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升級與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背景下,零售行業與電商行業迎來新一輪的洗牌,一種依托“人際關系網”展開的分享式社交新零售模式逐漸成為零售新趨勢。那么,社交新零售到底是什么呢?它具有哪些優勢?該如何發展社交新零售?本文將具體介紹
1.社交新零售
“社交新零售”是電商平臺基于“新零售”發展前景,重塑和定義“人”“貨”“場”“圈”元素,并由此衍生出的新商業模式?!吧缃恍铝闶?社交+新零售=(品牌內容+社群會員+社交媒體)+(O2O+C2M+C2B+大數據+新物流)
”。具體而言,可將社交新零售理解為:服務商通過大數據挖掘,分析和發現相同或相似消費群體需求,利用品牌活動、泛娛樂化內容等賦能零售,通過社交媒介及場景聚集一批忠實會員或共同經營者參與私域空間交易的所有流通營銷活動,從而使服務商和消費者都能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零售方式。

2.社交新零售的特點
(1)定位精準
由于地區發展原因,不少城市尤其是三線以下城市零售也滲透率低,市場消費并不飽和;而隨著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三線及以下城市人群對知名品牌的接受度與認識度不斷提升,市場的不飽和導致部分地區部分人群欲購無物,且供應商庫存積壓,社交新零售的出現可以實現消費者的精準定位,幫助品牌完成精準營銷。
(2)模式創新
社交新零售有兩個問題最難解決,一是信任問題,二是服務能力問題。只跟品牌或品牌指定的代理商合作簽約,確保所有合作商品的正品、低價;通過嚴格把關品牌商品來源,來解決社交電商里最難構建的用戶信任。
(3)建立壁壘
巨頭間生鮮新零售之戰陷入膠著,除了概念創新并沒有和潛在的競爭對手形成足夠的差異化。另一個原因在于這些新零售們相互之間未形成壁壘,入局者越多競爭越激烈,生存環境也就越差。
3.社交新零售的發展策略
(1) 構建社群粉絲體系,挖掘品牌會員價值
“社交新零售”建立在粉絲經濟、會員經濟和熟人經濟的社交營銷基礎上,必須為粉絲、會員和專屬社群提供一對一服務,增加會員等級福利和增值服務。利用好“粉絲”的情緒資本,借助品牌和偶像為商品增值;
抓住“會員”的社會價值,引導他們參與零售交易與互動; 放大“熟人”的造血作用,激發他們主動搜索并帶動更多人消費。
(2)提高供應和運營能力,融入C2B、S2B2C模式
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入新零售企業的生產、流通、交易和售后環節,將C2B、C2M模式融入柔性生產,結合高效新物流與倉儲供應鏈提升整體傳輸效能。分銷平臺應當積極賦能S2B2C模式,降低銷售門檻,讓更多自帶關系網的小B店主零成本開店,成為企業的共同創業者,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的前提下輻射更多消費群體,實現供應鏈與運營的帕累托最優。
(3)加強差異化業態融合,拓展多元運營模式
創新企業應加強與大數據管理平臺、文化傳媒公司等異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對于價格敏感用戶,選擇拼購類社交方式,用低價激發消費熱情;
對于有分銷能力及想法的用戶,選擇會員制社交方式,實現“自用省錢,分享賺錢”; 對于轄區內普通家庭用戶,選擇線下社區團購方式,解決“一公里內商業購物”;
對于有共同興趣、易受 KOL 影響的用戶,選擇內容類社交方式,提高品牌黏性與流量變現能力。
(4)豐富社交營銷場景,投放創新性、趣味性內容
零售企業在社交風口必須重視碎片化、寬場景、多趣味的內容營銷投放。將主要精力和資金放在布局策劃及包裝價值上,在抖音、微信等主流社交平臺上開設專欄,將時尚買手短視頻創作、網紅博主直播帶貨等用于營銷推廣;
從微信私人號自媒體入手,啟動微網紅“造星計劃”,熟悉平臺商品,創新包裝、文案等,積累垂直精準粉絲群體。
以上就是社交新零售的定義及優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馬云的新零售是什么?什么是新零售?是什么模式?
最后一公里配送是?新零售如何解決最后一公里?
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特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