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診療制度是我國將國際上初級醫療,次級醫療和三級醫療服務體系中的先進經驗與我國醫療事業發展國情融會貫通后創造出的符合我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服務體系制度,既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傳統管理方法,也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一種資源配置手段,可以有效改善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象。分級診療是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各有所長,逐步實現從全科到專業化的醫療過程,其內涵可以用十六字方針概括,即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
(1)基層首診
也被稱作社區首診制。即一般常見病、多發病患者基層首診,診斷后再確定是否達到轉診要求?;鶎邮自\在國際上并無直接對應的概念。從服務內容上來看,基層首診即是國際上普遍稱作“守門人(gatekeeper)”制度的基層門診醫療服務。以英國的NHS體系(Nationa
lHealth
Service)中的“守門人”制度為例,享有政府提供的NHS醫?;颊叱顺霈F緊急的威脅生命的癥狀以外,必須先由“守門人”即全科醫生提供門診醫療服務,并由全科醫生決定患者是否需要轉診到醫院等大型醫療機構36。在國內現行的分級診療體系中,一般而言,基層首診要求患者除急診外,居民若要到上一級醫療機構接受醫療衛生服務,須經過社區全科醫生的轉診。提供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需要有充足的全科醫生人力資源,充足的藥物儲備,并且與大綜醫院之間要有高效的轉診機制。
(2)雙向轉診
雙向轉診是指醫療衛生機構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而進行的大綜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之間建立的一種轉院診治過程。對于一般常見病及多發病患者,應先選擇在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就診,而急危重癥、疑難疾病以及超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治范圍患者則應轉至上級醫院就診。雙向轉診分為“橫向轉診”、“縱向轉診”兩種,根據病情需要進行的上下級醫院之間、綜合醫院與??漆t院之間的轉診過程。一般來看,目前我國分級診療的轉診方式符合縱向轉診的方式,即需要進行轉診的患者根據基層、二級、三級醫療機構逐級轉診,危重患者可越級轉診。病情已穩定或已處于康復期的患者及時轉診到下級醫療機構。
(3)急慢分治
急慢分治是指在醫療機構功能定位明確的基礎上,大型醫院為患者進行急重癥的醫療服務,當患者進入病情恢復期時,可由大型醫院轉入到基層衛生機構進行康復治療。急重癥、疑難癥患者可直接到二級以上醫院就診,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患者可在基層首診。急慢分治應當以疾病譜、疾病分類分期、患者分類或手術分級診療管理等為切入點,明確急性病和慢性病的種類,以及同一個疾病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急慢區分,引導患者到適宜的醫療機構接受相應醫師的診療。
(4)上下聯動
“聯動”是對相關聯事物存在狀態的描述,原意是指一個事物的運動或變化會帶來其它相關事物的運動或變化。在衛生服務領域,“上下聯動”定義為具有明確層級之分或所屬關系的不同機構或單位之間就共同的目標達成而采取的廣泛地、深入地、持續地合作或互動行為。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工作要求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進行分工合作、明確各自職能,增強大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的交流協作,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