG投資仍存不確定性,2023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的氣候相關披露規例引發多起訴訟,爭議集中于成本和職權范圍。全球對“洗綠”行為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英國和美國相繼出臺政策打擊虛假或夸大環保宣傳,以提升可持續金融市場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截至2024年6月末,全球可持續投資基金管理規模穩步回升,達3.091萬億美元。全球可持續基金數量同比增長3.14%,主要增幅來自歐洲和美國,歐洲貢獻超90%。同時亞洲地區的可
13、持續基金數量同比增長10.26%。全球目前有5315家UN PRI簽署機構,管理資產超128.4萬億美元,盡管簽署方數量較去年小幅減少,但近六年整體呈上升趨勢,反映了資管機構對ESG投資的持續重視和日趨成熟的認知。截至2024年6月末,中國(包含內地和香港)簽署方數量保持上升態勢,共有220家機構簽署加入UN PRI。中國機構持續承諾踐行負責任投資理念,220家簽署機構中包括資產管理者173家(占比79%),資產所有者6家(占比3%),服務提供商41家(占比19%)。聚焦內地,已有3家資產所有者、101家資產管理者和34家服務提供商加入UN PRI。其中,2024年新加入者以VC、PE為主。截
14、至2024年6月末,中國ESG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5065億元,占公募基金總規模的1.7%。自2004年發行首只ESG公募基金以來,2020年至2021年期間ESG公募基金的發行達到頂峰,年度發行金額均超過2000億元,占全市場基金募集規模的比例超過7%。2022年后ESG公募基金的募集規模及占比均有所回落。從資產類別來看,偏股混合型基金和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規模較高,公募基金規模占比分別為33%和21%。從基金主題來看,環境保護主題基金是當前國內ESG公募基金市場的主要類型。截至2024年6月末,中國ESG銀行理財產品的存續規模為1880億元,占理財產品總規模的0.7%。我國首只ESG銀行理財產
15、品于2019年發行,經過五年的探索,2024年ESG銀行理財產品迎來了快速發展,2024年上半年累計發行77只,募集金額超過360億元。從特征上看,存續的ESG理財產品主要由國有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發行,類型以固定收益類和混合類為主,產品期限偏長。截至2024年6月末,私募基金、信托和保險資管在ESG投資領域均取得顯著進展。ESG主題私募基金數量從2021年的890只增至2023年的1162只,管理規模達到5958億元,占比提升至2.93%。綠色信托存續規模至2022年末達3133.95億元,新增項目291個,占比為1.48%,反映出綠色信托的日益增長。保險資管行業通過多元化產品支持綠色投資,綠
16、色投資余額達1.3萬億元,發布首個ESG信息披露指南,推動行業ESG治理水平不斷提高。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11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 1.1 國際ESG投資發展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指出,2023年創下歷史上最炎熱的一年紀錄。報告中提到,海洋熱量、海平面上升、南極海冰消融以及冰川消退等多個指標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世界氣象組織強調,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進一步凸顯了氣候融資的迫切需求。1.1.1 國際市場動態歐洲各國持續走在推動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相關立法的前沿。2023年1月,歐盟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
17、D)正式生效,要求公司按照統一標準披露更全面、準確的可持續發展信息,以增強信息的可信度。2023年7月,歐盟委員會通過了首批歐洲可持續報告準則(ESRS),對企業可持續信息披露進行了具體規范。2024年7月25日,歐盟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CSDDD)正式生效,要求歐盟及相關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中履行強制性的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義務。與歐洲相比,美國的ESG投資生態體系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2023年3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了備受關注的氣候相關披露規例。該規例首次要求美國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披露與氣候相關的內容,包括公司面臨的氣候風險、應對措施、惡劣天氣事件的財務影響,以及運營產生
18、的溫室氣體排放。該規例發布后,SEC立即遭遇多起訴訟。反對者認為,這些披露要求對公司而言過于繁重且成本高昂,所要求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可能不可靠,且氣候風險等信息的披露超出了SEC的職權范圍。近年來,隨著全球投資者對綠色發展的關注日益加深,一些企業開始為了自身利益進行“洗綠”?!跋淳G”或“漂綠”是指企業通過誤導性或虛假營銷包裝,夸大其產品或服務的“綠色”屬性。舉例來說,部分企業故意夸大產品的可持續影響,采用欺騙性的營銷手段;有的公司將未達到環保標準的產品包裝為環保型產品;有的企業選擇性披露對其有利的信息,隱瞞負面信息,回避不利于企業環保形象的信息;還有一些公司偽造報告中的ESG數據。這些行為形式
19、多樣,嚴重程度不同,但是“洗綠”通常涉及虛假宣傳,旨在吸引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實踐的客戶或融資。洗綠問題的復雜性在于其表現既包括蓄意欺騙,也可能由于企業對綠色認證缺乏充分理解而發生。近年來,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紛紛出臺新政策,打擊“洗綠”行為。2024年,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發布了反洗綠規則指引,旨在確??沙掷m金融產品和服務相關信息的準確性,以支持英國可持續金融市場的長期發展與競爭力。美國也在加大對“洗綠”行為的監管力度,例如2023年10月,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簽署了自愿碳市場披露法,要求在加州經營的公司在做出與碳排放相關的聲明時,詳細披露所依賴的跟蹤和驗證方法,從而應對“漂綠”問題。
20、12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300025002000150010005000 1.1.2 國際可持續投資截至2024年6月末,全球有5315家UN PRI機構簽署方,管理全球超過128.4萬億美元的資產規模。雖然較去年同期小幅減少,整體在近六年呈上升趨勢(見圖1-1),體現出全球資管機構近年來對ESG的重視不斷增長。同時最近一年維持平穩,可能表明全球對ESG投資的認知趨于成熟。分地區來看,歐洲、北美洲和亞太地區的簽署方數量分別占據全球的53%、24%和15%。近年來,亞太地區的簽署方數量不斷增加。截至2024年6月末,全球可持續投資基金管
21、理規模3.091萬億美元,基金數量共7659只,基金管理規模整體回升(見圖1-2)。2024年,全球可持續基金管理規模穩步上升,2024年Q2管理規模同比增加9.07%。從地區來看,歐洲地區貢獻增幅超90%,其次為美國。此外,伴隨著管理規模的上漲趨勢,2024年Q2基金數量則同比增加3.14%,整體而言,進入2024年基金數量在7600只上下波動。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Q2,顯著區別于歐美地區基金數量的下降,亞洲地區的可持續基金數量同比增長10.26%。圖1-1:近六年全球UNPRI簽署方數量(資料來源:UNPRI,課題組整理)201920202021202220232024.6 歐洲 北
22、美洲 亞太地區 南美洲 非洲和中東地區1306588330627617617964171129523111075591174130269512847342211562843130081025216728181265818249165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13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資料來源:晨星,課題組整理)圖 1-2:全球可持續基金規模及數量45,00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5,0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2020Q12020Q22020Q32020Q42021
23、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2023Q22023Q32023Q42024Q12024Q2 歐洲(億美元)美國(億美元)日本(億美元)澳大利亞/新西蘭(億美元)加拿大(億美元)亞洲(除日本外)(億美元)上述國家可持續投資基金數量總計,右軸(只)14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 1.2 中國ESG投資發展 1.2.1 內地市場動態中國機構持續承諾踐行負責任投資理念。截至2024年6月末,中國(包含內地和香港)簽署方數量保持上升態勢,共有220家機構簽署加入UN PRI(見圖1
24、-3),其中包括資產管理者173家(占比79%),資產所有者6家(占比3%),服務提供商41家(占比19%)。聚焦內地,已有3家資產所有者、101家資產管理者和34家服務提供商加入UN PRI。其中,2024年新加入者以VC、PE為主。圖 1-3:國內(含香港)各類型 UNPRI 簽署方新增數量(資料來源:UNPRI,課題組整理)605040302010020082009201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6 服務提供商1145471261 投資管理者11222291013254638193 資產所有者312 服務提
25、供商 投資管理者 資產所有者注:2011 年 UNPRI 國內簽署方新增數量為 0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15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 1.2.2 內地ESG公募基金根據萬得對ESG公募基金的定義,本報告統計的ESG公募基金包含核心ESG基金與泛ESG主題基金,其中核心ESG基金為在投資目標、投資范圍、投資策略、業績基準等中明確使用ESG投資策略的基金,泛ESG主題基金為在投資目標、投資范圍、投資策略、業績基準等中考慮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主題之一的基金。自2004年發行首只ESG公募基金,2020年-2021年期間ESG公募基金發行達到頂峰,年度發行金額
26、均超2000億元,ESG公募基金在全市場公募基金募集占比超7%。2022年后,隨著公募基金募集減量,ESG公募基金募集規模及占比均有所回落(見圖1-4)。截至2024年6月末,ESG公募基金存續規模為5065億元,占全市場公募基金比例1.7%(見圖1-5)。(資料來源:根據萬得數據整理)注:ESG 公募基金募集規模占比為 ESG 公募基金募集規模/公募基金募集總規模圖 1-4:國內 ESG 公募基金募集統計2,5002,0001,5001,00050009.0%8.0%7.0%6.0%5.0%4.0%3.0%2.0%1.0%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
27、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6 ESG公募基金發行規模(億元)ESG公募基金募集占比(右軸)16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從存續資產類別看,截至2024年6月末,基于基金一級分類(見圖1-6),ESG公募基金中以混合型為主,債券型和股票型基本持平,兩種類型基金凈值均占全部ESG公募基金凈值的26%;基于基金二級分類(見圖1-7),偏股混合型基金與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凈值占比居于高位,分別為33%和21%。圖 1-5:國內 ESG 公募基金存續規模統計(資料來源:根
28、據萬得數據整理)注:ESG 公募基金占比為 ESG 公募基金存續規模/公募基金存續總規模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3.5%3.0%2.5%2.0%1.5%1.0%0.5%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6.300.8%1.6%2.5%3.0%2.4%2.0%1.7%ESG公募基金存續規模(億元)ESG公募基金占比(右軸)圖 1-6:ESG 公募基金存續一級類型占比(資料來源:根據萬得數據整理)QDIIFOF另類投資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0%5%10%15%20%25%30%35%40%45%50%0%1%1%
29、26%26%45%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17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從基金主題來看,環境保護主題基金為當前國內ESG公募基金市場上的主要類型。截至2024年6月末,環境保護主題基金凈值占比39%(見圖1-8),其次為社會責任基金占比25%。ESG策略基金與純ESG基金占比分為為24%和7%。圖 1-7:ESG 公募基金存續二級類型占比(資料來源:根據萬得數據整理)0%5%10%15%20%25%30%35%0%其他混合型FOF1%REITs偏股混合型被動指數型債券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中長期純債型偏債混合型混合債券型二級被動指數型1%2%3%3%10%12%14
30、%21%33%圖 1-8:ESG 公募基金主題占比(資料來源:根據萬得數據整理)0%5%10%15%20%25%30%35%40%45%公司治理純ESGESG策略基金社會責任環境保護5%7%24%25%39%18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 1.2.3 內地ESG指數通過搜索指數名稱中是否包括ESG相關關鍵詞來研究ESG指數。名稱中包含“ESG”、“責任”的定義為核心ESG指數;包含“環境”、“環?!?、“低碳”、“碳中和”、“綠色”、“美麗中國”、“節能”、“生態”、“氣候變化”、“再生”、“可持續”及“公司治理”的為泛ESG指數。截至202
31、4年6月末,市場核心ESG指數392只,泛ESG主題指數587只(見圖1-9)。2021年國內核心ESG指數和泛ESG指數發行達到巔峰。2021年后,我國股票型核心ESG指數發行數量基本持平,但2023年-2024年期間,債券型核心ESG指數發行冷淡,可能受限于債券主體ESG數據豐富度,債券型核心ESG指數發行數量自2023年后顯著回落。泛ESG主題指數中,“綠色”相關指數占比較高,達78%;其次為“環?!焙汀皻夂蜃兓毕嚓P指數,占比分別為10%和8%。圖 1-9:內地 ESG 指數發行數量變化(資料來源:根據萬得數據整理)35030025020015010050020062007200820
32、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 核心ESG指數 泛ESG指數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19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 1.2.4 內地ESG銀行理財產品我國首只ESG銀行理財產品于2019年發行,首年ESG銀行理財產品募集規模突破100億元。經歷五年的探索期,截至2024年6月末,我國ESG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1880億元,占比逐年提升但總體不足1%(見圖1-10)。從募集規模來看,2024年上半年ESG銀行理財產品累計發行77只,合計募集金額超360億元。從發行機構類型
33、來看,主要理財子引領國內ESG銀行理財發展。從存續產品市場份額來看,國有行及其理財子發行的ESG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較高,占我國ESG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超七成(見圖1-11);農商行及其理財子緊隨其后,占比為22%。(資料來源: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課題組整理)注:ESG 理財產品占比為 ESG 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理財產品存續總規模圖 1-10:國內 ESG 理財產品存量統計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0.7%0.6%0.5%0.4%0.3%0.2%0.1%020202021202220232024 ESG理財產品存續規模(億元)ESG理財產品
34、占比(右軸)0.2%0.3%0.5%0.6%0.7%(資料來源:根據聯合智評數據整理)注:ESG 理財產品規模占比為 XX 類型理財子存續 ESG 理財產品規模/全市場 ESG 理財產品規模,全行業理財產品規模占比為 XX 類型理財子存續理財產品規模/全市場理財產品規模。圖 1-11:國內 ESG 理財發行機構類型分布80%70%60%50%40%30%20%10%0%國有行及其理財子股份行及其理財子城商行及其理財子農商行及其理財子外資銀行合資行理財子73.6%33.4%1.4%43.6%0.9%17.5%22.3%3.8%1.6%1.5%0.2%0.2%ESG理財產品規模占比 全行業理財產品
35、規模占比20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在產品類型上,截至2024年6月末,市場上的ESG理財產品以固定收益類和混合類為主。截至2024年6月末,固定收益類產品ESG理財產品占比超90%(見圖1-12),存續規模1699億元;混合類理財產品占比約10%,存續規模184億元。在投資策略及范圍上,存續ESG理財產品聚焦主題法、篩選法、整合法等策略。其中,主題法指優先投資于符合ESG理念的行業或主題(如清潔能源、節能減排、鄉村振興等);篩選法指基于正面篩選或負面篩選策略,優先投資于ESG表現良好的投資標的,規避ESG表現不佳的投資標的;整合法指將E
36、SG風險與機會整合至投資分析全流程。(資料來源:根據聯合智評數據整理)注:ESG 理財產品規模占比為 XX 類 ESG 理財產品規模/全市場 ESG 理財產品規模,全行業理財產品規模占比為 XX 類理財產品規模/全市場理財產品規模。圖 1-12:國內 ESG 理財產品投資類型分布100%90%80%70%60%50%40%30%20%10%0%固定收益類混合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現金管理類 ESG理財產品規模占比 全市場理財產品規模占比90.2%69.6%9.8%3.5%0.02%0.1%0.1%25.8%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21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
37、在投資周期上,ESG銀行理財產品期限偏長。相比于全行業銀行理財產品短期化趨勢,截至2024年6月末,8天-31天、93天-184天、367天-1096天的ESG理財產品規模占比分別為18%、27%和21%,均顯著高于相應投資期限的全行業銀行理財產品占比(見圖1-13)。與之相對,1天期ESG理財產品規模占比僅為7%,與全行業理財市場短期化、1天期理財產品占比約37%形成鮮明對比。(數據來源:根據聯合智評數據整理)圖 1-13:國內 ESG 理財產品投資期限分布40%35%30%25%20%15%10%5%0%1天2天-7天8天-31天32天-92天93天-184天185天-366天367天-1
38、096天1097天及以上7.0%36.7%4.0%6.5%18.4%8.4%11.9%8.8%26.5%10.6%10.0%10.8%21.0%14.0%1.0%2.5%ESG理財產品規模占比 全行業理財產品規模占比22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 1.2.5 私募基金近年來,隨著全球對ESG關注度的提升和國家“雙碳”和綠色金融政策的影響,ESG主題私募基金在中國市場逐漸增多。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計,從2021年到2023年,綠色、可持續、ESG等投資方向的私募基金的數量從890只穩步增長至1162只。同時,可持續主題私募投資基金管理
39、規模也從約4000億元增長至5958億元,可持續主題私募基金在總體中的占比也從1.97%擴大至2.93%(見圖1-14)。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對可持續主題私募投資基金的定義為基金名稱中含有ESG、社會責任、碳中和、氣候變化、新能源、治理、生態、低碳、環保等關鍵詞的基金。近年來,可持續主題私募投資基金管理規模不斷增長,這一趨勢反映了投資者對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重視。(資料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報,課題組整理)圖 1-14:可持續主題私募投資基金管理規模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3.5%3.0%2.5%2.0%1.5%1.0%0.5%020212022202
40、31.97%2.48%2.93%可持續主題私募投資基金管理規模(億元)可持續主題私募基金占比(右軸)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23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 1.2.6 信托2019年12月,信托業協會發布綠色信托指引,明確了綠色信托的定義“信托公司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等經濟活動,通過綠色信托貸款、綠色股權投資、綠色債券投資、綠色資產證券化、綠色產業基金、綠色公益(慈善)信托等方式提供的信托產品及受托服務?!?022年6月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則要求從戰略層面推進綠色金融,提升ESG表現,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綠色信托作為綠
41、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持續為金融發展注入新動力。中國信托業社會責任報告(2022-2023)數據顯示,2022年新增綠色信托項目291個,新增綠色信托規模達到1968.93億元(見圖1-15)。截至2022年末,綠色信托存續規模已達3133.95億元(見圖1-16),存續項目數量為728個。近年來,綠色信托的投融資規模逐年提升,且項目種類不斷增加,同時質量相對穩定。圖 1-15:新增信托項目數量與規模400350300250200150100500250020001500100050002020202120222019 信托業新增綠色信托項目(個)新增綠色信托規模(億元/右軸)(資料來源:中國
42、信托業社會責任報告、課題組整理)注:綠色信托占比指綠色信托規模/信托總規模圖 1-16:存續綠色信托規模占比3700360035003400330032003100300029001.80%1.75%1.70%1.65%1.60%1.55%1.50%1.45%1.40%1.35%1.30%20202021202220191.55%1.75%1.61%1.48%存續綠色信托規模(億元)綠色信托占比(右軸)24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一章 ESG投資發展情況 1.2.7 保險資管近年來,中國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在ESG投資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2022年9月2日,中國保險
43、資產管理業協會發布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ESG盡責管理倡議書,倡導各機構主動評估氣候變化等ESG因素對投資組合價值、長期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穩定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該倡議書強調通過加強決策機制建設和提升信息披露能力,推動行業實現長期價值投資。2023年,監管部門進一步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行業協會發布了首個ESG信息披露指引。同年12月5日,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旨在優化綠色保險償付能力計算,推動我國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履行保險業助力環境治理的使命與擔當。同年12月1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保險機構環境、社會和治理信息披露
44、指南,這是國內首個聚焦保險行業ESG信息披露的行業自律性文件,助力行業提升ESG治理水平,貫徹國務院關于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決策部署。根據最新兩年中國保險業社會責任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保險資金投資綠色債券規模超過5000億元;截至2023年末,保險資金綠色投資余額達1.3萬億元。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發展報告(2024)指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創設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等產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重大戰略,以多元化的產品模式對接各類實體經濟項目,為實體經濟提供長期穩定的優質資金。截至2023年末,登記(注冊)的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中,支持“雙
45、碳”目標及綠色產業的規模超過1.32萬億元。第二章ESG政策演化對比26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二章 ESG政策演化對比 章節摘要本章對全球主要區域的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政策進行了系統性梳理和比較,旨在揭示各國和地區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政策特點及演化趨勢。通過構建五個政策層級的分析框架,深入探討了歐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日本以及中國的ESG政策。本章將政策劃分為最高級別法律法規、次高級別法律法規、國家或州/省級法律法規、地方政府法規和規章,以及地方性法規和行業標準。這種分層方式有助于明確政策的效力和適用范圍,增強跨區域政策比較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46、不同地區根據其法律體系和政策實踐,形成了獨特的政策層級結構,例如歐盟的政策層級包括法規、指令、建議和意見等;美國則有聯邦和州法律法規的劃分;中國的政策層級包括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在政策的橫向比較中,采用了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的分析框架,使各區域政策的重點更加清晰。在環境維度,歐盟設定了明確的碳中和目標和全球減排措施,致力于引領全球氣候行動。美國通過清潔能源等投資,逐步加大對氣候變化的應對力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明確提出了凈零排放目標,推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術的發展。日本則強調在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設立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中國通過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
47、策文件,積極推動綠色發展,重點在污染控制、生態系統多樣性提升和可持續環境治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社會和治理維度,歐盟強化了企業治理和勞動者保護,要求企業在信息披露和社會責任方面達到高標準。美國則側重公司治理和財務信息透明度,進一步加強了對企業監管。加拿大加大了ESG信息披露的要求,尤其是在金融和能源行業,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注重供應鏈透明度和勞工權益,出臺法規保護弱勢群體。中國在消除貧困、勞動保護和企業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通過實施精準扶貧和修訂公司法等措施,促進了社會公平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中國在ESG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取得重要進展,構建了完善的政策框架。例如,環境保護
48、法明確了政府、企業和社會在環境保護中的責任,設定了環境影響評估和排污標準。202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為生態環境改善提供了戰略指導。此外,通過修訂公司法引入員工董事制度,增強了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在信息披露方面,上海、深圳、北京證券交易所發布了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推動企業在ESG信息披露方面更加完善,體現了中國在企業治理和社會責任上的持續努力。綜上所述,全球各地區在ESG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正朝著更加嚴格、透明和全面的方向發展。各地區根據自身的經濟結構、社會需求和環境挑戰,制定了具有針對性的法規和政策,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中國通過強化
49、環境保護、社會治理和信息披露,推動企業履行環境和社會責任,致力于實現凈零排放和綠色金融目標,為全球ESG政策的演化與完善作出了重要貢獻。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27第二章 ESG政策演化對比在全球范圍內,ESG(環境、社會與治理)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正逐步完善,各國和地區在社會與治理方面的規制層次多樣,從強制性法律到自愿性披露框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政策生態。本章節從五個政策層級出發,列舉了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GSIA)統計的歐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日本五大區域以及中國的代表性ESG政策,討論了各地政策在企業針對環境、社會責任和治理實踐中的特點。2.1
50、 ESG政策層級梳理 2.1.1 政策梳理框架為系統性了解各區域政策構成,考慮政策的效力和適用范圍,兼顧全球主要區域的ESG政策橫向對比的精準及有效性,本小節將政策劃分為以下五個層級:在實際分析過程中,因不同區域的政策層級存在一定差異,為便于后續開展分析,對各區域的政策層級進行適當調整后,形成以下GSIA統計的五個區域及中國的政策層級:表2-2:各區域政策層級分類區域政策層級分類區域政策層級分類歐盟歐盟法規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邦法律歐盟指令聯邦法規歐盟建議和意見州/地區法律國家法律州/地區法規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美國聯邦法律日本國家法律聯邦法規政令州法律省令州法規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加拿大聯邦
51、法律中國國家法律聯邦法規行政法規省級法律部門規章省級法規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表2-1:政策層級劃分政策層級定義1.最高級別法律法規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國家或區域層面的法律、法規或條約,適用于整個國家或區域,具有強制性。2.次高級別法律法規需要下級政府或機構轉化、實施的政策文件,通常具有指導性或約束力,但需要通過國內立法或規章予以落實。3.國家或州/省級法律法規由成員國、州、省等國家或地方立法機構制定,適用于本國或本地區,具有法律效力。4.地方政府法規和規章由地方政府或行政機構制定的法規、規章或政策文件,適用于特定區域,具體執行上級法律法規。5.地方性法規和行業標準由地方政府、行業協會
52、、專業機構或企業制定的法規、標準、指南或自律規范,適用于特定區域或行業,通常具有指導性或自愿性。28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二章 ESG政策演化對比 2.1.2 主要區域ESG政策分層及簡述1.歐盟(1)歐盟法規直接適用于所有成員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例如2020年的可持續金融分類法(EUTaxonomyRegulation)旨在建立環境可持續經濟活動的分類體系,防止“綠色清洗”,涵蓋減緩氣候變化、循環經濟、污染控制等六大環境目標。(2)歐盟指令需要成員國通過國內立法轉化為國家法律。例如2021年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要求更多公司披露可持續發展信
53、息,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涵蓋所有大型公司和受市場監管的上市公司。(3)歐盟建議和意見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對成員國和相關方具有指導作用。例如2019年的歐盟綠色協議(EuropeanGreenDeal)概述了歐盟實現氣候中和的目標,如到2050年實現氣候中立。(4)國家法律由各成員國根據歐盟指令和自身需求制定。例如法國的企業盡責法(2017年)要求大公司實施人權和環境保護的盡職調查,荷蘭的氣候法(2019年)設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5)地方性法規是由地方政府制定,適用于特定區域。例如哥本哈根市和巴塞羅那市分別設定了到2025年和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2.美國(1)聯邦法律由國會通過并由
54、總統簽署,適用于全國。例如2002年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加強了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旨在保護投資者。(2)聯邦法規由聯邦行政機構制定和實施,具體執行聯邦法律。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2022年發布的氣候披露規則草案,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氣候風險和溫室氣體排放。(3)州法律是由各州根據自身需求制定。例如加州的SB826法案要求上市公司董事會中至少有一名女性董事;得克薩斯州的SB13法案禁止州政府與抵制化石燃料的公司簽訂合同。(4)州法規由州級行政機構制定和實施,具體執行州法律。例如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的低碳燃料標準(LCFS)要求燃料供應商降低碳強度。(5)地方性法規是由地方政府制定,適用于
55、特定區域。例如紐約市的氣候動員法(2019年)要求大型建筑降低能耗和碳排放。3.加拿大(1)聯邦法律由加拿大聯邦議會制定,適用于全國。例如1999年的加拿大環境保護法(CEPA)涵蓋環境保護和溫室氣體排放報告。(2)聯邦法規由聯邦行政機構(如環境與氣候變化部)制定和實施,具體執行聯邦法律。例如,加拿大金融機構監管辦公室(OSFI)在2023年發布的氣候風險管理準則,要求金融機構披露氣候相關風險。(3)省級法律由各省議會制定,適用于各省。例如魁北克省的環境質量法旨在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4)省級法規由省級行政機構制定和實施,具體執行省級法律。例如安大略省的養老金福利法要求養老基金披露投資中的環境
56、因素。(5)地方性法規:由地方政府制定,適用于特定區域。例如溫哥華市的年度溫室氣體和能源限制細則監管大型建筑的溫室氣體排放。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29第二章 ESG政策演化對比4.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聯邦法律由國家議會制定,適用于全國。例如澳大利亞的公司法案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環境影響;新西蘭的氣候相關財務披露法案強制大型企業進行氣候信息披露。(2)聯邦法規由聯邦行政機構(如澳大利亞清潔能源監管局和新西蘭環境保護局)制定和實施,具體執行聯邦法律。例如澳大利亞的國家溫室氣體和能源報告法要求公司報告溫室氣體排放;新西蘭的排放交易計劃實施全國性排放交易體系。(3)州/地
57、區法律由各州或地區議會制定,適用于各自的州或地區。例如新南威爾士州的氣候變化法案為2050年減排目標設定路徑。(4)州/地區法規:由州或地區的行政機構制定和實施,具體執行州/地區法律。例如,昆士蘭州的廢物管理和資源回收法旨在減少廢物和促進資源回收。(5)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如市、縣)制定,適用于特定區域。例如,奧克蘭市的綠色建筑標準旨在促進建筑的可持續設計。5.日本(1)國家法律由日本國會制定,適用于全國。例如全球變暖對策基本法案提供了國家氣候政策的法律基礎,推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政令(CabinetOrders)由內閣制定和發布,具體實施國家法律。例如氣候變化應對法實施令提供了應對氣
58、候變化的具體措施。(3)省令(MinisterialOrdinances)由各?。ㄈ绛h境?。┲贫?,具體規范某一領域的行為。例如,全球氣候變暖對策推進法實施細則規定了溫室氣體排放的報告方法。(4)地方性法規由地方政府(如都道府縣、市町村)制定,適用于特定區域。例如東京都環境保護條例設定了環境保護標準,促進可持續發展。6.中國(1)國家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適用于全國。例如,環境保護法最初于1989年頒布,經過多次修訂,最新的修訂版于2014年實施。該法是中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律,強調政府、企業和社會在環境保護中的責任,要求企業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并遵循環保標準
59、,旨在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和發布,具體實施國家法律。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是由國務院2007年發布的,是中國政府為應對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而制定的重要政策文件。該方案明確了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面的目標、措施和實施計劃,旨在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態環境。(3)部門規章由國務院各部委制定,具體規范某一領域的行為。中國生態環境部2010年制定頒布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通知,要求企業定期提交其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包括排放源、排放量及相關的減排措施,同時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的核查機制,要求第三方機構對企業提交的排放報告進行核查
60、,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4)地方性法規由地方立法機構(如省、市、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適用于特定區域。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于2013年頒布了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該條例適用于北京市行政區域內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是北京市為了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改善空氣質量而制定的重要地方性法規。(5)地方政府規章由地方政府(如省、市政府)制定和發布,具體實施地方性法規。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相關環保部門制定,是對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的具體實施措施和管理辦法的補充與細化,旨在為條例的貫徹執行提供明確的操作規范。30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二章 ESG政
61、策演化對比 2.2 ESG政策橫向對比分析不同區域和國家在ESG政策上體現了各自的法律特色和監管深度。本小節聚焦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通過橫向對比六個國家和區域政策效力最高的前兩層政策,分析各國家和區域在可持續發展政策上的現狀與差異。2.2.1 政策分析框架為更好開展對比分析,本小節構建了ESG政策分析框架,以下表2-3列出了每個維度的主要關注指標,可相對系統地梳理各區域的ESG政策重點。表2-3:環境、社會、治理政策分析維度 2.2.2 政策橫向對比考慮到不同區域的部分層級ESG政策在對比過程中存在不匹配性,以截至2024年6月底,主要聚焦過去三年的前兩層ESG政策(效力最高),以表2-
62、3的指標框架對各區域和國家的政策側重點進行分析,通過判斷政策是否覆蓋具體指標體現政策特點,對比結果如下:環境法規方面,歐盟具有廣泛的立法支持,主要表現在氣候變化與減排政策和能源政策,涵蓋溫室氣體排放、綠色金融、可再生能源等。歐盟的可持續金融分類法為環境友好型經濟活動定義了嚴格標準,避免綠色清洗行為,并為投資者提供指導,鼓勵資本流向可持續發展領域。歐盟氣候法為成員國設定了明確的碳中和目標,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至少55%??稍偕茉粗噶钔苿映蓡T國設定目標,例如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消耗的比重提升至32%。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是歐洲綠色協議重要部分,通過征收碳關
63、稅消除進口產品和歐盟產品的碳定價差異,使進口企業為其產品的碳排放負責,推動全球減排。該機制從2023年10月起試行,預計2026年全面生效。維度關注領域環境氣候變化與減排政策:碳中和目標、溫室氣體減排措施、碳交易機制能源政策:可再生能源發展、能源效率提升、化石燃料替代等污染防治:空氣、水、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系統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等社會勞動與就業:勞動權益保護、就業促進、職業健康安全等社會公平與包容:消除貧困、性別平等、少數群體權益保護等治理法治與合規: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反腐敗措施等企業治理: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股東權益保護等風險管理:金融風險、環境風險、社會風險的管
64、理。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31第二章 ESG政策演化對比美國的環境法規以污染防治為主,頒布了清潔空氣法和清潔水法,側重于通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NAAQS)和污染物排放規定來保護環境。2022年8月,拜登政府簽署了減少通貨膨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成為美國迄今最全面的氣候立法。在清潔能源、電動汽車、環境正義等方面投資數千億美元。根據該法案,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實施了新規定,從2024年起,對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甲烷排放征收費用,年排放量超過2.5萬噸CO2當量的設施,費用將逐年增加,直到2026年。加拿大的環境保護法框架由聯
65、邦法律和省級法規構成。聯邦層面的加拿大環境保護法涵蓋污染預防與環境保護,2020年的凈零排放責任法案明確了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各省也制定了環境質量法律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如魁北克的環境質量法著重于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澳大利亞的環境法規聚焦于氣候變化與減排政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通過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實施全國性的環境保護。國家溫室氣體和能源報告法案2007(NGER)提供了可靠的溫室氣體排放、能源使用和生產數據,支持氣候變化政策,履行巴黎協定承諾。2023年7月,澳大利亞財政部啟動了可持續金融分類法,旨在為可持續經濟活動提供統一定義,推動凈零碳排放目標。新西蘭側重于氣候變化與
66、減排政策,在氣候變化應對法案指導下,計劃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并設有碳排放交易市場,限制高排放行業的碳排放。日本的環境法規體現在環境基本法與全球變暖對策基本法案,強調在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設立了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和監測機制。2021年修訂的全球變暖對策基本法案明確了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規定國家和地方政府應采取措施,公民和企業應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2023年6月,東京證券交易所宣布設立自愿碳市場,主要交易由日本政府認證的J-Credits。2023年5月,日本立法通過綠色轉型計劃(GX),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吸引超過150萬億日元的綠色技術投資,實現2050年前碳中和。為支持
67、這一目標,日本政府計劃自2023財年起發行總額達20萬億日元的綠色轉型債券,資金將用于氫和氨基的熱能發電、下一代核反應堆研發等項目。中國的環境保護法為環境保護提供了基本框架,通過基本法和專項法結合,設定環境影響評估和排污標準。2016年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評估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支持“美麗中國”戰略的實施。2024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為生態環境改善提供了戰略規劃,符合第十四個五年規劃(2021-2025)的發展方向,并為2030年及以后的目標奠定基礎。文件強調加速向綠色發展模式的轉型,重點關注污染控制、生態系統多樣性提升及環境治理的可持續性
68、,提出一攬子激勵政策,鼓勵社會各界合作。同月,國務院發布更新版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旨在擴大覆蓋行業范圍,提高配額分配透明度,規范全國碳市場。此外,生態環境部發布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禁止生產、加工和使用一系列高?;瘜W品,要求企業建立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制度。社會和治理方面,歐盟對公司治理和社會問題的法規要求較高,特別是在企業治理、信息披露和勞動者保護方面。2023年1月生效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要求企業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從雙重重要性的角度,包括ESG風險和機遇如何影響財務業績,以及企業如何影響人類和環境。歐盟的社會治理法規逐步趨嚴,2024年4月生效的企業可
69、持續盡職調查指令要求公司在全球價值鏈中履行人權和環境責任。美國在企業治理方面的立法重視,例如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強化了公司治理,確保財務信息透明度。2024年3月,SEC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披露與氣候變化相關的風險和影響。加利福尼亞州于2023年10月通過了氣候企業數據問責法案(SB 253)和氣候相關財務風險法案(SB 261)。SB253要求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從2026年起披露直接排放和能源使用的間接排放信息,并從2027年起擴展到供應鏈排放的報告。SB 261要求年收入32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二章 ESG政策演化對比超過5億美元的公司從20
70、26年開始每兩年報告一次氣候相關財務風險。加拿大在企業治理和風險管理的法規方面較為重視。2021年,加拿大總理責成內閣在TCFD的基礎上制定報告框架,開啟了強制性氣候相關披露的歷程。2022年,金融機構監管辦公室(OSFI)要求聯邦監管的金融機構公布氣候披露信息,并于2024年開始實施。2024年6月,聯邦政府修訂了競爭法(Bill C-59),遏制“洗綠”行為,打擊對產品或商業活動環境效益的虛假宣傳。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關注供應鏈透明度,澳大利亞的現代奴隸制法案要求收入超過1億澳元的公司披露供應鏈中的強迫勞動風險,鼓勵企業提升供應鏈透明度,保護勞工權益。新西蘭則在推進相關立法。日本和中國在供應鏈
71、治理上的法規較少,更多地聚焦企業社會責任。在企業治理維度,2024年澳大利亞聯邦議會通過法律,要求企業自2025年1月1日起強制披露氣候相關信息,與ISSB標準保持一致。日本的勞動基準法提供全面的勞工保護,包括工時、薪資和安全保障。公司治理準則推行“遵守或解釋”原則,要求公司披露治理信息,包括獨立董事和風險管理。2022年,日本政府發布了人權盡職調查的自愿性披露指南,鼓勵企業遵循國際人權標準,特別是在供應鏈管理中,減少潛在的負面社會影響。東京證券交易所要求主板上市公司自2022年4月起,必須遵守與TCFD建議一致的氣候披露要求。中國在社會和治理方面強調勞動保護、企業治理和消除貧困。2013年政
72、府頒布了精準扶貧政策,針對不同致貧原因,實施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在企業治理方面,2024年7月生效的公司法修訂引入了員工董事制度,規定某些企業需在董事會中包含員工代表,增強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2024年4月,上海、深圳、北京證券交易所發布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要求規定的指數樣本公司和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應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ESG報告)。綜上所述,歐盟擁有全球最嚴格和最全面的ESG法規體系,強調法規的統一性和強制性,尤其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金融方面領先。美國采取聯邦與州并行的模式,聯邦法規逐步加強,州級法規尤其是加州在環境保護和ESG披露方面更為積極和嚴格。加拿大結合聯
73、邦和省級法規,逐步強化ESG披露要求,特別是在金融和能源行業,致力于實現凈零排放目標。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方面持續深化法規,尤其新西蘭在氣候相關財務披露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澳大利亞則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反奴隸制。日本通過公司治理準則和社會責任指引,推動企業在ESG方面的透明度和責任落實,注重勞動權益和環境保護。最后,中國逐步強化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和ESG信息披露法規,推動企業履行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致力于實現凈零排放和綠色金融目標??傮w而言,全球各地區和國家在ESG法規的制定和實施上正朝著更加嚴格、透明和全面的方向發展。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的經濟結構、社會需求和環境挑戰,制定了
74、具有針對性的法規和政策,共同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第三章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34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三章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 章節摘要以GSS+債券為代表的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涵蓋綠色債券、社會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及轉型債券。本章從規則特點、市場表現及環境效益等角度,對這些債券的定義、發展歷程及績效表現開展分析。GSS+債券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融資工具。GSS+債券在綠色、社會和可持續發展項目中引導資金流向,以債務融資的形式支持環境保護、社會包容和經濟綠色轉型。截至2024年6月,
75、中國GSS+債券累計發行規模約占全球20%,反映出其對全球可持續金融市場的深遠影響。國內綠色債券規則歷經探索、規范、統一和完善四個階段發展。綠色債券的國際規則基于綠色債券原則與氣候債券標準。中國綠色債券市場逐步成熟,在探索階段,2015年發布的綠色金融債券發行指引奠定了規則基礎。規范階段,2017年出臺的關于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綠色公司債券發行。統一階段,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統一了綠色項目認定標準,與國際規則接軌。完善階段,2022年出臺的中國綠色債券原則進一步要求募集資金100%用于綠色項目,強化信息披露透明度,推動市場高質量發展。以上過程反映了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從
76、初步探索到成熟體系的全面構建。社會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規范支持社會和環境項目雙重目標。社會債券聚焦教育、醫療等社會影響項目,可持續發展債券則同時支持環境與社會效益。ICMA的社會債券原則(SBP)和可持續發展債券指引(SBG)奠定了全球規則框架,中國在2021年通過專項問答明確了兩類債券的定義和管理要求,推動市場快速發展??沙掷m發展掛鉤債券和轉型債券為企業戰略目標和行業轉型提供支持??沙掷m發展掛鉤債券通過關鍵績效指標(KPIs)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掛鉤,具有靈活的條款設計;轉型債券則專注于高碳行業的脫碳路徑。在中國,交易商協會自2021年起逐步完善相關規則,為這兩類債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GSS
77、債券和GSS+債券在規則特點上各具優勢。GSS債券資金用途明確,與具體項目直接掛鉤,適用于傳統綠色或社會效益項目;GSS+債券通過動態條款設計支持企業戰略轉型,創新性更強,滿足多樣化的可持續發展需求。企業類綠色債券在融資成本方面普遍優于企業類非綠色債券,債券綠色績效以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綠色建筑為代表。從融資成本來看,樣本范圍內企業類綠色債券的加權票面利率普遍低于企業類非綠色債券。從綠色績效來看,企業類綠色債券的綠色績效集中于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綠色建筑領域,量化指標主要以溫室氣體減排量、能源節約量、綠色建筑面積等為主。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35第三章 債券
78、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可持續金融工具的推出源于全球對氣候變化、資源枯竭和社會不平等等問題的高度關注。這些工具的核心目標是為可持續發展項目提供不同期限、穩定的資金支持,積極引導資本流向具有環境和社會效益的領域。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可持續金融工具在應對環境挑戰、促進社會包容性增長和推動經濟綠色轉型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推動力。本章節將聚焦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第一部分梳理GSS+債券(綠色債券、社會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及轉型債券)的定義、應用范圍及其相關規范;第二部分橫向比較分析以上債券工具的發行規則、投資特點;第三部分以企業類綠色債券為例,分析
79、其綜合表現,包括發行成本、綠色效益等維度。3.1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簡介結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對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定義,可持續金融通常被視為將ESG因素納入商業決策、經濟發展和投資戰略的金融活動。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可持續金融與可持續發展概念及可持續發展目標緊密相連,核心在于通過金融手段和體系支持國際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可持續金融工具的分類來看,主要包括債務類產品、權益類產品和保險類工具等,其中債務類產品涵蓋銀行信貸、公開市場債券、融資租賃等多種形式。本章節將具體圍繞可持續金融中公開市場發行的債券進行研究,分析其規則特點與市場表現。36 2024 年度中
80、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三章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因CBI與萬得在GSS+各類債券統計口徑上存在差異,根據上表統計結果,中國GSS+債券累計發行規模占全球GSS+債券累計發行規模20%左右。1.綠色債券綠色債券是用于環境效益項目的債務工具,其募集資金主要支持可再生能源、節能減排、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等綠色項目。在國際層面,綠色債券的發行主要參考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發布的綠色債券原則(GBP),明確了募集資金用途、項目評估與遴選流程、資金管理及信息披露四大核心要素。同時,CBI發布的氣候債券標準進一步細化了綠色項目的認證標準,確保資金用于高標準的環保項目。在中國,綠色債券
81、發行規則大致經歷了探索、規范、統一和完善四個階段。探索階段始于2015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綠色債券發行指引,首次明確綠色債券的定義、募集資金用途及信息披露要求,為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規范階段在2017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在證券交易所市場發行綠色公司債券。統一階段在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等部委聯合發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統一綠色項目的認定標準,取消了“清潔煤”等不符合綠色標準的項目,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完善階段發生在2022年,多項政策相繼出臺,進一步提升標準化水平。2022年7月,綠色債券標準委員會發布中國綠色債券原則,明確募集
82、資金必須100%用于綠色項目,強調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和規范性;2022年9月,深圳證券交易所修訂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創新品種業務指引第1號綠色公司債券,在核心要素上與中國綠色債券原則保持一致;2022年11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關于評估認證機構開展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注冊評估認證機構的執業要求,進一步提升評估認證的專業性。3.1.1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簡介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即為GSS+債券,GSS+是在GSS債券(綠色債券、社會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的統稱)基礎上的擴展,額外擴充包含轉型債券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與萬得數據顯示,
83、截至2024年6月末,全球與中國GSS+債券累計發行規模為:表3-1:全球與中國GSS+債券累計發行規模債券類型全球累計發行規模(億美元)全球累計發行規模(億元人民幣)中國累計發行規模(億元人民幣)累計發行規模占比(近似)綠色債券(包含轉型債券)32015228164.5050232.3822.02%社會債券906064568.8134349.6453.20%可持續發展債券896263870.38138.110.22%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5293770.081645.4743.65%合計50566360373.7786365.623.97%注:(1)全球累計發行規模統計數據來源于CBI,中國累計
84、發行規模數據來源于萬得。(2)為了方便二者近似比較,按照CBI統計口徑把轉型債券并入綠色債券中。(3)匯率換算價格來源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2024年6月28日)。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37第三章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2.社會債券與可持續發展債券社會債券是用于資助具有積極社會影響項目的債務工具。2017年,ICMA發布了社會債券原則(SBP),為社會債券的發行和管理提供了指導框架。該原則明確了四大核心要素:募集資金用途、項目評估與遴選流程、募集資金管理及信息披露。此后,社會債券在全球范圍內逐漸發展,支持了教育、醫療、就業等領域的社會項目??沙掷m發展債券是用于資
85、助同時具有環境和社會效益項目的債務工具。同樣在2017年,ICMA發布可持續發展債券指引(SBG),為此類債券的發行提供了指導。該指引強調,募集資金應同時用于符合綠色債券原則和社會債券原則規定的項目??沙掷m發展債券在全球范圍內逐漸發展,支持環境保護、社會福利等領域的項目。在中國,社會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的發展不斷規范。2021年,交易商協會發布關于試點開展社會責任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業務的問答,明確了相關債券的定義、募集資金用途和信息披露等要求,推動了市場發展。中國社會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市場逐步完善,為社會和環境項目的融資提供了有力支持。3.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與轉型類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
86、SLBs)是一種將債券條款與發行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PTs)相掛鉤的金融工具。在國際層面,2020年,ICMA發布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原則(SLBP),明確了SLBs的關鍵績效指標(KPIs)的選擇、可持續發展目標(SPTs)的設定等幾大核心要素。該原則為SLBs的發行和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指導,廣泛用于支持企業的ESG目標,例如減少碳排放、提升能源效率等。轉型債券旨在為高碳排放行業提供融資支持,助力其向低碳或零碳經濟轉型。2020年9月,CBI發布為可信的轉型提供融資白皮書,提出了轉型若干項原則,包括符合1.5攝氏度溫控目標的碳排放軌跡、以科學為基礎設定減排目標等。同年ICMA發布了氣候轉型金融
87、手冊,為發行人的信息披露提供指引,強調發行人應披露氣候轉型戰略和公司治理等關鍵要素。在中國,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LBs)和轉型債券經歷了快速發展。2021年4月,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LB)十問十答,明確了SLBs的定義等內容,初步建立了SLBs市場的規則框架。2022年5月,交易商協會發布關于開展轉型債券相關創新試點的通知,界定了轉型債券的內涵,明確了募集資金用途等內容,為轉型債券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38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三章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 3.2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特點為更好體現債券特點,本小節圍繞GSS債券與G
88、SS+債券兩個維度開展分析,兩者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中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互補作用。3.2.1 GSS/GSS+債券推出背景及意義作為綠色和社會項目的重要融資工具,GSS債券在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推出。GSS債券為特定社會與環境類項目提供了有效支持,但其資金用途的局限性難以滿足高碳排放行業或整體企業戰略轉型的需求。因此,GSS+債券(包括轉型債券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應運而生,為更廣泛的可持續發展需求提供融資支持,支持高碳行業脫碳和企業戰略層面的可持續目標。GSS債券推出的意義在于通過明確的資金用途,直接支持綠色和社會項目,推動環境保護、社會包容及經濟綠色轉型。GSS+債券擴容的意義在于為高碳行業及
89、需進行整體戰略調整的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促進更廣泛的經濟體系向低碳、可持續方向轉型。3.2.2 GSS/GSS+債券運作特點通過對GSS債券的規則整理,其運作規則主要體現以下特點:表3-2:GSS債券運作特點特征規則詳情資金用途明確募集資金必須專用于符合條件的綠色或社會項目,例如綠色債券的資金用途一般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提升、污染防治等;社會債券的資金用途一般用于支持教育、醫療、社會包容性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評估與選擇發行人需對所選項目進行詳細的環境和社會影響評估,確保項目符合相關債券的原則標準。資金管理一是要建立透明的資金管理機制,確保募集資金??顚S?;二是要定期披露未分配資金的管理方
90、式。披露與報告一是要定期披露資金使用情況、項目進展及實際效益;二是要通過量化指標(如溫室氣體減排量、受益人群數量)展示項目績效。外部審查一是債券發行前后接受外部機構的審查;二是要確保募集資金的使用及效益符合既定原則。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39第三章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表3-3:GSS+債券(轉型、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部分)運作特點對GSS+債券中額外的兩類債券轉型債券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的規則整理,主要體現以下特點:類別規則特點轉型債券資金用途上,支持高碳行業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項目,例如提高能效、開發低碳技術、替代高碳能源使用。項目選擇上,要制定明確的減碳路徑
91、和時間表。披露與報告中,要定期披露減排進展、資金使用情況及轉型效益??沙掷m發展掛鉤債券資金用途上,要與發行人設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PTs)掛鉤,資金使用靈活??冃繕松?,要與關鍵績效指標(KPIs)掛鉤,例如減少碳排放強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若未達目標可能觸發條款調整(如利率上調)披露與報告中,要定期披露減排進展、資金使用情況及轉型效益。資金用途上,不做其他限制。由此可見,GSS債券與GSS+債券各有特點。GSS債券的資金用途集中于綠色或社會項目,條款固定,與具體項目直接相關,主要用于支持環境和社會效益的特定項目,具備傳統融資工具的特點。GSS+債券更具靈活性,支持企業整體轉型目標或與可持
92、續績效目標(SPTs)掛鉤,條款設計可動態調整,涵蓋高碳行業的轉型和企業戰略層面的效益,創新性更強,具有更加靈活的運作規則,可滿足多樣化的可持續發展需求。40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三章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 3.3 企業類綠色債券績效分析本小節將基于評級和期限對比企業類綠色債券與企業類非綠色債券之間的差異:(1)對企業類綠色債券和非綠色債券進行基礎分析,具體包括不同評級占比、期限占比情況等;(2)收集企業類綠色債券和非綠色債券的收益率數據,在相同評級與期限的條件下對兩者的收益進行分析,并使用折線圖可視化各評級債券的收益率分布,直觀展示綠色債券與非綠色債券的
93、收益差異;(3)計算企業類綠色債券和非綠色債券的信用利差差異,以判斷市場對企業類綠色債券風險的預期?;诖?,本小節收集整理了2016年6月-2024年6月的企業類綠色債券和企業類傳統債券數據,主要包括企業債、公司債、定向工具、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債券類型,數據主要來源于萬得。3.3.1 基本特征分析(1)描述性統計本小節主要基于不同評級和期限探討2021年1月-2024年6月的企業類綠色債券和企業類普通債券的差異,企業類綠色債券初始數據為983只債券,企業類普通債券初始數據為28451個數據。為了保證計算過程中數據的完整性,對樣本數據(1)剔除了債券評級和債券期限缺失的數據;(2)為了更好地
94、比較兩者的融資成本特征,僅保留了票面利率為固定利率的債券數據。企業類綠色債券和企業類普通債券的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見表3-4。表3-4:樣本描述性統計普通債券綠色債券樣本量19510620平均期限(年)3.103.69平均利率3.62%3.32%AAA評級占比46.52%(9076只)74.68%(463只)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41第三章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表3-5:不同債券期限占比情況根據表3-4的描述性統計結果,總體來看,相較于企業類非綠色債券,企業類綠色債券的發行數量較少,平均期限更長,發行利率整體更低,信用評級整體更高。為觀察兩類債券在細分評級方面
95、的異同,接下來進行進一步分析。(2)占比與評級圖3-1展示了企業類非綠色債券評級和綠色債券評級的占比情況。從圖3-1可以看出,AAA級債券占比最高達到46.52%,其次AA+級債券占比30.41%,AA級債券占比22.29%,AA級以下的債券占比最低,僅為0.78%。綠色債券的評級分布與普通債券有所不同。其中,AAA級債券占比最高,達到74.68%,表明市場上大多數綠色債券的信用等級非常高。其次是AA+級和AA級債券,分別占比12.90%和12.42%,顯示出一部分綠色債券的信用等級接近最高級別。根據圖3-1,通過對比發現,相較于企業類非綠色債券,企業類綠色債券的高信用等級債券占比相對較高。(
96、3)期限占比表3-5展示了企業類綠色債券和非綠色債券在不同期限下的占比情況。從表可以看出,綠色債券和普通債券在3年期的占比最高,分別達到51.95%和65.48%。比較來看,綠色債券與非綠色債券在期限分布上整體區別不大,其中綠色債券更側重于中短期期限。期限(年)綠色債券(占比)普通債券(占比)(0,3)27.33%10.97%351.95%65.48%515.20%15.00%6,105.02%7.90%(10,300.44%0.65%圖3-1:普通債券評級和綠色債券評級的占比情況普通債券評級占比綠色債券評級占比AAAAA+AA其他AAAAA+AA0.78%12.42%74.68%46.52%
97、12.90%30.41%22.29%42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三章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 3.3.2 融資成本分析基礎特征分析后,接下來主要對企業類綠色債券與非綠色債券之間的融資成本差異進行分析,樣本初始數據與3.3.1節一致。由于綠色債券僅有AAA、AA+和AA評級,為保持一致性,選取AAA、AA+和AA評級的非綠色債券與綠色債券在同評級與期限條件下進行匹配:分類匯總不同評級和期限的綠色債券和非綠色債券的加權平均票面利率,可視化各評級和期限的債券票面利率分布,直觀展示綠色債券與非綠色債券在不同評級與期限下的利率。加權平均利率基于規模加權進行計算,權重比例
98、i=i/;其中,i為債券i的發行規模,為同評級同期限下的發行總規模?;跈嘀乇壤齣,可以計算同評級同期限下債券的加權利率。確保在相同評級和相同期限的條件下,分析企業類綠色債券和企業普通債券的融資成本差異。通過t檢驗驗證融資成本差異的顯著性。表3-6展示了不同評級和期限的綠色債券和非綠色債券的加權平均票面利率。表3-6:不同評級與期限下利率表現情況評級期限(年)綠色債券總規模(億)加權票面利率(%)普通債券總規模(億)加權票面利率(%)AAA137.40 2.17 17647.19 2.54 AAA2250.20 3.15 10911.60 3.49 AAA33695.81 2.91 53502
99、.48 3.21 AAA5879.30 3.07 22705.31 3.19 AAA10151.50 3.20 6343.90 3.22 AA+113.68 2.82 7175.56 3.03 AA+259.40 4.02 3556.16 4.28AA+3232.09 3.72 20998.79 3.78 AA+772.30 3.97 862.40 4.55 AA223.80 3.43 2674.47 5.44 AA3170.04 4.11 14030.24 4.49 AA533.05 3.94 2396.83 4.50 AA794.55 5.05 1748.35 5.28 2024 年度中國
100、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43第三章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表3-7:不同評級與期限下平均票面利率差異表3-8:均值差異及顯著性檢驗表3-7展示了綠色債券和非綠色債券在不同信用評級和期限下的利率差異。評級期限(年)收益率差異(非綠色債券-綠色債券,%)AAA10.38AAA20.34AAA30.30AAA50.12AAA100.02AA+10.20AA+20.26AA+30.06AA+70.58AA22.01AA30.38AA50.56AA70.23表3-3與表3-4數據顯示,企業類綠色債券的加權票面利率普遍低于非綠色債券。表3-5分樣本展示了不同評級樣本下綠色債券和普通債券利率的
101、均值差異及其顯著性檢驗結果。t檢驗結果顯示,綠色債券和普通債券的利率存在顯著差異,總樣本的均值差異為0.41,且在1%水平下顯著。具體到不同評級樣本,AAA評級樣本的均值差異為0.23,在5%水平下顯著;AA+評級樣本和AA評級樣本的均值差異分別為0.28和0.79,分別在5%和10%水平下顯著。均值差異P值總樣本0.41*0.005AAA評級樣本0.23*0.01AA+評級樣本0.28*0.04AA評級樣本0.79*0.07注:*代表10%水平下顯著,*代表5%水平下顯著,*代表1%水平下顯著。44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三章 債券類可持續金融工具研究通過分析
102、發現,綠色債券比普通債券發行利率更低。綠色債券整體的發行利率比普通債券低0.41個百分點,差異非常顯著。AAA評級的綠色債券的發行利率比非綠色債券低0.23個百分點,差異顯著;AA+評級的綠色債券發行利率比普通債券低0.28個百分點,差異顯著;AA評級的綠色債券發行利率比普通債券低0.79個百分點,差異具有可信度。該結果說明,相對非綠色債券綠色債券能夠為企業提供更低的融資成本,尤其是在AAA和AA+級別的綠色債券中更為明顯。3.3.3 綠色績效分析綠色債券的綠色效益是衡量其環境影響和社會價值的核心要素,本小節對綠色債券的綠色效益進行分類展示,初始數據為本章節收集的2016年6月-2024年6月
103、的所有企業類綠色債券,樣本數據為經過整理后,可獲得綠色效益信息的791只債券,綠色效益數據主要來源于萬得。首先從綠色債券-綠色績效定量指標種類的角度,參照ICMA統一影響報告框架手冊的分類口徑,將綠色績效定量指標種類分為以下主要類型:表3-9:綠色績效定量指標類型舉例綠色績效定量指標種類資金用途核心指標點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水電、生物質能、地熱能等項目。年發電量(MWh);每年減少的CO2排放量(噸CO2e);裝機容量(MW);電網接入的可再生能源比率能源效率建筑能效改造、工業流程優化、能源基礎設施提升。每年節約的能源量(MWh/kWh);每年減少的CO2排放量(噸CO2e);能效改造后的
104、節能百分比可持續水和廢水管理節水項目、污水處理、改善水質等項目。每年節約的水量(立方米);每年處理的污水量(立方米);改善后的水質參數(如COD、BOD、TSS降低量)廢物管理與資源效率廢物處理、回收再利用、污染控制等項目。每年處理或減少的廢物量(噸);每年回收和再利用的材料量(噸);每年減少的污染物排放量(如SO2、NOx、PM,噸)清潔交通公共交通、鐵路建設、步行和自行車道等項目。每年減少的CO2排放量(噸CO2e);新增或改善的交通基礎設施長度(公里);使用清潔交通的受益乘客數量綠色建筑新建或改造符合綠色建筑標準等項目。每年減少的能源消耗量(kWh);每年減少的水資源使用量(立方米);獲
105、得的綠色建筑認證級別通過將791只樣本債券的綠色效益信息經過數據清洗與整理后,按照綠色績效類型進行分類,按照債券數量排名前一、二、三的綠色績效類型依次為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筑,其中:(1)能源效率中,樣本債券的主要資金用途為工業節能、建筑能效提升等項目;主要核心指標為每年節約的能源量、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等。(2)可再生能源中,樣本債券的主要資金用途為太陽能、風能、水電等項目,核心指標為年發電量和減少的化石燃料使用量等。(3)綠色建筑中,樣本債券的主要資金用途為綠色建筑認證、新建或改造的節能環保型建筑等項目,核心指標為綠色建筑覆蓋總面積、綠色建筑認證級別、每年減少的能源消耗量等。第四章
106、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46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 章節摘要本章圍繞生物多樣性及其金融機制展開研究,分析生物多樣性的核心概念、層次、價值及面臨的主要威脅,探討生物多樣性金融的定義與相關政策,以及金融工具如何支持生態保護,展望政策、金融工具和技術的發展方向,旨在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總結理論基礎和實踐路徑。隨著氣候變化和生態系統退化問題的加劇,生物多樣性喪失已成為全球緊迫的環境挑戰之一。生物多樣性是維持生態系統穩定的重要基礎,并直接影響人類健康與福祉。然而,資金投入不足和治理措施滯后阻礙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進展。國際社會認識到生物多樣性金融在提供可持續
107、資金支持中的關鍵作用,通過創新金融工具和政策,促進自然資本與經濟發展的協同進步。生物多樣性涵蓋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三大層次,構成了一個相互依存的復雜網絡,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適應能力至關重要。生物多樣性具有生態、經濟、文化和科學等多重價值,其生態系統服務在2018年的全球價值約為155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1.85倍。盡管如此,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仍在增加,主要包括棲息地破壞、氣候變化、過度利用、污染及外來物種入侵,迫切需要采取全球性保護措施。國際社會采取了一系列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恢復、立法保護和增強公眾意識等。例如,全球范圍內的自然保護區覆蓋了超過15%的
108、陸地和7%的海洋區域,有效保護了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同時,中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定并實施了相關戰略和行動計劃,如“綠盾”行動和生態補償機制,以實現保護目標和加強生物安全管理。歐盟也通過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和綠色債券標準推動生物多樣性金融發展,促進生態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生物多樣性金融旨在動員社會資源,通過綠色債券、生物多樣性信用、債務換自然、混合融資等創新金融工具,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的發行總量已達到3.2萬億美元,推動了生態修復等項目的實施。此外,生物多樣性信用市場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0億美元,并于2050年增至690億美元,為
109、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可持續的資金來源。債務換自然機制已幫助多個國家累計減免了超過12億美元的債務,用于森林恢復和水資源保護。隨著市場對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重視的提升,生物多樣性金融已成為綠色金融和可持續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資本流向生態修復和物種保護領域,促進經濟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未來,生物多樣性金融將在政策引導、金融創新、技術應用和國際合作等方面深度融合,推動可持續生態保護。政策驅動與監管框架的強化將確保生物多樣性金融得到充足的支持,金融工具的多樣化將促進項目實施。技術創新如大數據分析和區塊鏈將提高項目透明度和投資者信任度,進一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的實現。全球金融市場的參與者
110、將更加關注生物多樣性風險,設計更多創新產品,引導資本流向環保項目,共同應對生態挑戰,實現經濟與生態的雙贏局面。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47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隨著氣候變化和生態系統退化問題的加劇,生物多樣性喪失已成為全球緊迫的環境挑戰之一。生物多樣性不僅是維持生態系統穩定的重要基礎,還與人類的福祉直接相關。然而,資金投入不足和治理措施滯后使得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展緩慢。為應對這一挑戰,國際社會愈加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并推動生物多樣性金融的發展。通過創新金融工具和政策支持,生物多樣性金融為生態保護提供了可持續的資金來源,助力自然資本與經濟發展的協同進步。本章將圍繞
111、生物多樣性及其金融機制展開研究。首先,闡述生物多樣性的核心概念、層次、價值及主要威脅,強調其在生態系統和人類福祉中的重要性。接下來,介紹生物多樣性金融的定義與政策背景,分析綠色債券、生物多樣性信用等金融工具如何為生態保護提供支持。最后,展望生物多樣性金融的發展趨勢,探討政策、金融工具和技術等在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作用。4.1 生物多樣性發展研究 4.1.1 生物多樣性定義生物多樣性和相關生態系統為社會提供了一系列寶貴的服務,是人類健康、福祉和經濟增長的基礎。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的定義,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
112、色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這也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48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 4.1.2 生物多樣性層次生物多樣性涵蓋了三個主要方面: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蚨鄻有灾傅氖峭晃锓N內部個體之間在遺傳特征上的差異。這種差異化體現在形態、生理、行為等方面,使得個體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抵御疾病并進行有效的進化。這一層次的多樣性確保了物種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適應能力和生存可能性,它能夠為物種提供更大的變異性和適應性,幫助物種在面對環境壓力時保持其生存和繁衍
113、能力。物種多樣性則涉及生態系統中不同種類生物的數量和種類的多樣性,包括已知和未知物種。由于每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彼此之間相互聯系,共同支持生態系統的功能。因此,物種多樣性不僅增加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韌性,還促進了生態功能的完整性,如授粉、營養循環和食物鏈的維持。生態系統多樣性則包括地球上各種生態系統類型的多樣性,如熱帶雨林、草原、濕地和海洋等。這些不同的生態系統具有各自獨特的生物群落和環境條件,提供了多樣的棲息地和生態功能。每種生態系統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支持了各種生物的生存和生態過程??傮w而言,這三個層次相互依存,共同維持和促進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整體平衡。延伸來看,功能多樣性是
114、指不同物種在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不同功能角色,強調的是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貢獻,有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健康。時空動態關注生物多樣性在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的變化,比如季節性變化和長期演化趨勢。研究時空動態可以幫助理解生態系統如何隨著時間變化而適應和演變,從而制定更有效的保護策略。4.1.3 生物多樣性價值生物多樣性具有多重價值,涵蓋生態、經濟、文化和科學等多個領域,構成了一個互相依存的網絡,對人類健康與福祉至關重要。據估計,2018年全球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約為155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1.85倍(王金南院士團隊,2023年)。除了巨大的經濟貢獻,生物多樣性還具有內在的存在價
115、值,體現在自然之美應被保護以及人類與其他物種和諧共存的理念上。生物多樣性具有顯著的生態價值。豐富的生物種類提高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適應能力,使其能夠更有效地抵御并恢復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的影響。這種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保障了關鍵服務的提供,包括水凈化、土壤肥力、授粉和氣候調節等,從而支持了全球環境的可持續性和人類的生存條件。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多樣化的自然資源支撐著漁業、農業和林業等經濟活動,這些活動依賴于生物種類和基因的豐富性。此外,生物多樣性推動了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同時,藥用資源的多樣性也具有極高的經濟意義,現代許多藥物的研發直接來源于生物多樣性,這些基因資源為
116、醫學研究和新藥開發提供了寶貴的基礎,促進了健康領域的創新和進步。生物多樣性蘊含深遠的科學與文化價值。生物多樣性在科學研究和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幫助我們理解生命的起源、進化以及生態系統的運行機制,成為生物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在文化和精神層面,自然與人類文化、宗教和精神生活密切相連,許多文化傳統都植根于與特定生物或生態系統的關系,這些文化關系深刻影響了人類的精神世界和社會結構。生物多樣性作為全球生態系統健康運轉的支柱,推動了經濟繁榮、促進科學進步,豐富了文化和精神生活,以多重價值共同構成了一個復雜且相互依存的系統,彰顯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福祉的關鍵意義。2024 年度中國資
117、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49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威脅因素具體原因棲息地破壞人類活動,如城市化、農業擴張和基礎設施建設,破壞了大量自然棲息地,導致物種失去生存空間。過度利用過度捕撈、非法狩獵和森林砍伐等行為導致物種數量顯著減少,部分物種瀕臨滅絕。氣候變化氣候變化使棲息地環境發生變化,許多物種難以適應新氣候條件,影響其生存。外來物種入侵外來物種的引入可能破壞本地生態系統,競爭資源,甚至導致本地物種滅絕。污染化學污染、水體污染和空氣污染對生態系統和物種生存構成重大威脅,特別是對水生和敏感物種。4.1.4 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生物多樣性正以顯著速度和不容忽視的趨勢持續惡化。世界自然
118、基金會的數據顯示,1970年至2020年間,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減少了73%,棲息地退化與喪失是主要原因,氣候變化也對野生動物種群產生了重要影響。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這一趨勢可能進一步加劇。以下因素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主要威脅: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的基礎,為人類生存發展提供自然資源,并對環境和社會產生重大影響。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計,如果在生物多樣性方面不采取行動,作物產量和漁獲量的變化、其他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潛在新藥物來源的喪失,到2050年可能會導致累計成本約10萬億美元。50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 4.1.5 生物多樣性保護1.生物多
119、樣性保護框架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通過了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這是一份具有歷史意義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該框架強調了金融部門在推動企業和金融機構監測、評估和披露生物多樣性相關風險中的重要角色,旨在促進全球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性利用,提出在2050年之前實現關注整體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改善的長期目標。其4個長期目標如下:2.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1)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措施類型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多重威脅嚴重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物種存續,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國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應對這些挑戰。第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的重要策略,各國政府在生物多
120、樣性豐富但脆弱的區域設立保護區,并結合科學研究與社區參與進行管理。例如,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成立于1872年,是全球第一個國家公園,為灰狼、北美野牛和駝鹿等瀕危物種提供了安全棲息地。第二,恢復生態系統是關鍵措施,通過植樹造林、濕地修復等生態工程項目,全球各地逐漸恢復了退化的生態系統功能。例如,中國的“綠化祖國”行動通過大規模植樹改善了森林和草原生態系統,同時采用生態補償機制激勵農民參與生態恢復工作。此外,立法保護也是不可或缺的措施,各國通過制定和實施保護瀕危物種及限制污染的法律,來加強生物多樣性的管理。截至2024年5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已獲184個國家參與,嚴格控制瀕
121、危物種的國際貿易。第三,增強公眾意識至關重要。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每年5月22日)旨在提高公眾的關注度,學校課程和實地考察活動能有效增加學生的參與感。同時,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宣傳,傳播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知識和意義,也能有效推動公眾參與。長期目標A在2050年之前維持、增強或恢復,大幅度增加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連通性和復原力;制止已知受威脅物種的人為滅絕,到2050年所有的物種滅絕率和風險減少10倍,本地野生物種的數量增加到健康和有復原力的水平;野生和馴化物種種群內的遺傳多樣性得以保持,從而保護它們的適應潛力。B到2050年,生物多樣性得到利用和管理,自然對人類的貢獻,包括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的貢獻得到重
122、視,以及通過保護得到維護和加強,恢復目前正在下降的生態系統,支持可持續發展,造福今世后代。C利用遺傳資源、遺傳資源數字序列信息以及與遺傳資源相關的傳統知識(如適用)所產生的貨幣和非貨幣利益得到公平的分享,包括酌情與土著人民和當地社區分享,并到2050年大幅增加,同時確保與遺傳資源相關的傳統知識得到適當保護,從而根據獲取和惠益分享的國際文書,促進生物多樣性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D所有締約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以及經濟轉型國家,都有充分的執行手段,包括財政資源、能力建設、技術和科學合作,以及獲取和轉讓技術,以充分執行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逐步縮小每年7
123、000億美元的生物多樣性資金缺口,并使資金流動與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和2050年生物多樣性愿景保持一致。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51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 4.2 生物多樣性金融 4.2.1 生物多樣性金融的定義及來源生物多樣性金融是指利用金融工具和機制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通過整合經濟激勵與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金融旨在動員社會資源,促進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管理和恢復。這一概念來源于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及其相關議定書,并受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推動。隨著市場對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重視的提升,生物多樣性金
124、融逐漸成為綠色金融和可持續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4.2.2 生物多樣性金融發展相關政策圍繞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全球范圍內還有多個國際倡議和國家金融政策,以推動各方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金融建設。1.國際主要倡議生物多樣性融資倡議(BIOFIN):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起,為各國提供技術支持,設計并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融資策略。BIOFIN通過識別資金缺口和開發創新融資機制,推動政府和私營部門提供資金支持。生物多樣性融資承諾(Finance for Biodiversity Pledge,FFB):全球已有超170家金融機構簽署了該協議,旨在通過金融活動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負面影響,支持保護與
125、恢復項目,并提高金融機構的透明度與可持續性。第四,國際合作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共享技術和最佳實踐,國際社會可以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外來物種入侵和污染問題。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會議,推動了各國制定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并支持跨國生態走廊的建立,促進物種基因的交流和遷徙。(2)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并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根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中國通過加強生物安全、應對外來物種入侵以及管理生物遺傳資源共享等舉措,致力于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近
126、年來,生態環境部發起了“綠盾”行動,對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嚴格的生態環境監督檢查,整改率達到95%。2021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明確了新時期的保護目標和任務。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主席國,中國推動了“昆明-蒙特利爾框架”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達成。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的典型案例,進一步完善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治體系。2024年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明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點任務,包括恢復30%的退化生態系統,建立完整的政策、法規和監測體系,促進生物
127、多樣性保護水平的全面提升。52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責任投資原則(PRI):由聯合國于2006年發起,旨在鼓勵全球投資者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促進可持續發展。簽署PRI的投資者承諾考慮ESG風險和機遇,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TNFD):于2021年啟動,為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框架,以識別、評估和披露與自然相關的風險和機遇,促進金融體系將生物多樣性因素納入考量。自然資本協議(Natural Capital Protocol):由自然資本聯盟開發,幫助企業和金融機構識別其對自然資本的依賴和影響,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商業決
128、策,減少對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國際金融公司(IFC)生物多樣性金融參考指南:幫助投資者識別符合生物多樣性金融標準的項目,推動金融機構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投資決策,提高金融活動的可持續性。以上主要原則倡議之外,還有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設施(GBIF,the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等協助倡議落地的數據庫,GBIF是一個由世界各國政府資助的國際網絡和數據基礎設施,旨在為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提供對地球上所有類型生命數據的開放訪問。2.國家金融相關政策在國家層面,中國和歐盟等經濟體積極制定生物多樣性金融政策。中國在綠色低碳轉型產業目錄、綠色信貸指引和綠色
129、債券支持項目目錄中,將生物多樣性金融納入政策框架。例如,2024年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進一步強化了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的金融支持。此外,中國的生態補償機制激勵各方參與生態恢復,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落實。歐盟在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和歐盟綠色債券標準中,同樣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將“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作為關鍵環境目標之一。這些政策要求投資項目對生物多樣性產生積極影響,推動金融市場向綠色和可持續方向發展。4.2.3 生物多樣性金融業務及工具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系統保護的關注日益加劇,生物多樣性金融正逐漸成為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創新的融資機制和多樣化的金
130、融工具,生物多樣性金融為生態保護項目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持,同時促進了可持續經濟的發展。1.生物多樣性金融相關業務(1)生物多樣性信用(Biodiversity Credits)生物多樣性信用是一種創新的市場化機制,旨在通過多方合作推動生態系統服務的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恢復。類似于碳信用,生物多樣性信用通過企業、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參與進行創造和交易,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可持續的資金支持。各地通過實施生態恢復項目發行生物多樣性信用,以大規模資助保護行動并推動全球自然生態的可持續管理。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顯示,生物多樣性信用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20億美元,并于2050年增至690億
131、美元。此類金融工具的普及為生態恢復提供了大規模的資金支持,顯著彌補全球自然保護的資金缺口。(2)債務換自然(Debt-for-Nature Swaps)債務換自然是一種創新的金融機制,通過將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減免與自然資源保護相結合,釋放資金以支持生態保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53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護項目。自1987年以來,多個國家已成功運用債務換自然機制,累計實現數億美元的債務減免,顯著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2022年,全球債務換自然項目涉及金額達12億美元,集中于森林恢復、水資源管理等重點生態保護領域,展示了該機制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巨大潛力。(3)混合
132、融資(Blended Finance)混合融資通過公共和私人資金的協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提供靈活的資金支持。此模式有效降低私人投資者的風險,吸引更多資本流入生態保護領域。根據Convergence的統計,氣候領域的混合融資年均規模為76.9億美元,盡管規模顯著,但相較每年3萬億至6萬億美元的全球投資需求仍顯不足。優惠資本和商業資本的比例分別為23.5%和76.5%,這表明混合融資在吸引私人資本方面初見成效,但仍需進一步提升,以滿足全球生態保護的龐大資金需求。(4)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 Model)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 Model)將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促進綠色產業
133、和生態修復的協同發展。自2021年以來,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相關部門批準了94個EOD試點項目,總授信額超2000億元人民幣。EOD項目覆蓋多個省市,推動生態修復與綠色產業并行發展,為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重效益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2.生物多樣性金融相關工具(1)綠色債券(Green Bonds)綠色債券作為支持環保項目的債務工具,近年來迅速擴展至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恢復領域。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可持續債券市場報告,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發行總量已達到3.2萬億美元。在中國,根據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
134、(IIGF)發布的2023年中國綠色債券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境內綠色債券累計發行規模約為3.62萬億元人民幣。盡管尚無專門針對生物多樣性項目的明確統計,綠色債券市場的快速增長預示著巨大的資金潛力。(2)綠色貸款(Green Loans)綠色貸款為支持環保項目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其中也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根據環境金融數據庫(Envi-ronmental Finance Database)的統計,2022年全球綠色貸款發行總額創下新高,達513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43.7%,由221個機構發放,與2021年相比幾乎翻倍。在中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末,本
135、外幣綠色貸款余額達到30.0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5%,比年初增加8.48萬億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10.43萬億元和9.81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7.3%。(3)綠色保險(Green Insurance)綠色保險為生態保護和環境風險管理提供保障,包括氣候變化、污染控制等多方面內容。根據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的報告,2023年全球綠色保險市場規模約為38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增長至154.9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5.6%。在中國,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統計,截至2023年末,綠色保險業務保費收入為2298億元
136、人民幣,共計提供保險保障709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涉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保險產品主要包括野生動物肇事、生態碳匯、海洋生態救助等,但具體的保費收入和保障金額數據尚未公開。54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ESG評級實證研究 4.3 生物多樣性金融業務未來發展趨勢未來生物多樣性金融可在政策引導、金融創新、技術應用和全球合作等多個層面深度融合,推動該領域向更高效、更協同的方向發展,以實現實際的生態效益和經濟回報。一是政策驅動與監管框架的強化將為生物多樣性金融奠定堅實基礎。隨著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的不斷提升,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將出臺更加嚴格的法規與政策
137、。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及地方性政策的實施,將要求企業在環境報告中納入生物多樣性影響,并為生物多樣性金融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政府和國際組織將通過制定綠色財政政策、生態補償機制和稅收激勵政策等,直接引導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向,使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金融投資的核心領域之一。二是金融工具的多樣化與創新將加速發展。生物多樣性信用市場、債務換自然機制和混合融資模式將繼續為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提供靈活且有力的資金支持。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債務換自然等機制的普及將推動生態保護項目的實施,綠色債券和綠色貸款也將逐步納入生物多樣性考量,助力生態修復和物種保護。這些金融工具的逐步成熟將進一步推動生態與經濟的雙贏局面,形成多元
138、化的資金支持體系。三是技術創新將在生物多樣性金融中發揮關鍵作用。數據驅動的生態監測、大數據分析和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將顯著提高生態項目的透明度和投資者信任度。區塊鏈技術為生物多樣性信用和綠色債券提供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交易記錄,而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結合將使生物多樣性風險管理和項目評估更加精準高效。這些技術創新將推動生物多樣性金融市場更加成熟,并加快生態保護項目的落地實施。四是隨著投資者生物多樣性風險意識的提高,全球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將更加重視生態、社會和治理(ESG)因素,特別是在風險披露和管理方面。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偏好將逐漸向責任導向型轉變,不再僅關注經濟回報,而是更加強調企業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
139、的表現。金融機構將設計更多創新產品,引導資金流向那些致力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公司和項目,推動整個金融市場形成綠色轉型的合力。最后,國際合作和市場發展將使全球生物多樣性金融生態系統更加緊密??鐕鴻C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協作將為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援助?;旌先谫Y模式和跨境保護項目將進一步促進國際社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合作。通過數據、知識與最佳實踐的共享,全球生物多樣性金融市場將實現互聯互通,共同推動全球生態修復和保護目標的實現。第五章ESG評級實證研究56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 章節摘要本報告共收集了9家海內外機構對
140、國內上市公司的ESG評級數據,其中,來自海外的ESG評級包括明晟和路孚特,來自國內的ESG評級包括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融綠和有機數。相較2023年,本年報告增加了明晟和有機數,去掉了彭博的ESG評級數據。本章節通過對ESG評級、ESG一級指標以及基金ESG評級與收益率和波動率開展回歸分析,試圖從實證角度研究ESG評價體系對投資的指引作用,主要有以下結論:絕大多數ESG評級對股價收益率和經市場調整后的股價收益率的預測作用明顯,但是少數存在分歧。具體來看,5家機構的ESG評級(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在一定置信水平下與下一期的股價收益率顯著正相關,2家機構的ESG評級(路孚
141、特和有機數)與下一期的股價收益率顯著負相關,2家機構的ESG評級與(明晟和中證)與下一期的股價收益率呈不相關;6家機構的ESG評級(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與下一期的經過市場調整股價收益率呈顯著正相關,僅有機數的ESG評級與下一期的經市場調整股價收益率呈顯著負相關,2家機構的ESG評級(明晟和路孚特)與下一期的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呈不相關。針對股價波動率,部分評級機構數據顯示,在一定程度上,上市公司的ESG評級越高,股價波動率越小,這一結果與之前的研究保持一致。具體來看,4家機構(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的ESG評級與下一期股價波動率顯著負相關,僅有機數的ESG評級與下一
142、期的股價波動率顯著正相關,其余機構的ESG評級對股價波動率的解釋都不顯著。部分機構的ESG評級變動(當期ESG評級減去上一期ESG評級的差額與上一期ESG評級的比值)與股價收益率呈現正相關,與股價波動率呈現負相關。具體來看,僅商道融綠ESG評級變動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呈顯著正相關,3家(妙盈、秩鼎和有機數)ESG評級變動與下一期的股價波動率為顯著負相關;而針對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2家(萬得和商道融綠)的ESG評級變動的回歸結果呈顯著正相關,3家(華證、妙盈和有機數)的ESG評級變動的回歸結果呈顯著負相關。進一步嘗試采用ESG評級變動預測股價波動率時,2家(明晟和有機數)的ESG評級
143、變動與下一期股價波動率的回歸結果呈現正相關,2家(華證和商道融綠)的ESG評級變動與下一期股價波動率的回歸結果呈現負相關。ESG一級指標對股價收益率預測作用存在分化,與股價波動率呈顯著負相關。對于股價收益率,環境維度上分別有3家(明晟、妙盈和商道融綠)、社會維度上有5家(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公司治理維度上有6家(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的指標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呈顯著正相關;此外,環境維度上有有機數、社會維度上有2家(中證和有機數)、公司治理維度上2家(路孚特和有機數)呈顯著負相關。對于經過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整體而言,ESG三個一級指標基本上與下一期的股價收益
144、率呈顯著正相關。ESG三個維度依次分別有3家(明晟、妙盈和商道融綠)、4家(萬得、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6家(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的指標與下一期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呈顯著正相關,分別有2家(秩鼎和有機數)、0家、1家(有機數)呈顯著負相關。針對股價波動率,整體而言,ESG三個一級指標基本上與下一期的股價波動率呈顯著負相關。具體的,ESG三個維度分別有5家(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4家(萬得、華證、妙盈和秩鼎)、5家(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的指標與下一期的股價波動率呈顯著負相關。從基于ESG評級和ESG評級變動構建的投資組合來看,除了妙盈和有機數,
145、其他機構的多空投資組合(即購買低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57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ESG評級的股票同時賣出高ESG評級的股票)超額收益率不顯著。這說明基于這些ESG評級而構建的投資組合與市場傳統因子相關性較高,即其收益率能夠被股票市場中的因子較好地解釋。具體來看,基于妙盈和有機數的ESG評級構建的多空投資組合的收益率無法被股票市場的因子所解釋,并呈現了負的相關關系。對于ESG評級變動,本報告發現,基于所有評級機構的多空投資組合的超額收益率都不顯著。從基金ESG評級看,基金ESG評級對下一期基金收益率和波動率預測能力較弱?;餎SG評級對下一年基金收益率和波動率
146、預測的實證研究發現,5家機構(明晟、中證、萬得、妙盈和商道融綠)的ESG基金評級與基金產品的下一期的基金收益率呈顯著正相關,3家機構(路孚特、秩鼎和有機數)呈顯著負相關;6家(明晟、路孚特、中證、妙盈、秩鼎和有機數)的ESG基金評級與基金產品的下一期的波動率呈顯著負相關,1家(華證)呈顯著正相關。5.1 公司的ESG評級相關性及實證分析 5.1.1 公司層面ESG評級概覽及相關性相較2023年,本年報告增加了明晟和有機數,去掉了彭博的ESG評級數據,共收集了9家海內外機構對國內上市公司的ESG評級數據。其中,來自海外的ESG評級包括明晟和路孚特,來自國內的ESG評級包括中證、萬得、華證、妙盈、
147、秩鼎、商道融綠和有機數。隨著各家評級數據愈發完善,此次9家ESG評級機構都提供了詳細的評級和評分。2023年國內上市公司各機構ESG評級的描述性統計如表5-1所示。表5-1:中國上市公司層面各機構ESG評級的描述性統計評級機構覆蓋數均值標準差最小值中間值最大值明晟7222.2952.0540.0002.1008.560路孚特8780.4260.1760.0230.4210.929中證4,6260.5010.2890.0010.5011.000萬得5,1045.9900.8143.6145.8699.587華證5,16474.0584.20956.95073.79588.850妙盈4,8750.
148、4020.1310.1830.3590.866秩鼎5,09961.0759.52135.50060.29088.040商道5,31851.4506.71137.38049.66078.600有機數5,32823.28713.78211.00019.00086.000基于各家機構發布的2023年ESG評級數據,本報告對9家不同海內外機構的ESG評級進行相關性分析(表5-2)。兩兩機構之間評級相關性處于-0.046至0.868之間,其中,中證和有機數之間的相關性最低,為-0.046;妙盈和商道之間的相關性最高,達0.868。2023年各家數據的評級的相關性整體而言,較之之前年份有大幅度提升??赡艿?/p>
149、原因在58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表5-2:2023年上市公司層面各機構ESG評級的相關性統計評級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明晟1路孚特0.330*1中證0.193*0.436*1萬得0.341*0.644*0.592*1華證0.355*0.582*0.574*0.646*1妙盈0.364*0.733*0.613*0.805*0.717*1秩鼎0.151*0.526*0.514*0.610*0.523*0.648*1商道0.361*0.716*0.578*0.774*0.685*0.868*0.655*1有機數0.209*0
150、.191*-0.0460.141*0.158*0.182*0.125*0.121*1 5.1.2 公司層面ESG評級與收益率的實證分析本章節嘗試研究不同上市公司的ESG評級、ESG評級的變化對下一期的股價收益率的預測作用。本報告分別采用可得的明晟(樣本區間2007年-2024年)、路孚特(樣本區間2007年-2023年)、中證(樣本區間2022年-2024年)、萬得(樣本區間2022年-2024年)、華證(樣本區間2009年-2023年)、妙盈(樣本區間2017年-2024年)、秩鼎(樣本區間2019年-2024年)、商道融綠(樣本區間2022年-2024年)和有機數(樣本區間2015年-20
151、23年)九家ESG評級評分作為解釋變量,以2008年-2024年A股上市公司股價收益率和波動率作為被解釋變量,并按照如下條件對樣本進行處理:(1)剔除凈資產為負的觀測值;(2)剔除金融行業的觀測值;(3)剔除ST等特殊狀態的觀測值;(4)剔 除回歸中涉及的所有變量缺失的觀測值。為了控制極端值對實證檢驗結果的影響,本報告對回歸中涉及的所有連續變量都在上下1%分位數上進行縮尾處理,回歸所使用的財務數據均來自于國泰安(CSMAR)、萬得(WIND)和沃頓(WRDS)數據庫。于,隨著ESG的趨勢不斷發展,公布的數據不斷增加,各家機構能獲得的數據更詳實。盡管不同機構的ESG評級數據還是存在差別,但是整體
152、在走向趨同。關于ESG評級的有效性和趨同性在學術文獻中一直備受爭議。Gibson Brandon,R.et al.(2021)等使用路孚特、辰星、Inrate、彭博、富時羅素、MSCI和MSCI IVA的ESG評級數據研究發現七家評級機構的ESG評級之間的平均成對相關性約為0.45。Berg et al.(2022)對ESG評級分歧的來源進行分解,通過將六個供應商的ESG評級細分,確定了ESG評級分歧的三個來源。首先,評級機構采用不同的底層指標,可能導致分歧。他們把這個來源稱為“范圍分歧”。其次,他們指出,ESG評估者對相同類別的衡量是不同的,他們稱之為“衡量分歧”。最后,他們強調了“權重分歧
153、”。這是由于評估者在生成綜合ESG評級時,對不同類別賦予了不同的權重。馮鈺婷等(2024)的研究發現ESG信息披露程度上升會加劇對非財務信息的主觀解讀差異,從而增加ESG評級分歧。并且,在存在重大分歧的情況下,評級的有用性會下降。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59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表5-3:公司回歸模型變量定義變量名稱定義股價收益率月度股價收益率公司ESG評級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和有機數各自的ESG評分的自然對數經市場調整的收益率個股月度股票收益率減去A股綜合市場考慮現金紅利再投資的綜合市場年回報率(按流通市值加權法計算)股價波動率公
154、司過去月度股價收益率的標準差ESG評級變動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和有機數各自當期的ESG評分減去上一期ESG評分后的差值,再與上一期ESG評分的比值E環境評級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和有機數的環境指標S社會評級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和有機數的社會治理指標G公司治理評級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和有機數的公司治理指標企業規模企業期末資產總值的自然對數杠桿率杠桿率是指資產負債表中總資產與權益資本的比率資產收益率企業凈利潤與總資產的比值賬面市值比股東權益/公司市值現金持有經營投資產生的現金流量總額/總資
155、產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第一大股東持股數占總股數為了觀察上市公司的當年ESG評級是否會預測下一期的股價收益率,本報告采用以下回歸模型進行研究:股價回報率i,t+1=+ESG評級i,t+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 (1)股價回報率i,t+1=1+1ESG評級變動i,t+1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2)上述模型中,股價回報率i,t+1指個股的月度收益率,ESG評級i,t是上市公司的ESG評級,ESG評級變動i,t表示ESG評級變動(當期評級減去上一期評級的差額與上一期評級的比率)。本報告重點關注的和1系數,指上市公司當年的ESG評級或評級變動對下一期股價收益率的邊際影響
156、??刂谱兞恐敢幌盗锌赡苡绊懮鲜泄竟蓛r收益率的企業層面特征,包含企業規模、資產負債率、資產收益率、賬面市值比、現金持有、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此外,本報告還控制了公司的行業固定效應和月度固定效應,具體的變量定義參見表5-3?;貧w結果顯示(表5-4),大部分機構的ESG評級能預測下一期的股價收益率。具體來看,萬得、華證、妙盈和商道融綠的ESG評級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分別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為正,秩鼎的ESG評級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為正。而路孚特、有機數的ESG評級結果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顯著性為負,明晟和中證的ESG評級與股價收益率并不相關。Ferri
157、ani,F.,&Natoli,F.(2021)發現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ESG評級較高的公司表現更好,他們的研究得出COVID-19期間投資者強烈偏好低ESG風險的基金。陳宏韜等(2024)的研究發現較大的分歧阻礙了市場對ESG信息的有效定價,而當ESG表現較好時能夠削弱這種影響。Lins et al.(2017)的研究發現企業有強烈的動力去改善其ESG表現,不僅是為了吸引投資者,也是為了改善其股票市場表現。他們的研究發現相對于低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高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往往會實現更高的股票回報、盈利能力、增長和員工銷售額。60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五章
158、 ESG評級實證研究表5-4:ESG評級及ESG評級變動與股價收益率注:所有變量的定義詳見表5-3所示,樣本量代表觀測值數量。括號中報告按照公司和年度層面聚集效應調整的T-統計量。*、*和*分別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顯著。被解釋變量股價收益率表A固定效應模型:ESG評級與股價收益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企業ESG評級-0.004-0.161*0.0241.573*0.954*0.661*0.306*1.812*-0.273*(-0.08)(-1.82)(0.75)(6.38)(4.10)(8.00)(1.76)(6.40)(-8.39)企業規模0.077-0
159、.230*-0.232*-0.340*-0.366*-0.292*-0.286*-0.344*-0.154*(1.33)(-4.81)(-6.95)(-10.46)(-22.35)(-14.25)(-12.20)(-10.64)(-8.54)資產負債率-0.1090.077-0.553*-0.2490.382*0.198*0.105-0.328*0.188*(-0.29)(0.28)(-3.12)(-1.43)(4.61)(1.95)(0.90)(-1.90)(2.02)資產收益率-1.055-1.1920.339-0.1101.694*0.896*0.642*-0.2751.173*(-0.
160、83)(-1.22)(0.58)(-0.20)(6.45)(2.99)(1.77)(-0.50)(4.09)賬面市值比0.883*1.746*2.796*3.058*2.156*1.814*2.104*3.009*1.752*(2.98)(7.97)(19.00)(21.04)(27.92)(20.24)(21.33)(21.06)(20.36)現金持有3.937*3.610*4.186*4.632*2.771*3.601*3.273*4.571*3.501*(3.61)(4.46)(8.70)(9.93)(12.46)(12.26)(9.26)(9.85)(13.13)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0.
161、009*0.010*0.007*0.007*0.005*0.006*0.006*0.006*0.006*(2.34)(3.72)(3.85)(3.40)(5.28)(5.24)(4.49)(3.28)(5.41)月份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行業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3080.2800.3930.3910.3590.2980.2810.3910.320樣本量3128551999900549716848060629371222524397621348983表B固定效應模型:ESG評級變動與股價收益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E
162、SG評級變動0.0180.287-0.0120.607-1.652-0.491*-3.375*3.057*-0.444*(0.67)(1.46)(-0.60)(1.02)(-1.34)(-3.40)(-3.22)(1.75)(-5.18)控制變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3070.3050.5430.5440.3580.2930.3060.5440.295樣本量2153441606366134060842882425155316738140905318150本報告進一步采用ESG評級變動來預測下一期股價收益率,結果顯示(表5-4-B),僅有商道的ESG評級變動的回歸結果顯著為
163、正。同時,妙盈、秩鼎和有機數的ESG評級變動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為負,其余的5家的ESG評級變動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并不顯著。Shanaev,S.,&Ghimire,B.(2022)采用MSCI的評級,以美國上市公司為樣本做實證分析,研究結果顯示,ESG評級下調,股票的回報率顯著為負;反之,ESG評級上升并沒有帶來股價回報率的上升。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61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本報告進一步探索各家ESG機構評級結果能否預測下一期的經過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采用如下模型:經市場調整的股價回報率i,t+1=+1ESG評級i,t+控制變
164、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3)經市場調整的股價回報率i,t+1=+2ESG評級變動i,t+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4)上述模型中,經市場調整的股價回報率i,t+1指個股月度收益率減去A股綜合市場考慮現金紅利再投資的綜合市場年回報率(按流通市值加權法計算)的股價收益率,ESG評級i,t是上市公司的ESG評級評分,ESG評級變動i,t表示ESG評級差分變動比率。從結果看(表5-5-A),6家機構的ESG評級能預測下一期的經過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僅有機數的ESG評級與經過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呈負顯著,其余2家機構呈不相關。本報告進一步采用ESG評級
165、變動來預測下一期經過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根據表5-5-B,整體而言,2家機構(萬得、商道)ESG評級變動與下一期經過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呈正顯著,3家機構(華證、妙盈、有機數)ESG評級變動與下一期經過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呈負顯著,其余4家ESG評級變動與下一期經過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不顯著。表5-5:ESG評級及ESG評級變動與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被解釋變量經市場調整的收益率表A固定效應模型:ESG評級與經市場調整的收益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企業ESG評級-0.005-0.1260.056*1.599*0.614*0.621*0.
166、336*1.750*-0.260*(-0.11)(-1.46)(1.75)(6.63)(2.67)(7.55)(1.95)(6.29)(-8.03)企業規模0.091-0.219*-0.249*-0.347*-0.320*-0.275*-0.283*-0.362*-0.155*(1.63)(-4.55)(-7.51)(-11.11)(-20.25)(-13.53)(-12.24)(-11.64)(-8.63)資產負債率-0.314-0.010-0.606*-0.347*0.486*0.1250.040-0.395*0.073(-0.84)(-0.04)(-3.44)(-2.04)(5.98)(
167、1.24)(0.34)(-2.34)(0.79)資產收益率-1.520-1.639*-0.314-0.6321.417*0.816*0.487-0.5901.139*(-1.22)(-1.75)(-0.55)(-1.18)(5.50)(2.76)(1.38)(-1.10)(4.04)賬面市值比0.836*1.719*2.702*2.862*1.857*1.778*2.048*2.847*1.699*(2.91)(8.06)(18.46)(20.55)(24.79)(19.99)(21.23)(20.77)(19.87)現金持有4.235*3.909*4.157*4.388*2.585*3.29
168、8*2.908*4.316*3.118*(3.88)(4.87)(8.74)(9.68)(11.78)(11.32)(8.37)(9.59)(11.74)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0.008*0.009*0.004*0.004*0.005*0.005*0.006*0.004*0.005*(2.25)(3.48)(2.29)(2.20)(5.52)(4.98)(4.40)(2.16)(4.57)月份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行業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0260.0220.0750.0720.0690.0680.0690.0710.068樣本量31285519
169、99900549716848060629371222524397621348983表B固定效應模型:ESG評級變動與經市場調整的收益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ESG評級變動0.0190.2200.0071.016*-2.715*-0.523*-1.3915.937*-0.424*(0.71)(1.13)(0.36)(1.66)(-2.22)(-3.65)(-1.35)(3.30)(-5.01)控制變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0290.0240.0860.0800.0700.0690.0790.0800.069樣本量215344160636613406
170、0842882425155316738140905318150注:所有變量的定義詳見表5-3、5-4所示,樣本量代表觀測值數量。括號中報告按照公司和年度層面聚集效應調整的T-統計量。*、*和*分別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顯著。62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表5-6:ESG評級與股價波動率注:所有變量的定義詳見表3所示,樣本量代表觀測值數量。括號中報告按照公司和年度層面聚集效應調整的T-統計量。*、*和*分別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顯著。5.1.3 公司層面ESG評級與波動率的實證分析股價波動率,也是投資分析中度量風險的重要指
171、標。本報告進一步探究ESG評級以及ESG評級變動與下一期股價波動率之間的關系。具體而言,本報告將模型(3)和模型(4)中的股價收益率更換為股價波動率,用以上9家ESG評級與股價波動率進行分析,回歸結果如表5-A中所示。股價波動率i,t+1=+1ESG評級i,t+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 (5)股價波動率i,t+1=1+2ESG評級變動i,t+1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 (6)上述模型中,股價波動率i,t+1指個股過去月度的日股價收益率的標準差,ESG評級i,t是上市公司的ESG評級評分,ESG評級變動i,t表示ESG評級差分變化率(當期評級減去上一期
172、評級的差額與上一期評級的比率)。整體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上市公司的ESG評級越高,股價波動率越小。具體來看(表5-6-A),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的ESG評級與股價波動率都呈顯著負相關,僅有機數的ESG評級與股價波動率都呈顯著正相關,其余機構的ESG評級對股價波動率的解釋都不顯著。這與Eccles、Loannou和Serafeim(2014)等的研究結論較為一致,葉瑩瑩和王小林(2024)的研究也發現ESG能夠顯著而穩健地降低股票市場波動,且在市場下跌時期更明顯,即具有良好ESG狀況的公司不易受到系統性風險沖擊的影響,因此展現出較低的風險。被解釋變量股價波動率表A固定效應模型:ESG評級與
173、股價波動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企業ESG評級0.0060.025-0.008-0.055-0.209*-0.236*-0.727*-0.150*0.057*(0.73)(1.15)(-0.94)(-0.95)(-3.41)(-10.16)(-15.36)(-2.22)(6.77)企業規模-0.128*-0.133*-0.217*-0.226*-0.140*-0.113*-0.103*-0.226*-0.148*(-8.59)(-9.63)(-27.60)(-30.16)(-30.75)(-18.77)(-15.52)(-29.72)(-28.19)資產負債率0.66
174、0*0.659*0.333*0.339*0.326*0.389*0.393*0.345*0.397*(6.70)(8.16)(7.31)(7.70)(13.11)(12.38)(11.16)(7.89)(13.64)資產收益率-0.881*-0.890*-1.485*-1.375*-0.962*-1.169*-1.128*-1.324*-1.109*(-3.47)(-4.12)(-10.78)(-10.53)(-15.20)(-15.82)(-12.86)(-10.16)(-16.13)賬面市值比-0.679*-0.678*-0.388*-0.374*-0.402*-0.544*-0.566*
175、-0.366*-0.457*(-10.16)(-12.38)(-11.27)(-11.28)(-18.75)(-21.32)(-20.65)(-11.09)(-18.59)現金持有-0.0430.001-0.358*-0.379*-0.322*-0.200*-0.220*-0.371*-0.253*(-0.21)(0.00)(-3.11)(-3.40)(-6.78)(-2.86)(-2.67)(-3.33)(-4.14)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0.005*-0.003*-0.001*-0.0010.000-0.001*-0.001*-0.001-0.001*(-4.93)(-4.21)(-1.86
176、)(-1.21)(0.01)(-3.03)(-1.93)(-1.03)(-1.72)月份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行業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3820.3740.4420.4150.4080.2540.2840.4530.332樣本量3128551999900549716848060629371222524397621348983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63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 5.1.4 公司層面ESG一級指標與收益率的實證分析本報告進一步采用各家評級機構的一級指標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來對股價收益率做回歸分析。
177、我們分別采用9家評級機構的ESG一級指標數據包括: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融綠和有機數的環境E、社會S和公司治理G的一級指標作為被解釋變量,采用如下模型(7)-(9)的回歸方程,試圖探討一級指標是否能預測下一期的股價收益率。股價回報率i,t+1=1+1環境評級i,t+1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 (7)股價回報率i,t+1=2+2社會評級i,t+2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 (8)股價回報率i,t+1=3+3公司治理評級i,t+3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 (9)上述模型中,股價回報率i,t+1指上市公司的股價
178、收益率,環境評級i,t、社會評級i,t、公司治理評級i,t分別是上市公司的E、S、G單項評分。從E評級來看(表5-7-A),明晟、妙盈和商道融綠的E評級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至少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為正,而有機數的E評級與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為負。Derwall et al.(2004)的研究發現與不太環保的同行相比,更多的環保企業從更高的股票回報中受益。即使經過多次方法學控制后,這些發現仍然很重要。從S評級來看(表5-7-B),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的S評級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為正,中證和有機數的S評級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的回
179、歸結果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為負。Edmans(2011)的研究發現員工滿意度和長期股票回報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他們的研究發現,在1984年至2009年期間,被認為提供最佳工作條件的美國公司每年獲得3.5%的阿爾法收益(比行業基準高出2.1%)。從G評級來看(表5-7-C),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的G評級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在1%的顯著水平下為正,而路孚特和有機數的G評級與下一期股價收益率至少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為負。Chang,R.,等.(2020)通過構建的ESG指標體系研究發現E環境變量在短期內可以預測股價收益率,而社會S和治理G變量可以在長期內預測股價收益
180、率。64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表5-7:ESG一級指標與股價收益率被解釋變量股價收益率表A固定效應模型:E評級與股價收益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企業E評級0.079*0.051-0.0040.0410.1690.188*-0.1310.992*-0.235*(2.52)(1.19)(-0.15)(1.35)(1.32)(4.77)(-1.62)(5.46)(-3.93)企業規模0.075-0.234*-0.224*-0.223*-0.355*-0.256*-0.255*-0.333*-0.172*(1.35)(
181、-4.78)(-6.86)(-6.52)(-21.64)(-12.56)(-11.53)(-10.25)(-9.60)資產負債率-0.3300.004-0.577*-0.461*0.322*0.1360.104-0.377*0.138(-0.95)(0.02)(-3.28)(-2.35)(3.96)(1.22)(0.89)(-2.20)(1.48)資產收益率-1.173-1.2760.4080.0441.794*0.3780.661*-0.1831.476*(-1.02)(-1.26)(0.71)(0.07)(6.84)(1.16)(1.82)(-0.33)(5.13)賬面市值比0.934*1
182、.747*2.794*2.818*2.158*1.783*2.092*2.991*1.845*(3.31)(7.82)(18.87)(17.70)(27.90)(19.01)(21.21)(20.88)(21.64)現金持有3.797*3.664*4.174*4.535*2.772*3.493*3.291*4.533*3.483*(3.96)(4.28)(8.67)(8.68)(12.47)(10.84)(9.31)(9.77)(13.05)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0.011*0.009*0.008*0.008*0.005*0.005*0.006*0.007*0.006*(3.37)(3.34)(3
183、.92)(3.89)(5.45)(3.96)(4.65)(3.55)(6.10)月份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行業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3100.2830.3930.4050.3590.2950.2810.3910.320樣本量3732448116900548058148060625283422524397621348983表B固定效應模型:S評級與股價收益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S評級-0.048-0.062-0.076*0.282*0.365*0.609*0.320*1.291*-0.151*(-1.25)(-1.0
184、7)(-2.09)(5.17)(2.89)(7.61)(3.22)(5.99)(-2.00)控制變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3030.2800.3930.3900.3590.2950.2810.3910.320樣本量3592751999900549711048059426072322524397621348983表C 固定效應模型:G評級與股價收益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G評級-0.034-0.137*0.152*1.016*0.880*0.328*1.160*1.333*-0.276*(-0.93)(-1.84)(4.46)(4.18)(4.72
185、)(3.69)(5.08)(4.17)(-8.08)控制變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3100.2800.3930.3900.3590.2950.2810.3910.320樣本量3728251999900549716848060626072322524397621348983注:所有變量的定義詳見表5-3所示,樣本量代表觀測值數量。括號中報告按照公司和年度層面聚集效應調整的T-統計量。*、*和*分別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顯著。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65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進一步的,本報告采用各家評級機構的一級指標E、S和G與下一
186、期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做回歸分析,采用模型(10)-(12)的回歸方程,試圖探討ESG二級指標是否能預測下一期的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回歸結果展示在表7中。經市場調整的股價回報率i,t+1=1+1環境評級i,t+1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10)經市場調整的股價回報率i,t+1=2+2社會評級i,t+2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11)經市場調整的股價回報率i,t+1=3+3公司治理評級i,t+3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12)上述模型中,經市場調整的股價回報率i,t+1指個股月度股票收益率減去A股綜合市場考慮現金紅利再投資的
187、綜合市場年回報率(按流通市值加權法計算)的股價收益率,環境評級i,t、社會評級i,t、公司治理評級i,t分別是上市公司的E、S、G單項評分。從E評級來看(表5-8-A),3家評級機構包括明晟、妙盈和商道融綠的E評級與下一期的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至少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為正,秩鼎和有機數的E評級與下一期的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為負,其余的為不顯著。從S評級來看(表5-8-B),3家評級機構包括萬得、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的S評級與下一期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回歸結果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為正,其余機構的S評級結果與下一期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的回歸結果不顯著
188、。從G評級來看(表5-8-C),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的G評級與下一期的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都在1%的顯著性水平為正,而有機數的G評級與下一期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為負,明晟和路孚特的G評級與下一期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不相關。66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表5-8:ESG一級指標與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被解釋變量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表A固定效應模型:E評級與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企業E評級0.070*0.0610.0130.0340.0330.140*
189、-0.218*0.917*-0.234*(2.25)(1.44)(0.45)(1.13)(0.26)(3.55)(-2.70)(5.13)(-3.90)企業規模0.088-0.219*-0.235*-0.224*-0.311*-0.233*-0.241*-0.348*-0.172*(1.61)(-4.48)(-7.25)(-6.72)(-19.66)(-11.44)(-11.13)(-11.15)(-9.61)資產負債率-0.513-0.113-0.648*-0.597*0.446*0.0960.042-0.443*0.026(-1.48)(-0.40)(-3.70)(-3.09)(5.59)
190、(0.87)(0.36)(-2.63)(0.28)資產收益率-1.477-1.652*-0.157-0.5181.479*0.3290.508-0.5001.427*(-1.31)(-1.70)(-0.28)(-0.84)(5.77)(1.02)(1.44)(-0.94)(5.05)賬面市值比0.917*1.705*2.707*2.653*1.858*1.749*2.034*2.826*1.787*(3.35)(7.87)(18.42)(17.23)(24.78)(18.76)(21.09)(20.57)(21.08)現金持有4.015*3.940*4.135*4.384*2.589*3.20
191、9*2.934*4.282*3.101*(4.17)(4.64)(8.69)(8.61)(11.79)(9.98)(8.44)(9.51)(11.67)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0.010*0.008*0.005*0.005*0.005*0.005*0.006*0.005*0.005*(3.23)(3.15)(2.41)(2.59)(5.64)(4.27)(4.58)(2.43)(5.22)月份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行業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0250.0230.0750.0730.0690.0670.0690.0710.068樣本量373244811
192、6900548058148060625283422524397621348983表B固定效應模型:S評級與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S評級-0.052-0.044-0.0520.314*0.1740.631*0.329*1.263*-0.121(-1.35)(-0.77)(-1.46)(5.91)(1.39)(7.94)(3.37)(5.96)(-1.61)控制變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0240.0220.0750.0720.0690.0680.0690.0710.068樣本量35927519999005497110480594
193、26072322524397621348983表C 固定效應模型:G評級與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G評級-0.028-0.1200.172*0.824*0.823*0.304*1.576*1.332*-0.271*(-0.78)(-1.63)(5.14)(3.52)(4.45)(3.47)(6.98)(4.27)(-7.96)控制變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0250.0220.0750.0710.0690.0680.0690.0710.068樣本量37282519999005497168480606260723225243976
194、21348983注:所有變量的定義詳見表5-3所示,樣本量代表觀測值數量。括號中報告按照公司和年度層面聚集效應調整的T-統計量。*、*和*分別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顯著。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67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 5.1.5 公司層面ESG一級指標與波動率的實證分析本報告進一步采用各家評級機構的一級指標E、S和G與股價波動率做回歸分析,采用模型(13)-(15)的回歸方程,試圖探討ESG一級指標是否能預測下一期的股價波動率,回歸結果展示在表8中。股價波動率i,t+1=+1環境評級i,t+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 (13)
195、股價波動率i,t+1=+2社會評級i,t+1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 (14)股價波動率i,t+1=+3公司治理評級i,t+2控制變量i,t+行業和月份固定效應+i,t+1 (15)上述模型中,股價波動率i,t+1指個股過去月度的日股價收益率的標準差除以股價均值,環境評級i,t、社會評級i,t、公司治理評級i,t分別是上市公司的E、S、G單項評分。整體而言,ESG評級分項與股價波動率的實證回歸結果與前一節中總項與股價波動率的實證回歸結果保持一致。也就是,E、S和G評級分項越高,下一期的股價波動率越小。從E評級來看(表5-9-A),整體而言,E評級越高,下一期的股價波動率越
196、小。具體表現為,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的E評級與下一期的股價波動率的回歸結果都至少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為負相關。從S評級來看(表5-9-B),整體而言,S評級越高,下一期的股價波動率越小。具體來看,萬得、華證、妙盈和秩鼎的S評級與股價波動率的回歸結果至少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為負,而有機數的S評級與股價波動率的回歸結果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為正,其余的評級與經股價波動率的回歸結果不顯著。從G評級來看(表5-9-C),整體而言,G評級越高,下一期的股價波動率越小。具體來看,與S的評級結果相似,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和商道融綠的G評級與下一期的股價波動率都至少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為負
197、,而路孚特和有機數的G評級與下一期的股價波動率都至少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為正,其余的評級與經市場調整的股價收益率不顯著。68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表5-9:ESG一級指標與股價波動率被解釋變量股價波動率表A固定效應模型:E評級與股價波動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企業E評級0.0030.012-0.003-0.013*-0.143*-0.104*-0.248*-0.173*0.007(0.38)(1.18)(-0.42)(-1.80)(-4.27)(-9.52)(-11.57)(-3.92)(0.45)企業規模-
198、0.132*-0.126*-0.219*-0.217*-0.139*-0.120*-0.125*-0.220*-0.143*(-9.42)(-9.03)(-28.86)(-27.86)(-30.48)(-19.93)(-19.81)(-28.98)(-27.30)資產負債率0.653*0.667*0.339*0.339*0.338*0.415*0.427*0.348*0.410*(7.29)(8.06)(7.46)(7.09)(13.71)(12.34)(12.07)(7.96)(14.03)資產收益率-0.775*-1.014*-1.508*-1.377*-0.987*-1.266*-1.1
199、78*-1.329*-1.170*(-3.24)(-4.56)(-11.12)(-9.26)(-15.59)(-15.60)(-13.38)(-10.22)(-17.06)賬面市值比-0.630*-0.697*-0.389*-0.420*-0.403*-0.529*-0.542*-0.369*-0.478*(-9.93)(-12.48)(-11.23)(-11.81)(-18.81)(-19.76)(-19.68)(-11.22)(-19.57)現金持有-0.036-0.005-0.355*-0.389*-0.317*-0.162*-0.216*-0.362*-0.249*(-0.20)(-0
200、.03)(-3.09)(-3.25)(-6.68)(-2.11)(-2.60)(-3.25)(-4.06)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0.004*-0.003*-0.001*-0.001*-0.000-0.001*-0.001*-0.001-0.001*(-4.76)(-4.09)(-1.92)(-1.80)(-0.10)(-2.96)(-2.56)(-1.05)(-2.17)月份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行業固定效應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3890.3750.4340.4340.4080.2900.2870.4220.332樣本量3732448116900548
201、058148060625283422524397621348983表B固定效應模型:S評級與股價波動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S評級-0.0120.0010.003-0.013*-0.078*-0.180*-0.083*-0.0020.067*(-1.62)(0.06)(0.34)(-1.80)(-2.48)(-8.24)(-2.84)(-0.04)(3.66)控制變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3850.3740.4340.4340.4080.2900.2860.4220.332樣本量3592751999900548058148059426072322
202、524397621348983表C 固定效應模型:G評級與股價波動率解釋變量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G評級0.0060.031*-0.012-0.173*-0.123*-0.202*-1.104*-0.183*0.055*(0.80)(1.67)(-1.46)(-2.91)(-2.53)(-8.44)(-18.47)(-2.34)(6.28)控制變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3910.3740.4340.4210.4080.2900.2900.4220.332樣本量372825199990054971684806062607232252439762134898
203、3注:所有變量的定義詳見表5-3所示,樣本量代表觀測值數量。括號中報告按照公司層面聚集效應調整的T-統計量。*,*和*分別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顯著。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69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 5.1.6 投資組合在表5-10和表5-11中,按照標準程序研究ESG評級/ESG評級變動排序投資組合平均回報的變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用現有的風險因素來解釋。我們研究了主要風險因子模型的系數,包括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Fama and French(2015)以及CH3和CH4模型(Liu,Stambaugh and Yuan,2019),由于
204、篇幅限制,這里僅報告了CH3的ESG評級/ESG評級變動結果。由于9家評級機構覆蓋的樣本和時間有所不同,為了保證有充足的樣本進行時間序列回歸,本報告只對6家評級機構(明晟、路孚特、華證、妙盈、秩鼎、有機數)進行了投資組合分析。具體來說,對于每一家ESG評級機構,在t年,使用ESG評分(或ESG評分變化)的30和70的百分位數作為分界點,將所有在t-1年具有ESG分數(或ESG評分變化)的股票樣本從低到高分為三組,即每年都會形成三個投資組合(低、中、高的ESG評分組合)。低(高)組合包含了ESG評分最低(最高)的公司。在對三個投資組合進行排序(從低到高)后,計算這些投資組合在未來一年的市值加權月
205、度回報率。為了研究ESG與投資組合回報率的關系,還進一步組建了一個L-H(低減高)的組合,即在低ESG評分組合中持有多頭倉位,在高ESG評分組合中持有空頭倉位,并計算該組合的未來一年的投資回報率。本報告發現,對于妙盈和有機數,基于ESG評級投資組合的橫截面收益差無法被這些風險因子所捕捉,而且多空投資組合的值在統計上仍然顯著,而對所有評級機構,基于ESG評級變動的多空投資組合的值不顯著。因此,我們記錄的ESG評級與收益的相關關系在因子定價模型中能夠被股票市場的因子一定程度解釋。70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表5-10:CH3模型的ESG評級結
206、果明晟LowMediumHighLow-High0.009*0.012*0.008*0.001(3.291)(5.673)(2.831)(0.327)MKT1.056*0.997*1.006*0.050(14.217)(20.832)(22.434)(0.571)SMB-0.121*-0.348*-0.216*0.094(-2.131)(-4.300)(-3.703)(1.099)VMG0.409*0.213*-0.0080.417*(4.008)(2.185)(-0.103)(2.737)R-squared0.8430.8560.8840.223N59595959路孚特LowMediumHi
207、ghLow-High0.010*0.011*0.006*0.004(3.383)(4.997)(1.705)(0.899)MKT1.058*1.098*0.925*0.133(13.99)(22.893)(22.986)(1.344)SMB-0.204*-0.207*-0.245*0.041(-2.051)(-4.170)(-4.562)(0.423)VMG-0.0330.201*0.217*-0.250(-0.276)(2.773)(3.216)(-1.586)R-squared0.8470.8860.8510.144N71717171華證LowMediumHighLow-High0.011
208、*0.011*0.009*0.002(6.938)(7.369)(6.923)(1.007)MKT1.046*1.042*1.027*0.018(34.16)(29.952)(34.420)(0.413)SMB0.486*0.148*-0.136*0.622*(7.584)(2.799)(-3.235)(9.517)VMG-0.100-0.124*0.115*-0.215*(-1.639)(-2.031)(2.559)(-2.638)R-squared0.9470.9440.9480.68N167167167167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71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
209、研究妙盈LowMediumHighLow-High0.017*0.013*0.009*0.008*(5.352)(5.666)(5.618)(2.253)MKT1.062*1.135*0.983*0.080(20.12)(34.059)(27.351)(1.564)SMB0.233*0.262*-0.120*0.353*(2.287)(5.879)(-2.705)(4.866)VMG-0.247*-0.0490.175*-0.421*(-2.242)(-0.996)(3.473)(-3.941)R-squared0.890.9350.940.55N71717171秩鼎LowMediumHigh
210、Low-High0.014*0.014*0.013*0.001(6.242)(5.875)(6.201)(0.428)MKT0.987*1.134*1.041*-0.054(27.465)(21.434)(25.755)(-0.899)SMB0.595*0.157*-0.183*0.778*(9.825)(2.707)(-3.915)(16.361)VMG-0.224*-0.110*0.242*-0.466*(-5.534)(-1.680)(-4.352)(-7.097)R-squared0.9550.9510.9490.879N47474747有機數LowMediumHighLow-High
211、0.013*0.012*0.010*0.004*(7.396)(7.077)(8.065)(1.836)MKT0.964*1.033*1.056*-0.092(19.601)(28.554)(27.374)(-1.266)SMB0.554*0.119-0.186*0.740*(7.760)(1.428)(-4.664)(9.844)VMG-0.069-0.0370.139*-0.207*(-1.137)(-0.623)(2.913)(-2.846)R-squared0.9150.9270.9380.667N9595959572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五章 ESG
212、評級實證研究表5-11:CH3模型的ESG評級變動結果明晟LowMediumHighHigh-Low0.011*0.011*0.015*0.004(3.479)(3.945)(4.748)(0.853)MKT1.054*1.004*1.020*-0.033(13.016)(19.715)(18.300)(-0.324)SMB-0.322*-0.275*-0.425*-0.103(-3.559)(-4.727)(-5.460)(-0.877)VMG0.253*0.290*-0.021-0.275(1.774)(4.680)(-0.356)(-1.598)N47474747R-squared0.8
213、330.8860.8860.101路孚特LowMediumHighHigh-Low0.006*0.006*0.005*0.001(2.531)(2.328)(2.401)(0.217)MKT0.851*0.969*0.987*-0.136*(20.557)(26.405)(18.912)(-2.112)SMB-0.275*-0.170*-0.231*-0.044(-4.604)(-3.687)(-3.947)(-0.565)VMG0.407*0.372*0.203*0.203*(5.975)(7.325)(2.639)(1.745)N59595959R-squared0.8720.8870.8
214、870.232華證LowMediumHighHigh-Low0.008*0.007*0.009*0.001(5.681)(7.33)(6.856)(0.569)MKT1.058*1.018*1.013*-0.044(38.128)(35.071)(37.69)(-1.168)SMB0.070-0.079*0.013-0.057(1.409)(-2.480)(0.255)(-0.958)VMG0.126*0.201*0.196*0.070(2.271)(4.588)(5.573)(1.284)N155155155155R-squared0.9540.9710.9480.092024 年度中國資管
215、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73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妙盈LowMediumHighHigh-Low0.008*0.012*0.011*0.003(4.542)(8.085)(6.959)(1.149)MKT0.925*1.061*1.016*0.090(14.671)(18.452)(20.716)(0.853)SMB0.019-0.0420.017-0.002(0.337)(-1.127)(0.356)(-0.023)VMG0.143*0.145*0.221*0.078(1.824)(2.692)(3.478)(0.617)N59595959R-squared0.8840.9330
216、.9300.033秩鼎LowMediumHighHigh-Low0.014*0.009*0.012*-0.002(4.407)(3.626)(3.531)(-0.393)MKT1.049*0.991*1.083*0.034(25.374)(39.85)(21.221)(0.566)SMB0.0590.078*0.028-0.031(0.868)(2.423)(0.266)(-0.241)VMG0.1210.275*0.071-0.050(1.499)(6.037)(0.876)(-0.493)N35353535R-squared0.9150.950.8910.011有機數LowMediumHi
217、ghHigh-Low0.010*0.007*0.009*-0.001(5.449)(5.81)(6.175)(-0.481)MKT1.004*0.952*1.046*0.042(28.802)(43.338)(26.165)(0.837)SMB0.085-0.086*0.025-0.059(1.228)(-3.718)(0.603)(-1.040)VMG0.134*0.281*0.086*-0.047(2.157)(8.886)(1.696)(-0.809)N83838383R-squared0.9170.9570.9430.03474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五
218、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 5.2 基金的ESG評級相關性及實證分析 5.2.1 基金層面ESG評級方法論及相關性本報告基于各評級機構對于上市公司的ESG評分,根據基金產品披露的年度持倉數據,計算得到基金產品層面的ESG加權評分,其定義如下:基金的ESG評分=n i=1 wi*公司i的ESG評分其中,wi為基金組合中持有的公司i的權重,n為基金組合中持有的公司數量,并且n i=1 wi=1。根據9家ESG評級(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融綠和有機數)的上市公司ESG評級計算得到的基金的ESG評級結果的描述性統計如表5-12所示。本報告依舊按照2023年報告,僅對67%以上持倉
219、有ESG評分的偏股基金進行ESG評級。由于各家評級機構覆蓋股票數量不同,因此可給出基金ESG評價的基金數量和范圍也不同。表5-12:2023年基金層面各機構ESG評級情況評級機構覆蓋數均值標準差最小值中間值最大值明晟1,7692.5741.0550.2222.4315.598路孚特1,1010.0400.0070.0230.0410.055中證4,3970.6450.1190.2710.6370.937萬得4,5365.8930.7194.0345.8447.704華證4,54868.1347.07050.80768.75784.876妙盈4,5140.4640.0910.2550.4500.
220、717秩鼎4,53560.8497.75139.56860.26379.274商道4,58451.1696.42632.45550.55667.404有機數4,56023.8966.43410.48722.70355.262基于各家機構發布的2023年ESG評級數據,本報告對9家不同國內外機構的ESG基金評級進行相關性分析(表5-13)。兩兩機構之間評級相關性處于0.343至0.940之間。其中,明晟ESG基金評級和秩鼎基金評級之間的相關性最低,僅為0.343;萬得ESG基金評級和商道ESG基金評級之間的相關性最高,達0.940,各評級之間的相關性高低不一,跟上市公司ESG機構評級結果并不一致
221、以及覆蓋的上市公司及持倉情況有關。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75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表5-13:2023年ESG基金評級的相關性統計評級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明晟1路孚特0.527*1中證0.373*0.570*1萬得0.507*0.642*0.822*1華證0.482*0.517*0.623*0.882*1妙盈0.686*0.742*0.796*0.892*0.802*1秩鼎0.343*0.626*0.782*0.890*0.851*0.836*1商道0.556*0.694*0.769*0.940*0.905*0.942*0.923*1有機
222、數0.697*0.506*0.299*0.467*0.510*0.616*0.444*0.538*1 5.2.2 基金層面ESG評級的實證分析為了觀察基金產品的ESG評級是否會預測下一期基金產品的收益率,本報告采用以下回歸模型:基金回報率i,t+1=+1基金ESG評級i,t+1控制變量+基金個體和月度固定效應+i,t+1 (16)基金波動率i,t+1=+2基金ESG評級i,t+2控制變量+基金個體和月度固定效應+i,t+1 (17)其中,基金回報率i,t+1是基金的年度收益率,基金波動率i,t+1是基金的年度波動率,基金ESG評級i,t是基于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融綠
223、和有機數九種ESG評價體系計算的基金產品的年度及半年度ESG評級??刂谱兞堪L險因子和換手率,并控制了基金產品個體固定效應和月度固定效應。具體的變量定義參見表5-14。表5-14:基金回歸模型變量定義變量名稱定義基金收益率年度股價收益率基金波動率年度收益率標準差公司ESG評級根據各家基于公司層面的ESG評級及基金層面的持倉加權計算后的自然對數值風險因子投資組合相對于整體市場的波動性基金換手率買入股票總量+賣出股票總量/統計期內基金日均規?;鹨幠;饍糍Y產取自然對數回歸結果如表5-15所示,明晟、中證、萬得、妙盈和商道的ESG基金評級與下一期的基金收益率至少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呈正相關,而
224、路孚特、秩鼎和有機數的ESG基金評級與基金收益率之間的回歸結果呈顯著負相關,華證的ESG基金評級與下一期的基金收益率不顯著。Folger-Laronde等(2020)的研究發現,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基金層面的社會責任投資并沒有表現得更好。Raghunandan和Rajgopal,S.(2022)的研究發現ESG基金獲得較低的股票回報,但收取更高的管理費。Kim和Yoon(2021)的研究也發現PRI簽署方在簽署PRI后并沒有提高基金層面的加權平均ESG分數,而且所賺取的回報有所下降。Halbritter和Dorfleitner(2015)的研究表明,ESG投資組合超額表現的規模和方向在很大程度
225、上取決于評級提供者,這凸顯了ESG評級之間的巨大差異以及加強協調的必要性。76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五章 ESG評級實證研究類似地,根據計算出來的基金的ESG評級與基金波動率進行回歸分析(見公式17),結果如表5-16所示。其中,基金波動率i,t+1是年度收益率標準差??傮w來看,在控制基金產品個體和月份效應下,ESG評級較高的基金與其下一期波動性呈現正相關。具體的,明晟、路孚特、中證、妙盈、秩鼎和有機數的ESG基金評級與基金產品的下一期的基金波動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呈正相關,華證的ESG基金評級與下一期的基金產品波動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為負,萬得和商道的E
226、SG基金評級與基金波動率無顯著相關?;鸩▌勇蔵,t+1=+基金ESG評級i,t+控制變量+基金個體和月度固定效應+i,t+1 (17)表5-16:基金的ESG評級與基金波動率被解釋變量基金波動率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基金ESG評級-0.302*-0.867*-0.064*-0.3850.514*-0.255*-0.172*-0.068-1.679*(-3.10)(-3.82)(-2.85)(-1.52)(17.56)(-10.82)(-5.44)(-0.27)(-13.49)風險因子-0.631*-0.564*-0.756*-7.023*0.233*0.130*0.080*
227、-7.214*1.961*(-2.71)(-2.59)(-27.97)(-26.90)(17.21)(7.05)(4.83)(-25.46)(14.07)基金換手率0.001*0.001*-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3.50)(5.30)(-2.45)(-3.32)(8.58)(4.08)(5.82)(-1.77)(4.37)基金規模-0.134*-0.146*0.087*0.961*0.009*0.008*0.010*0.954*0.085*(-2.66)(-3.28)(10.21)(11.50)(3.82)(2.24)(2.8
228、7)(10.74)(3.21)樣本量123451454513544143354132823737285701264837102R20.8340.8300.8960.8970.7940.7720.7830.9040.754注:所有變量的定義詳見表5-12所示,樣本量代表觀測值數量。括號中報告按照公司和年度層面聚集效應調整的T-統計量。*、*和*分別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顯著。表5-15:基金的ESG評級與基金收益率被解釋變量基金收益率明晟路孚特中證萬得華證妙盈秩鼎商道有機數基金ESG評級4.183*-0.404*1.234*7.461*0.0361.077*-0.281*4.040*-
229、1.286*(5.00)(-19.57)(8.71)(4.62)(1.56)(6.12)(-11.22)(2.51)(-13.34)風險因子-9.067*-0.098*0.117-0.950-0.128*-0.280*-0.047*-2.840-0.649*(-4.55)(-4.97)(0.68)(-0.57)(-11.83)(-2.03)(-3.59)(-1.57)(-6.01)基金換手率0.014*0.000*0.000*0.004*0.000*0.001*0.000*0.003*0.000*(6.49)(5.51)(2.24)(2.95)(3.84)(6.92)(7.10)(2.13)(
230、2.72)基金規模-7.728*-0.113*-1.259*-13.703*-0.088*-0.935*-0.133*-12.892*-0.892*(-17.79)(-27.92)(-23.31)(-25.77)(-44.39)(-33.12)(-46.54)(-22.76)(-43.37)樣本量123451454313544143354132223735285701264837096R20.7970.8230.6550.6420.7660.7740.7800.6800.781注:所有變量的定義詳見表12所示,樣本量代表觀測值數量。括號中報告按照公司和年度層面聚集效應調整的T-統計量。*、*和
231、*分別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顯著。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77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第六章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78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 章節摘要為全面客觀地了解我國資管行業ESG最新發展態勢,推動ESG研究深入發展,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共同發起本年度“中國市場ESG責任投資調查”,并成立聯合課題組,委派多名專家就本調查展開專項研究,以期助力國內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健康協調發展。本次課題組進行了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
232、查,共收集126家問卷,并同步進行了資管機構實地訪談。主要結論如下:ESG理念在資管行業的普及度和認可度顯著提升。從2020年到2024年,資管行業對ESG理念的認可度顯著提高,“已有實踐”的機構比例從6%上升至36%,而“不太了解”ESG的機構比例則從12%降至0%。這一趨勢得益于政策的推動、市場需求的增長和企業信息披露的逐步規范。多數機構認為ESG對長期績效具有積極作用,并認可其提升金融產品表現的潛力,同時持懷疑態度的機構顯著減少,顯示出ESG投資的積極意義和廣闊前景。ESG策略的選擇逐步向多樣化和綜合化方向發展。2024年,ESG策略選擇更加多樣化,“正面篩選”占比達到24%,成為最主要
233、策略,其次為“負面排除”和“ESG整合”。相比以往的簡單篩選,機構逐漸采用更具操作性和綜合性的策略。受氣候變化和“雙碳”目標的推動,綠色主題投資備受關注,未來有望成為主流方向。環境維度的關注顯著上升,社會維度略有下降,治理維度在績效表現中的地位依然突出,不同地區的投資者對ESG關注的重點也有所差異。ESG實踐的動機逐漸向長期價值和風險規避傾斜,機構對ESG投資的長期價值和抗風險能力的認可度不斷提高?!疤岣唛L期回報”和“履行社會責任”是2024年ESG投資的主要動機。在全球局勢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31%的機構認為ESG產品收益與其他產品無差異,19%認為收益更高,大多數機構認為ESG投資風險較
234、低。MIRA(麥格理基礎設施及實物資產)研究顯示,高ESG評級股票在長期表現中展現出自由現金流和利潤率優勢,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ESG投資的信心。ESG投資的組織架構逐步完善,外部依賴逐漸減少,但仍需更多資源投入。2024年,已有57%的機構采取了ESG相關行動,但獨立團隊或部門的設立比例仍不足10%。機構對外部資源的依賴顯著減少,僅有2%聘用第三方顧問。ESG策略的制定主要由高級管理層牽頭,投資部門和研究部門是主要執行主體,但組織架構的優化和資源分配仍需加強,以更好地推動ESG投資的實施。數據質量和標準化問題仍是機構踐行ESG投資的主要挑戰。2024年,ESG投資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信息難以獲
235、取或可信度不足”、缺乏行業標準以及數據分析成本高。盡管政策推動逐步緩解了這些問題,但挑戰依然存在。三大交易所在2024年發布了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征求意見稿),以推動信息披露質量提升。機構普遍預期ESG產品將在3年-5年內表現卓越,但基金經理的1年-3年業績評估周期可能削弱對長期ESG實踐的積極性,未來需優化評估標準,更加關注長期價值創造,以推動ESG投資的可持續發展。ESG投資的全球化趨勢和區域差異為中國資管行業提供參考。盡管美國對ESG理念的支持度下降,但歐洲和亞太地區的ESG投資實踐仍在穩步推進。2024年,中國機構對國內外ESG評級的認可度顯著提升,尤其是對國外評級的“非常認可”比
236、例從2023年的3%增長到12%。這種態度的轉變反映了海外機構對中國市場理解的加深以及國內機構對ESG投資的國際化接軌需求。本年資管機構訪談體現出以下觀點: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79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國內保險和理財機構正逐步成為踐行ESG理念的重要力量。受訪機構普遍認為,國際上主權基金已將ESG納入考察重點,國內銀行和保險機構也在不斷加強ESG投資力度。2024年,隨著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的出臺,綠色金融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受訪機構指出,ESG在資產配置、風險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銀行保險業在推動和引領方面的
237、影響力不斷增強。盡責管理成為投資機構應對ESG數據缺失的重要策略。受訪機構反饋,2024年國內發布的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等文件顯著提升了ESG信息披露的標準化程度,但信息覆蓋率和可信度仍有提升空間。盡管如此,機構通過盡責管理、與企業的溝通及投票權行使等手段,積極推動ESG策略的實施,成為應對數據不足的關鍵解決方案。豐富ESG主題資產將進一步支持ESG產品的落地創新。訪談顯示,盡管我國已構建涵蓋綠色債券、轉型債券等在內的ESG債券體系,但5.7萬億元的存量規模難以完全滿足資管機構的配置需求。受訪機構認為,2024年發布的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等政策文件,有助
238、于擴大ESG資產的范圍,從而推動ESG產品的落地與創新。公司治理在ESG議題中仍受到廣泛關注,同時其他領域研究也有深入空間。受訪機構一致認為,公司治理在降低投資風險和提升企業價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訪談還指出,新“國九條”強化了公司治理監管,推動治理維度的信息更好地向投資端轉化。此外,受訪機構表示,氣候議題和生物多樣性等新興領域也在逐步受到關注,未來在研究深度和應用前景方面值得期待。ESG產品的分類及信息披露有待進一步明確和規范。根據受訪機構反饋,國際上如歐盟的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提供了分類框架,但在具體實施中仍存在靈活性。受訪機構建議,我國應借鑒國際經驗,進一步加強產品分類和信息披露規則的制定,
239、降低“漂綠”風險,推動國內ESG產品市場的規范化發展??偨Y來看,2024年中國資管行業的ESG實踐已從普及到深化階段,政策推動、市場需求和內部能力建設共同促進了這一轉型。隨著行業對ESG的認可度和參與度不斷提高,未來將有更多機構通過完善內部體系、優化策略和增強數據質量,推動ESG理念在資管行業的全面落地,助力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80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 6.1 問卷調查 6.1.1 看法及了解程度本年度收集了我國資管行業共126家金融機構的調查問卷,其中公募基金管理公司116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私募證券基金管理
240、人2家、銀行理財公司4家以及其他機構4家。截至2024年10月30日,證監會網站公布的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共有163家,本年度公募基金覆蓋率接近72%,能夠較大程度體現我國資管行業對ESG責任投資的整體觀點和考量。自2020年以來,我國資管行業在ESG方面的實踐增速明顯,穩步提升。從2020年到2025年,五年的時間,資管行業在ESG的投資實踐已經從6%提升到36%,實現了30%的較大增長。同時,“十分關注”即將開展ESG投資實踐的機構從2020年的9%逐步提升到2024年的24%。與之對應的是對ESG投資理念“有所耳聞”的機構從2020年的36%逐步降低到2024年的7%。在2020年,“不太了
241、解”ESG投資的金融機構占比較多,達12%,而經過五年的發展,ESG投資理念在資管行業已然家喻戶曉。通過2020年-2024年連續五年的問卷數據對比,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對ESG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理解不斷加深,逐步將其付諸實踐,2024年ESG投資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得到了投資機構的普遍認可。這得益于2024年ESG相關政策的不斷加碼,強制披露的持續推進,多方合作的不斷加強。2024年,財政部、地方政府、交易所和國資委等多部門均發布了明確的ESG相關政策。尤其是2024年5月1日,上海、深圳、北京三大證券交易所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指引正式施行,對企業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確要求,意
242、味著ESG發展邁入規范化發展的新征程。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ESG的重要性,主動進行信息披露。商道融綠發布了A股ESG評級分析報告2024,研究發現,截至2024年6月3日,A股共發布ESG報告2124份,約占A股公司的39.88%,滬深300上市公司發布報告的比例更是高達95%,ESG報告發布率在近三年顯著提升。企業ESG信息披露不僅在數量上增加,質量也有所提升,環境相關信息的披露提升尤為明顯,ESG指標的披露質量也呈現明顯提升趨勢,高質量披露的通用指標占比已超過50%。這五年來,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媒體等各方積極參與ESG生態建設,共同推動我國ESG的健康發展。盡管美國政治風云變
243、幻,ESG政策起伏波動,質疑ESG的聲音層出不窮,但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勢不可逆轉,ESG責任投資正穩步向前。我們相信,隨著企業披露率上升,披露質量提高,ESG投資實踐案例增多,未來ESG投資將在資管行業達成全面普及。盡管我國資管行業的ESG投資實踐起步較晚,但是隨著時間推進,每年將ESG納入投資決策的機構比例呈現出顯著的遞增態勢。通過2020年-2024年連續五年的調查問卷分析發現,在早期尤其是2015年以前,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的機構占比相對較低。2015年-2020年這五年是ESG逐步被金融機構認可接受的時期,機構嘗試將ESG投資理念整合到投研流程。2020年以后,資管行業對ESG理
244、念的接受程度和關注度持續提升,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的機構逐年提升。圖6-1:2024年調查問卷機構類型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 銀行理財 其他2家2家2家4家116家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81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圖6-2:調查機構對ESG投資的了解程度完全了解已有實踐十分關注將行動十分關注未行動較關注未行動有所耳聞不太了解6%23%21%31%36%9%21%14%23%24%13%9%13%20%25%23%30%29%17%9%36%11%12%9%7%12%5%11%1%0%5%10%15%20%25%
245、30%35%40%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圖6-3:機構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的時間2015年之前2015年到2020年2020年以后暫時未考慮,但未來考慮納入/發行相關產品尚未關注ESG0%5%10%15%20%25%30%35%40%45%50%2020 2021 2022 2023 20244%10%7%5%8%9%23%11%19%21%27%29%17%38%33%39%19%47%32%31%21%19%18%6%7%82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圖6-4:機構關于ESG理念對改善上市公司長
246、期績效的看法60%50%40%30%20%10%0%2020 2021 2022 2023 2024沒有意義不清楚持懷疑態度有一定意義非常有意義1%0%3%0%1%4%3%1%2%2%5%4%7%5%3%46%47%53%43%48%43%47%36%50%46%2024年的問卷結果和2023年較為相似,2023年與2024年已將ESG納入決策的機構比例分別為62%與62%,未來考慮納入決策的比例為32%與31%,尚未考慮的機構比例則是6%與7%,沒有明顯變化趨勢。隨著監管要求日益提高,投資者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愈發深入,ESG數據的質量和廣度要求成為機構面臨的關鍵挑戰,經濟下行下的ESG投資也
247、備受考驗,這或許是機構進一步將ESG因素融入投資決策的重要阻礙因素。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仍有相當大比例的機構表示,盡管暫時未考慮,但未來有將ESG納入決策或發行相關產品的計劃,這預示著未來可能會有大量主體參與到ESG實踐當中,共同推動我國ESG投資的發展。圖6-5:機構關于ESG理念對改善自身投資績效的看法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沒有意義不清楚持懷疑態度有一定意義非常有意義70%60%50%40%30%20%10%0%1%0%3%0%1%6%3%3%4%4%8%11%8%8%3%65%59%63%46%52%20%28%23%42%39%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248、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83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ESG投資理念被普遍認為具有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社會聲譽、提高產品競爭力、降低投資風險、創造長期價值以及積極履行責任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據我們的調查問卷結果,認為ESG理念對改善上市公司長期績效具有一定及以上積極意義的機構占比在90%左右,占絕對主導地位,而持負面(持懷疑態度和認為沒有意義)或模糊看法(不清楚)的機構占比則較少。這表明ESG理念得到了金融行業的廣泛認可,大部分機構認識到其對上市公司長期發展的重要價值,更加關注企業的ESG表現。ESG不僅體現企業社會責任,更是長期穩健發展的核心。隨著全球日益聚焦可持續發展,E
249、SG投資是大勢所趨,未來積極踐行ESG的企業更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在2024年11月8日發布的中國綠色金融研究報告(2024)發現,ESG公募基金在可持續績效表現突出的產品在獲取超額收益方面并沒有劣勢,在市場低迷情況下具有抗風險和長期價值的可能優勢,說明ESG理念對改善金融產品投資績效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傮w上,機構認為ESG理念在改善金融產品績效方面有意義,其占比在2020年-2024年均超過85%,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認為“有一定意義”的機構比例呈現下降的趨勢,相應地認為“非常有意義”的機構比例呈現上升趨勢。這意味著機構對ESG理念改善自身
250、績效的態度發生了積極轉變,機構投資者逐漸看到了ESG投資的潛力,逐步將其作為投研流程中重要的參考依據。同時,從邊際上看,持懷疑態度的機構在2024年有明顯下降,占比降低到3%,資管行業對ESG投資的信心更加堅定,這種趨勢不僅可以推動企業對ESG議題的重視和投入,同時可以促進資本市場的可持續、高質量健康發展。2020年-2024年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社會責任、提高長期回報、降低投資風險、提高品牌形象和聲譽、產品供應多樣化和差異化一直是機構采用ESG投資最主要的五個動機。隨著時間發展,機構所采取的主要動機之間也有不同程度的側重。機構在決策過程中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今年,
251、“提高長期回報”成為最主要的動機,緊隨其后的是“社會責任”,“降低投資風險”提升到重要地位。當前全球局勢不確定性加劇,國內市場低迷,市場波動較大,我國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ESG投資為代表的長期投資理念深受國內機構認可,機構投資者期望通過規避潛在風險,尋求更穩健的投資回報。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對ESG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來推動ESG的發展。機構通過踐行ESG,可以更好地落實國家戰略,履行社會責任,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可以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此外,由IIA(美國行業指數)、普華永道等在近期針對全球投資者的調查研究表明,客戶需求是推動ESG投資的主要因素,我
252、們也發現我國資管行業所面臨的總體客戶需求呈現遞增的趨勢。據彭博行業研究2024年全球ESG展望報告,ESG市場到2030年有望突破40萬億美元,即使增速放緩及市場情緒兩極分化,ESG資產仍將為全球140萬億美元的預期管理資產規模提供支撐。未來一些機構投資者和高凈值客戶,更加注重投資的長期價值和社會影響,愿意將資金配置到符合ESG標準的資產中,ESG市場潛力巨大。84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圖6-6:2024年采用ESG投資的主要(或可能的)動機(多選題)社會責任提高長期回報產品供應多樣化和差異化提高品牌形象和聲譽降低投資風險境
253、內客戶需求企業文化,董事會/高管指令監管趨勢吸引資金流入境外客戶需求股東要求同業競爭壓力8187626577495651372925240102030405060708090100圖6-7:采用ESG投資的主要(或可能的)動機(多選題)注:2021 年以后優化了題目設置,增加“吸引資金流入”選項,“客戶需求”進一步劃分為“境內客戶需求”和“境外客戶需求”。2020 2021 2022 2023 2024社會責任提高長期回報產品供應多樣化和差異化提高品牌形象和聲譽降低投資風險境內客戶需求企業文化,董事會/高管指令監管趨勢吸引資金流入境外客戶需求股東要求同業競爭壓力0%2%4%6%8%10%12%
254、14%16%18%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85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 6.1.2 架構及外部資源在監管機構愈加重視ESG的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國資管行業受到了明確的政策引導與規范約束,促使資管行業積極調整戰略布局,大步邁進ESG投資新時代。自2022年以來,機構了解ESG投資最主要的方式是“參加ESG主題會議學習或者賣方路演”。ESG相關主題會議和路演已然成為ESG從業人員極為關鍵且最為主要的交流平臺。來自不同的資管機構、研究部門、相關企業以及專家學者,帶著各自在ESG領域的實踐經驗、研究成果以及獨特見解,深入探討行業動態、前沿技術以及市場趨勢,發現
255、ESG方面更多的投資機會和業務需求,促進全行業的交流與合作。不同機構攜手共進,促進信息高效流通,優化資源配置,共同探索ESG投資的創新路徑。公募基金、銀行理財等資管機構均有涉足ESG投資,它們不僅“對員工進行ESG風險和機遇的培訓”,而且積極“開發ESG相關策略或產品”,并通過“制定ESG投資規范或制度或指引”,將ESG規范納入投研流程,完善業務體系。機構正在積極順應市場需求,將創新產品和策略作為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將ESG理念深度融入投資業務核心,尋求差異化發展路徑。各資管機構紛紛加大對ESG研究團隊的建設投入,完善內部ESG投資評估體系,積極開發ESG相關產品,以適應這一新時代的發展
256、要求,在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為推動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此外,以“采購ESG數據或評級”和“聘用第三方顧問”等方式開展ESG投資的機構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意味著機構正在逐漸減少對外部的依賴?!敖SG相關的考核、激勵及懲罰措施”整體占比較低,且今年的機構占比有所下降,機構內部缺乏足夠的激勵或懲罰機制,公司治理還需進一步優化調整??傮w而言,隨著政策傾斜以及ESG投資理念的發展,企業和機構投資者的ESG投資實踐不斷增多,我國資管行業正在積極通過行業內知識交流和信息共享提升自身對ESG投資的理解。盡管我國資管行業ESG投資正處于初期快速發展階段,但機構正在積極降低自身對第三方信息的
257、依賴性,通過完善機構內部結構,積極踐行ESG投資。除了國內資管機構大力擁抱ESG,國央企、各頭部大廠、眾實體企業等也都在加大布局ESG業務和崗位人才招納,ESG將會成為下一個重要的就業風口。合理的組織架構是踐行ESG投資理念的保障。自2020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機構對ESG投資制定了針對性安排,呈圖6-8:2024年機構在ESG投資方面已開展的工作參加ESG主題會議學習/參加賣方路演對員工進行ESG風險和機遇的培訓開發ESG相關策略或產品采購ESG數據或ESG評級沒有實際需求,尚未關注ESG聘用第三方咨詢顧問優化內部ESG策略制定ESG投資規范或制度或指引對外開展ESG相關主題路演建立ESG相關
258、的考核、激勵及懲罰措施010203040506070809010093675134242143252686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現上升的趨勢。在整體上,機構內部針對ESG投資配備了專職或兼職的比例呈現波動性上升趨勢,在2020年-2024年分別為31%、54%、44%、63%、57%。目前有超過半數的機構在組織架構上已經采取了行動,盡管“建立了獨立的ESG團隊或部門”的機構逐年緩增,但仍處在較低水平,占比10%左右。盡管行業內已經有部分機構意識到構建獨立專業團隊對于深入貫徹ESG戰略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但在實際的運營中,仍面臨
259、著諸多阻礙與挑戰,包括人才短缺、資源投入壓力、組織架構調整復雜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特別地,“聘用第三方咨詢顧問”有較大幅度的減少,2024年占比僅有2%,機構正在逐步減少對外部資源的依賴,轉而注重自身內部能力的培育與構建,逐步打造出契合自身特色與發展目標的ESG組織架構與實施路徑,以實現更為高效、精準且可持續的ESG戰略推進與業務發展布局。在牽頭制定ESG投資策略方面,2024年的問卷顯示,最主要是由“公司高級管理層”牽頭制定,共49家占比39%;圖6-9:機構在ESG投資方面已開展的工作參加ESG主題會議學習/參加賣方路演對員工進行ESG風險和機遇的培訓開發ESG相關策略或產品采購ESG數
260、據或ESG評級沒有實際需求,尚未關注ESG聘用第三方咨詢顧問優化內部ESG策略制定ESG投資規范或制度或指引對外開展ESG相關主題路演建立ESG相關的考核、激勵及懲罰措施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0%5%10%15%20%25%30%35%40%45%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圖6-10:組織架構中對ESG投資的針對性安排建立了獨立的ESG團隊或部門配備了專職ESG研究或投資人員沒有專職人員,但配備了ESG兼職人員聘用第三方咨詢顧問無特殊安排0%10%20%30%40%50%60%70%3%7%8%11%10%9%9%19%21%18%19%28%
261、27%31%29%3%1%7%8%2%66%45%50%29%40%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87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其次是專門的“ESG部門負責人”,共12家占比10%。ESG在推行過程中主要依靠企業高層逐步向下傳遞,進而在內部達成廣泛共識。極少數企業設立了獨立且完備的ESG部門,ESG部門亟待得到更多的重視與資源投入,以契合可持續發展理念日益深入的時代趨勢。在了解機構負責牽頭制定ESG投資策略的角色的基礎上,我們關注機構在投資流程中側重于選擇哪些部門貫徹ESG戰略。根據2021年-2024年的調查結果,一直以來,投資部門是金融機構貫徹ESG戰略
262、的最主要部門,整體占比在25%以上,其次是研究部門,占比在20%至25%之間,而其他部門占比相對較小。從邊際上看,除投資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外,其他部門貫徹ESG投資的機構比例均在下降??傮w而言,2024年在投資流程貫徹ESG戰略的部門較為多樣化,投資部門和研究部門相對較為突出,風險管理部門的重要性進一步體現。同時,仍有一定比例的機構無特殊安排,而部分部門如營銷部門、科技部門的參與度較低。圖6-11:2024年牽頭制定ESG投資策略的部門或角色 無特殊安排 董事會 公司高級管理層 ESG部門負責人 其他部門負責人 其他部門312853491圖6-12:2024年在投資決策中貫徹ESG策略的部門(
263、多選題)其他部門科技部門風險管理部門營銷部門研究部門投資部門ESG部門無特殊安排0%5%10%15%20%25%30%2%4%11%6%20%27%10%20%圖6-13:在投資決策中貫徹ESG策略的部門(多選題)2021 2022 2023 2024無特殊安排ESG部門投資部門研究部門營銷部門風險管理部門科技部門其他部門30%25%20%15%10%5%0%28%24%16%20%10%6%13%10%25%25%25%27%22%25%23%20%2%6%8%6%4%10%9%11%8%4%6%4%2%1%0%2%88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
264、業ESG投資問卷調查ESG投資指標體系建設是機構ESG投研的重要實現途徑。2021年-2024年,已經有超過半數的機構已經建立或正在建立自身ESG評價指標體系。相比2023年,2024年“已經建立”的機構比例實現了明顯增長,充分說明2023年有一部分“正在建立”的機構已經完成了自身的ESG投資指標體系建設。然而,當前有40%的機構雖然還未建立自己的指標體系,但是未來考慮建立,這意味著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構轉入“正在建立”行列之中。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建立完成自己的指標體系,構建適合自身的ESG投資指標體系將成為進一步貫徹其ESG投資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成為機構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圖6-15:
265、建立了自己的ESG投資指標體系的機構ESG數據是洞察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及潛在風險的關鍵,缺乏數據,ESG投資無以為繼。與前幾年一致,2024年,“第三方評級、排名或指數”、“第三方數據提供商”、“政府、監管部門或其服務機構數據”是機構最為重視的三種數據源,分別占比20%、18%、17%,其被機構所選擇的比例顯著高于其他數據源。最少首選來源依然為“非政府組織報告”,占比9%。在數據選擇時,機構通常傾向于選擇具有更高可信度和權威性并易于獲取的途徑獲取信息。我們注意到,相比于2023年,借助“公司自主披露報告”分析數據的機構有一定程度增長。2024年11月6日,三大交易所再次同時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編
266、制指南(征求意見稿)來推動提高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質量。專屬中國市場的ESG生態和制度體系正在悄然形成,中國式ESG發展之路越來越明朗。60%50%40%30%20%10%0%2021 2022 2023 2024是,已經建立是,正在建立中否,不考慮否,未來考慮建立21%10%16%23%28%16%39%27%30%25%3%10%22%48%41%40%圖6-14:2024年建立了自己的ESG投資指標體系的機構否,未來考慮建立否,不考慮是,正在建立中是,已經建立0%5%10%15%20%25%30%35%40%45%40%10%27%23%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
267、報告 89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圖6-16:2024年ESG策略首選數據源直接的公司參與政府、監管部門或其服務機構數據賣方研究公司自主披露報告非政府組織報告第三方數據提供商第三方評級、排名或指數0%5%10%15%20%25%13%18%12%12%9%17%20%圖6-17:ESG策略首選數據源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第三方評級、排名或指數第三方數據提供商非政府組織報告公司自主披露報告賣方研究政府、監管部門或其服務機構數據直接的公司參與 202013%15%7%9%12%11%11%202115%14%9%12%10%17%11%202217%16%
268、9%14%12%17%15%202321%18%9%10%10%19%13%202420%17%9%12%12%18%13%直接的公司參與政府、監管部門或其服務機構數據賣方研究公司自主披露報告非政府組織報告第三方數據提供商第三方評級、排名或指數0%5%10%15%20%25%11%11%15%13%13%11%17%17%19%18%12%10%12%12%10%9%12%14%10%12%7%9%9%9%9%15%14%16%18%17%13%15%17%21%20%90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我國金融機構將第三方評級作為獲
269、取ESG信息的主要來源,國外第三方評級機構的指標評價標準相對更加成熟,而國內第三方評級機構則更容易體現政策要求和中國特色。根據我們的調查,從整體上看,對國內外評級結果“持懷疑態度”的機構有顯著的逐年下降的趨勢。同時,資管機構對國內外評級機構的認可程度不斷提高,“非常認可”逐年遞增,越來越多的機構傾向于從第三方評級結果中獲取信息。從邊際上看,2024年對國外機構提供的評級,行業內“非常認可”的態度顯著提升,從2023年的3%提升到了12%。這種積極的態度轉變可能是由于隨著海外機構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和深入,將更多的上市公司納入ESG評級,評估范圍更廣,參考價值上升。圖6-18:機構對國外ESG評級結
270、果的態度70%60%50%40%30%20%10%0%不認可不清楚持懷疑態度基本認可非常認可 2022 2023 20241%1%2%19%13%15%23%17%13%51%65%57%5%3%13%圖6-19:機構對國內ESG評級結果的態度80%70%60%50%40%30%20%10%0%不認可不清楚持懷疑態度基本認可非常認可 2022 2023 20243%1%2%16%11%13%16%14%10%62%68%62%3%6%12%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91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 6.1.3 策略及分析體系根據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PR
271、I)的指導,ESG七大策略體系包括負面排除、正面篩選、規范篩選、ESG整合、綠色或可持續主題投資、股東參與策略和影響力投資策略,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推動可持續投資的重要框架。CapitalGroup(美國資本集團)發布的2024年ESG全球研究報告中指出,多數投資者認為ESG因素有助于投資決策。2020年以來,選擇實施ESG投資策略的金融機構比例呈現遞增趨勢,在2024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國內金融機構正在逐步將ESG納入其投資決策。在2020年-2022年“負面排除”是機構選擇最多的實施策略,分別占比34%、26%、26%;而在2023年變為“綠色或可持續投資”,占比22%;2024年則是“正面
272、篩選”,占比24%。雖然最近兩年的主流策略都有所變化,但是其占比整體上呈現下降的趨勢,機構的策略選擇方式更加靈活和多元化。同時,“ESG整合”也是機構近年來偏好采用的主要策略,目前機構占比16%。相比2023年,整體趨勢逐漸下降的“正面篩選”和“負面排除”策略在2024年有所上升,變為最主要的兩種策略;而相比整體趨勢上升的“股東參與策略”,“ESG整合”和“主題投資策略”則在2024年有所下降。伴隨著越來越多新的機構加入到ESG投資實踐的隊伍中,簡單直接的篩選策略是機構的優先選擇,在實戰經驗累積和投研能力提升下,機構將會進行更為復雜更為多樣的ESG策略嘗試。未來,“綠色或可持續主題投資”策略將
273、成為機構最主要的ESG策略。在氣候變化的全球化背景之下,綠色績效逐漸成為衡量基金效益的重要指標,與綠色屬性強掛鉤的“強ESG”基金可能成為未來機構針對ESG綠色或可持續投資策略的重要決策方向。圖6-20:ESG策略是否實施(多選題)202420232022202120200%10%20%30%40%50%60%70%80%90%100%67%33%38%60%42%74%63%40%58%26%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圖6-21:ESG策略實施情況(多選題)40%35%30%25%20%15%10%5%0%其他,如影響力投資等規范篩選股東參與策略正面篩選ESG整合綠色/
274、可持續主題投資負面排除1%5%3%2%4%6%9%5%8%7%9%10%11%14%10%24%19%17%19%24%9%14%18%17%16%18%18%20%22%19%34%26%26%17%19%92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ESG結合了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個維度的信息。ESG框架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方法,幫助投資者、公司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理解和評估企業在這些關鍵領域的表現,并促進更可持續和負責任的經濟實踐??傮w而言,機構認為環境因素(E)的重要性逐年提升
275、;機構對“S”維度的看法相對變化不大,2024年相較2023年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而“G”維度一直是機構認為對被投資公司業績表現影響最大的因素,但整體上呈現下降的趨勢。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可持續報告顯示,2019年至2023年的ESG公募基金產品績效提升趨勢明顯,其中治理維度(G)的基金表現相較于環境(E)與社會(S)更為突出。機構對此問題的看法與其在基金績效上的表現是一致的。雖然“G”仍然是金融機構最關注的維度,但是金融機構在ESG上的關注重點正逐漸從單一維度向多元化發展,尤其是環境維度。斯坦福大學商學院、胡佛研究所公司治理工作組和斯坦福大學亞瑟與托尼倫貝巖石公司治理中心
276、對美國投資者的調查報告指出,投資者對“E”的整體關注度高于“S”和“G”,而對“G”的整體關注度相對更低,但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CapitalGroup(美國資本集團)2024年的ESG調查報告也同意這一結果,在亞太地區,環境主題在基金選擇中占主導,且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為社會問題被忽視。眾所周知,社會因素由于數據缺乏,指標難以標準化,較難分析,可能是最難整合的因素。隨著國家雙碳政策的重磅提出,整個經濟與產業格局都在經歷深刻變革,環境因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氣候變化對于企業而言,已然演變成一個極為緊迫且不容忽視的因素,蘊含著可能致使企業遭受重大沖擊的財務風險。ESG的三個因素相互關聯、相互影
277、響,忽視任何一個ESG因素都可能使企業面臨巨大的生存與發展挑戰。只有將環境、社會與治理因素全面納入企業戰略規劃、日常運營管理與投資決策過程中,才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貢獻積極力量。圖6-22:2024年未來五年內可能采取或新增的ESG投資方式負面排除正面篩選綠色/可持續主題投資ESG整合暫未考慮股東參與策略(主動溝通)規范篩選其他,如影響力投資等01020304050604250543833333110圖6-23:對被投資公司業績表現影響最大的因素100%50%0%2020 2021 2022 2023 2
278、0247%E(環境因素及相關指標)S(社會因素及相關指標)G(公司治理因素及相關指標)21%14%30%36%16%17%12%24%16%77%62%73%47%48%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93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進一步,我們調查了2022年-2024年單個維度下機構的細項評估。在“E”維度下,“資源消耗表現”一直是機構投資者最為關注的細項,“環境管理機制建設”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細項之一。從變化趨勢上看,近年來的細項評估變化有較大的波動性而沒有趨勢性,但是機構對每個細項的評估整體分布較為均衡,說明環境因素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在“S”
279、維度下,2024年與2022年具有類似的分布特征,占比由大到小的細項分別為“產品責任”、“市場責任”、“利益相關方責任”、“社會責任”、“員工責任”,而2023年雖然在細項關注度上有不同的側重,但是在分布上更加均衡,其占比分布的極差僅有4%。在“G”維度下,“股東”、“內控與審計”以及“風險管理”的占比較高。整體來看,內控與審計的占比呈現連續下降趨勢,公司治理因素的各個細項在2024年的關注度有所不同,股東和董事會的治理以及風險管理受到更多重視??傮w而言,2024年在ESG的各個細項評估中,不同方面的關注度有所變化。各個維度下的變化不存在明顯的趨勢,整體表現相對較為均衡。圖6-24:對E細項的
280、評估(多選題)2022 2023 2024資源消耗表現:能源、水資源、物料資源、土地資源等環境風險事件與應對:違規與處罰等 應對氣候變化制度與數據:物理風險與轉型風險 綠色業務/技術情況:綠色業務占比、綠色研發投入等 污染物排放表現:廢水、廢物、廢氣環境管理機制建設:企業環境績效監控、員工環境保護培訓等 0%5%20%25%10%15%21%22%21%19%14%16%15%16%15%17%15%17%15%17%17%13%15%14%94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圖6-25:對S細項的評估(多選題)2022 2023 2
281、024產品責任:產品質量與安全、產品創新等市場責任:反壟斷、專利保護等 社會責任:社區發展、公益慈善、國家戰略規劃、社會風氣等利益相關方責任:消費者權益、供應鏈管理、債務人管理等員工責任:員工待遇、職業發展、健康安全等 26%22%22%22%18%18%18%13%18%17%20%20%20%21%24%0%5%10%15%25%20%30%圖6-26:對G細項的評估(多選題)2022 2023 2024內控與審計:業績操縱、財務造假、貪污腐敗等風險管理:管理體系、法律訴訟、ESG風險/氣候風險管理等 高級管理層:變動頻率、激勵等股東:控制權變更、分紅、再投資等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及時性及
282、有效性等董事會:決策獨立性、獨立董事等ESG治理:治理架構、獨立三方審驗等監事會:是否履行監督職能16%15%15%13%13%13%12%14%0%2%4%6%10%16%8%14%12%18%13%12%12%12%12%13%10%10%11%9%9%15%15%14%14%11%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95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 6.1.4 發行及產品表現2020年至2024年間,有超過半數的機構已經發行過ESG或可持續相關的主題型產品。沒有發行過ESG產品的機構整體上呈現出顯著減少的特征,發行了兩個以上產品的機構呈增加的趨勢,同時只發布過
283、“E”維度產品的機構逐年增加,而單獨發布“S”和“G”維度產品的機構較少。隨著市場對ESG產品的關注度和參與度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ESG產品布局,發行不同主題的ESG產品。市場中絕大多數都是以“E”為主題的產品,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機構在這一領域深耕細作,以實現更加全面和均衡的可持續發展。對于發行的ESG產品在總投資中的比重,處于“0%-10%”區間的機構比例整體在上升,而處于“50%以上”的機構比例顯著減少。從邊際上看,在超過10%投資比重的區間內的機構數量均在減少。雖然ESG產品在市場上的普及度逐漸提高,但大多數機構在總投資組合中仍然保持謹慎態度,尚未將ESG產品作為投資主流,市場對于
284、ESG產品的長期價值和風險管理仍有一定的觀望和評估期。著眼未來,當前46%的機構(58家)認為未來ESG或可持續相關主題產品投資會有所增長,相比去年有略微增長,同時明確未來不會增加投資的機構整體上有明顯的下降。但從未來ESG投資的預計占比中可以看出,占比在“0%-10%”區間的機構在2024年達到最多,而處于其他比例區間的機構比例均達到歷史最低。說明機構目前對增加ESG投資比例的決策較為謹慎,ESG投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投資機構可能需要權衡好各方面的投資偏好,更好地踐行ESG。圖6-28:可持續主題產品在投資中的比重80%70%60%50%40%30%20%10%0%52%68%72%20%
285、12%18%18%12%8%9%3%3%2%1%6%16%6%6%15%54%2021 2022 2023 20240%-10%10%-20%20%-30%30%-50%50%以上圖6-27:發行過ESG產品的機構80%70%60%50%40%30%20%10%0%72%64%66%43%47%13%24%22%36%31%10%11%11%16%19%3%1%1%1%1%0%1%2%3%3%2020 2021 2022 2023 2024沒有2個以上產品ESG96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在市場收益層面,2024年有31%的機
286、構認為ESG產品與其他產品的收益“差別不大”,認為ESG產品帶來更高收益的機構比例為19%,而認為收益更低的機構占比為8%。今年機構對ESG產品在收益方面的表現呈現積極的態勢,更多機構在實踐中發現ESG產品的長期價值。MIRA(麥格理基礎設施及實物資產)發布的ESG調查報告也指出,長期來看,ESG評級高的股票在回報、自由現金流(FCF)和利潤率方面表現優于非ESG評級股票。從邊際變化上看,認為ESG產品與其他產品收益“差別不大”的機構數量有所下降,同時認為ESG產品收益更差的機構有所減少,相反認為帶來更高收益的機構有較大增長,其中認為“收益更高”的機構比例減少,而認為“收益顯著增高”的機構有較
287、大的增長。市場對ESG投資理念的接受度逐漸提高,ESG產品在市場收益方面的表現逐漸獲得機構的認可,其長期價值正逐步顯現。在投資風險方面,在已經發行了ESG產品的機構中,認為“差別不大”和“風險更低”機構比例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而在2024年“風險較低”觀點重新超過了“差別不大”,成為行業內的主流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沒有機構認為ESG產品比其他投資產品帶來更高的風險。CallanInstitute(卡倫研究所)在2024年調查的美國投資者納入ESG的原因中,部分投資者認為ESG圖6-30:ESG方面的主題產品投資預計在總投資中的占比 2021 2022 2023 202480%70%
288、60%50%40%30%20%10%0%0%-10%10%-20%20%-30%30%-50%50%以上53%68%56%74%29%20%26%17%10%8%8%8%6%5%3%3%3%1%1%2%圖6-29:涉及ESG方面的主題產品投資是否會增長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是不清楚否68%80%44%41%46%38%32%20%18%5%6%48%55%0%0%0%10%40%60%80%70%90%20%30%50%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97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有助于改善風險狀況、實現投資影響或獲得更高長期回報。
289、從國內資管機構的ESG實踐中我們看到,隨著ESG產品在降低投資風險和提高長期回報方面的優勢逐漸顯現,投資者對于ESG產品的認可度和需求也在不斷上升。未來,我們預計將有更多的資管機構加大對ESG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力度,同時其他還未發行ESG產品的機構也將更加重視ESG因素,關注ESG產品的市場表現和風險狀況,加快將ESG投資納入決策的進程。放眼全球,由斯坦福大學商學院、胡佛研究所公司治理工作組和斯坦福大學亞瑟與托尼倫貝巖石公司治理中心對美國投資者關于ESG看法的2024年最新調研顯示,美國投資者對ESG的支持度持續下降,年輕投資者可能將ESG視為經濟狀況良好時的“奢侈品”,同時有一部分投資者并不相
290、信ESG能提升業績。CapitalGroup在研究中指出,地緣政治風險和全球選舉被視為ESG的主要逆風,高通脹和利率仍是當前投資環境的主要挑戰,可能分散投資者對ESG的關注并阻礙進展。ESG投資理念的重要性和長期價值在全球范圍內仍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和質疑,但不同的觀點為ESG投資的發展提供了反思和優化的可能。機構在采用和推廣ESG理念時,尤其需要考慮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如何保持相關性和吸引力。圖6-32:ESG主題相關產品與其他大類資產配置類似的基金產品的投資風險對比 2022 2023 20240%10%40%60%20%30%50%不涉及風險顯著增高風險更高差別不大風險較低風險顯著降低55%
291、38%42%0%0%0%0%1%1%2%3%9%19%27%28%21%25%29%圖6-31:ESG主題相關產品與其他大類資產配置類似的基金產品的市場收益對比 2022 2023 20240%10%40%60%20%30%50%不涉及收益顯著增高收益更高差別不大收益較低收益顯著降低55%40%42%1%0%0%2%2%9%5%8%16%13%23%33%31%10%10%98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基金經理積極踐行ESG實踐與其業績評估周期和ESG產品的卓越表現周期密切相關,我們調查了機構對這兩個問題的看法。2024年的調查
292、結果顯示,52%的機構認為基金經理業績的評估周期主要集中在1年-3年,其次是3年-5年,占比29%,而認為超過5年的評估周期的機構比例僅5%。而機構所預期ESG產品未來取得卓越表現的時間主要為3年-5年,占比48%;其次是1年-3年,占比24%;而認為超過5年的機構占比達16%。調查結果顯示,機構普遍對ESG的長期潛力持有信心,機構在ESG投資方面更加看重長期效益。然而當前多數機構傾向于在1年-3年內評估基金經理的業績,而預期ESG產品取得卓越表現的時間則主要集中在3年-5年。對于基金經理的短期業績評估與ESG產品長期表現預期之間存在一定的不匹配,這種評估周期與表現周期的不一致可能會導致基金經
293、理在追求短期業績時忽視ESG實踐對長期價值創造的重要性,成為基金經理進一步積極踐行ESG實踐的重要障礙。因此,機構投資者可能需要更加一致地將其對ESG產品的長期信心轉化為對基金經理的評估標準。這意味著,評估基金經理的業績時,應當更多地考慮他們的ESG實踐如何影響投資組合的長期表現,而不僅僅是短期的財務回報。通過調整評估周期,機構可以激勵基金經理更加積極地采納和實施ESG策略,從而推動整個投資行業向著更加可持續和負責任的方向發展。圖6-34:ESG產品獲得卓越投資業績所需時間60%50%40%30%20%10%0%不會有卓越表現6個月到一年1年到3年3年到5年5年到7年7年到10年10年以上0%
294、1%5%5%2%2%2%2%3%4%4%1%1%7%8%8%3%6%24%24%28%27%31%51%50%40%10%11%11%12%21%44%48%3%3%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圖6-33:基金經理投資業績評估周期80%70%60%50%40%30%20%10%0%6個月到一年1年到3年3年到5年5年到7年7年到10年10年以上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31%21%15%53%55%52%35%13%13%3%1%1%1%1%1%1%2%2%0%0%0%0%0%21%23%29%43%70%7%7%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295、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99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 6.1.5 挑戰及提高方向隨著ESG投資理念的不斷發展,金融機構不斷增加對ESG投資的關注和實踐,但同時機構進一步貫徹ESG投資實踐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2024年機構采用ESG投資的最主要挑戰是“ESG相關信息難以獲取,信息不完整或可信度不高”,其次是“缺少規范的ESG信息披露規則”,此外,“踐行ESG動力不足”、“第三方評級分歧”、“數據的采購或分析成本”、“缺乏衡量ESG投資績效的行業標準指標”和“ESG責任投資的市場接受度較低”等也是機構面臨的主要挑戰。其中,對ESG信息的質疑、第三方評級分歧與數據采購的成本
296、等可能是機構降低對第三方機構的依賴的主要原因,同時缺少行業標準也是機構加快建設自身ESG投資指標體系的重要驅動力。CapitalGroup(美國資本集團)調查發現,盡管ESG數據和分析由于AI的出現和使用有所改善,但數據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仍是主要挑戰。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由Deloitte(德勤)最近發布的2024年可持續發展行動報告中指出,全球可持續發展格局發生顯著變化。CapitalGroup(美國資本集團)2024年對全球投資者的調查報告也指出,監管合規是推動ESG采用的主要驅動力。而在2024年4月,中國三大證券交易所發布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CSR準則)也進一步規范了企業的披露要求。
297、隨著中國ESG披露進入新階段,監管制度不斷完善,以及行業自身在建立統一規范的ESG投資衡量指標上的共同努力,資管行業將更有信心應對ESG投資的挑戰,推動投資策略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更加緊密地結合,從而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帶動ESG投資理念的深入發展。圖6-35:2024年機構采用ESG投資的主要挑戰(多選題)ESG相關信息難以獲取,信息不完整或可信度不高缺少規范的ESG信息披露規則踐行ESG可獲得的價值不確定或不顯著,動力不足缺乏衡量ESG投資績效的標準行業指標ESG責任投資的市場接受度較低ESG認識不足,缺乏高管支持,缺少相應資源投入購買分析數據/工具/所需的成本高質量投資經理/策略的供應
298、投資戰略注重短期投資績效第三方ESG評級/指數相互沖突0102030405060708071664244393926382322100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在2024年,監管部門的推動和企業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被認為是推動ESG責任投資的重要因素,其他方面如客戶需求、長期激勵、投資表現突出等因素也是促使機構踐行ESG投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總體來看,2024年監管推動、信息披露質量的建設等方面在推動ESG責任投資中起到較為關鍵的作用,未來這些因素將繼續與市場參與者的積極參與和創新能力相結合,共同推動ESG投資市場的深化發展,實
299、現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和諧統一。圖6-36:機構采用ESG投資的主要挑戰(多選題)2020 2021 2022 2023 202420%18%16%14%12%10%8%6%4%2%0%第三方ESG評級/指數相互沖突投資戰略注重短期投資績效高質量投資經理/策略的供應購買分析數據/工具/所需的成本ESG責任投資的市場接受度較低缺乏衡量ESG投資績效的標準行業指標缺少規范的ESG信息披露規則踐行ESG可獲得的價值不確定或不顯著,動力不足ESG相關信息難以獲取,信息不完整或可信度不高ESG認識不足,缺乏高管支持,缺少相應資源投入圖6-37:2024年促使機構踐行ESG投資最有效方式(多選題)監管部門
300、自上而下推動和鼓勵ESG責任投資,提供優惠政策提高企業信息披露質量,增加數據點的可用性、可得性為那些踐行ESG投資的人提供長期激勵更多的客戶需求加強ESG責任投資相關投資者教育延長投資業績的評估時間建立明確納入ESG因素的投資模型ESG數據評級提供者之間更大的一致性學術研究表明,ESG整合有助于財務和投資業績整合ESG因素的投資表現突出ESG人才的供應928253433835343023475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101第六章 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 6.2 實地訪談本年度,課題組通過研究與訪談國內參與ESG
301、投資的公募基金、保險資管、銀行理財等,從資金流向、策略實施、數據及資產、前沿議題、產品落地等多個維度,總結歸納其對ESG投資的發展趨勢的看法。國內保險及理財機構成為踐行ESG理念的重要力量。訪談機構反饋國際上ESG投資仍有增長態勢,特別是部分主權基金已將ESG視為考察受委托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看,雖受到市場環境影響,ESG公募基金發行有所收縮,但銀行保險參與ESG投資的力量加強。2024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我國綠色金融未來十年的發展目標,形成了下一階段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頂層指引。2024年5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銀行業
302、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在綠色金融部分提出銀行保險機構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表現持續提升。202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發揮綠色金融作用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強化實施保障四個方面,為金融機構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提供有力支持。隨著我國綠色金融政策陸續出臺,受訪機構認可,ESG的資產配置、風險管理和價格發現功能將獲逐漸展現,銀行業和保險業積極參與、推動和引領ESG投資發展的趨勢明顯增強。盡責管理是投資機構應對ESG數據缺失的重要策略。ESG
303、信息為財務數據的必要補充,是ESG策略運用的基石。2023年,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正式發布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2號氣候相關披露,為全球投資者獲得可比信息奠定了重要基石。2024年,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準則)我國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正逐步建成。雖ESG信息的標準化程度有望提升,但ESG信息在投資端應用仍然面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目前ESG信息披露率不高。2024年,滬深A股ESG專
304、項報告披露率為50.6%??紤]到我國5000余家上市公司及1萬余家債券發行主體數量,目前ESG信息披露的覆蓋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二是ESG信息披露規范性及質量仍需提升。準則對ESG信息質量的相關性、可比性、可驗證性、可理解性、及時性提出了要求。但企業在銜接執行過程中仍存一定探討空間,有待行業披露指引等更多規范性文件出臺,進一步提升企業ESG報告質量水平。三是ESG信息的可信度存進步空間。根據妙盈科技數據,在2024年披露ESG專項報告的滬深A股公司中,僅一半的公司明確表明董事會負責監督ESG事宜,僅6.1%的公司對ESG信息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鑒證或核查,ESG信息可信度需更多鑒證機構參與構建。受
305、訪機構均關注到國際國內ESG信息披露標準的出臺對ESG數據豐富度提升的推動作用,但在ESG數據容量逐步豐富的過程中,ESG投資仍面臨數據可用性不足的問題,部分機構認為盡責管理是彌補ESG數據缺失的重要策略。通過與企業溝通、投票參與等方式,投資管理人推動企業關注、改善ESG表現情況,是其ESG策略的重要實施方向。ESG主題資產的豐富將進一步支持ESG產品落地創新。受訪機構表示,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聯合發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首次統一了綠色債券相關管理部門對綠色項目的界定標準,為我國綠色債券發展提供了穩定框架和靈活空間。隨后,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相
306、繼發布交易商協會推出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LB)十問十答關于開展轉型債券相關創新試點的通知,我國基本構建了包含綠色債券、社會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轉型債券在內的ESG主題債券發行體系。根據萬得數據,全市場ESG主題債券規模僅為5.7萬億元,其中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占比達到50%。受訪機構表示,目前存量ESG主題債券較難滿足資管機構配置需求。2024年10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綠色及轉型債券相關機制的通知,優化綠色及轉型債券注冊發行流程。在非標準化債券類資產方面,綠102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第六章 中國資
307、管行業ESG投資問卷調查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等標準的發布及更新實現ESG主題資產擴容,進而支持ESG產品落地創新。ESG議題研究具有細分和深入空間,其中公司治理仍獲得受訪機構較多關注。受訪機構認可,ESG投資將非財務信息系統性納入投資考量,能夠辨識、預防和規避企業的潛在風險,有效降低投資的風險承擔水平,其中,公司治理被視為貢獻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國九條”發布,資本市場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維度監管加強,公司治理對上市公司價值的影響獲得進一步強化。根據紫頂股東服務,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加強對公司治理維度的關注,并使用“投票權”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受訪機構表示,在向投資端具
308、體轉化時,公司治理的信息難以通過0或1的方式進行簡單判別,仍需一事一議、細致研判。除公司治理外,氣候議題被視為較為重要的議題。同時,ISSB將生物多樣性、人力資本、人權等確定為其后續優先工作事項,受訪機構表示關注相關議題,并期待相應議題的進一步縱深、并向投資端轉化。ESG產品分類及信息披露有待進一步明確。歐盟通過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香港致證監會認可單位信托及互惠基金的管理公司的通函環境、社會及管治基金等對金融產品ESG因素的整合程度進行分類,為投資者獲得關于其投資產品的ESG信息提供了更多便利。但部分受訪機構仍表示,在具體設計相關產品時,仍存在一定討論空間。例如,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將淺綠產品界
309、定為“推動環境、社會因素的產品”,但并未就產品如何實現環境、社會特性進行明確,策略實施仍有選擇空間。另一方面,我國雖相繼發布綠色投資指引(試行)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但尚未對產品分類、信息披露等提出強制要求,國外產品分類及信息披露經驗可作為我國ESG投資產品規范、減少“漂綠”風險的重要借鑒。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103參考文獻 1 歐盟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對中國企業出海的啟示 https:/ 2 IIGF觀點|李欣宇、施懿宸: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氣候相關披露最終規則對中概股企業影響梳理及應對建議 https:/ 3 歐洲防范“洗綠”風險和可持續
310、金融監管的經驗及啟示 https:/ 4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提出新規則打擊“漂綠”行為 https:/www.fca.org.uk/news/press-releases/fca-proposes-new-rules-tackle-greenwashing 5 FCA確認反漂綠指導方針并提議擴大可持續發展框架 https:/www.fca.org.uk/news/press-releases/fca-confirms-anti-greenwashing-guidance-and-proposes-extending-sustainability-framew 6 加州頒布反漂綠規定 https
311、:/corpgov.law.harvard.edu/2023/11/18/california-enacts-anti-greenwashing-requirements/7 UN PRI https:/www.unpri.org/8 世界氣象組織(WMO)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https:/wmo.int/publication-series/state-of-global-climate-2023 9 中國信托業社會責任報告 http:/ 10 綠色信托指引 http:/ 11 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 https:/ 12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4年上)https:/ 13
312、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1992).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公約與宣言,C.N.29.1996.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cbd 14 全球野生動物數量50年間減少逾七成2024自然向好國際論壇在京舉辦,發布2024地球生命力報告 https:/www.wwfchina.org/news-detail?id=2271&type=3 15 WWF 2020.“Global Futures:Assessing the Global Economic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to Support Policy-M
313、aking.”https:/files.worldwildlife.org/wwfcmsprod/files/Publication/file/75p5cvk0ul_Summary_Report.pdf 16 生物多樣性公約 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cbd104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17 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https:/www.unep.org/zh-hans/resources/kunming-mengtelierquanqiushengwuduoyangxingkuangjia 18 世遺錄
314、美國黃石公園迎來150周年,它是全球首個國家公園 https:/ 19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 https:/ 深入探討修訂CITES附錄的標準對商業開發水生物種的應用 https:/ 21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https:/ 22 名古屋議定書正式生效 日本未批準 https:/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http:/ 24 關于印發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的通知 https:/ 25 綠盾2017”專項行動效果明顯 https:/ 26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https:/ 27 最高人民
315、法院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https:/ 28 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https:/ 29 世界經濟論壇生物多樣性信用需求分析與市場展望https:/www.weforum.org/publications/biodiversity-credits-demand-drivers-and-guidance-on-early-use/30 世界經濟論壇文章什么是“債務換自然”,它如何幫助應對氣候行動帶來的財政挑戰?https:/cn.weforum.org/stories/2024/07/climate-finance-debt-nature-s
316、wap-cn/31 Convergence全球混合融資網絡 https:/www.convergence.finance/32 生態環境部報告 https:/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可持續債券市場報告https:/ 2024_02e_1.pdf 34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2023年中國綠色債券年報https:/ 35 環境金融數據庫 https:/efdata.org/36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數據 http:/ 37 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 https:/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105 38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 http:/ Albuquer
317、que,R.,Koskinen,Y.,&Zhang,C.(2019).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risk: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Management Science,65(10),4451-4469.39 Berg,F.,Koelbel,J.F.,&Rigobon,R.(2022).Aggregate confusion:The divergence of ESG ratings.Review of Finance,26(6),1315-1344.40 Chang,R.,Chu,L.,Tu,J.,Zh
318、ang,B.,&Zhou,G.(2020).ESGand the Market Return.Available at SSRN 3869272.41 Christensen,D.M.,Serafeim,G.,&Sikochi,A.(2022).Why is corporate virtue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The case ofESGratings.The Accounting Review,97(1),147-175.42 Chatterji,A.K.,R.Durand,D.I.Levine,S.Touboul.2016.Do Ratings of F
319、irms Converge?Implications for Managers,Investors and Strategy Researcher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37(8)1597-614 43 Derwall,J.,Bauer,R.,Guenster,N.,&Koedijk,K.G.(2004).The eco-efficiency premium puzzle.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61,5163.44 Edmans,A.(2011).Does the stock market fully value intan
320、gibles?Employee satisfaction and equity pric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01(3),621640.45 Ferriani,F.,&Natoli,F.(2021).ESGrisks in times of Covid-19.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8(18),1537-1541.46 Folger-Laronde,Z.,Pashang,S.,Feor,L.,&ElAlfy,A.(2022).ESGrating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exchan
321、ge-traded fund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ournal of Sustainable Finance&Investment,12(2),490-496.47 Shanaev,S.,&Ghimire,B.(2022).WhenESGmeets AAA:The effect ofESGrating changes on stock returns.Finance Research Letters,46,102302.48 Gibson Brandon,R.,Krueger,P.,&Schmidt,P.S.(2021).ESGrating disag
322、reement and stock returns.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77(4),104-127.49 Halbritter,G.,&Dorfleitner,G.(2015).The wage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ere are they?A critical review ofESGinvesting.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6,2535.50 Raghunandan,A.,&Rajgopal,S.(2022).DoESGfunds make stakeholder-friendly
323、 investments?.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7(3),822-863.51 Kim,S.and A.Yoon.(2021).Analyzing active managers commitment to ESG:Evidence from United Nations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Management science,forthcoming.52 Lins,K.V.,Servaes,H.,&Tamayo,A.(2017).Social capital,trust,and firm per
324、formance:The valu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the Journal of Finance,72(4),1785-1824.53 Gibson Brandon,R.,Krueger,P.,&Schmidt,P.S.(2021).ESGrating disagreement and stock returns.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77(4),104-127.106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54 Halbritter,
325、G.,&Dorfleitner,G.(2015).The wage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where are they?A critical review ofESGinvesting.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6,25-35.55 Yen,M.-F.,Shiu,Y.-M.,&Wang,C.-F.(2019).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 returns and news:Evidence from Asia.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
326、ental Management,26,1565-1578.56 Liu,J.,Stambaugh,R.F.,&Yuan,Y.(2019).Size and value in China.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4(1),48-69.57 Fama,E.F.,&French,K.R.(2015).A five-factor asset pricing model.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16(1),1-22.58 陳宏韜,殷海鋒,張天舒,等.(2024)ESG評級分歧影響資本市場定價效率嗎?基于上市公司股價同步性
327、的研究J.財經研究,1-17 59 馮鈺婷,郭雪萌,曾曉亮.ESG信息披露與ESG評級分歧:眾口一詞還是莫衷一是?兼論中國ESG的制度規范J.會計研究,2024,(01):49-63.60 葉瑩瑩,王小林.企業ESG表現如何影響股票收益波動率?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24,(01):64-78.61“2024年可持續與氣候趨勢展望”,MSCI,2024.62“2024 ESG白皮書”,CEIBS,2024.63“2024 Survey of Asset Managers”,Index Industry Association,2024.64“2024 Sustainabil
328、ity Action Report”,Deloitte,2024.65“Rising Tide:An Overview of China A-ShareESGPerformance”,SynTao Green Finance,2024.66“2024 SURVEY OF INVESTORS,RETIREMENT SAVINGS,AND ESG”,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2024.67“CHINA ISSUES GUIDELINES ON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Clifford Chance,20
329、24.68“2024ESGSurvey”,Callan Institute,2024.69“GlobalESG due diligenc study 2024”,KPMG,2024.70“ESG Global Study Fourth edition(2024)”,CAPITAL GROUP,2024.71“2023年香港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調研”,PwC,2023.72“ESG與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廣東時代傳媒集團,2024.73“The Sustainability Trends Report 2024”,Generation IM,2024.74“GLOBAL SUSTAINA
330、BLE INVESTMENT REVIEW 2022”,GSIA,2023.75“Addressing the Strategy Execution Gap i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KPMG,2024.76“PwCs Global Investor Survey 2022”,PwC,2022.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107 77“The WFEs 10th Sustainability Survey”,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2024.78“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4號可持續發展報
331、告(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2024.79“中國綠色金融研究報告(2024)”,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2024.80“中國責任投資十大趨勢”,SynTao Green Finance,2024.81“2024中國ESG 50”,Forbes China,2024.82“彭博問卷調查顯示:中國機構逐步將ESG納入投資策略”,Bloomberg China,2024.https:/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編寫機構本報告由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合著完成。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于2018年開始 ESG
332、領域的探索。2020年9月,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成立后,正式成為PRI簽署方。2021年,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展了股票、債券等不同資產維度的ESG評價,實現ESG全面融合。截至2023年末,華夏理財ESG主題理財產品累計管理規模近300億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于2017 年成立,由深圳市政府依托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設立,致力于成為金融經濟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高水平研究平臺,為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優秀人才。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109版權聲明本研究報告由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
333、研究院編寫,報告中所引用信息均來自公開資料,但受限于理解及處理方式,不保證報告所展示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懇請各界人士給予批評和指正。本研究報告所包含信息僅供參考,報告內容和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不對因使用本研究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研究報告內容受版權保護,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表。如為合理使用,需注明出處為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保留對任何機構和個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110 2024 年度中國資管行業 ESG 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特別鳴謝感謝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陸璽熒、陳炳尚、張茜對本報告第一、四章數據收集核對的支持;感謝廣東外語外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