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質量管理,即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是由菲根堡姆于1961年提出。全面質量管理就是指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
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
(1)全面性:是指全面質量管理的對象,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
(2)全員性:是指全面質量管理要依靠全體職工。
(3)預防性:是指全面質量管理應具有高度的預防性。
(4)服務性:主要表現在企業以自己的產品或勞務滿足用戶的需要,為用戶服務。(5)科學性:質量管理必須科學化,必須更加自覺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先進的科學管理方法。
全面質量管理常用的七種工具:
(1)統計分析表法和措施計劃表法:質量管理講究科學性,一切憑數據說話。
(2)排列圖法:是找出影響產品質量主要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3)因果分析圖法:又叫特性要因圖。按其形狀,又被稱為樹枝圖或魚刺圖。它是尋找質量問題產生原因的一種有效工具。
(4)分層法:又叫分類法,是分析影響質量(或其他問題)原因的方法,其辦法是把收集來的數據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類,把性質相同,在同一生產條件下收集的數據歸在一起。這樣,可使數據反映的事實更明顯、更突出,便于找出問題,對癥下藥。
(5)直方圖法:是頻數直方圖的簡稱。它是用一系列寬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長方形表示數據的圖。長方形的寬度表示數據范圍的間隔,長方形的高度表示在給定間隔內的數據數。
(6)控制圖法:是以控制圖的形式,判斷和預報生產過程中質量狀況是否發生波動的一種常用的質量控制統計方法。它能直接監視生產過程中的過程質量動態,具有穩定生產,保證質量、積極預防的作用。
(7)散點圖法:是指通過分析研究兩種因素的數據之間的關系,來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相關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