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健康建筑

健康建筑

目錄

健康建筑是什么

2000年于荷蘭舉行的健康建筑國際年會,將健康建筑描述為“一種體現在住宅室內和住區的居住環境的方式,不僅包括物理測量值,如溫度、通風換氣效率、噪音、照度和空氣品質等,還需包括主觀性心理因素,如平面、空間布局、環境色調、私密保護、視野景觀和材料選擇等,以及工作滿意度、人際關系等?!?/p>

歐洲《健康建筑白皮書(2016)》中指出“在符合建筑基本要求的基礎上,以人類居住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為理念,突出健康要素,滿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會多層次的需求,為居住者營造一處健康、安全、舒適和環保的高品質建筑和社區?!盬ELL建筑標準將健康建筑描述為致力于追求可以支持人類健康和舒適的建筑環境,改善人類身體健康、心情、舒適和睡眠等因素,鼓勵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減少化學物質和污染物的損害。

《健康建筑評價標準》T/ASC02-2016將“健康建筑”定義為在滿足建筑功能的基礎上,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環境、設施和服務,促進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實現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

健康建筑與綠色建筑的聯系與區別

綠色建筑更加關注建筑對環境的影響程度,雖然涉及一些健康要點,但主要體現在建筑環境(空氣、聲、光、熱)的營造上,無法滿足人們在環境、心理、設施和服務等方面的健康要求,健康建筑相比綠色建筑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發展,兩者有聯系更有區別,主要體現在發展背景、專業領域、關注對象、技術內容和可感知性等層面

(1)發展背景

面臨全球資源短缺、生態惡化、氣候變化的壓力和挑戰,人們逐漸認識到建筑及其運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建筑綠色化、節能化的理念隨著產生,我國GB/T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于2006年發布,截至目前已初見成效;健康建筑是著眼于與建筑空間環境相關的人類健康問題,例如現今慢性疾病、心理疾病等亞健康狀態普遍存在,我國T/ASC02-2016《健康建筑評價標準》于2017年發布,旨在提升建筑的健康性能,以及促進用戶身體、心理和社會層面的全方位健康。

(2)專業領域

綠色建筑的相關標準條文多與場地規劃、建筑材料、暖通水電等專業領域相關;而健康建筑除了涉及以上建筑領域之外,還包括病理學、流行病學、心理學、體育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等,建筑健康性能的評價更體現了多學科融合的概念,范圍更加廣泛和深入。

(3)關注對象

2019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在以往“四節一環?!钡幕A上,增加了“以人為本”和“高質量”的新要求,但從各章節所占分值來看,“四節一環?!比匀蛔鳛殛P注重點,綠色建筑更多關注建筑對環境的影響程度,落腳點為能源消耗量。建筑進行健康性能評價之前必須優先滿足綠色建筑的要求,在綠色節能的基礎之上增加“以人為本”的理念,更多關注建筑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程度,落腳點是建筑環境、設施和服務,所以說健康建筑是綠色建筑更深層次的發展。

(4)技術內容

綠色建筑的指標要求是建筑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2019版本技術內容包括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和環境宜居共5章,以往版本技術內容包括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施工管理和運營管理共7章。健康建筑的指標要求是提升建筑健康性能以促進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技術內容包括空氣、水、舒適(聲、光、熱濕)、健身、人文和服務共6章。

(5)可感知性

綠色建筑的可感知性僅體現在建筑能源系統的數據監控和計量,而普通用戶較難接觸和理解具體的建筑節能效果,導致其參與積極性和推動性不足;而建筑的健康性能更易于展示和理解,包括但不限于空氣質量、飲水質量、溫度與濕度等信息的實時公布;健康標識、指導建議、多媒體等公共宣傳倡議;健身設施、交流場地、文化娛樂活動等措施豐富日常生產生活,使用戶真切感受到生活質量和舒適度的提升,以及建筑為積極健康的個人行為和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引導作用,由此可以幫助促使健康建筑和綠色建筑被廣泛認可和推行[1]

國外有關健康建筑的評價標準

(1)英國BREEAM

英國的建筑研究組織環境評價法(BREEAM)在1990年開發并發布了BREEAM-1/90版本,是世界上首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BREEAM體系已在78個國家認證超過590萬棟建筑(截至2017年底),成為當今國際領先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之一。1990年以來,BREEAM體系不斷發展擴大,它的產品家族面向多種建筑類型,可劃分為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兩個類別,主要針對的對象包括:新建的辦公、住宅、工業建筑等?,F行適用于居住建筑的最新版為BREEAM2016(BREEAM International New Construction 2016),BREEAM2016將建筑劃分為6個等級,分別是:杰出≥85分、卓越≥70分、優秀≥55分、良好≥45分、通過≥30分、不通過<;30分。其中健康與舒適指標評分總計25分,在獨棟住宅和住宅群中的權重為分別為21.7%和21.49%。

健康與舒適指標旨在增加居住者、訪客和附近其他人的舒適、健康和安全,通過識別那些鼓勵為居住者提供健康、安全的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問題來提高建筑物的生活質量。健康與舒適指標分為9種二級指標,分別為視覺舒適性、室內空氣質量、實驗室安全防護、熱舒適性、聲學性能、便利性、危害、私人空間、水質。

健康建筑

(2)美國WELL

2014年WELL健康建筑標準誕生,是行業中第一個專注于建筑物中居住者健康的標準,評價對象面向新建建筑和現有建筑。WELL建筑標準關注的是營造健康的建筑內部環境,鼓勵積極的生活方式,其關注點在于人。標準包括七大健康類別的概念共計102項特性,每項特性都旨在解決使用者的健康、舒適性等特定方面的問題,同時都是基于人體各個系統的影響因素考慮的:心血管系統、表皮系統等,通過干預措施來盡量減少環境對人體的負面影響。

2018年5月發布的WELLv2是WELL建筑標準的晉級版,WELLv2將WELL的7個概念擴展為10個概念:空氣、水、營養、光、運動、熱舒適、聲環境、材料、精神和社區。10個指標里還各自含有先決條件(Precondition)和優化項(Optimization),共計111個特性參數,如圖2.1

WELLv2對每個優化項賦予分值,通過優化項得分的總和判斷健康等級,共分為三個等級:銀級≥50分,金級≥60分,鉑金級≥80分。同時還設置了限定條件:每個概念得分不得小于2分,得分取值最多為12分,用以均衡健康性能。

健康建筑

(3)美國Fitwel

2016年5月30日推行的Fitwel從疾病控制預防著手,促進人們的健康和工作效率,現階段主要應用于辦公建筑,Fitwel認證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它不是一次性永久的認證標準,標準內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證據和健康需求的發展而改變。Fitwel認證過程很簡單,首先在Fitwel的網上注冊,建筑一旦注冊了,用戶就可以獲得該建筑物的即時基準并以此完成記分卡,根據記分卡得分確定等級。Fitwel認證記分卡考慮了設計、衛生、管理等方面內容分為12個部分,主要涵蓋了建筑的設計以及內部構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健康建筑

國內有關健康建筑的評價標準

(1)《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第一版國家綠色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于2006年開始實施,在2014年8月推出了第二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改進了對綠色建筑的評價。2019年,從“四節一環?!钡木G色理念到開始融入“以人為本”的綠色性能的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開始實施了。下文以《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后文用ASGB2019表示)為例介紹情況。ASGB2019以“四節一環?!睘榛炯s束,以“以人為本”為核心要求,對建筑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等方面的性能進行綜合評價,以單棟建筑或建筑群為評價對象,適用于各類民用建筑綠色性能的評價。

健康建筑

(2)《健康建筑評價標準》

在健康中國戰略和國際健康建筑標準的影響下,2016年《健康建筑評價標準》T/ASC02-2016在國內建筑行業誕生了?!督】到ㄖu價標準》融合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先進的健康知識,遵循多學科融合性的原則,建立了涵蓋生理、心理和社會三方面要素的評價指標,一級指標分別為空氣、水、舒適、健身、人文、服務,各一級指標下又細分多項二級指標,另設置“提高與創新”附加章節鼓勵健康建筑的性能提高和技術創新。

健康建筑

(3)《健康住宅評價標準》

國家住宅工程中心以居住者為主體的健康體驗為中心,于2016年在2013年版《住宅健康性能評價體系》的基礎上,正式推出基于居住者體驗的《健康住宅評價標準》T/CECS462-2017?!督】底≌u價標準》評價對象為新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站在居住者的視角充分考慮安全、舒適、便捷、經濟實用,將建筑的健康性放在了首位,另一方面對建筑的綠色、環保、節能做出考量,在充分考慮了人的社會屬性和精神健康的基礎上,還評價了建筑本身的各項指標,更全面地整合了建筑和健康之間的聯系?!督】底≌u價標準》評價體系由空間舒適、空氣清新、水質衛生、環境安靜、光照良好、健康促進6大類一級指標組成,一級指標下由22個二級指標組成[2]。

健康建筑

健康建筑的發展

健康建筑理念最早提出是在日本。在1970年代日本開始盛行的后現代主義的新奇建筑,特別是一些年輕30歲左右的建筑師,其作品非常大膽粗獷。盛行一時之后,日本一位建筑師內井昭藏突然站出來,并于1980年在《新建筑》上發表文章,第一次在大眾的視野中提出了“健康建筑”這一理念,在他的理念中,“健康”的衡量標準應該是本身實體的健康與精神的健康,二者因素缺一不可他對于“健康建筑”的要求達到更加高的層面,認為當時的后現代主義建筑已經缺失了建筑本身精神上的健康,缺少與人之間的共鳴

健康建筑

在內井先生提出“健康建筑”后,雖然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但是最終被大家認可并重視。健康建筑的再次在全球掀起討論的熱潮是在20世紀,當時在70年,爆發了“病態建筑綜合癥”,其中能源危機的到來全球進行節能措施也是對人們在室內中的健康狀況造成了極大的影響,90年代西方的眾多國家便開始了針對于建筑空間尤其是室內空間的健康性研究。美國住宅中心也相繼將“健康之家”的計劃推出來,對于住宅設計有了健康性的指導方案。之后日本等國也相繼的推出了對應的措施[3]。

健康建筑的案例

中國石油大廈(北京)

中國石油大廈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東二環內,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地下四層為車庫、設備用房、大型多功能報告廳及廚房餐廳等,地上共22層,首層為門廳、消防控制室等,二到三層為會議室等,五到二十二層為辦公區。中國石油大廈于2017年3月獲得健康建筑三星級運行標識。中國石油大廈采用“L”形設計,在縮小建筑體型同時加大與外界的接觸面,以獲得最優的采光和通風效果;采用全空氣變風量系統、設置獨立吸煙室、按照國際環保健康標準嚴格控制建材家居的選用等多種措施保證室內空氣質量,同時配備多參數空氣品質監測儀實時調整空調機組運行工況;設置綠化帶、雙層呼吸式幕墻及多孔硅鈣吸音板降低噪聲;采用智能控制開關以及手動調光裝置改善建筑光環境;溫濕度主要靠智能幕墻等智能控制裝置實現;配備免費的健身空間;設置交流場所、書店及報告廳豐富人文環境;采用考核持證上崗制度實現標準化管理;餐飲服務保證采購源頭綠色、食品信息公開并根據中醫養生食療典方配備食譜。

參考資料:

[1]袁夢.企業自用型辦公建筑健康性能評價指標研究

[2]吳曉嚴.人居型健康建筑評價指標體系及模型研究

[3]張帆.健康建筑理念下室內植物景觀設計策略研究

健康建筑相關報告:

2021智能健康建筑白皮書(49頁).pdf

綠色國度:智能建筑綠色轉型白皮書(32頁).pdf

能源基金會:綠色建筑與綠色金融協同發展城市試點研究(80頁).pdf

2022年建筑行業投資策略:逆周期調節風起綠色建筑起航-211214(87頁).pdf

合肥工業大學:綠色建筑技術應用與實踐(97頁).pdf

2022年綠色建筑行業市場空間規模數據分析報告(44頁).pdf

Dodge Data &; Analytics:2021年世界綠色建筑發展趨勢報告(英文版)(80頁).pdf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綠色建筑技術經濟成本效益分析研究報告2012(110頁).pdf

2021年保障性租賃住房行業發展現狀及裝配式綠色建筑發展機遇研究報告(36頁).pdf

能源基金會:綠色金融支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實施路徑研究[106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企業文化
下一篇:共享辦公空間

百科信息

C-C
C-C
最近編輯者
  • 瀏覽次數:2725 次
  • 編輯次數:1 次
  • 更新時間:2022-06-23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