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8 年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報告評價機構:廣州市中大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機構負責人:吳少華項目負責人:張海波2014-2018 年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報告為全面檢驗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使用績效,考核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衡量財政支出的管理水平, 根據 關于做好 2018 年省級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粵財績函201811 號)等有關規定,受廣東省財政廳委托,廣州市中大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大咨詢” )作為第三方獨立機構,聘請專業資深的評審專家,按照科學、客觀、公正原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項目單位自評材料等,通過對項目單位提供的材料進行書
2、面評審以及現場核查溝通確認,對 2014-2018 年度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共計 97.72 億元的使用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形成本績效評價報告,評定 2014-2018 年度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績效得分為 83.82 分,績效等級為“良” 。具體情況如下:一、基本情況(一)項目(一)項目背景背景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共廣東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的意見 (粵發20141 號)精神,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決定 (粵發201412 號)決定通過“完善技術創新
3、市場導向機制,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等六個方面的舉措, 以充分發揮市場對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的引導與服務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創新鏈與產業鏈、資金鏈融合,加快推進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協同創新、轉化應用和環境建設。具體而言,在 2014-2018 年,主要實施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 “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創新券補助”等四個專題項目,全面提升廣東省科技創新能力與產業競爭力,為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目標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二)項目(二)項目目標目標根據粵發201412 號,整體目標如下:到 2020 年,技術創新
4、市場導向機制與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比較完善,科技資源和創新要素優化配置取得明顯成效,科技創新活力大大增強,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強化,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和創新型經濟形態基本建成,努力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全面轉變,全省主要創新指標達到或超過中等創新型國家和地區水平。到 2020 年,全社會研究與開發(R&D)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 2.8%,技術自給率達 78%,每百名 R&D 人員發明專利申請量達 10.7 件以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 19 件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 28%,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達 16%左右?;ヂ摼W普及率超過
5、78%,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超過 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50%,單位GDP 能耗降低到 0.42 噸標煤/萬元以下。各個專項目標如下:1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根據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全面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實施方案(2015-2017 年) , 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主要實現目標為建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的長效機制,通過培育一批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擁有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強度大、注重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能力強、成長性高的優秀企業,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壯大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力爭每年(2015-2017 年)新增入庫培育企業 3000 家,建立總
6、量 l0000 家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力爭每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2000-3000 家, 2017 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 12000 家以上。2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根據 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總體實施方案 (20142018 年) ,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主要實現目標為“四個一批”,即包括突破掌握一批核心關鍵技術,研發推廣一批重大戰略產品,培育壯大一批創新型產業集群和骨干企業,構建一個支撐和引領產業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體系。突破掌握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重點聚焦并力爭突破計算與通信集成芯片、移動互躍關鍵技術與器件、云計算與大數據管理技術、新型印刷顯示技術與材料、可見光通信技術及
7、標準光組件、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電池與動力系統、干細胞與組織工程、增材制造(3D 打?。┘夹g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到 2018 年,力爭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項目 50-100 項/年,新增發明專利約2300 件,突破一批重大技術瓶頸。研發推廣一批重大戰略產品。強化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在重點領域加速形成重大戰略產品。組織實施重大新技術、新產品示范和推廣,培育一批高新技術知名品牌。到 2018 年,力爭推動重大科技專項累計實現新增產值約 3000 億元,每個重大科技專項輻射帶動不低于 1000 億元的產業發展。培育壯大一批創新型產業集群和骨干企業。到 2018 年,力爭形成 40 個左右具有較
8、強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培育一大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扶持發展銷售收入超 100 億元、500億元的大型骨干企業分別為 30 家、8 家左右。構建一個支撐和引領產業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體系。 到 2018年,力爭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發及應用重大創新平臺;聯合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以及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組建 3 5 個左右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面向區域或行業發展的協同創新中心。在重點領域培養和凝聚一批高水平昀科技人才隊伍,培養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170 名以上,引進創新科研團隊 20 個左右及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在前沿技術領域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和
9、地方標準 200 項左右,并產生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3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深化廣東省級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粵府201614 號)中關于廣東省級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體系“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類,主要用于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放大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和資本化,推動科技、金融、產業相融合。4創新券補助。創新券補助。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科技創新券后補助試行方案 (粵科規財字201520
10、 號)的要求,廣東省科技創新券后補助的總目標是為廣東省中小微企業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引導廣大企業持續加大研發(R&D)經費投入,支持企業向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購買技術服務以及開展產學研合作等活動,鼓勵中小微企業創新。二、主要績效(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成效良好(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成效良好1.1.高企總家數高企總家數增長增長速度全國速度全國領先領先,高企規模位居全國第一,高企規模位居全國第一。自高企培育政策實施以來,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總家數在政策推進作用下,實現超高速增長,2013-2015 年,高企總家數增長率分別為 19.4%、16.1%、19.6%,在政策實施后,2016 年、2017 年
11、高企總家數增長率分別為 78.8%、66.6%,2015-2017 年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總家數分別是 11105 家、19857 家、33073 家,2016年廣東省高企總家數首次趕超北京位列全國第一, 2017 年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總家數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2017 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家數(34130 家) 接近北京市(20183 家) 和江蘇?。?3920家)之和。根據 2016 年火炬統計數據,廣東省不僅高新技術企業總家數首次超越北京,位列全國第一,而且高企收入總額、凈利潤總額、上繳稅收總額、掛牌上市企業數、高企科技活動人員匯總數、科技活動經費投入匯總額、發明專利授權量匯總數等 8大
12、總量指標均名列全國第一。圖 2-1 2013-2017 年廣東省高企存量及增長情況2.2.高企個體創新活力持續高企個體創新活力持續提升提升。相比 2014 年,2016 年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每年戶均研發項目數由 3.1 項增長到 3.4 項,戶均授權發明由 1.80 件增長到 1.91 件。 2017 年全省高企營收總額4.61 萬億元,新產品產值 2.34 萬億元,新產品產值營收占比達到 49.0%。3.3.提升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 2017 年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首次躍居全國第一,企業創新綜合指標對評價排名提升貢獻最大的,特別是研發投入、企業專利、有效發明擁有量及新
13、產品銷售收入等與高企認定條件相關的指標增速明顯。 廣東省入圍 2017年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千強共 183 家,高于北京 148 家、江蘇 125家。調研中企業普遍反映,參與高企認定與復評,以及獲得的獎勵與稅收優惠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研發積極性與研發能力。(二)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實現多項突破(二)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實現多項突破1 1完成了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布局取得了一批關鍵技術完成了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布局取得了一批關鍵技術成果。成果。通過實施重大科技專項政策,有 53 項瞄準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181 項瞄準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截至評價基準日,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已經申請發明專利 3858 件,
14、申請 PCT 專利 177件,授權發明專利 463 件,授權國外專利 22 件,獲得軟件著作權 999 項, 發表 SCI 論文 1371 篇、 EI 論文 723 篇、 ISTP 論文 126篇。2 2搭建了一批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突破了一批產業發展搭建了一批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突破了一批產業發展技術瓶頸技術瓶頸,產生良好的行業帶動效應產生良好的行業帶動效應。省重大科技專項針對產業(行業)需求,以產學研聯合攻關的形式重點研究和解決了一大批影響產業發展關鍵技術。共有 151 家企業牽頭承擔了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其中高新技術企業 126 家,國家創新型企業 18 家,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綜合實力
15、和行業帶動能力,有力地帶動了相關行業產業的技術進步。 通過省重大科技專項技術突破帶動 80多個細分行業技術進步,形成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截止評價基準日,省重大科技專項專利產品或專有技術已實現新增銷售收入 1453044.0892 萬元,新增利稅 206798.9241 萬元。3 3建設了一批公共服務平臺,為科技創新提供全方位服務建設了一批公共服務平臺,為科技創新提供全方位服務。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強化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布局了 20 多個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研發設計、中試熟化、創業孵化、檢驗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等全方位科技服務。截止評價基準日,省重大科技專項已制定國家、行業和地方標
16、準 149 項,開展技術服務 10557 項,服務企業 21308 家。4 4培養集聚了一大批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培養集聚了一大批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為提升創新實力構為提升創新實力構建了堅實的基礎建了堅實的基礎。在省重大科技專項的資助下,已培養和引進了大批科技創新人才,引進人才 1357 名,引進院士 4 人、國家“千人計劃”17 人、留學歸國人員 117 人,聘用國外專家 36 人;培養人才 6759 名,其中,54 人獲得正高職稱,106 人獲得副高職稱,485 人取得博士學位,805 人取得碩士學位。(三)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不斷加深(三)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不斷加深1 1省市聯動
17、的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政策有力地推動了銀行服省市聯動的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政策有力地推動了銀行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務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廣州市為例,2015 年起,省市聯動共同設立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省級財政累計投入 6000 萬元,與廣州市財政出資 4 億元共同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面向社會公開征集 8 家合作銀行,建立財政資金與銀行資金投向創新創業的聯動機制。截至 2018 年 6 月,資金池共撬動中國銀行等 8 家合作銀行為全市 903 家科技企業提供信用貸款,授信總額超過 106 億元,實際發放貸款額超過 78.83 億元,財政資金放大超過 15 倍。2 2科技再擔?;鸱湛萍夹?/p>
18、中小企業成效明顯??萍荚贀;鸱湛萍夹椭行∑髽I成效明顯。2014 年,省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專項資金分兩批安排 16007 萬元出資成立科技再擔?;?,為省內擔保機構或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的擔保項目提供再擔保。截至 2017 年底,科技再擔?;鹄塾嫎I務發生額 3.035 億元,累計扶持科技型企業項目 39 個,較好地實現了科技再擔?;鸱龀挚萍夹椭行∑髽I的政策性目標。3 3以創投基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以創投基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創投聯動專題資金帶動各類社會資本投入科技創新領域超過 10 億元,有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自主創新。一是天使投資基金培育發
19、展了一批初創期和早中期項目。 2014 年出資的粵科天使一號基金(總規模 11043.48 萬元)累計投資項目 24 個,總投資額11539.33 萬元,增值退出項目 4 個,在管項目 20 個;二是引導帶動社會資本發起設立創投引導基金,支持企業和產業創新。2014 年出資的廣東粵科拓思智能裝備創業投資基金 (總規模 2 億元)累計投資項目 9 個,投資金額 7516.6075 萬元,投資項目科順防水已于 2018 年 1 月份成功實現 IPO 上市。4 4科技金融服務網絡覆蓋全省??萍冀鹑诜站W絡覆蓋全省。省科技廳建設全省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網絡,在線下建立了 31 個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
20、實現全省覆蓋,珠三角地區廣州、東莞、中山等分中心建設成果豐碩,粵東西北地區汕頭、湛江、韶關等分中心建設快速推進,形成了區域化和個性化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其中,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自成立以來,先后開展各類大型活動 80余場,為超過 5000 家企業提供科技金融服務,推動 4000 多家科技企業進入重點培育庫,2016 年為 761 家企業推薦獲得貸款 211億元,有力推動了廣州市科技型企業與資本的對接。5 5創新創業大賽凸顯社會效應。創新創業大賽凸顯社會效應。持續承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賽區和港澳臺賽區)的賽事組織工作。自 2012 年承辦首屆大賽賽事工作以來,參賽企業數、團隊數大幅增長
21、,全省參賽總數連續 4 年列居全國第一。(四)創新券補助有力地推動了中小微企業的微創新(四)創新券補助有力地推動了中小微企業的微創新1 1省市區省市區(縣縣)三級聯動三級聯動,推動中小微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推動中小微企業加大創新投入??萍紕撔氯瘜χ行∥⑵髽I的創新活動進行補助,一方面減輕了企業創新活動投入成本,另一方面也激發了企業的科技創新熱情,推動了企業加大創新投入。20152017 年,廣東省財政共安排科技創新券資金 1.8 億元,帶動全省各地市、縣(區)財政投入近3 億元,撬動全省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投入超 16 億元。2 2有效引導有效引導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積極利用廣東高校與科研院所的科積極
22、利用廣東高校與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技資源??萍紕撔氯С种行∑髽I使用廣東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科研設施與儀器服務平臺的研發設備開展創新和研發活動,實現創新資源協同使用。截至評價日,申請科技創新券企業數量 6642 家,發放科技創新券企業數量 5222 家,發放科技創新券金額 66775.97 萬元,兌換科技創新券企業數量 3169 家,兌現科技創新券金額 28339.9 萬元。三、存在問題(一)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呈現不均衡性(一)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呈現不均衡性1 1. .高新技術企業整體高新技術企業整體質量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有待進一步提高。2015 年,廣東高企的戶均營業收入、戶均利潤、戶均科技
23、人員、戶均科技經費支出均領先北京、江蘇,但是根據 2016 年快報數,廣東高企戶均營收規模下降較快,雖然領先北京但已經低于江蘇高企。2 2. .高高新技術企業新技術企業質量發展不均衡質量發展不均衡。高企培育工作實施三年以來,全省各地市入庫培育企業數增速、高企認定數增速均高于深圳,特別是廣州、東莞、佛山等地市與深圳市的高企比例差距呈現逐步縮小趨勢。但是珠三角地區與粵東西北地區的高企數量的比值,由 2014 年的 17.5:1 提高到 2016 年的 19.0:1,高企科技人員比值由 16.4:1 提高到 16.9:1,高企數量規模、高企科技人才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另外,珠三角地區培育(含認定)
24、財政獎補政策力度大,市縣累加的獎補金額平均超過 40 萬元,特別是廣州市、珠海市財政對單個企業培育獎補金額 80 至 130 萬元,而粵東西北地區高企培育較少,市縣累加的獎補金額平均粵22 萬元, 財政獎補政策疊加后的差距將進一步加大發達經濟區域和落后區域的不平衡。(二(二) “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多個環節需要完善多個環節需要完善1 1. .重大專項布局個別專題未落地重大專項布局個別專題未落地。重大專項布局各專題項目基本能根據預定的目標和任務順利實施推進,并在專利申請、標準制定、新增銷售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產出。但是存在個別項目專題由于申報數量過少,在“寧缺勿濫”的審核原則
25、下,最終未進行立項, 重大專項布局不全面, 如計算與通信芯片專項 2014年專題一“多核多媒體應用通信系統級芯片研發”和 2015 年專題一“多模多頻段射頻芯片”分別只有一家企業進行申報,由于評審未通過,最終未進行立項。2 2. .“產學研產學研”聯合研發專利產業化存在聯合研發專利產業化存在制度性制度性障礙障礙。調研中,“建筑墻體檢測服務機器人研發與產業化”項目, 各項技術指標已經完成(詳見表 3-1) ,但是由于聯合承接企業經營情況不樂觀,無法承接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造成研究成果在產業化的過程中停滯,截至評價日,經濟效益指標與合同約定目標差距較大(項目起止期為 2015-06-01 至 201
26、8-05-31,目前仍然在審核排期中,尚未最終驗收) 。經與負責人深入溝通,一方面,由于產業化承接企業經營不善以及市場情況的變化,無法承接項目的產業化實施推進;另一方面,在產業化合作企業無法承擔相應職能的情況下,高校的專利制度無法明確界定專利權的歸屬,以及當前專利市場不成熟造成專利估價不科學,在專利成果形成以后,沒有順暢的轉化機制,使得高校研究成果停留在辦公室里,無法及時轉化為經濟成果。表 3-1 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序號主要成果指標合同約定實際完成完成率1發明專利申請37233.33%2實用新型專利申請79128.57%3PCT 受理11100%4引進人才22100%5培養人才1015150%6
27、技術標準制定(牽頭)210500%7軟件著作權22100%8論文論著1515100%9累計新增銷售收入100000010累計新增利稅200000數據來源: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驗收書3.3.部分高校院所研發支出進度緩慢,影響項目驗收部分高校院所研發支出進度緩慢,影響項目驗收。 “高密度超薄柔性封裝基板研發與產業化”項目,項目實施期為 2016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責任單位為安捷利(番禺)電子實業有限公司,聯合承擔單位包括廣州市昆德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有限公司、廣東工業大學;項目總投資 3000 萬元,其中自籌經費 2500 萬元,省財政資金(科技廳經費)500 萬元,
28、截至評價日,項目總投資 2745.72 萬元,省財政經費支出 395.02萬元,自籌經費支出 2350.70 萬元。項目技術、經濟、規?;?、知識產權等指標完成率均達到 100%(部分指標完成情況詳見表3-2) 。但是聯合承擔單位資金支出率較低,對項目驗收造成一定的影響,根據驗收標準,財政扶持資金支出率必須達到 85%,在該項目中,由于廣州工業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有限公司資金支出比例分別為 12.9%、27.46%,資金支出進度較為緩慢,在整體驗收成果已經完成基本完成的情況下,對驗收形成潛在風險。表 3-2 研究開發成果及部分產業化指標完成情況序號主要合同指標合同約定實際完成完成率1專利申請
29、發明專利 6 項、實用新型專利 2 項申請發明專利 6 項(授權 1項) 、實用新型專利 2 項(授100%權 3 項) , 論文 2 篇, 均被 SCI收錄2銷售額6000 萬元以上2017 年實現銷售 1.3 億元216.68%表 3-3 財政資金分配及支出情況序號承擔單位專項資金分配比例各主體資金額實際支出額實際支出率1安捷利(番禺)電子實業有限公司60%300296.0798.69%2廣東工業大學10%506.4712.9%3廣州市昆德科技有限公司20%10078.7578.75%4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有限公司10%5013.7327.46%總計100%500395.0279.00%4
30、4. .部分部分項目項目實施實施進度緩慢進度緩慢、 經濟指標未完成等經濟指標未完成等。 現場核查中,“大氣有機物污染與健康風險預警粵港澳聯合創新平臺項目”項目實施進度較為緩慢,預計無法完成驗收。該項目起止時間為2017 年 01 月 01 日-2018 年 12 月 31 日, 申請資助經費 150 萬元,截至評價日,資金支出 17 萬元,支出率為 11.33%,且目前尚未完成任何硬性成果指標(詳見表 3-4) 。表 3-4 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序號成果形式合同約定實際完成完成率1論文著作(項)3002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 (項)1003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項)1004PCT 專利申請受理量(件)10
31、05獲得省部級獎勵(項)1006培養人才總數33100%7引進人才總數22100%“大功率 LED 節能燈塑料散熱器用高導熱尼龍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起止日期為 2016 年 03 月 01 日-2018 年 02 月 28 日,申請資助經費 30 萬元,截至評價日,專項經費支出 30 萬,支出率為 100%,技術指標完成良好,但經濟指標尚有一定差距(詳見表 3-5) ,經與企業經營人員溝通,受行情影響較為嚴重。表 3-5 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序號成果形式合同約定實際完成完成率1論文著作(項)11100%2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項)35166.67%3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項)02/4技術標準制定(牽頭
32、)11100%4培養人才總數22100%5引進人才總數22100%6銷售收入(萬元)25001165.5546.62%7新增利稅(萬元)525005 5. .部分項目資金部分項目資金未單獨核算未單獨核算。根據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中期評估報告 ,中期評價發現有 52 個項目專項經費未單獨核算。其中未能單獨核算項目數較多的是增材制造(3D 打?。┘夹g專項(15 項) 、可見光通信技術及標準光組件專項(10 項) 、移動互聯關鍵技術與器件專項(9 項) 。(三)科技金融工作系統性有待進一步加強(三)科技金融工作系統性有待進一步加強1 1. .科技金融整體工作需加強系統設計和統籌實施科技金融整體工作需加
33、強系統設計和統籌實施。由于科技金融工作處于探索階段,工作實施缺乏對應的目標設置,尤其是量化指標缺失,因此在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對目標的考核,對過程的把控等缺乏標準化的參照依據。2 2. .部分部分省市聯動準備省市聯動準備金合作金合作銀行業務開展銀行業務開展情況情況參差不齊參差不齊。根據 2018 年上半年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運行情況通報 ,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合作銀行有 8 家(詳見表 3-6) ,風險準備金額度相同,但是各個銀行實際開展業務差異較大,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8 家銀行累計發放貸款 78.83 億元,排名前兩名的中國銀行、建設銀行
34、發放貸款數合計 55.50 億元,占比 70.40%,而排名后四位的中信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合計發放貸款 8.37 億元,占比不足 11%,在風險準備金額度相同的情況下,未能使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充分釋放。表 3-6 合作銀行發放貸款情況序號合作銀行發放貸款金額占比戶數占比1中國銀行405025.6051.38%47452.37%2建設銀行149957.1019.0234137.68%3興業銀行95071.6012.06899.8%4廣州銀行54541.566.92%606.6%5平安銀行31511.203.99%323.5%6中信銀行19250.002.4%151.6%7交通銀行
35、16971.722.2%262.8%8招商銀行15961.002.02%323.5%合計788289.78100%905100%3 3部分部分投資標的為外地注冊公司投資標的為外地注冊公司,與基金設立基本原則稍與基金設立基本原則稍有偏差有偏差?!盎浛铺焓挂惶柣稹倍ㄎ粸橥顿Y于廣東省內注冊企業 (含在引入投資時承諾將注冊地遷到廣東的企業) ,而在基金管理的20 個項目中,存在一個外地項目,臻睿(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注冊地為北京市海淀區;粵科拓思基金定位重點支持廣東省智能裝備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但在實際投資管理的 8 個項目中,也有一個外地項目,河南沐桐環保產業有限公司,其注冊地為開封市蘭
36、考縣。(四)創新服務券推進程度較慢(四)創新服務券推進程度較慢目前創新券工作推進工作相對較慢,資金支出率較低。一方面科技創新券從申請到兌現周期較長、效率偏低,同時科技創新券的財政支持額度偏小,影響了部分企業和科技服務機構申請的積極性。二是政策宣傳力度不足,在實際調研過程中,企業對創新券的相關政策了解較少。四、改進建議(一)優化高企培養方向(一)優化高企培養方向目前廣東省高企規模已穩居全國第一,存量企業認定為高企的潛力已較充分的釋放, 高企總數增速可能會大幅度放緩。 此時,建議調整高企培育的重點。一是建議結合粵東西北地區的產業特點, 加大對粵東西北地區高企培育扶持力度, 精準開展高企培育。針對粵
37、東西北地區的特色產業、重點產業,通過制定區域傾斜與產業傾斜相結合政策,加強對粵東西北地區重點產業的高企招引、高企培育,并將粵東西北高企培育從高企認定后獎勵延伸到認定前的技術引進和技術創新扶持,以及認定后的獎勵;二是建議適當加強高企認定后的考核與獎勵,或者對高企進行分層管理。在認定的高企中再重點扶持一批成長性好,高新技術產品收入及新產品收入占營收比重高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二)完善重大科技專項布局及相關配套制度(二)完善重大科技專項布局及相關配套制度一是完善 9 大關鍵領域關鍵技術布局。一方面,結合本輪重大專項實施情況,組織技術專家和產業界人士對 9 大關鍵領域技術結構、技術路徑和我省現狀進行再
38、次調研論證,重新核定關鍵技術攻關專題,確保重大專題攻關的技術領先性及與廣東產業優勢及資源優勢的契合性。另一方面,評估前述仍沒有單位申報的專題及未能達到預期目標的專題,如確屬必要,建議由政府主動組織省外或國外科技資源與本省單位聯合攻關,確保與上述專題不影響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二是著力解決本項目資助的“產學研”聯合攻關而形成的專利技術的產業化障礙問題,以及高?;蚩蒲性核鲗ЧリP形成的專利技術的產業化障礙問題。如前所述, “高校無法明確界定專利權的歸屬,以及專利市場不成熟”導致專利技術轉移轉讓難,相關專利技術產業化受阻。建議在立項之初,以合同的形式約定專利權的歸屬及專利權的轉移轉讓機制。對由高?;蚩?/p>
39、研院所主導攻關的項目, 在合同中約定產業化 (包括專利技術的轉移轉讓)實施期限,加強對其研究成果產業化獎懲。三是針對高校資金使用制度慢及部分項目未對專項資金單獨核算的問題,建議完善專項資金使用制度,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管及對違規的懲罰。(三)系統謀劃、整合資源、協同推進(三)系統謀劃、整合資源、協同推進一是系統布局,針對性發力,當前“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各個專項分別圍繞科技企業成長周期進行布局,在技術轉化初期、早期、中期等分別通過科技轉化基金、VC 創投基金、科技金融通過撬動第三方資源進行扶持,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接下來推進中,著眼全局,并且在動態管理中設置不同專題的績效目標,根據財
40、政扶持資金定位找到政策發力點,優化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二是選擇性培育第三方市場能力,逐步實現財政資金的退出, 根據現場調研情況, 在財政資金的引導下, 包括銀行 (科技金融) 、金融服務體系(點)等反應,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市場能力(具備脫離財政資金扶持,獨立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 ,因此在接下來的扶持中,進一步引導第三方主體逐步加強市場能力建設,借助已經形成的市場慣性,推進科技金融的市場化;三是整合資源,協調推進,加強對信息流的整合,當前省內通過布局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布局,通過整合多方信息,實現企業需求與金融資源之間的鏈接,從而實現科技金融的進一步融合。(四)完善工作推進機制,擴大政策宣傳
41、(四)完善工作推進機制,擴大政策宣傳一方面,完善財政資金調節機制,根據各地財政資金使用情況,在年度節點,將支出率較低的市區資金調整至支出率較高的地方,從而將財政資金投入到企業創新需求較高的地區,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二是針對性提高財政資金在企業創新投資中的比例,提高財政資金扶持的吸引力,從而針對性提高財政資金的支出效率。附件 1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得分表附件 2 績效評價指標分析情況附件 12014-2018 年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得分表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指標說明評分標準總評投入(20分)項目決策(5分)立項規范性 (2分)項目申請、 設立過程是否有據可依,是否符合相關要
42、求, 用以反映和考核項目立項規范性和可行性情況。本項符合要求,得滿分;否則,每一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2預算編制科學性(3分)預算編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測算依據是否充分,是否經過科學論證過程。本項符合要求,得滿分;否則,每一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2.37目標設置(9分)完整性(3 分)目標設置是否包含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是否包括預期提供的公共產品或服務的產出數量、 質量、 成本內容, 預期達到的效果性等內容。目標設置完整,得滿分;否則,每缺一項扣0.5 分,扣完為止1.90科學性(3 分)績效目標是否與資金或項目屬性特點、支出內容相關, 體現決策意圖, 同時合乎客觀實際。
43、目標設置科學合理,得滿分;否則,每一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1.04可衡量性(3分)資金績效目標設置是否具體量化、 績效目標設置是否有數據支撐、 是否有可衡量性的指標。目標設置可量化,得滿分;否則,每一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2.72保障措施(6組織健全性 (2項目單位組織機構是否健全,分工是否合理。有明確的人員分工、管理機構, 得滿分; 否則,2分)分)缺一項扣 1 分。制度規范性 (2分)項目單位是否為項目開展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及風險防范措施。制度措施健全,得滿分;否則,缺一項扣 1分,扣完為止。2進度安排合理性(2分)項目單位是否制定了工作方案, 是否有合理詳細的年度進度安排和工
44、作措施。本項符合要求,得滿分;否則,不得分1.32過程(30分)資金管理(18分)資金到位率 (4分)反映各類資金的到位情況,包括到位比比率、 到位及時性。資金到位率 100%, 且按規定時間及時到位的,得 4 分;其他情況,按實際到位率計算得分4資金支出進度(6 分)反映各項到位資金的支出進度。該項得分以“實際支出資金數量/到位資金數量*分值”計算得分5.94支出規范性 (8分)預算執行規范性,2 分。預算調整是否履行報批手續,是否按進度支付資金。本項符合要求,得滿分;否則,不得分7.27事項支出的合規性,3 分。資金管理、 費用標準集中支付或財政報賬等制度是否得到嚴格執行,是否超范圍、 超
45、標準支出, 是否虛列支出, 是否存在截留、 擠占、挪用資金的情況。本項符合要求,得滿分;否則,每存在一項不合規,扣 1 分,扣完為止會計核算規范性,3 分。是否規范執行會計核算制度,是否專賬核算, 支出憑證是否合規有效。本項符合要求,得滿分;否則,每存在一項不合規,扣 1 分,扣完為止項目管理(12分)實施程序(6分)反映項目或方案實施程序的規范性,6 分。本項符合要求,得滿分;否則,每存在一項不合規,扣 1 分,扣完為止5.741.項目或方案調整是否按規定履行報批手續;2.項目招投標、 建設、 驗收是否嚴格執行相關制度規定;3.方案實施是否規范, 存在其他情況酌情扣分。項目監管(4分)資金使
46、用單位內部管理及自查情況,2 分。本項符合要求,得滿分;否則,酌情扣分3.02是否建立有效管理機制, 且執行情況良好。業務主管部門對項目建設或方案實施的檢查、監控、督促等管理情況,2 分。本項符合要求,得滿分;否則,酌情扣分各級業務主管部門是否按規定對項目建設或方案實施開展有效的檢查、監控、督促整改。項目檔案管理(2 分)有良好的申報項目檔案管理機制、 制度, 并對各類申報單位資料做好追蹤管理。本項符合要求,得滿分,否則酌情扣分。2產出(20分)經濟性(5分)預算(成本)控制(5分)反映事項預算 (成本) 控制的合理性, 即反映預算執行結果是節約還是超支等具體情況及原因。在預算執行進度與事項完
47、成進度基本匹配的前提下,支出結果未超過預算的,得滿分;支出超過預算的,或者支出未能保障事項相應完成進度的,酌情扣分。5項目產出(15分)產出時效(是否在計劃內完成)反映項目完成時間是否按照計劃如期完成。 (如高企入庫培育時間、 科技創新券發放完成時間、 科技創新券資金兌換數量目標完成時間、 重大專項申報以及成果完成按計劃時間完成; 科技金融推進時間。 )根據各個專題實際完成時間與計劃完成時間對比,酌情給分。11.44產出數量(高企增量、入庫企業增量)反映項目產出數量是否達到目標數量。 (如高企入庫培育數量及申報通過數量、科技創新券發放完成數量及資金兌換數量目標完成時間、 重大專項申報數量以及成
48、果包括專利、 人才培養等完成數量) 。根據各個專題實際完成數量與計劃完成數量對比,酌情給分。產出質量(質量達標率)反映項目產出質量是否達到項目質量要求。 (如高企入庫培育通過率、 科技創新券發完成率、 重大專項標準制定層次、專利突破重要性、 人才培養規格、 科技金融促進項目數量) 。根據各個專題實際完成項目質量與計劃達到質量標準對比,酌情給分。效果效益指高企培R&D 投入占 GDP 比重提升根據 R&D 投入占 GDP 比(30分)標(25分)育資金專項效益重提升比例,酌情給分。19.10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提升根據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提升情況,酌情給分。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根據
49、實施期間,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標情況,酌情給分。社會帶動效益根據高新培育項目實施后,對其他省份的帶動情況,酌情給分??沙掷m發展根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的可持續性,酌情給分。前沿技術創新效益重點領域布局突破根據重點領域布局與廣東省十三五發展規劃布局匹配性,酌情給分。產業發展帶動根據項目實施,對省內重點布局產業的帶動情況,酌情給分。公共服務平臺布局根據公共服務平臺布局情況,對產業發展、中小企業利用情況等,酌情給分。人才引進培育根據人才引進以及培育產生的實際效果,酌情給分。社會帶動效益主要根據重大專項帶來的技術申報情況的提升,酌情給分??沙掷m發展根據重大專項培育項目的可持續性,酌情給
50、分??萍冀鹑趯m椥б婵萍冀鹑诜阵w系建設根據廣東省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整體建設情況,酌情給分??萍冀鹑谝龑Ц鶕萍冀鹑趯萍计髽I融資引導作用,酌情給分。創投聯動建設根據科技金融對創投企業帶動發展情況,酌情給分。創新創業環境營造根據科技金融對創新創業環境的營造,酌情給分。社會帶動效益根據科技金融實施對社會創新帶動作用??沙掷m發展根據科技金融企業促進項目的可持續性,酌情給分。創新券專項效益引導中小企業創新根據創新券對中小企業的創新引導作用,酌情給分。營造創新環境根據創新券對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大眾創業等推進作用,酌情給分。區域覆蓋根據創新券扶持區域覆蓋面積,酌情給分。社會帶動效益根據創新券項目對其他地區
51、帶動作用,酌情給分??沙掷m發展根據創新券對中小企業的創新引導作用促進的可持續性,酌情給分。公平性(5分)扶持項目滿意度(5分)服務對象滿意度根據滿意度調查結論(%)核定分數。4.98總分83.82附件 22014-2018 年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分析情況根據既定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分標準,評定 2014-2018 年度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的整體績效為 83.82 分。從 9 個二級指標的評價得分情況來看,專項資金項目在保障措施、項目管理、資金管理、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方面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成績,而在項目決策、目標設置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詳見圖2-1)圖 2-1 項目各指標得分
52、率情況(一)(一)項目決策項目決策該指標主要考察項目立項的規范性和可行性、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指標分值為 5 分,平均得分為 4.37 分,得分率為 87.40%(詳見圖 2-2) 。圖 2-2 項目決策情況1.1. 立項規范性。立項規范性。該指標分值 2 分,評價得分 2 分,得分率為 100%。項目立項規范。各個專題項目依據粵發201412 號設立,專題項目設立與文件內容結合緊密,對科技創新戰略整體實施形成支撐。2.2. 預算編制科學性。預算編制科學性。該指標分值 3 分,評價得分 2.37 分,得分率為 79.00%。整體預算編制需要進一步加強,根據關于做好 2018 年省級財政重點績效評
53、價工作有關問題通知 (粵財績函201811號) ,財政預算整體安排 115.8 億元,實際撥付資金為 97.66 億元,預算偏差率為 15.66%(詳見表 2-1) ,整體預算編制合理性需要提升。表 2-1 各專題預算編制及差異情況單位:億元序號專項資金預算安排實際撥付偏差率1高新技術企業培育6059.941%2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3223.8725.4%3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2212.0545.22%4創新券補助1.81.805總計115.897.6615.66%(二)(二)目標設置目標設置該指標主要考察目標設定依據是否充分、目標是否與預算資金匹配、目標是否包含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目標完
54、成情況是否有明確得衡量標準以及目標得量化程度。指標分值 9 分,評價得分 5.66 分,得分率為 62.89%。 (詳見圖 2-3)圖 2-3 目標設置情況項目根據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決定 (粵發201412 號) ,設置了整體目標, 目標圍繞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設置了定性和定量目標,定性目標立足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明確創新推進機制和最終發展發展水平,定量目標圍繞技術創新的主要指標設置量化指標,指標全面合理,可衡量。各專題項目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分別設置了不同的目標,整體而言,目標的設置著眼于項目的實施推進,均設置了較為完整、科學、可衡量的指標。
55、具體而言, “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項設置了整體存量高企數量、年度存量高企以及各年度培育入庫、出庫指標等,但是在具體的效果指標方面,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指標未設置對應的指標, 從而對于科技創新戰略整體直接支撐作用難以體現; “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專項以“四個一批”為核心發展目標,目標設置具有較強的層次性,但是在具體實施上,缺乏政策目標實現的路徑分析,尤其是在各項經濟指標方面,與“前沿和關鍵技術”的定位有一定偏差(前沿技術實現突破后,經濟效益實現仍具有一定的時間周期) ,對專題目標實現有一定難度; “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專題設置了相對籠統的定性指標,與科技金融本身發展處
56、在探索階段、以及在實施中的不確定性較高有一定關系,在績效考核、項目驗收等方面也帶來了較大的不便。 “創新券補助”目標明確,但是在設置過程中,主要采用了定性描述,缺少可衡量的量化指標。(三)(三)保障措施保障措施該指標主要考察項目單位職責分工是否明確合理、監督措施及風險控制是否有效合理,指標分值 6 分,評價得分 5.32 分,得分率為 88.67%。 (詳見圖 2-4)圖 2-4 保障措施情況1.1. 組織健全性。組織健全性。該指標分值 2 分, 評價得分 2 分, 得分率為 100%。 整體而言,四個專項資金組織實施健全,為專題目標提供了保障,一方面體現出“多級聯動”的高效推動機制, 一方面
57、深度契合項目實施特征?!案咝录夹g企業培育”專項方面,通過橫向、縱向協同,保障組織力度,縱向強化省、市、區(縣)聯動,橫向科技、財政、稅務、知識產權等多部門協同,建立全面、高效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體系,從而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的組織力度?!扒把嘏c關鍵技術創新”專項方面, 由科技廳組織、 指導全省專項工作,省財政廳負責財政補助政策的落實,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引入專家委員會管理機制推進并借助專業第三方科技咨詢機構監督管理?!爱a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則主要依托于粵科金融集團、廣東省生產力中心等專業機構對項目的實施管理實現專業化的管理?!皠撔氯a助”專題根據實施目標,設置了“省、市、區”多級聯動的
58、機制,推進目標的實現。2.2. 制度規范性。制度規范性。該指標分值 2 分,評價得分 2 分,得分率為 100%。各個專題均制定較為全面的實施制度,首先從制度內容上,既包括資金管理管理, 同時包括項目實施內容的管理制度; 其次在制度特點上,在推進各專項實施方面,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為各個項目的順利開展、達成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案咝录夹g企業培育”專項各項制度的出臺呈現一定的動態性、根本性,為最終目標的實現形成保障。一是依次出臺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資金管理辦法(試行) (粵財工2015242 號) 、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全面促進高企培育的實施方案(2015-2017) (粵科高字201581
59、號) 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實施細則 (粵科函高字20161737 號)等制度,分別從資金管理、專項開展等方面制定相關制度,并且根據階段性高培入庫數量、高企存量增長情況及時進行政策調整;二是為了充分保障項目目標落地實現,出臺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工作考核實施辦法 、 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工作考核指標體系 ,把高企數量和省級高企培育庫入庫數量納入對各地市考核指標,形成倒逼機制,為最終目標的實現形成決定性保障?!扒把嘏c關鍵技術創新”專項以科技項目實施、管理、驗收的全周期為主線進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廣東省財政廳及科技廳分別圍繞專項資金管理、科技項目管理、項目合同管理、項目監督核查等,聯合印發廣東省省級
60、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粵財工2014258 號) 、省科技廳關于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的暫行辦法 (粵科規劃字201257 號) 、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省科技計劃項目合同書管理的實施細則(試行) 、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省科技計劃項目結題管理的實施細則(試行) 和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省科技計劃項目監督檢查的管理辦法(試行 (粵科監審字2014119 號)等規定?!爱a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專項,則以資金的使用特點設置不同的資金、項目管理制度。項目實施中,主要根據廣東省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粵財工2014262 號) 、 廣東省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
61、管理辦法 (粵財預2014155 號)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深化廣東省級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粵府201614 號)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 (粵府201686 號) ?!皠撔氯a助”專項,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科技創新券后補助試行方案(粵科規財字201520 號)為整體依托,結合各地根據具體開展情況編制不同的實施方案(實施依據) ,對創新券專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3.3. 進度安排合理性。進度安排合理性。該指標分值 2 分,評價得分 1.32 分,得分率為 66.00%。項目實施整體進度安排合理,存在
62、個別專題項目的進度安排進一步完善?!案咝录夹g企業培育” 方面, 實際開展進度遠大于計劃進度。根據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全面促進高企培育的實施方案(2015-2017) (粵科高字201581 號) ,項目實施周期為期3 年,項目進度安排為“每年新增入庫培育企業 3500 家,力爭每年新認定高新技術 2000-3000 家”, 主要采用平均分布的方式安排進度,從實際工作開展來看,隨著政策的宣傳、深入,各地配套政策的出臺,企業的參與度不斷提升,因此入庫及培育高企數量呈遞增狀態。實際項目推進中,2015 至 2017 年,每年入庫企業數量分別為 3685 家、7873 家、6577 家,實施進度
63、完全大于計劃進度?!扒把嘏c關鍵技術創新” 方面, 進度安排相對合理。 根據 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總體實施方案(20142018 年) 安排,重大專項(此處以“重點專項”作為“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專題進度安排的主要參考進度對象) 進度安排, 圍繞科技項目實施周期開展,主要包括策劃啟動(2014 年) 、重點推進(2015-2017 年) 、總結推廣(2018 年)三個階段。實際開展中,2014 年同時開展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粵港澳聯合創新項目、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其中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整體分布較為均衡,粵港澳聯合創新項目中間出現斷層現象且項目開展數量逐步增大,與計劃
64、情況的開展有一定的差距(詳見表2-1)。表 2-1 各專題項目申報情況單位:個年份2014 年度2015 年度2016 年度2017 年度重大科技專項項目138181(38)152145(80)粵港澳聯合創新項目30/4972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296270277/總計464451478216注:括號內為滾動支持項目數“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方面,項目實施進度需要進一步明確。由于未見實施方案,缺乏對項目實施進度的安排整體性,從具體項目開展來看(詳見表 2-2) ,項目自 2014 年-2017年,同時開展科技信貸專營機構補貼與補償、科技金融創投聯動與風險補償、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
65、科技再擔?;鸬葘n}項目,具有較強的持續性,資金整體分布較為均勻。表 2-2 各專題項目申報情況單位:萬元2014 年度2015 年度2016 年度2017 年度科技投融資風險準備金及風險補償31337905148005000科技金融創投聯動221072838520100-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3700271032451000中國創新創業大賽1060100017604591總計30000400003990510591“創新券補助”方面,進度安排需要進一步完善。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科技創新券后補助試行方案 (粵科規財201520 號) ,政策實施周期為 3 年,根據自評報告預算安
66、排,項目每年安排 6000 萬元財政支持,采用均勻分布,項目實際開展與計劃相一致,客觀上,該進度安排應該隨著政策的發動、宣傳等逐步提升相一致。(四)(四)資金管理資金管理該指標包括資金到位、資金支付以及支出規范性三個三級指標,主要考察該專項資金落實情況對項目實施的總體保障程度,指標分值 18 分,評價得分 17.21 分,得分率為 95.61%。 (詳見圖2-5)圖 2-5 資金管理情況1.1. 資金到位率。資金到位率。該指標分值 4 分,評價得分 4 分,得分率為 100%。整體而言,各年度各專題資金均按照項目申報及時下達,資金全部到位?!案咝录夹g企業培育”方面,2015-2017 年累計撥
67、付 59.94 億元。2015-2017 年,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項資金已經及時撥付到20 個地市的 18135 家入庫企業, 其中 2015 年撥付給 3685 家入庫企業約 7.06 億元, 2016 年撥付給 7873 家入庫企業約 30.35 億元,2017 年撥付給 6577 家企業約 22.54 億元(詳見表 2-3) 。表 2-3“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項 2015-2017 年度資金撥付情況單位:萬元2015 年2016 年2017 年地區補助企業數量獎補金額補助企業數量獎補金額補助企業數量獎補金額廣州139123342.624713136745.59251583307.04珠海2
68、034553.260018152.7742915954.16汕頭551263.922226929.621655811.55佛山3837010.96112334641.3780727109.78韶關31680.45511437.44361770.45河源23257.56531687.77391173.9梅州29321.62651839.17361400.25惠州1633667.2136711601.812187618.34汕尾6122.1512270.9612630東莞77614477.17171049354.06131245564.95中山2715451.1858718766.49513162
69、68.82江門1182533.5830210549.302509278.21陽江5450.7212630.9118841.45湛江401079.22651585.42311534.83茂名21881.78642375.02341098.45肇慶752236.86922592.77591897.32清遠491060.77621649.76361452.53潮州13535.25201004.1817520.72揭陽18387.82361079.5630926.64云浮15295.0526580.00201204.35合計368570609.0910182303473.976577225363.74
70、“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 方面, 2014-2017 年累計撥付 23.87億元。2014-2017 各年度分別撥付 5.67 億元、5.98 億元、5.98億元、6.23 億元。 (詳見表 2-4) 。表 2-4 “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專項 2014-2017 年度資金撥付情況單位:萬元年份2014 年度2015 年度2016 年度2017 年度類別項目數量資金項目數量資金項目數量資金項目數量資金重大科技專項項目13841750181 (38)5000215245190145 (80)57748粵港澳聯合創新項目305000/494900724600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296995027
71、098392779710/總計46456700451598414785980021662348注:項目數量括號內為滾動支持項目數量“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方面,2014 年-2017 年,廣東省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專項累計下達資金 12.05 億元。其中,2014 年度下達兩批資金共 3 億元,第一批 1.4 億元,第二批 1.6 億元;2015 年度下達資金 4 億元;2016 年度下達資金 3.9905 億元;2017 年度下達 1.0591 億元。 (詳見表 2-5) 。表 2-5“產業技術開發與科技金融結合”2014-2017 年資金下達情況單位:萬元2014 年度2015
72、 年度2016 年度2017 年度科技投融資風險準備金及風險補償31337905148005000科技金融創投聯動221072838520100-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3700271032451000中國創新創業大賽1060100017604591總計30000400003990510591“創新券補助”方面,廣東省財政每年安排創新券后補助專項資金 6000 萬元,3 年共 18000 萬元。其中,2015 年專項資金于 2015 年 9 月提前下達到地市財政部門,2016 年專項資金分兩批下撥,其中 2015 年 12 月提前下達轉移支付資金 4200 萬元,2016 年 3 月安排 1800
73、 萬元;2017 年專項資金于 2016 年 12 月提前下達。2.2. 資金支出進度。資金支出進度。該指標分值 6 分,評價得分 5.94 分,得分率為 99.00%。資金整體支出進度較大。資金整體支出進度符合項目開展進度??萍柬椖抠Y金先形成項目申報主體和資金金額,一旦通過評審,資金下達與資金支出基本一致,高新培育、前沿與關鍵技術、科技金融等三個專項資金已經全部進行下撥至資金使用單位。由于科技創新券本身實施的特殊性,即實施需要 1-3 年的周期,從而資金支出進度稍微延遲??萍紕撔氯瘜m椯Y金由省財政廳直接撥付到各地市財政主管部門,資金支付率達到 100%。省財政資金撥付到各地市后,大部分地市的
74、資金使用效率較高,但有少部分地市預安排資金與實際所需資金差距較大,且資金支出率較低。20 個地市中,韶關、梅州市的支出率最高,達到 100%,其次為汕頭市 99.99%,潮州、肇慶、云浮、河源等四個地市的支出率均在 90%以上;支出率較低的有茂名市 22.86%、廣州市23.33%,最低的是佛山市僅為 9.01%;所有地市三年平均支出率為 50.05%。3.3. 支出規范性。支出規范性。該指標分值 8 分,評價得分 7.27 分,得分率為 90.88%。項目整體支持規范,存在部分項目支出規范性有待于加強?!扒把嘏c關鍵技術創新”方面,根據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中期評估報告 ,中期評價發現有 52 個
75、項目專項經費未單獨核算。其中未能單獨核算項目數較多的是增材制造(3D 打?。┘夹g專項(15 項) 、可見光通信技術及標準光組件專項(10 項) 、移動互聯關鍵技術與器件專項(9 項) 。(五)(五)項目管理項目管理該指標主要從實施程序、管理情況和項目檔案管理三方面考察專項資金項目實施管理的規范性和監督的有效性,包括對專項資金使用效果進行考核驗收、內部管理及自查情況、主管部門對方案實施的檢查、 監控、 督促等。 指標分值 12 分, 評價得分 10.76分,得分率為 89.67%。 (詳見圖 2-6)圖 2-6 項目管理情況1.1. 實施程序。實施程序。該指標分值 6 分,評價得分 5.74 分
76、,得分率為 95.67%。整體而言,各專題實施程序科學、規范,各專題圍繞專題目標,結合專題特點,采用不同的實施程序,同時,各個專題實施程序上各部門權責分配清晰,配合高效?!案咝录夹g企業培育”方面, 以 “入庫-出庫”為主線展開實施。企業在科技管理陽光政務平臺提交申請材料;各地市培育機構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從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專家庫中抽取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評審;匯總評審結果,并按照入庫條件和獎補標準,向廣東省科技廳提出入庫企業推薦名單、擬入庫企業獎補金額;省科技廳會同省財政廳、稅務部門依據規定對各地市推薦情況復核,核定擬入庫企業名單和擬獎補金額,并予以公示;公示無異議的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培
77、育庫,同時下達企業獎補資金文件,由財政部門逐級撥付獎補資金至企業?!扒把嘏c關鍵技術創新”方面,以重大專項開展為核心,重大專項項目組織申報依次經過前期專家調研、陽光公開遴選、答辯考察、廳黨組審議決策等四個環節,程序科學規范。前期調研,堅持市場導向、 “三鏈”融合、集群推進、協同創新的總體實施思路與原則,面向省內外 100 多個政府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廣泛征集項目,邀請 1330 名專家進行大規模問卷調查,深入調研、反復論證,遴選 9 個重點領域的技術專項;陽光公開遴選,由陽光政府平臺專家庫信息系統自動匹配,并實行“雙盲”評審;答辯考察,對擬立項項目由專家庫信息系統匹配專家評審通知,答辯會
78、召開當天簽到評審,評審結果、立項結果等關鍵節點的信息,實時向社會公眾進行公開公示,確保重大科技專項項目遴選結果公正公平;最后由科技廳黨組審議通過?!爱a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方面,根據不同專題,開展審查、評審、復核、論證和立項等工作。其中,科技信貸專營機構補貼與補償采用審查材料和財務復核方式予以資金分配;科技金融創投聯動采用審查和專家論證方式予以資金分配,科技投融資風險準備金采用專家論證結合因素分配法方式予以資金分配;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采用競爭性評審和復核的方式予以資金分配;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采用網絡評審、現場答辯對獲獎企業和團隊予以補貼,對賽事組織單位采取招投標方式予以資金分配?!皠撔氯a助”
79、方面,由省級科技行政部門會財政行政部門每年發布廣東省科技創新券后補助申報作通知/指南,受理各地市、縣(區)、高新區或專業鎮等的申請,由各地市科技、政行政部門匯總有關材料,統一報省級科技行政部門、財政行政部門。省級科技行政部門、財政行政部門對地市上一年度實際兌現的科技創新券后補情況進行審核,并結合當地的研發(R&D)投入增長等情況,確定補助金額。2.2. 項目監管。項目監管。該指標分值 4 分,評價得分 3.02 分,得分率為 75.50%。在具體監管方面,一方面機制設置靈活,可以根據目標推進情況進行反饋調整;另一方面,依托于專業力量,把各個專題項目做深做專?!案咝录夹g企業培育”方面,首先通過透
80、明公開的實施流程加強監管,省科技廳、省財政廳通過公開公示方式,向社會公告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條件、入庫程序,并對培育庫擬入庫企業名單、擬獎補金額進行公示,對接受到的舉報投訴,及時組織專家核查處理。其次,為確保目標實現,加強目標跟蹤評估,一是按照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任務目標,細化分解各地市培育工作年度任務;二是出臺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工作考核實施辦法和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工作考核指標體系 ,把高企數量和省級高企培育庫入庫數量納入對各地市考核指標,并將年度考核評價結果報省委省政府,加強考核對培育工作引導;三是加強過程管理,及時評估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2017 年委托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
81、院對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開展階段性評估工作,研究完善我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機制,提出系列健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體系、政策體系的建議?!扒把嘏c關鍵技術創新”方面,一是依托專業管理機構,加強項目過程管理,委托廣東省技術經濟研究發展中心等單位作為專項的監理單位,支撐各年度專項項目評審、項目合同簽訂、驗收等工作;二是加強關鍵節點質量控制,通過創新評價方法,系統深入開展中期評估。2016 年,廣東省科技廳組織開展了系統深入的評估工作,借助工信部電子五所等專業機構的力量,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引入技術就緒水平評價方法,對科研項目關鍵技術的成熟程度從發現基本原理到實現產業化的過程劃分為 9 個等級進行定
82、量評價;三是項目驗收方面,通過科學嚴謹的機制嚴格把關項目驗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驗收工作由科技廳監督審計處負責組織或委托項目主管部門、科技中介機構組織,項目需先經過財務驗收,通過財務驗收后的項目方可組織會議驗收結題。項目驗收后,將基于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省科技計劃信用的管理辦法(試行) (粵科監審字2014118 號)對承擔單位、驗收組織單位、專家等進行信用記錄,并對信用評價結果進行管理?!爱a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方面,結合項目特點,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監管。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專項資金改變了原有的以評審立項、無償資助為主的單一投入方式,實現有償與無償、事前與事后、競爭性與穩定性、普惠性相
83、結合,對不同類型項目進行分類支持,在項目監管與進度管控方面與原有項目管理有所區別。其中,科技信貸專營機構補貼與補償、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企業和團隊補貼專題屬于事后支持,不需要簽訂協議;科技金融創投聯動、科技投融資風險準備金專題由省科技廳委托相關單位進行資金管理,并簽訂管理協議;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賽事組織單位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簽訂政府采購合同;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項目按照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方式簽訂科技計劃項目合同書。轉增為粵科金融集團注冊資本金的財政資金,由粵科金融集團自行安排和管理。具體執行方面,簽訂管理協議和采購合同書的項目按照協議和采購合同執行;簽訂科技計劃項目合同書的已按照規定在線上提交項目執行
84、報告,有項目內容和經費支出變更的單位已在線提交變更申請,并由省科技廳按照財政資金相關管理規定進行審核。省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專項支持的項目正按照進度計劃實施或結題驗收?!皠撔氯a助”方面,科技廳首先于各年度(2015-2017 年)年初向全省發布市科技創新券申報省級財政資金的通知,明確科技創新券的時間進度要求。各地市按照通知,結合自身情況組織具體安排科技創新券的申報、兌現時間,科技廳對地市按照通知要求提交申報材料及當地企業的申請材料進行集中審核,并及時提出完善意見。每年年底,省科技廳要求各地市提交工作總結,對當地科技創新券工作情況匯總。2016 年 10 月,在省科技廳在“廣東省科技業務
85、管理陽光政務平臺”科技創新券申報系統,省科技廳工作人員可隨時在系統中對地市科技創新券的申請、批復等的全過程進行監管。3.3. 項目檔案管理。項目檔案管理。該指標分值 2 分,評價得分 2 分,得分率為 100%。各個專題檔案管理均確保全過程留痕,查詢方便。首先各申報項目全部在省科技廳科技業務管理系統上申報,項目的申請資料,評審結論,實施過程的管理以及驗收申請等全過程全部在業務系統上進行及存檔,全程留痕,方便查詢及監管;其次項目申請書和驗收書的紙質材料,省科技廳也分別在檔案室保存。(六)(六)經濟性經濟性經濟性指標主要考察項目資金在預算執行進度與事項完成進度基本匹配的前提下,項目預算控制、資金使
86、用方式效率等情況。指標分值 5 分,評價得分 5 分,得分率為 100%。整體經濟性較高,以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為核心,撬動多方資源實現政策實施目標,實施過程中,未出現預算超出的現象?!案咝录夹g企業培育”方面,在貫徹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基礎上,研究制定財政政策過程始終堅持財政資金杠桿作用,一方面撬動地市資源,通過省市協同實現高企培育增長目標,一方面多種渠道發動企業,實現資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近三年省市兩級科技部門累計組織高新技術政策宣講超過 200場,現場參加政策培訓企業人員達到 2 萬人次,創設“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加強政策解讀,累計推送政策宣傳微信達到 30
87、0 篇,閱讀量達到 70 萬人次?!扒把嘏c關鍵技術創新”方面,一是充分發揮市場對創新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從而確保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二是通過前期調研,聚焦于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抓住科技攻關的關鍵點;三是在實際撥付中,資金分段撥付,在實現有效監管的同時實現財政撥付的均衡性?!爱a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方面,通過改變資金使用方式,提升資金使用效率。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 (粵府201686 號)文件精神,專項資金應改進分配方式,減少行政性分配,通過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通過風險補償、創投引導、股權投資、間接資助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
88、杠桿作用。在實際操作中, “科技信貸專營機構補貼與補償” “省市聯動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和省級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等項目充分貫徹政策實施思路,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放大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皠撔氯a助”方面,通過創新券的模式,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通過省市、縣給予配套的方式,撬動全省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投入超 16 億元。(七)(七)效率性效率性該指標主要考察專項資金的產出時效(是否在計劃內完成) ,指標分值 15 分,評價得分 11.44 分,得分率為 76.27%。各個專題項目實施進度雖有不同,但整體完成率較高。整個科技創新戰略而言, 根據粵發 2014 12 號提出的目標,就現有
89、數據, 主要核心指標完成情況較好, “R&D 投入占 GDP 比重”截至 2017 年已經完成 92.85%, “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完成率為 99.79%、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完成率為102.85%,該指標已經提前完成任務。表 2-7“科技創新戰略部分指標實現情況序號指標2020 年目標2017 年完成完成率1R&D 投入占 GDP 比重2.8%2.6%92.85%2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9 件以上18.96 件99.79%3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28%28.8%102.85%4技術自給率78%72.5%92.95%5每百名R&D人員發明專利申請量10.7
90、件以上/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 GDP16%左右/7互聯網普及率超過 78%,75%96.15%8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超過 7%/9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50%/10單位 GDP 能耗降低到 0.42噸標煤/萬元以下/數據來源:2017 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網宿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等, “/”為未找到相關數據?!案咝录夹g企業培育”方面,提前完成入庫培育指標及高企存量目標。2015-2017 年每年入庫培育企業分別是 3685 家、7873家、6577 家,分別達到預期目標的 105%、225%、188%(詳見圖2-7) ,每年入庫企業均達到預定的入庫培育目標,2015 年-
91、2017年, 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存量數分別是 11105 家、 19857 家、 33073家,分別達到預期目標上限的 115%、132%、127%(詳見圖 2-8),提前一年完成了入庫企業數量目標和高企存量數目標。圖 2-7 2015-2017 年高企入庫完成情況圖 2-8 2015-2017 年廣東省高企存量增長情況“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方面,截至評價基準日,核心指標完成度較高,選取了技術、人才、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四個維度的關鍵指標作為評價核心指標,其中發明專利、專利授權、技術服務、 服務企業數量完成度均超過 100%; 引進人才、 培養人才、累計新增銷售收入、累計新增利稅完成度均達到
92、80%以上;技術標準制定完成率為 65.7%,需要進一步提升(詳見表 2-8) 。表 2-8 效率性情況序號核心指標合同數量實際完成完成率1發明專利(件)31463858122.63%2專利授權(件)72463643.06%3技術標準制定(項)22914965.07%4引進人才(名)1664135781.55%5培養人才(名)7461675990.59%6技術服務數量(個)1050110557100.53%7服務企業數量(個)1524921308139.73%8累計新增銷售收入(億元)180.6145.380.45%9累計新增利稅(億元)24.920.6883.05%數據來源:中大咨詢整理“產
93、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 方面, 整體推進效率較高??萍夹刨J專營機構補貼與補償累計投入 1558 萬元,帶動銀行支持科技信貸超過 10 億元;省市聯動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杠桿達到 4 倍;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初步搭建完成,覆蓋全??;各年度創新創業大賽順利舉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皠撔氯a助”方面,各年度創新券資金已經提前下達,政策宣傳、實施工作順利開展,從資金使用的角度而言,省級財政資金兌現 9009.51 萬元,使用率為為 50.05%,項目推進需要進一步加強。(八)(八)效果性效果性該指標主要考察項目資金在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產出效益。 指標分值 25 分, 評價得分 19.10
94、分, 得分率為 76.40%。整體效益實現度較高,為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實施形成重要支撐?!案咝录夹g企業培育”方面,分別從高企規模、高企創新能力、 高企創新地位、 區域創新能力等方面推進相關指標實現突破,廣東省高企規模實現突破,全國領先,2017 年,接近北京和江蘇兩省市之和;高企個體創新活力大幅提升,戶均研發項目、發明專利授權增長顯著;高企創新主力軍地位更加顯著,2017 年高企營收總額4.61 萬億元, 新產品產值 2.34萬億元, 占比達到49.0%;2017 年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首次躍居全國第一?!扒把嘏c關鍵技術創新”方面,完成了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布局,研發推廣了一批重大創新產品,
95、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已經申請發明專利 3858 件,授權發明專利 463 件,發表 SCI 論文1371 篇、EI 論文 723 篇、ISTP 論文 126 篇;建設了一批產業基地,產生良好的行業應用示范效應,省重大科技專項已實現新增銷售收入 1453044.0892 萬元,新增利稅 206798.9241 萬元;建設了一批公共服務平臺,為科技創新提供全方位服務,省重大科技專項已制定國家、 行業和地方標準 149 項, 開展技術服務 10557項,服務企業 21308 家;培養集聚了一大批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為提升創新實力構建了堅實的基礎,在省重大科技專項的資助下,已培養和引進了大批科技創新人才,
96、引進人才 1357 名,培養人才 6759 名?!爱a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方面,科技信貸服務模式創新效果顯著,開創具有廣東鮮明特色的科技信貸發展模式并形成了“廣州科技信貸模式” ,為全市 905 家科技企業提供貸款授信超過 106 億元,實際發放貸款超過 78 億元,財政資金放大超過 15 倍。以創投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及產業創新發展作用明顯,創投聯動專題資金帶動各類社會資本投入科技創新領域超過 10 億元??萍荚贀;鸱湛萍夹椭行∑髽I成效明顯,截至 2017 年底,科技再擔?;鹄塾嫎I務發生額 3.035 億元,累計扶持科技型企業項目 39 個;科技金融服務網絡覆蓋全省,在線下建立
97、 31 個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實現全省覆蓋;創新創業大賽凸顯社會效應,自 2012 年承辦首屆大賽賽事工作以來,參賽企業數、團隊數大幅增長,全省參賽總數連續 4 年列居全國第一?!皠撔氯a助”方面,省市區(縣)三級聯動,為中小微企業創造創新環境。20152017 年,帶動全省各地市、縣(區)財政投入近 3 億元,撬動全省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投入超 16 億元,申請科技創新券企業數量6642家, 發放科技創新券企業數量5222家,發放科技創新券金額 66775.97 萬元,兌換科技創新券企業數量 3169 家,兌現科技創新券金額 28339.9 萬元。(九)(九)公平性公平性該指標主要考察扶持單
98、位對專項資金項目的滿意度,分值 5分,評價得分 4.98 分,得分率為 99.60%。整體而言,對于普惠性政策,如高企培育及創新券等政策,政策實施更強調政策宣傳、公開性,確保受惠對象能夠切實了解并申請政策支持; 對競爭性政策, 如 “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 “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著重通過科學、合理的篩選機制、管理、陽光透明的監督確保政策實施公平性。在實際調研中,滿意及非常滿意占比 95.23%(詳見圖 2-9) 。圖 2-9 資金整體滿意度情況主要反饋意見包括(1)加大項目的宣傳力度、組織項目申報培訓會; (2)簡化遞交材料環節,加快審批流程; (3)加大補貼力度,縮短款項撥付時間;
99、 (4)科技廳、財政廳在經費支出及企業管理建設方面給予指導?!案咝录夹g企業培育” 方面, 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申請、培育專項資金分配通過普惠性、準入制模式組織實施,目標是發展壯大全省高水平企業創新主體,促進我省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具有顯著非排他性、公共屬性特征,一方面入庫條件、程序公開,面向所有企業申報,并對獎補資金分配結果進行公示,受惠企業包括大中小型的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嚴格把關企業質量。對于接到社會公眾投訴的企業,組織專家進行現場核查,發現所投訴事項屬實的,堅決取消企業的高企資格。2015-2017 年期間,共核查公眾投訴企業數量達 11 家,實
100、現了依托群眾力量發現和取締高企中不公平現象,為企業成長創造健康的環境?!扒把嘏c關鍵技術創新” 方面, 一是通過陽光公開遴選項目,“雙盲評審”等環節,確保項目申報公平、公正;二是通過內部制約機制,確保項目申報公平公正,對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的管理權限實行橫向和縱向放權,對于橫向分權,由紀檢監察部門進行全流程監管,不同的業務部門只能對全流程的某個環節進行操作,形成規財處決策、業務處室執行、監審處監督三方協作制約的機制?!爱a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金融結合” 方面, 一是廣泛爭取意見,在申報指南發布前面向社會公眾廣泛征集對專項資金的需求意見;二是資金分配方式上,利用市場化機制篩選項目,通過因素分配法、專家論證、政府購買服務、引入第三方管理等方式,兼顧科技金融的普惠性予以支持。三是過程實施透明公開,省科技廳會同省財政廳對指南發布、項目申報、立項和預算安排、監督檢查、結題驗收等全過程按規定通過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系統陽光政務平臺進行信息化管理,并在省科技廳、省財政廳部門門戶網站上公開信息?!皠撔氯a助”方面,科技創新券申請門檻低、所需提交材料較簡單,因此對中小微企業來說是一項較為公平的普惠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