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奇-海綿城市建設在中國:十年耕耘百城綻放.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李俊奇-海綿城市建設在中國:十年耕耘百城綻放.pdf(6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海綿城市建設在中國:十年耕耘,百城綻放李俊奇 李小靜 楊佳文 北京建筑大學Email:2024年4月20日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目錄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 理念與定位 政策與制度 標準與規范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 試點探索 系統化全域推進 建設效果評估 健全制度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海綿城市建設在中國:十年耕耘,百城綻放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城市規劃建設的每個細節都要考慮對自然的影響,更不要打破自然系統。為什么這么多城市缺水?一個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夠涵養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濕地給占用了,切斷了自然的水循環,雨水來了,只能當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
2、解決城市缺水問題,必須順應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許多城市提出生態城市口號,但思路卻是大樹進城、開山造地、人造景觀、填湖填海等。這不是建設生態文明,而是破壞自然生態。*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12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603頁國家戰略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4 我國古代治水營城:人水自然和諧共生海綿城市發展背景 宏觀尺度:上下相因、以水定城 中觀尺度:科學布局、因勢利導 微觀尺度:人水和諧、順應自然紫禁城排水干道圖(中
3、國古城防洪的歷史經驗與借鑒)唐代余姚江慈溪江段大江、小江示意(寶慶四明志載慈溪縣境圖)古代徽州民居微循環系統示意圖(圖源網絡)古代福壽溝平面分布圖(同治贛州志)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 北京建筑大學雨水團隊研究與實踐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2014年10月住建部發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2015年10月國辦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2021年遴選20個海綿城市示范城市2013年12月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首提“海綿城市”2015年確定第一批16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2013201420152010202120162010年“低影響開發城市雨水系統構建”國家重大水專項2016年確定
4、第二批14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20222022年確定第二批25個海綿城市示范城市202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7我國的海綿城市建設是在繼承古代先賢智慧、充分參考國外實踐經驗和啟發、系統總結我國雨水管理領域長期研究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城市水系統的實際問題而提出的,“治澇”和“治黑”并舉、“滲、滯、蓄、凈、用、排”并重,這既是繼承發展,又是另辟蹊徑,最終實現我國在城市雨水管理領域的系統治理。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滯留、調蓄、雨水收集溢流開發前峰現時間開發后峰值時間開發前開發后Q開發后峰值流量開發后峰值
5、流量TLIDBMPGISUDSLIUDD世界雨水管理理念世界雨水管理理念海綿城市ABCWSUD1.海綿城市理念與定位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8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1.海綿城市理念與定位多目標海綿城市建設徑流體積徑流污染徑流頻次徑流峰值徑流熱污染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9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構建了我國大、小、微三套排水系統小排水系統分流制雨污混接、合流制排水管渠分流制雨水管渠合流制溢流調蓄池-處理站處理接污水處理廠P1yr5yr微排水系統大排水系統植草溝蓄水池道路徑流行泄通道河道、溝渠調蓄塘、湖泊雨水花園透水鋪裝P100yrH85%=33.6mm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海綿城市與
6、低影響開發等系統的關系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狹義)雨水管渠系統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設計重現期(年)100101微觀尺度綠色屋頂雨水花園植草溝人工濕地植被淺溝透水鋪裝.中觀尺度雨水管渠調節池泵站.宏觀尺度自然水體(河道、湖泊等)多功能調蓄水體(濕塘、雨水濕地等)調蓄池深層隧道.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年污染物去除率雨水管渠設計重現期P=3-5年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P=20-30年防洪重現期P=50-100年規劃尺度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廣義)共同構建海綿城市多目標雨水系統:灰綠結合、大-小-微三套技術體系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112.政策制度支撐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 80%建成區完成
7、海綿城市 深圳、嘉興等地實踐 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 30個海綿試點實踐成效顯著 形成一系列海綿城市創新理論與技術方法 國家標準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GB/T 513452013以前20132016202020222030核心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海綿城市”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5號)第一、二批海綿試點城市 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劃 海綿城市示范三批 海綿城市年度評價 統籌黑臭治理、排水防澇資源利用污染控制內澇控制 60個海綿城市示范全域推廣 20%建成區完成海綿城市 關于進一步明確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理論與技術儲備框架構建認知深化全域推進適
8、用我國理念探索與科研 雨水管網及污染研究 低影響開發水專項課題澇污同治系統化全域 理論、技術基本成熟 標準體系完善重大推進 國家戰略層面:從目標、原則、任務、技術、保障機制層面對海綿城市建設做出全面部署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 對10余部標準規范進行了修訂,清除了海綿城市建設領域的主要技術障礙。將海綿城市建設的關鍵技術要求納入全文強制國家標準,初步構建海綿城市建設的技術標準體系。3.海綿城市標準規范指引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劃規范(CJJ 37)城市水系規劃規范(GB 5051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城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CJJ 83)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
9、B 50014)城市綠地設計規范(GB 50420)綠化種植土壤(CJ/T 340)公園設計規范(GB 51192)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 50318)建筑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 50400)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19741987 暴雨強度公式統計方法 重現期的選用 排水管道最小設計流速、管徑和坡度2006對原國家標準進行全面修訂.2011 排水體制 LID理念 排水標準 雨水調蓄 滲透設施2014 雨水管渠設計重現期 內澇防治系統設計重現期 暴雨強度公式 雨水設計流量計算方法 雨水利用設施 內澇防治工程設施(TJ14-74)(GBJ14-87)(GB50014-2006)國家建筑
10、工程標準基本建設技術規范首次發布基本建設技術規范國家強制標準2021排澇除險設施的設計流量內澇防治系統校核:應將排澇除險設施、源頭減排設施、排水管渠設施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室外排水設計標準局部修訂2011版2014版局部修訂GB50014-2021國家強制標準海綿城市的相關標準規范2016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超大城市的雨水管渠設計和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2016版局部修訂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14效果為主小雨不積水熱島有緩解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評價指標評價導向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空間尺度城市片區排水分區工程項目首次提出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指標首次提出年徑流總量控
11、制率指標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及徑流體積控制 不宜低于“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分區圖”所在區域規定下限值,及所對應徑流體積源頭減排項目實施有效性路面積水控制與內澇防治城市水體環境質量定量評價定性評價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 年溢流體積控制率均不應小于50%處理設施懸浮物(SS)排放濃度月平均值不應大于50mg/L自然生態格局管控與生態岸線保護地下水埋深變化趨勢城市熱島效應緩解相結 合3.海綿城市標準規范指引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153.海綿城市標準規范指引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尺度目標指標措施項目尺度減少外排徑流污染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年徑流污染控制率雨水徑流滲透、滯留措施排水分區尺度體積和
12、峰值控制徑流污染合流制溢流控制路面積水控制與內澇防治溢流頻次和濃度排水管網、地表徑流行泄和調蓄設施城市尺度自然生態格局管控區域水循環平衡自然生態格局水體環境質量地下水埋深城市熱島豎向管控、藍綠線管控、生態岸線保護、洪澇蓄滯區保護、水源涵養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163.海綿城市標準規范指引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 2020年底,各地出臺海綿標準規范導則共計1003 個,規劃設計類標準規范543個,施工建設類標準規范305個,運維管理類標準規范155個各省海綿城市標準規范制定(截至2020年)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17 涵蓋了規劃、設計、施工、驗收、運行維護、監測各個環節。制定綜合性標準或文件各個環節
13、制定獨立標準或文件深圳、福州、青島、重慶、三亞、沈陽、南平、南昌、孝感、瀘州、漳州、昆山等出臺海綿城市建設標準圖集上海、汕頭、天津、武漢、深圳、南平、宜昌、瀘州、漳州等上海、萍鄉、汕頭、六安、宜昌、昆山等制定設計文件編制深度和技術審查要點文件三亞、青島、珠海、寧波、福州、廈門、遷安、瀘州、漳州、昆山等3.海綿城市標準規范指引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海綿城市建設的突出共性問題 對海綿城市的認識不到位:內涵理解不深入、領導-部門-公眾未取得共識 機制體制不完善:組織、管理、市場、產業、運維等 系統化不強:缺乏骨干項目、缺乏基于問題和目標導向的項目謀劃 技術創新性不足、措施單一:
14、缺乏針對問題和控制目標的示范技術 工程質量不高:精品項目少、亮點項目少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目錄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 理念與定位 政策與制度 標準與規范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 試點示范探索 系統化全域推進 建設效果評估 健全制度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海綿城市建設在中國:十年耕耘,百城綻放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1.試點示范建設實踐與探索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30個國家試點城市30個國家試點城市近百個省級試點城市系統化常態推進60個國家級示范城市領導班子高位推動、制度統領、各部門責任分工激勵考核、引入社會資金PPP推進、城投主導實施政府
15、補貼為主城市整體建設統籌推進跳出試點思維,全域謀劃、系統施策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30個國家試點城市21.5 22 29.3 16.4 18.5 35.4 33 32.8 29.8 38.5 36.1 51.9 16.3 26.1 12.8 22.5 19.4 39.5 21.8 79.1 31 57 25.2 47.0 25 20.6 18.4 29.6 19.4 24.6 24.1 47.5 40.6 33.5 52.4 82 66.2 72.3 33.4 99.8 79.5 106.8 38.7 55.7 43.1 22 35.6 58.7 31.9 76.5 5
16、7.4 39 49.1 70.2 70.5 40.5 45.5 30.8 46.3 25.2 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0.020.040.060.080.0100.0120.0完工面積/km2總投資/億元試點城市總投資、完工面積完成面積(km2)總投資(億)18.479.0km2不等,平均為31.3km21.試點示范建設實踐與探索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釣魚島南海諸島試點城市貴安新區重慶遂寧西安鶴壁南寧常德萍鄉嘉興遷安濟南池州鎮江廈門武漢白城示范城市大連上海北京天津寧波福州青島珠海深圳三亞玉溪慶陽西寧固原唐山長治四平無錫宿遷宿遷杭州馬鞍山龍巖南
17、平鷹潭濰坊信陽孝感岳陽廣州汕頭瀘州銅川天水烏魯木齊秦皇島晉城呼和浩特沈陽松原大慶昆山金華蕪湖漳州南昌煙臺開封宜昌株洲中山桂林廣元廣安安順昆明渭南平涼格爾木銀川衡水葫蘆島揚州六安三明九江臨沂安陽襄陽佛山綿陽拉薩延安吳忠烏魯木齊土壤類型為黑鈣土、灰褐土、高山草甸土、寒漠土等年均降水量307.2mm煙臺土壤類型為棕壤土等年均降水量691.5mm汕頭土壤類型為山地紅(黃)壤土、河流沖積土、濱海沉積土等年均降水量 1527.9mm松原土壤類型為黑土、黑鈣土、草甸土、鹽堿土和風沙土等年均降水量431.3mm銅川土壤類型為褐土、黃綿土、紅黏土等年均降水量632.6mm拉薩土壤類型為潮土、高山草甸土和亞高山草
18、原土等年均降水量467.5mm唐山土壤類型為褐土、潮土濱海鹽土等年均降水量660mm海綿城市建設適用于任何氣候與土壤條件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城市類型:平原、河網、山地、河谷、丘陵、濱海、臨江.2.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3.海綿城市建設評估84.2%90.0%72.0%86.7%97.2%100.0%100.0%100.0%80.8%80.5%75.0%100.0%93.0%100.0%100.0%100.0%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生態岸線恢復率年徑流污染削減率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率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率水體不黑臭排水防澇達標率項目有效性北京通州上海臨港
19、住建部開展20192023年連續五年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評估工作90個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示范城市開展績效評價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3.海綿城市建設評估類別項指標一、水生態1年徑流總量控制率2生態岸線恢復3地下水位4城市熱島效應二、水環境5水環境質量6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三、水資源7污水再生利用率8雨水資源利用率9管網漏損控制四、水安全10城市暴雨內澇災害防治11飲用水安全五、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12規劃建設管控制度13藍線、綠線劃定與保護14技術規范與標準建設15投融資機制建設16績效考核與獎勵機制17產業化六、顯示度18連片示范效應類別指標一、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及徑流體積控
20、制新建區改建區二、源頭減排項目實施有效性建筑小區、道路、廣場、公園綠地三、路面積水控制與內澇防治源頭管渠積水內澇防治內澇四、城市水體環境質量源頭旱天污水雨天溢流、混流制水體質量五、自然生態格局管控與水體生態性岸線保護水面率生態岸線生態格局藍綠線管控六、地下水埋深得到遏制七、城市熱島效應連片示范效應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2015年)評價標準(2018年)分類指標內容建設成效一、項目安排合理性項目滿足績效考核的要求二、水生態指標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岸線生態恢復地下水埋深變化天然水域面積保持程度三、水環境指標地表水體水質達標率面源污染控制指標四、水資源指標雨水資源利用率污水再生利用率五、防洪排澇指標內澇防
21、治標準防洪標準防洪堤達標率經驗一、頂層設計二、機制體制與制度建設規劃建設管控、績效考核、機構和協調、立法及規章、產業發展優惠政策三、標準規范本地標準規范、設施圖集、植物選型導則四、管控平臺建設管控平臺、模型資金使用及運作模式一、資金使用和管理二、PPP三、成本補償保障機制試點驗收(2019年)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3.海綿城市建設評估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1產出績效內澇防治內澇防治標準2內澇積水區段消除比例3城市防洪標準4天然水域面積比例5可透水地面面積比例6雨水收集和利用雨水資源化利用7其他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8城市污水廠進水BOD平均濃度9黑臭水體消除比例1
22、0管理績效立法及長效機制擬完成的立法或長效機制11規劃建設管控制度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控制度12績效考核制度績效考核制度13投融資機制擬制定的投融資機制14培訓宣傳及公眾參與 海綿城市建設培訓、宣傳次數15資金績效資金下達及時性中央獎補資金及時下達到項目16資金的協同性地方按方案籌集資金,充分帶動社會資金參與17資金使用有效性中央資金合規使用,有力支撐項目建設18滿意度公眾對海綿城市建設滿意度城市內澇治理水環境質量地下水埋深變化雨水資源利用可滲透地面面積等2022年示范申請2020年年度評估2021年示范申請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4.健全制度國家層面:節約用水條例地方立法
23、:41個城市頒布了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10個城市出臺了海綿城市的地方政府規章,涵蓋16省2自治區;地方性制度:地方海綿城市工作文件572項。022626381113810010203040201720202021202220232024歷年地方立法文件數量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省份設市城市立法數量四川7山西6陜西、江西、吉林3甘肅、廣東、山東、福建、安徽、江蘇2新疆、貴州、湖北、河南、浙江、遼寧、內蒙古1最早發布的地方性法規:池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和管理條例太原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海綿城市內容列于地方立法:遂寧市城市管理條例鶴壁市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條例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
24、用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4.健全制度 完善組織機制與制度建設,保障建設管理常態化領導小組與海綿辦的常態化運行設立專職管理機構強化日常監管長效管理機制構建海綿設施運維管理白城市海綿城市建設職能部門與制度體系全國各類海綿制度占比(截至2020)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目錄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 加強城市內澇防治,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 加強黑臭水體治理,推進城市水環境改善 強化雨水收集利用,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率 修復城市水生態,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營造良好水文化,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海綿城市建設在中國:十年耕耘,百城綻放中國
25、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海綿城市建設成效(十三五)實現效果海綿城市建設面積14943km2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項目約4萬多個城市建成區面積占比25.56%“十三五”期間試點城市完成海綿城市建設項目4979個(2576個建筑和小區、1093條道路)“十三五”期間試點城市排查整治易澇積水區段60個試點城市1116個易澇積水區段“十三五”期間試點城市管網改造與建設3400km 初步實現了“保障水安全、涵養水資源、恢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復興水文化”,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寧波東部新城生態走廊綠道武漢老工業區海綿化改造中新天津生態城海綿建設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1
26、.加強城市內澇防治,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海綿城市建設以來,截至2020年底,全國新增人工調蓄設施能力9.4億m3,199個設市城市基本消除歷史易澇積水點,其他城市的易澇積水點顯著減少(2400+)。大排水系統由“蓄”“排”兩部分組成,主要應對超過小排水系統設計承載能力的徑流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1.加強城市內澇防治,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 海綿城市建設案例煙臺立足源頭減排、管渠排放、蓄排并舉、風險應對的策略,構建煙臺市城市排水防澇體系。源頭減排優先采用“滲、滯、蓄、用”技術措施;對現狀管渠能力評估,對區域內管網、泵站等進行提標改造;梳理城市豎向規劃設計,改造道路、溝渠等排水通
27、道,加大雨洪調蓄能力,形成蓄排結合的大排水系統;編制內澇風險圖,風險因子考慮水深、流速對行車、行人、建筑的影響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2.加強黑臭水體治理,推進城市水環境改善 截至2022年底,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體基本已消除,同時,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40%雨水徑流污染貢獻大占比30%CSO調蓄池/深隧污水處理廠雨天專用處理流程優化原有處理流程CSO處理站透水鋪裝源頭地塊生物滯留收集回用溢流場地管網受納水體旱天排口截流井合流管渠雨污分流雨水污水雨后排放雨天專用排口調蓄池溢 流廠前調蓄溢 流排 放運行調度廣州市-南崗河幸福河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臨港區位圖海綿
28、城市智慧管控平臺內澇治理技術路線道路旁位生物滯留滲濾帶新開河道24公里,調蓄湖42公頃,可應對100年一遇降雨不內澇污染物負荷削減量1065t/年,水質指標穩定在類、部分類 導流式高位滲濾排水一體設施延時調節自然生態塘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2.加強黑臭水體治理,推進城市水環境改善 海綿城市建設案例上海滴水湖全流域量質協同治理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3.強化雨水收集利用,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率 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建成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項目達4萬多個,雨水資源涵養能力和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通過建設調蓄水體、雨水模塊、調蓄池、雨水桶等雨水調蓄利用設施,雨水資源化利
29、用量達3.5億噸/年。城市雨水集蓄利用率為1%20%,全面提高了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率。白城停車位雨水花園(間接利用)濟南某道路雨水集蓄利用項目(直接利用)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4.修復城市水生態,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過去10年,全國233個城市天然水域面積未減少,已恢復或增加水域面積達61584km2,主要自然調蓄設施能力約203.8億m3。中新天津生態城薊運河故道中新天津生態城靜湖公園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沿江丘陵地區藍綠交織、水城共融、安全韌性的海綿城市典范瀘州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5.營造良好水文化,提高居民生活品質濱江區域淹沒風險圖 瀘州地處四川盆地南緣與云貴
30、高原過渡地帶、長沱兩江交匯處。城區內部龍澗溪、玉帶河等八條支流穿城而過,丘陵山體環繞周邊,地形坡度大利排難蓄。雨季徑流形成快,存在山洪入城風險;旱季蓄水能力弱,河道易干涸。自然地理特征圖 長江出川最后一道關口,肩負著一江清水出川的重要使命。長江瀘州段為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重大。瀘州市在長江流域的位置護山:強化山體保護與修復,增強雨水涵養功能尊重丘陵城市特色,制定城區山體保護條例劃定山體保護范圍,實施山體保護分級管控加強山體保護修復,持續提升源頭滯蓄功能治水:保護恢復自然水域空間,實現彈性調蓄排放潤城:全面推進源頭滯蓄下滲,發揮削峰凈化作用保護兩江八河自然水系脈
31、絡,制定設計準則推進管網改造與高標準建設,暢通排放通道推進山腳存蓄空間保護利用,緩沖調節山洪強化公園綠地雨水下滲滯留,延緩徑流峰值強化臨江臨河緩沖空間管控,筑牢城市防線立法,固化全域海綿管控制度削峰,優化建筑小區海綿布局凈化,完善道路雨水消納系統利用,加強城區雨水資源利用織綠,建設街頭分散小海綿體建成沿江丘陵地區“藍綠交建成沿江丘陵地區“藍綠交織、水城共融、安全韌性”織、水城共融、安全韌性”海綿城市典范海綿城市典范長江上游城市生態優先丘陵濱江城市利排難蓄要以能釀出美酒的標準,想方設法保護好長江上游水質要以能釀出美酒的標準,想方設法保護好長江上游水質七大示范片區分布圖全域推進全域推進7 7+X
32、X7 7:七大示范片:七大示范片區區X X:7 7大類大類200200個項個項目目沿江丘陵城市新區系統化全域海綿城市建設示范片區羅漢老工業區海綿更新示范片區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濰坊案例:“泛海綿”空間管控體系濰坊市水域面積率指標調查與不同類型水體開發與保護機制研究中心城區滲透能力和滲透面積普查研究濰坊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星級評價體系研究濰坊市海綿城市新型蓄滲技術研發地下應急蓄滯空間研究城市泛海綿度雨澇承載能力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海綿設施當量面積占比)通過“泛海綿”空間管控體系構建從城市-片區-地塊以及規劃、建設、管理的多層級長效管控體系開展“泛海綿”相關基礎研究修編專項規劃、出臺規劃管控制度落實“
33、泛海綿”指標要求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濰坊:“泛海綿”片區管控的應用張面河片區序號承載空間承載量(104m)1W1-綠地可滲透下墊面承載空間;722W2-透水鋪裝可滲透下墊面承載空間;6.63W3-源頭其他設施承載空間;1.84W4-管渠排水能力對應的承載容量;70.25W5-城市水體承載空間,R1-中小雨時0.72W5-城市水體承載空間,R2-大暴雨時3.8W5-城市水體承載空間,R3-超標降雨時4.86W6-地上(公園、廣場等)多功能承載空間;07W7-行泄通道排水能力對應的承載容量;421.28W8-道路臨時積水對應的承載容量;29W9-地下(人防、停車場、地下通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場等)
34、多功能承載空間394序號片區面積(km2)設計降雨量(mm)目標承載量WR(104m)實際可承載量W(104m)124R1-中小雨,51mm122.4W=W1+W2+W3+W4+W5=151.322R2-大暴雨,236mm566.4W=W1+W2+W3+W4+W5+W6+W7+W8=577.73R3-超標降雨,300mm720W=W1+W2+W3+W4+W5+W6+W7+W8+W9720 經計算,張面河片區雨洪承載能力為1.02,24小時降雨量236mm,小時降雨量72.83mm、總承載體積577.7X104m;張面河片區可應對中小降雨,不產生積水;暴雨時存在較大內澇風險;超標降雨時,需啟動地
35、下多功能承載空間,可應對100年一遇超標降雨;需重視行泄通道建設,將超量雨水徑流引導行泄至附近城市水體,以充分發揮水體的承載潛力;需重視地上(公園、廣場等)多功能承載空間建設,提高片區應對暴雨和超標降雨的能力;需加強地下承載空間的規劃建設和應急預案制定,保障城市在超標降雨時的安全運行。張面河片區雨澇承載力計算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濰坊:“泛海綿”片區管控的應用張面河片區圖例張面河片區紅線范圍水深0.05m-0.10m0.10m-0.15m0.15m-0.27m0.27m敏感區低敏感區較低敏感區一般敏感區較高敏感區高敏感區序號敏感區安全狀態地下空間出入口建議標高(H出入口=H地面+D積水+H附加)
36、1低敏感區完全安全狀態H出入口 H地面2較低敏感區低度安全狀態H出入口H地面+0.1m3一般敏感區臨界安全狀態H出入口 H地面+0.15m+0.10m4較高敏感區潛在風險狀態H出入口H地面+0.27m+0.20m5高敏感區明確風險狀態H出入口 H地面+0.60m+0.30m 地下空間出入口標高建議W9-地下(人防、停車場、地下通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場等)多功能承載空間優先利用次序為:1級 2級 3級。4級、5級空間作為城市生命線工程保護空間,不作為雨洪承載空間。敏感度等級地下空間分級容積(104立方米)體積占比(%)高敏感區5級496較高敏感區4級678一般敏感區3級19123較低敏感區2級1
37、3816低敏感區1級39447地下多功能承載空間分級結果一覽表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濰坊:“泛海綿”片區管控的應用麻溝河片區老舊片區的多功能調蓄綜合提升示范 系統治理方案因地制宜的源頭減排措施排口集中調蓄凈化適宜區域構建大排水系統一點一策易澇點治理措施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濰坊:“泛海綿”片區管控的應用麻溝河片區片區建設效果河道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內澇積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片區宜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煙臺:三城聯創、三全保障2021年7月以來,煙臺市先后成功獲批國家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城市、城市更新試點城市、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海綿城市、城市更新、“新城建”三城聯創目標統籌空間統籌
38、項目統籌機制統籌資金統籌標準統籌煙臺國際設計小鎮三城聯創示范片區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全覆蓋規劃管控機制全過程項目管控機制全方位保障機制立法、考核、資金、標準三全制度保障煙臺:三城聯創、三全保障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低山丘陵地勢內澇風險應對能力弱特殊地形利排難蓄城市水資源短缺雨季污染加重河道及入??谒h境風險加大“源頭減排、蓄排并舉、風險應對”的排水防澇綜合防控體系問題:應對:“多級調蓄、多水利用”的水資源涵養利用策略“綠灰統籌、蓄凈結合”的應對策略水庫、湖泊調蓄山體、水庫水源涵養流域天然潭、湖、河雨水調蓄利用城市源頭雨水蓄滲利用社區末端濕地公園調蓄源頭小區雨水利用措施問題應對煙臺:三城聯創、三全
39、保障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1、打造“島嶼型海綿城市建設新模式”崆峒島“雨水+海水+中水”多水綜合利用模式長島零碳島全島雨水利用模式 建成屋檐接水工程 5530 余戶(處);建成路面集水池達 85 余處;建設塘壩平塘 39 座、小型水庫 2 座煙臺:三城聯創、三全保障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2、構建“應對風暴潮天氣的地表行泄預警體系”基于內澇風險等級的道路行泄通道規劃設計研究基于洪澇風險評估的多功能調蓄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預報預警與應急防控行泄通道風險等級劃分、通行要求洪澇高風險區的調蓄空間規劃設計基于洪澇風險分析的預報預警與應急管理 建設高風險道路行泄預警設施,形成完善監控體系,減少馬路洪水危害 建設高
40、風險地下空間水力擋水設施,防止短時暴雨對地下空間的侵害構建完善的地下空間防澇系統 建設高風險點位硬隔離設施、排澇雨水口等防澇設施,提升高風險區域排水防澇能力煙臺:三城聯創、三全保障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3、建設“主城區坑塘水體多功能滯蓄系統”用三年時間,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對全市水塘、水庫進行系統打造 編制煙臺市城區水塘水庫品質提升建設規劃煙臺市水塘水庫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 通過功能完善、生態修復、污染治理、環境整治等措施,全面改善周邊環境和水體水質形成“水塘-溝渠-河道”蓄排系統建設示范、多層級雨水資源涵養利用示范打造低山丘陵地形城市水塘水庫改造示范亮點煙臺:三城聯創、三全保障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
41、用目錄一、海綿城市發展歷程回顧二、海綿城市建設策略與措施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與影響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海綿城市建設在中國:十年耕耘,百城綻放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以徑流總量控制指標為抓手,加大雨水徑流污染控制力度城鎮新建項目年徑流污染物總量削減率不小于70%,城鎮改擴建項目年徑流污染物總量削減率不小于40%;合流制溢流排放口年均排放頻次(年均體積控制率)4-6次(不小于80%).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建立完善的排水防澇設施系統滿足國家標準規定的排水重現期的覆蓋率:100%;城鎮新開發建設項目原則上實現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70%,且不高于開發前的要求;既有城鎮更新改造項目因地制宜地提高年徑流總
42、量控制率,且不得對已有的排水系統增加排水負荷;.水環境改善目標內澇防治目標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1.海綿城市全域途徑需要有法可依建立行政法規借鑒國外立法經驗,構建雨水排放許可制度與多元法規體系信息化平臺建立、公眾參與具體事項范圍確立、政府信息公開職責民眾參與、多元主體職責法律制度建設上位法融合海綿城市法規建設加入“海綿城市”的法律概念與理念建設,強化執行力度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節水條例環境保護法排水條例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 濰坊:泛海綿空間管控體系 將城市泛海綿度、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海綿設施當量面積占比)、雨澇承載能力等指標納入城市規劃和
43、建設流程;統籌城市各類雨洪承載空間(9類);通過用地邊界和空間管控的方式,構建涵蓋城市、片區、地塊等各個層面,并貫穿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全過程長效管控體系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盧波、毛坤、林聰等:泛海綿空間管控體系構建及其在濰坊的實踐2.綜合統籌規劃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3.基于受納水體水質標準的排放許可制度、雨水收費、洪澇保險制度流域層面項目層面片區層面項目層面徑流分擔基于控制技術限值排水分區出流管控作為管控和評價的基本單元流域層面水環境容量基于地表水水質排放限值水安全保障基于城市雨洪承載力 流域與項目間的多尺度雙向協同管控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
44、與展望4.內澇識別與風險圖編制高精度漫流地形數據與徑流路徑分析我國城市內澇風險圖編制流程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5.布局行泄通道基于行人安全的行泄通道風險等級劃分、通行要求內澇風險分析行泄通道布局行泄能力測算匯水區域水文分析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預報預警系統行泄通道風險等級重現期通行安全標準區域整體豎向分析調蓄空間布局接受客水區域周邊匯水區域調蓄能力測算重現期設計校核設計校核確定規模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6.恢復水文條件緩解城市徑流熱污染通過兩年多監測表明,約60%的降雨場次會帶來水溫升高,其平均降雨量24.3mm,徑流溫度平均升高1.4,最大一場升高
45、4.1,水溫達到24.7,生物滯留設施等綠色基礎設施可有效控制雨水徑流熱污染氣象、下墊面溫度、管內徑流監測實驗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7.海綿城市與城市更新的統籌推進“十四五”時期促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營造城市宜居環境,海綿城市改造是重要途徑煙臺“三城聯創互聯、共融、同創”煙臺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煙臺市城市更新項目實施細則煙臺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煙臺:海綿城市產業+信息化產業+文旅開發+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閾值確定精準預測監測預警智慧管控煙臺潤達垃圾處理運營有限公司中控室全市建設9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基地,將回收的建筑垃圾加工成海綿設施再生骨料介
46、質層、建筑垃圾透水磚、透水級配、凈化濾料等海綿產品,實現資源循環利用。8.培育海綿產業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9.智慧賦能海綿城市建設與運行智慧城市內澇防治預警平臺物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模型搭建遙感實時在線監測運用物聯網、大數據、遙感監測、模型分析等技術全方位監測影響道路通行安全的各種關鍵技術指標,搭建防澇預警智慧化管理平臺,實現“事前-事中-事后”防澇工作全流程、精細化和標準化的管理。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1.內澇物聯網體系建設實現全防汛全要素監測53個下穿路橋積水監測與電子預警屏34個高風險公共地下空間監測23個道路易澇風險點15個河道液位38
47、個污水管網液位40個雨水管網流量16個雨量計10個道路行泄預警監測濰坊:洪澇風險模型應急防汛智能管控平臺2.新型排澇除險設施建設建設提升防汛管控能力16個排澇雨水口1套水力自動擋水板3.高精度模型構建內澇風險圖編制模型預案編制道路行泄預警儀內澇風險圖新型排澇雨水口水力自動擋水板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9.智慧賦能海綿城市建設與運行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10.完善各類標準行泄通道服務匯水面積達標率 C8排澇除險調蓄達標率 C9雨水排水管網設計重現期達標率 C10管道調蓄設施峰值流量削減率 C11排水管網斷頭管影響面積率 C12排水管網過載比例 C13雨水泵站排水能力達標率 C14源頭控制利用達標
48、面積率 C15商業、工業建筑年均受淹年均損失率C17住宅小區年均受淹損失率 C16辦公建筑年均受淹損失率 C18道路積水交通年均影響度 C19地鐵積水交通年均影響度 C20等效人口暴露量 C21內澇預警報提前時間 C22澇水聯排聯調響應時間 C23災后恢復時間 C24防洪堤達標率 C1防洪排澇銜接達標率 C2城市可滲透地面面積比例 C3城市雨水調蓄容積達標率 C4水面率 C5非自排區占比 C6地表高程變異系數 C7城市內澇風險專項體檢指標體系流域防洪能力城市自然本地承災能力應急管理能力“大小微”排水系統能力重點區位和人員保護參考:張浩瀚.城市內澇風險專項體檢指標體系與評估方法研究D.北京建筑大
49、學,2023.“流域防洪能力-大小微排水系統能力-城市自然本地承災能力-重點區位和人員保護-應急管理能力”內澇風險指標體系四、海綿城市建設思考與展望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61小結1.海綿城市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2.做好體制機制構建,建立健全長效機制;3.大力推廣綠色基礎設施,實現排水系統的綠色化轉型;4.補齊大排水系統,借助物聯網等智慧化技術,建立預警預報和應急防控系統;5.加強低碳科技創新技術研發,推進低碳型排水系統構建(污水、雨水等);6.加強城市排水系統應對氣候變化等極端條件的韌性;7.加強海綿城市的系統謀劃,實行全生命周期的管控;8.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加強難點問題研究和能力建設,推動產業化和標準化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敬請批評指正,謝謝!中國水協青島年會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