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前瞻:2025從“杭州六小龍“爆火看如何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報告(1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賽迪前瞻:2025從“杭州六小龍“爆火看如何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報告(15頁).pdf(1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2025 年 3 月 18 日 第2025 年 3 月 18 日 第1313期 總第 894 期期 總第 894 期 從從“杭州六小龍杭州六小龍”爆火看如何培育爆火看如何培育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 今年以來,“杭州六小龍”火爆出圈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成為我國新生代創新型企業的典型代表。賽迪研究院分析認為,“杭州六小龍”的崛起離不開前沿領域垂直深耕、行業痛點精準破局、青年尖端人才匯聚和服務型包容性創新生態的深度耦合,其經驗值得深度借鑒。建議通過強化前沿領域技術攻堅、探索差異化破局路徑、完善人才培育激勵機制及打造開放包容創新生態等,加速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
2、新型企業。-2-一、一、“杭州六小龍杭州六小龍”崛起帶來三方面重磅影響崛起帶來三方面重磅影響“杭州六小龍”是指崛起于杭州的 6 家處于前沿技術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科技新貴”企業,包括游戲科學、深度求索(DeepSeek)、宇樹科技、云深處科技、強腦科技和群核科技。六家企業憑借創新突破火爆出圈,成為全球科技界的焦點,也彰顯了我國新生代科技企業的崛起與突圍。從國際看,硬核科技突破引發全球關注,成為變革國際產業競爭格局的新變量從國際看,硬核科技突破引發全球關注,成為變革國際產業競爭格局的新變量?!昂贾萘↓垺痹谌斯ぶ悄?、機器人、腦機接口等硬科技領域的技術突破打破了傳統科技強國對尖端技術創新的壟斷
3、,推動全球產業競爭格局變革。其中其中,深度求索發布的DeepSeek-V3 和 R1 大模型以其“小算力高性能”特點給全球 AI 領域帶來巨大震撼,也引發國際資本市場震蕩。如 1 月 20 日DeepSeek發布R1大模型后,1月27日美國股市開盤即大幅下跌,其中英偉達股價下跌約 17%,AMD 股價下跌 6%。與此相對的是我國科技股持續上漲,2 月全月,恒生科技指數大幅上漲17.88%。同時同時,央視蛇年春晚舞臺上宇樹科技 16 臺人形機器人扭秧歌也引發全球關注。宇樹科技不但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快速進 -3-化,其四足機器人更是沖擊波士頓動力等全球巨頭。據高工機器人數據,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出貨
4、量全球占比近 70%,以壓倒性優勢位居世界第一。此外此外,強腦科技成為全球唯二融資超 2 億美元的腦機接口企業,云深處科技的“絕影 X30”機器人成為中國智造海外落地的標桿案例。這些企業正成為國際科技博弈和產業競爭中的關鍵變量,大大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前沿技術創新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從國內看,驅動技術應用與產業升級,成為打造新質生產力的新樣板從國內看,驅動技術應用與產業升級,成為打造新質生產力的新樣板?!昂贾萘↓垺钡尼绕馂閲鴥葎撔律鷳B注入強勁動力,也加速了技術應用與產業化拓展,推動產業技術轉型與升級。其中其中,DeepSeek 以開源和高性價比的特點以及支持免費使用、任意修改和衍生開發,大大
5、降低使用門檻,帶來大模型部署熱潮。今年 2 月以來,云服務廠商、科技企業、垂直領域行業企業甚至地方政府等紛紛接入 DeepSeek,針對具體需求定制化開發產品與服務,推動 AI 應用生態的繁榮。群核科技的 AI 設計工具生成10 萬種家居設計方案僅需 5 分鐘,大大壓縮家居行業設計周期,加速賦能傳統家居行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云深處科技的絕影 -4-X30 機器人已在電力、隧道、消防、安防等領域實現規?;瘧?,并打入新加坡電力系統市場,能夠在 40 C 高溫隧道完成 72 小時無人巡檢,為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創新范本。同時同時,“杭州六小龍”的崛起正重塑我國前沿科技創新信心,帶動風險投資、創業孵
6、化等創新要素向前沿科技領域集聚,甚至還引發各地創新布局的反思新熱潮,深圳、南京、合肥、濟南等多地評估創新能力、加入創新競逐,將加速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科技新動能。從技術上,引領行業前沿關鍵技術突破,拓展未來技術演進迭代新范式從技術上,引領行業前沿關鍵技術突破,拓展未來技術演進迭代新范式?!昂贾萘↓垺痹诙鄠€前沿領域的技術突破超越了單一產品創新范疇,更在底層方法論層面變革行業創新規則,重新劃定技術路線圖,不僅推動當前技術發展,也拓展了未來技術演進范式,為全球科技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例如,全球 AI 大模型“千模競逐”之下,算力作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業內篤信算力的“大力出奇跡”,即加大算力
7、投入將推動 AI 更智能,因而算力需求出現井噴式飆升。而深度求索提出的“算法效率優先”模型訓練路徑,打破全球 AI 領域對算力堆砌的路徑依賴,將大模型訓練 GPU 需求從動輒數萬片降至 2000 片,極大降低了模型訓練成 -5-本,也為發展中國家參與 AI 技術創新與應用帶來新機遇。此外此外,針對機器人成本高、落地難的問題,宇樹科技自研電機扭矩密度提升 40%,動態平衡算法可應對山地、雪地等復雜地形,系列技術突破疊加產業鏈優勢,使其B2-W機器狗以999美元低售價(波士頓動力 Spot 的 1/10)打進全球市場。這些創新案例正加速形成可復用的“中國方案”,重新定義下一代技術演進范式,進一步加
8、速全球技術演進與應用進程,推動技術突破、應用推廣、賦能與迭代浪潮。二、二、“杭州六小龍杭州六小龍”具有四大共性特征具有四大共性特征“杭州六小龍”具有一些共同的標簽:都處于人工智能、腦機接口、機器人等前沿領域,都各自取得突破性創新進展,都由年輕科技人才創辦運營,都屬民營小微企業且研發投入大、周期長,又都孕育或成長于杭州這座創新之城。六家企業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其內在創新基因與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垂直深耕,以自主創新驅動前沿技術突破垂直深耕,以自主創新驅動前沿技術突破?!昂贾萘↓垺本劢勾怪鳖I域開展前沿技術縱深突破,通過高強度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形成核心技術競爭力。一方面一方面,六家企業在生
9、成式人 -6-工智能、智能機器人、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等技術門檻高、研發周期長的垂直領域深度聚焦和持續創新,而非關注“短平快”式應用層創新和追逐短期市場熱點,推動其在細分賽道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例如例如,深度求索專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底層研發,憑借其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算法框架和算法體系,使 DeepSeek-R1 大模型以極致性價比在數學、代碼和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比肩OpenAI 的 o1 模型。強腦科技研發 0.1 秒級腦電信號解析算法,結合自適應深度學習模型,解析準確率突破 92%。游戲科學拒絕沿用全盤虛幻引擎,對現實場景進行實景掃描建模,并自研“混沌”引擎以適配毛發渲染、物理破壞、武術動作
10、等硬核需求,大大提升黑神話:悟空游戲中的物理式真實感。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垂直深耕離不開高強度的投入,各家企業研發投入甚至超行業均值2-3 倍,以“壓強式創新”構建起非對稱競爭優勢。例如例如,強腦科技從 2017 年起就保持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 50%以上,群核科技研發投入強度長期高達 47%以上,深度求索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在 40%以上,而宇樹科技 2024 年的研發投入占到公司總收入的 35%,均遠高于科創板企業 12%左右的平均水平。-7-精準破局,探索技術創新與應用拓展新路徑精準破局,探索技術創新與應用拓展新路徑?!昂贾萘↓垺被凇胺枪沧R創新”路徑,通過差異化技術突破和敏捷創新模
11、式,推動行業痛點的精準破局,加速驅動行業創新與應用拓展的范式變革。一方面一方面,精準定位行業痛點,在巨頭忽視的領域實現“邊緣顛覆”,探索出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的新路徑。例如例如,強腦科技繞開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倫理困境和主流路線壁壘,聚焦非侵入式柔性電極研發,其智能仿生手產品價格僅為同類進口設備的1/5,打開殘障輔助千億級民用市場。深度求索采用自主研發的混合專家模型(MoE)架構,改進多頭潛在注意力機制(MLA),把顯存占用降到了其他大模型的 5%-13%,為 AI 技術應用破除了成本壁壘。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企業在單點突破后快速擴展應用邊界,強化敏捷創新和場景裂變效應,加速企業技術商業化拓展。例如例
12、如,群核科技從家居設計工具起步,逐步衍生出數字孿生城市、自動駕駛、工業元宇宙、機器人訓練等 10 余個場景,服務企業超 2萬家,打造出“技術基座-場景裂變-生態衍生”的增長飛輪。云深處科技的四足機器人從早期的電力、礦山、建筑等工業和應急救 -8-援場景入手,通過場景反饋和算法優化加速驅動產品迭代,逐步向極端作業環境、教育科研和家庭服務等更復雜的場景應用拓展。人才匯聚,打造青年主導的尖端研發團隊人才匯聚,打造青年主導的尖端研發團隊?!昂贾萘↓垺奔哿艘淮笈錆M活力且具備前沿視野的青年拔尖科技人才,以“高密度人才+高活力團隊”的組合,加速提升企業“創新濃度”。一方面一方面,企業創始人均為技術背景
13、出身,并集聚起一支尖端研發團隊,形成“技術驅動”的企業決策與運行的機制。例如例如,深度求索創始人梁文鋒為浙江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系碩士,其公司 85%以上員工擁有碩士學位,40%以上有博士學位,且大多畢業于北大、清華、北航等頂尖院校。群核科技三位聯合創始人則有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育背景,并曾在英偉達、微軟、亞馬遜及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等全球知名公司和研究機構就職。強腦科技創始人韓壁丞為哈佛大學腦科學博士,云深處科技創始人朱秋國和李超均為浙江大學博士,朱秋國還是浙大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企業的研發團隊以青年人才為主,具有扁平化管理和敏捷決策特征,形成了讓青年團隊
14、“敢想敢試”的創新氛圍。六家企業創始人基本為 80 后(除朱秋國生于 1976 -9-年,王興興生于 1990 年)、平均年齡 40.8 歲,高管團隊平均年齡 34.3 歲。其中,DeepSeek 團隊成員平均年齡約為 28 歲,90后占比超 75%,95 后員工占比達 50%以上,也使公司有更少的傳統觀念包袱,更容易打破傳統技術和信條的路徑依賴。生態托舉,孕育于服務型包容型的創新之城生態托舉,孕育于服務型包容型的創新之城。杭州借助政策精準支持、開放包容的創新文化和豐富的創新資源要素,構建起“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催化科技企業爆發式成長。在政策上在政策上,推動政策精準適配,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
15、供研發補貼等為創新型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如針對硬核科技領域,推出 3000 億元規模的“3+N”產業基金、提出“三個 15%”科技投入政策等,并推出“政策超市”,加速政策資金直達快享。其中,群核科技初創期就獲政府 150 萬元無償資助,游戲科學所在的藝創小鎮為其提供了 100%房租補貼。同時,“有事服務、無事不擾”的“服務型政府”定位,避免了過度干預企業的自主性,又能在關鍵時刻為企業提供精準支持,讓企業從萌芽期便能專注于技術突破。在文化上在文化上,培育“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和社會氛圍,為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試錯環境,讓企業敢于探索“無人區”。如杭州通過設立人 -10-才創業保險、對“四新經
16、濟”包容審慎監管等舉措,讓創新創業者敢闖敢試。在資源上在資源上,杭州優質的創新資源、活躍的資本市場和完備的產業鏈為企業成長提供重要的生態助力。例如,“杭州六小龍”中有一半位于城西科創大走廊,這里以大學、大裝臵、大科創平臺為核心和眾多科技孵化器、科創園、特色小鎮組成的創新生態圈,為企業發展厚植創新沃土。浙江聚集了大量面向早期的創投基金,也擁有聚焦“投早投小投科創”的國資基金,合力滋養創投創業土壤。杭州及周邊的制造業、互聯網企業等則提供了關鍵的產業鏈配套、豐富的應用場景等,產業生態協同效應明顯。三、借鑒三、借鑒“杭州六小龍杭州六小龍”崛起經驗,培育催生更多創新型企業的幾點建議崛起經驗,培育催生更多
17、創新型企業的幾點建議 聚焦前沿顛覆性領域,強化核心技術攻堅能力聚焦前沿顛覆性領域,強化核心技術攻堅能力。圍繞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前沿領域,構建“國家戰略牽引-企業垂直深耕-生態協同支撐”的創新體系,打造垂直領域協同創新生態。加大對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動國家級大基金與地方專項形成聯動,重點支持底層技術攻關。鼓勵企業開展前沿顛覆性技術探索,對生物醫藥、量子信息等研發周期長、-11-風險高的領域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上浮”等超常規支持。鼓勵高校院所、龍頭企業與小微企業通過聯合共建實驗室等產業鏈協同創新平臺,促進行業技術交流與協作攻堅。擴大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保險補
18、償范圍,探索“政府-企業-保險”三方共擔模式,降低新技術應用的市場風險。培育培育“非共識創新非共識創新”,構建技術,構建技術-場景雙驅動機制場景雙驅動機制。鼓勵企業開展“邊緣顛覆”,探索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的差異化新路徑,支持攻堅“冷門技術”,對選擇非主流技術路線的創新主體給予容錯支持。探索設立國家級應用場景開放試驗區,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領域向創新企業釋放標桿場景,以超級場景牽引技術迭代。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重點城市布局國家級中試基地,提供低成本共享設備和工程化驗證服務,加速技術產業化拓展。圍繞腦機接口、人形機器人、數字孿生等重點產業設立專利導航中心,鼓勵企業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支
19、持開展“專利狙擊”與“標準卡位”,推動企業技術優勢轉化為規則優勢。完善人才培育激勵機制,打造頂尖人才蓄水池完善人才培育激勵機制,打造頂尖人才蓄水池。推動“新工科”改革,在雙一流高校開設智能科學與技術、未來機器人等交 -12-叉學科,實施企業導師雙軌制,鼓勵高校設立“產業教授”崗位。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揭榜領題”機制,強化青年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務中的參與度和主導權,探索設立“顛覆性技術青年專項”。構建科技人才多維評價與職業發展通道,破除“唯論文、唯帽子”傾向,建立“能力+貢獻+潛力”綜合評價體系。對應用型人才,將技術轉化收益、市場占有率納入職稱評審指標,對科研型人才,試點“終身教職”制度,保障其長期
20、穩定性。支持青年人才赴全球頂尖實驗室研修,建立全球化引才網絡,通過“工作簽證綠色通道”等招引海外青年科學家來華創業。做好“科技人才安居工程”,為頂尖科技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子女教育等一攬子保障。優化創新支撐生態,打造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優化創新支撐生態,打造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完善政策“靶向適配+動態迭代”機制,建立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精準支持體系。推動創新資源要素統籌規劃和合理配臵,完善創新平臺、孵化器、加速器等載體體系,鼓勵科研儀器設備、實驗室及算力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要素高效流通。建立技術創新容錯機制,鼓勵企業大膽嘗試、快速迭代,培育包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建立科技項目遺產價值評估機制,對具有戰略意義的失敗案例給予政策性 -13-補償。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網絡,完善國有創投盡職免責機制,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在長三角、粵港澳等區域試點建設“一小時創新生態圈”,依托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臵等創新資源及產業鏈生態,形成前沿突破-技術轉化-產業應用的鏈式集群。本文作者:賽迪研究院 趙會來 王凡 聯系方式:15103217994 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