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mi庫存管理
當前,關于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的定義尚未統一:
我國交通運輸部曾頒發過法規性文件,即《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對這種管理模式進行了概念界定,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增進信息在供應鏈上游與下游企業之間的暢通性,上游企業會及時獲取下游企業在銷售、庫存兩方面的數據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積極參與下游企業的庫存管理之中,進而增強庫存管理的有效性。
馬士華認為VMI將供應鏈上的所有成員或企業全部集合成一個系統的整體,以追求供應鏈成本最低和效率最高作為終極目標,在共同簽署長期合作協議的基礎上由供應商主動管理與控制庫存,承擔相應的責任,為供應鏈的改良付出不懈努力,逐漸創建完善的供應鏈庫存管理系統。
美國生產與庫存控制協會于本世紀初組織了相關學者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了概念界定:這一模式的推行,要求供應商與用戶共同堅持信息共享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內從供應鏈中采集庫存、需求兩方面的信息,對庫存物資的管理與控制任務主要由供應商承擔,這樣能從整體上降低供應鏈成本。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措施就是要讓供應商能及時獲取庫存信息,根據庫存變化情況調整庫存管理策略,既要快速對下游企業需求予以回應,也要爭取用戶滿意。

2.vmi模式特點
與傳統庫存管理模式相比,vmi模式具備如下特點:
(1)信息即時共享
供應鏈環境下節點企業或成員相互之間的信息在VMI模式下是開放交合的,供應商通過分享客戶的需求和庫存信息,并保持與客戶及時暢通地溝通以合理地配置資源。信息共享能夠促使供應鏈中各相關企業因即時共享需求信息,從而降低信息被扭曲的程度。
(2)供應商持有庫存所有權,即在整個供貨過程中,庫存的所有權全部歸供應商所有,直至需求物料被客戶設備使用或消耗為止。在結算付款環節,遵循先使用后付款的原則,以客戶實際消耗數量為結算單位。
(3)更準確的需求預測
由于可以即時共享客戶的需求信息,供應商可以更加自主地進行內部運營策略的調整,以滿足客戶需求。在需求預測方面,供應商可以擺脫因信息交流不暢或者信息閉塞造成的信息失真問題。
3.VMI模式的優勢分析
VMI作為一種先進的庫存管理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各自為政的庫存管理模式,可以降低交易雙方的庫存管理成本,增加企業盈利性,更能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情況。
對于整條供應鏈而言,VMI模式主要優勢在于:(1)
實現信息共享,提高庫存管理決策數據的準確性;(2)減少供應鏈層級,加快庫存管理數據的處理速度;(3)牢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戰略合作關系;(4)降低整體物流、溝通等交易成本。
對于制造商來說,其具有“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的客戶”雙重身份,通過 VMI
中的框架協議,制造商與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合作的戰略關系,可以快速得到需求方的庫存消耗數據,及時地掌握銷售時點并反饋自身的庫存水平、需求信息和生產計劃等情況。具體而言,作為“上游的供應商”優勢在于:(1)更加充分地掌握價格波動等市場信息,及時科學修正需求預測,降低“牛鞭效應”的影響;(2)平滑庫存水平和產能,增加生產柔性,從而制定科學的采購計劃安排經營生產;(3)和下游客戶及時有效溝通,盡可能消除需求的不確定性,從而減少安全庫存。
作為“下游的客戶”優勢在于:(1)隨著計劃和訂單職能向供應商轉移,自身采購部門的計劃和訂貨成本下降;(2)通過數據共享,供給方會根據庫存水位和需求情況自行補貨,降低缺貨和積壓風險。
已上梳理了vmi模式的定義、特點及優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聯合庫存管理?分類包括?優勢有哪些?
零庫存管理是指什么?特點是?如何實現?
什么是庫存周轉率?計算公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