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推動人形機器人加速發展,輕量化助推持續升級。2021 年以來,國家多部門陸續出臺了機器人產業相關政策,助力擴大機器人產業規模、豐富其應用場景、加速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未來在政策支持下,人形機器人技術迭代和實際場景落地有望提速。頭豹研究院預測,2024 年人形機器人行業預計仍以研發為主;隨著機器人廠商將量產訂單需求上報給上游供應商,部分零件有望實現降本,市場需求將逐步打開,預計 2025 年人形機器人量產能力達 20-30 萬臺、2030 年量產能力達 500-600 萬臺。從性能角度來看,人形機器人腿足動作復雜,對于自重、平穩移動要求更高,輕量化有助于提高人形機器人動態響應能力、負載和動作靈活性。從能效角度來看,不同于電動汽車,人形機器人的電池既要保證體積小,又要追求長續航,電池問題一直是行業發展的一大痛點。在電池技術暫無顯著突破的情況下,輕量化可以減少機器人在運動過程中的能量損耗。從高端進階角度來看,機器人往往需要借助更多工具實現功能化,輕量化設計使得機器人有更大空間加入各類傳感器,從而實現動作優化,提高動作準確性。2023 年 12 月 13 日,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發布了第二代人形機器人 OptimusGen2 的最新視頻,資料顯示OptimusGen2 實現了重量減輕 10kg、行走速度提高 30%、控制能力提升等重大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