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生物仿制藥

生物仿制藥

目錄

生物仿制藥是什么

生物仿制藥是指與原研生物藥“高度相似”的生物藥,其非活性成分與參照藥可能有微小的差異,但在安全性、純度和效能上并無實質差異,中文通常稱為生物相似藥、生物相似物,英文名稱包括biosimilars、similar biologics、Follow-on biologics等。目前各個國家對生物仿制藥的定義并不一樣,但也有幾個共同的點。

EMA:生物仿制藥(Biosimilar)是指與現存的生物藥相似的生物藥。相關監管機構應用嚴格的標準在比較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評價研究中。質量研究包括徹底的結構和活性物質的生物活性比較,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應該展示兩者的收益和風險沒有明顯的差異,包括免疫反應的風險。

美國FDA:提議生物仿制藥(Proposed biosimilar product)是指與參照藥高度相似的產品,它們在安全性、純度和有效性沒有臨床意義上的差異。

WHO:相似生物治療藥物(Similar biotherapeutic product)是指與已批準的生物治療藥物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上相似的生物治療藥物。

印度DBT:相似生物制品(Similar Biologics)是與已批準的生物治療藥物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上相似的生物治療藥物。

加拿大衛生部:隨后進入的生物制品(Subsequent entry biologics)是通過展示與一個參照藥相似,跟隨一個在加拿大通過審批的版本上市的生物藥。

韓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生物仿制藥(Biosimilar)是與已批準的生物藥物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上相似的生物藥物。

日本衛生勞動與福利部:生物仿制藥(Biosimilar)是與現存的生物藥相似的生物藥。

中國CFDA:生物類似藥(biosimilar)是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與已獲準注冊的參照藥具有相似性的治療用生物制品

生物仿制藥

生物仿制藥與原研生物藥的區別

生物仿制藥與參照的原研生物藥都屬于生物技術藥,在本質上是沒有差異的,但是兩者卻各有優缺點

(1)原研藥

優點有治療專類疾病的有效性;來源于臨床試驗和上市后數據的安全性數據;緊密監控生產過程和細胞系以防止藥物的大的改變

缺點:價格昂貴;生產過程和細胞培養條件的改變能導致批次間的異質性;沒有完整的臨床試驗能展示批次差異影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沒有試驗展示批次間的PK差異;沒有試驗展示免疫原性不隨變化而變化

(2)生物仿制藥

優點:更低的藥物價格(降價幅度沒有非專利藥物大);促進藥企的創新和競爭力;廣泛的臨床數據來展示生物相似性

缺點:新的生產株和過程導致與原研藥的差異比批次間的差異更大;用不同的細胞系和生產過程導致更多的藥物結構上的差異;當從生物藥轉換到生物仿制藥時,理論上存在免疫原性反應和副作用的風險[1]。

生物仿制藥

生物仿制藥的特點

(1)藥理學特征:采取靶向治療,針對性強;分子結構復雜,藥理活性高,穩定性較差;藥物本身具有營養價值,毒副作用??;易出現免疫反應和過敏反應。

(2)研發過程中的特性:一種生物仿制藥從開始研發到最終上市大概需要8-10年的時間,遠遠高于化學仿制藥3-5年的時間。一般來說研發一種生物仿制藥需要耗資0.75-2.5億美元,而研發化學仿制藥只需要100-500萬美元。研發周期長、研發投入高決定了生物仿制藥行業的高風險、高門檻,當然也奠定了它的高收益。

(3)檢驗上的特殊性:檢驗生物仿制藥安全性的主要評價標準是等效性。評價等效性的標準有兩個:一是制劑等效性,要求仿制藥與專利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濃度、劑型、給藥途徑,而在外形、輔料、包裝上的不一致則是可以被允許的。對于活性成分相同,劑型不同的仿制藥被認為不具有等效性。二是治療等同性,經試驗證實安全有效,符合制劑等效性要求,滿足生物等效性,生產過程嚴格按照GMP標準進行

生物仿制藥的優勢

(1)時間優勢

仿制藥省去了原研藥批準之前重復進行多年的動物研究和人體研究,從而節省大量時間、人力和財力,只要通過證明和原研藥具有生物等效性即可獲得批準上市。

時間優勢在制藥行業中十分敏感,仿制藥建立在原研藥臨床研究數據的基礎上,從而縮短研發時間,在原研藥到期時能夠及時的獲準上市。在我國,大部分的仿制藥企業均有較高的生產實力,從基礎設施的配備到人力資源的分配各個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強企配強人,我國有20多萬科研人員在從事仿制藥研發工作,為大型仿制藥企生產仿制藥提供了技術支持,從而減少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使仿制藥能夠盡快的造福公共利益。

(2)價格優勢

一種原研藥與該原研藥所對應的仿制藥,同一規格的藥品可能效果并不強多少,但是價格卻高的離譜,相較仿制藥來說,價格少則五六倍,多則數十倍。比如,瑞士羅氏公司生產的羅氏芬(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售價為65元左右,而國產品牌同樣規格的頭孢曲松注射劑仿制藥,價格僅為10元左右;治療偏頭痛的藥物西比靈(鹽酸氟桂利嗪),售價二十幾元一盒,仿制藥則為4、5元;又如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藥物三九皮炎平(醋酸地塞米松)10元,而仿制藥售價為2、3元,生活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由于原研藥在研發時投入資金量巨大,原研藥上市時售價高昂,使得多數民眾無法消費,在原研藥保護期滿后,大量的仿制藥橫空出世,維護了公共利益,仿制藥在降低藥品價格,減少醫療費用開支方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沒有創新就沒有仿制,多個國家出臺適時的政策在鼓勵創新和維護公共利益之間取得平衡。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美國出臺各種制度和政策促進仿制藥產業的發展,仿制藥的上市為美國節省了1萬多億美元的醫療費用開支。

(3)國情和政策優勢

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廣大人民群眾的醫療支出水平偏低。尤其是一些急需專利藥物治療的病癥,在農村地區,甚至多數的城市地區都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供給。只有少數人才能享受到專利藥的治療,而專利藥的價格又遠遠超出了一般患者的醫療消費水平,導致公共健康受到威脅。仿制藥的出現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一線生機,為了維護公共健康利益,很多國家都開始建立仿制藥鼓勵政策。仿制藥的發展是與當下多國政府的政策相一致的,鼓勵仿制藥產業是國情和政策的發展方向[2]。

生物仿制藥市場規模

我國是仿制藥使用大國,仿制藥仍然是我國醫藥市場的主導力量。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統計,截至2020年底,中國有4460多家原料藥和制劑生產企業。在2020年獲批生產的化學藥物中,創新藥有14個品種,而仿制藥有722個,占比98.1%。仿制藥市場規模增速高于創新藥:2014年至2018年創新藥及仿制藥市場規模的CAGR分別為4.8%、8.0%;仿制藥規模持續增大:根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2019年中國仿制藥市場規模約為8425億元,較2018年增長了4.2%。


生物仿制藥

參考資料:

[1]劉亮.國內外生物仿制藥監管政策情報研究[D].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2016.

[2]任曉函.仿制藥專利侵權問題研究[D].山東:煙臺大學,2014

生物仿制藥相關報告:

【研報】醫藥行業專題報告:集采重塑仿制藥競爭格局重視創新及醫保免疫方向-2020201214(135頁).pdf

【公司研究】博瑞醫藥-博學宏才祥麟瑞鳳稀缺的高難度仿制藥專家-20201231(37頁).pdf

【研報】仿創行業專題報告(二):從藥品結構調整看仿制藥投資的預期差-20200318[38頁].pdf

【研報】醫藥健康行業:仿制藥帶量集采常態化建議關注創新產業鏈與藥店龍頭-20200831(57頁).pdf

【研報】醫藥行業仿創藥行業專題報告(一):遲到的專利懸崖及未來仿制藥板塊投資機會探討-20200227[17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同業存單
下一篇:科創板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