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

目錄

綠色建筑是什么

綠色建筑就是在有效滿足建筑基礎性功能的條件下,利用建筑節能、節水等設計對資源進行再利用,以環保理念為指導,盡量減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人們創設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2019年我國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中對綠色建筑給出了明確定定義: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概念上的綠色建筑一是廣義上的節能,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強調減少資源的浪費;二是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滿足人們使用上的要求,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

綠色建筑發展歷程

(1)試點示范階段

1986年,原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出臺《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明確通過增加墻體保溫性能達到節能30%標準的要求,被業內稱為“一步節能”,實現了我國建筑節能標準“零”的突破。1996年,該標準經過修訂后將節能率提高到50%。

2001年,《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冊》出版。

2003年,《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發布。

200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廣和普及節能技術,制定并強制推行更嚴格的節能、節材、節水標準。

2005年,原建設部印發《關于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建筑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友好等方面的目標和任務。同年在北京召開的綠色建筑大會正式提出我國開始發展綠色建筑,這是綠色建筑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2)全面發展階段

2006年,《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頒布實施,明確了我國綠色建筑的定義、內涵及技術要求。這一年,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專業委員會成立,受到了全球同行的關注。

2007年,《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試行)》和《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法》印發,參照國際通行做法,構建我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

2008年,成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節能與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對外以中國綠色建筑委員會的名義開展工作。

2009年,我國政府發布了《關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提出要立足國情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

2009年11月底在積極迎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召開之前,中國政府做出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并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

2009年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環境測控優化研究中心成立,協助地方政府和業主方申請綠色建筑標識。2009年、2010年分別啟動了《綠色工業建筑評價標準》、《綠色辦公建筑評價標準》編制工作。

2011年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數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綠色建筑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呈現出良性發展的態勢。截至到2011年底,中國取得綠色建筑標志的項目達353項,2647棟建筑,3488萬平方米,其中設計標識項目330項,建筑面積為3272萬平方米;運行標識項目23項,建筑面積為216萬平方米。其中2011年,全國獲得綠色建筑標志的項目是241項,1950棟建筑,建筑面積2504萬平方米。隨著中國綠色建筑政策的不斷出臺、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綠色建筑實施的不斷深入及國家對綠色建筑財政支持力度的不斷增大,中國綠色建筑在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迅猛發展態勢。2012年5月國家財政部發布《關于加快推動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

(3)快速發展階段

2013年以來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同時還對";十二五";期間綠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確。

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發布,將綠色建筑發展列為新型城鎮化主要指標,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同時提出了“十三五”綠色建筑發展目標要求。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新時期我國建筑方針“適用、經濟、綠色、美觀”,將綠色納入其中,發展綠色建筑成為國家戰略。

(4)轉型升級階段

2019年,發布了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

2020年發改委發布了《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方案中提出了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星級綠色建筑持續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斷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斷完善,裝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穩步提升,綠色建材應用進一步擴大,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全面推廣,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綠色建筑創建活動,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社會氛圍。

目前,我國綠色建筑發展基本形成目標清晰,政策配套,標準完善,管理到位的推進體系。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節約能源:充分利用太陽能,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及采暖和空調,減少采暖和空調的使用。根據自然通風的原理設置風冷系統,使建筑能夠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導風向。建筑采用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平面形式及總體布局。

節約資源:在建筑設計、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中,均考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要減少資源的使用,力求使資源可再生利用。節約水資源,包括綠化的節約用水。

回歸自然:綠色建筑外部要強調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和諧一致、動靜互補,做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綠色建筑的實現途徑

綠色建筑的實現途徑主要有建造方式、材料選擇、建筑類型和運維模式等,其具體內容介紹如下:

建造方式:選擇裝配式建筑,尤其是鋼結構建筑更加受政策傾斜。同時對于傳統建筑的建設,也應當盡量實現資源節約,比如用鋁模板替代傳統的木模板。

材料選擇:選擇綠色建材,綠色建材一方面反映在材料生產過程中的資源節約上,另一方面也反映在建筑使用過程中,綠色建材的性能使建筑更加節能環保。

建筑類型:積極選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被動式建筑類型。

運維模式:建筑運行過程中能耗巨大,應當結合最新建筑科技成果進行智慧運維。

細分領域主要是裝配式建筑、鋁模板;綠色材料制造、綠色建材檢測;BIPV;建筑節能、電力智能運維等。

綠色建筑評價指標

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規定,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5類指標組成,且每類指標均包括控制項和評分項;并設臵了提高與創新加分項。

(1)安全耐久:建筑安全使用建筑的最基本前提,建筑耐久是提升建筑使用時間、降低再建成本、減少資源消耗的重要途徑。

(2)健康舒適:人們正常使用建筑的重要保障,健康舒適的環境可以減少疾病風險,提升人們工作和學習效率。該指標從室內空氣品質、水質、聲環境與光環境、室內熱濕環境四方面對綠色建筑達到健康舒適性能提出了具體要求。

(3)生活便利:從出行與無障礙、服務設施、智慧運行、物業管理四方面對綠色建筑提出要求,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便利工作生活,明顯提升居住質量。

(4)資源節約:從節地與土地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綠色建材四方面提出要求,節省消耗、減少排放、降低成本的建筑生產運維方式是必然趨勢。

(5)環境宜居:從場地生態與景觀、室外物理環境兩方面對環境宜居提出要求,綠色建筑應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處,通過合理規劃場地生態與景觀,減少噪音、光污染及熱島效應,提升人們生活舒適性。

(6)提高與創新:鼓勵綠色建筑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在建筑各環節和階段采用先進、適用、經濟的技術、產品和管理方式,創新發展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評分表

綠色建筑評價的總得分計算公式是:Q=(Q0+Q1+Q2+Q3+Q4+Q5+QA)/10,其中Q是總得分;Q0是控制項基礎分值,當滿足所有控制項的要求時取400分,被評為基本級;Q1-Q5是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5類指標評分項得分;QA是提高與創新加分項得分。滿足每類評分的控制項且評分項得分不低于30%、進行全裝修、且滿足對應技術要求后,根據公式計算后的60、70、85分分別評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補貼政策

北京《北京市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綠色生態示范區項目市級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取得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項目分別給予50元/平方米、80元/平方米的獎勵資金,單個項目最高獎勵不超過800萬元。

上?!渡虾J薪ㄖ澞芎途G色建筑示范項目專項扶持辦法》

支持范圍包含8項,其中支持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示范項目。利用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的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二星級綠色建筑運行標識項目每平方米補貼50元,三星級綠色建筑運行標識項目每平方米補貼100元。符合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示范的項目,采用太陽能光熱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45元;采用淺層地熱能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55元。

重慶《關于完善重慶市綠色建筑項目資金補助有關事項的通知》

對獲得金級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仍按項目建筑面積25元/平方米的標準予以補助,但資金補助總額不超過400萬元。

浙江《浙江省深化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促進綠色建筑發展實施意見》

對獲得國家綠色建筑二星(含2A住宅性能認定)和三星(含3A住宅性能認定)標識的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按照規定給予財政獎勵。

山西《關于印發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綠色建筑扶持辦法(試行)的通知》

綠色工業建筑項目,獲得國標二星級運行標識的,按照建筑面積給予100元/㎡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獲得國標三星級運行標識的,按照建筑面積給予150元/㎡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綠色民用建筑項目,獲得省標三星級運行標識的,按照建筑面積給予100元/㎡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獲評為近零能耗的建筑,按其地上建筑面積給予200元/㎡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山東《山東省省級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綠色建筑示范獎勵標準為:一星級15元/平方米(建筑面積,下同)、二星級30元/平方米、三星級50元/平方米,單一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示范方案批復后,根據方案包含項目的綠色建筑標識星級,獲得二星、三星級設計標識的,先撥付50%,獲得運行標識再撥付50%。

寧夏《寧夏回族自治區綠色建筑示范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對通過自治區驗收評估、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示范項目按照建筑面積給予獎補:一星級15元/平方米,其中,一星級設計標識獎勵3元/平方米、運行標識12元/平方米;二星級30元/平方米,其中,二星級設計標識獎勵5元/平方米、運行標識25元/平方米;三星級50元/平方米,其中,三星級設計標識獎勵10元/平方米、運行標識40元/平方米,單一項目獎補資金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陜西《關于加快推進陜西省綠色建筑工作的通知》

二星級綠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積,下同),三星級綠色建筑80元/平方米。省財政對一、二、三星級綠色建筑的獎勵標準,分別為每平方米10元、15元、20元。

吉林《吉林省建筑節能獎補資金管理辦法》

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每平方米獎補25元;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每平方米獎補15元,一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將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獎補。

綠色建筑國家政策

2006年5月住建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為綠色建筑提出完整評價體系,圍繞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六大維度,給予建筑一/二/三星級的評價結果。

2012年4月國務院《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1)切實提高綠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到2020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30%,建筑建造和使用過程的能源資源消耗水平接近或達到現階段發達國家水平;2)到2014年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力爭到2015年,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0億平方米以上。

2013年1月國務院《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在政府投資建筑、商業房地產開發、工業建筑、新農村建筑等領域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要求“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

2014年4月住建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在2006版的基礎上增加施工管理、提高與創新等指標體系,在評分過程中采用指標權重計算法。

2016年12月國務院《“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提高到50%。實施綠色建筑全產業鏈發展計劃,推行綠色施工方式,推廣節能綠色建材、裝配式和鋼結構建筑。

2017年2月國務院《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提升建筑設計水平,突出建筑使用功能及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環保等要求,提供功能適用、經濟合理、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環境協調的建筑設計產品。

2017年3月住建部《關于印發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十三五”時期,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建筑節能標準加快提升,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推廣比例大幅提高,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有序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逐步擴大,農村建筑節能實現新突破,使我國建筑總體能耗強度持續下降,建筑能源消費結構逐步改善,建筑領域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2019年3月住建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將指標體系更改為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提高與創新六大維度,同時完善綠色建筑的評價體系

2020年7月住建部、發改委等七部門《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星級綠色建筑持續增加,裝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穩步提升,綠色建材應用進一步擴大,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全面推廣。

2021年10月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應用,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

參考資料:

建筑裝飾行業:BAPV、BIPV發展提速如何看待其經濟性?-220103(41頁).pdf

【研報】建筑建材行業深度報告:綠色建筑系列(一)綠色建筑大勢所趨行業升級孕育新機-210621(22頁).pdf

《建筑裝飾行業:建筑變革尋機土拍“競品質”開啟地產鏈新時代-210823(25頁).pdf》

相關報告:

《能源基金會:綠色金融支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實施路徑研究[106頁].pdf》

《裝配式建筑與綠色建筑行業深度研究之六:保障性租賃住房綠色及裝配式建筑的重大發展機遇-20211216(37頁).pdf》

《【研報】建筑行業:《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助推裝配式技術升級國鐵集團工作會議召開-210109(44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