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我國油菜種植發展的歷史角度來看,2002 年之前,菜籽油為食用植物油中消費量占比第一的品類,而后隨大豆進口增長、價格下降,其市場份額增加,種植油菜盈利空間縮小,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06 年全國油菜種植面積下降至 598.4 萬公頃,從 2008 到 2015年,我國在主產區連續實施 7 年的菜籽/菜籽油臨儲政策,從而促進其生產、保護農民利益。2015 年取消臨儲后行業迎來陣痛期,在進口菜籽成本偏低的情況下,菜籽 /菜籽油進口量逐年提高,直至 2019 年因多次從加拿大進口的油菜籽中檢出有害生物,中國海關于當年 3 月1 日取消加拿大最大油菜籽公司理查森國際公司對華出口資格,3 月 26 日中國海關總署撤銷了第二家加企威特發公司向中國出口油菜籽的許可證。而后兩年進口量降低,油菜籽播種面積重新進入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