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上下游產業鏈分析市場發展現狀行業研究報告(45頁).ppt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上下游產業鏈分析市場發展現狀行業研究報告(45頁).pptx(4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0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目錄,一、國內現狀:FCV保有量位居前三 加氫站相對滯后,二、政策與前景:各國規劃清晰 發展空間廣闊 三、產業鏈分析:制氫可圈可點 核心部件仍待追趕 四、相關公司:國內企業布局加速 國產化突破在即,2,燃料電池介紹及原理, 定義:將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通過電化學反應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能量轉化裝置,具有能量轉化率高、 排放低、功率密度高等特點;一般由陽極、陰極、電解質和輔助裝置組成 分類:依據電解質種類,可劃分為堿性燃料電池(AFC)、磷酸燃料電池(PAFC)、熔融碳酸鹽燃料 電池(MC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質子交貨膜燃料電池(FEMFC) 原理
2、:氫氣在陽極分解為氫質子與電子(2 = 2+ + 2),經電解液在陰極與氧氣化學反應形成水分 子(2+ + 2 + O2 = 2 ),并對外產生電能,來源:氫能網,,圖表:氫燃料電池工作原理,圖表:燃料電池分類,3,來源:中國知網,,FCV為燃料電池重點應用方向, 應用領域:燃料電池下游應用較廣,涵蓋固定領域、交通運輸、便攜式電子、航空航海等 交通運輸領域發展較快:根據Fuel Cell Industry Review數據,2012年交通運輸類燃料電池出貨容量 41.3MW,占比約25%;2018年已升至562.6MW,占比達70% 燃料電池汽車為重點發展方向:90年代各大車企開始布局燃料電池
3、汽車,2015年前后豐田、本田、現 代等車企加速研發,陸續推出量產產品 燃料電池汽車優勢:能量密度高(約120倍于鋰電池)、環境污染小、長續航、能量補充快捷,圖表:燃料電池與其他種類對比,圖表:燃料電池汽車(FCV)工作原理,來源:中國知網,第一電動,,來源:豐田官網,,4,FCV:美中日保有量居前三 國內尚處發展初期, 國內起步較晚,仍處發展初期:燃料電池全球范圍來看已有一百多年發展歷史,國內研究開始于60年 代,處于產業發展初期,整體技術距離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根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 白皮書數據,2018年FCV保有量方面美國、中國、日本位居前三,分別達5889/3896/28
4、39輛。 國內FCV發展路徑:前期通過商用車(公共交通成本較低、線路固定且車輛集中)發展實現規?;?,降 低燃料電池與氫氣成本,帶動加氫站配套推進,后續拓展至乘用車領域等 國內FCV 2019銷量高增:根據中汽協數據,2019年國內FCV產量達到2833輛,同比增長86%;其中 2019年12月國內FCV產量規模預計占全年一半左右 圖表:美國、中國與日本位居FCV保有量前三圖表:2019H1國內FCV產量高速增長,10,629,1272,1527,2833,102%,20%,0%,20%,40%,60%,86% 80%,100%,120%,0,500,1000,1500,2000,2
5、500,3000,2015,2016,2017,2018,2019,我國燃料電池商用車產量(輛)yoy,5899,3896,2839,1080,712,1000 0,2000,4000 3000,7000 6000 5000,美國,中國,日本,歐洲,韓國,FCV保有量(輛),來源: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 ,,來源:中汽協,,5,加氫站:日歐美數量領先 中國建設空間廣闊, 根據H2stations.org數據,截至2018年日本、德國與美國加氫站數量位居全球前三位 根據中國氫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分析,截至2019年2月國內投產加氫站數量達23座,主要集中在廣 東、江蘇、上海等地,數量有待
6、提升、地域分布仍有待完善 根據2016 年工信部組織制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到2030年國內加氫站數量將超過 1000 座,來源: H2stations.org,,圖表:日本、德國與美國位居加氫站規模前三(2018),圖表:我國加氫站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上海等地,110,74,63,26,22,19,17,0,20,40,60,80,100,120,日本德國美國韓國中國,法國,英國,加氫站(座),8 7 6 5 4 3 2 1 0,廣東江蘇上海河北湖北四川北京河南四川 來源:中國氫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分析,,各省加氫站數量(座),6,目錄,一、國內現狀:FCV保有量位居前三 加氫站相
7、對滯后,二、政策與前景:各國規劃清晰 發展空間廣闊 三、產業鏈分析:制氫可圈可點 核心部件仍待追趕 四、相關公司:國內企業布局加速 國產化突破在即,7,日本:升至國家戰略 2030年保有輛80萬,日本在政策上將氫能上升為國家戰略:2018年提出 “從根本上落實氫能社會”;2019年氫能/燃料電池發 展路線圖更新落地 燃料電池技術較為領先,商業化應用相對成熟,2018 年FCV保有量約2000輛,規劃2030年保有量達80萬輛 日本加氫站數量全球領先:2018年已超過100座,規劃 2030年達900座 產業鏈較為成熟:本土品牌覆蓋電堆、系統、整車與氫 氣制造儲運等全部環節,來源:日本氫能基本戰
8、略,,圖表:日本規劃2030年FCV保有量達80萬輛,來源:METI,,圖表:日本將氫能上升為國家戰略,8,美國:全球最早布局 2019年新版路線圖落地,布局較早,新版路線圖已落地:美國布局燃料電池時間較早, 2002便已規劃國家氫能路線,2010年后政策力度有所趨穩; 2019年氫能經濟路線圖發布,大規模應用布局重啟 當前保有量全球第一:根據氫能經濟路線圖數據,2019年 11月美國FCV保有量達7600輛,占全球半數以上 加氫站數量全球第三:當前加氫站63座,排在日本、德國之后 規?;瘧妙I先,產業鏈齊全,質子交換膜優勢明顯:美國整 車、化工、機械設備與第三方燃料電池企業全面參與燃料電池
9、各環節,尤其在質子交換膜領域全球領先,來源:DOE,,圖表:美國氫能布局較早 2019年路線圖落地,來源:美國氫能經濟路線圖,9,圖表:氫能經濟路線圖發布,大規模應用布局重啟,韓國:政策支撐強化 2040年普及量620萬,10, 政府支撐力度持續加強,定位于三大戰略投資領域之一 2018年保有量全球第四:截至2018年末韓國FCV保有量不到1000輛,居于全球第四 加氫站數量規劃:截止2018年底韓國加氫站14座,全球第四;2022年規劃達310座 產業鏈較全,巨頭參與度較高:韓國在燃料電池大部分環節可以實現自主供應,現代、三星等巨頭積極 布局相關供應鏈,來源:MOTIE,,圖表:
10、韓國政府大力支持燃料電池圖表:長期規劃FCV累計產量達620萬輛,來源:MOTIE,,歐洲:歐盟脫碳必經之路 2030年保有量超400萬,11, 歐盟將氫能作為能源安全與轉型的重要保障,FCH JU提供大量資金支持,2014-2020年預算總額6.65 億歐元;其中,德國為代表性國家,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全球第一,燃料電池供應和制造規模全球第三 歐洲FCV保有量:根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數據,截至2018年末歐洲FCV保有量為 1080輛,其中德國較為領先 歐洲加氫站數量全球第一:截至2018年底在營加氫站152座,全球第一 政策與資金支撐下,歐洲氫能產業鏈公司較多,德國較
11、為領先(尤其在氫燃料電池領域),英國、法國 在氫燃氣領域布局較多,電堆、系統領域代表公司如Power Cell、Intelligent Energy等,來源:公開資料,,圖表:啟動較早 2019年發布歐洲氫能路線圖圖表:政策驅動我國燃料電池及加氫站規?;l展,來源:歐洲氫能路線圖,,中國:力推國產化&規?;?2030年超100萬,來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來源:公開資料,,12, 政府自上而下、循序漸進支持,推動產業化、國產化、規?;? 2018年保有量全球第三:根據IEA數據,截至2018年末國內FCV保有量為1791輛,居于全球第三 加氫站數量全球第五:截至國內
12、當前已建加氫站22座(不含3座拆除站),全球第五 產業鏈有待完善,國產化進程較快:本土企業已布局電堆、膜電極、系統集成與制氫儲氫等環節,其中 電堆與系統國產化程度已分別超過50%/70%,在政策支撐下快速追趕國外先進水平,圖表:政策支撐力度較大 19年首發白皮書 圖表:政策驅動我國燃料電池及加氫站規?;l展,47%,24%,14%,7%,4%,3%,1%,美國 日本 中國 韓國 德國 法國 英國,各國總結:歐美規劃超前 中日韓齊頭并進,來源:各國氫能路線規劃,,圖表:各國FCV保有量及未來規劃總覽(萬輛),33%,22%,19%,8%,7%,6%,5%,日本 德國 美國 韓國 中國 法國 英國
13、,來源: H2stations.org,,13,圖表:全球FCV保有量占比(2018),來源:IEA, 圖表:全球加氫站數量占比(2018),來源:各國氫能路線規劃, 圖表:各國加氫站數量及未來規劃總覽(座),國內技術發展迅速 距離國際一流仍有差距,來源:中國氫能源及燃料申池產業白皮書,,14, 電堆:國內主要針對商用車用電堆,通過引入外資技術,逐步追趕國際先進水平;日韓和歐美等發達國 家兼有商用車與乘用車電堆技術 膜電極、雙極板、空壓機:性能參數距離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催化劑、密封劑等關鍵材料:尚未規?;c產品化,圖表:我國燃料電池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成本隨規模擴張持續下降
14、, 根據DOE Fuel Cell System Cost數據,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成本隨生產規模擴張而持續下降,當 年生產規模達50萬套時,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成本分別降至45/19美元/kW 根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申池產業白皮書數據,國產FCV乘用車制造成本約150萬元,國外售價已降 至5.5-6.0萬美元(考慮補貼后3.5萬美元左右);未來隨著氫能及燃料電池國產化與規?;?,用氫成本 與制造成本有望迅速下降,全生命周期成本優勢預計持續擴大,來源:Fuel Cell System Cost 2017(DOE),,來源:Fuel Cell System Cost 2017(DOE),,179,79,
15、64,54,50,45,118,39,30,25,22,19,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1k10k20k50k100k500k,圖表:燃料電池及電堆成本與產量對應關系圖表:隨著套數提升雙極板、催化劑成本占比提升 燃料電池系統成本(美元/kW)電堆成本(美元/kW),15,FCV驅動因素1:優勢突出、續航優秀,來源:公開資料,,16, 氫燃料電池優勢突出: 1)能量轉化率高:燃料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可高達60%80%,是內燃機的23倍 2)環境友好:燃料電池的燃料是氫和氧,生成物是清潔的水,實現0碳排放 3)噪音低:燃料電池工作過程不牽扯燃燒環節,
16、噪音小,主要來自空壓機等配套設備 4)安全可控:可通過高壓氣態儲氫、低溫液態儲氫、金屬氫化物儲氫和有機液體儲氫等多種方式存儲,可 控性高、安全性好 高能量密度、便捷加氫確保FCV長續航: 1)氫氣能量密度約為汽油3倍、鋰電池120倍,電動車續航受制于鋰電池能量密度,當前續航里程在 200-500km;燃料電池得益于較高能量密度,續航里程輕松超過500km,與載氫量相關 2)電動車充電時間遠大于汽油車,而燃料電池加氫時間與汽油車接近 圖表:氫燃料電池車、電動車、汽油車對比,FCV驅動因素2:推動清潔能源結構性消納, 氫為連接電網與氣網的關鍵手段、分布式清潔能源結構性消納的重要載體 1)近年來國內
17、清潔能源快速發展,2018年新增發電容量中光伏與風電占比已提升至36.0%/16.9%,分 布式清潔能源消納需求持續提升 2)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地域上不重合、清潔能源具有季節效應與波動性問題,氫氫具有適應性強、環 境友好、應用靈活等優點,可作為優質儲能介質推動解決棄風、棄光問題,實現結構性消納 3)氫能源為打通電網與氣網的關鍵手段,來源:中電聯,,圖表:新增發電容量中清潔能源占比持續提升圖表:氫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應對清潔能源消納問題,17,來源:公開資料,,我國FCV發展前景廣闊,18, 根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申池產業白皮書,氫能將成為中國能源體系重要組成部分,2050年能源體 系中占比約10%,
18、氫氣需求量達6000萬噸,加氫站10000座以上,FCV產量達520萬輛/年,發展前景 廣闊,來源:中國氫能源及燃料申池產業白皮書,,圖表:我國FCV發展前景廣闊,目錄,一、國內現狀:FCV保有量位居前三 加氫站相對滯后,二、政策與前景:各國規劃清晰 發展空間廣闊 三、產業鏈分析:制氫可圈可點 核心部件仍待追趕 四、相關公司:國內企業布局加速 國產化突破在即,19,燃料電池產業鏈總覽,制 氫 電 堆 原 件 上游包括制氫罐、極板、膜電極等電池組件。膜電極是燃 料電池核心部件,由催化劑、質子膜及擴散層組成 中游為集成,包括發電系統及電堆模塊 下游為應用,主要有車輛、電站、家用、便攜式
19、等,20,來源:繪制,21,制氫環節:裝備較成熟 制取及液化仍有差距,制 氫 產 業,氫氣 制取,天然氣 制氫 生物制 氫 工業副 產氫,氫氣 液化,氫氣制 備裝備,氫氣提 純裝備,關鍵技術環節 煤制氫,國內技術水平 技術較為成熟,與國際水平存在差距,與國際水平差距加大,與國際水平存在差距,氫氣 液化,電解水制 氫裝備,變壓吸附 提純氫技 術裝備,堿性電解水制氫技術較 成熟,PEM制氫仍在 研發階段,技術較為成熟,技術較為成熟,主要制造商 神華集團、中國石化、恒力集團、利津石化、Texaco等,美國H2Gen、常州藍博凈化材料等,美國NanoLogix,Virent等,GE、Shell、Tex
20、aco、神華集團、中國石化等,法國Air Liquide、德國LindeGroup、福瑞氫能等,中船重工第七一八所、天津大陸制氫設備、 蘇州競立制氫設備等,美國IGS、H2Gen、加拿大MRT、日本 Tokyo Gas、天科材料、上海華西化工、 亞聯高科等,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中國氫能聯盟,公司官網、公告,繪制,22,制氫方式多元化共存, 制取氫氣主要的方法有 化工原料制氫、電解水制氫、生物質等多種途徑 不同地區根據資源特點,適合不同的工藝路線 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如山西等地,因煤價格低廉,使用煤制取氫氣是較為實際的方式
21、在風電、光伏、水電豐富地區由于電價低,電解水可能是最經濟環保的制氫方式 沒有特殊資源優勢的地區,性價比是制取氫氣時的首要考慮因素,來源:中國氫能聯盟,,圖表:不同制氫方式及優劣勢對比,23,氣態儲氫為主流儲氫方式, 儲氫方式有三種:氣態儲氫、液態儲氫、固態儲氫 液態儲氫需要提供極低的溫度,儲存容器必須采用雙層真空隔熱結構。液態氫沸點僅為-253, 目前的技術只能保證液氫每天1%-2% 的揮發,汽油每月只損失 1% 合金儲氫能力極強,常見的儲氫合金有鈦系合金、鋯系合金、鐵系 合金、稀土系合金,但是儲 氫合金一般成本較高 氣態儲氫是目前主流的儲氫方式。氣態儲氫最大的優點是使用方便,儲存要求條件易滿
22、足,成 本低。 圖表:不同儲氫方式及優劣勢對比,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中國氫能聯盟,, 加氫站成本高、盈利難 據IEA報告,美國一座加氫能力180kg的加氫站,整體建設成本接近200萬美元;中國一座 500kg加氫站,建設成本約1500萬元 18年全球燃料電池乘用車約1.12萬輛,加氫站381座,全球加氫站平均覆蓋率僅為0.03 此外,加氫站相關標準、整車及規范等還不明確,制約了加氫站基礎設施的建設,加氫站投資成本高昂,26%,4%,18%,6%,2%,22%,美國 日本 韓國 德國 法國 挪威 其他 中國,55%,24,
23、來源:IEA 2019“The Future of Hydrogen”,,26%,8%,3% 4%,1%3%0.5%,圖表:2018年全球燃料電池乘用車約1.12萬輛,圖表:2018年全球加氫站約381座 5% 17%, 到2025年我國加氫站數量有望超200座(2018年22座) 多地政府提出加氫站數量規劃目標 寧波規劃2025年達到20-25座“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武漢規劃2025年達到30-100座“武漢新能源汽車發展若干政策” 佛山規劃到2030年達到57座“佛山市南海區促進加氫站建設運營及氫能源車輛運行扶持辦法”,25,來源:各地政府公告,,預計20
24、25年我加氫站數量達200座,圖表:中國部分城市加氫站計劃,膜電極構成及成本占比,圖表: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電堆的工作原理,圖表:電堆成本占比中催化劑成本最高,催化劑 53%,擴散層 13%,連接部件 12%,質子交換膜 11%,雙極板 10%,其他 1%,圖表:燃料電池中電池堆占比最高,燃料電池堆 61%,26,來源:日本NEDO,,空氣供給系 統 15%,控制系統 4% 冷卻系統 7%,回流器 3%,3%,檢測系統 其他,7%,質子交換膜:電堆核心組件, 質子交換膜:作用是在反應時,只讓陽極失去電子的氫離子透過到達陰極,但阻止電子、氫分子、 水分子等通過 目前常用的商業化質子交換膜是全氟磺酸
25、膜。復合膜、高溫膜、堿性膜是未來發展方向 全氟磺酸型膜供應商集中于日本和歐美,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杜邦公司的Nafion系列膜 復合膜是通過復合的方法來改性全氟型磺酸膜從而提升其耐高溫性和阻醇性 堿性膜對應堿性工作環境,代表性產品有3M公司的PAIF高溫質子交換膜,27,來源:公司官網,,催化劑:低鉑用量是趨勢, 催化劑:促進氧化劑和氫氣的反應,使電子離開氫原子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均使用鉑貴金屬作為有效催化劑,鉑資源的匱乏和高成本制約了燃料電池 大規模商業化。超低鉑、無鉑催化劑是未來研發方向 目前 Pt/C催化劑是目前主流,由 Pt 顆粒(35nm)和支撐 Pt 顆粒的大比表面積活性炭構成 國外
26、生產商主要有英國Johnson Matthery,德國BASF,日本Tanaka。國內有貴研鉑業,武 漢喜馬拉雅,中科中創等,28,來源:公司官網,第一電動,,擴散層:有望降低生產成本,29,來源:第一電動,, 擴散層:由基底層和微孔層組成 基底層材料使用碳纖維紙、碳纖維織布及碳黑紙,起到支撐催化劑層作用 微孔層是改善基底層孔隙結構的一層碳粉,作用是降低催化層和基底層之間的接觸電阻 性能優異的擴散層基材應滿足以下要求:(1)低電阻率;(2)高孔隙度和一定范圍內的孔 徑分布;(3)一定的機械強度;(4)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導熱性能;(5)較高的性價比 碳紙產品由幾個國際大生產商壟斷,例如日本東麗、
27、德國 SGL 等公司,若國產化后有望降低成本,雙極板:材料有待優化, 雙極板:起到起輸送和分配燃料、在電堆中隔離陽極陰極氣體的作用 占燃料電池總重量的60%,成本的30%。主要功能包括連接單體模塊、分隔反應氣體、收集電 流、散熱和排水等。 雙極板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燃料電池的電性能和使用壽命,需具有強度高、致密性好、導電和 導熱性能好等特點 根據基體材料的不同,雙極板可分為石墨雙極板、金屬雙極板和復合材料雙極板 石墨雙極板目前最成熟,金屬與復合材料雙極板有較大發展空間,30,來源:第一電動,,國內距離產業化仍有距離,31,來源:第一電動,, 巴拉德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全球龍頭 19年6月公布第8
28、代高性能燃料電池模塊FCmove-HD,獲得來自意大利、荷蘭多家公司的訂單 18年10月公布第8代高性能液冷燃料電池堆FCgen-LCS 濰柴獲得其新一代 LCS 技術在中國的獨家生產授權,并計劃初期推廣2000臺燃料電池車 新源動力目前開發至第三代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模塊,國內電池模塊差距逐步縮小,圖表:巴拉德FCgen-LCS與新源動力HYSTK-70對比圖表:巴拉德FCmove-HD與新源動力HYMOD-70對比,32,來源:公司官網,,412,950,766,575,619,70,95,1096,1973,1874,1756,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29、0,商業化乘用車代表,圖表:歷年豐田FCEV銷量 日本銷量(輛)海外銷量(輛),GLC F-CELL-全球首 款采用插電式混合動 力技術的燃料電池汽,車,NEXO-現代集團第二 代量產FCEV,附帶 L4級自動化駕駛功能,Mirai-豐田20年技術積 累,最新量產氫燃料 電池車,33,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豐田官網,現代官網,奔馳官網,,目錄,一、國內現狀:FCV保有量位居前三 加氫站相對滯后,二、政策與前景:各國規劃清晰 發展空間廣闊 三、產業鏈分析:制氫可圈可點 核心部件仍待追趕 四、相關公司:國內企業布局加速 國產化
30、突破在即,34,海內外重點公司, 海外公司發展早,掌握核心技術 主要公司包括:巴拉德動力系統(Ballard),普拉格能源(PLUG),巴斯夫(BASF),3M等 2018年9月,國內公司投資1.63億美元收購巴拉德19.9%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原最大股東大洋電機跟投 2000萬美元,維持9.9%股權。 國內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及電堆獨立供應商主要分為三類: 1. 較早從事燃料電池行業且具備自主核心技術的發動機供應商,以新源動力、億華通為代表 2. 以國際技術引進與合作、具備一定批量化生產能力的供應商 3. 通過投資、產業鏈合作與技術引進等方式不斷拓展燃料電池相關業務,以雄韜股份為代表, 質子
31、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技術全球領導者。19年推出第八 代燃料電池模塊。 近一年訂單情況:, 19年5月濰柴巴拉德與巴拉德簽訂4400萬美元電池模塊訂單 19年7月意大利Solaris從巴拉德購買12 個燃料電池模塊 19年10月英美資源集團采購9個100千瓦燃料電池模組的訂單 19年12月獲得荷蘭VanHool購買20個燃料電池模塊訂單 19年12月濰柴巴拉德與巴拉德簽訂1920萬美元膜電極組件訂單, 全球領先的燃料電池系統及加氫解決方案供應商。 近一年訂單情況:,19年7月擴大與FM Logistic的合同,新增GenDrive燃料電池 以及GenFuel氫氣加油站 202
32、0年1月獲得一家財富100強企業1.72億美元燃料電池解決 方案訂單,35,來源:Ballard公司公告,PLUG公司公告,, 全面布局燃料電池 1. 2019年公司累計收購國內燃料電池龍頭新源動力21.43%股權,涉足燃料 電池領域; 2. 2020年,公司公告簽訂意向書,擬再度增持新源動力16.07%股權,若成 交持股比例或達到37.5%。 3. 引入國內燃料電池專家徐洪峰教授及其團隊,進一步提升公 司在燃料電 池核心領域的研發能力。 4. 截至2019年10月,累計擁有專利482項,其中國際專利2件,涵蓋質子交 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部件、電堆、系統各個層面。 5. 主營燃料電池產品和燃
33、料電池測試設備兩大板塊。燃料電池模塊產品已 與多家廠商合作,成功用于多款燃料電池汽車。 現有燃料電池相關產能 1000套/年。,騰龍股份:增持新源動力,切入燃料電池領域,36,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公司公告,,雪人股份:制冰設備龍頭,加速燃料電池戰略布局, 深度布局氫燃料電池產業: 1. 以空氣壓縮系統技術為依托,業務延伸至燃料電池空氣供應系統,擁有 空壓機、氫循環泵以及燃料電池發動機等產品 2. 掌握氫燃料電池雙螺桿循環系統核心技術,產品應用于輕軌、巴士、乘 用車等多種交通工具及分布式能源等領域 3. 2017年參股加拿
34、大Hydrogenics公司,為全球氫能和燃料電池行業唯一的 “一站式”技術世界級領導者。雙方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大巴和物流車, 建設配套加氫站 4. 2019年3月公司宣布計劃在重慶市設立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其核心零部件 制造項目,項目擬總投資 45.5 億元,將通過三期建設,達到年產 10 萬套 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等核心部件的產能。 同時在重慶市分期建設 35 座 加氫站。,37,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公司公告,,新源動力:國內燃料電池產業化龍頭, 先發優勢明顯,燃料電池產業化龍頭: 1. 成立于2001年,是國家發改委授
35、牌的國內唯一的“燃料電池與氫源技術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2. 中國燃料電池領域規模最大,集科研開發、工程轉化、產品生產于一體 的專業化燃料電池公司 3. 第一大股東為上汽集團。第二大股東為大連化物所,主要參股均為產業 鏈上下游相關的企業,協同效應較強 4. 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系統已經發展至第三代產品,體積功率密度超過 3kW/L,電堆壽命超過 5000 小時 5. 燃料電池技、核心零部件雙極板、電堆等均為自主研發生產,目前能夠 實現年產能 2000 套以上。,38,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公司官網,,雄韜股份:加碼燃料電池,
36、全產業鏈布局, 國內鉛酸電池龍頭,轉型升級進入燃料電池領域: 1. 公司已投資電堆、膜電極、制氫等產業鏈上公司共5家,通過外延迅速掌 握核心技術,搶占市場先機 2. 子公司協同效應強化產業鏈競爭力。目前公司共有子公司35家,涵蓋鉛酸 電池生產、鋰電池生產、燃料電池研發生產、設備生產等 3. 18年定增募資14.15億元,募投項目均為燃料電池相關項目,加碼燃料電 池產業 4. 通過自主研發和產業鏈整合,業務覆蓋上游核心材料膜電極、中游電堆制 造、系統集成和配套設施端加氫站等環節, 系業內產業鏈布局最為完善的公 司之一 5. 燃料電池發動機在體積比功率、質量比功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客戶包括 金龍客
37、車、東風汽車、中通客車 6. 2018年共有4款車型配套公司產品并進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子 公司獲得山西大同市300輛公交車的燃料電池配套合同,39,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公司公告,,大洋電機:戰略轉型,逐鹿燃料電池產業, 先發布局氫能領域,整合資源卡位核心環節: 1. 以傳統家電電機業務起家,2009年切入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業務,相繼收 購蕪湖杰諾瑞、北京佩特來、美國佩特萊、上海電驅動,成為 國內新能源汽車 驅動電機、電控第一梯隊企業,2018年市占率超20% 2. 2016年開始布局燃料電池領域,借此實現在新能
38、源汽車領域電池、電機、 電控的三電動力總成布局 3. 2016年認購巴拉德9.9%股份,2017年獲得巴拉德氫燃料電池技術授權,快 速切入氫能產業鏈中游環節,向東風特汽、中通客車、上汽大通、北汽福田、 佛山飛馳等客戶供應燃料電池 4. 2018年與氫氣儲運技術領導者德國HT簽署650萬歐元投資協議,布局氫能 設備市場,將業務布局延伸至燃料電池上游,卡位氫能產業鏈核心環節,40,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公司公告,,美錦能源:戰略布局氫能源加快轉型, 布局氫能源全產業鏈,推動公司轉型升級: 1. 2017年12收購國內最大的氫燃
39、料電池客車飛馳汽車 51.2%股權,布局氫燃料電 池汽車的整車制造領域。其氫燃料電池物流車目前已實現出口 2. 2019年7月增資國鴻氫能1.8億元,持股國鴻氫能9.09%股權,完善燃料電池產業 鏈。國鴻氫能是國內最強的燃料電池電堆供應商與最全面的燃料電池系統供應商 3. 子公司廣州鴻錦投資增資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生產企業鴻基創能科技 1.02億元,控 股51%。鴻基創能是國內低成本、高性能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MEA規?;?生產先行者 4. 建立加氣站、加氫站網絡,配套汽車和天然氣項目的發展 5. 與青島市、嘉興市簽署合作協議,項目合計8年,用地規模均2000畝,總投資 100億元,建成青島
40、氫能小鎮及嘉興氫能汽車產業園,41,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公司公告,, 氟硅行業龍頭,實現產業鏈縱向一體化: 1. 生產全氟磺酸質子交換膜,在氟硅材料、氯離子膜等方面打破了多項國 外技術壟斷,目前擁有亞洲最大的氟硅生產基地 2. 于 2013 年和 AFCC(戴姆勒和福特合資成立的汽車燃料電池公司)簽訂 聯合開發協議。目前已經開發出的燃料電池質子膜,樣品在AFCC模擬 乘用車工況下運行超過6000小時 3. 此外,公司是國內有機硅產能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目前具備25萬噸有 機硅單晶產能;國內制冷劑龍頭,擁有各類制冷劑產能4
41、0萬噸,東岳集團:質子交換膜龍頭,港股燃料電池第一股,42,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公司公告,, 專注于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蘊含龍頭成長潛力: 1. 于2012年成立,由清華大學孵化,技術實力雄厚,先后承擔多項國家高 技術研發項目 2. 目前已擁有136項發明專利,是我國燃料電池領域極少數具有自主核心知 識產權并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批量化生產的企業之一 3. 已實現批量化生產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發動機,提前2年完成我國商用車 燃料電池系統2020年的技術目標,達到國際主流水平 4. 客戶包括宇通客車、北汽福田、中通客車、
42、蘇州金龍以及申龍客車等。 積極推動示范運營,搭載車型累計行駛數百萬公里,單車最高行駛里程突 破8萬公里 5. 2018年配套公司燃料電池系統車型共24款入選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薦 型目錄,位居行業首位。2018 年燃料電池發動機銷售 306 臺,市占率 28.92%,位居行業第一位且大幅領先 6. 與Ballard、Hydrogenics等相比,公司產品已初步具備了與對手主流產品 相抗衡的技術實力,億華通:國內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領導者,43,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公司公告,,44,來24342736/45152源/20200117 10:12 :公司公告,,國內車企及其燃料電池車,產業鏈各環節公司匯總,45,來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