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業:智能巡檢機器人上游國產替代機遇產業平臺化、多模融合趨勢-220717(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信行業:智能巡檢機器人上游國產替代機遇產業平臺化、多模融合趨勢-220717(16頁).pdf(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Table_Title 智能巡檢機器人:上游國產替代機遇,產業平臺化、多模融合趨勢 Table_Title2 通信行業 Table_Summary 1 1、上游零部件占比較高,國產替代是大勢所趨:上游零部件占比較高,國產替代是大勢所趨:工業機器人生產成本結構中,上游核心零部件占比較高,減速器,伺服,控制系統等核心零部件材料費用占據了 70%的比例,是產業鏈中絕對價值獲取者,相比本體制造,核心零部件技術壁壘更高,因此生產成本占比高,其中減速器行業壁壘最高,是中國工業機器人領域發展最薄弱的環節,因此成本相對較高。目前核心領域主要是 ABB、庫卡、發那科、安川
2、等國際廠商掌握,國產化比例較低,國產替代空間巨大。相關上市公司包括來福,綠的諧波,匯川技術,禾川科技、雙環傳動等。其中,匯川、禾川等在國產伺服系統領域增速領銜;工業控制器領域包括匯川、埃斯頓、新時達、固高科技、新松、華中數控等企業。中游巡檢機器人廠商最優商業模式為:本體中游巡檢機器人廠商最優商業模式為:本體+集成一體集成一體,為場景方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產品種類多樣化與功能提升是中游廠商的重點發展方向,電力等不同行業 Know how 以及平臺化建設是核心壁壘,相關上市公司標的包括國網智能,億嘉和,申昊科技,七騰科技等。2 2、產業驅動:、產業驅動:技術成熟度不斷提高,機器換人已至成本拐點;智能
3、巡檢作為特定行業特種需求,政策扶持力度大,以電網巡檢為例,智慧電網程度不斷提升,智能巡檢機器人是電網智能化的重要實現手段,政策推動力足。3 3、產業發展趨勢:、產業發展趨勢:平臺化,多模塊融合、人工智能平臺化,多模塊融合、人工智能:1)平臺化:軟硬件標準統一,下游多元化擴張。一方面便于客戶使用及規范化操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產業鏈不斷發展。2)多模塊融合:不同形態,狀態數據采集、判斷、決策,強調多系統,多模塊融合,協同完成特定任務等功能。3 3、通信板塊本周持續推薦:通信板塊本周持續推薦:1)低估值、高股息,必選消費屬性強的電信運營商(A+H)板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2)低估值成
4、長依舊的主設備:紫光股份(華西通信&計算機聯合覆蓋)、中興通訊;3)東數西算產業鏈中 IDC、光模塊板塊:光環新網、奧飛數據、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中際旭創等;4)高成長物聯網模組及能源信息化板塊:移遠通信、廣和通、朗新科技(華西通信&計算機聯合覆蓋)、威勝信息等;5)10G-PON 及家庭寬帶設計產業鏈:平治信息、天邑股份等;評級及分析師信息 行業評級:推薦 行業走勢圖 Table_Author 分析師:宋輝分析師:宋輝 郵箱: SAC NO:S1120519080003 分析師:柳玨廷分析師:柳玨廷 郵箱: SAC NO:S1120119060016 -27%-20%-13%-6%1
5、%8%2021/072021/102022/012022/042022/07通信滬深300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僅供機構投資者使用 Table_Date 2022 年 07 月 17 日 170817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2 6)其他個股方面:海格通信(北斗三號滲透率提升)(華西通信&軍工聯合覆蓋)、新雷能(華西通信&軍工聯合覆蓋)、TCL 科技(面板價格觸底)(華西通信&電子聯合覆蓋)、七一二(軍工信息化)、金卡智能(華西通信&機械聯合覆蓋)等 4 4、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巨頭公司具備非常深厚的市場和技術積累,國內客戶爭奪較為激烈,毛利下滑
6、風險。rUaXvXeXmWlVhUsUdUqRaQbP7NoMnNtRmOfQrRpQeRpOyR8OrRyRvPmOsOxNqNnN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3 1.1.智能巡檢機器人智能巡檢機器人基本概念及產業鏈基本概念及產業鏈 中國電子學會將機器人劃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三類。特種機器人指代替人類從事高危環境和特殊工況的機器人,主要包括軍事應用機器人、電力機器人、軌道交通機器人、應急救援機器人、極限作業機器人和水下作業機器人等。圖 1 機器人分類 資料來源:OFweek 產業研究中心,華西證券研究所 近年來,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速發
7、展,2019 年,我國特種機器市場規模為 7.5億美元,增速為 17.7%,顯著高于全球特種機器市場規模增速。隨著我國企業對安全生產意識的進一步提升,將有越來越多的特種機器人替代人在危險場所和危害環境中進行勞動,特種機器的應用領域將進步拓展,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根據 IFR的數據,2021 年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 11 億美元。圖 2 全球及國內特種機器市場規模及增速情況 資料來源:IFR,OFweek 產業研究中心,華西證券研究所 00000000002040608010012014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全球特種機器人銷售規模(億美元)中國
8、特種機器人銷售規模(億美元)全球特種機器人銷售規模增速中國特種機器人銷售規模增速(%)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4 智能巡檢機器人屬于特種機器人范疇,需求較為前沿智能巡檢機器人屬于特種機器人范疇,需求較為前沿。根據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工作地點,通??梢詫⑵浞譃殛懙匮矙z機器人、空中巡檢機器人及水下智能機器人。目前來看,智能巡檢機器人主要應用的大行業有:電力、數據中心、石化、軌道交電力、數據中心、石化、軌道交通、城市綜合治理通、城市綜合治理等等。圖 3 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分類及應用 資料來源:OFweek 產業研究中心,華西證券研究所 產業鏈分析:智能巡檢機器人產
9、業鏈可分為上游硬件(基礎層)及技術支持(技術層),中游智能巡檢機器人本體及集成,下游各類應用場景。(1)上游核心零部件包括芯芯片片、傳感器、控制器、減速器及伺服電機、傳感器、控制器、減速器及伺服電機等。以億嘉和公司產品為例,機器人成本主要集中在零部件端,零部件材料成本占比約為 70%??傮w來看,關鍵零部件成本高低決定了巡檢機器人生產成本能否進一步下降,擁有技術優勢的此類供應商往往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和議價能力,國產零部件廠商市場份額處于較低水平。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5 圖 4 工業機器人四大件 整理(2)中游機器人廠商商業模式:本體本體+集成集成的能力
10、,來為場景方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品牌與生態建設是核心壁壘,產品種類多樣化與功能提升是中游廠商的重點發展方向。除了底層支撐的軟硬件,應用端多元化擴展需要具備相當強的不同行業不同行業 know howknow how。此外,先發優勢所帶來的數據先發優勢所帶來的數據積累積累是人工智能算法發展的基礎,為企業的差異化競爭提供了堅實保障。(3)智能巡檢機器人主要是 To B 端業務,使用場景集中在電力、數據中心、石化、軌道交通、農業、城市綜合治理等特定行業,其中電力巡檢機器人是目前應用最廣、規模最大的下游分支。表 1 全球智能巡檢機器人產業鏈(1)海外廠商海外廠商 國內廠商國內廠商 產業鏈產業鏈 名稱介紹名
11、稱介紹 介紹介紹 名稱名稱 介紹介紹 智能巡檢智能巡檢機器人本機器人本體體+集成廠集成廠商商 GE Inspection Robotics 產品主要是 BIKE檢測機器人,是一種磁輪式機器人,能夠檢查發電廠設施和石油和與天然氣行業的多種應用,例如船舶或管道檢查 重慶重慶七七騰科技有騰科技有限公司限公司 公司在巡檢領域涉足范圍面廣闊,產公司在巡檢領域涉足范圍面廣闊,產品覆蓋石化、電力、消防等多個領品覆蓋石化、電力、消防等多個領域,客戶覆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域,客戶覆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巴斯夫等世界油、巴斯夫等世界 5 50000 強企業,綜合強企業,綜合實力較強實力較強 Honeybee
12、 Robotics 公司機器系統服務于航天器、行星探索、國防機器人、醫療設備、采礦、石油和天然氣以及公用事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電力巡檢領域深耕十載,先后推出GS200、TS200 等輪式巡檢機器人產品,業務范已經覆蓋國內 21 個省份,一千余座變電站,在電力巡檢領域具有重要地位。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6 業基礎設施行業,目前已形成運動控制、勘探系統和基礎設施系統三大產品體系。AETOS 為基礎設施、石油天然氣以及海事工程等提供無人機巡檢產品及服務 深圳朗馳欣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智能巡檢機器人產品廣泛運用于電力,石化,軍警等領域,自主研
13、發并擁有自己獨立知識產權的電力巡檢機器人在同類產品中具有領先優勢 Universal Robots(優傲機器人)2015 年被泰瑞達收購,是各類制造商打造自動化工廠首選的工業機器人平臺。國網智能科技國網智能科技 國家電網旗下唯一以電力機器人相關國家電網旗下唯一以電力機器人相關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研發、制造、應用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研發、制造、應用和技術服務平臺,電力巡檢領域當和技術服務平臺,電力巡檢領域當之之無愧的龍頭企業無愧的龍頭企業 FMC Technologies 公司機器人產品主要是遙控飛行器和機械臂,在海底生產系統領域處于全球領先位置。億嘉和億嘉和 公司先后自主建立室外機器人、室內公司先后自
14、主建立室外機器人、室內機器人、無人機巡檢服務等研發平機器人、無人機巡檢服務等研發平臺,形成了一系列專有技術臺,形成了一系列專有技術,在電力,在電力巡檢領域處于領先位置巡檢領域處于領先位置 申昊科技 前期專注于電力巡檢,后續逐漸將產品拓展至軌交、石化等工業領域,是國內智能巡檢領域重要廠商 減速器減速器 哈默納科 高精度減速裝置、精密行星減速裝置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伺服電機及其他機電一體化產品 來福諧波 從事高精密諧波減速器和行星減速器的研發,制造 納博特斯克 世界上最大的精密擺線針輪減速機制造商,生產高性能減速機、中空軸減速機、各類制動裝置等高精尖產品 綠的諧波 精密諧波減速機、精密儀器等的
15、研發、生產和銷售 雙環傳動 國內少數能夠生產制造 RV 減速器的廠家之一,2021 年 RV 減速器市占率達排名第二。整理 表 2 智能巡檢機器人產業鏈(2)海外廠商海外廠商 國內廠商國內廠商 產業鏈產業鏈 名稱介紹名稱介紹 介紹介紹 名稱名稱 介紹介紹 伺服系伺服系統統 日本安川 國內伺服市占第一,約為 11.3%,國際領先的伺服電機供應商,電機產品可實現 3.1kHz 帶寬響應能力 埃斯頓埃斯頓 公司業務覆蓋了從自動化公司業務覆蓋了從自動化核心部件及運動控制系核心部件及運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到機器人統、工業機器人到機器人集成應用的全產業鏈,構集成應用的全產業鏈,構建了從技術、成本到服務建
16、了從技術、成本到服務的全方位競爭優勢。的全方位競爭優勢。日本松下 伺服系統生產,銷售,國內伺服電機市占率約為 9.9%,排名第三。匯川技術 專注于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定位服務于中高端設備制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7 造商,國內最大的中低壓變頻器與伺服系統供應商;日本三菱 伺服系統生產,銷售,國內伺服電機市占率約為 10.5%,排名第三。禾川科技 主要產品包括伺服系統、PLC 等,覆蓋了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控制層、驅動層和執行傳感層,并在近年沿產業鏈上下游不斷延伸,涉足上游的工控芯片、傳感器和下游的高端精密數控機床等領域 控制系控制系統統
17、 發那科 從事提供工廠自動化(FA)機械。FA部門從事 FA 產品的開發,制造,銷售和維護,機器人部門從事機器人產品的開發,制造,銷售和維護??刂葡到y實現自產自用。新時代 產品主要包括工業機器人、伺服驅動器,高/中/低壓各種變頻器、一體化驅動控制器,電梯控制與驅動系統、電梯人機界面及專業線纜,電梯星辰物聯網等 庫卡 世界領先的集成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KUKA 為客戶提供所有服務:從機器人到電池,到全自動系統,以及汽車、電子、一般工業、消費品、電子商務/零售和醫療保健等市場的網絡。固高科技 專注于運動控制及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研發,形成了運動控制、伺服驅動、多維感知、工業現場網絡、工業軟件等
18、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 ABB 全球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導企業,業務單元已經發展成擁有近 30 種型號、滿足各行各業的生產需求,同時具備強大的系統集成能力的超大型機器人制造商。安川 從事電氣設備的制造,銷售,安裝,維護和工程。運動控制部門的產品包括交流(AC)渦輪電機,通用逆變器,高速電機和機器控制器,控制系統實現自產自銷。整理 2.2.智能巡檢機器人行業發展驅動因素智能巡檢機器人行業發展驅動因素 2 2.1.1 機器巡檢機器巡檢 VS VS 人工巡檢,成本已至拐點人工巡檢,成本已至拐點 以電力巡檢行業為例,作為巡檢機器人規模最大的應用領域,電力巡檢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包括電力、鐵路、石化等,起到
19、提高各個應用領域電力系統運維工作效率與質量的作用。其中,電力巡檢機器人應用的核心場景包括輸電線巡檢、配電站所巡檢、變電站巡檢、隧道巡檢。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8 圖 5 電力巡檢機器人應用核心場景電力巡檢機器人應用核心場景 電力線路巡線是電網公司巡檢工作中的一個瓶頸,傳統作業模式下,巡檢員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艱苦、勞動效 率低。隨著巡檢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巡檢無人機可以裝配有高清數碼攝像機、照相機及 GPS、定位系統等科技裝備,可沿電網進行定位自主巡航,可以在高山大嶺或特高壓電線路等人工難以巡視的地方作業,并實時傳送拍攝影像,監控人員可在電腦上同步收看
20、與操控。表 3 智能巡檢機器人在電網巡檢中的優劣勢分析智能巡檢機器人在電網巡檢中的優劣勢分析 傳統人工巡檢 巡檢無人機電網巡檢 作業條件 地形復雜,人工巡檢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惡劣天氣下的作業將加大這一風險 可實現全天候定點巡檢,并將電網設備現場溫度、強度、影像等指標實時或離線上傳到管理中心,實時查看電網設備狀態情況 巡檢漏報 存在定主觀性,易出現未按規定程序進巡檢的情形,造成巡檢不到位,不能從根本 上杜絕事故隱患 提供報警聯動應,及時上傳電 設備的正常信息,并做出相應處 理措施,便于調度中及時處理緊 急問題 巡檢范圍 受地形、環境等因素影響,巡視區域范 圍、視野受限,法避免盲區 巡視區域范圍較
21、、視野死,能夠避免盲區 巡檢數據 法進實時巡檢并采集數據,不能保留同 步巡檢數據,法為巡檢作的提升提供對 數據分析,造成決策管理者不能及時掌握 現場第資料,因此延誤了消除安全隱 患的最佳時機 提供海量數據采集分析功能,及時 將電設備狀態的檢查數據上傳 到管理中,便于管理員對系統設 備情況進掌控。資料來源:OFweek 產業研究中心,華西證券研究所整理 成本效益分析:按 1,000 公里的電網巡檢線路計算,則每年電網巡檢 20 次的總長度約 20,000 公里。目前傳統人工巡檢的速度約為 4-5 公里/人/天(取 5 公里),按照每年 300 天的工作量計算,則所需的巡檢員數量約 14;若采用無
22、人機巡檢方式,目前無人機巡檢的速度可達到 60 公里/架/天,按照每年 200 天的工作量計算,則只需 2 架無人機即可完成每年所需的線路巡檢任務。根據統計局的數據,電網巡檢的人工成本約 12 萬元/年/人,若采用傳統人工巡檢模式,則每年 1,000 公里的電網巡檢的成本約 168 萬元/年;若采用無人機巡檢,則只需“2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9 名操作人員+2 架無人機”,按照 50 萬元/架的標準測算,則每年的巡檢成本只有54 萬元/年。表 4 電網巡檢領域智能無人機成本效益對比電網巡檢領域智能無人機成本效益對比 人工巡檢成本 無人機巡檢成本 人
23、均工資:萬元 12 12 人員數量 14 2 人工費用 168 24 機器人采購費用-100 折舊年限 20 運維費用:萬元(運維費用每年按設備采購費用的 10%測算)-10 總成本 168 54 資料來源:OFweek 產業研究中心,華西證券研究所整理 市場需求倒逼政策助推市場需求倒逼政策助推 近年來,隨著智能電網的逐漸推進,我國電網工程投資規模高速增長,2021 年,我國電網工程投資規模達 5530 億元,同比 2020 年增長 5.45%。隨著國家智能電網戰略的推進,電力行業智能巡檢機器人市場規??焖僭鲩L,電力巡檢機器人能有效解決傳統人工巡檢可靠性低,追溯性差,安全風險大可靠性低,追溯性
24、差,安全風險大等行業痛點。圖 6 2 2012012-20212021 年中國電網工程投資規模年中國電網工程投資規模(億元)(億元)資料來源:OFweek 產業研究中心,華西證券研究所 從本質上講,智能巡檢機器人屬于特種機器人范疇從本質上講,智能巡檢機器人屬于特種機器人范疇,特種機器人占機器人整體市場份額不大,約為 10%。智能巡檢及特種機器人相關企業所處的市場不是一個市場智能巡檢及特種機器人相關企業所處的市場不是一個市場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12-2021年中國電程投資
25、規模(億元)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0 化程度較高的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市場,大多大多存在一些特定的使用場景,一旦形成則需求較為剛性。存在一些特定的使用場景,一旦形成則需求較為剛性。所以政策推動顯得尤為重要。以電力巡檢行業為例,我國電力系統不斷向高度信息化、自動化方向發展,電網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智能機器人也是電網智能化的重要實現手段,政策推動力足。表 5 電網智能化建設相關政策梳理 時間時間 政策名稱政策名稱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2 2015.7015.7 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 提電智能化平,推應輸變電設備狀態診斷、智能 巡檢技術;建電對冰災
26、、雷電、臺等然災害的動識別、應急、防御和恢復系統。2 2016.8016.8 “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 全部署啟動科技創新 2030 重項,包括聚焦部署智能電基礎制程技術,實現智能電技術裝備與系統全國產化。2 2018.3018.3 2018 年能源作指導意 進步完善電結構。繼續優化主架布局和結構,推進配電 建設改造和智能電建設,提電運效率和安全可靠性。2 2019.3019.3 泛在電物聯建設綱 作為智能電的進步深化,計劃于 2024 年全建成泛在 電物聯,充分應移動互聯、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先進通信技術,實現業務協同、數據貫通和統物聯管理。2 2020.9020.9 關于全提升“獲得電”服
27、務平持續優化電營商環境的意 要加強設備巡視和運維護管理,開展配電運況全過程檢測和故障智能研判,準確定位故障點,全推格化搶修模式。2 2021.3021.3 中華共和國國經濟 和社會發展第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標綱要 加快電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電建設,提電系統互補互濟和智能調節能。整理 3.3.產業發展趨勢:平臺化,產業發展趨勢:平臺化,系統化智能,系統化智能,多模態數據融合多模態數據融合 3.13.1 技術技術趨勢一:趨勢一:平臺化平臺化日趨明顯日趨明顯 機器人本體通過搭載實現巡檢功能的傳感器在特定工作環境下自主運行,完成軟件系統的數據融合與分析、通信傳輸、接口規范、應用對接、
28、專家系統等功能,隨著產品不斷趨于成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機器人結構功能趨于一致機器人結構功能趨于一致:機器人的硬件結構、傳感器、防護等級、設計規范等要求趨于統一;同時,機器人硬件基本由感知、控制、驅動等部分構成,這樣有利于用戶及行業標準化的制定,也便于產業鏈形成以及行業管理;(2)機器人軟件核心功能趨于標準化機器人軟件核心功能趨于標準化:目前巡檢機器人的核心功能包括環境感知、視覺識別、紅外測溫、音頻檢測、安防監控、呼叫平臺等,上述每一個功能的量化目標、接口規范、數據標準已不斷明確,使得機器人軟件開發有章可循,核心功能數據趨于標準化并不斷成熟;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
29、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1 (3)用戶接口及應用趨于平臺化用戶接口及應用趨于平臺化:機器人平臺化主要包括硬件平臺化、軟件平臺化以及核心功能平臺化等三個方面。平臺化一方面便于客戶使用及規范化操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產業鏈不斷發展。(4)行業多元化拓展:行業多元化拓展:除已有應用較廣的電網行業,巡檢機器人公司同步積極向電網外領域,如軌道交通、發電等行業進行拓展,開展產品研發、試點及應用等相關工作,推動公司多領域、多元化戰略布局。3 3.2.2 技術趨勢二:技術趨勢二:“感知”操作,“感知”操作,多模塊多模塊協作協作 巡檢功能屬于智能系統中“感知”功能的突出表達,具體包括環境感知、設備狀態感知
30、等,多應用于管維工作內容。當前最為緊迫的是用機器人來實現運維的“感知”功能,而隨著智能巡檢機器人的成熟使用,具備更多感知、操作及人機協作功能的智能機器人將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此外,由于“感知”信息后需要對信息進行“處理”和“操作”,因此操作機器人會成為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后續功能延伸和發展;同時,從操作的角度來說,“感知”和“操作”是一個從手動遙控操作到人機協同再到自主作業完成復雜操作的過程。系統化智能:目前,智能巡檢機器人主要功能是實現不同形態比如環境,安全,不同形態比如環境,安全,設備狀態等數據設備狀態等數據采集、數據識別、判斷與決策,多模態數據融合呈現多樣化價值。從多體智能角度來說,更強調多
31、系統的融合,包括機器人與環境傳感器、被測對象、其他智能設備和系統、運維人員等主體(智能體)的數據融合,同時,能夠與其他主體(智能體)數據關聯分析,以及協同完成特定任務等功能。圖 7 國網智能國網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技術框架巡檢機器人系統技術框架 3 3.3.3 技術趨勢三:技術趨勢三:人工智能引領行業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引領行業快速發展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2 智能巡檢機器人無論在機器人自主移動、控制與驅動、定位導航以及傳感器數據采集、圖像處理、語音采集與處理、專家系統分析與決策、大數據分析等方面都用到人工智能技術,換一個角度來說,人工智能在每一個領域
32、的突破和發展,都會對智能巡檢機器人核心功能、平臺特性、數據運維管理、專家決策與預警等起到推動作用。進一步來說,從以下幾個方面會受到相應人工智能發展的影響:(1)環境智能監控;(2)機器人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SLAM);(3)機器人控制與決策;(4)機器人數據采集與處理;(5)大數據平臺與專家系統。圖 8 眸視科眸視科技巡檢機器人主要核心技術技巡檢機器人主要核心技術 相關相關公司公司:按照應用行業場景分類,智能巡檢機器人企業主要可分為電力/石油、煤礦下游企業。表 6 分行業相關公司 電力行業電力行業 石油、煤礦行業石油、煤礦行業 名稱名稱 介紹介紹 名稱名稱 介紹介紹 國國內內智智能能巡巡檢檢機
33、機器器人人企企業業 國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 2000 年,前身為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家電網旗下唯一的以電力機器人相關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研發、制造、應用和技術服務平臺,是國內最早從事電力機器研發的企業,已牽頭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 準、團體標準31 項。重慶七騰科技有限公司 四足機器人、石化、消防、電力巡檢機器產品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研制的輪式、掛軌智能巡檢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變電站室內、室外和配電站的巡檢 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特種機器人+煤礦智能裝備 億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先后自主建立室外機器人、室內機器人、無人機巡檢服務等研發平臺,形成了一系列專有
34、技術及提供專用智能化巡檢和運維分析的整體解決方案能力。西安安森智能儀器 智能儀器儀表+智慧油田+特種機器人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3 朗馳欣創科技 專業從事智能服務機器、特種行業智能巡檢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在國家電網室外機器人集中公開招標中多次中標 南京天創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專注于巡檢機器人和光伏清掃機器人設計研發、生產制造 國自機器人 專注于移動機器人領域,公司在電力巡檢領域深耕載,先后推出GS200、TS200 等輪式巡檢機器人產品,業務范圍 已覆蓋國內 31 個省份,一千余座變電站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力+軌交+石化領域機器
35、人 整理 4.4.投資邏輯投資邏輯 上游零部件上游零部件占比較高,占比較高,國產替代國產替代是大勢所趨:是大勢所趨:工業機器人生產成本結構中,上游核心零部件占比較高,減速器,伺服,控制系統等核心零部件材料費用占據了 70%的比例,是產業鏈中絕對價值獲取者,相比本體制造,核心零部件技術壁壘更高,因此生產成本占比高,其中減速器行業壁壘最高,是中國工業機器人領域發展最薄弱的環節,因此成本相對較高。目前核心領域主要是 ABB、庫卡、發那科、安川等國際廠商掌握,國產化比例較低,國產替代空間巨大。相關上市公司包括來福,綠的諧波,匯川技術,禾川科技、雙環傳動等。其中,匯川、禾川等在國產伺服系統領域增速領銜;
36、工業控制器領域包括匯川、埃斯頓、新時達、固高科技、新松、華中數控等企業。表 7 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廠商 整理 中游巡檢機器人廠商中游巡檢機器人廠商最優商業模式為:本體最優商業模式為:本體+集成集成一體一體,為場景方提供整體解決,為場景方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方案。產品種類多樣化與功能提升是中游廠商的重點發展方向,電力等不同行業Know how 以及平臺化建設是核心壁壘,相關上市公司標的包括國網智能,億嘉和,申昊科技,七騰科技等。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4 產業發展趨勢:產業發展趨勢:平臺化,多模塊融合平臺化,多模塊融合、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平臺化:軟硬
37、件標準統一,下游多元化擴張,平臺化一方面便于客戶使用及規范化操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產業鏈不斷發展。b)多模塊融合:不同形態,狀態數據采集、判斷、決策,強調多系統,多模塊融合,協同完成特定任務等功能。c)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影響巡視機器人方面:(1)環境智能監控;(2)機器人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SLAM);(3)機器人控制與決策;(4)機器人數據采集與處理;(5)大數據平臺與專家系統。5.5.近期通信板塊觀點及推薦邏輯近期通信板塊觀點及推薦邏輯 5 5.1.1 整體行業觀點整體行業觀點 本周持續推薦:1)低估值、高股息,必選消費屬性強的電信運營商(A+H)板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2
38、)低估值成長依舊的主設備:紫光股份(華西通信&計算機聯合覆蓋)、中興通訊;3)東數西算產業鏈中 IDC、光模塊板塊:光環新網、奧飛數據、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中際旭創等;4)高成長物聯網模組及能源信息化板塊:移遠通信、廣和通、朗新科技(華西通信&計算機聯合覆蓋)、威勝信息等;5)10G-PON 及家庭寬帶設計產業鏈:平治信息、天邑股份等;6)其他個股方面:海格通信(北斗三號滲透率提升)(華西通信&軍工聯合覆蓋)、新雷能(華西通信&軍工聯合覆蓋)、TCL 科技(面板價格觸底)(華西通信&電子聯合覆蓋)、七一二(軍工信息化)、金卡智能(華西通信&機械聯合覆蓋)等。5 5.2.2 中長期中長期
39、產業相關受益公司產業相關受益公司 1)設備商:中興通訊、烽火通信、海能達、紫光股份、星網銳捷等;2)軍工通信:新雷能、七一二、上海瀚迅、海格通信等;3)光通信:中天科技、亨通光電、中際旭創、天孚通信、新易盛、光迅科技等;4)衛星互聯網:雷科防務、震有科技、康拓紅外等;5)5G 應用層面:高鴻股份、光環新網、億聯網絡、會暢通訊、東方國信、天源迪科等;6)其他低估值標的:平治信息、航天信息等。6.6.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巨頭公司具備非常深厚的市場和技術積累,國內客戶爭奪較為激烈,毛利下滑風險。Table_AuthorTable_AuthorInfoInfo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
40、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5 分析師與研究助理簡介分析師與研究助理簡介 宋輝:3年電信運營商及互聯網工作經驗,4年證券研究經驗,主要研究方向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商、5G產業、光通信等領域。柳玨廷:理學碩士,2年證券研究經驗,主要關注5G相關產業鏈研究。分析師承諾分析師承諾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保證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通過合理判斷并得出結論,力求客觀、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特此聲明。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公司評級標準公司評級標準 投資投資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以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相
41、對上證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買入 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強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 15%增持 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強于上證指數在 5%15%之間 中性 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上證指數在-5%5%之間 減持 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弱于上證指數 5%15%之間 賣出 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弱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 15%行業評級標準行業評級標準 以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推薦 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強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 10%中性 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上證指數在-10%10%之間 回避 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弱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
42、過 10%華西證券研究所:華西證券研究所: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豐匯園 11 號豐匯時代大廈南座 5 層 網址:http:/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周報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16 華西證券免責聲明華西證券免責聲明 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僅供本公司簽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或者經由其他渠道轉發收到本報告而直接視其為本公司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研究所及其研究人員認為的已經公開的資料或者研究人員的實地調研資料,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以及推測僅于本報告發布當日的判
43、斷,且這種判斷受到研究方法、研究依據等多方面的制約。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預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始終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需自行關注相應更新或修改。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僅提供給簽約客戶參考使用,任何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絕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報告視為做出投資決策的惟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均未考慮到個別客戶的特殊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不能作為客戶進行客戶買賣、認購證券或者其他金融工具的保證或邀請。在任
44、何情況下,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其他關聯方均不承諾投資者一定獲利,不與投資者分享投資收益,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而導致的任何可能損失負有任何責任。投資者因使用本公司研究報告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均是獨立行為,與本公司、本公司員工及其他關聯方無關。本公司建立起信息隔離墻制度、跨墻制度來規范管理跨部門、跨關聯機構之間的信息流動。務請投資者注意,在法律許可的前提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或期權并進行證券或期權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在法律許可的前提下,本公司的董事、高級職員或員工可能擔任本報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所有報告版權均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轉發或公開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如需引用、刊發或轉載本報告,需注明出處為華西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