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生態紅線
簡單來說,生態紅線就是指一個最低的生態環保要求,是指對維護國家區域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具有關鍵作用,在提升生態功能、改善環境質量、促進資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須嚴格保護的最小空間>范圍與最高或最低數量限值。

2.生態紅線的內容
(1)第一條是重要生態功能區的保護紅線。指的是水源涵養區,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蓄洪水等。城市發展需要安全健康的水源,這是一條經濟社會的生態保護安全線,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
(2)第二條是生態脆弱區或敏感區保護紅線。即重大生態屏障紅線,可以為城市、城市群提供生態屏障。建立這條紅線,可以減輕外界對城市生態的影響和風險。廣東韶關便是珠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3)第三條是生物多樣性保育區紅線。這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紅線,是為保護的物種提供最小生存面積。紅線就是底線,如果再開發就會危及種群安全,非常緊迫。
3.生態紅線的劃定范圍
(1)重點生態功能區:指生態系統十分重要,關系全國或區域生態安全,生態系統有所退化,需要在國土空間開發中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以保持并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主要類型包括水源涵養區、水土保持區、防風固沙區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區。
(2)生態敏感區:指對外界干擾和環境變化具有特殊敏感性或潛在自然災害影響,極易受到人為的不當開發活動影響而產生負面生態效應的區域。
(3)生態脆弱區:指生態系統組成結構穩定性較差,抵抗外在干擾和維持自身穩定的能力較弱,易于發生生態退化且難以自我修復的區域。
(4)禁止開發區:指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自然文化資源保護區域,以及其他禁止進行工業化城鎮化開發、需要特殊保護的重點生態功能區。
(5)其他:其他未列入上述范圍、但具有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環境敏感、脆弱的區域,包括生態公益林、重要濕地和草原、極小種群生境等。
以上就是有關于生態紅線的定義、內容及劃定范圍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生態紅線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生態板?優缺點分析
什么是城市生態系統?功能與特點分析
什么是海洋資源?保護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