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德賽西威-首次覆蓋報告:精準卡位L3+賽道二次騰飛剛剛開啟-210310(5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德賽西威-首次覆蓋報告:精準卡位L3+賽道二次騰飛剛剛開啟-210310(58頁).pdf(5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業績回顧:穩中求進,波動中前行 對公司發展進一步復盤,我們將其分成4 個階段: 1) 初期發展(1986-2009 年):公司專注汽車音響業務,跟隨德系 Tier1 獲取管理經驗和技術優勢,并打入主要德系配套體系,伴隨德系車型高速增長穩步擴張。2) 自主發展(2010-2016 年):公司大力投入車載娛樂系統研發,2014 年進入放量期, 2014-2016 年公司營業收入CAGR 達到47%,歸母凈利潤CAGR 達到82%,一方面得益于乘用車市場景氣度上行,另一方面公司成為中方獨資公司后積極拓展上汽通用五菱、廣汽自主、長城等自主品牌,不僅新品周期強勁,前裝車載娛
2、樂系統搭載率也快速提升。3) 業務調整(2017-2018 年):乘用車市場需求放緩,公司主要配套幾家自主品牌跑輸行業,同時公司加碼自動駕駛布局,研發隊伍快速壯大,而培育新產品尚未放量。4) 恢復增長(2019 年至今):公司在下行期優化客戶結構,經營穩定性大幅提升,同時公司嚴控費用,前期研發費用的規模效應顯現。新產品液晶儀表、大屏中控、ADAS等進入放量期。智能座艙:轉型Tier0.5,成長空間依然廣闊 產品升級+滲透率提升+國產替代空間大,高確定性的優質賽道 電動智能趨勢下,座艙電子率先變革 在電動化、智能化趨勢下,汽車需要呈現電量、續航里
3、程、電池狀態,高精地圖等信息,傳統中控儀表已經難以處理龐大的信息,與此同時自動駕駛功能逐步滲透,駕駛員對車輛操控頻次減少,座艙作為人機交互的主要入口將負責更多功能集成,因此也將成為車企率先變革的單元。 目前座艙電子正從中控屏代表的單一座艙電子向多屏集成的方向升級,具體趨勢體現在:1)機械儀表升級至全液晶儀表;2)傳統中控向大尺寸觸摸中控轉變;3)新增抬頭顯示HUD;4)流媒體后視鏡、語音交互等功能?!耙恍径嗥痢背蔀橹悄茏摪l展共識 智能座艙的核心在于一顆芯片提供算力,實現多屏融合。同一芯片模組支持中控大屏、數字儀表、后座娛樂屏等設備,優勢是減少 ECU 數量,避免多個芯片時
4、的通信和性能問題,同時降低成本。近期奔馳發布 MBUX Hyperscreen(搭載到 EQS)進一步凸顯了多屏融合的趨勢,該產品采用曲面玻璃將儀表盤、中控、副駕駛連在一起,設備集成了處理芯片,搭載八核CPU,24GB RAM 內存,內存帶寬達到46.4GB/s。 實現一芯多屏的難點在于芯片需要強大的處理器以及復雜的軟件操作系統,因此目前主機廠采用多芯多屏的過渡方案。從芯片供應商技術能力來看,高通、英偉達和英特爾競爭力較強,且迭代正在加速,高通驍龍發布的 SA8155P 芯片運算能力比上一代 820A 提升了10 倍,CPU 和 GPU 的運行速度是上一代的8.5 倍和20 倍,芯片廠商技術迭代加速將推動一芯多屏座艙普及。 預計國內座艙市場5年復合增速為18%,現階段仍由外資主導 我們預期 2025 年國內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增長至 939 億元,5 年 CAGR 約 18%,從細分市場來看,全液晶儀表盤和 HUD 領域成長空間最大。從行業格局來看,目前國內外座艙市場由大陸、偉世通、電裝等Tier1 主導,國內零部件供應商存在較大替代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