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重點提出碳達峰十大行動,分別在在能源、節能、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循環經濟、科技創新、碳匯、全民行動、試點建設等十個方面作出詳細部署,規劃了一系列行動目標。下面是十大行動重點內容介紹:
1、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
重點內容
嚴控跨區外送可再生能源電力配套煤電規模,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
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十四五”、“十五五”期間分別新增水電裝機容量4000萬千瓦左右。
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到2030年,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左右,省級電網基本具備5%以上的尖峰負荷響應能力。
2、節能降碳增效行動
重點內容
將年綜合能耗超過1萬噸標準煤的數據中心全部納入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
3、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
重點內容
石化化工行業:到2025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
4、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
重點內容
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
5、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
重點內容
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國家鐵路單位換算周轉量綜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陸路交通運輸石油消費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
“十四五”期間,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30年,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綠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
到2030年,民用運輸機場場內車輛裝備等力爭全面實現電動化。
6、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
重點內容
到2030年,省級以上重點產業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
到2025年,大宗固廢年利用量達到40億噸左右;到2030年,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左右。
到2025年,廢鋼鐵、廢銅、廢鋁、廢鉛、廢鋅、廢紙、廢塑料、廢橡膠、廢玻璃等9種主要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量達到4.5億噸,到2030年達到5.1億噸。
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0%左右。
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
7、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
8、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
重點內容
到203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
9、綠色低碳全民行動
10、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
重點內容
選擇100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

數據來源:《化工行業碳中和系列報告一:碳中和背景下的化工行業發展-211229(28頁).pdf》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世界各國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碳排放重要協議一覽
國家關于碳中和碳達峰支持性文件有哪些?相關文件政策整理
什么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如何實現雙碳目標?具體措施政策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