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

目錄

特色小鎮是什么

2014年10月李克強在云溪小鎮首次提出特色小鎮的概念。特色小鎮是響應我國經濟轉型、城鄉協調發展、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國情下誕生的一種創新創業發展平臺,通常是指具有良好的基礎設施、空間優勢、社區功能依托當地的特色資源,如以特色文化、產業、自然條件、建筑景觀等特色資源建立的小鎮,其產業特色鮮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經濟規模。特色小鎮的發展會對區域內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鄉統籌等方面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自2016年7月,我國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后,國家各部委及各省份紛紛圍繞特色小鎮建設出臺相關文件,并從資金、政策等多角度出發為特色小鎮的建設提供幫助。根據三部委發布的文件中對特色小鎮的含義進行明確的解釋:“中國特色小鎮是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以及住建部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并計劃在2020年,培育出具備特色、富有活力,集合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為一體的特色小鎮?!?/p>

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的內涵

特色小鎮,主要就體現在“特”、“色”、“小”、“鎮”四個字上。

(1)“特”的含義為小鎮必須要獨具特色,擁有特別的產業屬性,特色小鎮在早期的建設過程中,需要滿足當地的文化背景以及社會結構特點,打造獨具一格的旅游業、以及農業,構建高端產業聚集地;

(2)“色”指的是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環境優美,而且要在開發工作中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產業工作的推進和生態保護共同發展;

(3)“小”指的是整體的規模并不大,將所有的資源有效整合,通常條件之下,規劃面積要比建設主體面積的1/2大,對于小鎮居民數量也有一定的限制,數量在3~5萬以內;

(4)“鎮”指的是和行政區劃單位以及將經濟效益作為發展目標的園區不一樣的區域,關注文化建設工作,帶有一定的“非鎮非區”特點,它實現了技術、社區和產業共同發展,配置有一站式的服務體驗。不僅包含幫助小鎮經濟進步的基礎性產業,同時還包含完備的城市服務,生活服務、文旅服務、以及其他綜合服務等等,確保小鎮的人們擁有較高的生活質量

特色小鎮與特色小城鎮的區別

特色小鎮與特色小城鎮具有不同內涵。在發改委2016年10月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對特色小(城)鎮有明確的概念定義和區分,《意見》提出:特色小(城)鎮包括特色小鎮、小城鎮兩種形態。特色小鎮主要指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特色小城鎮是指以傳統行政區劃為單元,特色產業鮮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建制鎮。而就目前住建部發布的第一批以及第二批特色小鎮名單看,國家級特色小鎮評選是基于建制鎮而非創新創業平臺。

(1)概念

特色小鎮主要指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要素,不同于行政發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業平臺。特色小鎮是相對獨立于市區,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區別于行政區劃單元和產業園區。

特色小城鎮是指以傳統行政區劃為單元,特色產業鮮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建制鎮。一般指城鄉地域中地理位置重要、資源優勢獨特、經濟規模較大、產業相對集中、建筑特色明顯、地域特征突出、歷史文化保留相對完整的鄉鎮。

(2)面積

特色小鎮的面積控制在3平方千米,特色小城鎮面積可覆蓋整個鎮區

(3)產業類型

特色小鎮產業類型可分為信息技術、節能環保、健康養生、時尚、金融、現代制造、歷史經典、商貿物流、農林牧漁、創新業、能源化工、旅游、生物醫藥、文體教

特色小城市的產業類型可分為商貿流通型、工業發展型、農業服務型、旅游發展型、歷史文化型、民族聚居型等

(4)建設路徑

特色小鎮的建設路徑是政府引導、企業主體以及市場化運作

特色小城鎮的建設路徑是政府資金支出、統籌城鄉一體化、規劃引領建設

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基本特征

(1)從規模上看,特色小鎮規劃空間要小于等于10km2,大約為3-5km2,建設面積不能超出規劃面積的一半,大約為1km2,居住人口也受到控制,大約在3-5萬人左右。雖然這是小鎮共有的特點,但是由于地理環境或旅游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那些側重在旅游或集旅游和產業一體的特色小鎮,占地一般超過10km2。

(2)形態上看,它可以是一個建制鎮、風景區或綜合體等。產業特色小鎮的空間載體是產業,所以,其建設要和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的規劃和總體規劃相結合。特色小鎮與土地利用廣泛、居住、服務等功能不完善的一般工業園區不同,它更偏向于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并以產業發展為導向。

(3)在其開發建設時,既要對周圍環境進行保護,又要保留部分面積的耕種田地,給小鎮居民提供農業原始產品供給地,因此有必要對耕種田地進行保護,不能過度建設,也不能采取粗放的形式發展,需集約發展產業。

(4)發展產業,形成支撐體系。特色小鎮,第一要義在“產業”的“特”上,發展一個具有足夠特色和吸引力的產業能夠吸引城鄉居民到鎮上就業定居以及外地游客到小鎮觀光、休閑,提高人民的就業率,促進經濟發展,這對于其建設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5)兼顧城鎮和鄉村,對內加強引導且對外聯系合作。特色小鎮雖獨特,但不獨立,它建立和發展的初衷是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一方面,它承擔城市剩余產業和人口,另一方面,它可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城鎮化。故而它的開發建設應綜合考慮以上兩個因素。四、改進生產生活的硬件設施及居住條件。小鎮吸引落戶的基礎必須要有完整便利的基礎設施系統以及供人們生活的良好環境,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就不能形成“鎮”的概念。

特色小鎮分類

特色小鎮目前有很多分類方法,浙江省按照功能定位分為歷史文化型、城郊休閑型、新型產業型、特色產業型、交通區域型、資源稟賦型、生態旅游型、高端制造型、金融創新型、時尚創意型10類;相關產業研究院將按照發展動力和居民來源將特色小鎮分為產業類、社區類、旅游類3類,認為任何一種特色小鎮都是屬于這三種類型的復合版。特色小鎮網梳理全國700個典型特色小鎮將特色小鎮分為特色第一產業小鎮、工藝小鎮、工業特色小鎮、金融小鎮、水路漁業小鎮、循環經濟小鎮、人才小鎮、創客小鎮、互聯網小鎮、電商物流、體育小鎮、旅游小鎮12類,特色小鎮分類形式按照不同標準還有很多,以下是按照功能定位區分的特色小鎮:

(1)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以突出歷史文化內涵為主,具有遵循歷史傳統、延續歷史文脈、文化內涵突出等特點,如上虞圍棋小鎮、奉化布龍小鎮和朱家尖禪意小鎮等;

(2)城郊休閑型特色小鎮以供游人休閑度假為主。城郊休閑型特色小鎮與城市距離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與城市差距小,距離市區車程在2小時之內,如太湖健康蜜月小鎮、瓊海博鰲小鎮和鐘落潭健康小鎮等;

(3)新興產業型特色小鎮以互聯網和科技智能等新興產業為主,具備一定的新興產業基礎,如上虞e游小鎮、江干東方電商小鎮和余杭傳感小鎮等;

(4)特色產業型特色小鎮以具有新奇特色的產業為主,如亭林巧克力小鎮、安吉椅業小鎮和平陽寵物小鎮等;

(5)交通區域型特色小鎮交通位置良好,位于交通樞紐位置,能夠聯動周邊城市資源,達到資源有效利用,如新昌萬豐航空小鎮、蕭山空港小鎮和北京新機場服務小鎮等;

(6)資源稟賦型特色小鎮具有資源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大等特點,如涇陽茯茶小鎮、隴南橄欖小鎮和金山麻竹小鎮等;

(7)生態旅游型特色小鎮具有環境良好、綠色低碳等特點,如寧海森林溫泉小鎮、萬寧水鄉小鎮和臨安紅葉小鎮等;

(8)高端制造型特色小鎮以高精尖產業為主,注重特色小鎮智能化設計和高級資源人才引進,如寧海智能汽車小鎮、竇店高端制造小鎮和蕭山機器人小鎮等;

(9)金融創新型特色小鎮具有經濟發展迅速、政策支持、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等特點,如拱墅運河財富小鎮、梅山海洋金融小鎮和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等;

(10)時尚創意型特色小鎮是以時尚產業為主導的特色小鎮,如西湖藝創小鎮、濱江創意小鎮和余杭藝尚小鎮等[1]。

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建設的意義

特色小鎮自出現以來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給予了很多政策支持,是因為特色小鎮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是體現在縮小城鄉差距上,一大部分特色小鎮位于農村地區帶動一大批周邊村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農民思想意識轉變,加快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發展,從而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二是促產業轉型和升級。借助特色小鎮發展的東風,許多原有當地特色產業得以高效快速發展,沒有特色產業地區也可借助特色小鎮的發展,培育特色產業,并不斷提升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產業發展水平。三是有利于保護當地傳統文化與建筑,優秀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古代建筑遺跡是國家民族的寶貴財富,特色小鎮的建設有助于地區文物古跡的保護、修復、開發和宣傳。

特色小鎮的開發模式

特色小鎮即使在2015年才正式的推出,但是發展速度飛快,范圍遍布全國,如今,特色小鎮主要有以下幾種發展方式。

(一)政府主導的發展模式

政府占據主導地位,發展特色小鎮,資金由政府出資,采用招標的方式挑選建設和發展的運營單位,政府從小鎮的建設到最后的運營全權負責,運營方僅僅是代理運營。這種發展方式需要政府的資金充裕,而且要求政府擁有出色的經營管理能力。采用這種發展模式進行發展,政府享有所有的控制權,確保項目為整個社會帶來良好效益,保障項目的完成度以及實時效果;然而發展特色小鎮需要許多資金,這對于政府來說財政壓力非常大,而且政府在實際的運營環節中經驗并不成熟,可能因為經營不良,導致最終項目出現資金虧損。

(二)政府和企業合作發展模式

政府和企業進行深入合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PPP模式。政府提前選擇項目并立案,采用招投標的方式挑選社會資本進入。政府和挑選的企業進行合作談判,探討最佳的合作方案,同時要簽訂合同,政府和企業兩者共同成立項目公司,政府依據資金的實際情況來控制債務比例。企業主要管理前期開發建設工作,在項目完工以后擁有一段時期的經營權,然后在項目經營期間獲取必要的投資收益,到期以后通常需要將經營權歸還給政府,亦或者采用合作運營的方式經營。這種方式適合那些資金量不夠豐厚的政府,能夠充分的發揮政府和私人企業的優勢,采用市場化的運營方式,增強工作效率,這能讓特色小鎮的建設更加具有活力;缺點是所有權以及經營權兩者相互隔開,企業可能存在目光短淺的行為,無法確保特色小鎮最終的建成效果。

(三)企業主導模式

通過一家企業或者多家企業合作投資運營,采用用戶付費的方式取得一定的收益回報。這種模式適用于一些經營管理實力突出的企業,優點在于項目是企業自主開發的,政府方面不需要進行資金投入,減少政府的資金壓力,而且采用市場化的運作方式,讓私有資本更加活躍,缺點是項目需要能夠實現持續盈利,不然企業就不愿意投資資金去開發。再就是項目最終效果可能不是政府的初衷,與政府意愿有所背離[2]。

未來特色小鎮的發展趨勢

(1)精準定位,產業立鎮。在弱旅游強產業的政策導向下,特色小鎮產業特色性愈趨明顯,并呈現多元化。立足資源稟賦、區位環境、歷史文化、產業聚集等特色,構建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在差異定位和領域細分中構建小城鎮大產業的格局,或成為

特色小鎮未來發展趨勢之一。

(2)縱向延伸,跨界融合。依托“特色產業”,縱向從產業生產到產業應用和產業服務延伸,橫向三產和二產的融合發展,亦是未來特色小鎮發展趨勢之一。另在產業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跨界融合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常態。如湖北施水鎮“核心景區+汽車營地+體育運動休閑”、蘇州市七都鎮“國學+音樂”、茂名市沙瑯鎮“有機龜養殖+生物科技產業+物聯網產業”等的特色發展模式。

(3)生態田園,創意農業。將農業與生態休閑結合起來,打造集農業、文創、旅游、生態休閑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和綠色經濟產業鏈,或將成為未來以“農業”為主導的特色小鎮發展趨勢之一。如上海崇明東平鎮“光明食品農創+崇明生態森林+農墾風情風貌”的特色小鎮定位,湖北仙桃市彭場鎮以“田園文化”為主題建設的“田園小鎮”,“農業+文創+生態+旅游”的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

(4)智能制造,戰略新興。在工業4.0大背景以及國家政策引導下,特色小鎮作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之一,其承載的產業將趨于向高端制造、生物、科技、信息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3]。

參考資料:

[1]【研報】文旅地產行業:特色小鎮研究-政策持續助力行業進入全面推廣階段(27頁).pdf

[2]孟婷.PPP模式下特色小鎮項目財務風險管理研究——基于X小鎮項目的分析

[3]戴德梁行:特色小鎮4.0版白皮書(66頁).pdf

本文由@Y-L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色小鎮相關報告:

億翰智庫:2018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TOP50研究報告(23頁).pdf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9年中國特色小鎮研究報告(38頁)(景略咨詢).pdf

頭豹研究院:2020年中國體育小鎮行業概覽(30頁).pdf

山東騰企教育科技:青島電商直播小鎮-打造膠東地區最大的新媒體直播基地(30頁).pdf

清科集團:2017特色小鎮政策匯編(121頁).pdf

投中信息&;青島基金小鎮:2018年中國基金小鎮白皮書(31頁).pdf

杭州市西湖區藝創小鎮十四五發展規劃(51頁).pdf

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中國文旅小鎮規劃及前景研究報告(36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容器云
下一篇:愛爾眼科

相關百科

百科信息

C-C
C-C
最近編輯者
  • 瀏覽次數:1113 次
  • 編輯次數:1 次
  • 更新時間:2022-05-31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