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激光雷達行業供需狀況及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析報告(5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激光雷達行業供需狀況及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析報告(52頁).pdf(5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供給端:行業成長初期,主力玩家各有優勢3.1、核心壁壘:車規級、規?;?、強迭代3.1.1、從“0-1”,車規級認證是關鍵從“0-1”,車規級認證是關鍵。激光雷達應用在汽車上,需要滿足嚴苛的車規級要求,如AECQ 認證、ISO 26262 功能安全標準及ISO/SAE 21434 網絡安全標準等。根據Velodyne梳理,從 RFI 到獲取量產訂單的流程可能會長達兩年時間。截至目前,全球僅法雷奧的SCALA 激光雷達通過車規并實現前裝量產。國內鐳神智能的CH32 線混合固態激光雷達在 2020 年 10 月正式通過了車規認證,在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拿到了國內首個、全球第二個車規認證。 激光雷
2、達系統結構精密且復雜,精細的光機設計和收發對準、微弱信號的靈敏探測和快速響應是實現探測目標的前提。在研發過程中,不僅需要光、機、電等子模塊的高度配合和協同優化,還需要高精度生產制造能力。此外,激光雷達整體性能的提升有賴于基礎元器件與核心功能模塊的芯片化,技術發展方向與半導體技術深度契合。從“1-N”,規?;当臼呛诵募す饫走_包括測距、掃描系統、發射、接收以及運算單元 5 大核心技術,其中掃描系統在激光雷達的成本占比超過一半以上,掃描方式從機械到固態是有效的降本方式。而其他4個環節也可以通過技術優化實現成本降低。從供應鏈來看,上游核心部件尚未成熟制約了激光雷達發展。核心芯片仍存在嚴重進口依賴,MEMS 激光雷達的核心元件MEMS 微振鏡成本高昂,由海外企業主導,發射和接收單元中,需要通過優化波長從 905nm 到1550nm,APD 轉向SPAD 能顯著優化激光雷達性能,從而降低成本,實現規?;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