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托卡馬克裝置以外,激光慣性約束和仿星器的技術路線也取得了較大進展。在參與 ITER 計劃之外,各國也進行了獨立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包括中國 EAST 和 HL-2M,美國 TFTR 和 NIF、德國 W7-X、歐洲 JET 等等,根據 IAEA 的統計,截至 2024 年 11 月世界范圍內聚變裝置達到 159 個,其中在運行的裝置有 100 個,在建設中的有 14 個,已規劃的有 45 個。這些裝置中除了托卡馬克以外,激光慣性約束和仿星器路線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美國國家點火裝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NIF)是世界上最大的慣性約束聚變設施和最大的激光裝置,由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于 2009 年 2 月建造完成,2022 年 12 月 NIF 首次實現聚變點火,并且實現了凈能量增益(輸入能量為 2.05MJ,輸出能量達到 3.15MJ),隨后在 2023 年連續三次實現點火成功,并不斷刷新凈能量增益的記錄;位于德國的 Wandelstein X-7 是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裝置之一,該裝置在 2015 年 10 月完工,在 2023 年實現了 1.3 吉焦耳的能量周轉,放電持續了8 分鐘,創下新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