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

目錄

去中心化是什么

去中心化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凱文凱利早在二十年前出版的失控中就寫出,未來的九種趨勢,其中之一就是去中心化。為了充分理解去中心化的概念,首先需要對去中心化和中心化(Centralization)進行下區分,中心化結構如圖

中心化

在權力結構上,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區別是就是集權與分權的區別,中心化系統中,每個節點連接中心,一旦中心喪失或者連接喪失,整個系統就會遭受巨大的破壞。而去中心化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可以連接其他節點,中心是根據節點所能吸引到的節點自動誕生的,即使某個節點出了問題或者中心出了問題,整個系統會自動適應并產生新的中心。

在組織結構上,每個節點都有可能成為中心,這就代表著直線管理型組織需要變成網絡化組織,多層級的指揮鏈更短且更加扁平化。在組織之中不是僅僅下屬環繞領導,更多的以生產力要素為核心配置資源,這就優化了資源配置,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強了基層組織和員工們的活躍性。

從時間的維度上,中心化是中心恒定,而去中心化是中心的變動。去中心化在每個時刻可能都有中心,但整體時間的維度上,中心不斷改變。因此,去中心化是一個動詞也是一種進程。

形象的表述的話,去中心化這種結構,是一個擁有眾多節點的系統。去中心化,不是無中心,而是中心多元化,在企業中,就是員工或者團隊有權利根據當下的情況做出決策,而非一切都需要領導拍板,甚至可以說,領導也是一個可以變換的職位,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當然,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去中心化可以類比網絡,是一個沒有中心、由一大群彼此相連的小圓點、一堆彼此指向相互糾纏的箭頭織成的網,幾乎沒有邊界,多變而具有彈性[1]。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內容

去中心化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化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絡內容生產過程。

與早期的互聯網(Web1.0)時代不同的是,現在的網絡(Web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全體網民共同參與、權級平等的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隨著網絡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絡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2.0興起后,Flickr、Blogger等網絡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與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共同進行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

越來越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絡服務的出現,Web2.0的特點越發明顯,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使得為互聯網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更加多元化,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提升、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聯網更加扁平、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定中心。簡單地說,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賴中心,節點離開了中心就無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四個特征

(1)沒有強制性的中心控制,也就是權力被分散,中心會從群體系統中自動涌現;

(2)節點具有自治的特質,自治意味著次級單位需要根據內部規則以及其所處的局部環境狀況而各自做出反應,這代表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統一指揮; ;

(3)節點之間彼此具有連接,這種鏈接是以信息共享的方式存在的;

(4)去中心化是一個動態過程,而共享正是實現去中心化的過程。

去中心化的應用

社交媒體

1)滴滴打車

世界應用廣泛的公交車與當下熱門APP“滴滴打車”形成了“中心化”與“去中心”的鮮明對比。用戶可從身感知:當乘坐公交車時需前往距離乘坐點最近的(集中點)公交站,且其線路覆蓋也許只能到達距離目的地一定范圍內。而“滴滴打車”的面世改變了這一格局,使用者可以在任意一個可通行地點作為中心尋找服務,用戶在使用的時間內為“中心”,而每一個提供出行服務的車輛也為一個“中心”。

2)新浪微博

在微博中,任何人都能去連接別人影響別人的節點,成為某一領域的中心。微博粉絲量巨大的明星具有一定的號召力,能夠影響眾人,但并非一家獨大,在微博上有著很多明星是影響眾人的中心,每個明星依靠著粉絲的力量,在一定時期內影響著別人,但是此類人沒有強制影響粉絲的權力,他的影響力會隨著他自身的發展而變化,當其不紅的時候,他的中心影響力便會不斷削弱。同樣微博上還存在著眾多現在具備潛力的新人,他們最開始默默無聞,但通過微博他們自身不斷發展,也能漸漸產生自己的影響力并且在某個時期內成為一個中心。每個人都可以去連接和影響別人,當自己的發聲和價值主張吸引了別人的關注和支持,那么他就成了一個中心,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中心,每個中心都依賴于每個個體的支持擁簇,離開個體便不存在中心。

金融服務

1)比特幣

比特幣開創了去中心化密碼貨幣的先河,比特幣在五年的時間內實現價值增漲300倍。比特幣區塊鏈為一套分布式數據庫,從中添加比特幣符號,并規定協議使其可在數據庫中安全轉移,且無第三方參與,如此一來組成一套完整的貨幣傳輸體系。

2)以太幣

以太幣是以太坊的一種數字貨幣,被視為比特幣2.0。以太坊是在比特幣的基礎上為解決比特幣拓展性不足而誕生的平臺。開發者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利用各種模塊搭建應用。而開發者們需要使用以太幣來支撐應用的運行。

3)內容分發平臺

今日頭條及其他

今日頭條基于個性化推薦引擎技術,根絕每個用戶的興趣、位置等多個維度進行個性化推薦,推薦內容包括新聞、音樂、游戲等。應用實質在于以用戶為中心節點。

去中心化交易所

去中心化交易所,Decentralized Exchange,是基于區塊鏈的交易所,它并非采用由機構托管交易的方式(把用戶資金和個人數據存儲在中心化服務器上),而是利用智能合約等匹配模式匹配數字資產的買家和賣家,采用點對點交易的方式。從技術角度來看,去中心化交易所是通過鏈上的智能合約來實現交易的,從治理角度來看,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治理帶有開放和社區驅動的屬性。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即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中文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是基于區塊鏈核心思想理念,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通證經濟等技術實現的,由達成共識的群體自發產生的共創、共建、共治、共享的協同行為衍生出來的一種組織形態,參與者有著共同的目標,通過網絡遠程方式協作,用代碼而非法律保障利益關系,它是區塊鏈解決信任問題后的附屬產物。

去中心化計算

去中心化計算,Decentralized computing,是把硬件和軟件資源分配到每個工作站或辦公室的計算模式。相比之下,集中式計算則是將大部分計算功能從本地或者遠程進行集中計算。去中心化計算是一種現代化的計算模式。與之相反的集中計算,則普遍存在于早期的計算環境當中。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機系與傳統的集中式網絡相比有很多優點。臺式計算機發展迅猛,它們的潛在的性能遠遠超過要求的大多數業務應用程序的性能要求。結果,大多數桌面計算機存在著剩余的閑置計算能力.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系統,可以發揮這些潛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然而,它是否增加了整體網絡的有效性依然值得商榷

參考資料:

[1]高蘭亭.基于信息共享的去中心化管理模式構建研究[D].長安大學,2017.

相關報告:

去中心化應用:DApp安全指南(41頁).pdf

天下秀-公司深度報告:乘風而起領航紅人經濟-211130(21頁).pdf

【研報】商業貿易行業深度研究:去中心化還是再中心化?從人和平臺解構紅人經濟-20200701[16頁].pdf

【精選】2021年區塊鏈行業DeFi去中心化金融分析報告(25頁).pdf

【研報】傳媒行業2021年年度策略: 去中心化內容生態+順周期復蘇+5G應用-20201117(35頁).pdf

InterValue:2018互聯價值-高實用性去中心化分布式應用開發平臺白皮書(85頁).pdf

區塊鏈行業元宇宙(六):元宇宙的運行之“DAO”-211125(27頁).pdf

溯元育新:DAO人類協作的新疆域(199頁).pdf

通信行業元宇宙深度報告:十問元宇宙如何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211111(89頁).pdf

火幣研究院:DEX的進擊之路——成長邏輯和未來推演(40頁).pdf

【研報】通信行業行業區塊鏈專題深度二:DeFi使能金融生態鏈上重塑完善數字貨幣金融體系-210516(41頁).pdf

TokenInsight:去中心化交易所研究報告(15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網絡劇
下一篇:客戶關系管理(CRM)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