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發布了《2020年世界就業趨勢展望報告》。
報告主要提供了四個關鍵信息:
首先,預計的較低的經濟增長和缺乏包容性很可能削弱低收入國家減少貧困和改善工作條件的能力。
第二,對勞動年齡人口未充分利用的更全面的衡量方法揭示了工作機會方面的重大差距。
第三,工作質量仍然存在很大缺陷。
第四,在獲得工作和工作質量方面存在嚴重的不平等現象。
全球就業和社會發展趨勢
勞動力利用不足影響了全球4.73億工人,是單獨考慮的失業人數的兩倍多。這種未充分利用是與時間有關的就業不足以及個人或結構性障礙所致的結果,這些障礙阻止了潛在的勞動力進入勞動力市場。單單失業率不足以衡量勞動力市場的疲軟,特別是在低收入國家。
圖1 2019年全球勞動力市場成果不平等選定指標

按地區劃分的就業和社會趨勢
一、非洲
非洲面臨著與體面勞動赤字和貧困有關的重大挑戰,并且該區域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低的地區。非洲有53.9%的工人生活在貧困中,定義為生活在人均日收入低于3.20美元以下的家庭中。相比之下,亞洲及太平洋的工作貧困率(18.8%)要小得多。估計有85.8%的非洲工人是非正規就業者。
此外,非洲工人中有58.0%受雇于低技能的職業,其中包括生產力低下的行業,例如小農農業。只有12.3%的工人從事被歸類為高技能的職業。由于工作年齡人口的強勁增長,未來幾年勞動力市場的挑戰將變得更加明顯。
圖2 1990-203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北非人口的估計和預測

二、美國
在美國,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增長為2.4%,以國際標準較高,但低于2018年的2.9%。GDP增長的下降可能部分反映了2018年減稅政策帶來的短期經濟刺激措施的衰退。在加拿大,經濟增長低于美國;預計2019年約為1.5%,但預計2020年將有所增長。
2019年,北美的總失業率為3.9%。在加拿大和美國,自2007-08年金融危機引發的大衰退以來,失業率都在穩步下降。這兩個國家,特別是美國,在2008-10年失業率上升,花了近10年才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
圖3 1991-1991年加拿大和美國2021年失業率

三、阿拉伯國家
該地區存在高度兩極分化。一方面,它包括一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高的石油出口國,即海灣合作理事會(GCC)的成員國: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另一方面,非海灣合作委員會集團由目前陷入或最近陷入沖突和戰爭的國家和那些有大量難民涌入的國家組成??偟膩碚f,非海灣合作委員會集團的國家的貧困水平很高且持續存在。
利用勞動收入評估不平等
在2004年至2017年期間,全球勞動力收入份額大幅下降。最近的下降是幾十年來勞動力收入相對于資本收入下降。在高收入國家,最近勞動力份額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自雇者的平均勞動力收入的下降。
全球勞動力收入分配不平衡。盡管主要由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推動,在過去13年里導致全球勞動力收入不平等下降,但各國內部的勞動力收入分布幾乎沒有變化。利用勞動收入分配作為總收入分配的代理,表明數據限制導致早期的研究嚴重低估了欠發達國家的總收入不平等。
圖4 勞動力收入和估計總收入分布與人均GDP相比:2004-17年選定國家前五分之一的勞動力和總收入份額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國際勞工組織:2020年世界就業趨勢展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