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特赦組織:2024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排名(3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國際特赦組織:2024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排名(37頁).pdf(3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為權利充電 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 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2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國際特赦組織是一項有 1000 萬人參與的全球運動。我們動員參與者發揮人性,為了實現變革而發起倡導,致力于實現一個人人皆享有人權的世界。我們的理想是建立一個當權者能夠信守承諾、尊重國際法并接受問責的世界。我們獨立于任何政府、政治意識形態、經濟利益或宗教。我們的資金主要來源是會員會費和個人捐款。我們相信,懷著同理心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團結行動,會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好。封面圖片:Artwork:Co
2、lin Foo,照片:Getty/國際特赦組織 國際特赦組織版權所有 2024 除非另有說明,本文件的內容已根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署名、非商業使用、禁止演繹、4.0 國際)獲得許可。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legalcode 如欲查詢更多詳情,請訪問我們的網站上有關“許可”的網頁:www.amnesty.org 若某一部分內容的版權屬于國際特赦組織以外的持有人,則該內容不受制于知識共享條款。2024年首次出版 國際特赦組織有限公司 Peter Benenson House,1 Easton Street,London
3、 WC1X 0DW,UK 索引號:ACT 30/8544/2024 原文語言:英文 zh.amnesty.org3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概述 氣候緊急狀態是一場人權危機,需要全球采取緊急、統一的應對措施。它威脅到當代和后代人們的公民、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并最終威脅到人類的未來。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化石燃料,必須隨著世界向可再生能源過渡而被逐步淘汰。作為該過渡的一部分,一些國家鼓勵從燃油汽車向電動汽車轉型。如果各國實現其所宣稱的目標,向電動汽車轉型將有助于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但電動汽車需求的不斷增長帶來了新的人權挑戰,并有可能加劇采礦
4、業內已被充分記錄的猖獗侵犯人權行為。標準電動汽車電池含有鈷、銅、鋰和鎳等礦物和金屬。這些金屬對于電動汽車、移動設備和其他需要電池存儲裝置的能源技術至關重要。國際能源署稱,僅電動汽車電池對礦物的需求就將在 2024 年至2050 年間增長約 9 倍。行業咨詢公司“Benchmark 礦業資訊”報告稱,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在 2035年年底前需要開采 350 多個新礦。但這種為能源轉型而急于開采礦物的做法也有其陰暗面,包括環境破壞、強迫驅逐、危險的工作條件和對原住民權利的侵犯。但這些只是受工業化采礦影響的人們所指出的部分侵害行為。電池金屬開采對人權的影響,長期以來是國際特赦組織工作的一個焦點,本報告
5、便以這些工作為基礎。十多年來,國際特赦組織一直在調查剛果民主共和國手工和工業化開采的鈷和銅有關的侵犯人權行為。國際特赦組織還記錄了菲律賓鎳礦開采中,影響原住民和其他依賴土地的社區的侵犯人權行為。2016年,國際特赦組織成為第一個使人們關注汽車行業未對其電池金屬供應鏈進行深入人權盡職調查的國際非政府組織。2017 年,國際特赦組織發布一份報告,評估了 29 家公司(其中包括電動汽車行業的一些公司)與其鈷供應鏈有關的人權盡職調查政策和做法。2019 年,國際特赦組織公開呼吁該行業在 5年內“清理電池問題”。正如政府必須發揮作用,使采掘業及其客戶難以推遲公平的能源轉型,或難以損害人權和環境,本研究認
6、定的公司也有明確責任將人權置于其電動汽車制造的優先核心地位。4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公司評分 本報告評估了全球 13 家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政策以及其自行報告的做法。這些公司都有責任在其經營所在地尊重人權。公司尊重人權的責任已載于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該責任要求各公司爭取防止或減輕商務關系所導致的、與其業務和服務直接相關的不利人權影響,即使這些公司沒有促成這些影響。這主要意味著企業必須實施人權盡職調查流程,以識別、防止、減輕和說明它們如何應對不利的人權影響。本報告評估的公司是:寶馬汽車公司(寶馬)、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
7、)、福特汽車公司(福特)、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車)、通用汽車公司(通用汽車)、現代汽車公司(現代汽車)、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梅賽德斯-奔馳)、斯特蘭蒂斯有限公司(斯特蘭蒂斯)、雷諾集團(雷諾)、日產汽車公司(日產)、三菱汽車公司(三菱汽車)、特斯拉公司(特斯拉)和大眾汽車公司(大眾)。主要調查結果 一些進展 國際特赦組織上次在 2017 年評估了數家電動汽車制造商在金屬供應鏈上的人權盡職調查政策和做法,自那以來整個行業無疑取得了一些進展。7 年后,許多電動汽車制造商已采取積極步驟,來承認其人權責任,并使公司政策和做法符合國際人權標準。一些制造商對特定的電池供應鏈礦物進行了風險評估,與受
8、影響的社區會面,并參與了與公民社會組織的倡議,以制定該行業的共同框架和行為期望。盡管一些汽車制造商顯示其無疑取得了進展,但這 13 家公司中都遠未達到滿分 90 分,也沒有一家公司能達到最高類別的分數。按照這一標準,沒有一家公司能表明他們在對其電池金屬供應鏈進行充分的人權盡職調查。評估還發現,這些公司的做法存在很大差異。有些公司的表現明顯低于其他公司。人權政策和承諾 國際特赦組織在 2024 年評估的所有公司均有公開的人權政策,這些政策參考了相關國際標準,但比亞迪在 2024 年 7 月才發布了其人權政策。8 家公司在人權政策和對供應鏈盡職調查的承諾方面獲得了高分。然而,盡管幾乎所有公司都承諾
9、反對歧視并促進性別平等,但這 13 家公司都沒有明確承諾將性別敏感或交叉性方法納入其人權盡職調查中。根據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13 家公司中有 5 家沒有承諾有效地接觸利益相關者,或只做出了最低限度的承諾。5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很少有公司報告其政策符合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而且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在采購決策中實施了做法來獲取自由、事先和知情情況下的同意。比亞迪、現代、三菱汽車和日產得分為零,因為他們未在公開承諾和自稱的做法中表現出對原住民權利的具體承認。福特、梅賽德斯-奔馳、雷諾、斯特蘭蒂斯和特斯拉承認原住民權利,并承諾在其整個供應鏈中尊重這些權利
10、。但他們的公開承諾缺乏實施過程方面的細節。認定和評估 在受到評估的 13 家公司中,只有 4 家將 4 種礦物供應鏈中存在的實際和潛在人權風險,認定為中等水平。這 4 家公司是寶馬、梅賽德斯-奔馳、特斯拉和大眾。這些公司在這方面還有更多工作要做,但應該成為其他公司效仿的榜樣。比亞迪、通用汽車、現代、三菱汽車和雷諾這 5 家公司主要提到了剛果民主共和國鈷礦手工開采相關的風險,包括童工,而對其他風險、礦物或地區的關注有限。國際特赦組織在之前的研究中,充分記錄了剛果民主共和國鈷礦開采相關的侵犯人權行為,并被媒體廣泛報道,但這些公司應該對所有金屬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只關注一種礦物和一種風險類型,阻礙了
11、公司完整了解其供應鏈中廣泛的人權風險。比亞迪、吉利汽車、通用汽車、現代和三菱汽車這 5 家公司沒有提供其供應鏈的詳情,其他公司則披露了不同程度的有關其冶煉廠、精煉廠和礦場的信息。特斯拉披露了其獲取鈷、鎳和鋰的礦場名稱,包括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亞、澳大利亞和智利的礦場,這是其他公司效仿的榜樣。8 家公司顯示他們沒有使用或僅是最低程度地使用多種信息源來進行盡職調查。最后,依賴行業自愿舉措和第三方審計雖然可能有價值,但有時這可能是替代而不是補充公司自身的全面風險認定和規劃工作。一些公司沒有提供信息說明他們為建立更強大和全面的數據集,對其供應鏈自行進行了什么樣的平行和獨立評估。制止、預
12、防和減輕不利影響 了解這些公司如何處理其供應鏈中的潛在或實際人權風險,是其人權盡職調查的重要部分。但本報告評估的大多數公司(8 家)并沒有提供或僅最低程度地提供此類工作信息。提供中等程度信息的 5 家公司是寶馬、福特、梅賽德斯-奔馳、特斯拉和大眾。在本報告中,有 5 家公司沒有做出或只做出最低程度的努力,來發揮影響力促使供應商尊重人權。比亞迪、吉利汽車、現代、三菱汽車、日產和雷諾這 6 家公司,沒有提供信息說明如何考慮在收到有關侵犯人權行為的報告后,決定與供應商或特定國家斷絕關系,而這些決策過程本身即可能會對人權產生不利影響。6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
13、組織 監測 有 6 家公司僅是最低程度地展示他們采取系統性做法來跟蹤和評估其盡職調查活動的有效性。這些公司是比亞迪、吉利汽車、通用汽車、現代汽車、三菱汽車和雷諾。其余 7 家公司在這方面的做法達到中等程度。報告 本評估發現,有 6 家公司只做出了最低限度的努力,來公開交流其盡職調查政策、流程和活動(包括調查結果)方面的相關信息。在這方面表現最差的公司是比亞迪、吉利汽車、現代汽車、三菱汽車、日產和雷諾。補救措施 有 11 家公司沒有或很少提及補救措施。唯一在這方面表現出中等程度努力的公司是斯特蘭蒂斯和特斯拉。除比亞迪外,所有公司都不同程度地描述了其申訴機制。但在整個行業中,各公司未提供信息,說明
14、這些申訴機制對受影響的個人和社區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或這些機制在處理電池供應鏈中的侵犯人權行為或風險方面多有效。這些公司有一般的投訴系統,但沒有表明它們在電池供應鏈問題上的效果如何。各公司也沒有分享其電池供應鏈中收到和解決投訴的詳細信息。表現最差者 7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得分最低,在 90 分中得到 11 分。在大多數標準中,國際特赦組織認為該公司有時僅最低程度地與國際標準一致,有時甚至完全不一致。與此類似,現代汽車和三菱汽車也與比亞迪一樣,幾乎沒有或完全沒有提供關于有意義的人權盡職調查信息。這 3 家跨國公司均未
15、發布任何信息,表明他們正努力了解其電池金屬采購對人權的影響。這 3 家公司均未報告他們是否詳細了解其供應鏈,也未表明他們是否已認定具體風險。他們的表現與表現最好的梅賽德斯奔馳和特斯拉,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許多其他公司形成了鮮明對比。此外,只有比亞迪、現代汽車和三菱汽車這 3 家公司沒有對國際特赦組織的調查結果作出回應。8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評估方法 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是基于各公司在其網站上提供的信息和政策文件,包括其最新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和其他公開披露(截至 2024 年 8 月)。本報告評估了各公司政策的質量和細節,以及他們聲稱如何實施人權盡職
16、調查的報告,但本報告不尋求評估此類做法的實際有效性。在發布本報告之前,國際特赦組織曾致函每家公司,讓他們有機會對調查結果發表評論。除比亞迪、現代汽車和三菱汽車外,所有公司都做出了回應。公司回復已被酌情納入最終評估,其中大部分回復被全文刊登在本報告末尾的附件中。評估這些公司的框架基于國際公認的標準,包括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盡職調查指南以及經合組織關于沖突影響和高風險地區礦產負責任供應鏈盡職調查指南(更多信息請參閱法律框架)。為了證明與國際標準充分一致,各公司應展示以下內容:人權政策和承諾 公開承諾尊重所有人權。展示如何按照國際標準履行責任并進行人權盡職調查。由于并
17、非所有人都以同樣的方式受到侵犯人權行為的影響,他們的政策也表達對采取交叉性或性別敏感的盡職調查方法的承諾。性別敏感的方法不僅可以消除女性在公司內部晉升的障礙,還可以考慮女性和LGBTQI+人群遭受歧視的交叉影響方式,以及公司如何避免助長這些傷害。此外,承諾有效地接觸利益相關者,并表現出堅定、一貫的承諾來尊重原住民權利。認定和評估 調查其在電池供應鏈中采購的礦物(鈷、銅、鋰和鎳)在多大程度上帶來人權風險。確定其供應鏈中的冶煉廠、精煉廠和礦場,以及這些實體從何處采購礦物。評估冶煉廠和精煉廠如何進行盡職調查、處理風險并與國際標準保持一致。使用多種信息來源開展獨立的風險認定流程,并且僅雇用第三方審計師
18、來補充而不是取代自己的盡職調查工作。各公司應該對這些評估的結果保持透明,方式包括在其網站上發布報告。制止、預防和減輕不利影響 對已認定的人權風險作出反應。終止造成或助長傷害的活動,并爭取通過業務關系預防或減輕與其運營、產品或服務相關的不利影響。提供這些工作的詳細說明,而不僅僅依賴第三方審計和評估。對供應商施加影響力,使其尊重人權。如果與某個供應商或地區斷絕關系,各公司會評估潛在的不利影響,并采取措施預防或減輕這些影響。監測 采用系統性方法來跟蹤和評估盡職調查活動的有效性,并進行全面記錄。此外,定期讓受影響群體參與,例如居住在采礦、冶煉和精煉作業附近的當地社區以及供應鏈中的工人。定期評估其盡職調
19、查流程、自己的計劃、審計方案和第三方審計師。雖然可以使用第三方審計師,但各公司應證明這些外部審計如何補充和被納入公司自己的獨立盡職調查工作,而不是取代內部流程。報告 就其盡職調查政策、流程和活動(包括調查結果)傳達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是公開的,并以可能受到影響的人可以理解的形式傳達。補救措施 當各公司確定其已造成或助長了實際的不利影響時,公司對損害提供補救或配合補救措施。當各公司因業務關系與損害聯系起來時,利用其影響力確保受影響的權利人得到補救。爭取將受影響的權利人恢復到損害前的狀態。補救措施可能包括道歉、補償、恢復、財務或非財務賠償,以及防止未來不利影響的措施。此外,提供有關特定于礦產供應鏈活
20、動的可操作申訴機制的存在、運作和結果的明確信息。9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結論和重點建議 與能源轉型礦物開采相關的侵犯人權行為令人震驚且廣泛存在。正如本報告所顯示,該行業的應對措施嚴重不足。自 2017 年國際特赦組織首次使人們關注電動汽車行業鈷供應鏈中的侵犯人權行為以來,一些公司無疑取得了部分進展。但本報告評估的大多數公司并未充分證明他們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甚至沒有證明他們將自己的政策付諸行動。整個行業盡職調查改進的步伐緩慢、經常是出現了問題才設法解決,這表明需要立法來推動有意義的變革。今天,人們的生活和權利正受到損害,而他們在等待那些擁有更多權
21、力的人來做出這些改變。各公司需要采取更主動的方式,來終結電動汽車電池金屬供應鏈中猖獗的多重交叉歧視和侵犯人權行為。對跨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總部所在國的建議:頒布并執行強制性的人權和環境盡職調查立法,涵蓋公司的全球運營和供應鏈,包括電動汽車電池的原材料。該立法應在法律上要求公司對其全球運營和供應鏈進行人權盡職調查,并特別關注原材料的上游采購。無論損害發生在何處,確保與電動汽車制造商全球運營影響有關的人權損害能得到有效補救(全球運營影響包括來自其子公司和業務關系的影響)。對電池礦物開采和加工所在國的建議:在頒發采礦許可證之前強制進行人權影響評估。要求公司實施環境保護和恢復計劃。確保工人的權利,包括確保
22、其健康和安全標準。為確保原住民和當地社區在影響其土地和生計的決策中真正擁有發言權,實施和執行使人們在自由、事先告知及知情情況下同意(FPIC)的流程。對本報告中提到的公司的建議:緊急審議本報告中對其人權盡職調查政策和做法的評估,并采取行動處理本報告認定的差距和失敗。應密切關注性別平等盡職調查以及原住民的權利。緊急調查其鈷、銅、鋰和鎳的電池礦物供應鏈,以了解任何潛在或實際的人權風險。這應包括確定其供應鏈中的冶煉廠和精煉廠,并詳細了解供應鏈中公司的礦物來源地。公開披露為減輕電池礦物供應鏈中的人權風險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此類行動的結果。披露與利益相關者的接觸情況、公司申訴機制的有效性,以及任何促使供應
23、商遵守人權標準的努力。研究方法學 10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本報告評估了全球 13 家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政策和自行報告的做法。這 13 家公司包括寶馬汽車公司(寶馬)、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福特汽車公司(福特)、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車)、通用汽車公司(通用汽車)、現代汽車公司(現代汽車)、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梅賽德斯-奔馳)、斯特蘭蒂斯有限公司(斯特蘭蒂斯)、雷諾集團(雷諾)、日產汽車公司(日產)、三菱汽車公司(三菱汽車)、特斯拉公司(特斯拉)和大眾汽車公司(大眾)。報告的評估方式是,審議這些公司的主要原材料鈷、銅
24、、鋰和鎳供應鏈的人權盡職調查政策和自行報告的做法。1 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是基于各公司在其網站上提供的信息和政策文件,包括其最新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和其他公開披露(截至 2024 年 8 月)。在發布本報告之前,國際特赦組織致函每家公司,讓他們有機會對調查結果發表評論。除比亞迪、現代汽車和三菱汽車外,所有公司都做出了回應。公司回復已被酌情納入最終評估,其中大部分回復被全文刊登在本報告末尾的附件中。2 電池金屬開采對人權的影響,長期以來是國際特赦組織工作的一個焦點,本報告以過去這些工作為基礎。十多年來,國際特赦組織一直在調查剛果民主共和國手工和工業化開采的鈷和銅有關的侵犯人權行為。3 國際特赦組織還記
25、錄了菲律賓鎳礦開采中影響原住民和其他依賴土地的社區的侵犯人權行為。4 2016 年,國際特赦組織成為第一個使人們關注汽車行業未對其電池金屬供應鏈進行深入人權盡職調查的國際非政府組織。2017 年,國際特赦組織發布一份報告,首次評估了 29 家公司(其中包括電動汽車行業的一些公司)與其鈷供應鏈有關的人權盡職調查政策和做法。5 該評估認定:1 對這些公司的選擇是基于國際能源署的2023 年關鍵礦物市場評估(https:/ RNM 聯盟在內的十大電動汽車制造商在 2022 年占據了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 70%左右。我們的評估以兩種方式擴展了這份名單:1)我們之所以納入福特,是因為它在北美市場占有重
26、要地位,根據其 2024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它在北美連續 2 年在電動汽車銷量中排名第二。2)我們對雷諾、日產和三菱進行單獨評估,而不是作為 RNM 聯盟進行評估。2 特斯拉要求不要公布其答復的全部內容。3 國際特赦組織和非洲資源觀察組織的“不惜賣命的真相”:全球鈷礦貿易的“策動力”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人權侵犯(索引號:AFR 62/3183/2016),2016 年 1 月 19 日,https:/www.amnesty.org/en/documents/afr62/3183/2016/zh/;國際特赦組織的充電時間:企業處理鈷供應鏈中出現的侵害行為時的行動與不作為(索引號:AFR 62
27、/7395/2017),2017 年 11 月 15 日,https:/www.amnesty.org/en/documents/afr62/7395/2017/zh/;國際特赦組織和善治與人權倡議組織的驅動變革,還是一切如常?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工業化銅鈷礦場發生的強迫搬遷事件(索引號:AFR 62/7009/2023),2023 年 9 月 11 日,https:/zh.amnesty.org/wp-content/uploads/2024/02/Amnesty-Powering-Change-or-Business-as-usual_CH-ZN_print.pdf。4 報告尚未公布。5 國際
28、特赦組織的充電時間,2017 年(前文已引用)。.本章將概述用于評估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在采購鈷、銅、鋰和鎳時人權盡職調查工作的方法。評分方式和最終得出的評分表采用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框架,并基于對公開信息和公司回復的分析作出評分。本章詳細介紹了評估標準,包括 6 個主要類別,并討論了本報告在評估公司做法的實際有效性方面的局限。11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作為一個整體,面向消費者的汽車行業公司落后于電腦和電子行業中的公司。在汽車行業的8 家公司中,只有 1 家明確提到需要采購通過經合組織級別盡職調查的鈷材料所有公司都沒有按照國際標準的要求披露其鈷冶
29、煉廠或精煉廠的身份。盡管許多公司加入了自愿性質的行業主導舉措,來處理與鈷和其他原材料相關的人權風險,但目前沒有任何公司披露其供應鏈中認定的具體人權風險或侵害行為。鑒于該行業各公司消耗的鈷量,以及隨著電動汽車需求的增長未來幾年預計消耗的鈷量,他們迫切需要采取更多行動?!?2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電動汽車由含有鈷、銅、鋰和鎳等礦物的電池提供動力 Myenergi,Unsplash 2022 年 9 月 2019 年,國際特赦組織公開呼吁該行業在 5 年內“清理電池問題”。6 2022 年 10 月,國際特赦組織和 70 多家公民社會組織形成的一個聯
30、盟發布了驅動變革:電池價值鏈中的企業和政府原則,概述了避免電池價值鏈中侵犯人權和破壞環境的基本步驟。對于企業而言,這些原則強調尊重人權和環境、進行盡職調查、保持透明度、維護工人權利、與受影響社區接觸、拒絕海底礦物以及確保資源高效的電池設計和回收。該報告敦促各國政府執行法律要求,要求企業尊重人權和環境,調查侵害人權行為,反對深海采礦,支持減少對私家車依賴的政策,設定終止銷售新內燃機汽車的最后期限,強制電池維修和回收,并確保過渡到 100%可再生能源電網。7 評估框架 評估這些公司的框架是基于國際公認的標準,包括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盡職調查指南以及經合組織關于沖突影
31、響和高風險地區礦產負責任供應鏈盡職調查指南(更多信息請參閱人權盡職調查法律框架)。8 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框架包括 6 個主要類別,分別是:1.人權政策及承諾;6 國際特赦組織的國際特赦組織挑戰行業領導者清理其電池問題,2019 年 3 月 21 日,https:/www.amnesty.org/en/latest/news/2019/03/amnesty-challenges-industry-leaders-to-clean-up-their-batteries-2/7 國際特赦組織的驅動變革:電池價值鏈中企業和政府的原則(索引號:ACT30/3544/2021),2022 年 10 月,h
32、ttps:/www.amnesty.org/en/documents/act30/3544/2021/en/,第 6-12 頁。8 參閱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實施聯合國“保護、尊重和補救”框架(2011 年),https:/www.ohchr.org/documents/publications/guidingprinciplesbusinesshr_en.pd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的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盡職調查指南,2018 年,http:/mneguidelines.oecd.org/OECD-Due-Diligence-Guidance-for-Responsible-Bus
33、iness-Conduct.pdf;以及經合組織的經合組織沖突地區和高風險地區礦產負責任供應鏈盡職調查指南:第三版,2016 年,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252479-en;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問題工作組,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的性別層面,2019 年,https:/www.undp.org/publications/gender-dimensions-guiding-principles-business-and-human-rights 13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2.識別和評估;3.停止、預防和緩解不
34、利影響;4.追蹤;5.報告;6.補救措施。這些類別進一步細分為 15 項標準。評估標準的詳細摘要請見附錄。根據每一項標準,評分如下:沒有顯示與國際標準一致(0 分)最低程度的顯示(1 分)中等程度的顯示(3 分)充分顯示(6 分)限制和范圍 本評估并未涵蓋各公司可能采取的所有行動,因為它僅依賴各公司自身在公開披露中提供的公開信息,以及公司在回復國際特赦組織詢問時要求注意的公開信息。本報告評估了公司政策的質量和細節,以及他們聲稱的如何實施人權盡職調查的報告,但并不尋求評估此類做法的實際有效性。例如,如果某公司報告稱已采取措施處理與其進行采購的礦場相關的人權風險,那么評估這些公司實際采取了什么行動
35、就超出了本報告的范圍。本報告在評估公開披露信息的范圍和相關性時,揭示的是這 13 家汽車制造商對其業務運營所造成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中人權影響的了解程度。致謝 本報告的作者們謹向一些個人和組織的貢獻、支持和建議表達由衷感謝,其中包括 Richard Kent、教會研究協會(HEKS/EPER)的 Karin Mader、引領沖鋒組織(Lead the Charge)的 Chris Alford、挪威雨林基金會的 Julia Naime、氣候工作基金會(ClimateWorks Foundation)以及“最后關頭”組織(The 11th Hour Project)。.14 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
36、車制造商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 為權利充電 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如今許多政府都在鼓勵電動汽車市場。電動汽車電池的生產需要鈷、銅、鋰、鎳和其他礦物。但為了增加這些礦物的供應而急于開采,導致了礦場迅速擴張,這在世界各地造成侵犯人權和破壞環境的現象。在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排名報告中,國際特赦組織評估了 13 家全球電動汽車品牌。報告發現,大多數公司沒有充分展示他們的政策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甚至無法證實他們會將自己的政策付諸行動。整個行業的盡職調查改進過程步伐緩慢、經常是出現了問題才設法解決,這表明需要立法來推動有意
37、義的變革。16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15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汽車公司評分表在本章中,我們將對13家主要汽車制造商進行簡要評估,對他們在電池供應鏈中的人權盡職調查政策和做法進行評分。我們的評分將凸顯每家公司的優勢和劣勢,揭示他們在做法上的顯著差異。對于每項評估標準,將按以下方式評分:沒有顯示與國際標準一致(0分)最低程度的顯示(1分)中等程度的顯示(3分)充分顯示與國際標準一致(6分)此評分系統將一致應用于全部公司的評估。標準比亞迪三菱汽車現代吉利汽車日產雷諾通用汽車福特寶馬大眾斯特蘭蒂斯特斯拉梅賽
38、德斯-奔馳人權政策和承諾3666666666666對供應鏈盡職調查的承諾3336336666666盡職調查中的性別觀點和包容性0111111111011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1131113333336尊重原住民權利的承諾0001031311333風險識別程序1011111133133全面的供應鏈圖譜和礦場認定0000330111331使用多種信息來源0011001313336風險緩解步驟0010111333133對供應商施加的影響1011133333333負責任地停止接觸0000001131133跟蹤和評估盡職調查活動1111311333333對盡職調查的公開報告1011113333333對補救行
39、動的描述0011001111331運營層面的申訴機制0111133333333總分11132122222732414141424951人權政策和承諾風險識別和評估制止、預防 和緩解影響監測風險和影響報告風險和結果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
40、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
41、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
42、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
43、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
44、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45、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
46、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47、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對損害的 補救措施充分顯示與國際標準一致中等程度的顯示最低程度的顯示沒有顯示與國際標準一致17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比亞迪比亞迪是一家總部位于中國深圳的上市跨國制造企業。2023年,該公司報告稱銷售了300多萬輛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實現營收6023.2億元人民幣(約合848億美元),凈利潤300.4億元人民幣(約合42.3億美元)。1 這一業績確立了比亞迪作為全球第二大純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地位,銷量為1,570,388輛,市場份額為1
48、6.5%。2比亞迪擁有員工57萬名。3該公司的業務范圍遍布全球,涵蓋眾多國家的10,000多家供應商、30個工業園區和大型制造工廠。4人權政策和承諾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
49、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比亞迪的 2023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最初缺乏人權政策。但該公司后來發布了 2024年人權政策聲明。5這項新政策還顯示其加強承諾對供應鏈盡職調查,包括對 經合組織指南 的認可。盡管有這些改進,但該政策仍缺乏有關電池材料采購的細節。比亞迪的政策沒有處理促進性別平等的盡職
50、調查問題。比亞迪稱他們會與利益相關者溝通。但該公司沒有提供政策顯示其與受電池供應鏈影響的社區溝通,或將他們的觀點納入決策過程。比亞迪的報告中沒有提及原住民及其權利。6分數:A.1 人權政策的存在:3A.2 對供應鏈盡職調查的承諾:3A.3 將促進性別平等納入盡職調查:0A.4 利益相關方溝通政策:1A.5 對尊重原住民權利的承諾:0識別和評估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
51、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比亞迪的報告概述了其風險管理框架和責任,但并未包括關于其電池供應鏈中潛在
52、或實際風險的信息。71新華社,比亞迪2023年凈利潤飆升逾80%,2024年3月27日,https:/ 比亞迪報告稱,他們對其鈷(以及所謂的沖突礦物)的供應商進行了礦物供應鏈“調查”,但沒有提到銅、鋰或鎳的供應商。比亞迪沒有披露冶煉廠或精煉廠的名稱,也沒有提供證據表明其對礦場進行礦產供應鏈圖譜繪制。除了進行供應商調查之外,比亞迪的報告沒有表明其如何收集信息。8除了進行供應商調查之外,比亞迪的報告沒有表明其如何收集信息。分數:B.1 風險識別程序:1B.2 全面的供應鏈圖譜和礦場認定:0B.3 使用多種信息來源:0制止、預防和緩解影響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
53、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
54、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比亞迪并未提供信息顯示其可能已采取哪些措施,來減輕其電池供應鏈中的人權風險。9 該公司報告稱他們對一級供應商實施控制,并表示可能會將不合規的供應商從其網絡中刪除。但他們并沒有提供證據表明努力確保供應商遵守人權標準或將這些要求延伸至供應鏈的下游。10 比亞迪的報告中沒有提到在終止業務關系之前評估不利影響的流程。分數:C.1 風險緩解步驟:0C.2 對供應商施加的影響:1C.3 負責任地停止接觸:0監測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
55、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
56、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比亞迪報告稱其對鈷供應商進行了調查,但并未對銅、鋰或鎳供應商進行調查。其報告沒有包括顯示用于跟蹤和評估盡職調查活動有效性的流程和機制的細節。報告也沒有提供利益相關者參與評估過程的信息,或顯示通過現場訪問對供應商進行直接監督的證據。11分數:D.1 跟蹤和評估盡職調查活動:18比亞迪,2023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第39頁。比亞迪報告稱,該公司對某些材料進行了礦產供應鏈調查,但并未透露冶煉廠或精煉廠的名稱,也沒有提供關于礦場供應鏈圖譜的證據。9比亞迪,2023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比亞迪提到實
57、施供應商標準和用于防止使用童工的身份證掃描系統,但缺乏有關降低鈷、銅、鋰和鎳風險的細節。10 比亞迪,2023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第39頁。比亞迪聲稱會“定期評估”供應商,并可能淘汰那些不符合標準的供應商,但沒有提供證據表明其積極推動供應商遵守人權標準或將這些要求延伸至供應鏈下游。11 比亞迪,2023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19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報告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
58、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比亞迪的報告未
59、包含與其電池金屬供應鏈有關的人權盡職調查流程、調查結論和結果的信息。分數:E.1 對盡職調查的公開報告:1補救措施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
60、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比亞迪的報告沒有包括補救措施的信息。比亞迪的報告沒有包括申訴機制的信息。分數:F.1 對補救行動的描述:0F.2 運營層面的申訴機制:0公司回應比亞迪并未對這些調查結論作出回應。但比亞迪在其2024年 人權政策聲明 中表示,其“承諾在業務運營、商業合作和供應鏈管理中尊重、保護和促進人權”??傮w表現 在
61、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中,比亞迪得到總分90分中的11分,在13家受評估的汽車制造商中排名墊底。這表明比亞迪未能顯示其按照國際標準,對其電池金屬供應鏈進行充分的人權盡職調查。車展上的比亞迪汽車2023年Michael Frtsch Unsplash20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福特總部位于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在2023年銷售了440萬輛汽車,其中130,905輛為電動汽車。12 2023年,該公司報告營收為1762億美元,凈收入為43億美元。13 截至年底,福特員工總數達174,000 名。14該公司在全球擁有41家制造和裝配工廠。15 人權政策和承諾Hu
62、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
63、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福特的人權政策提到相關的國際標準。16該公司的文件包括對其電池供應鏈中人權盡職調查的承諾。17 但福特并未明確承諾進行促進性別平等的盡職調查。18 該公司關于原住民權利的信息,并未詳細說明一項用于所有項目的連貫溝通流程。19分數:A.1 人權政策的存在:6A.2 對供應鏈盡職調查的承諾:6A.3 將促進性別平等納入盡職調查:1A.4 利益相關方溝通政策:3A.5 對尊重原住民權利的承諾:3識別和評估Human Rig
64、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
65、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福特稱其采用第三方審計和內部盡職調查流程,在其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中進行人權風險評估。但福特的公開文件并未提供鈷、銅、鋰和鎳以及各采購區域的詳細風險情況。20 福特提供了關于礦物來源地區的信息和認定一些礦場的證據,但沒有公布礦場名稱。與此類似,他們也沒有列出冶煉廠和 12 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與財務綜合報告,第21頁,網址為https:/ 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綜合報告,第9頁。14 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
66、綜合報告。15 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綜合報告,第21頁。16 福特,2023年人權進展報告,網址為https:/ 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綜合報告,第87頁。福特稱其“承諾在公司和整個價值鏈中尊重人權”,并使用經合組織盡職調查管理系統對其供應鏈進行獨立審計,以確保負責任地采購鈷、鎳和鋰。18 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綜合報告,第20頁。福特設定了“促進性別和種族平等”的目標,并表示不容忍歧視,但文件缺乏對在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中,融入促進性別平等盡職調查的聚焦。19 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綜合報告,第25頁。福特稱其“承諾維護原住民的權利”,與 聯合國原住民
67、權利宣言保持一致,但相關文件并未充分證實在所有運營層面上都存在一套有系統性和連貫性的溝通流程。20 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綜合報告,第123頁。例如,福特指出鋰和鈷等“關鍵部件或原材料的短缺或無法獲取”可能會擾亂生產,但并未對這些材料進行深入的風險分析。21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精煉廠。21 福特稱其使用多種信息來源,但關于這些信息來源如何為風險管理提供信息的報告可以更加詳細和具體。分數:B.1 風險識別程序:1B.2 全面的供應鏈圖譜和礦場認定:1B.3 使用多種信息來源:3制止、預防和緩解影響Human Rights Policy
68、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
69、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福特在其電池供應鏈中的風險緩解方法,將第三方審計與獨立措施相結合。但其報告可以通過提供關鍵電池金屬的更詳細結果而得到加強。22關于對供應商施加的影響,福特稱其會發起調查,要求供應商遵守 供應商行為準則,并要求供應商進行第三方認證。但這些行動的影響和結果未得到充分描述。23關于負責任的停止接觸,福特并未提供在停止接觸之前評估潛在負面影響的結構化評估流程細節。24分數:C.1 風險緩解步驟:3C.2 對供應商施加的影響:3C.3 負責任地停止接觸:1監測H
70、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71、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福特稱其擁有跟蹤和評估盡職調查流程的機制,但僅提供有限證據顯示其具有一項包含詳細記錄和利益相關者定期參與證據的系統性做法。25分數:D.1 跟蹤和評估盡職調查活動:321 根據福特的 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綜合報告 第94頁,該公司稱“自2021年以來,我們一直在與RCS全球集團一起對我們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進行圖譜繪制和審計”,但該公司并沒有公開列出這些電池材料的冶煉廠和精煉廠。22 福特,2023年人權進展
72、報告,網址為https:/ 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綜合報告,第90頁。福特強調供應鏈透明度和主動調查,以確保其 供應商行為準則得到遵守。但該報告并未詳細說明這些行動在改變供應商行為方面的有效性。24 福特,2023年人權進展報告,第10頁。福特稱其對潛在供應商進行桌面盡職調查,以評估他們對人權和環境保護的承諾。但該報告缺乏與供應商停止接觸前所需的評估流程的詳細信息。25 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綜合報告,第24頁。福特記錄了其監測和評估供應鏈做法的流程,包括風險評估、供應商審計和供應鏈圖譜。但這些報告未詳細解釋這些措施如何切實減少鈷、鋰和鎳等礦產供應鏈中的侵犯人權行為。22為
73、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報告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
74、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福特定期公開報告其在電池供應鏈中的盡職調查工作,包括詳細的流程和舉措。雖然這些報告提供了有關公司處理人權風險做法的見解,但它們可以從更多有關成果和利益相關者對盡職調查流程的影響例子中受益。分數:E.1 對盡職調查的公開報告:3補救措施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
75、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
76、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現有信息概述了福特與供應商和利益相關者的合作,以確定補救措施,但不包括說明福特在根據受影響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制定補救措施方面所發揮作用的示例或案例研究。26 福特提供了有關申訴機制的存在和運作的信息。公開披露內容并不包括收到和處理的申訴數量和類型的統計數據。27 分數:F.1 對補救行動的描述:1F.2 運營層面的申訴機制:3公司回應福特對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作出了詳細回應(見附件)。該公司表示:“福特爭取只采購負責任生產的原材料,我們繼續加強對電動汽車電池材料的盡職調查,聚焦于改進負責任的采購、透明度、人權、環境可持續性、
77、原住民權利和社區接觸?!笨傮w表現 根據國際特赦組織對福特公司在電池供應鏈中人權盡職調查相關公開信息的評估,福特獲得滿分90分中的41分。這表明其中等程度的顯示與國際標準接軌。26 例如參閱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綜合報告。福特,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SD表格和沖突礦物報告,https:/ 福特,2024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綜合報告。福特要求供應商提供申訴機制并告知利益相關者其使用情況,但對結果(包括申訴統計數據)的披露有限。23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吉利汽車吉利起始于中國浙江省的一家冰箱制造商,1997年通過吉利汽車進軍汽車行業。2
78、023年,其海外出口銷量增長38%,達到274,101輛。吉利汽車隸屬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該集團還擁有沃爾沃汽車公司。吉利汽車在2023年交付了160萬輛汽車,包括50萬輛電動汽車。該公司報告稱,2023年營收為人民幣1,790 億元(約合252億美元),凈利潤為人民幣53億元(約合7.46億美元)。28 該集團在全球擁有60,000多名員工,經營16家工廠。人權政策和承諾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
79、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吉利汽車的人權和供應鏈盡職調查政策提到國
80、際標準。29 該公司未對促進性別平等的盡職調查和利益相關方的溝通做出充足承諾。30 吉利汽車的政策和對供應商的期望表明,他們對尊重原住民權利和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 的需要有基本程度的承認。但他們缺乏與自由、事先和知情情況下同意原則(FPIC)相關的具體承諾和實施細節。31分數:A.1 人權政策的存在:6A.2 對供應鏈盡職調查的承諾:6A.3 將促進性別平等納入盡職調查:1A.4 利益相關方溝通政策:1A.5 對尊重原住民權利的承諾:1識別和評估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
81、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
82、ediationfor harms雖然吉利汽車解釋了其“高風險關鍵原材料”的風險認定流程,但實際上并沒有細分每種已認定風險,包括區域背景以及對當地社區的潛在或實際影響。32 該公司提供了繪制其供應鏈圖譜和確定礦場位置的一些證據。該公司提供了有關供應商位置的一般信息,但沒有提供有關礦物開采所在地區或國家的信息。吉利汽車沒有列出冶煉廠和精煉廠。吉利汽車詳細介紹了將利益相關者的反饋納入其電池供應鏈風險管理的各種機制和策略。但該公司缺乏例子顯示這些不同信息來源的整合如何帶來改進或成果。3328 吉利汽車,吉利汽車2023年財務業績發布,2024年3月20日,https:/ 例如參閱吉利 行為準則,20
83、24年,http:/.hk/wp-content/uploads/2024/04/20240425-0175-Code-of-Conduct-EN.pdf,第5頁;吉利,2023年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2023ESG報告),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4/0426/2024042600275.pdf,第72頁;吉利,供應商行為準則,https:/.hk/wp-content/uploads/2024/04/20240425-Geely-Supplier-Code-of-Conduct-EN.pdf。30 吉利,2023
84、年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第70頁。吉利承認對包括女性在內的弱勢群體的影響,但缺乏處理其供應鏈中性別風險的詳細承諾和方法。31 例如參閱吉利 行為準則,2024年,第6頁;吉利,供應商行為準則。32 請參閱吉利 2023年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 中的“治理與道德”和“可持續價值鏈”部分。33 請參閱吉利 2023年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 中的“可持續價值鏈”部分。24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分數:B.1 風險識別程序:1B.2 全面的供應鏈圖譜和礦場認定:0B.3 使用多種信息來源:1制止、預防和緩解影響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
85、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
86、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吉利汽車披露的風險緩解措施信息有限,僅聚焦于一般承諾和可追溯性要求。該公司的文件顯示其基本的合規框架和對第三方評估的依賴。34 吉利汽車顯示其對供應商的影響力有限,且未確定如果其他措施失敗,將采取哪些措施來確保負責任地停止接觸。35分數:C.1 風險緩解步驟:0C.2 對供應商施加的影響:1C.3 負責任地停止接觸:0監測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
87、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
88、sRemediationfor harms吉利汽車幾乎沒有提供任何證據來顯示跟蹤和評估其人權盡職調查活動。該公司的報告未解釋其所稱的盡職調查措施如何降低人權風險。36分數:D.1 跟蹤和評估盡職調查活動:1報告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
89、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吉利汽車的文件沒有披露與電池礦物供應鏈相關的流程、調查結果、已識別的風險、緩解行動或結果。分數:E.1 對盡職調查的公開報告:134 參閱吉利 行為準則,2024年;吉利,2023年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吉
90、利,供應商行為準則。35 吉利汽車,2023年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第108頁。吉利表示,94%的一級供應商已簽署供應商行為準則,但文件缺乏這一影響力如何處理電池供應鏈中人權問題的例子。36 吉利,2023年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吉利提到對120家一級供應商進行了第三方審計,但沒有明確顯示對這些審計人員的定期評估,也沒有說明如果發現審計人員存在不足,會采取哪些額外措施。25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補救措施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
91、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
92、emediationfor harms該公司概述了針對補救措施的廣泛原則和期望,但沒有提供示例或流程。37 他們還概述了基本的申訴流程,但缺乏有關這些機制在其電池供應鏈中產生的結果或有效性的詳細信息。38分數:F.1 對補救行動的描述:1F.2 運營層面的申訴機制:1公司回應吉利汽車最初對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作出了回應,提供了更新的文件,包括其 2023年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修訂后的 行為準則 和 供應商行為準則。國際特赦組織隨后根據這些新文件修改了評估,并將更新后的調查結果發送給吉利汽車。吉利汽車雖然回應了國際特赦組織核實公司關鍵信息的請求,但并未就其在電池金屬供應鏈中人權盡職調查做法的修訂
93、后的評估,提供任何進一步的評論或反饋。該公司表示:“這些關鍵發現對我們很有價值,我們將繼續加強我們的供應鏈管理和披露透明度?!笨傮w表現 在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中,吉利汽車得到總分90分中的22分。這表明吉利汽車未能顯示其按照國際標準,對其電池金屬供應鏈進行充分的人權盡職調查。37 參閱吉利 行為準則,2024年,第18頁;吉利,供應商行為準則;吉利,2023年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第105頁。38 參閱吉利 行為準則,2024年,第18頁;吉利,供應商行為準則。26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現代 總部位于韓國的現代汽車在2023年銷售了4,216,89
94、8輛汽車。39 2022年,現代汽車電動汽車銷量達26.9萬輛,占汽車總銷量的6.4%?,F代汽車稱2023年營收為1,626,640億韓元(約合1,280億美元),凈收入為122,720億韓元(約合97億美元)。該公司在全球擁有 123,721 名員工?,F代汽車的全球供應鏈包括1,454家一級供應商,其中韓國有372家,海外有1,082家。人權政策和承諾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
95、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現代汽車的人權政策提到國際標準。40 該公司顯示了對其供應鏈
96、進行盡職調查的承諾。41 但該公司似乎只聚焦于鈷?,F代汽車寬泛地承認多樣性和包容性,但未顯示對性別特定挑戰的理解或促進性別平等的盡職調查機制。42 該公司沒有描述如何與受采礦作業影響的利益相關者進行接觸。43 現代的政策文件沒有提及原住民權利或FPIC原則。44 分數:A.1 人權政策的存在:6A.2 對供應鏈盡職調查的承諾:3A.3 將促進性別平等納入盡職調查:1A.4 利益相關方溝通政策:3A.5 對尊重原住民權利的承諾:0識別和評估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
97、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
98、tionfor harms現代汽車提供了與沖突礦物和鈷采購相關風險方面的信息,但沒有提及銅、鋰或鎳。45 該公司承認礦物開采中存在侵犯人權行為,但并未細分具體風險?,F代汽車并未披露有關冶煉廠、精煉廠或礦場的信息。該公司提到了與鈷相關的努力,但沒有披露銅、鋰和鎳的供應鏈圖譜分析。盡管該公司稱與利益相關者進行接觸,但他們對供應鏈盡職調查的影響并未得到解釋。4639 現代汽車,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https:/ 現代汽車,人權章程,2023年6月,https:/ 參閱現代汽車 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中的“社會”部分,https:/ 現代汽車,多元化與包容性政策,https:/ 參閱現代汽車
99、 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中的“接觸利益相關者”部分。44 現代汽車,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109頁?,F代汽車稱,2023年“未發生與原住民權利相關的侵犯事件”,但該公司缺乏有關這些權利的公共政策或承諾。45 參見現代汽車公司和起亞的 沖突礦物報告(負責任礦物報告),2024年1月,https:/ 現代汽車,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93頁?,F代汽車接觸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并進行風險評估,但未展示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對電池供應鏈管理策略的影響。27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分數:B.1 風險識別程序:1B.2 全面的供應鏈圖譜和礦場認定:0B.3
100、 使用多種信息來源:1制止、預防和緩解影響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
101、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現代汽車提供了有關處理其鈷供應鏈中童工問題所采取措施的信息。但現代汽車并未細分說明其對所有電池金屬采取的緩解措施。47 現代汽車描述了其通過 供應商行為準則 對供應商施加影響的努力。僅存在有限證據表明,除了一級供應商外,供應鏈中還逐層存在要求。48該公司未描述其設有流程來在終止供應商關系之前評估不利影響。49分數:C.1 風險緩解步驟:1C.2 對供應商施加的影響:1C.
102、3 負責任地停止接觸:0監測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103、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現代汽車披露了有關其供應商網絡的信息,并稱對所有一級供應商進行基于文件的評估,并對較小群體進行現場盡職調查。50 但該公司的努力集中在沖突礦物和鈷上?,F代汽車提到第三方審計,但沒有證據表明這些計劃得到定期評估,或者在發現缺陷時采取額外措施。分數:D.1 跟蹤和評估盡職調查活動:1報告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
104、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
105、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現代汽車的 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表明,其對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鈷進行了盡職調查工作,但對其他金屬或國家則沒有這樣做。該公司描述了內部風險管理流程,但這并不意味著其對電池供應鏈風險進行詳細公開報告。51 分數:E.1 對盡職調查的公開報告:147 參閱現代汽車 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可持續供應鏈”部分,第70頁。48 現代汽車,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66頁?,F代汽車的 供應商行為準則適用于所有供應商,但僅存在有限證據表明該準則在一級供應商之外得到執行。49 參見現代汽車的 人權章程,2023年6月,第
106、6頁;現代汽車,供應商行為準則。50 參閱現代汽車 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66-67頁。51 參閱現代汽車 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第“可持續供應鏈”部分,第70頁。28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補救措施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
107、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現代汽車概述了侵犯人權行為得到報告后的補救流程。但該公司并未提供示例?,F代汽車稱,其設有針對人權、環境問題和供應商問題的申訴機制。尚不清楚在涉及礦物開采和加工的
108、地區是否已在運營層面上存在這些機制。分數:F.1 對補救行動的描述:1F.2 運營層面的申訴機制:1公司回應現代汽車承認收到了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但并未對調查結果作出回應?,F代汽車在其網站上表示,公司承諾“在 為人類進步 的企業愿景指導下,融入ESG管理做法,努力實現可持續的未來”。52總體表現 在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中,現代汽車得到總分90分中的21分。這表明現代汽車未能顯示其按照國際標準,對其電池金屬供應鏈進行充分的人權盡職調查。充電中的現代IONIQ 6車款 2024年,YRKA picture Unsplash52 現代汽車,我們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https:/ 梅賽德斯-奔馳總部位于
109、德國的梅賽德斯-奔馳在2023年銷售了2,044,051輛汽車,包括240,600輛全電動汽車。53 2023年,該公司報告營收1532億歐元,凈收入為143億歐元。54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在全球擁有 166,056 名員工。55梅賽德斯-奔馳在全球擁有30多個生產基地。56 該公司稱他們有“數萬家生產和非生產材料的直接供應商”。57 2023年,該公司全電動乘用車銷量增長73%,并計劃到2030年在核心市場安裝超過10,000個大功率充電器。58人權政策和承諾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110、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
111、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梅賽德斯-奔馳的人權政策提到國際標準。59 文件描述了梅賽德斯-奔馳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和供應商評估,表明其承諾將人權盡職調查納入其業務運營中。60 但這些文件并未明確表明任何承諾,以進行促進性別平等的盡職調查。61 該公司稱其采取系統性的方法來與利益相關者溝通。梅賽德斯-奔馳明確強調要接觸采礦地區的“潛在受影響的權利持有人”和“潛在受影響的人”。62梅賽德斯-奔馳具有承認FPIC原則的政策,并表示在做出初步努力來接觸原住民社區。該公司的 負責任采購標準 要求供應商遵守針對原住民的FPIC原則。其政策承認原住民權利,包括社會和文化遺產、環境和經濟利
112、益,以及原住民與土地和資源的聯系。63分數:A.1 人權政策的存在:6A.2 對供應鏈盡職調查的承諾:6A.3 將促進性別平等納入盡職調查:1A.4 利益相關方溝通政策:6A.5 對尊重原住民權利的承諾:353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https:/group.mercedes-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年度報告,第49頁,網址為https:/group.mercedes-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8頁,網址為https:/group.mercedes-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7頁。57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
113、11頁。58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3頁。59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17頁。60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149至157頁;梅賽德斯-奔馳,社會責任和人權原則,https:/group.mercedes- 例如參閱梅賽德斯-奔馳的 社會責任和人權原則,網址為:https:/group.mercedes- 原材料報告,2023年11月,網址為:https:/group.mercedes-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154頁。63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157頁;梅賽德斯-奔馳,原材料報告;梅
114、賽德斯-奔馳,社會責任和人權原則,第9頁。30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識別和評估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
115、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梅賽德斯-奔馳在考慮到區域背景和社區影響的情況下,認定了關于鈷、銅、鋰和鎳的風險。64 該公司采用供應商調查、現場檢查和接觸利益相關者的方式,表示其目標是到2025年對24種原材料中的70%進行評估,到2028年針對所有風險材料制定措施。但該公司并未完整解釋其獨立流程如何在盡職調查中補充第
116、三方審計。梅賽德斯沒有提及礦場的名稱,也沒有提供有關各礦場位置的最新信息。梅賽德斯沒有提及冶煉廠、精煉廠和礦場的名稱。其報告主要聚焦于更寬泛的供應鏈管理和治理方法,而沒有提供實際礦場的詳細信息。65梅賽德斯-奔馳顯示了多種信息來源的整合,并提供證據表明納入這些信息來源如何影響其供應鏈風險管理和盡職調查做法。66分數:B.1 風險識別程序:3B.2 全面的供應鏈圖譜和礦場認定:1B.3 使用多種信息來源:6制止、預防和緩解影響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
117、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118、 harms梅賽德斯-奔馳提供了其如何處理與4種礦物相關的風險的例子,方式包括一系列第三方主導的獨立措施。67梅賽德斯-奔馳稱其對一級供應商進行風險評估,篩查侵犯人權的行為,并在發現問題時采取措施。僅存在有限證據表明,公司通過對電池供應鏈中的一級供應商施加影響,來影響次級供應商。68 盡管梅賽德斯-奔馳承認負責任地停止接觸做法的重要性,但其報告缺乏證據顯示其將結構化評估流程納入決策框架。69分數:C.1 風險緩解步驟:3C.2 對供應商施加的影響:3C.3 負責任地停止接觸:364 梅賽德斯-奔馳,原材料報告。65 原材料報告 提到了圖譜分析工作,但并未列出梅賽德斯-奔馳供應鏈中的所有冶煉廠、
119、精煉廠和礦場。66 參閱梅賽德斯-奔馳的 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梅賽德斯-奔馳,原材料報告。67 原材料報告描述了為處理鈷、銅、鋰和鎳方面認定的人權風險而采取的行動。68 參閱梅賽德斯-奔馳的 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152頁。69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153頁;梅賽德斯-奔馳,社會責任和人權原則,第8頁.31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監測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
120、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
121、s梅賽德斯-奔馳表示稱其通過定期的內部評估、利益相關者參與和審計,來跟蹤和評估其盡職調查活動。70 該公司雖然記錄了對剛果民主共和國銅礦和鈷礦現場訪問等努力,但缺乏全面細節顯示如何系統地跟蹤這些活動并將其納入整體盡職調查框架。分數:D.1 跟蹤和評估盡職調查活動:3報告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
122、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梅賽德斯-奔馳概述了其評估鈷、銅、鋰和鎳等24種原材料,以及9個突出風險領域的方法,并提到國際框架。該公司接觸各利益相關者,以加強盡職調查和透明度
123、。但報告缺乏關于盡職調查結論和引起結果的詳細信息。雖然報告詳述了方法框架和風險評估流程,但由于缺乏有關這些評估結果的信息,因而限制了充分了解其盡職調查活動有效性的能力。71分數:E.1 對盡職調查的公開報告:3補救措施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124、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梅賽德斯-奔馳稱其要求供應商對環境破壞和侵犯人權行為進行補救。梅賽德斯-奔馳并未提供示例顯示其電池供應鏈中采取的補救措施?,F有信息并未表明梅賽德斯-奔馳正在與受影響的利益相關者合作,來確定補救措施。
125、72 梅賽德斯-奔馳的舉報人系統,允許外部各方通過各種渠道申訴,包括匿名舉報。該系統涵蓋供應鏈問題,要求供應商在他們自己的供應鏈中公開這些報告選項。73 但公開報告對于這些機制對電池供應鏈利益相關者的可及性僅提供有限細節,并且缺乏案例研究或反饋來評估其有效性。分數:F.1 對補救行動的描述:1F.2 運營層面的申訴機制:370 梅賽德斯-奔馳,原材料報告,第11頁。71 梅賽德斯-奔馳的 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梅賽德斯-奔馳,原材料報告。72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89和148頁。73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154頁。32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
126、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公司回應梅賽德斯-奔馳發送了一份答復(見附件),提供了有關其人權盡職調查和供應鏈做法的補充信息。梅賽德斯-奔馳稱:“當公司發現有改進潛力時,就會與合作伙伴密切合作,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減少或終止侵犯人權和環境的行為?!痹摴具€強調了其在溝通利益相關者、原住民權利、供應鏈透明度和申訴舉報系統方面的努力??傮w表現 在國際特赦組織對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中人權盡職調查的評估中,梅賽德斯-奔馳獲得滿分90分中的51分。這表明其中等程度的顯示與國際標準接軌。充電中的奔馳汽車 2018年 GoranH,Pixabay33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
127、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三菱汽車總部位于日本的三菱汽車在2023年銷售了1,024,010輛汽車。74 但其電氣化汽車銷量仍然很低,2022年銷量為93,588輛,其中電動汽車僅10,461輛。75 2023年,三菱汽車營收為2.789萬億日元(約合175億美元),凈收入為1540億日元(約合10億美元)。76 該公司在2023年擁有28,428 名員工。77 該公司在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菲律賓、俄羅斯、泰國和越南設有制造工廠。78 三菱汽車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電氣化汽車銷量占比50%,到2035年上升至100%。79三菱汽車成立于1917年,總部位于日本東京,1999年與雷諾和日產一
128、起加入了RNM聯盟。80人權政策和承諾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
129、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三菱汽車的人權政策提到了國際標準。81 該公司承諾進行供應鏈盡職調查,但缺乏有關電池礦物采購的具體信息。82三菱汽車的政策沒有承諾進行促進性別平等的盡職調查,也沒有提供識別和處理電池供應鏈中性別特定風險的詳細方法。83 三菱汽車承認并聲稱其接觸了范圍廣泛的利益相關者。84 但該公司的政策缺乏細節顯示其接觸電池供應鏈中受采礦作業影響的社區。三菱汽車沒有提供證據表明,其政策關注了
130、尊重原住民權利或遵守FPIC標準的責任。分數:A.1 人權政策的存在:6A.2 對供應鏈盡職調查的承諾:3A.3 將促進性別平等納入盡職調查:1A.4 利益相關方溝通政策:1A.5 對尊重原住民權利的承諾:074 三菱汽車,三菱汽車公布2023年12月和2023日歷年產量、銷量和出口數據,2024年1月30日,https:/www.mitsubishi- 三菱汽車,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https:/www.mitsubishi- I,收益電話會議:三菱汽車在挑戰中公布增長戰略,2024年5月10日,https:/ 三菱汽車,2023年綜合報告,https:/www.mitsubishi-
131、 三菱汽車,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5頁。79 三菱汽車,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6頁。80 三菱,起源,https:/ 三菱汽車,人權政策,https:/www.mitsubishi- 參閱三菱汽車 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中的 社會 章節。83 參閱三菱汽車的 人權政策;三菱汽車,供應商CSR指南,第5頁,2019年6月,https:/www.mitsubishi- 三菱汽車,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22頁。34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識別和評估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
132、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
133、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三菱汽車沒有提供與采購4種金屬相關的風險信息。沒有風險的細分,也沒有區域背景或影響的討論。三菱汽車的文件未提供證據顯示指定礦物的供應鏈圖譜。該公司沒有披露任何有關認定冶煉廠、精煉廠或礦場的努力,或評估其是否遵守盡職調查流程的努力。該公司沒有顯示其使用了多元化的信息來源。分數:B.1 風險識別程序:0B.2 全面的供應鏈圖譜和礦場認定:0B.3 使用多種信息來源:0制止、預防和緩解影響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
134、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
135、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三菱汽車的報告并未提到與減輕電池金屬供應鏈中人權風險相關的行動和結果。三菱只是泛泛地談到“要求”供應商“考慮人權”,并“要求”他們“在必要時做出改進”。85 尚不清楚三菱是否對其一級供應商施加影響,來使他們尊重人權標準。三菱汽車未提供證據表明,他們具有一套流程來在終止與特定國家的業務關系或停止采購之前,對人權和環境的潛在不利影響進行評估。分數:C.1 風險緩解步驟:0C.2 對供應商施加的影響:0C.3 負責任地停止接觸:0監測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136、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137、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三菱汽車的報告包括有關供應商盡職調查流程的信息。該公司提到第三方供應商審計。但文件未具體說明三菱汽車如何監測和評估整個電池礦物供應鏈中的盡職調查工作。該公司沒有提供針對這些礦物供應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定期評估或采取的行動的信息。分數:D.1 跟蹤和評估盡職調查活動:185 三菱汽車,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94頁。35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報告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
138、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139、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三菱汽車沒有詳細說明與電池供應鏈相關的盡職調查活動的流程、結論或結果。分數:E.1 對盡職調查的公開報告:0補救措施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
140、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三菱汽車的報告沒有提供針對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的補救行動的證據。三菱汽車在其更廣泛的公司結構中設有申訴機制,但對于這些機制對受采礦影響社區的可及性或這些機制在解決申訴方面的有效性,卻僅進行最低程度的披露。分數:F.1 對補救行動的描述:0
141、F.2 運營層面的申訴機制:1公司回應三菱汽車沒有對這些調查結論做出回應。但該公司在其網站上稱:“通過我們的人權盡職調查機制,我們在我們的公司和集團公司進行人權評估,以認定和確認我們的商業活動對人權的負面影響,并迅速采取改進措施,來加強對侵犯人權行為的預防?!?6總體表現 在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中,三菱汽車得到總分90分中的13分,這表明三菱汽車未能顯示其按照國際標準,對其電池金屬供應鏈進行充分的人權盡職調查。86 三菱汽車,人權,https:/www.mitsubishi- 特斯拉特斯拉在2023年主導了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該公司交付了1,808,581輛汽車,占據了純電動汽車市場的19.1%。
142、87 2023年,該公司報告總營收為967.7億美元,凈收入為149.7億美元。88 該公司總部位于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至2023年在全球擁有140,473名員工。89 特斯拉在中國、德國和美國擁有7家制造工廠。90 特斯拉稱其從全球“數百家供應商”采購數千種零部件。91 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已成為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領域的主要參與者。人權政策和承諾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
143、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特斯拉的人權和供應鏈政策提到國際標準。但特斯拉并沒有提供明確的承
144、諾或詳細的方法,來顯示促進性別平等的盡職調查。特斯拉提供了溝通活動的例子,包括實地走訪、社區會議,以及參與鈷、鋰和鎳采購方面的多利益相關方舉措。但特斯拉的文件缺乏證據表明,其具有涉及整個運營過程中受影響的利益相關者群體并納入他們的反饋的機制。特斯拉表現出尊重原住民權利的承諾,稱其希望供應商“接觸原住民社區的合法代表,并尊重他們對其運營做出或拒絕自由、事先和知情情況下同意的權利”。92 但該公司的政策沒有明確提及 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分數:A.1 人權政策的存在:6A.2 對供應鏈盡職調查的承諾:6A.3 將促進性別平等納入盡職調查:1A.4 利益相關方溝通政策:3A.5 對尊重原住民權利的承
145、諾:3識別和評估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
146、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特斯拉提供了有關鈷、鋰和鎳的信息,詳細介紹了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努力。該公司通過第三方審計、接觸非政府組織以及直接訪問礦場、冶煉廠和工業園區來認定風險。特斯拉承諾“認定并定期重新審視”風險較高的優先級別原材料。93 但該文件缺乏對每種金屬的風險細分,而且仍不清楚特斯拉對自身流程與第三方審計的各自依賴程度。87 InsideEVs,特斯拉和比亞迪在2023年占據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35%”,
147、2024年2月10日,https:/ 特斯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0-K表年度報告,https:/ 特斯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0-K表年度報告,第13頁。90 特斯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0-K表年度報告,第30頁。91 特斯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0-K表年度報告,第8頁。92 特斯拉,全球人權政策,https:/ 特斯拉,負責任采購政策,https:/ 特斯拉繪制了其供應鏈圖譜,列出了一些鈷、鎳和鋰的礦場和精煉廠的名稱,表示“我們只從大型礦場購買鈷”。94 但各公司仍然缺乏關于間接供應商的詳細信息,并且沒有提供有關銅采購的信息。特斯拉采用了多種信息
148、來源,包括對鋰供應商的“實地走訪”。95 但該公司的報告缺乏證據顯示這些信息源如何影響其風險管理做法。分數:B.1 風險識別程序:3B.2 全面的供應鏈圖譜和礦場認定:3B.3 使用多種信息來源:3制止、預防和緩解影響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149、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特斯拉稱其對其電池供應鏈實施了“基于風險的盡職調查方法”,包括對鈷、鋰和鎳供應商實施審計和糾正行動計劃。96 該公司提供了其供應商采取的風險緩解措施的例子,例如制定環境管理計劃和接觸當地社區。但其報
150、告本可以更全面地詳細說明如何處理關鍵電池材料中所有已認定的風險。特斯拉期望供應商“對自己的供應鏈設定類似的期望”,并利用其直接采購使“采礦和加工成為一個更好的、溫室氣體排放更少、可追溯性更強的行業”。97 但該公司的報告缺乏示例來顯示,其影響力在整個供應鏈中處理人權問題的有效性。特斯拉表示,當溝通活動無法對處理嚴重侵害取得“有意義的進展”時,該公司將考慮“減少和/或終止供應協議”。98 但該公司的文件缺乏詳細信息顯示,他們在其電池供應鏈中做出停止接觸的決定之前評估不利影響。分數:C.1 風險緩解步驟:3C.2 對供應商施加的影響:3C.3 負責任地停止接觸:3監測Human Rights Po
151、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
152、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特斯拉稱其通過定期審計并與利益相關者溝通,來跟蹤和評估其在電池供應鏈中的盡職調查。但該公司未提供證據顯示,其行動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人權風險。分數:D.1 跟蹤和評估盡職調查活動:394 特斯拉,2023年影響報告,第117頁。https:/ 特斯拉,2023年影響報告,第124頁,https:/ 特斯拉,2023年影響報告,第132頁。https:/ 特斯拉,供應商行為準則,https:/ 特斯拉,負責任采購政策。38為權利充電:主要電動汽車
153、制造商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情況排名國際特赦組織 報告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
154、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特斯拉關于電池供應鏈盡職調查的報告,提供了風險評估和緩解工作的例子。但特斯拉需提供更為細分的與鈷和鋰采購相關風險。該公司還需描述更多緩解所有關鍵電池材料風險的行動,并評估其盡職調查活動的結果和有效性。分數:E.1 對盡職調查的公開報告:3補救措施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
155、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Human Rights Policy and CommitmentsIdentification andAssessment of RiskCeasing,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ImpactsMonitoring ofrisks and impactsReporting on risks
156、and outcomesRemediationfor harms特斯拉報告了其整個電池供應鏈的補救工作,包括對手工采礦社區兒童的支持,對強迫勞動問題的處理,以及在采購鋰和鎳時與原住民群體的接觸。99 但特斯拉的披露缺乏詳細信息顯示,受影響的利益相關者如何參與制定和實施整個電池供應鏈補救措施。特斯拉要求供應商為員工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能提出申訴和反饋,而不必擔心遭到報復”。100 該公司通過“實地觀察、審查記錄和對管理層和員工的訪談”來評估供應商的申訴機制,但對于這些機制在其電池供應鏈中的有效性或結果的公開披露有限。101分數:F.1 對補救行動的描述:3F.2 運營層面的申訴機制:3公司回應特斯拉對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做出了詳細回應,提供了更多證據和對各項標準的澄清。該公司分享了示例來顯示他們與利益相關者溝通,采取風險緩解行動以及在其鋰、鎳和鈷供應鏈中使用多種信息來源。特斯拉要求國際特赦組織審議這些信息,來使我們做出知情的評估,但要求不要公開這封信??傮w表現 在國際特赦組織對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中人權盡職調查評估中,特斯拉獲得滿分90分中的49分。這表明其中等程度的顯示與國際標準接軌。99 特斯拉,2023年影響報告,第1113-117頁。100特斯拉,供應商行為準則。101特斯拉,2023年影響報告,第1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