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期證券是什么
短期證券一般是指投資者在進行證券投資時,并無長期投資的意圖的證券;短期證券的變現能力非常強,因為公司可以隨時在證券市場出售,這些有價證券,因此常被人們稱為“準現金”。

2.短期證券的投資原則
(1)投資的有價證卷必須具有較高的變現能力(Liquidity):交易活躍,交易成本較低的債券和股票均屬于邊現能力較高的有價證券。
(2)投資的有價證券必須具有較低的投資風險: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
(3)投資的有價證券必須具有較短的到期日,投資期限越長,風險越高。
(4)兼顧有價證券的投資收益。
3.短期證券的投資渠道
(1)政府債券:信用風險低、利率低、利息免交所得稅: 短期國庫券(Treasury Bills):1年左右,最常見的使91天或182天。
中期國庫券(Treasury Notes):期限為1-5年 長期公債(Treasury Bonds):5-7年
(2)可轉讓存單:證實持單人再開單銀行存在一定金額的定期存款之可轉讓信用工具,面額10萬元,期限30-360天,風險小,利率高于政府債券和商業票據。
(3)商業票據:信譽良好的公司簽發的無擔保短期承兌票據30-270天。利率高于債券,二級市場不發達,難提前兌現靈活性差。
(4)銀行承兌匯票:銀行簽發并承兌,或者由其它付款人啟發并經過銀行承兌的匯票,通常用于籌措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的資金。時間30-180天,利率和風險高于政府債券。
(5)短期貸款:閑置資金借給其他企業,依靠企業之間的信用來維系,極其輕易發生信用風險。
(6)公司債:公司在債券市場上向大眾發行的一種債務憑證。面額1000,時間5年以上,利率和信用風險均較高。
(7)股票:公司籌措自有資金的權益憑證,利率高,風險大。作為短期證券投資不適宜。
4.短期證券投資的目的
公司購買短期有價證券主要有兩大原因:
(1)首先是作為現金的替代品。由于短期證券的收益率一般會高于銀行的存款利率,而有些有價證券如政府債券,又具有極低的風險和極高的變現能力,所以不少企業愿意將一部分閑置的資金投資于短期有價證券上,來獲得一定的收益,再等到企業急需資金時,這些短期有價證券又具有極高的變現能力,能及時解決企業資金問題。
(2)其次是企業完全將短期有價證券作為一種短期的投資。企業時常在手頭上會積壓一定的資金,而在短期之內又會有資金的流出。這樣的話,積壓大量的現金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一種隱性的損失。而且有些企業的經營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和循環性。在資金需求不高的季節里,企業可以把一部分資金暫時投資在有價證券上,以期有一定的投資報酬,待資金需求時,再將這些有價證券變現。
以上就是有關于短期證券的定義、投資原則、投資渠道及投資目的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證券市場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推薦閱讀
什么是證券投資基金?分類有哪些?
什么是證券交易印花稅?為什么證券交易要交印花稅?
《恒泰證券:中國證券私募管理人報告2021(47頁).pdf》
《畢馬威:2022中國證券業調查報告系列-證券行業趨勢及戰略洞察(3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