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目錄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介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英文全稱是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是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是引領國際消除饑餓的聯合國專門機構,目標是實現所有人的糧食安全,確保人們能夠定期獲得充足的優質食物,擁有積極健康的生活。聯合國系統也被非正式稱為“聯合國大家庭”,由聯合國自身和一系列專門機構、基金會、項目(計劃署)等組成,均單獨設有領導結構及預算。其中的專門機構是由分攤會費和自愿捐款支持的獨立國際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有195名成員,包括194個成員國及歐盟,在全世界超過130個國家開展工作。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展重大事件

1945年糧農組織誕生。糧農組織第一屆大會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確立了糧農組織作為聯合國專門機構的地位。華盛頓特區暫定為糧農組織總部。

1946年糧食緊急問題特別會議,此次會議有70個國家政府參與,是糧農組織首次大規模且意圖宏偉的項目,提出數據證實饑餓發生率,呼吁大家團結起來消除饑餓。糧農組織時任總干事約翰·博伊德·奧爾作勛爵提議糧農組織負責為抵御危機籌措資源。

1946年首次世界糧食調查。糧農組織自成立以來的第一項任務是開展一項調查,以便更好地了解世界營養狀況。糧農組織首次世界糧食調查基于堅實的科學證據,提供了對糧食狀況的全面介紹,證實了人們長期以來的認識:饑餓和營養不良廣泛肆虐。盡管相對于今天的標準而言,此次調查并非準確,但是這份調查涉及到70多個國家,是為分析世界糧食狀況作出的一次開創性的努力。

1950年世界農業普查,該普查為在農業的變量定義結構方面發布具有國際可比性的數據提供了準則(農場的規模和數量、不同種類家畜的數量和年齡/性別分類、土地權屬和土地利用等),也幫助各國通過采用規范的國際理念、定義和方法來進行各自的農業普查。

1951年,遷往羅馬

1952年第二次世界糧食調查,調查發現,人均卡路里供應量低于戰前水平,而且更為不妙的是,富裕國家和貧困國家之間的差距在不斷拉大。

1952年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PPC)

1954年《剩余產品處理指導方針和原則》

1957年世界種子運動

1958年聯合國特別基金

1961年免于饑餓運動,該運動是糧農組織歷史上的里程碑,對糧農組織從一個技術機構邁向發展組織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61年糧農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土壤地圖

1961年肥料計劃

1963年世界糧食計劃署誕生,第一界世界糧食大會

1970年世界農業發展指示性計劃

1971年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磋商組織)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

1974年聯合國世界糧食大會

1974年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糧安委)是響應1974年世界糧食大會建議而設立。糧安委的工作重點是提高全球糧食生產并維持世界糧食市場的穩定,糧安委認為這些行動將足以確保世界各地的所有民眾都能獲得足夠的食物

1976年糧農組織技術合作計劃

1979年世界糧食日,糧農組織大會第二十屆會議一致決定將每年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以紀念糧農組織的成立。

1986年糧農組織統計數據庫啟用

1987年國際貿易食品安全

1992年《世界營養宣言和行動計劃》

1994年糧食安全特別計劃(SPFS)

1996年世界糧食安全羅馬宣言,《宣言》經世界糧食首腦會議112位國家元首、副元首以及其他70多位國家高級代表通過?!缎浴分厣炅双@取安全和營養食物的普遍權利。

2008年糧農組織氣候變化會議,參會的43位國家元首和100位政府部長對氣候變化和生物燃料熱潮對糧食安全和糧價的影響進行了評估。會議通過一項決議,旨在增加對發展中世界農業的援助和投資。

2014年海洋藍色增長倡議,“藍色增長倡議”的理論基礎是: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更具生產力,是確??沙掷m海洋經濟發展的唯一途徑。

2014年農業和糧食系統負責任投資原則

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MDGs)

2016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傳承千年發展目標,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包括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它們旨在塑造未來15年國家發展計劃中的新全球目標。從結束貧窮和饑餓到應對氣候變化及可持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糧食和農業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核心重點。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機構

(1)大會:最高權力機構,負責審議世界糧農狀況,研究重大國際糧農問題,選舉、任命總干事,選舉理事會成員國和理事會獨立主席,批準接納新成員,批準工作計劃和預算,修改章程和規則等;每兩年舉行一次,全體成員國參加。

(2)理事會:隸屬于大會,在大會休會期間在大會賦予的權利范圍內處理和決定有關問題;由大會按地區分配原則選出的49個成員國組成,任期3年,可連任,每年改選1/3;在大會兩屆例會期間舉行5次會議。

(3)秘書處:執行機構,負責執行大會和理事會有關決議,處理日常工作。負責人是總干事,由大會選出,任期4年,在大會和理事會的監督下領導秘書處工作。秘書處下設20個司,涉及伙伴關系及外聯、自然資源及可持續生產、經濟及社會發展、組織后勤及業務支持四個領域。在亞太、非洲、拉美及加勒比、近東及北非、歐洲及中亞5個區域設有辦事處,另設有10個次區域辦事處、7個聯絡處和134個國家代表處。

fao

fao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宗旨

最終宗旨:幫助人們消除饑餓、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

挑戰:世界完全有能力生產出足夠糧食來養活所有人。盡管過去二十年已取得進展,但仍有8.05億人長期遭受饑餓。據估計,有1.61億五歲以下兒童長期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近99億體重不足,約5500萬患有急性營養不良(消瘦)。

使命是支持成員做出努力,確保其人民正常獲得充足的優質食物。我們可以提供幫助,推動作出政治承諾,支持相關政策,促進糧食安全和良好營養,確保提供和便于獲取有關饑餓和營養不良挑戰及其應對方法的最新信息。

提高農業、林業、漁業生產率和可持續性:世界人口預計將于2050年增至90億,而最高的人口增長率預計將會出現在嚴重依賴農業(種植、畜牧、林業和漁業)且糧食不安全發生率較高的地區。農業部門的增長是減輕貧困和實現糧食安全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我們必須確保生產力的提高不僅僅讓少數人受益,而且自然資源基礎可以提供服務(授粉、土壤養分循環、水質等),增強可持續性。

增強生計抵御威脅和危機的能力:每年,成百上千萬以作物、家畜、魚類、森林及其他自然資源為基礎進行生產、銷售和消費的人們遭受各種災害和危機的影響。這些災害和危機可能突如其來,如地震或暴力政變,也可能緩慢來襲,如干旱-洪水的周期性出現。它們有時單獨發生,一場災害引發另一場災害,有時多重災害同時發生,在相互影響下后果不斷升級、擴大。這些緊急事件對地方、國家,甚至區域、全球的糧食生產和糧食獲取帶來了極大威脅。糧農組織的使命是幫助各國監管、防范和化解風險危機,并加強它們的備災和應災能力。

減少農村貧困:世界上大多數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饑餓和糧食不安全是農村貧困首當其沖的表現。因此,減少農村貧困已成為糧農組織的中心任務。大量農村人口已在近幾十年擺脫了貧困。1990年,發展中國家有54%的農村人口日均生活費用不足1.25美元,屬于極端貧困人口。到2010年,這一比例已降至35%。但農村貧困仍是一個普遍現象,特別在南亞和非洲。這些地區在改善農村生計方面取得的進展也最為有限。糧農組織致力于幫助小農提高農業生產率,同時也以增加非農就業機會為目的,通過社會保障,為農村人口找到更好的方法來管理和應對其環境中存在的風險。

推動建設包容、有效的農業和糧食系統:隨著全球化不斷加深,農業將不再是一個獨立的部門。相反,它將成為一體化價值鏈的一個組成環節。這條價值鏈延伸至上下游,包括從生產到加工、銷售的全過程,在當今已成為一個高度集中、一體化、全球化的整體。對于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小農和農業生產者而言,這是一項巨大挑戰,即便是經濟效率最高的小農也可能很容易被排擠出這條價值鏈的關鍵環節。提高他們參與糧食和農業系統是實現一個沒有饑餓的世界這一糧農組織目標的關鍵。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主要任務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主要任務是執行為農業發展提供資助和技術咨詢的計劃,搜集、分析和傳播關于營養、糧食和農業方面的信息,向成員國政府提供政策和計劃方面的咨詢,組織成員國政府討論世界糧食和農業問題。

該組織的活動分“正常計劃”和“實地計劃”兩部分。前者指主要依靠成員國繳納的會費(稱正常預算)而在總部和各區域辦事處進行的組織管理工作,后者指依靠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機構或國家的捐贈(稱特別預算)而在某地區或成員國進行的援助活動。此外,還從1976年開始用少量行政預算經費設立了技術合作計劃(TCP),直接用于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技術援助。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出版物及統計數據

聯合國糧農組織與全球各方伙伴合作,致力于消除饑餓和營養不良。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關鍵要共享信息、提高認識并豐富對糧食、農業、自然資源及相關經濟發展的知識。

作為全球重要知識型機構,糧農組織通過其統計年鑒和分析、全球評估、回顧與展望、準則、手冊和專題研究匯集多學科知識,涵蓋糧食和營養、自然資源和農業體系、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與氣候變化等各項主題。糧農組織以多種語言、不同格式和傳播媒介,向公眾免費提供出版物。

糧農組織“世界之狀況”系列出版物包含本組織所有旗艦出版物,面向當今世界最為緊迫的問題和挑戰,提出綜合全面概述。旗艦報告是糧農組織在相關計劃或主題領域發布的最為重要的信息產品,為決策者、研究人員及從業者提供重要的知識和技術支持,也同時面向公眾傳播專業知識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出版物和數據有《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世界森林狀況》《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2021年亞太區域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概述:統計和趨勢》《世界糧食及農業狀況—2021年統計年鑒》等等

參考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官網

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下載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2021年糧食及農業狀況-提高農業糧食體系韌性應對沖擊和壓力(180頁).pdf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21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40頁).pdf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22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英文版)(277頁).pdf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22年農產品市場狀況報告(英文版)(128頁).pdf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22-2031年農業展望報告(英文版)(363頁).pdf

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食品行業中區塊鏈應用的新機遇(32頁).pdf

聯合國糧農組織:水果與蔬菜-小規??沙掷m農業的機遇與挑戰(2022)(195頁).pdf

聯合國糧農組織:2021年亞太區域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統計和趨勢(65頁).pdf

聯合國糧農組織:2022年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報告(中文概要)(30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