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固定辦公模式的興起
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的深入,5G等高速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逐漸成熟,通過計算機等移動設備在非固定辦公場所辦公己成為一股新興的辦公趨勢。辦公場所的物理空間概念也越來越模糊,越來越多的被廣大上班族所接受。SOHO辦公,游牧辦公等靈活辦公的模式已成為非固定辦公模式的標桿,然而非固定辦公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一些公共場所的辦公環境比較嗜雜,辦公配套服務設施缺失,這些都大大降低了辦公的效率。共享辦公空間的辦公模式正好彌補了這一不足,使得辦公人員能夠不受到固定辦公場所的束縛而又能提高辦公效率。共享辦公等非固定辦公模式能夠滿足工作者的特殊辦公需求同時體驗到與商務寫字樓宇相同的辦公設施和服務。
(2)社交屬性需求
在傳統封閉空間的寫字樓辦公模式中,辦公人員的社交屬性程度較低。企業一般通過互聯網和電話等通訊方式與外界進行交流,相同區域企業的辦公人員無法形成有效的溝通。然而隨著共享辦公商業模式的崛起,傳統封閉的寫字樓辦公模式己被打破。企業辦公人員希望通過辦公場所尋找新的社交需求,通常表現為能夠達成共識的面對面溝通、為尋求歸屬感的辦公氛圍和為了更好體驗集體辦公環境。共享辦公能夠最大化體現在辦公空間內部創造相互間的溝通交流、互相協作并激發潛在商務合作機會。共享辦公空間內的辦公人員共享的不再是辦公室、會議室等物理空間,而是在同一辦公空間內的所有資源共享。
(3)創新創業推動
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扶持下,中小初創型企業的數量與日俱增。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從2016年至2018年,我國新增的初創型企業的數量從1.5萬戶增長到1.8萬戶,經營范圍涵蓋信息技術、科創及文化娛樂等,這些初創型的企業對辦公環境和配套辦公增值服務有著較高的要求。然而這些初創型企業的共同特點是創業處于起步階段,啟動資金緊張,因此無法承擔昂貴的傳統寫字樓宇的租金。傳統的寫字樓辦公模式已無法符合這類初創型企業辦公的需求,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辦公需求直接推動了共享辦公商業模式的快速增長。
(3)租賃成本下降
相較于傳統寫字樓辦公昂貴的租賃費用而言,企業所需承擔共享辦公的租賃成本要小得多。初創型企業啟動資金緊張,辦公室租賃成本的巨大開支會給企業正常運營帶來極大的壓力,而共享辦公空間出租工位的模式正好解決了初創型企業的困擾。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地簽約租期,租金按期支付,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初創型企業的創業成本。與此同時,按租約一次性支付租金,其他諸如物業成本、運營成本、辦公設備購置成本等完全不用考慮支付,比起傳統型寫字樓辦公空間,企業的辦公租賃成本明顯降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