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農村合作社
在我國,農村合作社是勞動人民為了改善生活條件,謀求共同的經濟社會利益,通過資金勞動技術或生產資料入股方式,在平等互助的基礎上,自愿聯合建立起來的一種互助性經濟合作組織。其成員以農民為主體。

2.農村合作社的類型
(1)提供服務型合作社
這是一種很傳統的合作社模式,可能很多農民朋友都接觸過。合作社主要為入社農戶提供統一服務,如:購置種子、化肥,提供農機作業、加工,銷售等服務,農戶繳費入社換取服務。
補貼會針對合作社的服務項目進行下發,如深耕作業、無人機防治病蟲害作業等,補貼福利體現在農戶上,則可能在入社會費上的減少等。
(2)土地托管型合作社 土地托管是一種新型的經營模式,農民將土地托管給合作社,合作社提供 從種到收 的全程服務,按畝收費,所得收成全部歸托管農民所有。
這種經營模式下,合作社可以申請規模經營補貼,至于補貼是歸合作社經營者所有,還是農戶所有,肯定會在入社協議上表明,但結果無非是補貼歸合作社所有,農戶入社費用較低;補貼歸農戶所有,入社費用高一些這兩種情況。
(3)股份制合作社
這種合作社不僅僅局限在提供服務上,重點在經營上。農戶或是以土地入股,或是以資金入股,在這種合作模式下,年底扣除經營等方面成本后,會給所有入股農戶分紅。
當然,在這鐘模式下,合作社通過統一規劃、經營,發展種植、養殖、休閑農業、農產品加工等項目,由于具備規模,只要有相關補貼項目,進行申請即可。
3.農村合作社經營模式的優勢
(1)可以把土地集中搞規模經營,提高生產效率 比如老張有10畝地,老王有20畝地
各種各家地,每家一年的產量算來算去就是那個樣。而規模經營以后就可以共同出資買大型農機具,用機械代替勞動,產量直接翻N倍。
(2)合作社可以供銷一體,大大降低成本
散戶買農資今年你買幾車肥,明天他買一些種子,不劃算。合作社組團后,就可以集團大批量統一購買農資,買的量大,價格也就相對優惠、便宜。
再說銷售這塊,單個農戶找銷路,不容易,因為你實力弱,產量低,沒人愿與你合作。合作社就不同了,作為一個農業組織有一定的實力,無論是與商超還是電商等渠道談合作銷路時,勝算就很大。
(3)合作社更容易拿到銀行貸款,解決缺錢問題
還有一個很多朋友都困惑的問題就是缺錢。缺錢怎么辦?很多人就想到去銀行貸款。那么,問題來了,普通的個人去銀行貸款的成功率有多少呢?可想而知。但合作社就不同了,作為農業經濟組織,一方面是管理農戶的集團組織,并且是正規的有財務流程的經營組織;另一方面對于銀行來說,信用度就大大增加了。再加上,國家很多金融政策給合作社等農業組織降低了門檻,所以,合作社貸款能力就很強。
以上就是有關于農村合作社的定義、類型及優勢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農村合作社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功能農業是干什么的?特點是什么?發展前景分析
什么是農業社會化服務?有什么特點?
什么是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都有哪些特征?類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