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臺的起源
中臺理論最初來源于阿里巴巴,2008
年阿里集團因為內部之間系統的隔離,業務目標不同步,導致眾多業務系統冗余,為了解決內部煙囪式的業務系統建設,適應快速多變的用戶需求,建立了共享業務事業部并在內部成立了“五彩石”的項目團隊,即如今的“中臺”業務服務中心。
阿里集團的中臺是圍繞以商品交易為核心的業務來展開,交易的對象主要是用戶的商品,交易過程中涉及到用戶瀏覽商品、查看商品詳情資料信息、評估商品價格信息并在網上下訂單,同時還包含該用戶對訂單的物流跟蹤與售后事宜,阿里對于如此眾多的業務領域已建立了包含:會員中心、商品中心、交易中心、訂單中心、評估中心、支付中心、售后中心等多個信息化業務領域,這些業務領域的子系統都可以服務于阿里的淘寶平臺、天貓平臺、網站系統、小程序等業務領域,最大限度的幫助了電商企業用戶的需求與阿里各個子系統之間內部管理不平衡的問題,這便是阿里的業務中臺。

2 什么是中臺
中臺與平臺其實目標都是一致的,它們都是從頂層設計的角度為了解決內部與外部信息化疊加問題,中臺是在平臺的基礎上衍生出新的管理模式。為了快速響應用戶的需求,平臺模式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企業運用平臺模式建立信息化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在行業內的競爭力,而中臺主要解決了前臺與后臺之間工作不協調問題,中臺可理解成平臺的升級版,它存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前臺業務的創新,更快速的應對企業市場的變化,真正做到企業自身的能力與用戶需求匹配。
中臺與前臺和后臺對應,屬于系統中能夠重用的業務組件集合,在技術實現上具有松耦合、高內聚的特性,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支撐企業的業務擴展以及數據的分析挖掘。中臺是從多個相似的前臺業務應用共享的需求中產生的,因此最先提出的中臺就是業務中臺。對于互聯網企業或信息化建設顯著的大型企業,能夠抽離出業務系統的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由單獨的數據處理平臺提供存儲和計算能力,這就是數據中臺。除此之外,企業會依據自身信息化管理的特點衍生出諸如研發中臺、移動中臺、AI中臺、組織中臺等其它中臺,這些中臺匯聚統一在大平臺下為企業提供了層次分明的信息化中臺。

3 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
(1)業務中臺:業務中臺是與企業的業務場景緊密關聯的,它的目的是為了抽離出業務邏輯本身,使業務組件具備共性實現重復運用。它的實現技術是依附在微服務架構模式上,以業務規則處理引擎為驅動,打通各業務組件的功能以實現滿足業務場景的需求。
(2)數據中臺:數據中臺是將提取不同數據源的規則與不規則數據,并將數據進行清洗、識別、分類、融合等,它的目的是為了提供給相應的數據分析組件去使用,這其中包括了數據資產管理、數據集成服務、數據開發工具、數據展示引擎、數據挖掘分析等。數據中臺保證了數據的質量以及維護了數據的生命周期,能為業務中臺提供更好的服務。
(3)技術中臺:技術中臺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為了支撐業務中臺而具備的技術實現方案,如支撐中臺的微服務技術實現組件,包括:服務治理、分布式緩存、分布式消息、調度系統、配置中臺、微服務監控等;另一方面是比業務中臺更加抽象的業務實現,比如人工智能方面的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中臺既保障了業務中臺與數據中臺的技術支持,也保障了業務與數據中臺的業務實現。
推薦閱讀:《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數據中臺行業白皮書(47頁).pdf》
《36Kr: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數據中臺研究報告(44頁).pdf》
《愛分析:非結構化數據中臺實踐白皮書V2(65頁).pdf》
《德勤&百度:從數據到知識知識中臺賦能企業智能化升級(2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