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AS消費者行為分析模型是由傳統領域的AIDMA模型發展而來的,是電通公司基于網絡媒介普及和發展的大背景而重構的消費者行為模型為,它更適用于當今互聯網環境下的品牌營銷。
AIDMA模型最早由美國廣告學家Lewis在1898年提出,該理論認為消費者從接觸信息到產生購買行為會經歷以下五個階段: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set(激發興趣)、desire(欲望)、memory(記憶)、Action(購買行動),五個遞進式消費者行為環節構成了完整的營銷過程。
在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前,消費者通過大眾媒體的廣告、他人介紹等方式獲取商品信息,對商品產生興趣進而形成購買欲望,留下記憶后做出購買行為。但隨著網絡時代到來,無論是誰都能很容易接觸到各種信息,當消費者注意到商品、服務或廣告之后,開始對感興趣的信息主動進行深入挖掘,并將獲得的信息與他人分享,這種主動的信息接觸越來越普遍,消費者己成長為具有“獨立而個性化的消費態度,希望參與市場和銷售的愿望以及對市場的明確關注結合在一起的新客戶,也就是說,除了從業到消費者的信息傳遞之外,消費者自主進行的信息搜索與信息分享這兩大行為特征對最終決定購買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以消費者訴求為中心的AISAS行為模型被重構出來。
A--Attention:引起注意:消費者通過大眾媒介、戶外、互聯網移動終端、口碑傳播等方式接觸產品信息。通過全方位的傳播引起潛在消費者的注意,也實現普通大眾與潛在消費者的分流。
I--Interset:激發興趣:潛在消費者對品牌營銷傳播的信息產生興趣,在被動告知的基礎之上又有了對品牌信息的新需求,從而開始卷入到整個營銷活動中。
S--Search:信息搜集:在消費者興趣被激發后,必然需要進一步了解品牌和產品,最便捷的是通過網絡搜集。
A--Action:產生購買行動:如果消費者對品牌及產品感到滿意,則產生購買行為。
S--Share:信息分享: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并不是品牌營銷的終點,消費者之間的口碑傳播、體驗心得分享才能夠達到品牌推廣的目的。信息的分享有可能引起其它消費者的注意,成為下一個營銷活動閉環的起點。
AISAS模型擴大了AIDMA模型中行為變化的過程,即把購買行動(Action)擴大為信息搜集(Search)、產生購買行動(Action)和信息分享(Share)。

其中,信息搜集(Search)和信息分享(Share)分別是是產生購買行為和吸引潛在消費者的重要環節,這兩個環節主要依托于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帶來的口碑形成。值得注意的是,AIDMA模式強調的是A—I—D—M—A的過程,必須一步步有階段性地推進,而AISAS則不必拘泥于過程順序。

在如今的創意營銷作用下,只要營銷活動引起了消費者興趣,即時沒有最終購買,用戶也會樂意分享品牌或產品相關的內容,因此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品牌營銷應當注重利用社交媒體的傳播優勢,擴大品牌和產品的影響。
以上就是對AISAS模型的簡單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AARRR模型是什么?主要內容有哪些?
什么是有效市場理論?主要觀點是?前提假設主要內容一覽
什么是蝴蝶效應?給我們什么啟示?
微笑曲線理論是什么?提出者是誰?形成原因是?
EVA指標是什么?經濟增加值的計算公式及估值模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