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報告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僅為本報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提供。在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情況下,本報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宏觀動態宏觀動態 AIAI 引領引領全球宏觀新趨勢全球宏觀新趨勢 全球新時期研究全球新時期研究(2 2)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歷史上有過三輪泛電子計算機帶來的科技革命,與之類似,歷史上有過三輪泛電子計算機帶來的科技革命,與之類似,AI對對全球經濟和資產定價影響主要通過兩條機制展開:美元潮汐、全球經濟和資產定價影響主要通過兩條機制展開:美元潮汐、生生產產投資。
2、投資。這也是為何我們之前就強調,全球資產定價(不僅僅是權益)要充分關注 AI 驅動的科技革命周期。目前有四點證據,證明 AI 產業資本開支尚未觸及頂峰,AI 投資仍有較大擴張空間。參照歷史,參照歷史,AI對全球實體的影響必將經歷三個階段:對全球實體的影響必將經歷三個階段:科技產業直科技產業直接投資擴張、重塑終端生產制造格局、全面生產效率提升接投資擴張、重塑終端生產制造格局、全面生產效率提升。Deepseek 標志著 AI 技術的擴散效應加速到來。如果說 2024 年AI 對美國資產定價的影響已充分顯露,那么 2025 年 AI 對美國乃至全球影響更為深刻。摘要摘要 一、一、AI科技是科技是美國
3、乃至全球資產定價的關鍵美國乃至全球資產定價的關鍵。AI科技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資產市場,美股、美債、美元的科技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資產市場,美股、美債、美元的走勢均受到走勢均受到 AI產業發展的深刻影響。產業發展的深刻影響。未來,美國 AI 產業的持續性或將成為決定市場趨勢的核心變量之一。年初 Deepseek 更讓世人意識到,AI 技術突破帶來的影響不僅停留在美國,中國乃至全球經濟政治格局都將受到 AI的影響。我們需要持續關注 AI 產業的技術突破、投資熱潮以及政策環境變化。周君芝周君芝 SAC 編號:S1440524020001 孫英杰孫英杰 SAC 編號:S1440524070002 發布日期:
4、2025年 02 月 19日 相關研究報告相關研究報告 2025-01-21 【中信建投宏觀研究】:特朗普將對世界帶來哪些改變?全球新時期研究(1)2025-01-13【中信建投宏觀研究】:美股美債美元,何時迎來拐點 宏觀經濟宏觀經濟 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二、二、看歷史,看歷史,美國長周期往往受科技革命牽引美國長周期往往受科技革命牽引??萍細v來是美國經濟長期驅動力的關鍵科技歷來是美國經濟長期驅動力的關鍵所在所在。上世紀上世紀 80 年代以來美國經歷四次科技革命:年代以來美國經歷四次科技革命:1980年代(個人電腦(PC)革命、1990年代(互聯網革命)、2010年前后(智
5、能手機及移動互聯網浪潮)、2022 年至今(AI 科技浪潮)從 PC革命、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到 AI 浪潮,每一輪科技突破都推動了美國經濟增長,也將引導美國經濟和全球資產定價超越需求小周期??萍几锩€牽引全球資本市場定價科技革命還牽引全球資本市場定價,科技革命對全球資產定價的影響主要有兩條機制,科技革命對全球資產定價的影響主要有兩條機制。投資增長機制:投資增長機制:科技革命推動美國高端制造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的增長。其中信息業、金融業、專業服務業(如咨詢、法律、軟件開發)成為美國 GDP 增加值的重要貢獻來源。流動性流動性定價定價機制:機制:科技引領助推了美元潮汐。歷史上,每當美國經濟因科技
6、創新進入高增長周期,都會吸引全球投資者涌入美國,而科技革命的擴散范圍,將牽引全球美元潮汐走向。三、三、看當下,投資構成看當前看當下,投資構成看當前 AI投資方興未艾投資方興未艾 目前 AI 產業資本開支周期尚未觸及頂峰,仍然有進一步擴張空間。第一點證據第一點證據,過去幾年美國高端制造業廠房建造支出遠超設備投資增速,說明 AI產業基礎設施仍處于建產業基礎設施仍處于建設階段,未來仍有可能迎來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投資設階段,未來仍有可能迎來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投資。第二點證據第二點證據,當前美國 AI 產業正處于資本開支的高峰期。美國科技“七巨頭”是 AI 資本開支的核心力量,投資規模龐大,而這些這些科技巨
7、頭在科技巨頭在 AI基礎設施、算力、軟件和硬件方面的投入持續增長基礎設施、算力、軟件和硬件方面的投入持續增長。第三點證據,第三點證據,目前 AI 中觀產業鏈正在演繹這樣的邏輯,產業擴張正在從上游芯片到下游軟件與硬件。產業擴張正在從上游芯片到下游軟件與硬件。第四點證據,第四點證據,DeepSeek 標志著 AI 技術迎來一次重大突破,技術突破意味著 AI 科技革命的擴散進程來的更快。四、四、AI有望提高生產率與重塑產業有望提高生產率與重塑產業 回顧歷史上三輪泛電子計算機帶來的科技革命,這三輪科技革命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科技回顧歷史上三輪泛電子計算機帶來的科技革命,這三輪科技革命對經濟
8、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科技產業直接投資擴張、重塑終端生產制造格局、全面生產效率提升。產業直接投資擴張、重塑終端生產制造格局、全面生產效率提升。20世紀 90年代互聯網革命期間,IT 投資激增(計算機、服務器、網絡設備),推動企業信息化,提升辦公自動化和供應鏈管理效率。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2010年移動互聯網浪潮期間,企業大規模投資云計算、移動設備、SaaS 軟件,提升企業協作效率和數據管理能力。終端生產制造方面終端生產制造方面,本輪 AI 產業浪潮可能也將遵循這一邏輯,通過軟件投資與算力升級,加速全球生產率提升,并引發汽車、手機、電腦、機器人等行業的革新。生產效率提升
9、將滲透各個領域。生產效率提升將滲透各個領域。AI 相關軟件和硬件投資加速,尤其高端數據分析、自動化決策、智能客服、AI 代碼生成,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未來 AI 設備投資有望成為生產率提升的核心動力。五、五、嘗試性測算:本輪嘗試性測算:本輪 AI能夠撬動多少增長?能夠撬動多少增長?延續歷史科技投資擴散的規律,我們從兩個維度測算,首先是科技產業直接投資擴張對于 GDP 增長的直接拉動效應,其次是重塑終端生產制造帶動的間接增長效應,這里我們重點關注四大產業,分別是汽車、手機、電腦、機器人。AI 軟件硬件投資直接拉動 2025年美國經濟(以實際 GDP 增速表示,下同)增長 0.15%,拉動 2028
10、年美國經濟增長 0.24%。再考慮到四大重點產業的間接拉動效應,最終能夠拉動美國 GDP 增長 0.24%(2025年)、0.38%(2028年)。風險分析:風險分析:1、美國經濟可能走弱。2、全球地緣政治面臨不確定性。3、美國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或超預期,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和資產價格表現。4、本文僅測算了 AI 對于美國經濟和部分行業的拉動效應,可能因地緣政治、貿易摩擦、政策不確定性等存在測算偏差,測算結果并不代表最終實際增速。5、本文聚焦于美國 AI 產業進展。中國等國家 AI 產業快速進展,本文尚未詳盡論述,有待后續研究分析。中國等新興國家的 AI 產業快速進展可能沖擊美股、美債和美元。下載
11、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目目 錄錄 一、AI 科技正在影響全球資產定價.1 二、看歷史,美國長周期往往受科技革命牽引.3 三、看當下,投資構成看當前 AI 投資方興未艾.5 四、看未來,AI 有望提高生產率與重塑產業.7 五、嘗試性測算:本輪 AI 能夠撬動多少增長?.9 風險分析.11 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1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一一、AI 科技科技正在影響全球資產定價正在影響全球資產定價 我們在年初就提示市場(補充我們的報告和時間),第一,判斷我們在年初就提示市場(補充我們的報告和時間),第一,判斷美股、美債、美元美股、美債、美元趨勢
12、大方向,需要充分關趨勢大方向,需要充分關注注 AI產業敘事產業敘事。第二,理解當前全球宏觀以及美國經濟,一定要充分重視科技革命帶來的新周期。第二,理解當前全球宏觀以及美國經濟,一定要充分重視科技革命帶來的新周期。之所以得到如上兩點結論,因為我們已經關注到之所以得到如上兩點結論,因為我們已經關注到 2023 年以來,美元、美股、美債,三個重要資產定價已經年以來,美元、美股、美債,三個重要資產定價已經偏離的傳統小周期帶來的信用波動、流動性溢價等敘事。美元、美股、美債已經在定價新一輪產業革命帶來的偏離的傳統小周期帶來的信用波動、流動性溢價等敘事。美元、美股、美債已經在定價新一輪產業革命帶來的美國潛在
13、增長變化。美國潛在增長變化。其一,美債利率處于歷史極高水平,然而美股(尤其納指)創下歷史新高,說明美股在定價科技基本面,因而能夠承受緊流動性。2024 年以來,在美聯儲維持較高利率的環境下,美股依然保持強勢。其中,以 AI 為代表的科技板塊成為美股上漲的核心推動力。例如,納斯達克指數在 2024 年全年上漲 29%,市場對 AI 產業的增長前景充滿信心。盡管高利率通常會抑制股市估值,但 AI 科技的爆發式增長提供了堅實支撐,使得美股能夠在偏高利率下繼續攀升。其二,美國通脹同比下行,然而美債利率卻逆勢上揚。說明美債正在定價美國潛在增長中樞上移,及美債實際利率上行。AI 科技浪潮驅動美國經濟增長中
14、樞上移,導致實際利率上行。因此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持續上升,2024 年年底突破 4.7%。在高利率環境下,資金風險偏好提升,推動股市上漲,形成典型的“股債蹺蹺板效應”。其三,美國一邊降息然而美元指數一邊走高。說明美元在定價的不是普通需求小周期回落(伴隨降息),而因為美國是本輪科技浪潮的領頭羊,國際資本流入推升美元指數,美元最終在定價一輪科技革命。美國在 AI 領域的領先優勢明顯,非美經濟體增長相對偏弱,全球資本涌入美國市場以獲取科技紅利。這不僅進一步推升股市估值,還使得美元指數走強,導致美元相對其他貨幣保持強勢。2025 年 1 月初,美元指數一度突破 109 點,創 2023 年以來新高
15、。近期“近期“DeepSeek 沖擊沖擊”驗證了驗證了 AI 對美股、美債、美元的影響。對美股、美債、美元的影響。2025 年 1 月 27 日,DeepSeek 出圈對市場產生沖擊,美股短期回調,美債收益率下行,美元指數走弱。這一事件成為觀察 AI 對資產定價影響的重要窗口,市場擔心 AI 產業能否繼續維持高速增長,大類資產應聲調整。AI對美國周期對美國周期、全球資產定價乃至、全球資產定價乃至全球經濟帶來深刻影響,其最基本的全球經濟帶來深刻影響,其最基本的影響路徑影響路徑有有四四條條。1、AI 產業革命帶動美國私人投資增長。AI 相關基礎設施、算力、數據存儲和軟件的投資快速增長,推動企業資本
16、支出。2、股市財富效應促進居民消費??萍脊傻膹妱疟憩F支撐股市上漲,居民財富效應增加,從而進一步推動美國經濟增長。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2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3、AI 重構全球制造業重塑。正如上一輪互聯網最終重構了個人電腦、手機等產業鏈,本輪 AI 技術應用爆發,將影響更為廣泛的產業業態。4、科技革命重新決定美元走勢,進而影響美元潮汐流向,并最終決定了全球貨幣及流動性資產定價。圖圖 1:美國國債收益率及拆分(美國國債收益率及拆分(%)數據來源:Wind,中信建投證券 圖圖 2:美國國債收益率及納斯達克指數(美國國債收益率及納斯達克指數(%)數據來源:Wi
17、nd,中信建投證券 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3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圖圖 3:降息周期啟動以來美元指數降息周期啟動以來美元指數中樞抬高中樞抬高(%)數據來源:Wind,中信建投證券 二二、看歷史,看歷史,美國長周期美國長周期往往受科技革命牽引往往受科技革命牽引 縱觀縱觀 20 世紀世紀 70 年代以來年代以來的的美國經濟發展史,每一輪美國周期都伴隨著科技重大突破。美國經濟發展史,每一輪美國周期都伴隨著科技重大突破。如果用美國如果用美國 GDP 占全球比重這一指標來衡量美國在全球中的相對占全球比重這一指標來衡量美國在全球中的相對地地位,那么美國牽引的全球宏觀
18、格局,位,那么美國牽引的全球宏觀格局,非常清晰的受科技革命驅動。非常清晰的受科技革命驅動。1、1980年代(個人電腦(PC)革命)。個人計算機的普及提高了生產效率,推動企業信息化,促進了美國制造業和生產率的提升。1980年美國 GDP 占全球比重約 25%,到 1990 年升至 27%左右。2、1990年代(互聯網革命)?;ヂ摼W基礎設施建設、電子商務興起、企業信息化加速,推動了美國信息技術產業的飛速發展。1990 年代,美國 GDP 占全球比重持續上升,在 2000年左右達到接近 30%的高點。3、2010年前后(智能手機及移動互聯網浪潮)。智能手機的普及帶動移動互聯網產業繁榮,推動了云計算、
19、社交媒體、在線廣告、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2010 年,美國 GDP 占全球比重約 24%-25%。4、2022年至今(AI 科技浪潮)。大模型與 AI 基礎設施投資激增,推動企業自動化、智能化,帶來新一輪生產力變革。美國 GDP 占全球比重在 2023年回升至 26%以上,顯示出 AI 科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80 年代歷次三輪科技革命最終帶來美國相對年代歷次三輪科技革命最終帶來美國相對 GDP 抬升,根本機制在于兩條。抬升,根本機制在于兩條。投資和增長機制:投資和增長機制: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推動推動美國美國高端制造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的增長高端制造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的增長。其中信息業、金融業、
20、專業服其中信息業、金融業、專業服務業(如咨詢、法律、軟件開發)成為美國務業(如咨詢、法律、軟件開發)成為美國 GDP 增加值的重要貢獻來源。增加值的重要貢獻來源。流動性和資產定價機制:流動性和資產定價機制:科技引領助推了美元潮汐。歷史上,每當美國經濟因科技創新進入高增長周期,科技引領助推了美元潮汐。歷史上,每當美國經濟因科技創新進入高增長周期,都會吸引全球投資者涌入美都會吸引全球投資者涌入美國國,導致美元走強。,導致美元走強。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4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圖圖 4:每一輪科技革命都使得美國每一輪科技革命都使得美國 GDP 占全球比重提升(
21、占全球比重提升(%)數據來源:Wind,中信建投證券 圖圖 5:科技浪潮及美國產業政策支持之下,美國吸引的科技浪潮及美國產業政策支持之下,美國吸引的 FDI流入量比重創下階段性新高流入量比重創下階段性新高 數據來源:UNCTAD,中信建投證券 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5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圖圖 6:美國海外投資者買入長期美國證券凈額(百萬美元美國海外投資者買入長期美國證券凈額(百萬美元),),AI科技革命以來海外投資者明顯增持美國證券科技革命以來海外投資者明顯增持美國證券 數據來源:Wind,中信建投證券 三三、看看當下當下,投資構成看當前投資構成看當前
22、 AI投資方興未艾投資方興未艾 目前我們并未看到目前我們并未看到 AI產業產業投資浪潮熄火,投資浪潮熄火,AI仍然是仍然是美國美國資本支出的核心驅動力。資本支出的核心驅動力。AI產業的資本開支周產業的資本開支周期可能尚未觸及頂峰,仍然有進一步擴張的空間。期可能尚未觸及頂峰,仍然有進一步擴張的空間。首先,首先,過去幾年美國高端制造業的廠房建造支出遠超設備投資增速,說明過去幾年美國高端制造業的廠房建造支出遠超設備投資增速,說明 AI產業基礎設施仍處于建設階產業基礎設施仍處于建設階段,未來仍有可能迎來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投資段,未來仍有可能迎來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投資。其次,其次,當前美國當前美國 AI產業
23、正處于資本開支的高峰期,尤其是科技巨頭在產業正處于資本開支的高峰期,尤其是科技巨頭在 AI基礎設施、算力、軟件和硬件基礎設施、算力、軟件和硬件方面的投入持續增長。方面的投入持續增長。高端制造業廠房建設激增。2022-2023 年,美國半導體、數據中心、先進制造業的廠房建造支出大幅增長。2023年,美國高端制造業的建設支出同比增長近 50%,遠超設備投資增速。由于 AI 產業的發展依賴芯片制造、數據中心、云計算基礎設施,這些投資為未來的 AI 計算力擴展奠定基礎。未來設備投資可能迎來爆發。2023 年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廠房建設(如晶圓廠、數據中心),但隨著基礎設施逐步完工,未來服務器、存儲、AI
24、訓練設備等高端設備的采購需求將大幅上升。目前目前 AI中觀中觀產業鏈產業鏈正在演繹這樣的正在演繹這樣的邏輯邏輯,產業擴張正在,產業擴張正在從上游芯片到下游軟件與硬件從上游芯片到下游軟件與硬件。(1)上游:AI 相關芯片投資持續火熱。AI 計算力的核心驅動因素是 GPU、ASIC、服務器等硬件,尤其是英偉達、AMD、英特爾等公司的 AI 芯片。(2)中游:數據中心、云計算投入加速。AI 訓練和推理需要龐大的數據中心,推動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公司大規模建設云計算基礎設施。2023 年,美國云計算三巨頭(AWS、Azure、GCP)的數據中心投資創歷史新高,2024年仍在擴張。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
25、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6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3)下游:AI 軟件與終端硬件投資增長。AI 應用爆發式增長,包括大模型訓練、自動駕駛、生成式AI,推動軟件企業增加 R&D 投入。終端設備(如 AI 服務器、智能手機、AR/VR 設備)也在加速升級,推動消費電子和企業 IT 設備投資。美國科技美國科技“七巨頭七巨頭”是是 AI資本開支的核心力量,投資規模資本開支的核心力量,投資規模龐大龐大。2023年,科技七巨頭的資本開支總額超過 1700億美元,作為對照,美國制造業私人投資總額約為 7000億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七巨頭的資本開支已超過 2023 年全年,表明 AI 產
26、業的投資仍在加速。圖圖 7:2022 年以后年以后美美國計算機的建筑投資增速遠高于設備投資,意味著可能設備投資仍有國計算機的建筑投資增速遠高于設備投資,意味著可能設備投資仍有不小不小空間空間(%)數據來源:Wind,中信建投證券 圖圖 8:美國私人投資中計算機占制造業比美國私人投資中計算機占制造業比重重來看,美國科技投資仍有不小空間來看,美國科技投資仍有不小空間(%)數據來源:Wind,中信建投證券 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7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圖圖 9:美國七巨頭資本開支(美國七巨頭資本開支(億億美元)美元)數據來源:財經M平方,中信建投證券 四四、看
27、未來,看未來,AI有望有望提高生產率提高生產率與與重塑產業重塑產業 AI 技術持續突破不僅推動了資本開支經濟增長,還將深刻影響生產率,可能重塑多個產業。歷史經驗歷史經驗顯示顯示,每一輪科技革命,每一輪科技革命首先首先帶動設備投資增長,帶動設備投資增長,然后全面重構全球生產布局,然后全面重構全球生產布局,推升勞動生產率。推升勞動生產率?;仡櫄v史上三輪泛電子計算機帶來的科技革命,這三輪科技革命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科技產業直接投資擴張、重塑終端生產制造格局、全面生產效率提升。本輪 AI 產業浪潮可能也將遵循這一邏輯,通過軟件投資與算力升級,加速全球生產率提升,并引發汽車、手機、電腦、機器
28、人等行業的革新。歷史上,每一輪大規模設備投資都會帶動勞動生產率提升。歷史上,每一輪大規模設備投資都會帶動勞動生產率提升。20世紀 90年代互聯網革命期間,IT 投資激增(計算機、服務器、網絡設備),推動企業信息化,提升辦公自動化和供應鏈管理效率。2010年移動互聯網浪潮期間,企業大規模投資云計算、移動設備、SaaS 軟件,提升企業協作效率和數據管理能力。AI 時代開啟之后,AI 相關軟件和硬件投資加速,尤其是高端數據分析、自動化決策、智能客服、AI 代碼生成,正在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未來 AI 設備投資有望成為生產率提升的核心動力。美國經濟結構決定了美國經濟結構決定了 AI設備投資的高效性設備投
29、資的高效性。-10%0%10%20%30%40%50%60%-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資本開支(億美元)YOY(右軸)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8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美國 GDP 結構中高端服務業(信息技術、金融、專業服務)占比高,軟件類投資能夠快速提升生產率。AI 技術的本質是增強算力、優化決策、提高數據處理效率,其對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影響尤為顯著。未來AI 設備投資的增長,將直接推動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
30、并帶動全球生產率的回升。AI計算需求的提升,倒逼基礎設施升級計算需求的提升,倒逼基礎設施升級,有望,有望推動終端設備升級,重塑多個產業推動終端設備升級,重塑多個產業。AI 的發展對算力、存儲、網絡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將帶動計算設備、智能終端、自動化設備的全面升級,從而重塑多個產業。圖圖 10:歷史上科技革命帶動勞動生產率提升歷史上科技革命帶動勞動生產率提升(點)(點)數據來源:Wind,中信建投證券 從終端從終端改造改造角度出發,我們認為角度出發,我們認為 AI落地可能改造傳統汽車、手機落地可能改造傳統汽車、手機、電腦電腦、機器人四、機器人四大產業。大產業。(1)產業機構 IDC預測,2
31、024年至 2028年全球 AI 手機出貨量復合增速將達到 78.4%,2028 年 AI 手機出貨量將達到 9.12億部。作為對照,近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停滯,2024年手機銷量約為 12 億部。(2)產業機構 IDC 預測,傳統 PC也將受益于 AI 的落地,2023年至 2028年全球 AI PC出貨量復合增速將達到 42.1%。(3)根據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2024-2028 年全球智能駕駛行業規模將達到 6503 億元,年復合增速達到 16.6%。(4)根據咨詢機構 Market US 數據,全球智能駕駛行業規模從 2024年的 158 億元提升至 2028 年的 425億美元
32、。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9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圖圖 11:全球全球 AI手機與手機與 AI PC 出貨量預測出貨量預測 數據來源:IDC,中信建投證券 圖圖 12:全球量產級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全球量產級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億元)(億元)數據來源: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中信建投證券 五、嘗試性測算:本輪五、嘗試性測算:本輪 AI能夠撬動多少增長?能夠撬動多少增長?延續歷史科技投資擴散的規律,我們從兩個維度測算,首先是科技產業直接投資擴張對于 GDP 增長的直接拉動效應,其次是重塑終端生產制造帶動的間接增長效應,這里我們重點關注四大產業,分別是汽車、手機、電腦、
33、機器人。我們采用 Precedence Research、IDC等咨詢機構對于 AI 行業規模、AI 推動的四大產業規模增長數據。我們的測算步驟:1、采用咨詢機構對于中觀行業的預測數據作為輸入變量。2.39.10.52.0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42028AI手機出貨量(億臺)AI PC出貨量(億臺)0%5%10%15%20%2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242025202620272028全球量產級智能駕駛行規模YOY(右軸)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10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
34、和聲明。2、借助投入產出表工具,測算 AI 硬件軟件投資、四大產業增長所帶來的增量經濟產出。3、采用 BEA 歷史增加值率將經濟產出還原為 GDP。4、依據 CBO 對于美國經濟的預測測算 AI 帶來的增量 GDP 的增長效應。我們得到的結論是:我們得到的結論是:不考慮其他因素,僅僅考慮不考慮其他因素,僅僅考慮 AI的直接的直接拉動效應拉動效應、四大產業的四大產業的間接拉動間接拉動效應效應,AI提升提升美國美國 2025 年的年的 GDP 實際增速實際增速 0.24%,提升提升 2028 年年 GDP 實際增速實際增速 0.38%。1、直接拉動效應:、直接拉動效應:AI 軟件硬件投資直接拉動
35、2025年美國經濟(以實際 GDP 增速表示,下同)增長 0.15%,拉動 2028年美國經濟增長 0.24%。2、改造四大重點產業的間接拉動效應:、改造四大重點產業的間接拉動效應:(1)AI 智能手機拉動 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 0.05%,拉動 2028年美國經濟增長 0.06%。(2)AI PC拉動 2025 年美國經濟增長 0.01%,拉動 2028年美國經濟增長 0.01%。(3)AI 智能駕駛拉動 2025 年美國經濟增長 0.04%,拉動 2028年美國經濟增長 0.06%。(4)AI 機器人拉動 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 0.003%,拉動 2028 年美國經濟增長 0.004%
36、。圖圖 13:中信建投測算的中信建投測算的 AI投資直接效應與四大產業間接效應(拉動美國實際投資直接效應與四大產業間接效應(拉動美國實際 GDP 增速)增速)數據來源:CBO,BEA,IDC,Statista,OICA,中信建投證券 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11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風險分析風險分析 1、美國經濟可能走弱。高利率限制下,美國經濟可能加速放緩,甚至可能出現衰退,從而影響全球經濟和資產價格。2、全球地緣政治面臨不確定性。全球地緣政治沖突可能帶來新的供給沖擊,從而影響全球通脹和經濟增長。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擾動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和市場風險偏好。3、美國
37、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或超預期,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和資產價格表現。4、全球經濟弱復蘇,美國與非美經濟分化,非美經濟體可能會遭受美元回流美國的沖擊,從而經濟復蘇節奏存在不確定性。5、其他非美經濟體指美國以外的經濟體,并不指代某一特定國家,尤其不是特指中國。其他非美經濟體的諸多經驗并不可以直接照搬至中國。如果直接照搬國外經濟體經驗,可能對于一國經濟分析產生誤判。6、本文僅測算了 AI 對于美國經濟和部分行業的拉動效應,可能因地緣政治、貿易摩擦、政策不確定性等存在測算偏差,測算結果并不代表最終實際增速。7、本文聚焦于美國 AI 產業進展。中國等國家 AI 產業快速進展,本文尚未詳盡論述,有待后續研究分析。
38、中國等新興國家的 AI 產業快速進展可能沖擊美股、美債和美元。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12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分析師介紹分析師介紹 周君芝周君芝 浙江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信建投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曾獲 2023 年 wind 第 11 屆金牌分析師宏觀第一;2023 年 21 世紀金牌分析師宏觀第四;2023年第 11 屆 choic 最佳分析師宏觀第三。曾于 2017-2020年連續四年榮獲“新財富”宏觀第一名(團隊核心成員),2017-2020年連續四年榮獲賣方分析師“水晶球”獎第一名(團隊核心成員)。孫英杰孫英杰 復旦大學國際商務碩士,主要研究方
39、向為海外資產。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 13 同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和聲明。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投資評級標準 評級 說明 報告中投資建議涉及的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6個月內的相對市場表現,也即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作為基準。A 股市場以滬深300 指數作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作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 500 指數為基準。股票評級 買入 相對漲幅 15以上 增持 相對漲幅 5%15 中性 相對漲幅-5%5之間 減持 相對跌幅 5%15 賣出 相對跌幅 15以上 行業評級 強于大
40、市 相對漲幅 10%以上 中性 相對漲幅-10-10%之間 弱于大市 相對跌幅 10%以上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i)以勤勉的職業態度、專業審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規的信息,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ii)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法律主體說明法律主體說明 本報告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附屬機構(以下合稱“中信建投”)制作,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僅為本報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提供。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投資咨
41、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署名分析師所持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證書編號已披露在報告首頁。在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情況下,本報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本報告作者所持香港證監會牌照的中央編號已披露在報告首頁。一般性聲明一般性聲明 本報告由中信建投制作。發送本報告不構成任何合同或承諾的基礎,不因接收者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中信建投客戶。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中信建投認為可靠的公開資料,但中信建投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觀點、評估和預測僅反映本報告出具日該分析師的判斷,該等觀點、評估和預測可能在不發出通知的情況下有所變更,亦有可能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
42、或者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而與中信建投其他部門、人員口頭或書面表達的意見不同或相反。本報告所引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報告中所含任何具有預測性質的內容皆基于相應的假設條件,而任何假設條件都可能隨時發生變化并影響實際投資收益。中信建投不承諾、不保證本報告所含具有預測性質的內容必然得以實現。本報告內容的全部或部分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報告接收人在財務狀況、投資目的、風險偏好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報告接收者應當獨立評估本報告所含信息,基于自身投資目標、需求、市場機會、風險及其他因素自主做出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中信建投建議所有投資者應就任何潛在投資向其稅務、
43、會計或法律顧問咨詢。不論報告接收者是否根據本報告做出投資決策,中信建投都不對該等投資決策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亦不以任何形式分享投資收益或者分擔投資損失。中信建投不對使用本報告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責任。在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允許的范圍內,中信建投可能持有并交易本報告中所提公司的股份或其他財產權益,也可能在過去 12 個月、目前或者將來為本報告中所提公司提供或者爭取為其提供投資銀行、做市交易、財務顧問或其他金融服務。本報告內容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映了署名分析師的觀點,分析師的薪酬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都不會直接或間接與其所撰寫報告中的具體觀點相聯系,分析師亦不會因撰寫本報告而獲取不當利益。本
44、報告為中信建投所有。未經中信建投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翻版、復制、發布或引用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亦不得從未經中信建投書面授權的任何機構、個人或其運營的媒體平臺接收、翻版、復制或引用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版權所有,違者必究。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 中信建投(國際)中信建投(國際)北京 上海 深圳 香港 朝陽區景輝街 16 號院1 號樓18層 上海浦東新區浦東南路528號南塔 2103 室 福田區福中三路與鵬程一路交匯處廣電金融中心 35 樓 中環交易廣場 2 期18 樓 電話:(8610)56135088 電話:(8621)6882-1600 電話:(86755)8252-1369 電話:(852)3465-5600 聯系人:李祉瑤 聯系人:翁起帆 聯系人:曹瑩 聯系人:劉泓麟 郵箱: 郵箱: 郵箱: 郵箱:charleneliucsci.hk 下載日志已記錄,僅供內部參考,股票報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