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
在月21日,省新聞辦公室召開《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省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處處長李冠濤解讀并回答記者提問。
《行動方案》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行動目標、主要任務、投融資體制改革、保障措施。
1、行動目標:立足于海南實際情況,圍繞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制造業(即“3+1+1”產業),“五網”基礎設施,民生公共服務,社會投資等重點領域,高度聚焦投資效益與質量,著力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下功夫,通過實施三年投資新政,在完成年投資增速不低于10%的同時,到2023年,全省投資結構更加合理,投資質量明顯提高,投資效益逐步提升,產業集群效應進一步釋放,產業投資對GDP拉動作用更加凸顯,讓海南自貿港建設早期收獲體現在全省宏觀經濟發展的質量和速度上。
2、主要任務:以任務促改革、以實干謀發展,我們主要通過以下四大任務來推動實現行動方案設定的目標。一是優化產業投資結構,構建以“3+1+1”產業為主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二是補齊“五網”基礎設施短板,提高服務效率。三是加大公共領域投資,提升民生公共服務水平。四是增強市場活力,吸引更多社會投資。
3、投融資體制改革:一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確保將最優質土地、生態資源、投資環境留給最好的投資者。二是拓寬投融資渠道,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自貿港建設。三是創新投資監管模式,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投資監管機制,實現事前備案服務到位、事中事后監管到位。四是實行“承諾即入制”“極簡審批”投資便利化制度,提升項目落地效率。
4、保障措施:為做好行動方案落實工作,主要從實行項目分級推動責任制、全面加強項目要素保障、落實主體責任高質量招商引資、細化年度項目清單、發揮重點園區作用、強化責任落實等6方面做好措施保障工作。

《行動方案》主要亮點有哪些?李冠濤做了解讀
1、把產業投資擺在突出位置
《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更加注重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投資質量,立足于海南實際情況,主動調整投資結構,圍繞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制造業(即“3+1+1”產業)加大海南產業與國內外產業鏈的融合力度,聚焦產業投資,高質量投資建設一批重大產業平臺,建成2個-3個千億級和5個-7個百億級重大產業平臺,帶動形成若干創新要素集聚、配套體系完備的產業集群,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切實提高“3+1+1”產業在投資中的占比,提高投資效益和質量,推動海南投資高質量發展。
2、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更加注重重大項目建設
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明確以項目為抓手,做好《行動方案》落實工作。更加注重重大項目對投資的拉動作用,重點推動投資權重大、影響范圍廣的項目建設,力爭總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占全年投資的比重每年增加2個百分點以上。在產業投資方面,以園區為載體,重點抓好百萬噸乙烯、??趪H免稅城等項目建設,打牢全省產業基礎;在基礎設施方面,重點推進??诿捞m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三亞新機場、洋浦集裝箱樞紐港小鏟灘碼頭、??诟垴R村港區三期集裝箱碼頭、邁灣水利樞紐等工程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在民生公共服務方面,加快推進海南大學觀瀾湖校區、海南醫學院新校區、省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項目、省疾控中心異地新建等一批項目建設,提升民生公共服務水平。
3、無縫對接項目招商和開工工作,全鏈條推動項目建設
《行動方案》明確了省領導、市縣領導、11個重點園區領導招商任務,確保產業項目源源不斷持續落地,連續壯大產業投資規模。同時,《行動方案》要求無縫對接招商和項目落地開工環節,對企業與省政府簽約協議內容按季度進行跟蹤評估,推動合作意向投資項目轉化;對市縣(園區)簽約項目,建立全省招商引資“簽約項目庫”,全鏈條跟蹤服務。經省招商聯席會審核通過的項目,超過一年未開工建設的,注銷該項目的審定結果,取消項目落地市縣當年招商工作考核評估資格。
4、把制造業放在較為顯著的位置
制造業一直是我省產業發展中的一塊短板,創新能力不強、拳頭產業不多,升級空間較大。為進一步推動我省制造業發展,切實發揮制造業對夯實產業基礎、拉動有效投資重要作用,省發展改革委在起草《行動方案》時把發展制造業提升到更為顯著的位置,做好增量發展和存量調整,把全省制造業做實做優做強。主要發展著力點為:在??趪腋咝聟^、洋浦經濟開發區、澄邁老城經濟開發區、定安塔嶺工業園、儋州木棠工業園等園區布局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航空器、機器人、海工裝備、游艇等高端裝備制造及維修業態,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以應用和市場為導向,鼓勵和支持國內外大型裝備企業在海南實施技術成果轉化,開展省內企業綠色、智能化技術改造,積極培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生態;持續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應用新技術為傳統產業提質增效,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除此之外,李冠濤還就《行動方案》的行動目標、產業投資結構優化、激發社會投資活力等方面回答記者提問。
1、2021-2023年民生公共服務每年投資增速10%左右
此次出臺的《行動方案》內容十分豐富,三年內除了要實現年投資增速不低于10%、到2023年全省投資結構更加合理,投資質量明顯提高等總體目標外,李冠濤就產業投資、“五網”基礎設施、民生公共服務、社會投資等4個方面要達到的目標進行具體解讀。
產業投資方面。2021-2023年,“3+1+1”產業每年投資增速12%左右,至2023年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不低于67%,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0%以上。
“五網”基礎設施方面。2021-2023年,每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3%左右,進一步提高全省基礎設施投資水平,填平全省基礎設施發展差距。
民生公共服務方面。2021-2023年,每年投資增速10%左右,到2023年,全省公共服務設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社會投資方面。2021-2023年,每年社會投資增速10%以上,社會投資活力持續提升。
2、把制造業提質增效穩定發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優化產業投資結構是《行動方案》的主要任務,未來三年海南在促進產業投資方面如何發力?對此,李冠濤介紹產業投資將從五個方面發力:
旅游業方面。在打好離島免稅“牌”的同時,大力發展“醫療+旅游”“文化+旅游”“體育+旅游”,吸引更多不同消費層級人群來海南旅游消費。
現代服務業方面。充分釋放自貿港政策優勢,建設新型離岸國際貿易企業服務中心打造國際貿易“碼頭”、培育打造“區塊鏈+金融”產業集群、建設洋浦國際冷鏈中心、形成區域性國際會展中心、打造“國際設計島”等。
高新技術方面。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石油化工新材料、現代生物醫藥產業;培育發展南繁、深海、航天產業;優化升級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高端食品加工產業。
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方面。以熱帶水果和冬季瓜菜、“三棵樹”、漁業轉型為重點,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保橡膠樹擴檳榔樹和椰子樹、深海網箱養殖、農產品深加工等途徑,打造特色拳頭產品,促進海南農業提質升級,增加競爭力。
制造業方面。把制造業提質增效、穩定發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好增量發展和存量調整,把全省制造業做實做優做強。
3、嚴格落實“承諾即入制”等投資便利化制度
海南在拓寬投融資渠道、激發社會投資活力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李冠濤表示:一是為投資者創造一流干事創業環境。進一步推廣完善“畝產論英雄”機制,確保將最優質土地、生態資源留給最好的投資者;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實現政務活動“零跑動”、便民利企“優服務”,增強市場主體在海南投資興業信心;降低投資成本,推動資源要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切實提高資本運行效率,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自貿港產業體系建設。
二是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做好專項債、REITs產品發行、PPP等推進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社會資本投資熱情。獲得中央、地方政府投資補助的有收益項目,可將政府投資作為項目資本金,擴大融資能力,提高社會融資總規模。同時,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投資基金的作用,吸引社會資本發起設立項目制專項子基金,拓寬重大項目融資渠道,支持重大項目建設。
三是實行高效、便利的投資監管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在“管得住”前提下,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投資監管機制,完善“互聯網+監管”模式,實現事前備案服務到位、事中事后監管到位。
四是嚴格落實“承諾即入制”等投資便利化制度。社會投資項目,嚴格落實“非禁即入”制度,企業其投資行為符合和執行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取得建設用地、滿足開工條件并按行政審批機關告知的內容作出承諾,政府部門直接發放相關證書,即可開工建設。
來源:海南日報客戶端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白皮書(2021)(149頁).pdf
普華永道: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指南(91頁).pdf
海南自貿港前景大嗎,未來如何?有哪些好處?一文看懂!
博鰲亞洲論壇:商業貿易行業自由貿易協定:亞洲的選擇(11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