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殖企業利潤改善,動保企業業績修復可期。通過回顧歷史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動保指數在豬價和養殖指數上漲后有顯著的滯后性:與養殖指數相比,動保指數的上漲通常會滯后兩至三個季度。自 2024 年二季度起,豬價開啟上行走勢至四季度高位回落,下游養殖端的盈利狀況與現金流情形均迎來轉機。諸多動保企業在三季度的收入及盈利環比初顯改善苗頭。經歷過 23 年的長期虧損,行業較為謹慎,24 年的社會面能繁補欄速度不及 22 年,產能增長較慢,2025 年生豬價格有望獲得支撐。此外,伴隨 2024 年飼料成本的逐步下行,上市豬企的生豬養殖成本隨之進入下行區間,單頭生豬的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資金情況好轉,資產負債率由 24 年 Q1 的 66%下降至 Q3 的 61%,預計四季度進一步下降。在此背景下,動保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大概率呈現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