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琰究海外零部件巨頭系列二:大陸汽車輪胎龍頭 并購、多元、合作創新-230808(13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行業琰究海外零部件巨頭系列二:大陸汽車輪胎龍頭 并購、多元、合作創新-230808(137頁).pdf(13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僅供機構投資者使用證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琰究海外零部件巨頭系列二華西證券汽車團隊:崔琰(SAC NO:S1120519080006)2023年08月08日大陸:汽車輪胎龍頭 并購、多元、合作創新1引言我們堅定看好電動智能變革造就中國汽車產業做大做強的歷史性機遇,傳統燃油車時代歐美日整車廠占據主導地位,誕生博世、大陸、采埃孚、麥格納、李爾、電裝、愛信精機等歐美日零部件巨頭,而在智能電動車時代,中國車企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帶動產業鏈共同成長,疊加中國速度和性價比優勢,相信必將也會誕生領先全球的自主車企及零部件巨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將重磅打造海外零部件
2、系列深度,探究全球頭部Tier 1的成長歷史和轉型方向,為中國汽車零部件的發展提供借鑒。本篇報告為琰究海外零部件巨頭系列報告二:大陸:汽車輪胎龍頭 并購、多元、合作創新,通過復盤全球零部件巨頭大陸的發展歷史,深度分析其成功原因,并梳理其在智能電動領域的布局,發現和研究國產供應商能夠學習的先進經驗。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海外零部件巨頭的崛起過程進行多方位的梳理歸納,我們發現:德系零部件巨頭以技術型為主:德國汽車工業發展較早,1920s-1930s已實現規?;慨a,早期大眾、奔馳、戴姆勒、奧迪、寶馬、保時捷均發源于德國,零部件供應商多為技術型,通過研發開創新技術,推動德國汽車工業成長;日韓系供應商多為
3、主機廠扶持:日系、韓系汽車工業發展較晚,1960s,日韓汽車產業逐步崛起,為保護本土汽車工業,日韓供應商多為主機廠內部培植,早期學習先進零部件廠商的技術,發展壯大后逐步增強研發實力并向海外擴張;美國汽車零部件競爭較為充分:美國零部件供應商弱于整車廠,前十名中僅李爾(位列第9)來自美國,前30名中僅4家供應商來自美國;而位于加拿大的麥格納為北美三巨頭重要的供應商,自成立起即配套通用、克萊斯勒、福特并通過海外建廠,新技術開發,集成化、模塊化供應配套客戶實現成長。2引言 海外汽車零部件巨頭如何誕生:海外零部件巨頭從0到1成長:優質賽道決定長期空間,優質客戶帶動成長。從產品端看,動力總成、汽車電子、底
4、盤系統、內外飾(座椅、車燈等)為燃油車時代巨頭成長優選賽道,具備單車價值高+競爭格局好的特性;從客戶端看,整車格局變化+供應體系特點雙重作用下,德國零部件廠商大而強,日本供應商受益于豐田等主機廠扶持,除電裝、愛信等全球巨頭之外,中大型供應商占比較大,美國零部件廠商整體規模弱于德、日;海外零部件巨頭從1到10成長:內生增長+并購,業務+應用領域多元化。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加速成長:1)技術驅動型:以博世、法雷奧、李爾為代表,專注高附加值賽道,用前瞻技術驅動多次行業變革;2)依附崛起型:以相對封閉的日系和韓系供應商和麥格納、安波福(原德爾福)為典型代表,綁定豐田、現代起亞、通用等車企共振崛起;3)
5、并購壯大型:以大陸為代表,專注深耕成為某細分領域龍頭,再通過并購切入其他細分領域。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經歷什么樣的變化:燃油車時代:自主零部件供應商因為起步晚、技術積累薄弱,疊加早年合資車企占絕對主導地位,且其與海外或合資零部件供應商關系密切,采購體系較為封閉,自主零部件供應商難以滲透,整體呈現多、小、散的特點,僅有延鋒汽飾、福耀玻璃、德昌電機等通過綁定整車廠、專注細分領域、外延并購等方式崛起;智能電動汽車時代:2020年以來,特斯拉、蔚小理等新造車破局,重塑整零關系,供應鏈更為扁平化、快速,疊加自主車企崛起,具備高性價比和快速響應能力的自主零部件供應商借機崛起,典型代表為拓普集團、三花智
6、控、旭升集團、新泉股份等。2022H2以來,在特斯拉等車企的帶動下,自主供應商出海進程明顯加快,進擊全球零部件巨頭。34核心觀點重研發重研發全球化全球化研發投入高,近5年研發費用在40億歐元左右,研發費用率維持在10%左右全球化戰略,創造全球互聯價值持續深耕中國市場,擁抱本土生態合作內部管理層收并購決策果斷準確借助外部有利條件,多次收并購成功擴張業務版圖強決策強決策大陸成功原因分析大陸是燃油車時代全球領先的零部件企業,除了通過收并購擴張業務版圖外,對研發的高投入、管理層的強決策能力以及與時俱進的全球化戰略眼光也是大陸從漢諾威的輪胎生產商走向世界頂級零配件供應商的重要成功基因標簽:并購整合電動智
7、能變革,產業鏈價值轉移,國產智能化迎歷史性發展機遇傳統燃油車核心零部件傳統燃油車核心零部件智能電動車核心零部件智能電動車核心零部件傳動系統傳動系統其他系統其他系統發動機系統發動機系統離合器、變速箱、液力變矩器、驅動橋排氣系統、油箱配氣機構、燃油供給系統、發動機冷卻、增壓系統感知感知決策決策執行執行攝像頭、雷達、定位導航、V2X通信芯片ADAS主控芯片、功能芯片、存儲芯片電子驅動、制動、轉向、其他零部件控制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引言 輪胎起家、并購擴張、全球化戰略成就百年大陸:大陸集團(全文簡稱大陸)的前身是于1871年成立的輪胎制造商,此后的一百年憑借著橡膠領域的技術積淀及德國汽車工業的崛起
8、,輪胎業務取得迅猛發展,并開始通過收并購將經營業務從汽車輪胎延伸至橡膠工業用品、汽車電子、底盤與安全、動力總成等,形成了全面的產品矩陣,躋身全球零部件供應商第一梯隊。進入21世紀后,大陸通過收購全球領先的汽車電子和智能化企業,躋身全球前五大零部件供應商,通過加強各大洲市場本土研發和合作研發,積極布局智能化及電動化等新興領域。百年變革秩序重塑,巨頭積極轉身?,F在的大陸集團將自己定位為科技公司輪胎業務方面,大陸推出電動汽車專用eContact輪胎,輪胎技術研發順應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康迪泰克業務方面,通過重組實現對汽車業務的更大支持,向新能源供應商轉型;汽車電子業務方面,大陸積極開發ADAS硬件產
9、品,在多種類硬件產品上技術領先。并與英偉達、地平線、安霸等公司合作,加強中國市場本土研發,實現軟硬件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升級、智能駕駛和出行解決方案重塑,邁向公司“智能、安全、可持續”的愿景和“軟件定義汽車”的未來。本篇報告詳細梳理大陸的發展歷史及電動智能布局,將會回答關鍵問題:梳理發展史,大陸如何實現全球化擴張和業務版圖的不斷擴大,從輪胎制造商成長為零部件巨頭?探究業務布局,從研發、收并購及全球化戰略等方面分析大陸的成功基因,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學習?汽車產業四化變革下,大陸在電動智能領域有哪些布局,如何展望未來發展?5目錄1.他山之石:全球TOP零部件成功路徑總結2.回溯歷史
10、:馳騁百年的馬牌3.成功歸因:積極收并購 時勢造英雄4.未來展望:順應四化變革 積極謀劃轉型5.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6中國汽車產業現狀 20222021公司名次汽車配套營收(億美元)公司名次汽車配套營收(億美元)博世1491.4博世1465.11、寧德時代5335.01、延峰內飾16137.62、延峰內飾17150.02、均勝電子3471.73、均勝電子4074.03、海納川4159.74、海納川4857.94、中信戴卡5143.15、中信戴卡5057.15、福耀玻璃5636.96、福耀玻璃6041.86、德昌電機7226.47、德昌電機7729.17、五菱工業7923.68、寧波華翔電子792
11、8.28、諾博汽車8322.69、敏實集團8325.79、敏實集團8422.110、諾博汽車8523.910、中鼎密封8718.511、德賽西威9022.111、寧波拓普9216.612、精誠工科9421.712、德賽西威9514.813、寧波拓普9521.514、中鼎密封9621.2中國公司在前50強中的占比10%27.8%中國公司在前50強中的占比6%3.5%中國公司在前100強中的占比14%31.2%中國公司在前100強中的占比12%5.2%表:全球零部件100強中國公司及占比圖:2022年全球乘用車銷量占比(%)31.2%vs 41.0%資料來源:OICA,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注:與原始公
12、布榜單有差異,福耀玻璃是我們調整加入,在其之后的排名會有相應變化|零部件與整車產業地位不對等 自主與合資地位不對等20.7%20.3%59.0%中國自主汽車中國其他汽車全球其他汽車7零部件中期成長|智能電動變革 競爭格局重塑傳統燃油車智能電動汽車 2021年及以后發動機變速箱產品可靠性格局相對穩固電動化能力智能化水平服務能力競爭加劇 格局重塑軍備競賽配置加碼品牌力+產品力來源變化電動化加速滲透智能化下半場競爭世界級自主供應商誕生客戶維度破局產業鏈地位前移借機打入供應鏈新勢力崛起 整零關系重塑量增配套優質客戶貢獻業績產品維度電動智能變革 利好增量部件品牌力+市占率提升特斯拉、比亞迪引領革命長安、
13、吉利、長城等傳統車企轉型理想、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整車零部件供給質變 C端崛起智駕向L3邁進 智艙先行滲透秩序重塑性價比快速響應創新能力需求把控電動為盾智能為矛華為、百度、小米等新入局者能力要求來源變化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89他山之石|巨頭發展歷程:百年長河 歷經多次分并購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整理20222022 佛吉亞收購海拉20142014 采埃孚并購天合20192019 采埃孚并購威伯科他山之石|動力總成、汽車電子、底盤系統為巨頭成長優選賽道動力總成、汽車電子、底盤系統為巨頭成長優選賽道 燃油車時代最易誕生巨頭從細分賽道來看,動力總成、汽車電子、輔助駕駛系統、底盤系統、座椅為前
14、十大零部件供應商涉足的主要賽道;其中輔助駕駛系統壁壘較高,在前50名零部件供應商中占比低于前十名;前50供應商業務中,底盤金屬件、線束、動力傳動、車身結構件等供應商數量占比高于前10名,亦具備較大發展空間。注:與原始公布榜單有差異,安波福、均勝電子、福耀玻璃是我們調整加入,在其之后的排名會有相應變化動力總成14.0%汽車電子11.2%底盤系統11.2%底盤金屬件7.5%座椅7.5%內外飾7.5%輔助駕駛6.5%線束5.6%被動安全4.7%動力傳動4.7%車身結構件4.7%車燈4.7%熱管理3.7%排氣系統1.9%密封件0.9%天窗0.9%車輪0.9%電池0.9%輪胎0.9%圖:2021年全球前
15、10名零部件廠商業務分布圖:2021年全球前50名零部件廠商業務分布 動力總成19%汽車電子19%輔助駕駛13%底盤系統11%座椅8%內外飾5%被動安全5%底盤金屬件5%線束3%熱管理3%車燈3%車身結構件3%輪胎3%10他山之石|德、日零部件廠商大而強 中國零部件廠商具有較大發展空間中國零部件廠商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從數量來看,全球巨頭中德國、日本、美國零部件供應商占據主導地位。其中,德國零部件廠商大而強,前10中占據3家,2021年營收占比達37%;日本供應商受益于豐田等主機廠扶持,除電裝、愛信等全球巨頭之外,中大型供應商占比較大,前30名中數量占據9家,收入規模占比達30%;美國零部件廠商整
16、體規模弱于德、日;中國零部件廠商規模較小,僅3家進入全球前50強,且規模占比排名低于數量占比,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偛课恢?公司數量數量占比(%)總部位置2021年營收(億美元)營收占比(%)德國330%德國1,222 37%法國220%日本770 24%日本220%法國426 13%美國110%加拿大362 11%加拿大110%韓國291 9%韓國110%美國193 6%總計10100%總計3,264 100%總部位置 公司數量數量占比(%)總部位置2021年營收(億美元)營收占比(%)日本930%日本1,667 30%德國723%德國1,638 29%美國413%美國572 10%法國310
17、%法國521 9%加拿大13%加拿大362 6%印度13%韓國291 5%西班牙13%愛爾蘭156 3%愛爾蘭13%中國138 2%中國13%印度114 2%韓國13%西班牙109 2%瑞典13%瑞典82 1%總計30100%總計5,650 100%總部位置 公司數量數量占比(%)總部位置2021年營收(億美元)營收占比(%)德國1326%德國1,980 29%日本1224%日本1,854 27%美國714%美國753 11%韓國510%韓國540 8%中國36%法國521 8%法國36%加拿大362 5%西班牙24%中國240 4%英國12%西班牙157 2%印度12%愛爾蘭156 2%愛爾
18、蘭12%印度114 2%加拿大12%瑞典82 1%瑞典12%英國48 1%總計50100%總計6,808 100%表:全球前十零部件供應商地域分布表:全球前30零部件供應商地域分布表:全球前50零部件供應商地域分布 注:與原始公布榜單有差異,安波福、均勝電子、福耀玻璃是我們調整加入,在其之后的排名會有相應變化11他山之石|全球1-5零部件:業務多元化 技術型公司占據主導公司名稱總部所在地 成立時間分類主機廠持股2022年營收(億美元)各項業務占比各個客戶銷售占比評價各個地區占比評價研發費用率毛利率凈利率羅伯待博世德國1886技術504100%移動出行(底盤控制、動力總成(點火)、駕駛輔助、被動
19、安全控制系統、小電機、熱管理控制系統、傳感器攝像頭、轉向系統、各類控制單元)寶馬、奧迪、通用、大眾,客戶廣泛、分散分散歐洲52%(德國20%)亞洲30%(中國20%)美洲16%(美國12%)全球化,歐洲52%15.6%30.0%10.3%電裝日本1949技術、扶持豐田系持股35%47920%熱管理20%動力總成20%座艙電子20%電氣化系統和先進設備豐田集團(包括大發、日野)57%本田(7%)Stellantis(3%)福特(3%)通用(3%)斯巴魯(3%)鈴木(3%)集中日本45%亞洲20%北美20%歐洲9%相對集中7.2%11.3%2.1%采埃孚德國1915技術、并購42125%電動動力總
20、成技術19%底盤技術14%主動式安全系統10%被動式安全系統10%商用車技術8%商用車控制系統5%電子&ADAS寶馬、大眾、通用、捷豹路虎、福特、日產、本田、戴姆勒分散歐洲45%亞洲25%北美27%全球化,歐洲45%7.1%15.7%5.8%麥格納國際加拿大1961銷售37840%外觀+結構件30%動力總成+視覺+輔助駕駛17%整車組裝13%座椅CR6 79%通用16寶馬14%福特13%大眾13%戴姆勒13%Stellantis10%相對集中北美45%(美國25%,加拿大10%,墨西哥10%)歐洲40%亞洲6-10%(近兩年增長很快,占比不高)相對集中,北美占比高1.7%12.3%1.6%大陸
21、德國1871并購、技術-25435%輪胎23%車載網絡與信息22%自主出行和安全17%康迪泰克(空氣彈簧、管路)CR5 32%戴姆勒、福特、雷諾日產三菱、Stellantis、大眾、寶馬、豐田非常分散德國17%其他歐洲地區31%北美25%亞洲23%全球化,歐洲48%12.5%21.1%0.2%表:全球零部件基本情況(1-5名)12他山之石|全球6-10零部件:整體客戶集中度提升 出現愛信、李爾等業務集中型公司公司名稱總部所在地成立時間分類主機廠持股2022年營收(億美元)各項業務占比各個客戶銷售占比評價各個地區占比評價研發費用率毛利率凈利率愛信精機日本1940技術、扶持豐田系持股接近30%32
22、257%動力總成20%駕駛安全18%車身2%車聯網和共享解決方案3%能源解決方案及其他豐田為主,66%大眾、Stellantis、三菱、本田、鈴木、沃爾沃、長安、廣汽集中,豐田超60%日本55%亞洲21%(中國9%,亞洲其他地區12%)北美15%歐洲8%集中0.4%7.7%0.9%現代摩比斯韓國1977(2000年才開始正式成為零部件供應商)扶持現代-起亞持股22+%312自動駕駛系統電動化相關產品&動力總成新一代車載通信系統底盤系統車燈、安全氣囊現代、起亞、三菱、通用、克萊斯勒集中韓國產能占40+%集中2.8%12-13%5-6%弗瑞亞法國1929并購原來PSA持股39%,21年PSA與FC
23、A合并后出售股權26838%座椅30%內飾26%歌樂電子5%綠動(排氣系統)以上未包含海拉收入CR555%大眾 18%Stellantis 13%福特9%雷諾日產三菱8%戴姆勒7%通用5%比較集中法國10%德國7%其他歐洲地區28%亞洲27%北美24%南美3%全球化,歐洲45%2-3%10-12%近4年65%通用 20%福特 14%大眾 11%戴姆勒11%Stellantis 10%比較集中北美39%歐洲+非洲35%亞洲20%南美少量全球化2.7%6.8%1.6%法雷奧法國1923技術,非客戶型17630%視覺系統25%動力總成系統22%熱系統20%駕駛輔助系統+舒適性模塊CR5 53%,CR
24、10 79%德國整車廠:31%亞洲整車廠:32%美國整車廠:19%法國整車廠:13%其他:5%比較集中歐洲+非洲46%亞洲33%北美20%全球化21.4%17.2%7.2%表:全球零部件基本情況(6-10名)13他山之石|巨頭成長路徑多樣:技術硬核+外延并購+依附崛起技術驅動型博世、法雷奧、李爾捷太格特、蒂森克虜伯并購壯大型業務線廣泛型細分領域技術領先型全球布局型研發費用率較高在高壁壘賽道市占率高擴大業務線/增強技術實力多主業單主業并購出海依附崛起型客戶相對集中產品多元化Tier0.5,具備供集成化能力主機廠扶持型強銷售型大陸、采埃孚博格華納弗瑞亞愛信精機(豐田系持股接近30%)現代摩比斯(現
25、代-起亞系持股22%)安波福(原德爾福)麥格納14目錄1.他山之石:全球TOP零部件成功路徑總結2.回溯歷史:馳騁百年的馬牌2.1 公司基本情況2.2 輪胎業務:并購擴張 產品齊全2.3 康迪泰克:立足橡膠 橫跨多界2.4 汽車業務:智能加速 積極合作3.成功歸因:積極收并購 時勢造英雄4.未來展望:順應四化變革 積極謀劃轉型5.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1516圖:公司發展歷程大陸從輪胎制造商成長為全球領先零配件供應商。1871年,大陸在德國漢諾威成立,以生產橡膠制品為主。此后的一百年,憑借著橡膠領域的技術積淀及德國汽車工業的崛起,汽車輪胎業務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陸續推出無花紋輪胎、簾布輪胎、子午線
26、輪胎等;1979年大陸收購美國優耐陸的歐洲輪胎業務,產能布局從德國擴張至法國、英國、比利時、北美,再到葡萄牙、捷克、南美、南非、亞洲等地區,經營業務從汽車輪胎延伸至環保橡膠、汽車電子、底盤與安全、動力總成;步入21世紀后,集團面對汽車產業“四化”變革,通過收購自動駕駛軟件公司、雷達公司等自動駕駛產業鏈條上關鍵技術的企業,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自動駕駛相關領域已經具備了較完善的體系。發展歷程|從漢諾威走向世界 頂級零配件供應商的150年成長史 1995-2011年 通過收并購打破業務壁壘,成功躋身世界汽車行業五大供應商之列1995:成立汽車事業部1998:收購美國ITT的制動器和底盤業務2000
27、:成立合資企業,為日韓供應制動和底盤系統2001:收購泰密克,加強ESP業務2004:康迪泰克和鳳凰公司合并2006:收購摩托羅拉的汽車電子業務,擴展車載信息服務系統業務2007:收購西門子威迪歐,躋身世界汽車行業五大供應商之列 1871-1978年 從橡膠企業走向汽車輪胎企業,同時持續升級輪胎工藝1871:在德國漢諾威成立,主要生產橡膠制品、橡膠布以及馬車和自行車的實心輪胎1892:成為第一家生產自行車充氣輪胎的德國公司1898:投產無花紋汽車充氣輪胎1921:成為第一家把簾布輪胎推向市場的德國公司1955:成為第一家研發出客車和卡車空氣彈簧以及生產無內胎輪胎的德國公司1960:開始批量生產
28、子午線輪胎 2012年至今 前瞻性布局自動駕駛,業務范圍擴展至工業領域2012:在美國內華達州進行自動化駕駛試驗2015:收購創新型軟件方案專家伊必汽車,擴展汽車系統軟件業務2016:收購雷達公司2017:收購表皮材料專家宏舒赫集團,將業務范圍擴展至工業領域2018:與四川成飛成立合資公司,生產48伏汽車電池系統2021: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生產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軟硬件產品 1979-1994年 輪胎業務原始積累推動全球化擴張,產品多元化態勢顯現1979:收購優耐陸(美國)的歐洲輪胎業務,取得比利時、德國、法國和英國的輪胎工廠1983:開始量產液壓軸承1987:收購通用輪胎、將軍輪
29、胎,一躍成為世界第四大輪胎生產商1989:在葡萄牙成立合資公司生產輪胎1991:重組康迪泰克事業部,發展環保橡膠1992:收購捷克輪胎制造商 Barum1994:貝內克-卡里科股份公司被并入康迪泰克事業部,主要產品為人造革和箔以輪胎業務為主全球化、多元化擴張底盤與安全、汽車電子自動駕駛及智能化 表:大陸1871-1978年發展歷程171871-1978從公司成立后的100多年歷史中,大陸專注于研發輪胎。大陸最初便是以生產實心輪胎起家,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這幾十年的歷史中,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生產力幾何式提升,交通工具不斷更新換代,輪胎更是幾乎所有的交通工具中所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大陸由最初的實心
30、輪胎發展到充氣輪胎、無花紋輪胎、有花紋輪胎,再到1960年開始批量生產的子午線輪胎,大陸專注于迭代輪胎產品并取得成功。時間重要事件1871年作為股份制公司在德國漢諾威成立。生產各種軟性橡膠制品、橡膠布以及馬車和自行車的實心輪胎1892年生產自行車用空氣填充式(德國首次)。大陸是第一家生產自行車充氣輪胎的德國公司1898年開始在漢諾威的 Vahrenwald 生產無花紋汽車充氣輪胎1901年首輛裝有大陸充氣輪胎的戴姆勒汽車(即后來的梅賽德斯汽車),在尼斯-沙龍-尼斯(Nice-Salon-Nice)汽車拉力錦標賽上取得了轟動性的勝利1904年大陸推出世界上首款帶花紋的汽車輪胎1921年在公司成立
31、 50 周年之際,大陸成為第一家把簾布輪胎推向市場的德國公司1951年開始生產鋼絲繩輸送帶1955年大陸成為第一家研發出客車和卡車空氣彈簧的公司。同年,大陸也成為第一家生產無內胎輪胎的德國公司1960年開始批量生產子午線輪胎1961年Dannenberg工廠竣工,開始生產汽車塑料零部件1964年在Sarreguemines(法國)建造輪胎工廠1976年位于諾爾特海姆的歐洲規模最大的傳送帶生產線之一投產 專注迭代輪胎產品 從實心輪胎到子午線輪胎|專注于輪胎的大陸初期表:大陸1979-1994年發展歷程181979-1994通過收購、合資建廠積極擴大輪胎生產和銷售渠道,深耕歐美輪胎市場。20世紀7
32、0年代到90年代是全球化和多元化的黃金時代,大陸通過收購、合資建廠的方式拓寬自己的產品市場和業務范圍,在歐洲、北美都設有自己的工廠和產品營銷點。尤其是在1987年通過收購北美輪胎制造商通用輪胎公司讓其一舉成為全球第四大輪胎生產商。時間重要事件1979年大陸收購美國優耐陸(Uniroyal)在歐洲的輪胎業務,取得其在比利時、德國、法國和英國的輪胎工廠,這大陸第一次大規模收購,從而在歐洲奠定了更為廣泛的基礎1983年開始為汽車工業大規模生產發動機制造中用于減振和降噪的專用軸承元件-大陸液壓懸架1985年收購奧地利公司 Semperit 的輪胎業務1987年收購北美輪胎制造商通用輪胎公司。因此而獲得
33、了這個美國第五大輪胎品牌旗下的四個工廠、所有的設備以及營銷網絡,除此之外,大陸還獲得了其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工廠。因此,大陸在1988年占世界輪胎市場的6.6%,一躍成為世界第四大輪胎生產商,1989年這一數值達到8.1%1989年與葡萄牙 Mabor 公司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在葡萄牙路薩多生產輪胎,1993 年完全接手其輪胎業務1993年收購捷克輪胎制造商 Barum 的大部分股份,其中不僅包括位于奧特羅科維斯的轎車和商用車輪胎廠,還包括一個擁有約 50 家銷售網點的經銷組織。到1998年,位于捷克共和國的這一工廠已經成為了大陸旗下產量最高的輪胎制造廠1994年貝內克-卡里科股份公司被并入康
34、迪泰克事業部。主要產品為人造革和箔 收購通用輪胎 積極拓寬歐美輪胎市場|多措并舉 積極的資本運作搶占市場圖:肌肉車文化濃厚的北美將軍輪胎 表:大陸1995-2011年發展歷程19 1995-2011|進軍汽車領域 全球市場地位加強時間重要事件1995年成立汽車事業部,以加強與汽車工業的系統業務1997年推出 ISAD(集成發電風門啟動機),ISAD 將汽車中的啟動器和發電機組裝在一個總成內,是開發混合驅動系統的必要前提1998年收購美國ITT公司的汽車制動器和底盤業務,業務擴展到ABS、ESP領域;在阿根廷、墨西哥、南非和斯洛伐克進一步鞏固其在輪胎制造領域的全球地位;康迪泰克在巴西、智利、墨西
35、哥和匈牙利繼續在通向國際化的道路上邁進2000年與日本日清紡株式會社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大陸特威斯公司,為日本和韓國市場供應制動和底盤系統2001年收購國際電子專業生產廠泰密克(Temic),增強了其在快速增長的汽車電子產品市場的業務,加強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業務2003年通過在馬來西亞成立合資企業 Continental Sime Tyre,加強了大陸在亞太地區和澳洲輪胎行業的地位2004年收購鳳凰股份公司(Phoenix AG),康迪泰克和鳳凰公司的合并,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橡膠與塑料技術專業制造商2006年收購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的汽車電子業務,進一步擴展其在車載信息服務系統領域的業務20
36、07年收購西門子威迪歐(VDO)汽車股份公司,從而躋身世界汽車行業五大供應商之列,同時極大地鞏固了自身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的市場地位;收購斯洛伐克某工廠,擴大在中歐和東歐的市場地位2009年位于上海的新的亞洲總部和研發中心正式成立,是集團在中國和亞洲業務拓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2010年大陸馬牌輪胎 ContiSportContact 5 P 投入市場,這種新的高性能夏季輪胎專為跑車和改裝車設計2011年收購總部位于印度的默迪輪胎有限公司的輪胎業務;在中國的第一家輪胎工廠在安徽省合肥市投產 2000-2010年,大陸通過收并購打破壁壘,延伸業務范圍。底盤和制動系統業務出海日韓;汽車電子業務方面,在2
37、001年借力泰密克加強ESP業務,到2007年已向汽車制造商提供了近900萬套ESP系統;康迪泰克合并鳳凰公司后成為全球最大的橡膠與塑料技術專業制造商;收購西門子威迪歐汽車公司,躋身世界汽車行業五大供應商之列。并購式發展 業務范圍擴展至汽車系統業務圖:ESP系統組成表:大陸2012年至今發展歷程202012-至今|布局自動駕駛 加大研發力度時間重要事件2012年在美國內華達州開始進行自動化駕駛綜合試驗。目前,大陸高度自動化的測試車輛已經行駛了15,000英里的公共道路,且無一起事故發生2013年年度股東大會啟用新的大陸品牌;ContiLifeCycle 覆蓋大陸卡車輪胎的整個生命周期,可持續性
38、解決方案能夠延長輪胎使用壽命并大幅降低成本2014年收購尾氣處理專家依米泰克(Emitec),成功開拓尾氣后處理業務。該公司產品系列包括金屬催化轉換器、微粒過濾器零部件,以及用于SCR(選擇性催化還原)的噴射模塊等2015年收購創新型軟件方案專家伊必汽車(Elektrobit),該公司主要針對復雜的行車功能如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信息娛樂系統等;收購橡膠及塑料技術公司固恩治(Veyance),固恩治在全球設有 27 家工廠,主要生產輸送帶、膠管和傳動皮帶等產品2016年收購雷達公司Advanced Scientific Concepts(深耕于3D Flash固態激光雷達),在2020年量產固態
39、激光雷達;首推 48 V 微混系統,配備“互聯能源管理系統”2017年新投入的美國硅谷研發中心匯集了集團各領域的專家,旨在研發前瞻性技術方案;收購汽車網絡安全領域全球領先供應商 Argus Cyber Security,以進一步提升車輛網絡安全;收購表皮材料專家宏舒赫(Hornschuch)集團,實現將業務范圍擴展至工業領域;投資自動駕駛公司EasyMile,在環境感知、制動系統及駕駛安全方面進一步合作2018年與四川成飛成立合資公司,生產48伏汽車電池系統2020年利用汽車行業無可匹敵的超級計算機加速未來技術的發展,超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的聯網標志著大陸在人工智能(AI)發展方面樹立了前所未有的
40、新里程碑2021年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生產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軟硬件產品2022年收購瑞典輸送帶技術公司Backes Transportbandservice AB,進一步擴大工業業務布局,新業務將被并入大陸輸送解決方案事業群,該事業群是全球優質物料輸送和專業工程機械解決方案提供者之一2023年與Aurora在自動駕駛卡車運輸系統方面建立獨家合作伙伴關系,預計2027年共同把自動駕駛貨運系統引入美國市場,該系統可以服務于美國各個地區的運輸公司和商業車隊運營商;收購特瑞堡的印刷技術業務,整合完成后主要生產用于膠印和數字印刷的印刷橡皮布 大陸通過并購策略在自動駕駛領域持續開疆拓土。大陸自
41、動駕駛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當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舉行的無人駕駛汽車挑戰賽中,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奪冠車隊Tartan Racing的無人車安裝的便是當時大陸提供的傳感器和車載設備,大陸由此意識到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趨勢。2012年,大陸獲得了在美國進行公路測試自動駕駛的批準,第一輛原型車累計行駛25,000公里,取得了大量的試驗數據。隨后幾年大陸通過收購自動駕駛軟件公司、雷達公司等自動駕駛產業鏈條上關鍵技術企業擴展業務版圖。順應產業變革 大力發展自動駕駛0%投票權股權變動|從分散到集中的股權變化 汽車零配件領域的強強聯合21舍弗勒控股有限合伙公司46%的股份及投票權大陸其他自由流通
42、股54%股份及投票權IHO Verwaltungs GmbHIHO Beteiligungs GmbHINA-Holding Schaeffler GmbH&Co.KG100%投票權Georg F.W.Schaeffler 100%投票權監事會成員46%股份及投票權大陸35.99%股份及投票權10.01%股份及投票權Maria-Elisabeth Schaeffler-Thumann2008年舍弗勒收購大陸,總持股比例為90.19%,直接持股比例為49.99%,其余股份代由投資銀行鎖倉。經舍弗勒同意方可出售2010年,總持股比例為75%,直接持股比例為42.27%,其余股份代由投資銀行鎖倉。經
43、舍弗勒同意方可出售2011年,總持股比例為75%,直接持股比例由42.27%上升至49.99%,其余股份代由投資銀行鎖倉。經舍弗勒同意方可出售2012年,總持股比例為49.9%,直接持股比例為49.9%。其余部分均已通過投資銀行售出2013年,減持4%后,持股比例降至46%圖:自2013年以來的大陸股權架構圖:大陸股權架構變動圖 舍弗勒家族掌控大陸,汽車零配件領域的強強聯合。2008年,舍弗勒家族“蛇吞象”收購大陸,通過減持后自2013年至今維持對大陸46%的控股權。舍弗勒集團是全球范圍內生產滾動軸承和直線運動產品的領導企業,也是汽車制造業中極富聲譽的供應商之一,兩大集團在產品領域有很強的互補
44、性。收購完成后二者產生了巨大的合力,舍弗勒集團任用極具魄力和領導力的Elmar Degenhart擔任大陸CEO,帶領大陸走出金融危機,布局汽車智能化領域;二者在采購領域不斷合作,共同挑選優質供應商產生規模效應。舍弗勒集團掌舵大陸 汽車零配件領域的雙贏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舍弗勒集團官網、華西證券研究所2008年舍弗勒開始收購之前,股權分散,股東持股比例均30%以下收購帶來的債臺高筑使大陸被舍弗勒惡意收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使全球汽車制造業都遭受一定程度的沖擊,舍弗勒發起了對大陸的收購,但因大陸過去一系列的并購導致其債臺高筑,盡管做出反抗,但最終還是沒有改變被收購的結局。舍弗勒集團抓緊一
45、切可利用力量,成功收購規模為其數倍的大陸。2007年銷售收入僅為89億歐元的舍弗勒,依靠掉期交易和大陸內外部的支持,成功收購了2007年銷售收入高達166億歐元、2008年預計銷售收入264億歐元的大陸。在這過程中,大陸曾試圖通過掉期交易合法性、收購邀約漏洞、尋找投資機構支持等方式反抗,但其在內外部均未獲得充足支持,僅在短短兩個月內就被“蛇吞象”。圖:2008年舍弗勒對大陸發起收購戰 22舍弗勒上演“蛇吞象”成大陸最大股東戰場一:收購價之爭7月21日,舍弗勒集團將報價提高至每股70.12歐元、總價約114億歐元。但大陸再次拒絕了這一收購價。7月15日,舍弗勒集團首次報出收購價,擬以每股69.3
46、7歐元、總價112億歐元的價格收購大陸,被拒絕。8月21日,舍弗勒集團宣布,已和大陸達成協議,舍弗勒集團的收購價將從每股70.12歐元提高至每股75歐元,大陸接受這一報價。戰場二:掉期合約合法性之爭在公開惡意并購前,舍弗勒集團已穩獲大陸近36%的股份,其中2.97%為直接購買的,4.95%是認購期權,28%是以掉期交易方式進行的。是否合法?28%的股權為掉期交易,因此按照德國法律規定,不必向證券交易所履行申報義務。德國金融監管局最終裁決,在惡意并購中,舍弗勒集團使用的掉期交易方式并沒有違法。戰場三:并購同盟軍之爭舍弗勒集團獲得內外部支持內:監事會主席Hubertus von Grnberg認為
47、,只要舍弗勒集團收購報價合理,就不應該拒絕收購;職工委員更是主張和解派,因為其對董事長魏寧謀的有意裁員積怨已久。外:共同的客戶大眾汽車和通用歐洲公司,均希望二者盡快達成協議,以避免因并購拉鋸戰影響正常業務發展,并影響其對大眾汽車、通用汽車歐洲公司的相關零部件配套。股權變動|因收購導致債臺高筑 舍弗勒成為大陸最大股東組織架構|專注客戶需求和市場發展 靈活調整組織架構2007年2007年,大陸收購西門子,前汽車系統部門解散1998-2000年2001年收購Temic,首次合并Temic 產品2001-2006年2008-2019年大陸汽車輪胎康迪泰克汽車事業部業務有:ABS、TCS、ESP、汽車制
48、動器、傳感器、SAD、空氣懸架和道路控制系統、胎壓傳感器、ACC、ISAD等。大陸汽車輪胎康迪泰克汽車系統事業部主要由大陸特維斯和康迪泰密克組成。開發和制造電子和液壓制動系統、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空氣懸架及傳感器等。底盤和安全:電子制動、液壓制動、傳感器、ADAS等;動力總成:汽油/柴油系統、混合動力汽車、渦輪增壓器等;內飾:車身及安全、儀表及顯示器等。大陸底盤和安全動力總成內飾客車和輕卡輪胎康迪泰克商用車輪胎2020-2021年2019年初,動力總成部門拆分成獨立的法人集團2008年,舍弗勒對大陸開啟收購戰大陸汽車集團動力總成內飾客車和輕卡輪胎康迪泰克商用車輪胎底盤和安全橡膠集團大陸汽車技術
49、車聯網和信息輪胎康迪泰克自動出行及安全動力總成技術橡膠技術大陸汽車安全與動態控制智能駕駛輪胎康迪泰克車聯網及架構智慧出行用戶體驗2022年至今圖:大陸組織架構變動歷程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公司年報、華西證券研究所2324業務擴張|與時俱進 持續擴充產品線圖:公司業務擴展路線 輪胎1871橡膠制品以及馬車和自行車的實心輪胎1892自行車充氣輪胎1898無花紋汽車充氣輪胎1904帶花紋汽車輪胎1905鉚接防滑輪胎1908可拆卸的轎車輪輞1921簾布輪胎、大型商用車充氣輪胎1955無內胎輪胎1991ContiEcoContact 環保型轎車輪胎面市2003世界上第一款速度可高達 360 公里/小時的公
50、路輪胎2010新的高性能夏季輪胎,專為跑車和改裝車設計2013ContiLifeCycle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能夠延長輪胎使用壽命并大幅降低成本康迪泰克1900為德國第一艘飛艇 LZ1 提供氣球材料密封充氣氣囊1930研發出具備出色柔性和堅固性的Gold Snake膠管1951鋼絲繩輸送帶1955研發出客車和卡車空氣彈簧1994生產人造革和箔(通過合并貝內克-卡里科股份公司)2004成為全球最大的橡膠與塑料技術專業制造商(通過收購鳳凰股份公司)2015加強工業領域輸送帶、膠管和傳動皮帶產品滲透(通過收購固恩治)2017向家具、建筑、DIY行業分支提供環保型表皮材料(通過收購宏舒赫)2022進一
51、步擴大工業輸送帶業務布局(通過收購瑞典輸送帶技術公司)2023生產印刷橡皮布,擴大印刷技術解決方案覆蓋范圍(通過收購特瑞堡的印刷技術業務)2021新一代環保輪胎,可再生原材料比例為35%2023全新高性能輪胎,采用不對稱的自適應胎面設計汽車1932用于發動機懸置降噪的金屬橡膠連接件1974以擠壓吹塑法加工的聚氨酯折疊風箱1983量產防振和降噪的液壓懸架1995成立汽車事業部,以加強汽車工業的系統業務1997推出 ISAD(集成發電風門啟動機)1998進入ABS、ESP領域(通過收購美國ITT的汽車制動器和底盤業務)2001產品拓展至傳感器、電動馬達等,加強ESP業務(通過收購泰密克)2006擴
52、展車載信息服務系統業務(通過收購摩托羅拉的汽車電子業務)2007獲取發動機電控、軸電子、內部電子信息娛樂產品等技術(通過收購西門子VDO)2014開拓尾氣后處理業務(通過收購尾氣處理專家依米泰克)2015獲取自動駕駛軟件技術(通過收購軟件方案專家伊必汽車)2016首推48V微混系統,配備“互聯能源管理系統”2020量產Flash激光雷達(通過2016年收購雷達公司ASC)2021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生產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軟硬件產品2023計劃2027年把自動駕駛貨運系統引入美國市場(通過與Aurora合作)1952首次推出專為冬季駕駛而設計的 M+S 輪胎1960子午線輪胎產品布局圖
53、:大陸的產品布局安全與動態控制車身與安全:車身控制模塊、車門/電動關閉/座椅舒適/出入口控制等系統等車聯網:符號學、設備連接、智能手機集成系統、預測性連接系統等集成安全系統:行人保護系統、自動緊急呼叫系統等被動安全和傳感器:碰撞聲/智能電池/底盤位置和加速度/高壓電流等傳感器制動系統:盤式/鼓式/復合式制動器、電子駐車制動系統、制動器驅動系統等清洗系統:軟管及連接器、噴嘴、攝像頭清洗系統、前照燈清洗系統等|深化多維產品布局 驅動未來美好出行汽車子集團自動駕駛與出行ADAS與自動駕駛:高分辨率3D激光雷達、短/長距離雷達、單眼/立體/環視/后視等攝像頭、自動駕駛輔助控制單元等智慧出行車輛動力學:
54、電子空氣懸掛系統、供氣控制單元、底盤域等自動駕駛與出行車聯網與架構康迪泰克子集團乘用車/輕卡輪胎低壓安全胎、自我修復輪胎、冬季輪胎、低噪音輪胎、新能源專用輪胎等輪胎子集團用戶體驗視覺顯示系統:儀表組、3觸摸表面顯示器等信息娛樂系統:多媒體系統和平臺等商用車輪胎胎壓監控系統空氣彈簧系統客車、卡車、鐵路車輛用空氣彈簧系統、氣動和隔振的空氣執行器等合成技術橡膠合成產品、密封系統、成型零部件動力傳輸裝置復合V帶、扁平傳動帶、皮帶驅動系統、驅動帶振動控制液壓支撐、支撐系統、自適應支架等25財務表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近年來有所波動圖:公司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億歐元;%)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偶有波動 總體企穩向
55、好圖:公司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億歐元;%)營業收入長期上漲,近年來有所波動:總體來看,2003-2019年,大陸營收從115.3億歐元快速增加到444.0億歐元,CAGR為8.8%。2008年收購西門子威迪歐汽車股份公司,營收大幅增加。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下降明顯。2020-2021年受疫情影響營收下降。2022年得益于2022H2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產量上升,汽車子集團營收高增以及產品價格上升,公司營業收入3.9億歐元,增長16.7%。凈利潤受宏觀經濟影響大:2008-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凈利潤連續兩年錄得負值。2022年,由于俄烏沖突、新冠疫情帶來的限制,以及持續的半導體短缺
56、,疊加原材料、半成品、能源和物流價格上漲,導致約33億歐元的公司額外成本增加。此外,大陸子集團/俄羅斯的業務調整帶來約8.5億/8,700萬歐元的資產減值,最終導致凈利潤大幅下滑。26-30%-20%-10%0%10%20%30%40%50%010020030040050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營業收入(億歐元;LHS)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RHS)-300%-200%-100%0%100%200%300%-20-1
57、001020304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凈利潤(億歐元;LHS)凈利潤同比增長(%;RHS)財務表現毛利率較為穩定:2004-2022年,除2008-2009金融危機影響外,大陸毛利率維持在24%左右,2016年以來,由于價格的僵化,呈現緩慢下降趨勢。大陸2022年毛利率為21.1%,2023Q1得益于輪胎利潤率高于平均水平,以及新的價格政策影響,毛利率為22%。凈利率受上游和宏觀影響:凈利率2004-2018年間,
58、除2008-2009年金融危機影響外,均維持在6%左右。2019年以來波動較大,2022年,受汽車子集團和俄羅斯業務減值影響,疊加能源、芯片和半成品及物流費用漲價等不利因素,凈利率為0.3%。2023Q1凈利率為4.3%,主要得益于汽車市場恢復及新價格協議帶來的利潤上升。未來,供應鏈控制及降本增效仍是凈利率增長關鍵。研發投入較高:2011-2020年,研發費用率不斷提升,研發支出從13.6億歐元提升到43.3億歐元。2021-2022年,研發費用率有所下降,但研發費用增加。2022年,大陸研發費用率達7.3%,研發支出28.7億歐元,主要投入自動駕駛和數字化、安全技術等新業務領域。圖:公司毛利
59、率及凈利率(%)研發投入增加 23Q1利潤率回暖圖:公司期間費用率(%)275%6%7%8%9%10%11%12%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銷售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10%-5%0%5%10%15%20%25%30%毛利率(%)凈利率|毛利率保持穩定 凈利率受宏觀經濟影響大分業務營收圖:公司分業務營收及占比(億歐元;%)|汽車、輪胎和康迪泰克 大陸的三大支柱圖:公司分業務營收同比增速(%)汽車子集團營收占比不斷加重。2006-2008年,公司2006年和2007年分別收購摩托羅拉公司汽車電子業務和西門子威迪歐
60、汽車業務,汽車業務的營收占比逐年提升,2008年占比達到45.1%。2006年開始,大陸為 Vitesco Technologies進行產品合同制造。2008-2020年,集團各項業務占比基本穩定。2021年,合同制造的占比下降,汽車子集團為大陸創造大部分營收。2022年汽車/輪胎/康迪泰克營收大幅上升。2008-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康迪泰克/輪胎/合同制造的營收同比下降,汽車業務在2008年營收同比增加主要系收購西門子威迪,動力總成部門營收增長。2009年各項業務營收觸底反彈。2014-2017年,大陸分別收購依米泰克等多家公司,汽車業務期間營收增速平均為8.4%。2015年和20
61、17年,康迪泰克分別收購固恩治和宏舒赫,兩年營收增速分別達到35.8%和14.6%。2019-2020年,受疫情等多方面的影響,各項業務營收同比下降,2021-2022年有所回升。三大業務支柱并舉 汽車子集團營收領跑所有業務板塊28-90%-10%70%150%230%輪胎康迪泰克合同制造汽車0%10%20%30%40%50%0100200300400500輪胎(億歐元;LHS)康迪泰克(億歐元;LHS)合同制造(億歐元;LHS)汽車(億歐元;LHS)輪胎占比(%;RHS)康迪泰克占比(%;RHS)合同制造占比(%;RHS)汽車占比(%;RHS)財務表現德國起家,根植歐洲。大陸前期依靠橡膠制品
62、與輪胎業務立足,并憑借技術迭代與良好的聲譽打開市場,2008年歐洲市場業務收入占比達67%。德國一直是大陸的研發和運營中心,34%的大陸員工位于德國。截至2022年,大陸在歐洲市場的業務收入占比46%,美洲市場占比25%,亞洲市場占比22%。加速開拓亞洲及北美市場。長期以來,亞洲和北美營收增速領跑其他地區。2008年后,大陸多元化進程加速。2008年,成立了位于上海的亞洲總部和研發中心;2011年,收購了印度默迪輪胎業務,中國的第一家輪胎工廠投產。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歐洲/北美/亞洲分別擁有23%/34%/19%的員工占比。圖:公司分地區營收占比(%)扎根歐洲 亞洲及北美市場份額逐漸提升圖
63、:公司分地區營收增速(%)290%20%40%60%80%100%歐洲其他國家北美亞洲德國其他國家-40%-20%0%20%40%60%80%100%歐洲其他國家北美亞洲德國其他國家|收購與建廠并舉 多元市場布局加速財務表現深化全產業鏈布局。截至2021年底,大陸在中國共有29處生產基地、18個研發中心,員工總數超過2.4萬人。2022年,公司全球首家5G數字化超級工廠在長沙啟用,長春安全與傳感器事業部新研發樓建成。近年來,大陸在中國建立了重慶軟件系統研發中心、天津電動研發中心等,以本土需求為基面向全球研發。擴大合作生態系統,合作模式多樣化。在智駕時代公司從傳統Tier1供應商向智慧服務提供商
64、轉型,在標準組件上添加特定功能,供應不同需求的客戶,與廣汽合作共同建立廣汽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依托先進市場優勢,布局智慧產業。與地平線合資成立“大陸芯智駕”合資公司,生產AI芯片域控制器、攝像頭等。投資入股魔視智能、映馳科技,共同研發智能出行系統解決方案。圖:大陸中國布局情況深化全產業鏈布局 壯大合作生態系統表:中國區新研發中心及研發領域 30研發中心主要研發領域時間所在地長春技術中心被動安全與傳感器2022年9月吉林省長春市緯湃科技研發中心三電系統及混動、輕混系統2021年11月天津市中國軟件系統中心 車身控制與智能控制系統,集成式架構2021年9月重慶市氫能燃料電池中心氫能與燃料電池的關鍵
65、零部件2020年12月江蘇省常熟市新材料研發中心橡膠與塑料材料的國產化、本地化研發2019年5月江蘇省常熟市重慶研發中心汽車電子產品,包括網關、電動閉鎖系統、車身控制器及變速箱控制器等2019年3月重慶市|深化中國“本土化”戰略子集團業務產品主要客戶汽車子集團安全與動態控制制動系統大眾、奔馳、通用、福特等。其中:寶馬X5、奧迪e-tron搭載大陸的線控制動系統;零跑C01搭載大陸車身穩定控制系統;華為問界M7搭載大陸的電子駐車制動系統被動安全與傳感器大眾、通用、福特、寶馬、鈴木、奇瑞、重汽等清洗系統福特、通用、大眾、奧迪等車聯網與架構雷諾-日產-三菱。2018年起,大陸為雷諾-日產-三菱提供智
66、能網聯汽車的核心部分,包括汽車遠程控制系統、安全系統、虛擬個人輔助通訊系統、Wi-Fi、自動駕駛管理系統及遠程升級汽車系統功能等用戶體驗控制設備福特,通用,馬自達,奧迪,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奇瑞,比亞迪,福特,戴姆勒,東風裕隆,東風乘用車,神龍汽車,通用汽車,北京奔馳,沃爾沃,吉利,華晨汽車,菲亞特等,其中蔚來ES8搭載大陸的尾門控制器視覺顯示系統儀表組主要有:大眾、豐田、通用、雷諾、本田吉利、上汽、現代、奔馳、奇瑞、雪鐵龍等客戶;車燈主要有:通用,上汽,北汽,吉利,奔馳,大眾等智慧出行大陸推出的MK C1 線控制動智能底盤于2016年實現量產,2020 年底逐步開始面向中國市場自動駕駛特斯拉
67、MODEL Y、豐田凱美瑞、奔馳GLC、日產軒逸、寶馬等。2015年8月,大陸宣布其已開發出了集成多功能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的新型傳感器模塊,用于豐田主動安全系統選裝包“Toyota Safety Sense C”中康迪泰克子集團輸送帶系統代表客戶有大眾、通用、上汽、標致雪鐵龍等,各種型號的輸送帶主要客戶是工業和企業產業制造商膠管和管路技術奔馳、寶馬、一汽大眾等;2014年成立康迪泰克大洋管件(長春)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主要為福特提供底板送空調管線傳動帶系統為奔馳、寶馬、奧迪、大眾、沃爾沃、勞斯萊斯、保時捷、蓮花、歐寶、菲亞特、通用、福特、克萊斯勒、日產、起亞、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及華晨寶馬等提供汽
68、車傳動帶貝內克-卡里科集團為寶馬、沃爾沃、奧迪、奔馳、大眾、通用、福特、菲亞特等提供高性能復合裝飾表面材料橡膠涂布材料主要客戶有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海通用、奇瑞、東風、江淮、吉利、五菱、宇通、南京躍進、江南摩托、廣州摩托、江蘇摩托等表:公司分子集團的客戶結構 31客戶結構|為客戶提供從道路到云端的解決方案客戶結構子集團車型代表型號代表客戶輪胎子集團轎車舒適系列CC6/CC7/UC7/CPC2/CPC5原配:別克GL8、寶馬1系/2系/5系等、奔馳C級/Smart Fortwo等、大眾夏朗、奧迪A1、奔馳、日產軒逸/騏達等車型。適配:福特、奧迪A5/A6L/A7等、特斯拉、林肯MKZ、沃爾沃S
69、60/V60等、日產軒逸、大眾朗逸、現代悅納/ix25/途勝等、豐田雷凌/飛度等、比亞迪秦PLUS等、捷達等車型運動系列CSC2/CSC3/CSC5 P/MC6原配:寶馬X1/新X5、奔馳A26/B/V級/CLK/SLK等、寶馬3系/Mini、保時捷卡宴/Macan等、比亞迪漢、路虎攬勝等車型適配:奔馳R300/GLA/C系/E系等、奧迪Q5/A4L/A5/A6L/A8L/S5等、福特翼虎、雪佛蘭、特斯拉Model 3等車型SUVUC6 SUV/CSC6 SUV等原配:奧迪Q5等、吉利icon、廣汽新能源、領克01/05/09、別克昂科威、零跑C11、途觀L、途昂等車型適配:福特銳界/翼虎等、
70、奔馳GLC/GLE級/GLS級/M級等、奧迪Q5/Q7/A8等、特斯拉Model X、豐田漢蘭達、沃爾沃XC60、保時捷卡宴/進口Cayenne、哈弗H6、寶馬X3/X4、標致5008、馬自達CX5等車型新能源econtact2022年,大陸發布了新能源汽車輪胎eContact,產品尺寸直徑覆蓋17到20英寸,且全系標配了ContiSeal自修補技術適配:特斯拉Model 3、蔚來ES8、廣汽AION V、小鵬P7、理想L8/L9、沃爾沃XC40、榮威Erx5、比亞迪漢等兩輪車ContiRaceAttack雅馬哈XJ 750/900、寶馬R65至R100的五種型號、杜卡迪GT1000、Lave
71、rda SFC1000等車型ContiRoadAttack 3 CR。2022 年在KTM 超級公爵 GT搭配了大陸的ContiSportAttack 4工程車ContiRV20 All Season/VF TractorMaster/EM-Master E4/L4從適用于小型牽引車和行李裝載機ContiRV20 All Season,到適用于農業拖拉機的VF TractorMaster,再到適用于工程的裝載機和推土機EM-Master E4/L4,大陸輪胎都有涉及運輸車Conti Hybrid2014年,大陸開發了全新Conti Hybrid輪胎系列,搭配輕載和中載卡車。實際工作中可用于快遞
72、卡車、市政用車和城際公路貨運卡車 表:公司分子集團的客戶結構圖:公司分客戶類型的銷售收入與占比(億歐元;%)集團客戶中汽車和工業/替換業務占比趨于穩定。2018-2020年,集團客戶中汽車和工業/替換業務占比相對穩定,分別為70%/30%左右。2021年,受到全球汽車產量走低等的影響,汽車業務的占比下降至60.6%。2021年和2022年基本持平,占比為61.2%。據集團統計,2022年公司五個最大OEM客戶是(福特、奔馳、雷諾-日產-三菱、Stellantis和大眾),銷售額占比達到32%。32|為客戶提供從道路到云端的解決方案0.0%20.0%40.0%60.0%80.0%05010015
73、020025030035020182019202020212022OEM工業/替換業務OEM占比工業/替換業務占比目錄1.他山之石:全球TOP零部件成功路徑總結2.回溯歷史:馳騁百年的馬牌2.1 公司基本情況2.2 輪胎業務:并購擴張 產品齊全2.3 康迪泰克:立足橡膠 橫跨多界2.4 汽車業務:智能加速 積極合作3.成功歸因:積極收并購 時勢造英雄4.未來展望:順應四化變革 積極謀劃轉型5.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3334|輪胎市場并購式的擴張歷程 深耕輪胎技術的百年光陰1871年,公司成立主要生產馬車和自行車實心輪胎1921年,成為第一家把簾布輪胎推向市場的德國公司2011年大陸擴大在亞太市場的
74、布局。收購總部位于印度的默迪輪胎有限公司的輪胎業務,同年在中國的第一家輪胎工廠在安徽省合肥市投產2016年以約1.26億歐元的收購價,吞掉世界上最大的賽車輪胎制造商-豪賽(Hoosier)輪胎1989年與葡萄牙 Mabor 公司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生產輪胎1971年在德國科爾巴赫工廠建立起歐洲最大的膠管生產基地2003年通過在馬來西亞成立合資企業 Continental Sime Tyre,加強了大陸在亞太地區和澳洲輪胎行業的地位1985年收購奧地利公司 Semperit 的輪胎業務1993年收購捷克輪胎制造商 Barum 的大部分股份,到1998年,已成為大陸旗下產量最高的輪胎制造廠,海外
75、營收已超過它銷售總額的60%2000年在羅馬尼亞蒂米什瓦拉新建的一家轎車輪胎工廠投產。鞏固其在東歐的輪胎生產和銷售地位1871年大陸在德國漢諾威成立,最初生產馬車和自行車的實心輪胎1979年收購美國優耐陸在歐洲的輪胎業務,取得其在比利時、德國、法國和英國的輪胎工廠,從而在歐洲奠定了更為廣泛的基礎1928年與德國著名的橡膠工業企業合并成立大陸橡膠股份公司。1987年收購北美將軍輪胎公司,在1988年占世界輪胎市場的6.6%,一躍成為世界第四大輪胎生產商2009年位于上海的新的亞洲總部和研發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是集團在中國和亞洲業務拓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1964年在法國建造輪胎工廠,開始在除德國之外
76、的歐洲國家進行資本擴張2018年收購了捷克輪胎設備制造商VK公司的全部股份1892年,開始生產自行車充氣輪胎1905年,生產出鉚接防滑輪胎,類似于后來的鋼疊層輪胎1908年,發明了可拆卸的轎車輪輞,這項革新有助于提升換胎效率1926年,添加炭黑提高了輪胎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1952年,首次推出專為冬季駕駛而設計的M+S 輪胎1960年,開始批量生產子午線輪胎1972年,推出 Conti-Contact 無釘冬季輪胎1991年,成為第一家將環保型轎車輪胎投放市場的生產商2003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速度可高達360 公里/小時的公路輪胎2010年,新的高性能夏季輪胎投入市場,專為跑車和改裝車設計 圖
77、:公司輪胎業務地區擴張圖:公司輪胎業務產品擴張輪胎業務發展歷程輪胎業務產品表:大陸輪胎主要品牌產品系列及主要產品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華西證券研究所表:馬牌輪胎主要輪胎技術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西證券研究所品牌產品系列特點主要產品技術描述及特點馬牌輪胎舒適系列靜音舒適、操控、省油UltraContact UC6應用鉆石切割技術,提升抓地力,性能均衡TC6途虎合作版依靠塊狀花紋提高耐磨能力和抓地性能,適合國內路況MaxContact MC6配方有自適應性,操控性強,駕駛體驗好ComfortContact CC6加入軟化劑與路面更貼合,大幅降噪ContiVikingContact 6更安全的雪地、冰
78、面、干地性能高性能系列運動、操控、ContiSportContact(CSC)精確的駕駛響應和最佳的抓地力SUV輪胎系列越野、操控UltraContact UC6 SUV多規格,適合城市SUVCrossContact AX6全路況,越野型Conti4x4Contact四輪驅動的舒適型輪胎ContiCrossContactLX2舒適型,輕越野,長里程、多規格熊牌輪胎夏季操控、耐磨ULTRA*SPEED 2高精度抓地力、濕地性能冬季雪地、FROST系列應對多種冬季路面,雪地牽引力強維京輪胎SUV系列耐磨、抓地Teratech系列(AT6、AT、HT)盾護科技,超強抓地,牽引力強,耐磨高性能系列 均
79、衡、操控Protech PT6舒適安靜,濕地表現出色,使用壽命長將軍輪胎越野系列“讓SUV更SUV”Grabber系列(AT5、MT5、HT5)V型花紋溝設計,出色的牽引力和響應性能,強勁的泥地抓地力轎車系列舒適、安全Altimax系列(GU5、GC5、GS5)出色的干濕地抓地力、剎車性能和全面均衡的表現序號主要輪胎技術作用1Contislient輪胎降噪技術能夠吸收特定頻率的空腔噪聲的聲波的聲能,任何路面行駛都能保持良好的降噪效果2商業車隊數字輪胎監控平臺ContiConnect幫助車隊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并在輪胎壓力偏離定義值時發送警報3N-Flex和輪胎的“胎圈”技術N-Flex位于橡膠
80、下方的熱處理尼龍,有助于輪胎在長期使用后恢復其原始形狀;“胎圈技術”運用在許多農用輪胎產品中,可以穩定保持其輪胎各部件的形狀,盡量減少重型機械對土壤的影響4自充氣胎壓會隨著路面的變化而變化,高速運轉時可以保持很好的離心力5ETIS電子輪胎信息系統可實現對花紋深度、氣壓、溫度、輪胎負載的實時監測等功能6Contact TM自修補技術可以自動實現輪胎胎面的修補,輪胎受損時,修復層能夠及時修補損傷處7可變形概念技術可以通過調節胎面寬窄、氣壓大小來調整輪胎的性能,根據不同的地形調節相對應的模式,以幫助車輛實現最好的地面附著力8自修復和靜音融合技術輪胎中融合了防刺扎技術和靜音技術,擁有防刺扎圖層和內置減
81、震器。2021年,馬牌推出ContiSeal自修補技術,首款新能源汽車輪胎eContact輪胎,就全系標配了該項技術產品線多品牌、多層次、標簽化。公司針對不同國家市場和消費群體推出或收購了諸如熊牌輪胎、將軍輪胎、維京輪胎等子品牌。熊牌輪胎主打“安全”的品牌基因,將軍輪胎則主打越野細分市場。維京輪胎則定位為“北歐品質、強勁、堅固、安全”。在產品線布局上,立足市場打造的精細化產品矩陣,分類清晰,標簽化鮮明,例如CC系列主打“靜音”,UC系列則宣傳其鉆石級的均衡性能,MC系列輪胎定位為“穩準狠”。多品牌、標簽化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消費需求;立足市場滿足消費需求,創新科技推動產品升級。
82、公司針對中國本土打造的第六代產品系列,能滿足中國消費者多路況、多樣化的需求。多項前沿科技的搭載使馬牌輪胎保持了領先的產品力。面向亞太市場的全新第七代產品線和專為電動車研發的產品線正在布局。35|產品線覆蓋面廣 產品標簽化品牌化圖:輪胎研發三大難以均衡的問題資料來源:知乎,華西證券研究所表:eContact輪胎適配新能源車型資料來源:公司公眾號,華西證券研究所精準解決痛點 前沿科技加持新能源車浪潮下,電動車對輪胎提出新的需求。新能源車相比傳統燃油車在重量上更大,且90%的新能源車不配有備胎,面對時代變革,德國馬牌通過“高端新能源汽車原配專家”的品牌定位,在歐洲獲得了40%以上、美洲50%以上純電
83、動車型的原配認證。公司正著力生產可適應自動化駕駛和電氣化發展需求的技術與產品。比如車內傳感器技術、可提供一系列移動出行服務的云端車聯網服務平臺,以及面向未來自動化駕駛的“無縫駕乘”的解決方案;采用多項黑科技,挑戰“魔鬼三角”。長期以來輪胎行業研究人員無法同時改善這三項指標。在eContact輪胎上,刀刃式導流槽、非對稱肋條設計、斜面倒角設計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加護;采用低滾阻胎體結構、新配方、空氣動力學胎側設計,降低滾動阻力,緩解了里程壓力;胎面細針花紋設計、隔斷式主動降噪系統以及ContiSilent靜音黑科技的搭載能有效抑制胎噪。尺寸規格適配車型17”215/50 R17、215/55R17
84、、225/55 R17 榮威ei6、飛凡汽車ER6、傳祺AION S、小鵬P5/G3、比亞迪秦Plus/秦Pro18”225/60 R17、235/45 R18、235/50 R18比亞迪宋Pro、哪吒U、特斯拉Model3、榮威eRX5、MG eHS19”235/40 R19、235/50 R19、235/55 R19、245/45 R19、255/45 R19、255/55 R19特斯拉Model3、比亞迪宋Pro/宋Plus、傳祺AION V、大眾ID.4 X/CROZZ、小鵬P7、奧迪A6L NEV、特斯拉Model Y、大眾途銳eHybrid20”255/40 R20、255/50
85、R20、255/45 R20、275/45 R20特斯拉Model Y、理想ONEV、特斯拉Model X前輪、特斯拉Model X后輪36|為電動車專門打造的eContact輪胎輪胎業務產品輪胎業務戰略表:全球主要輪胎企業產能情況 圖:2020年3-7月京東平臺乘用車輪胎品牌銷量(條;%)堅持本土化發展 新零售成果斐然堅持本土生態打造。據汽車之家采訪,大陸馬牌輪胎合肥工廠已經形成集生產基地、中國區貿易結算中心、中國區研發測試中心、亞太區培訓中心于一體的總部基地,成為馬牌輪胎全球增長引擎,以及大陸馬牌執行亞太戰略的重要工廠。最早進行電商布局,內容導向打造健康品牌生態。公司于2015、2017先
86、后進駐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采用“O2O”線上選購線下安裝的模式。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官網、電商旗艦店等多個渠道開展多元化營銷活動,鞏固并不斷擴展用戶群體;以人為本,不斷升級用戶體驗。公司打造了線下高端汽車服務商品牌百世德,提升售后服務體驗。推出“掌上店”菜單式選購,與電商平臺合作庫存共享模式,大幅縮短供貨周期。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目標客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行為進行分析計算,從而預測用戶需求。|布局全球堅持本土化發展 電商領域搶占先機輪胎企業設立時間產能(億條)單工廠產能(萬條)工廠/國家個數普利司通18923.466751/24米其林18892.654248/19固特異18981.95443
87、4/21大陸18711.257121/13韓泰19411.11,3758/5倍耐力18721.043523/14玲瓏19750.81,5375/3賽輪20020.51,2244/3錦湖19630.77789/3森麒麟20090.21,1002/2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京安途三角正新雙星錦湖瑪吉斯固特異馬牌鄧祿普米其林37大陸輪胎市場表現|市場占有率高抬后企穩 銷售額再創新高激烈競爭下,市占率高抬后企穩。隨著發展中國家的快速崛起,輪胎市場規模擴大,新興輪胎廠商不斷入局,原有市場份額遭到稀釋,前三大輪胎廠商合計市占率由2010年
88、42.1%下降到2021年36.4%,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大陸輪胎市占率不降反升,由2011年的5.2%先是一路上升至7.2%,后又穩定于6.6%。市場規模的擴大也讓大陸的營業額突飛猛進;近20年來,除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9年末爆發的全球疫情疊加俄烏戰爭,讓大陸營業額出現下降,其余年份大陸輪胎銷售額都呈顯著的上升趨勢,大陸在輪胎業務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全球激烈競爭下市占率高抬后企穩 銷售額波動中呈上升趨勢資料來源:大陸年報,華西證券研究所圖:大陸輪胎銷售額(億歐元;%)資料來源:米其林年報,輪胎商業,華西證券研究所注:前三大輪胎廠商分別是: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圖:前三大輪胎廠商合計全
89、球市占率(%)0%5%10%15%20%25%30%35%40%45%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大陸集團前三大廠商合計38-20%-15%-10%-5%0%5%10%15%20%25%30%020406080100120140160輪胎營銷額(億歐元;LHS)同比增長率(%;RHS)汽車產銷量對應配套市場,汽車保有量對應替換市場,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市場占據全球份額的大半。自2007年開始,大陸就不斷擴大在亞洲市場的業務布局,2021年,亞洲已為大陸提供22%的業績貢獻,即使是如此傲人的成績,對比于亞洲汽車銷量占全球50%以上
90、,中國汽車保有量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的實力而言,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空間等待挖掘;大陸官網顯示輪胎子集團當中有22.0%的收入來源于配套市場,78.0%的收入來源于替換市場,中國汽車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未來中國勢必要成為大陸輪胎替換市場巨大的利潤增長點,而整個亞洲未來也將是大陸配套輪胎銷售的主力軍。全球輪胎市場圖:2020年全球各區域汽車銷量占比情況(%)圖:2022年全球前十大汽車保有量國家(億輛)資料來源:二手車出口公眾號,華西證券研究所01234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德國巴西法國意大利英國墨西哥22%21%51%1%4%北美洲歐洲亞洲、大洋洲非洲中南美洲資料來源:中商情
91、報局,華西證券研究所|亞洲輪胎配套、替換市場潛力巨大汽車產銷量、保有量位居第一 亞洲市場潛力巨大39圖:全球汽車輪胎總銷售額(億美元;%)資料來源:米其林年報,輪胎商業,華西證券研究所圖:全球汽車輪胎銷量情況(百萬條;%)資料來源:米其林年報,華西證券研究所2022年全球輪胎市場總需求平穩2022年下半年輪胎市場觸底反彈強烈,創三年以來同比新高。2022年下半年,隨著俄烏沖突的階段性影響逐步淡化,疊加海外全鋼胎替換需求旺盛,以及國內乘用車產銷回暖拉動半鋼胎配套市場的復蘇,全球輪胎市場需求出現環比上半年的顯著改善,進而推動全年市場需求小幅提升。據米其林2022年年報統計,2022年全球汽車輪胎市
92、場銷量為17.5億條,同比變動小于0.1%。雖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小幅下滑2.0%,但仍創2020年以來新高。其中,2022年下半年全球汽車輪胎市場銷量為9.2億條,同比+4.7%,環比+11.0%。全球汽車輪胎市場的銷售額與銷售量變動同步,據米其林年報估計,2022年汽車輪胎全年銷售額為1,800億美元,同比+2.8%。|國際多因素疊加 合力修復輪胎市場40全球輪胎市場-15%-10%-5%0%5%10%15%20%0500100015002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全球汽車輪胎總銷售額同比增速-40%-20%0
93、%20%40%60%0500100015002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乘用車及輕卡配套市場卡車配套市場乘用車及輕卡替換市場卡車替換市場乘用車及輕卡配套市場同比增速乘用車及輕卡替換市場同比增速卡車配套市場同比增速卡車替換市場同比增速大陸集團最近公布2023財年預期,大陸預計2023年全球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產量將增長2.0%至4.0%,材料、工資和薪金以及能源和物流成本大幅上升將再次嚴重影響2023財年的盈利狀況。其中對于汽車子集團,大陸預計銷售額約為205億歐元至215億歐元,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率約為2%至3%。對于輪
94、胎子集團,大陸預計銷售約為145.0億歐元至155.0億歐元,增速在7.0%左右,調整后的息稅的利潤率約為12.0%至13.0%,對于康迪泰克子集團,大陸預計銷售約68.0億歐元至72.0億歐元,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率約為6.0%至7.0%。大陸的輪胎子集團依然是息稅前利潤率最高的部門,持續為大陸貢獻價值。輪胎市場展望圖:大陸輪胎業務銷售額(億歐元;%)資料來源:大陸官網,華西證券研究所注:以2021年為基期|2023年大陸預測輪胎業務銷售額增速7%左右資料來源:大陸官網,華西證券研究所注:以2021年為基期圖:全球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產量(萬輛;%)預測乘用車商用車增速2%-4%輪胎銷售額增速7
95、%息稅前利潤率調整為12%-13%410%5%10%15%20%020406080100120140160202120222023E大陸輪胎銷售額(億歐元;LHS)同比增速(%;RHS)0%1%2%3%4%5%6%7%8%7274767880828486202120222023E產量(萬輛;LHS)同比增速(%;RHS)目錄1.他山之石:全球TOP零部件成功路徑總結2.回溯歷史:馳騁百年的馬牌2.1 公司基本情況2.2 輪胎業務:并購擴張 產品齊全2.3 康迪泰克:立足橡膠 橫跨多界2.4 汽車業務:智能加速 積極合作3.成功歸因:積極收并購 時勢造英雄4.未來展望:順應四化變革 積極謀劃轉型
96、5.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4243康迪泰克發展歷程|橡膠起家多次合并 產品種類繁多1871年,大陸在漢諾威成立時就開始生產軟性橡膠制品、橡膠布1930年,研制出Gold Snake軟管1900年,為德國第一艘飛艇LZ1提供材料密封充氣氣囊1909年,為首次飛躍英吉利海峽的飛機提供機身和機翼的航空材料1921年,使用細纖織物取代柔軟性較差的麻繩織物,推出簾布輪胎1932年,用于發動機減震降噪的金屬橡膠連接件投放市場1951年,開始生產鋼絲繩輸送帶1955年,成為第一家研發出卡車和客車空氣彈簧的公司1971年,科爾巴赫工廠建立起歐洲最大的膠管生產基地1974年,成為首家以擠壓吹塑法向歐洲汽車企業提供加
97、工聚氨酯折疊風箱的生產商1976年,位于諾爾特海姆的歐洲規模最大的傳送帶生產線投產1983年,開始為歐洲汽車工業大規模生產發動機中用于減震和降噪的專用元件,即大陸液壓懸架 圖:公司康迪泰克業務擴張1994年,合并貝內克-卡里科股份公司,生產人造革和箔2015年,收購橡膠及塑料技術公司固恩治,其主要生產輸送帶、膠管和傳動皮帶等產品。2017年,收購表皮材料專家宏舒赫集團,將表面材料業務擴展至工業領域2022年,收購特瑞堡的印刷橡皮布業務,擴大了表面解決方案范圍,拓展了工業客戶1991年,在康迪泰克品牌下重組工業產品業務部門2004年,收購鳳凰股份公司并與康迪泰克合并,康迪泰克成為全球最大的橡膠與
98、塑料技術專業制造商康迪泰克|非輪胎橡膠領域的領跑者表:2022年非輪胎橡膠公司部分排名情況圖:康迪泰克歷年營收及增長率(億歐元;%)資料來源:European Rubber Journal,華西證券研究所 非輪胎橡膠制品營收保持多年領先公司營收在全球保持領先地位。從2004年收購鳳凰公司開始,康迪泰克進入非輪胎橡膠領域全球營收前五。2011-2019年,康迪泰克一直位居非輪胎橡膠制品領域第一。2020-2022年,康迪泰克被佛雷依登貝格超越,位居全球第二名;通過收購實現營收大幅增長。2004年收購位居非輪胎橡膠排行15名的鳳凰橡膠公司后,即使受到密封事業部拆分的不利影響,康迪泰克營收從20.6
99、億歐元提升到28.9億歐元,同比增長40.2%。2015年收購年營收超20億美元的固恩治,康迪泰克營收從38.3億歐元增加到52.8億歐元,同比增長37.8%。品牌排名營收(億美元)國家佛雷依登貝格171.2德國康迪泰克260.0德國哈欽森346.1法國頂級手套440.1馬來西亞住友瑞科538.6日本安徽中鼎1619.0中國-30%-20%-10%0%10%20%30%40%50%01020304050607044康迪泰克事業部主要業務涉及行業組織架構高級動態解決方案動態控制及懸掛;減震技術;密封技術商用車、乘用車、工業和軌道車輛、非道路車輛、機械按細分市場輸送解決方案各種傳送帶采礦、建筑、機
100、器和設備工程按大洲地區工業流體解決方案軟管及軟管總成原油和天然氣開采、食品工業、水體管理、石化行業、采礦業、機械工程業按大洲地區車輛流體系統空調、進氣系統、發動機傳動、加熱與冷卻系統的管路商用車、乘用車、工業車輛按細分市場傳動系統集團動力傳動皮帶、傳動系統和配套零部件汽車主機配套、汽車售后市場、工業、兩輪車按細分市場+大洲地區表面解決方案汽車內飾表皮材料、裝飾和技術表皮材料、印刷橡皮布與印版、裝配產品商用車、乘用車、印刷按細分市場 表:康迪泰克事業部情況始于橡膠 不止橡膠 業務協同賦能康迪泰克由六大事業部組成,在中國和北美有兩個業務大區。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有10處生產和銷售基地
101、、9處研發基地;不同業務之間聯系緊密??档咸┛朔譃榱笫聵I部,核心可以概括為“不止橡膠”和“keep world moving”。密封和減震、傳送帶、軟管、表面材料,這些業務的核心材料都是橡膠,涉及行業從以原有的汽車業務為中心輻射到各制造業領域;業務之間在各方面形成協同關系。在研發方面,各業務所需材料基本一致,橡膠開發部門為所有事業部服務;在客戶方面,康迪泰克能同時提供生產設備和配件:采用康迪泰克傳送帶進行生產的整車廠,同時也是其懸掛、密封、減震和管路系統的客戶。45|下設六大事業部 涉及行業廣泛|汽車產品包括減震、管路、密封、傳動、表面材料表:康迪泰克汽車產品布局情況解決方案應用范圍具體產品
102、產品示意圖歸屬事業部減震內飾、底盤與車身、動力總成、車身支架減震器、吸振器、襯套、排氣管吊環、發動機和變速箱懸置、傳動軸支承、電機懸置系統、空氣彈簧、車身懸置減震等動態解決方案管路內飾、底盤與車身、排氣系統、動力總成空調管路、動力轉向和連接管路、排氣系統管路、動力總成管路、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管路等輸送解決方案密封制動系統、底盤、轉向器、發動機管理、用于密封件的低摩擦彈性體、氫氣密封各種密封件,包括密封墊圈、墊片、彈性體等車輛流體解決方案傳動各種商用車、乘用車的傳動系統附件皮帶傳動、輕混系統、凸輪軸驅動系統、油泵和水泵驅動、轉向驅動、平衡軸驅動、制動系統、車身控制系統、內飾件驅動傳動系統等傳動系統
103、集團表面材料內飾、地板、貨艙儀表板、車門、中控、立柱、遮陽板、座椅、地板、擱架、貨艙等材料表面解決方案 減震系統是康迪泰克汽車部分的核心業務。其中,空氣懸架單車價值量較高,集成了減震、管路、密封和傳動解決方案;車輛領域和工業領域將重新整合。根據大陸集團官網新聞,2023年2月,康迪泰克計劃調整組織架構,以貼近客戶和市場。汽車業務將納入統一的全球事業群,合并到原始解決方案事業群。而表面方案將獨立,工業業務則按區域劃分??档咸┛讼Mㄟ^此次調整進一步發展工業業務,并為汽車業務創造協同效應。46康迪泰克空氣懸架圖:空氣懸架主要組成部件|核心為減震系統 不同系統相互配合表:空氣懸架主要系統部件功能拆分
104、 空氣懸架主要由三個子系統組成,分別為減震、導向和ECAS子系統。減震子系統搭載核心部件空氣彈簧以及空氣供給單元,實現緩沖振動、調節車身姿態。導向子系統用于確定車輪相對位置,ECAS子系統是電控空氣懸架的操作系統,控制和調節空氣懸架;空氣彈簧、空氣供給單元和減震器是空氣懸架的核心部件??諝鈴椈芍饕考諝鈴椈?、空氣供給單元、可變阻尼減震器、系統總成,其他部件包括ECU、各種傳感器、儲氣筒、氣泵等,根據供應商和產業鏈整合能力,其他部件采用獨立組裝或和主要部件進行集成化設計。核心部件位于減震子系統 可采用集成化設計子系統組成部件作用減震子系統空氣彈簧彈性元件,承受載荷,支撐車身,減小振動空氣供
105、給單元空氣壓縮機吸入,壓縮空氣并泵給空氣彈簧,實現彈簧形變儲氣罐儲存空氣彈簧中排出 或待供給給空氣彈簧的空氣電動機、干燥機、管件等干燥空氣使其達到工作要求,為其它部分提供連接空氣閥允許或限制空氣流動減震器吸收彈簧能量,與空氣彈簧配套達到緩沖效果導向連接子系統推力桿、連桿、穩定桿、導向臂、均衡梁等起到連接支撐作用,導向作用確定車輪相對位置ECAS子系統傳感器、ECU、執行器等通過傳感器和其他信息輸入,控制器按照控制邏輯,傳遞給執行器,執行空氣懸架調節操作47|空氣彈簧競爭激烈 空氣供給系統技術壁壘高空氣彈簧供應競爭激烈。從市場競爭格局看,國外企業威巴克、大陸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2022年,大陸及
106、威巴克的市占率合計62.3%;空氣供給系統技術壁壘高。全球空氣供給系統被采埃孚、AMK和大陸壟斷,空氣供給系統只提供給自家空氣懸架總成。截至2023Q2,保隆科技、拓普集團的空氣供給單元暫未量產。圖:2022年國內空氣彈簧供應商市場份額 核心零部件方面具有先發優勢圖:2022年國內空氣供給系統供應商市場份額空氣懸架48 大陸集團,17%威巴克,45.0%孔輝科技,19%保隆科技,14%其他,5%大陸集團,13%采埃孚,56%AMK,30%空氣懸架圖:空氣懸架主要組成部件成本表:空氣懸架主要供應商生產能力 集成化可實現統一控制 降低成本空氣彈簧34%可變阻尼減震器34%空氣壓縮機12%軟件控制系
107、統8%傳感器4%ECU4%氣閥門組2%儲氣罐2%生產部件空氣彈簧空氣供給單元可變阻尼減震器ECU系統總成海外大陸威巴克采埃孚通用倍適登采埃孚-威伯科國內中鼎股份-AMK保隆科技開發中孔輝科技天潤工業拓普集團開發中科博達空氣彈簧、減震器和空氣壓縮機占據主要成本。成本較小的部件有軟件控制系統、傳感器、ECU等,具備整合生產能力的企業將傳感器、ECU集成到價值量較大的部件,如大陸將傳感器集成到空氣彈簧、ECU集成到空氣壓縮機,有助于整體系統的控制,提高部件價值量。據蓋世汽車研究估算,采用集成化生產可降低空氣懸架10%的成本;國產暫無具有整合生產能力的廠商。大陸具有空氣懸架主要部件生產能力。根據各公司
108、投資者問答和公眾號,國內僅有中鼎股份通過收購AMK擁有空氣供給單元的生產能力。拓普集團的集成式空氣供給單元預計2023Q3開始量產,保隆科技的空氣供給單元預計在2024年開始量產。國內還有一些創業公司在開發集成式空氣懸架,如時駕科技在開發One-Box集成線控空氣懸架。49|集成化是大勢所趨 國產廠商仍在集成化道路上追趕空氣懸架|空氣懸架技術具備整合優勢圖:空氣彈簧HPTA傳感器空氣懸架智能化和數字化領先 具備整合優勢圖:CAirS空氣供給系統通過集成式傳感器實現空氣懸架智能化和數字化。通過在空氣彈簧中內置HPTA傳感器,獲取高度、壓力、溫度和加速度信息,空氣懸架能實現更高效的空氣壓縮和能源利
109、用。通過數字化技術,空氣懸架控制能更加精準;CAriS空氣供給系統具備技術優勢。CAirS是集成系統是閉環式系統,可以精準控制空氣量和壓力水平。集成了壓縮機、閥塊、控制單元、電機驅動裝置和繼電器、內部管線、溫度傳感器、連接器整合為一個緊湊單元,實現了空氣懸架系統能耗的降低、降低了懸架系統重量;密封件和橡膠件領先??諝鈶壹芟到y中的密封件和橡膠氣囊、減震器中的橡膠阻尼件是保證懸架穩定工作的關鍵。乘用車相較商用車要求密封性更高,而橡膠氣囊需要控制形變程度,減震器中的橡膠件需要高耐溫性和抗老化性,公司在密封件和橡膠件方面具有技術優勢;圖:減震器中的橡膠件 圖:密封系統的低摩擦彈性體50空氣懸架|歷史布
110、局悠久 高低端不同品牌覆蓋表:大陸空氣懸架業務部分發展歷程表:大陸空氣彈簧業務不同品牌 歷史悠久 品牌布局覆蓋不同市場和定位覆蓋商用車、乘用車及拖拉機。1955年,大陸是首家向商用車和卡車提供空氣彈簧的公司。如今,大陸架團為商用車、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提供不同種類的空氣彈簧和空氣懸架;在華布局加速。2021年,大陸位于常熟的研發和生產基地投入運營。第一期共有6條產線,生產組裝空氣懸架模塊和空氣供給系統,年產能達20萬套。2022年,啟動二期擴建項目,將新增60萬件空氣彈簧和10萬件空氣供給系統;品牌布局覆蓋全面。商用車空氣彈簧包括高端的CONTITECH品牌、2004年收購鳳凰公司后,形成定位中
111、端、專供售后市場的PHEONIX品牌和定位低端、應用車型廣泛的PRIME-RIDE品牌,覆蓋整車配套市場和舊車替換、升級市場。時間動作市場1955年第一家向客車和卡車提供空氣彈簧的公司前裝、售后2020年推出極端溫度空氣彈簧前裝、售后2021年推出空氣懸架阻尼器和壓縮機售后市場2021年常熟工廠空氣懸架一期投入運營前裝市場2022年常熟工廠空氣懸架二期開始建設前裝市場品牌定位供應市場品牌形象康迪泰克高端前裝市場鳳凰彈簧中端售后市場PRIME-RIDE低端前裝和售后市場51目錄1.他山之石:全球TOP零部件成功路徑總結2.回溯歷史:馳騁百年的馬牌2.1 公司基本情況2.2 輪胎業務:并購擴張 產
112、品齊全2.3 康迪泰克:立足橡膠 橫跨多界2.4 汽車業務:智能加速 積極合作3.成功歸因:積極收并購 時勢造英雄4.未來展望:順應四化變革 積極謀劃轉型5.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52智能駕駛表:大陸智能駕駛業務擴張路線|自動駕駛圍繞感知-規劃-行動進行業務擴張時間投資/合作業務拓展時間投資/合作業務拓展2015-06大陸完成對 Elektrobit Automotive的收購擴展了大陸在軟件和系統方面的專業研發能力,促進自動駕駛系統的技術研發2019-12與法國易邁一起和上海嘉定工業區合作深化無人駕駛技術共同在中國開發和推動無人駕駛出行服務解決方案2017-07大陸購入法國公司EasyMile的
113、少數股權將使用EasyMile的無人駕駛導航軟件和系統對大陸當前的技術進行測試,發展尖端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2020-11投資機器人視覺和感知先鋒公司AEye共同開發基于 AEye 專利的 1550nm 敏捷架構高性能長距激光雷達傳感器2017-10大陸與智網科技合資成立聯陸智能交通聯陸智能交通致力于打造世界級的ITS平臺,為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提供便捷的移動出行服務2021-02投資 Recogni公司自動駕駛汽車的芯片業務用于更快識別物體的新芯片架構預計將于2026 年投產2017-11大陸收購網絡安全公司Argus為全球客戶提供多層端到端汽車網絡安全解決方案與服務2021-08與集度達成戰略
114、合作大陸與集度在智能電動汽車、智能網聯與自動化駕駛等領域展開緊密合作2018-01收購HERE公司5%股份雙方計劃充分運用HERE高精實時地圖、自動化駕駛汽車地圖及云連接技術來創建一個新系統,以支持汽車自動化和出行服務領域的新應用和改進2021-04大陸宣布將攜手地平線,成立智能駕駛合資公司面向中國本土以及全球整車廠商客戶提供行業領先的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解決方案2018-11與克諾爾制動系統全面合作伙伴雙方的合作將致力于開發高度自動化駕駛的交鑰匙系統方案2022-07大陸戰略投資入股映馳科技打造面向中國市場的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2018-10與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
115、聯合研制基于機器學習的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三個使用案例:當車輛左轉、進入環形路口或位于右側先行路口時,輔助系統將為駕駛員提供幫助2022-11大陸將安霸Ambarella可擴展芯片集成到其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中安霸Ambarella的CV3芯片優化了大陸的輔助駕駛系統解決方案2018-11與EasyMile宣布在新加坡成立無人駕駛汽車研發團隊推動實現無人駕駛汽車在新加坡的路測2023-01大陸與安霸合作開發具有全棧軟件的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系統共同開發用于高級駕駛員輔助和高級自動駕駛的感知解決方案和全棧式系統解決方案,首個可用于全球市場的解決方案將于2026年做好量產準備2019-07與克諾爾集團合
116、作進行商用車編隊行駛項目測試編隊行駛系統演示五種主要的自動駕駛功能:成形編隊、編隊巡航駕駛、車隊高級緊急制動、單獨車輛分離編隊2023-05大陸與Aurora公司合作打造商業化可擴展的自動駕駛卡車運輸系統打造商業化可擴展的Aurora旗艦型硬件軟件集成系統。陸集團推出業內首個基于行駛里程的硬件即服務業務模式,預計將于2027年在美國投入生產2019-10與3M公司合作開發智能基礎設施技術結合兩家公司的專業知識來改進道路基礎設施技術 53智能駕駛表:SAE J3016 駕駛自動化分級|L2級輔助智能駕駛實現量產圖:L2智能輔助駕駛的核心零部件 系統分級駕駛員座位上的人必須做什么?駕駛自動化功能車
117、輛駕駛主體自動駕駛功能監管無駕駛自動化系統L0無論駕駛員支持功能是否開啟,駕駛員都 應時刻處于駕駛狀態。駕駛員必須時刻監督駕駛員支持功能僅提供警告和瞬時協助駕駛員支持系統L1為駕駛員提供轉向或制動/加速支持L2為駕駛員提供轉向和制動/加速支持自動駕駛系統L3當自動駕駛功能啟用時,由自動駕駛系統駕駛車輛。當功能請求時,駕駛員必須接管駕駛L3、L4功能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駕駛車輛L4不需要駕駛員接管駕駛車輛L5L5功能可以在所有條件下駕駛車輛資料來源:SAE J3016,高工汽車智能研究院,華西證券研究所L2實現規?;慨a。據SAE J3016 標準,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為從 L0(無駕駛自動化)直至
118、L5(完全駕駛自動化)在內的 6 個等級,級別越高,車輛的自動化程度越高,動態行駛過程中對駕駛員的接管需求越低。據佐思汽研,L2實現規?;慨a,L2+級ADAS迎來發展機遇,成為主機廠和供應商布局的重點;L2以雷達、攝像頭、芯片核心硬件為主。L2關鍵配置有ACC自適應巡航、AEB主動剎車、LKA車道保持等。L2通常包括10+個攝像頭、10+個超聲波雷達、1個毫米波雷達及處理芯片(10 TOPS以內),通過攝像頭識別物體和車道線,毫米波雷達識別物體距離,然后數據融合處理給車輛執行機構和人機交互機構發出指令。以雷達和攝像頭等核心硬件為主的L2級輔助智能駕駛實現量產54ADAS圖:各級別智能駕駛20
119、20年及2025年滲透率預測(%)844 1,027 1,249 1,520 1,849 2,250 05001,0001,5002,0002,500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57%30%40%20%34%30%51%50%66%46%35%39%0%20%40%60%80%100%20202025E20202025E20202025E中國美國歐盟L0(無ADAS配置)L1L2/L2+L3L4/L5圖:2020-2025年中國ADAS行業市場規模情況(億元)預計新車采用ADAS實現相當水平的增長。根據RolandBerger估計,到2025年,美國/中國/歐盟三大
120、汽車主要生產地區搭載 L1+L2 智能駕駛功能車型滲透率將分別達到65%/85%/85%。其中,歐盟地區將在ADAS 普及率方面處于領先地位,預計2025年搭載L1/L2/L3級別智能駕駛功能車型滲透率分別為46%/39%/15%;中國ADAS市場規模將保持高速增長。伴隨滲透率的提升,ADAS市場規模將保持高速增長。根據中汽協預測,2025 年中國ADAS 市場規模將達到 2,250 億元,2020-2025 年復合增長率為 21.7%。ADAS產品持續滲透 市場份額持續提升55|汽車智能化引領行業發展方向|Tier1巨頭和芯片龍頭占據領先地位圖:2022M1-M11前向ADAS供應商市場份額
121、 從全球市場競爭格局來看:高技術壁壘決定高集中度,Tier1巨頭和芯片龍頭占據領先地位。ADAS執行任務由感知、判斷、執行三個環節組成,單車智能主要依賴傳感器技術(雷達和攝像頭)、芯片和算法。1)傳感器:主要由安波福、博世、電裝、大陸、法雷奧、Veoneer等壟斷;2)算法和芯片:主要由Mobileye、英偉達、高通、Renesas、Infineon等壟斷;3)線控制動:博世、大陸、天合等占主導地位,中國伯特利、聯創電子等趕追;從國內前裝ADAS市場格局來看:目前由博世、電裝、采埃孚、大陸等海外Tier1廠商占據領先地位。2022年M1-M11博世/電裝/采埃孚/大陸前裝ADAS市場份額分別為
122、28.5%/15.1%/12.2%/9.3%。大陸在傳感器和線控制動領域行業領先博世,29%電裝,15%采埃孚,12%大陸,9%安波福,8%veoneer,8%特斯拉,5%法雷奧,3%經緯恒潤,3%其他,9%表:全球ADAS 行業競爭格局競爭格局主要公司感知攝像頭安波福、博世、電裝等CR6占比超過80%安波福、博世、電裝、大陸、法雷奧、Veoneer等毫米波雷達博世、大陸、安波福、電裝、Veoneer等仍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安波福、博世、電裝、大陸、Veoneer等激光雷達零部件企業與創業公司共同競爭博世、大陸、Velodyne、Uanergy、Infineon等判斷芯片+算法國外企業主導Mo
123、bileye、英偉達、高通、Renesas、Infineon等執行線控制動博世、大陸、天合等占主導地位博世、大陸、天合、伯特利、拿森、聯創、華域等線控轉向博世華域轉向、捷太格特、NSK合計占比60%以上博世華域轉向、捷太格特、NSK舍弗勒、耐世特等 56ADAS傳感器名稱類型探測角度探測距離適用功能遠距離探測能力夜間環境工作能力全天候工作能力不良天氣環境工作能力溫度穩定性車速測量能力路標識別能力車載攝像頭前視攝像頭(單目)30約150m前向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行人碰撞預警;自適應巡航控制;交通標志識別弱弱弱弱強弱具備前視攝像頭(雙目/多目)弱弱弱弱強弱具備外置攝像頭(廣角)135約20m車
124、道偏離預警;泊車全景信息采集與輔助;車輛盲點檢測;后視鏡替代弱弱弱弱強弱具備內置攝像頭(廣角)疲勞駕駛預警;駕駛手勢識別;防危險駕駛情緒識別弱弱弱弱強弱具備毫米波雷達近距離雷達SRR10-7024GHz:200m前車防撞預警;自動剎車輔助;自適應巡航控制較強強強強強強不具備激光雷達8-128線15-360約150-250m高精度電子地圖和定位;障礙物識別;可通行空間檢測;預測障礙物軌跡強強強弱強強不具備|L2級自動駕駛以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為主 超聲波雷達為輔 L2+需采用激光雷達 表:各類車用傳感器的參數比較57|大陸車載攝像頭應用場景豐富表:大陸車載攝像頭產品布局情況解決方案具體情況圖片解決
125、方案具體情況圖片360度全景系統360度全景系統360度全景系統依靠4枚大于180水平視野的魚眼攝像頭來探測車輛周圍的情況多功能 Mono 攝像頭 MFC 500MFC 500有夜視性能、八百萬像素的圖片分辨率以及最多可旋轉 125 度的視野,能幫助觀察到橫向于行駛方向的交通參與者(汽車、自行車、行人等)環視系統-SVS220環視系統通常由4個攝像頭和1個控制單元構成后視系統 RVS3XX后視系統增加了駕駛員視野,為泊車系統數據融合探測目標,支持拖車輔助。功能擴展性攝像頭概念提供了從可視功能到主動傳向/剎車輔助功能等不同的配置大陸芯智駕800萬像素智能前視攝像頭一體機大陸與地平線的合資公司大陸
126、芯智駕為深藍SL03 車型提供800萬像素智能前視攝像頭一體機,并已于2023年3月順利交付。該解決方案搭載地平線征程3車載智能芯片 大陸車載攝像頭產品包括雙目攝像頭、單目攝像頭、環視攝像頭等。最新一代的MFC500系列單目智能攝像頭,它的特點在于模塊化、網絡化及可擴展性,能夠把道路信息和云端相連接大陸攜手地平線順利交付800萬像素智能前視攝像頭。2023年3月,大陸與地平線的合資公司大陸芯智駕針對中國本土化場景特別優化了解決方案,已順利交付首個實現量產級別的800w高性價比攝像頭和高算力芯片域控制器。58攝像頭攝像頭|智能駕駛之“眼”圖:車載攝像頭產業鏈 車載攝像頭被譽為“自動駕駛之眼”。前
127、視是最主要的車載攝像頭,承擔了最多的感知功能,有單目/雙目/三目的不同配置,側視同樣承擔感知功能,環視以360全景成像為主,后視主要用于泊車輔助,而車內攝像頭用以駕駛員狀態監測。前視會搭配長焦、廣角共同使用,其他位置攝像頭以廣角鏡頭為主;車載攝像頭的產業鏈:車載攝像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光學鏡片供應商、濾光片供應商、保護膜供應商、晶圓供應商等;中游涉及CMOS芯片供應商、DSP芯片供應商、鏡頭組供應商、膠合材料供應商等;下游涵蓋模組供應商、系統集成商等。車載攝像頭應用場景日漸豐富 圖:車載攝像頭搭載位置示意59表:2021-2022 年新上市車型攝像頭搭載數量 使用多攝像頭覆蓋,實現對周圍環境的
128、全方位無死角探測,成為行業的共同選擇。除了前視攝像頭和環視攝像頭,側向 4 顆+后向 1 顆攝像頭已基本成為標配。2021-2022年新上市的 L2 級別高端車型攝像頭數量普遍在 12 顆以上,有的車型甚至達到 15 顆,實現行車、泊車和艙內監測功能,提升駕駛安全性;車載攝像頭可以滿足未來出行的個性化需求。車載攝像頭通過感知車輛周邊的道路狀況,幫助實現前向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行人檢測、自動泊車等功能,實現駕駛安全性的提升。同時,車載攝像頭將作為車聯網信息處理的重要入口,結合智能座艙和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實現多層次的人機交互模式。表:攝像頭安裝部位、類型及實現功能安裝部位攝像頭類型數量功能前視
129、單/雙/多14顆前向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道路標志識別、自適應巡 航、行人碰撞預警環視魚眼4顆全景環視、自動泊車后視單目12顆倒車影像、流媒體后視鏡、車后物體識別側視單目14顆盲區監測、變道輔助、車身相鄰車道線環境探測艙內單目12顆駕駛員狀態監測、車內人員監控車型環視前視側邊后視側邊前視后視行車記錄儀DMSOMS總計蔚來ET7442-111114小鵬P544221-1-14理想L9422211-12智己L74222-11113極狐S4422111-15極氪001442111-13車載攝像頭成為汽車智能化應用的核心傳感器60攝像頭|汽車智能化應用的核心傳感器圖:2022M1-M11國內車載攝像
130、頭供應商市場份額 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海外企業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圖:全球/中國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億美元)62 72 83 97 112 130 151 175 203 235 273 0501001502002503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全球中國國內車載攝像頭市場增速高于全球。據ICVTank預測,2025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將達到273億美元,2020-2025年CAGR為16.0%。國內市場預計在2022年突破百億元,2025年達到237億元,2020-2025年復合增速33.0%,高于全球增速;
131、車載攝像頭行業集中度較高。據高工智能汽車數據,2022年M1-M11國內車載攝像頭市場份額前五位分別是Mobileye/博世/電裝/維寧爾/大陸,占據市場份額分別為33.1%/24.7%/16.4%/8.5%/8.0%,CR5為90.7%,車載攝像頭行業集中度處于較高水平。Mobileye,33%博世,25%電裝,16%維寧爾,9%大陸,8%其他,9%61|車載攝像頭行業集中度高 中國市場增長強勁攝像頭毫米波雷達24HZ雷達77HZ雷達4D雷達4D成像雷達1998年,24GHz毫米波雷達首次搭載在奔馳上,國外24GHz毫米波雷達由此起步2010年,77GHz雷達MMIC問世,相較于24GHz毫
132、米波雷達,77GHz能夠讓雷達尺寸變小進而成本降低,另外能夠多集成幾個通道,性能大幅提升,這是汽車雷達大規模量產裝車的重要里程碑2015年,大陸、博世發布第四代雷達,整個雷達行業進入4D雷達時代,相比于3D雷達新增俯仰角,從而能夠獲得高度維度信息2020年9月,大陸發布成像雷達ARS540,雷達開始進入4D成像時代。雷達從此可以生成相對密集的點云,毫米波雷達作用也從對外輸出目標變為對周圍環境建模圖:毫米波雷達的發展歷程圖 毫米波雷達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的ADAS系統。毫米波雷達使用頻率通常有24GHz 和77GHz 兩種;按照測量距離劃分有短距的SRR、中距的MRR、長距的LRR。77GHz
133、 毫米波雷達通常安裝汽車正前方,用于對中遠距離物體的探測;24GHz 毫米波雷達通常安裝在車側、后方,用于盲點檢測、輔助停車等;4D成像毫米波雷達優勢明顯。傳統的毫米波雷達逐漸向4D演化,增加了高度維度的測量,具有高分辨率點云、AI目標識別和輔助高精定位的特點,為自動駕駛車輛的感知提供強大助力。毫米波雷達是汽車智能駕駛的重要裝置|毫米波雷達是汽車智能駕駛的重要組成部分62表:77GHz與24GHz毫米波雷達波對比頻段特點位置與用途應用場景優勢劣勢允許頻段國家77GHz毫米波雷達(LRR/MRR)探測范圍100-250m探測車速約250km/h頻段寬帶800MHz探測幅度窄一般位于車輛的前保險杠
134、上,用于探測與前車的距離以及前車的速度前車防撞預警;自動剎車輔助;行人檢測;盲區監測;自動泊車輔助;后碰撞預警;變道輔助;自適應巡航控制探測距離長;識別精度高;穿透力強;距離分辨率高;速度分辨率高體積??;具有更大市場潛力成本較高;技術壁壘高歐盟美國中國24GHz毫米波雷達(SRR)探測范圍約60m探測車速約150km/h頻段寬帶250MHz探測幅度較寬一般位于車輛的后保險杠內,用來監測車輛后方兩側的車道車輛、可否進行變道盲區監測;后碰撞預警;行人檢測;自動泊車輔助;變道輔助;駐車開門輔助技術壁壘低;成本低探測距離短;精度較低;速度分辨率較低;距離分辨率較低體積較大歐盟美國中國77GHz毫米波雷
135、達由于體積小,線路板的面積很小,射頻線路的設計難度較高。與24GHz毫米波雷達相比,77GHz毫米波雷達具備輕小化、探測精度更高、檢測精度更好等核心優勢,長期看有望成為L2及L2+自動駕駛系統的主流前向測距傳感器。1)體積更?。?7GHz雷達波長約為24GHz方案的三分之一,波頻上升天線尺寸減小,更加小型化、輕量化;2)探測距離長:24GHz雷達主要用于中短距離,通常應用于側向探測;77GHz為長距離雷達,通常應用于前向探測;3)距離分辨率高:77GHz下的SRR頻段可提供高達4GHz的掃描帶寬,帶寬增加,距離分辨率提升,測距精度更強;4)速度分辨率高:77GHz相比24GHz雷達速度測量性能
136、可以提高3倍,可得到更高分辨率的距離-速度圖像。77GHz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遠、中長距優勢明顯 將成為市場主流 63|77GHz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遠、中長距優勢明顯 將成為市場主流毫米波雷達表:各類傳感器的性能比較 傳感器4D毫米波雷達3D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測距/測速精度高縱向精度高,橫向精度低精度高可測距,精度低感知距離300-350m150-200m210-250m150-160m分辨率/角分辨率7.5-60cm/小于120-60cm/5最小1mm/最小1行人、物體識別可識別難以識別通過3D建模,易識別通過AI算法識別道路標線交通信號識別無法識別無法識別無法識別可識別惡劣天氣不受影響
137、不受影響易受影響易受影響光照不受影響不受影響不受影響受影響電磁干擾/屏蔽能力EMC易受影響EMC易受影響不受影響不受影響算法、技術成熟度較高高一般高成本高較高非常高一般車企/車型上汽飛凡R7吉利路特斯Eletre長安深藍SL034D毫米波雷達定點廠商采埃孚福瑞泰克(傲酷)森思泰克定點產品PREMUIMFVR40搭載數量2顆2顆1 顆(前向)定點時間2021年2022年年初量產時間2022年9月下旬正式上市;2022年10月下旬開啟交付2022年10月開啟預定 2023年年初開啟交付2023年其他傳感器配置攝像頭1 顆800萬像素攝像頭11 顆200萬像素攝像頭7 顆800萬像素攝像頭4 顆20
138、0萬像素攝像頭1 顆800萬像素攝像頭9 顆200萬像素攝像頭傳統3D毫米波雷達6顆長距點云雷達4顆角雷達4顆點云雷達激光雷達1 顆激光雷達(LUMINAR 1550nm Iris)4 顆激光雷達(2顆禾賽+2顆速騰聚創)售價預計接近30萬元純電版1821萬 增程版17萬芯片使用2顆英偉達ORINx芯片(單顆芯片算力254 TOPs)使用2顆英偉達ORINx芯片使用高通8155芯片智駕功能支持L3智駕功能初期支持常規L2智駕功能支持L3智駕功能(PVAP)縱向比較:4D毫米波雷達相比3D毫米波雷達在多項性能上表現更強,但成本較高,且目前量產驗證較少;橫向比較:4D毫米波雷達相比其他傳感器不僅具
139、有毫米波雷達的傳統優劣勢,在感知距離、分辨率、對物體和行人的識別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表:車載4D毫米波雷達的部分車型解析64|4D毫米波雷達在行人和物體識別能力優勢更大毫米波雷達主流廠商大陸傲酷arbe采埃孚博世產品型號ARS 540FALCON EAGLEPhonenixLynxPREMIUMFR5CU合作廠商寶馬通用、長城-1上汽R汽車-預計量產時間2021年2022年2022年2022年2021年-工作頻段76-77GHz76-81GHz76-81GHz77GHz77GHz-76-77GHz芯片AWR2243AWR2243AWR2243自研芯片自研芯片-RXS81 6x收發天線12T16R
140、3T4R6T8R48T48R24T12R12T16R4T8R點云數量2000個-1000個-。-1000個功耗23W2.5W5W23W-15W外形尺寸137*90*39100*80*15100*80*15143*127*30 77*67*30-110*143*30重量500g644g-500g距離探測范圍300m200m350+m300m260m350m302m距離精度0.1-0.3m0.16m0.16m0.07-0.6cm 0.1-0.8m0.07m-速度探測范圍-400 200kph-400 200kph-400 200kph-400 200kph速度精度0.1m/s0.15m/s0.15
141、m/s0.1m/s0.1m/s0.01m/s0.05m/s水平視場角120120120100140120120角度分辨率1.2211。2.5-2垂直視場角30303030303024角度分辨率2.3511.76.4-2.2表:4D毫米波雷達主要廠商及產品 65毫米波雷達|4D毫米波雷達產品以大陸、采埃孚等國際Tier1為主國內市場毫米波雷達市場以外資供應商為主。2022年M1-M11,在前向毫米波雷達市場,博世、大陸、電裝的市場份額為85.0%;在角雷達市場,海拉、博世、veoneer、安波福、大陸為主要供應商,前五大供應商市場份額為83.7%。2022年M1-M11,大陸在國內市場前向雷達和
142、角雷達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2.6%/8.9%。圖:2022M1-M11前向雷達供應商市場份額 客戶來源下游客戶國內客戶廣汽集團、東風汽車等國外客戶豐田、福特、通用、大眾、奔馳、現代、寶馬、沃爾沃、凱迪拉克等 表:大陸毫米波雷達主要客戶毫米波雷達位居市場前列 下游客戶廣泛圖:2022M1-11角雷達供應商市場份額66博世,40%大陸,33%電裝,13%veoneer,7%安波福,5%其他,3%海拉,27%博世,20%veoneer,17%安波福,11%大陸,9%森斯泰克,5%其他,11%毫米波雷達|大陸:毫米波雷達位居市場前列 下游客戶分布廣泛|大陸專注77GHz雷達產品的研發大陸的毫米波雷達產品
143、以 77GHz 產品為主:全面覆蓋24GHz 和 77GHz 兩個頻率,且產品類別豐富,包括ARS510、ARS540、SRR520、SRR600 等多個系列。大陸ARS540 遠程毫米波雷達的最大探測距離可以達到 300 米,在同類產品中領先。大陸的毫米波雷達產品的探測視角在對比中也較為突出。表:大陸毫米波雷達主要產品圖示公司毫米波雷達產品頻率范圍(GHz)最大探距(m)探測視角刷新率(ms)大陸ARS441遠程76-772509(250m)/45(70m)/75(20m)60ARS510遠程76-772004(200m)/9(120m)/45(40-70m)55ARS540遠程76-773
144、00 6060 SRR520近程76-7710090(可探測)/75(測量)50SRR600近程24180 m(摩托車)90(可探測)/75(測量)50 LLR5遠程76-77302 6060博世MMR中程向前76-771606(160m)9(100m)10(60m)60MMR中程后前76-77805(70m)75(近距離)60海拉24GHz雷達247082.550德爾福ESR2.57717510(175m)/45(60m)50MRR中程771604550SRR2近程77807550表:毫米波雷達主要供應商產品技術參數對比 67ARS441遠程ARS510遠程ARS540遠程SRR520近程S
145、RR600近程 專注產品研發 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行業領先毫米波雷達汽車成為激光雷達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固態OPA或成為主流車載激光雷達技術。激光雷達按掃描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混合固態和固態三種。目前主流技術路線為MEMS混合固態雷達,但其有限的光學口徑和掃描角度限制FOV和測距能力,且使用壽命較短,易損壞。固態OPA路線通過調節發射陣列控制輸出激光束方向,目前處于研發階段,后續或成為主流車載激光雷達技術;預計到2027年,汽車市場將成為激光雷達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根據 Yole Intelligence預計,到2024年前,全球激光雷達的銷量預計將保持在100萬臺以下。到2027年,全球激光雷達交
146、付量預計將達530萬臺,其中大多數(450萬臺)將服務于汽車市場。到2027年,3%的私家車將采用激光雷達技術,相比之下,2022年這一比例僅為0.2%。激光雷達|激光雷達純固態方向或成為主流機械式半固態固態分類機械式MEMS轉鏡棱鏡FLASHOPA測距中遠距離中遠距離中遠距離中遠距離近距離中遠距離體積大小小小較小較小技術成熟度高中中中中低量產成本高較低較低較低低很高 表:主流車載激光雷達技術路線資料來源:Yole Development,華西證券研究所表:激光雷達交付量預測(萬臺)27.3 46.5 74.0 121.4 194.1 327.1 532.9 01002003004005006
147、0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交付總量ADAS68大陸激光雷達走Flash技術路線。Flash 激光雷達是真正意義上的純固態激光雷達,未來技術成熟之后在規?;?、成本、可靠性上都相較于目前最主流的半固態激光雷達有明顯優勢。大陸的 Flash 激光雷達技術主要源于2016 年收購的 Flash 激光雷達公司 Advanced Scientific Concepts,目前推出兩代短距固態 Flash 激光雷達:SRL121和HFL110。收購前大陸的子公司A.D.C已經推出了一款三線激光雷達SRL1,專門用于物體測速、測距。2020年收購加拿大Aeye部分股
148、份,以加強其在自動駕駛系統市場中的地位。目前已推出HRL131遠程激光雷達,并于2024年量產。激光雷達|投資激光雷達先鋒公司Aeye 進一步增強激光雷達傳感器產品組合表:大陸激光雷達產品布局廠商供應商類型市占率海外供應商法雷奧傳統Tier 128%Luminar新興創業公司7%電裝傳統Tier 17%大陸傳統Tier 17%Capton新興創業公司7%Innoviz新興創業公司4%Ibeo新興創業公司4%Velodyne新興創業公司3%國內供應商速騰聚創新興創業公司10%大疆無人機 切入激光雷達7%圖達通新興創業公司3%華為智能終端提供商3%禾賽科技新興創業公司3%資料來源:Yole Dev
149、elopment,華西證券研究所表:2021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格局 名稱分類優勢短距激光雷達SRL1固態專門用于物體測速、測距,最大探測距離13米左右,應用于汽車的ADAS系統,幫助實現AEB、ACC等功能SRL121、HFL110短距激光雷達Flash固態SRL121探測距離1-10m,2017年以上豐田部門車型,用作側向補盲激光雷達,單價大約 5000-8000 元人民幣,已經在 2020 年量產HRL131長距激光雷達MEMS該激光雷達包含動態性能模式,其激光掃描模式可適應任何自動駕駛應用,包括高速公路駕駛或所有天氣條件下密集型城市環境。其車輛探測范圍超過 300 米,行人探測范圍超過
150、200 米,并計劃 2024 年進行大規模量產,適用于L3和L4級解決方案69域控制器|國產tier1全面崛起 加速趕超海外巨頭供應商類型 域控制器廠商域控制器/解決方案支持功能芯片量產時間量產車型安波福zFAS中央駕駛輔助控制器L3Mobileye EyeQ4芯片/奧迪A8ICC集成駕駛艙控制器一芯多屏,包括儀表、HUD、中央堆棧英特爾/哈弗、WEY、法拉利GTC4Lusso、奧迪海外Tier1偉世通SmartCore 座艙域控制器一芯多屏,多屏聯動高通 SA8155P2018,目前已更新至三代奔馳A級、廣汽埃安 LX、吉利星越L等博世Autosee 2.0 座艙域控制器一芯多屏,融合駕駛員
151、和乘員監控、AVM、及人臉識別等輔助駕駛功能高通 SA8155P2022Q1凱迪拉克純電車型Lyriq博世DASy 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新一代產品支持L2高速公路輔助(HWA)及L3交通擁堵引導(TJP)英偉達 Xavier 較早榮威Marvel X、長安CS55、長城VV6、吉利博瑞GE,與大眾子公司Cariad全面合作大陸ADCU自動駕駛域控制器L3英偉達 Xavier 2019/IIP集成式車身電子平臺一芯多屏,多屏聯動高通/瑞薩2021/軟件供應商TTTech奧迪全球首款L3級自動駕駛域控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智能駕駛中間件已服務安波福、奧迪、寶馬、寶馬、大陸、現代汽車以及戴姆勒等車企TTT
152、ech 與上汽集團合資成立創時智駕,為上汽成員企業配套量產的iECU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產品中科創達座艙 方面深度綁定高通,不做硬件,只做軟件開發;自動駕駛方面,2021成立智能駕駛平臺公司,定位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和新一代CCU國產Tier1德賽西威IPU03、04 駕駛域控制器L3-L4深度綁定英偉達2020奔馳、沃爾沃、蔚來、小鵬、理想、上汽智己智能座艙域控制器一芯雙屏,前后排屏幕互控瑞薩 R-CAR系列2020奇瑞瑞虎8 PLUS、奇瑞捷途 X90華為自動駕駛域控制器L3MDC平臺(華為昇騰芯片)2021北汽極狐阿爾法SHI版、廣汽、長安CDC 智能座艙平臺手機汽車終端無感銜接,多功能交互麒麟
153、芯片2021北汽極狐 阿爾法S HI版東軟睿馳X-Box 3.0行泊一體域控制器L2/L2+地平線 征程5芯片2020新寶駿E300/E300Plus經緯恒潤智能駕駛域控制器ADCUL3Mobileye EyeQ4芯片2020一汽紅旗 E-HS9 創業企業宏景智駕L3級自動駕駛重卡方案L1、L2、L2+到L3及以上賽靈思2021上汽、長城、理想、江淮環宇智行Titan/Pallas系列域控制器L2/L2+英偉達 Xavier芯片2020東風、陜汽、紅旗、上汽MARVEL X、重汽車企及子公司諾博科技智能座艙域控IN 7.0 IN9.0一芯多屏(最多6屏)+軟硬分離高通 SA8155P2021長
154、城汽車V3.5平臺 哈弗毫末智行毫末小魔盒系列自動駕駛L3高通驍龍 RIDE2021長城WEY摩卡、瑪奇朵、TANK 300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廠商及方案和客戶 70域控制器|牽手主要芯片公司 補齊芯片短板表:主要芯片廠商下一代自動駕駛芯片規劃表:大陸芯片領域重要合作 芯片廠商產品名稱AI算力(TOPS)功耗算力/功耗制程量產時間(SOP)英偉達Thor20002025英偉達Orin X25465W3.17nm2022高通Ride Flex2000高通Ride for L4/L5700130W5.45nm2022 MobileyeEyeQ Ultra176100W5nm2025Mob
155、ileyeEyeQ6 High3412.5W7nm2024華為MDC810400+2021地平線征程J64007nm2024地平線征程J512830W4.316nm2022時間合作公司目的2018年英偉達大陸開發了域控制器ADCU,但缺乏關鍵的芯片,與英偉達合作補齊了芯片短板。雙方不僅僅是供貨關系,也會進行深度的開發,英偉達開放了軟件平臺,大陸則從底層基礎上去構建整套自動駕駛系統。2021年地平線2022年6月,與地平線的合資公司大陸芯智駕針對中國本土化場景特別優化了解決方案,已推出首個實現量產級別的800w高性價比攝像頭和高算力芯片域控制器。2023年安霸在2023CES大會上,大陸與安霸宣
156、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開發基于人工智能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用于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大陸為雙方合作提供硬件和大部分軟件,而安霸則提供SoC平臺和配套的軟件功能。大陸與地平線合作推出800w高性價比攝像頭和高算力芯片域控制器大部分芯片企業紛紛瞄準了下一代自動駕駛大算力芯片,并且公布了相應的量產規劃。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數據,2022 年 1-11 月,智能駕駛域控制器搭載量達到 98.1 萬臺,同比增長 91.7%,滲透率為 5.6%。域控制器供應商主要來自廣達、偉創力等代工廠,福瑞泰克、德賽西威、宏景智駕、知行科技等本土 Tier1,安波福、維寧爾等 Global Tier1。域控制器芯片方案
157、中,除了車企自研外,英偉達、地平線、Mobileye 是主流的芯片方案供應商。與兩大芯片公司展開合作。2020-2021年,汽車行業(包括大陸)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為了在芯片領域,尤其在AI芯片領域獲得足夠的支持,大陸與兩大AI芯片企業地平線和安霸展開合作。其中與地平線合作已經推出800w高性價比攝像頭和高算力芯片域控制器。71域控制器|模塊化和可擴展的處理平臺支持以域為中心的車輛拓撲圖:大陸輔助駕駛控制單元(ADCU)圖:安全域控制單元(SDCU)輔助駕駛控制單元(ADCU)。輔助駕駛控制單元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的多功能處理平臺,可適用于高度自動化駕駛(HAD)方面的應用。這可通過選配硬件和軟
158、件實現,這些硬件和軟件在行車過程中監測車輛的運動并引導其行進狀態。另外,ADCU還根據從車載監測傳感器提供的信號反饋和附加系統執行環境模式(EM)。這些數據被傳送到軌跡規劃算法,以確定最佳(生態、安全、方便)路徑及協調諸多執行器(如:制動器、懸架等)的工作;安全域控制單元(SDCU)。在高端市場中,安全域控制單元(SDCU)能夠為復雜的安全系統提供支持。除了安全控制單元的支持功能外,該單元采用高帶寬接口,可作為車輛網絡的電子節點,進行所需的數據交換。產品基于模塊化 SPEED 平臺概念,SPEED 平臺可以根據世界各地的汽車制造商需求,開發經濟、高效的安全域控制單元。安全可靠的多功能處理平臺
159、為復雜的安全系統提供支持72MK I1969年基于模擬電路技術的集成電路被用來調節制動壓力MK II1984年世界上第一款用于乘用車的微處理器控制ABSMK IV1989年首次加入了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ABS發展的里程碑MK C12016年大陸第一代線控制動系統MK C22022年大陸第二代線控制動系統MK 201995年首次將ESC集成進MK 20系統中MK 60MK 60 E2005年2000年MIB2006年是大陸第一款具有ABS功能的摩托車整體制動系統MK 100MK 1202021年新一代電子穩定控制系統2011年ABSABS+ESC線控制動圖:大陸制動領域產品演變歷史制動領域|AB
160、S系統不斷研發和升級 73汽車制動發展歷史|機械制動-傳統液壓-電子制動-線控制動1930s1900s 液壓式制動電子控制制動線控制動液壓式制動ABS、ESPEHB、EMB行車制動駐車制動機械式制動盤式制動器鼓式制動器盤鼓式制動器機械式駐車制動EPB線控制動圖:汽車制動系統的發展歷史輸入:制動控制執行:制動器1980s-2000s2010s74ESP系統是ABS(防抱死系統)功能上的延伸,與ABS主要差異在于:1)主動安全性增強:ABS 作用于人力制動過程中,通過從主缸向輪缸輸出壓力防止車輪抱死;ESP通過增加多傳感器,能主動探測和分析車況,在駕駛員未踩踏制動踏板時向特定輪缸輸出制動力,實現主
161、動安全;2)橫向穩定性增強:ESP增加橫擺率傳感器等橫向運動傳感裝置,檢測車體橫向速度、加速度與車身偏移程度,在轉向過度與轉向不足時自發調節輪胎制動力,增強車輛橫向穩定性。ABS/ESP|ABS到ESP:傳感器數量增加 主動控制升級 橫向穩定性能提升圖:ABS系統結構示意圖ABS系統ESP系統傳感器4個輪速傳感器橫擺率傳感器(檢測車身偏轉角度)、方向盤轉向角傳感器、橫向縱向加速度傳感器、輪速傳感器(4個)、制動液壓力傳感器、節氣門位置傳感器控制器控制單元控制單元集成ABS和ASR功能,功能升級執行器ABS液壓控制裝置 節氣門體,電機控制發動機節氣門的開度ABS、ASR和ESP液壓控制裝置控制對
162、象驅動和非驅動車輪驅動和非驅動車輪制動次數60次至120次150200次/S控制原理制動過程中,ECU通過輪速傳感器判斷車輪是否被抱死,如車輪即將抱死,ECU發出減少制動力命令,防止車輪抱死當保持車身穩定的理論值與偏轉率傳感器和橫向加速度傳感器測得的數據有差異時,ECU發出平衡糾偏指令,對特定車輪進行制動力調節,自動糾正駕駛員的不足轉向和過度轉向控制效果制動過程中作用,被動反應實現主動安全,防止側偏移,橫向穩定性增強表:ABS和ESP系統差異 75結構相似:ABS、ESP液壓控制單元結構相似,核心部件相同,均包括:1)制動力產生裝置(電機電泵、蓄壓器);2)ECU;3)制動閥,進入排出電磁閥;
163、4)制動主缸+制動助力器(與液壓控制裝置分離);功能升級:ESP在ABS的基礎上增加制動液壓力傳感器與4個電磁閥(2個轉換電磁閥、2個ESP主電磁閥),液壓傳感器用于檢測駕駛員進行制動操作時制動液壓的變化;轉換電磁閥不工作時系統執行ABS功能,轉換電磁閥和ESP主電磁閥工作時,執行ESP功能,控制精準度提升。核心部件相同 ESP增加傳感器、電磁閥 功能升級 圖:ABS產品構成圖:ESP產品構成76ABS/ESP|ABS到ESP:液壓控制裝置結構相似 功能升級線控制動系統結構與ESP相似。線控系統均包括輪速、轉角、加速度、位移傳感器、電機,均需要依靠ECU計算作用在車輪上的制動力和整車的縱向力大
164、小,需要由電磁閥控制制動液的流入流出以完成制動力分配動作;大陸于2016年推出MK C1線控制動產品。MK C1首次在阿爾法羅密歐Giulia新款車型上裝備使用。該系統采用電機驅動線控液壓泵的制動建壓方式,同時采用了集成化設計思想,整合了串聯式雙腔制動主缸、ABS/ESC、控制模塊系統至一個集成式模塊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制動系統質量和體積,提升了制動系統集成度,制動踏板與制動輪缸通過兩個駕駛人隔離閥實現解耦,串聯式雙腔制動主缸與制動踏板模擬器通過一個模擬器閥相連,實現不同制動工況下的制動踏板感覺模擬。正常工作模式下駕駛人隔離閥關閉,線性執行器轉換法開啟實現正常制動,同時在線性執行器電動機的精確
165、控制下,MKC1可在150ms內建立制動壓力。線控制動線控制動 VS ESP 電機功能升級 集成度顯著提升圖:大陸MK C1產品構造 圖:線控制動系統結構資料來源:Brembo官網,華西證券研究所制動卡鉗前制動盤制動踏板踏板模擬器踏板傳感器制動控制單元執行器制動控制單元輪端傳感器電子制動卡鉗后制動盤電機控制單元踏板連桿制動液罐踏板模擬器77|制動之路:ESP到線控制動 系統組成相似 集成度提升線控制動|One-Box技術路線更配合智能化發展方向表:全球主要線控制動系統供應商表:One-Box和Two-Box路線比較企業產品路線量產時間大陸MK C1One-Box2016MK C2One-Box
166、2022博世lBoosterTwo-Box2013IPBOne-Box2020采埃孚EBBTwo-Box2018IBCOne-Box2018舍弗勒SPACE DRIVEOne-Box2018愛德克斯ECBTwo-box萬都IDBOne-box伯特利WCBSOne-box2021比亞迪BSCOne-box2022格陸博GIBCOne-box2022Q4拿森電子N-boosterTwo-box2018英創匯智E-boosterTwo-box2019同馭汽車EHB系統Two-box拓普集團IBSTwo-box長城汽車智慧線控底盤EMB2023線控制動0ne-BoxTwo-Box定義集成式:EHB集成
167、了ABS/ESP分立式:EHB與ABS/ESP獨立結構1 個ECU、1個制動單元(ECU集中了ESP等功能)2 個ECU、2個制動單元(需要協調兩個ECU的關系)成本集成度高,成本相對較低集成度低,成本相對較高復雜度與安全性高、需要進行踏板解耦踏板僅用于輸入信號,不作用于主缸。而由傳感器感受踏板力度帶動電機推動活塞,踏板感受需要軟件調節,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低,不需要踏板解耦踏板感受更加真實自然,駕駛員能直觀的感受到制動系統的變化,并由ABS回饋力感受剎車片的衰退等,可以減少安全隱患能量回收回收效率高,回饋制動減速度最高達0.3-0.5g回收效率高,回饋制動減速度最高達0.3g自動駕駛本身滿足自動
168、駕駛對冗余的要求搭配ESP自動駕駛對冗余的要求One-box相比Two-box集成了ESC、ABS等功能。One-box可使用單個ECU協調整個制動系統,成本更低,但是技術難度更大。大陸線控制動產品MK C1和MK C2分別于2016年和2022年量產。MK C2基于MK C1 進行了簡化設計,ABS/ESC控制系統集成一個模塊,重量可以減少約30%。產品尺寸更小、重量更輕和零件數量更少?;贛K C2 可以構建多邏輯架構,可以提升系統的功能性和適用性。MK C2 通過與現有的制動系統相結合,能夠為高度自動化駕駛提供冗余制動方案。同時還配備了最新的網絡安全功能和OTA功能,可以很容易地安裝在車
169、輛中。資料來源:佐思汽研,華西證券研究所78線控制動|線控制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滲透率持續提升圖:2021-2025年中國線控制動市場規模及增速(億元;%)圖:2021-2025年中國線控制動滲透率(%)博世,65%大陸,23%采埃孚,8%其他,4%圖:2021年全球線控制動市場格局 根據觀研天下數據,2021年中國線控制動市場規模為18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梢赃_到168億元。2021-2025年,中國線控制動滲透率不斷增長,2021年滲透率僅為5%,預計到2025年,滲透率有望達到37%。從競爭格局來看,全球線控制動市場以外資為主,博世/大陸/采埃孚占比分別為65%/23%/8%,合
170、計占比96%。全球線控制動行業集中度較高 滲透率不斷提升790%20%40%60%80%100%120%140%16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21A2022E2023E2024E2025E市場規模增速0%5%10%15%20%25%30%35%40%2021A2022E2023E2024E2025E液壓制動|布局全棧底盤制動系統產品線表:大陸液壓制動產品及性能介紹 類型產品性能圖示類型產品性能圖示基礎制動新拳式制動鉗(FNt)全新FNt制動鉗具備優異的NVH性能和近乎于零的拖滯力矩制動軟管9 型制動軟管大陸的 9 型軟管于2005 年投入批量生產,將 EPDM 內
171、外橡膠與雙層 PVA 加勁桿相結合第 2 代拳式制動鉗(FA/2FA)可根據車輪尺寸輕松進行升級,適用于重型車輛11 型制動軟管于 2012 年投入批量生產,11 型軟管集 9 型軟管的卓越性能和減重設計于一身傳統鼓式制動器鼓式制動器是帶有兩個剎車蹄片的徑向制動裝置,剎車時,剎車蹄片通常通過液壓輪缸向外壓迫啥車鼓的摩擦表面TYPE12制動軟管于2013年量產,重點在于降低制動軟管高溫工況的體積膨脹量制動操作第三代鋁殼體助力器最新的真空助力器(第三代真空助力器)具有進一步輕量化(壁厚減薄的全鋁殼體)和超短的真空助力器安裝長度等特點電動真空泵單氣缸緊湊型電動真空泵(EVP X3)滿足配備真空助力器
172、容積小于3.5升的汽油直噴發動機車輛特別是電動車、混動車、柴油車的全部真空需求標準化制動驅動系統(ACU3)通過標準化零部件及引入新技術,優化制動驅動系統的價格水平雙氣缸電動真空泵(EVP X6)滿足配備真空助力器容積最大至7升的汽油直噴發動機車輛特別是電動車、混動車、柴油車的全部真空需求壓力傳感器 BBA用于啟停系統中的壓力測量壓力傳感器-BBG用于制動助力器內真空度測量80|專注智能、安全和可持續的出行解決方案表:公司車聯網及架構產品布局81 產品類別產品名稱功能高性能計算機HPC自動駕駛高性能計算機(AD HPC)執行感知、人類視覺、駕駛和停車功能所需的計算任務安全與運動高性能計算機(S
173、afety&Motion HPC)集中管理車輛運動的集成平臺車身高性能計算機(Body HPC)所有車身相關功能的主機,并充當軟件定義車輛的云和物聯網服務的中央數據和通信樞紐駕駛艙高性能計算機(Cockpit HPC)是所有駕駛艙功能的中央集成平臺,是車內用戶體驗的核心舒適與安全進入控制系統提供高度安全和更加便利的進入和啟動,包括智能進入系統、無鑰匙進入系統、遙控鑰匙等座椅舒適性控制系統包括座椅調節、座椅加熱與通風、易進/易出、防夾保護、駕駛員座椅位置的鑰匙個性化記憶等功能智能自動門減少開門的體力勞動、高性能防夾保護、障礙物檢測智能路燈控制節約能源、簡化維修工作、為城市安全提供主動保護、智能光
174、照強度調節智能玻璃控制玻璃中插入薄膜,通過電子控制信號改變玻璃透明度智能門控系統能夠控制多種不可移動的車輛元件以提高舒適性,包括電動搖窗、天窗控制、敞篷車頂控制、尾門控制與側滑門控制等全面滑水解決方案可靠預測水滑的風險并為雨天車輛提供危險路段警告智能設備集成無線充電(WPC)、近場通信(NFC)借助多功能智能設備終端(MFST),通過 NFC 提供手機安全驗證,駕駛者可以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輕松訪問、啟動汽車或對汽車進行個性化設置控制單元網關各車輛網絡域(動力總成、車身、信息娛樂系統等)之間的數據路由器和中央計算單元車身控制模塊(BCM)是車輛的核心電子元件,可控制車輛幾乎所有電子元件基本的舒適
175、性和安全性功能車門控制單元(DCU)集中高效控制安裝在車門區域日益增多的組件和功能,減少獨立組件和線束的數量區域控制單元(ZCU)接管通信網關的角色,提供智能配電并確??煽繄绦心愁I域的實時車輛功能,如音頻、外部聲音、停車輔助、空調或懸架電源穩壓器可在啟停系統啟動發動機時穩定選定負載的電網系統,在電瓶電壓不足的情況下有效緩沖電壓下降軟件解決方案與服務入侵檢測檢測黑客攻擊并防止整車控制器遭受其害遠程云端更新對整車(從動力總成系統到信息娛樂系統)進行更新的遠程云端更新解決方案VoicR應用程序借助萬物互聯(IoE)式的發布和訂閱網絡,為駕駛路線上的活動提供安全有效的溝通和更新車輛數據平臺車內數據即服
176、務一個基于云的服務平臺,從各種來源保密收集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提供車輛診斷、車輛跟蹤、共享進入等服務電子地平線地圖數據即服務將地形和數字地圖數據與傳感器數據(即 GPS 接收器)相結合,實現對車輛系統的預測性控制遠程云端鑰匙用戶可通過智能設備進入汽車、卡車、輕型卡車、貨車或公共汽車,從而鎖定、解鎖和授權車輛啟動互聯網與智能通訊智能通訊將車輛安全與駕駛員、云端和環境建立可靠連接,包括進入智能通訊和高級智能通訊解決方案智能天線模塊多天線中央訪問點可以接收和共享來自基礎設施、其他汽車、智能手機、蜂窩網絡、衛星導航或無線電廣播的信息智能手機集成將智能手機和應用程序以安全的方式集成到汽車環境中預測性連接
177、該解決方案旨在提前識別連接缺口,駕駛員可以根據需要自行改變駕駛路線車聯網車聯網|市場空間廣闊 中國市場增速更快全球網聯汽車滲透率提升推動車聯網市場規??焖偕仙?。車聯網是以車輛為主體,依靠通信網絡互連實現車內、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車與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為車輛運行和使用提供服務,是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系統領域的延伸。根據IHS Markit數據,2022年全球網聯汽車保有量滲透率為24%,進而推動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上升至1,629億美元,同比增長13.9%,預計2023年將進一步增長至1,865億美元;中國車聯網市場增速相比全球更快,預計2023年達到599億美元。根據IHS Ma
178、rkit數據,2022與全球相比,中國車聯網市場增長速度更快,2022年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達530億美元,同比增長23.8%,預計2023年將達599億美元。未來,汽車電子電氣架構變革和車聯網技術進步將進一步推動車聯網市場發展。圖:2018-2023年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億美元;%)圖:2017-2023年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億美元;%)資料來源:IHS MARKET,華西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IHS MARKET,華西證券研究所82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預計2023年達到599億美元525 728 920 1,210 1,430 1,629 1,865 0%5%10%15%20%25%3
179、0%35%40%45%05001,0001,5002,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增速1141662393384285305990%10%20%30%4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增速|HPC和ZCU是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的關鍵組件圖:大陸提出的汽車架構邏輯分區圖83 云區域控制單元(ZCU)連接性接口高性能計算機(HPC)智能傳感器/執行器(ECU)非智能傳感器/執行器DevOps工作臺數字攣生模型、虛擬開發和仿真面向服務架構的云功能和服
180、務(SOA)連接模塊(例如網絡接入設備、遠程信息處理控制單元、智能天線模塊)安全地將車輛與云連接起來高性能且可重復使用的功能動態功能分配,可選擇云僅基于特定硬件需求和性能的服務器變體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OA)&功能擴展的空間通信網關輸入/輸出控制智能配電(SPD)傳感和執行裝置的控制接口汽車控制/智能和機電信號標準化/機電一體化服務降低車輛架構復雜性(變體、布線缺陷)環境條件的感應和執行以及物理量的轉換功能執行和車輛數據提供物理能力的變體自反函數和自治函數高性能計算機(HPC)和區域控制單元(ZCU)是軟件定義汽車的關鍵組件。隨著功能域的深度融合,功能域逐步升級為更加通用的計算平臺,從功能域
181、跨入位置域(如中域、左域、右域),形成中央計算+區域控制架構。高性能計算機(HPC)作為汽車計算平臺,可提供對車輛系統的集中控制,并配備安全網關功能以實現云服務連接,宣告了傳統獨立網關、車身控制器、無線連接終端等分布式ECU正在向域集中式中央網關以及中央集中式服務器演進。區域控制單元(ZCU)是整車計算系統中某個局部的感知、數據處理、控制與執行單元,負責連接車上某一區域內的傳感器、執行器以及ECU等,并負責該位置域內的傳感器數據的初步計算處理及網絡協議轉換。電子電氣架構|由域控制器架構向跨域融合和中央計算邁進EE架構演變將推動智能汽車供應鏈重塑。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認為,伴隨著整車電子電氣架構從
182、分布式架構、域控制器架構到中央計算架構演變,整個智能汽車供應鏈體系即將發生重構。當前,車企、Tier1、芯片企業等汽車供應鏈各層都在向跨域融合和中央計算邁進,中央計算+區域控制的硬件架構成為主流趨勢,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預計2025年進入關鍵起步期。上汽、長城、廣汽埃安、小鵬等車企紛紛發布了全新一代的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安波福、博世、大陸、德賽西威等中外Tier1企業也已經面向中央計算-區域控制架構做出部署;2023年3月,大陸與英飛凌合作打造高性能車輛架構。此次合作目標是打造一個高效的電子電氣架構,包括中央高性能計算單元(HPC)和若干功能強大的區域控制器(ZCU),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有多達100
183、個甚至更多的單個控制單元。該區域控制器平臺化方案將適用于全球市場面向服務器架構的智能網聯車輛。表:各汽車供應鏈企業在中央計算方面的布局 84EE架構向跨域融合和中央計算邁進 推動產業鏈重構企業E/E架構名稱簡介量產應用情況小鵬汽車X-EEA3.0中央計算平臺+區域控制(左右車身域)2022年在小鵬G9上量產長城汽車GEEP4.0中央計算平臺+3個區域控制器+智能駕駛模塊+智能座艙模塊2022年在全新電動、混動平臺搭載GEEP5.0中央大腦(one brain)+五個區域控制器組成2024年上汽零束銀河全棧3.0方案2個HPC+4個區域控制器2023年廣汽埃安星靈架構中央計算平臺+4個區域控制器
184、+智能駕駛模塊+智能座艙模塊2023年安波福-開發首款集成了ADAS、車身功能、網關及VCU功能的整車中央計算平臺-德賽西威-旗下第一代汽車HPC產品Aurora,實現了從“域控”到“中央計算”的跨越。-大陸-將與半導體制造商英飛凌合作開發基于服務器的電子架構,包括中央高性能計算單元(HPC)和若干功能強大的區域控制器(ZCU)-博世-在博世全新一代制動控制系統ESP10以及車輛動態控制系統VDC 2.0上,不同之處在于新的控制系統不必像過去分散集成于ESP的控制單元中,而是可選擇部署在車輛中央計算單元,與車輛動態管理進行更深度的融合-電子電氣架構HPC|現代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全新解決方案圖:
185、大陸駕駛艙HPC優勢圖:大陸車身HPC優勢85 產品優勢突出 成為向SOA轉型的核心要素駕駛艙高性能計算機(HPC)是汽車用戶體驗的核心。2020年5月28日,大陸與先鋒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針對亞洲市場聯合打造集成式信息娛樂解決方案,大陸將先鋒公司的整個信息娛樂子域集成于其駕駛艙高性能計算單元中。這種跨域解決方案將車輛中所有顯示器以及操作元素集成為了一個整合的用戶界面,意味著信息內容的展示可以不受顯示屏的約束并且可以由用戶自己定義;大陸是全球第一家成功量產車身高性能計算單元的供應商,于2020年7月在大眾汽車上推出全球首款量產的高性能汽車服務器。大陸憑借極具吸引力的標準化產品,通過包括
186、第三方解決方案在內的所有必要構件,能夠實現控制從車輛到云端(硬件、系統集成等)的整個電子電氣架構。大陸車身HPC優勢1、車身高性能計算單元的高計算能力使車輛功能的中央托管成為可能,從而實現標準化和高性價比的部件和功能2、減少獨立的ECU和線束,減輕車身重量的同時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3、中央數據和服務管理4、優化客戶體驗,可在車輛生命周期內對車輛進行OTA無線更新和升級5、最先進的網絡安全技術和深度覆蓋的車輛診斷范圍6、車輛量產后,為新的服務業務帶來很大的可能性7、集成平臺可集成來自多個供應商的軟件與服務8、支持主機廠的軟硬件分離/通用軟件架構戰略9、縮短投入市場的時間10、提高容錯率、冗余度 大
187、陸駕駛艙HPC優勢1、將多個功能子域集成到少量的車載服務器中,使汽車系統更易更新和升級、縮短汽車上市時間2、一個ECU集中管理車輛的所有輸入和輸出設備,創建一體式用戶體驗3、滿足可擴展的性能和體系結構要求,提供最大的靈活性4、允許實時OS(操作系統)在封裝的域或分區中運行,但用戶體驗在所有顯示器上都是一致的,內容可以無縫切換,圖形和音頻在所有分區之間共享5、為第三方應用程序和云服務打開了大門,并支持獨立于硬件的軟件開發;結合OTA解決方案,可以為未來的駕駛艙提供更大的可更新性和可升級性。6、在大陸人機交互(HMI)創新的背景下開發,可以識別并適應駕駛員的用戶界面、3D顯示、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器B
188、CM|擁有成熟產品技術 市場份額位居前列圖:車身控制模塊(BCM)工作原理圖:2022年中國市場乘用車BCM市場格局86 2022年中國市場乘用車BCM市場份額2022年中國市場自主品牌乘用車BCM市場份額 BCM產品形態不斷進階 大陸位居中國乘用車市場份額第一大陸多種BCM產品,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其中,中央車身控制模塊(BCM)是車輛的核心電子元件,將多項功能整合可控制車輛幾乎所有電子元件基本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功能;同時其可擴展架構和可兼容AUTOSAR的軟件模塊能夠根據客戶要求自由調整,并根據特定車輛進行協調,以響應全球市場的需求。此外大陸作為汽車電子元件專家,致力于為各種不同的車輛架構和
189、OEM戰略提供定制解決方案;市場集中度高,大陸在中國乘用車市場份額位列第一。2022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BCM前裝市場TOP10供應商合計份額超過90%,市場集中度高。作為傳統BCM的市場份額領軍企業和老牌的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在BCM和網關兩個細分市場都排名前列,也是全球首家規?;慨aBCM集成網關的車身中央控制器的廠商之一。大陸集團31%聯合電子13%埃泰克11%電裝10%弗迪科技8%博世8%海拉5%李爾3%安波福2%歐菲光2%其他7%埃泰克24%聯合電子21%弗迪科技18%大陸集團8%海拉8%安波福3%歐菲光3%經緯恒潤3%博世3%上實交通(華域)2%其他7%基本功能控制橫
190、塊車身控制模塊負責汽車的所有基本和標準車身功能低成本車身控制模塊平臺標準化產品概念符合多樣化市場的要求集成式車身控制橫塊中央車身控制模塊可操控多個電氣和電子車身功能車身相關車輛功能集成的核心采用高度標準化軟硬件平臺組件設計動力車身控制橫塊車身控制模塊與繼電器和保險絲裝置結合集中控制車身功能和配電功能符合發動機艙組件的要求網關|獨立網關向集中式演進 大陸市場份額大幅領先圖:大陸網關產品優勢圖:2021年1-11月中國新車獨立網關單元市場份額87 獨立網關單元成市場主流 未來將向中央網關繼續邁進網關是管理車輛的數據網絡。隨著汽車電子架構變得越來越復雜,相關的整車控制器越來越多,車輛網絡系統內部需要
191、通過網關實現通信,因此網關是各車輛網絡域(動力總成、車身、信息娛樂系統等)之間的數據路由器和中央計算單元,確保所有整車控制器之間順暢、安全和準確地通信。另外,借助網關可提高車內架構的安全等級;大陸網關產品優勢突出,市場份額位居第一。近幾年,獨立網關控制單元已經成為市場主流,2021年1-11月,大陸憑借其網關產品的成本、技術、經驗優勢,在中國新車獨立網關單元的市場份額達到41.0%,位列第一。同時,網關集成BCM、T-box,以及升級為中央車載服務器已經成為趨勢。例如,大陸給大眾汽車開發的ICAS1(中央車載服務器)將在未來幾年搭載到超過20款ID系列車型,宣告傳統獨立網關正在向域集中式中央網
192、關以及中央車載服務器方向快速演進。大陸集團39%博世10%邁隆10%歐菲光9%Keihin8%UAES6%李爾4%比亞迪4%安波福3%廣州華望2%其他5%用戶體驗|創新人機交互解決方案 探索智能化用戶體驗表:公司用戶體驗產品布局88產品類別產品名稱功能顯示屏解決方案曲面塑料鏡片顯示屏成功地克服了儀表盤和中央顯示器之間的界限,確保功能集成和無縫的視覺集成曲面超寬屏全球首款帶有睿隱控制面板的曲面A柱到A柱顯示器,實現三屏合一駕駛員識別顯示屏全球首個具有安全認證的車載顯示屏,可實現便捷無接觸式的駕駛員身份識別技術和移動支付3D觸摸顯示屏全球首款具有3D表面的車輛觸摸屏,用戶通過觸摸顯示器的3D元素而
193、感受到的手指引導使得顯示屏可以本能地進行操作Shy Tech顯示屏使信息(例如信息娛樂系統的信息)僅在需要時以最佳的視覺質量顯示智能隱私顯示屏該顯示屏可以實現車輛信息的動態顯示,既可以通過隱私模式顯示,也可以通過所有人都可見的模式顯示V型儀表中控雙聯屏組合儀表上方的玻璃和具有觸控功能的中控顯示屏在外觀表面上無縫連接,將用戶體驗和技術相結合抬頭顯示HUDW HUD直接在擋風玻璃的屏幕上顯示相關信息,駕駛員在視線范圍內看到全部所需信息AR HUD全彩色圖像插入真實街景,以數字微鏡器件(DMD)技術為基礎全息HUD可將體積降至原來的三分之一,空間更少,但能夠提供更大的圖像,并且可包含所有相關信息全景
194、式HUD以極高的亮度將對駕駛員重要的信息反射到擋風玻璃下邊緣的特殊黑色印刷涂層區域組合儀表數字化一體式大屏組合儀表將3D類玻璃有色屏幕與傳統的模擬指針和表盤相結合,最大限度利用可用顯示屏且外觀統一多媒體系統云終端可為駕駛艙提供最大程度的靈活性,曾經直接與信息娛樂系統集成的應用現會遷移到云端進行處理。這可確保系統始終處于最新狀態,并且可隨時添加新功能聯網信息娛樂將乘客安全、可靠、無縫地與其移動設備、云以及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的一切相連接。如全新的 uConnect 5”是一種性能強大的硬件,已經為新一代移動設備連接做好準備Ac2ated Sound用直接安裝在車輛內部或外部面板上的激勵器取代揚聲器
195、,直接激勵車輛內飾的某些表面以發出聲音,產生結構傳聲的效果,提供沉浸式聲音體驗智能語音助手能夠學習并適應用戶的行為、偏好和環境,產生流利、直觀的自然語言交互,幫助駕駛員以較少分心的方式與車輛互動觸控系統控制元件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系列包括,配備精確可編程觸覺反饋的旋轉裝置,以及采用電容式、電阻式或壓電式技術的控制面板曲面中控面板系統展示了多種不同技術的系統集成,如曲面 amoled 觸摸屏、主動觸覺反饋、手勢檢測以及創新的功能性塑料屏幕觸覺交互顯示屏通過借助振動響應的觸摸板控制,形成每一個屏幕元件均可“觸摸”的效果,可顯著減少駕駛員的注意力分散變形控制裝置清潔的車輛駕駛艙表面成為直觀的用戶界面,智
196、能表面材料可以可逆拉伸,并允許按鈕符號和顯示內容的精確半透明,顯著提高車輛的直觀可操作性內部攝像頭內部攝像頭可用于駕駛員監測或手勢識別,駕駛員監測系統可進行注視目標識別、面部識別或困倦分類 HUD表:車載抬頭顯示(HUD)分類89 HUD成為智能汽車標配 AR-HUD或成為未來發展主流HUD是人機交互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智能汽車標配。HUD中文簡稱抬頭顯示,是一種光學器件,其工作原理與投影儀基本相同,將需要顯示的信息投影到駕駛員前方的透明介質(玻璃等)上。從工作原理看,HUD主要通過與行車電腦、導航儀及倒車雷達等設備配合,實時顯示車速、發動機轉速、擋位狀況、轉向燈、導航提示、故障提示、巡航狀態
197、、前車距離等信息,實現“看得見的智能”效果;一般HUD可分為C-HUD、W-HUD、AR-HUD三類。其中C-HUD(組合抬頭顯示)發展最早,本質仍是中控和儀表信息的簡單遷移,逐漸面臨淘汰;W-HUD實用性高,可實現車況、ADAS信息顯示等功能,是當下HUD發展主流;AR-HUD可以融合ADAS及智能座艙相關功能,具備“充分信息展示+沉浸式體驗”,是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圖示顯示區域顯示范圍最大投影距離投影內容投影質量圖像生成器技術最大亮度對應自動駕駛代際ASP(元/套)成本現狀代表車型C-HUD(組合抬頭顯示)半透明數值玻璃儀表+中控2-3米少:車道顯示、車速等較差TFT技術12,000cd/
198、m2L0-L3150-500低逐漸淘汰-W-HUD(擋風玻璃抬頭顯示)前擋風玻璃儀表+中控4-5米較多:車況、車速等無色差TFT技術或DLP技術15,000cd/m2L0-L31,200-2,000光學結構復雜,成本高已實現量產,市場主流東風日產啟辰星、哈弗大狗、蔚來ET7、理想L9等AR-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前擋風玻璃儀表+中控+實景融合15米多:信息量大、質量好AR完全融合實景TFT技術、DLP技術或LCoS技術15,000cd/m2L2-L44,500-7,000需要強大算法,成本高初進量產階段,未來主流紅旗EHS9、奔馳S級、飛凡汽車R7等|智能座艙交互化高速發展 抬頭顯示成為大
199、勢所趨HUD|產品及技術持續升級 市場空間廣闊圖:2017-2028年全球車載HUD市場規模(億元;%)圖:2019-2025年中國汽車前裝HUD市場規模(億元;%)90資料來源:QY Research,華西證券研究所 2022年市場規模大幅增長 未來市場空間廣闊預計全球車載HUD市場規模2028年達到353.3億元。根據QY Research數據,2022年全球車載HUD市場規模達到130.2億元,同比增長27.6%,預計2028年達到353.2億元,CAGR為18.1%。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促使HUD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科技創新紅利使得HUD產品成本及單價呈現下降趨勢,未來HUD將實現大規模
200、應用,市場不斷擴大;預計中國汽車前裝HUD市場規模2025年達到317.4億元。根據億歐智庫數據,2022年中國汽車前裝HUD市場規模90.5億元,同比增長205.7%,其中W-HUD市場規模59.7億元,AR-HUD市場規模大幅提升至29.1億元。預計2025年中國汽車前裝HUD市場規模上升至317.4億元,其中AR-HUD市場規模達到196.7億元,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可能會促使AR-HUD在未來幾年逐步替代W-HUD,成為產業發展的主力軍。49.660.878.085.0102.0130.2171.3212.2256.9286.1321.3353.20%5%10%15%20%25%30%3
201、5%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全球車載HUD市場規模增長率2.11.74.629.170.7128.7196.70%50%100%150%200%25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AR-HUDW-HUDC-HUD總規模增速日本精機55%大陸集團18%日本電裝16%其他廠商11%|中國本土廠商崛起 行業競爭加劇圖:HUD主要技術壁壘圖:2022年HUD市場競爭格局91 PGU為核
202、心技術壁壘 中國本土廠商開始崛起HUD的技術壁壘主要存在于:PGU、自由曲面反射鏡、擋風玻璃。PGU是HUD的核心壁壘,約占其總價值量的五成,其主流技術路線有TFT-LCD、DLP和MEMS激光投影三種;TFT-LCD最為成熟,但在AR-HUD趨勢下DLP的優勢開始凸顯。第二個技術壁壘在于內置的自由曲面反射鏡,核心是解決前擋風玻璃的自由曲面導致的成像畫面畸變。第三大技術壁壘在前擋風玻璃上,核心為解決前后面重影問題;根據芯八哥數據,2022年全球HUD市場主要以日本精機、大陸及電裝等企業為主,市占率分別達55%、18%和16%。中國市場方面,本土HUD廠商分為以下幾類:(1)Tier1公司,如華
203、陽集團、經緯恒潤、怡利電子等公司;(2)光學零部件企業,如水晶光電、歐菲光等,;(3)新興創業公司,依托人才和資金基礎切入行業,目前進展較快的有江蘇澤景、未來黑科技、銳思華創、疆程、一數科技等。電裝32%華陽多媒體15%怡利電子15%日本精機9%澤景7%大陸集團6%光寶科技5%FUTURUS4%LG3%弗迪1%其他3%2022年中國W/AR-HUD市場份額2022年全球HUD市場份額投影單元PGUTFT-LCD投影成像技術TFT(薄膜晶體管)作為HUD投影單元。方案成熟,清晰度高,主要應用于W-HUD前裝市場DLP投影成像技術MEMS激光投影投影成像技術DLP(數位光數處理技術)是美國德州儀器
204、的專利技術,滿足AR-HUD場景,工作溫度-40-105將RGB三基色激光模組與微機電系統結合的投影方式。激光源掃描式投影,結構簡單,光學引擎大幅度簡化自由曲面反射鏡需要HUD的自由曲面反射鏡來和擋風玻璃進行擬合以盡可能消除畫面畸變。自由曲面鏡模具需要用精密儀器制造,做成納米級,非球面鏡需要一次成形擋風玻璃前擋風玻璃為反光面,前后兩個面重影。解決方案1:將夾層玻璃內部PVB膜片設計成楔形狀,重疊主像和副像,校正重影。解決方案2:前擋風玻璃增加一層反射膜層,附加在外層玻璃或者內層玻璃的內表面上,校正重影HUD|大陸行業經驗深厚 產品種類豐富圖:大陸抬頭顯示(HUD)系列產品92 大陸行業經驗豐富
205、 堅持產品創新擁有20年行業積累,大陸HUD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大陸自2003年開始生產全彩抬頭顯示器,量產了第一款基于1.8寸TFT的抬頭顯示器,用于寶馬5系;2010年開始第二代抬頭顯示器系列的生產,致力于提供適用于所有車型的抬頭顯示器,從豪華車型到小型車輛都有相關產品供應;2013年開發了第一款AR HUD展示樣車;2017年量產了全球第一款基于DMD技術的抬頭顯示器,用于福特林肯車;2018年10月,大陸與DigiLens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推出了基于波導技術研發的抬頭顯示器全色演示器,三個扁平的波導材料逐個堆疊以創造RGB色彩,從而取代了鏡像技術;2020年量產第一款3.1寸的TFT抬頭
206、顯示器;2022年12月,大陸推出全景式抬頭顯示器(Scenic View HUD),在CES 2023上首次展示該款產品,并計劃在2026年投入市場。W HUDAR HUD全彩色圖像插入真實街景,以約 130 厘米寬、超過 60 厘米高的尺寸進入駕駛員的視野,距離為 7.5 米數字微鏡器件(DMD)技術為基礎支持 ACC(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在真實的外部視圖中反映導航信息,駕駛員無需在導航屏幕和真實環境中來回觀察直接在擋風玻璃的屏幕上顯示相關信息,駕駛員在視線范圍內看到全部所需信息現代、安全、高效的人機接口安全集成CE技術可根據市場和目標群體進行定制全息HUD大陸和DigiLens 開發的超
207、薄全息 HUD可將體積降至原來的三分之一空間更少,但同時能夠提供更大的圖像,并且可包含所有相關信息駕駛員將能夠憑直覺在眼前看到所有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有助于輕松、快速地進行交通定向全景式HUD以極高的亮度將對駕駛員重要的信息反射到擋風玻璃下邊緣的特殊黑色印刷涂層區域在所有照明條件下都能提供出色的可視性,并同時擁有抬頭顯示器的直觀視角和傳統屏幕的清晰圖像質量所有車輛駕乘人員都可以清楚看到,因此能夠取代儀表盤和乘客顯示屏HUD顯示屏|車載顯示屏市場進入百花齊放時代圖:儀表盤+中控屏獨立式設計圖:多屏一體化設計93 電動化促進顯示屏形態多元化發展電動化時代汽車顯示屏的形態正在朝著兩個方向發展:儀表+中
208、控獨立式設計方式和多屏一體化設計方式。2015年左右的汽車顯示屏多為小尺寸、弱交互性、嵌入式的方式;隨著汽車電動化時代的開啟,特斯拉最先采用了全液晶儀表和中控屏大屏,各大車企品牌隨后紛紛聚焦到顯示屏的應用創新上,大屏、雙屏、三屏組合等產品形態也隨之量產入市。獨立式中控屏又分為豎屏設計和橫屏設計。特斯拉Model S所搭載的17英寸豎屏的問世,標志著汽車工業進入了大屏時代,隨后特斯拉Model 3又將所有信息顯示和操作集合在15.4英寸的橫向大屏上,并取消了儀表屏。橫屏相比豎屏更具舒適性和娛樂性,逐漸成為主流。多屏一體化更符合座艙美學設計理念。雙聯屏大多采用兩個相同尺寸的顯示屏(一般為12.3英
209、寸),也會在整體造型上創新(V形,C形,S形等),最早出現在奔馳的高端車型上;三聯屏將儀表、中控、副駕融為一體,進一步增強聯動屬性。威馬EX5特斯拉 ModelS獨立式中控豎屏小鵬P5獨立式中控橫屏極氪 001特斯拉 Model3華為問界M5威馬W6雙聯屏設計奔馳S級 2014款小鵬P7三聯屏設計紅旗E-HS9理想ONE嵐圖FREE顯示屏|市場領導者 產品技術水平領先表:大陸顯示屏產品重要事件梳理94時間大陸車載顯示屏主要事件2014年大陸蕪湖龍山工廠投產,產品目前供應中國20個地區的72位客戶,并出口到全球8個國家的9個客戶。生產產品包括組合儀表、顯示屏解決方案、全尺寸液晶顯示儀表2017年
210、10月蕪湖龍山工廠擴建項目正式投入運營,預計到2019年,13條表面貼裝生產線將安家在該廠房,用于生產組合儀表、抬頭顯示器、顯示屏解決方案、控制面板以及全尺寸液晶顯示儀表2018年9月大陸一體式駕駛艙系統在2018年度汽車品牌大賽中拿下“年度創新大獎”。這一創新控制概念包含了多重顯示屏和觸摸屏,形成了一個完整統一的系統2019年6月大陸與硅谷公司Leia公司合作開發基于Leia公司裸眼3D光場技術的全新3D顯示屏2020年3月大陸推出量產的3D顯示屏,在現代汽車Genesis GV80高配版上投入使用2020年6月大陸3D汽車觸控顯示屏榮獲兩項大獎:2020年德國創新獎與2020年汽車品牌大賽
211、:“卓越B2B企業”與“未來、駕乘和零部件”組別2020年12月作為顯示和控制系統領域的市場領導者之一,大陸創新的3D顯示屏獲得了歐洲汽車供應商聯合會(CLEPA)創新獎。大陸預計在該技術領域的增長將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約1%2021年4月大陸為吉利全新SUV星越L提供創新的信息顯示系統控制器,可以同時驅動儀表顯示屏和抬頭顯示,并且支持功能擴展,可實現一機多屏的創新功能。這是大陸人機界面事業部在國內的第一個項目,并由國內外研發團隊設計開發完成2021年6月大陸從一家國際汽車制造商那里拿到了第一個A柱到A柱橫跨整個駕駛艙的顯示屏的量產訂單。該解決方案計劃于2024年投入批量生產2021年12月大陸將
212、在CES 2022期間首次展出其獲獎的Shy Tech顯示屏,此產品旨在減少駕駛員的分心情況2022年7月大陸正在向長城汽車提供以駕駛員為中心的V型儀表中控雙聯屏,首款搭載車型為哈弗神獸2022年10月大陸的用戶體驗產品繼續取得成功:從全球汽車制造商那里獲得了價值超20億歐元的A柱到A柱顯示屏和OLED顯示屏訂單。這使2022年后實現量產的大陸顯示屏解決方案的全生命周期銷售額超過70億歐元。每年提供約3,000萬件用戶體驗產品,如顯示屏,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車輛都搭載了大陸的產品2022年12月大陸推出全景式抬頭顯示器(HUD)將在2023年的CES上展示這一全球創新產品,該產品獲得了CES車輛
213、技術和先進出行類別創新獎2022年12月大陸首個5G數字化超級工廠在長沙正式啟用,投資逾5億人民幣用于廠房建造、基礎設施和設備,總占地面積約8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為28,000平。工廠將提供創新的用戶體驗解決方案,如大型液晶顯示屏和抬頭顯示器(HUD)2023年1月大陸將在CES 2023上展示帶隱形控制面板的曲面顯示屏和用于駕駛員識別的創新技術 3D觸控顯示屏V形儀表中控雙聯屏曲面超寬屏全球首款帶有睿隱控制面板的曲面A柱到A柱顯示器,實現駕駛員屏、中控屏和乘客屏的三屏合一?;陬k[顯示技術打造,可以按需顯示內容,從而實現更大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全球首個具有安全認證的車載顯示屏,可實現便
214、捷無接觸式的駕駛員身份識別技術和移動支付。該顯示屏榮獲2023 CES“車輛技術和先進出行”類別的創新獎。駕駛員識別屏全球首款具有3D表面的車輛觸摸屏,用戶通過觸摸顯示器的3D元素而感受到的手指引導使得3D觸控顯示屏可以本能地進行操作。Shy Tech顯示屏可以讓顯示屏和控制屏幕在木質或皮革外觀的表面下消失。該解決方案通過精簡化設計,使信息(例如信息娛樂系統的信息)僅在需要時以最佳的視覺質量顯示。智能隱私顯示屏可以實現車輛信息的動態顯示,既可以通過隱私模式顯示,也可以通過所有人都可見的模式顯示。向長城汽車提供以駕駛員為中心的V型儀表中控雙聯屏,首款搭載車型為哈佛神獸。V型屏的設計精確地與駕駛員
215、的視線做匹配,以便駕駛員可以更快速、容易地獲取信息。圖:大陸顯示屏產品儀表盤|智能化轉型推動液晶儀表升級圖:大陸儀表盤產品圖:2021-2022年中國乘用車(自主品牌)液晶儀表市場份額95 液晶儀表更加適應整車智能化發展 逐漸取代傳統機械儀表液晶儀表逐漸替代傳統機械儀表。液晶儀表可以通過軟件來定義顯示,能夠以靈活和清晰的方式顯示多媒體、導航、輔助駕駛可視化等更多的信息,同時還具有形狀設計多樣、適配便捷、交互性強等優勢,相比傳統機械儀表更加適應整車智能化發展。目前,液晶儀表主要分為組合式和全液晶屏兩種,處于技術迭代、艙內交互融合和存量替代、增量升級的新周期,德賽西威、伯泰克等中國本土廠商逐漸崛起
216、,在2021-2022在中國乘用車(自主品牌)的液晶儀表市場份額位居前列;大陸擁有具有競爭力的組合儀表和3D裸眼儀表產品。全新數字化一體式大屏組合儀表將3D類玻璃有色屏幕與傳統的模擬指針和表盤相結合,最大限度利用可用顯示屏且外觀統一;裸眼3D儀表采用視差屏障技術形成3D圖像,依靠顯示屏內置攝像頭監測駕駛員視線,在2020年初的現代汽車Genesis GV80高配版上首次投入使用。馬瑞利10%德賽西威9%伯泰克7%航盛7%大陸集團7%重慶矢崎7%上海儀電6%延鋒偉世通6%華陽通用6%天有為5%其他30%數字化一體式大屏組合儀表裸眼3D儀表智慧出行|專注智能解決方案 打造移動出行新紀元表:公司智慧
217、出行產品布局96產品類別產品名稱圖示功能電子地平線(eHorizon)eHorizon平臺&服務提高車隊效率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滿足ISA法規,允許車輛在無任何特定硬件載體的情況下實時獲取最新的地圖數據和道路信息eHorizon按需地圖可按需為車輛和駕駛員提供跨多個地圖提供商的最新SD和HD地圖數據,由大陸自己的連接服務提供支持,也適用于移動網絡不足或沒有移動網絡的地區eHorizon路面狀況基于人工智能進行路面狀況預測,可以改進動力總成、底盤和ADAS功能,提高輔助和自動駕駛可用性密鑰服務遠程云密鑰(RCK)非入侵式通用密鑰,可為來自多個 OEM 的車輛提供訪問和啟動授權,支持隨時隨地使用藍牙
218、控制RCK,并且不依賴于蜂窩網絡連接訪問與智能網聯汽車模塊(ACCM)獨特的接入及聯網汽車模塊產品組合,通過OBD端口提供訪問、啟動授權和遠程信息處理服務大陸驗證檢驗大陸驗證檢驗電子驗證檢驗和報告工具通過數字化車隊強制檢驗流程,來幫助車隊管理法律和安全問題 表:公司智慧出行發展歷程97 時間智慧出行主要事件2012年電子地平線eHorizon開始投入市場2016年4月大陸在公共道路測試了“動態電子地平線”(Dynamic eHorizon)技術。這一運用了云技術的解決方案可實現限速信息、交通指示燈、建筑工地、障礙物等道路信息的實時分享2017年10月大陸的智能交叉路口技術在位于密歇根州布里姆利
219、市的開發中心首次公開亮相,之后將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一個交叉路口針對這項技術開展更為廣泛的試運行測試2018年1月收購HERE公司5%股份,合作方向主要在高精地圖動態維護與更新系統,可以打造更為精確的電子地平線(eHorizon)系統2018年3月大陸表示越來越多的貨車裝配了電子地平線(eHorizon)技術,自 2012 年投入市場以后這項技術已降低柴油消耗超過 760,000,000 升2018年10月大陸與長沙市開展合作助力智慧交通建設,匯集了智慧車輛、智慧道路、智慧網聯的整體解決方案與長沙推廣的智能駕駛與智慧交通融合發展的模式不謀而合2019年1月攜手一汽解放開啟智能物流新篇章,大陸提
220、供的車聯生態模塊:節油教練,駕駛教練和車隊管理將幫助一汽解放平臺化運營車隊實現節油減排,物流時效的目標,同時使用智能識別強化監控,保障人身財產安全2019年10月大陸攜手其子公司Quantum Inventions亮相2019年新加坡世界智能交通大會,展出其為車輛、車隊和城市提供的最新的技術和服務,如鑰匙解決方案、導航服務、綜合車隊管理服務、智慧城市運輸和交通管理平臺等2021年8月千方科技將注資聯陸智能交通,與大陸一同成為聯陸智能交通的主要股東,主營業務為智能網聯、智慧交通、智能駕駛車路協同及智慧出行的相關產品及解決方案2022年7月大陸為優化貨艙空間開發數字化解決方案 貨運載物容量掃描儀,
221、支持車隊及物流企業提高運能利用率,積極促進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智慧出行|專注智能解決方案 打造移動出行新紀元智慧出行圖:公司智慧出行旗下品牌產品布局98數字行車記錄儀DTCO系列數字行車記錄儀安裝在數百萬輛卡車或公共汽車上,可準確記錄駕駛員和車輛數據,是現代車隊管理的核心VDO車隊智能車隊管理軟件,提供30多種不同的車輛、司機和物流管理服務,可滿足歐洲關于存檔車輛和駕駛員數據的法律規定VDO下載解決方案支持各種規模的車隊滿足法律要求的行車記錄儀數據下載VDO維修中心行車記錄儀檢測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代替測試設備、操縱測試儀、下載工具等,在車輛中完全無線完成和記錄監測過程,并立即在線處理數據安
222、全的、基于 Web 的應用程序,可提供所有車隊運營的實時圖片,隨時隨地監控車隊,以優化性能和燃料成本Zonar地面交通控制準確的車輛檢查以減少故障和事故,與紙質檢測系統相比,EVIR 將檢測流程本身簡化了 50%以上電子驗證檢驗報告(EVIR)具有自動和防篡改功能,可確保駕駛員安全操作并遵守電子記錄設備要求,并可以隨著法律的變化自動更新,使車隊保持合規Zonar日志提供有關交通,天氣和停車位可用性的實時信息,以及許多其他功能,包括事故報告和ERP計算和避讓路線,可在Android和iOS上使用Galactio提供有關交通,天氣和停車位可用性的實時信息,以及許多其他功能,包括事故報告和ERP計算
223、和避讓路線,可在Android和iOS上使用TrackSYNQ 和 TrackSYNQ Plus實時信息服務交付生態系統,以符合行業標準的格式為應用程序提供實時數據,為應用程序和互聯車輛提供了 24/7 全天候不間斷的保證mapSYNQ|提供不同品牌的附加服務目錄2019/08/261.他山之石:全球TOP零部件成功路徑總結2.回溯歷史:馳騁百年的馬牌3.成功歸因:積極收并購 時勢造英雄4.未來展望:順應四化變革 積極謀劃轉型5.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99100成功歸因|并購式發展 業務版圖不斷擴大圖:公司重要收并購節點 康迪泰克底盤與安全、汽車電子自動駕駛輪胎1979200020102020時間
224、1979年收購優耐陸歐洲輪胎業務1987年收購北美通用輪胎、將軍輪胎1992年收購捷克輪胎制造商Barum1994年貝內克-卡里科股份公司被并入,生產人造革和箔1989年與葡萄牙Mabor 成立合資公司2000年與日清紡株式會社合資成立大陸特威斯,為日韓供應制動與底盤系統1998年收購美國ITT的汽車制動器和底盤業務,進入ABS、ESP領域2001年收購泰密克,產品拓展至傳感器、電動馬達等,加強ESP業務2003年在馬來西亞成立合資企業,加強亞太地區和澳洲輪胎業務2004年收購鳳凰公司,康迪泰克成為全球最大的橡膠與塑料技術專業制造商2006年收購摩托羅拉公司汽車電子業務,擴展車載信息服務系統業
225、務2007年114億歐元收購西門子威迪歐,獲取發動機電控、軸電子、內部電子信息娛樂產品等技術2011年收購印度輪胎公司默迪輪胎的輪胎業務2015年收購橡膠及塑料技術公司固恩治,并入康迪泰克,加強對工業領域滲透2015年收購自動駕駛軟件公司伊必汽車,擴展汽車系統和軟件業務2017年收購汽車網絡安全公司Argus Cyber Security2017年收購表皮材料專家宏舒赫,整合到貝內克-卡里科業務領域,開拓表皮材料市場2021年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生產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軟硬件產品2014年收購尾氣處理專家依米泰克,成功開拓尾氣后處理業務2022年收購瑞典輸送帶技術公司,進一步擴大工業業務布
226、局-40%-20%0%20%40%60%8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主營業務收入(百萬USD)YOY(%)收購泰密克收購美國ITT的制動器和底盤業務收購摩托羅拉汽車電子業務收購西門子威迪歐貝內克-卡里科公司被并入康迪泰克2016年收購雷達公司Advanced Scientific Concepts2023年收購特瑞堡的印刷技術業務,生產印刷橡皮布圍繞輪胎業務收購,實現全球化擴張收并購擴展業務版圖,助力營收高增布局自動駕駛等新興領域,營收保持穩定第一步,結合自身輪胎業務優勢,通過并購底盤系統公司切入汽車電子領域。大陸于1994年成立汽車系統部門
227、,最初的汽車電子業務只有ISAD機電一體化系統。由于之前業務以輪胎為主,而底盤制動系統中的傳感器和制動器需要與輪胎高度契合,因此大陸選擇收購Teves,以底盤制動系統作為切入點進入汽車電子領域;第二步,通過持續的并購,擴充汽車電子產品線并進行全球化。成功進入汽車電子領域后,大陸通過一系列收購繼續擴張產品線,前后通過收購ITT的制動和底盤部門Teves、電子廠商泰密克、摩托羅拉的汽車電子部門以及西門子VDO等公司,形成了包括車身電子、動力總成、底盤與安全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產品線。到2014年,大陸旗下的五個部門創造的初始銷售額達到了345億歐元。表: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的重要收購表:2014年公司旗
228、下五個事業部的產品范圍 101大陸的汽車電子發展戰略分為兩步|兩步式并購 造就全球汽車電子巨頭重點收購時間收購對象收購金額產品線擴張意義1998年美國ITT公司的汽車制動和底盤部門teves19.3億歐元將業務拓展到了ABS、TCS和ESP等領域從汽車底盤系統開始切入汽車電子領域,是公司切入汽車電子領域的重要標志2001年戴姆勒-克萊斯勒所持有的專業電子廠商泰密克(TEMIC)60%的股份-產品拓展至傳感器、電動馬達等,加強了ESP業務繼續擴充汽車電子業務線2006年摩托羅拉的汽車電子部門10億美元加強原有車身電子、底盤控制業務的同時,拓展了車載通訊業務增加了大陸在北美和東亞的市占,填充了大陸
229、在中國沒有完整生產線的空白2007年西門子集團旗下的VDO汽車電子集團114億歐元提升了大陸在主/被動汽車安全領域的競爭優勢公司創辦136年以來達成的最大規模并購交易,也使大陸一舉躋身全球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行列部門產品范圍底盤與安全事業部底盤控制系統、傳感器、ADAS、安全氣囊、電子與液壓制動系統、電子空氣懸架等動力總成事業部汽/柴油噴射系統、發動機管理和變速箱控制系統、混合動力及電驅動部件等車身電子事業部組合儀表、抬頭顯示、控制單元、信息娛樂、車載智能通訊等輪胎事業部馬牌輪胎,涵蓋乘用車、卡車、巴士、工程車、摩托車等康迪泰克事業部開發和生產由橡膠、聚酷胺、金屬、織物和部件等合成的產品和系
230、統“四化”變革推動大陸向出行服務公司轉型。汽車行業迎來百年一遇的“四化”大變革,全球汽車廠商、零部件企業等都在積極布局相關產業。在2018年北京車展前夕,大陸曾明確表示自動駕駛、新能源、智能互聯等將是公司未來向出行服務公司轉型的重要方向;通過收購獲得自動駕駛關鍵技術。進入21世紀初時,大陸就開始了自動駕駛的研究,2012年和2014年先后在美國和日本進行自動駕駛測試。2015年為了增強自動駕駛軟件解決方案的研發能力,大陸收購了Elektrobit Automotive,并在2017年收購網絡安全公司Argus并入Elektrobit,以加強軟件網絡安全;2016年為了彌補3D激光雷達技術短板,
231、加強激光雷達業務,大陸收購ASC雷達公司的雷達業務部門;2021年,大陸與智能芯片企業地平線成立智能駕駛合資公司,引領技術創新,將共同打造更高性能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圖: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重要收購 102延續并購發展策略 布局自動駕駛|相繼收購自動駕駛關鍵技術企業 向出行服務公司轉型重點收購大陸的汽車知識+Argus的汽車網絡安全技術+Elektrobit(EB)的汽車軟件=完整的汽車安全解決方案及無線軟件更新收購汽車網絡安全公司Argus Cyber Security進一步擴展了自己在汽車系統和軟件解決方案研發方面的專業能力,約 1,900 名出色的軟件專業人員增強了開發團隊實力收購自動駕
232、駛軟件公司Elektrobit Automotive收購雷達公司Advanced Scientific Concepts的高分辨率三維激光掃描雷達業務部門補齊3D激光雷達技術上的短板,創新性技術被集成到外圍傳感器組中將進一步豐富大陸的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的產品線2015年2016年2017年2021年與地平線成立智能駕駛合資公司面向中國本土以及全球整車廠商客戶提供行業領先的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解決方案圖:汽車并購潮的時代背景 103|有利條件一:汽車電子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外部環境第一次大型并購潮:1910-1930年美國汽車產業高速發展10年后進入競爭加速期開始橫向
233、并購。并購浪潮后,福特、通用汽車、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巨頭占據了美國80%的產量第二次大型并購潮:1960-1970年全球汽車產能向日德轉移,日德國內開始大規模整合。并購熱潮后,日本、德國、美國車企開始三足鼎立第三次大型并購潮:1980-2000年汽車行業全球化競爭加劇,降本增效刺激了汽車零部件為主的橫向整合。并購浪潮后,汽車零部件供應商TOP10的市占率從10%提升至近30%上游:車用電子元器件技術成熟 保障汽車電子行業發展下游:汽車行業全球化競爭加劇通過并購實現降本增效和全球化汽車電子產品多元化適合通過并購手段發展上游電子元器件上游電子元器件供應商供應商將電子元器件與機械系統相結合,生產出機電
234、結合的汽車電子產品汽車電子供應商汽車電子供應商二極管、功率器件、傳感器等產品整車廠商整車廠商20世紀90年代后期,車用電子元器件技術日趨成熟,以運用最多的車用功率元器件為例,功率MOSFET和IGBT均在這時有了突破性的進展90年代前:全球汽車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和歐洲,這三個地區生產的汽車所占全球比例高達70%以上90年代后:隨著工業全球化的趨勢,汽車產業的全球化也進入高速發展期,傳統汽車制造國占比不斷下降,以中國、韓國、印度為代表的亞洲國家的汽車產業迅速崛起汽車電子子系統的多元化適合汽車電子廠商通過并購實現產品線擴張60年代:汽車電子開始發展,汽車中電子成分占比僅為不到5%,僅包括喇叭
235、、發電機、收音機等產品90年代:汽車中電子成分的占比快速增長,提升至15%;汽車電子子系統呈現加速的多元化趨勢,出現防抱死制動系統(ABS)為代表的一系列電控新品類全球化競爭加劇,刺激了汽車零部件為主的橫向整合,以實現降本增效和業務全球化擴張1930年消費級收音機首次遷移至汽車市場,創造了車載收音機新品類1957年信息技術首次應用于車體,電控燃油噴射系統開始替代機械式汽油噴射系統1980年信息技術首次應用于行車控制,電子控制方式開始逐步替代機械式汽車底盤及動力控制方式圖:大陸電子業務并購成功原因 104|有利條件二:上游元器件技術快速發展 下游整車廠實力雄厚外部環境上游:大陸依托本土電子元器件
236、供應商 保障汽車電子快速發展大陸大陸1990:德國開始大規模發展半導體,英飛凌(前西門子半導體)開始生產功率半導體博世博世日本電裝日本電裝美國德爾福美國德爾福1995:大陸成立汽車電子部門,選擇向上游供應商直接購買電子元器件已有上游供應商,自己不生產元器件,避免了建廠的高額投入1968:博世開始發展汽車電子業務,建立一座3英寸的半導體廠,用于生產高壓二極管和ASIC1985:博世建立4英寸半導體廠,用于生產車用整流二極管、CMOS等1990:西門子半導體部門(英飛凌的前身)迅速崛起,開始提供車用電子元器件汽車電子業務發展早于本國汽車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只能自己建立半導體廠1968:電裝開始發展汽
237、車電子業務,建立了IC研究中心,并且隨后建立了生產車用電子元器件的第二座半導體廠2003:瑞薩科技(前NEC半導體)成立,供應汽車電子元器件1955:半導體廠商飛思卡爾開始提供汽車電子元器件1960:通用集團開始發展汽車電子業務,選擇直接向飛思卡爾購買車用電子元器件1999:德爾福脫離通用汽車電子業務發展早于本國汽車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只能自己建立半導體廠已有上游供應商,自己不生產元器件,避免了建廠的高額投入下游:大陸深度綁定實力雄厚的整車廠1.大陸已深度綁定眾多德國本土汽車品牌大眾:1937年誕生奔馳:1926年誕生寶馬:1916年誕生保時捷:1931年誕生2.能否成功并購取決于Tier1和技
238、術方在產業鏈的話語權半導體市場1990年起步,汽車產業1960年代起步,半導體晚起步30余年歐洲:德國Tier1如大陸為更好地整合自身ABS和ESC業務,2001年成功收購了當時收入足十億歐元的上游傳感器供應商Temic1990年代博世、大陸等Tier1已與整車商深度綁定時,歐洲的半導體企業還需依賴Tier1企業導入整車商,普遍收入體量只有Tier1的零頭美國:美國半導體企業先于汽車電子企業發展起來并與整車商建立了互信的合作關系,美國汽車電子企業普遍沒有半導體技術105|經營戰略:拓寬產業范圍 踏進全球頂級汽車零配件供應商之列 內部因素圖:大陸CEO任職年份、經營策略及重點事件Carl H.H
239、ahn1973-1982Grnberg1991-1999Wennemer2001-2008石油危機、輪胎競爭激烈下,并購擺脫困境布局多元化產品,正式走向全球頂級零配件公司降本提升公司利潤,集團進入快速擴張期 2004年,集團收購德國鳳凰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橡膠及塑膠技術龍 2006年,收購摩托羅拉汽車電子業務,擴展車載信息服務系統業務 2007年,收購西門子VDO汽車零部件部門,成為汽車業五大供應商之一 2008年,舍弗勒收購大陸 集團業務快速擴張的同時,投資人對集團資產品質及巨大財務負擔充滿疑慮,造成股價暴跌市值從155億歐元縮水到104億(2008年6月底),也因此成為資本市場覬覦的目標。
240、1991年,重組康迪泰克事業部,發展環保橡膠 1994年,貝內克-卡里科股份公司被并入康迪泰克事業部,主要產品為人造革和箔 1995年,成立汽車事業部 1998年,收購美國ITT的制動器和底盤業務,正式進軍ABS、ESP領域 背景:經濟衰退、油價上漲。以米其林、普利司通為代表的國際輪胎巨頭通過研發先進的輪胎技術不斷擴張市場份額,中小輪胎廠商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1979年,收購美國優耐陸(Uniroyal)在歐洲的輪胎業務,取得其在比利時、德國、法國和英國的輪胎工廠,從而在歐洲奠定了更為廣泛的基礎 1987年,CEO卸任后,大陸收購北美將軍輪胎,次年大陸成為全球第四大輪胎廠商106|經營戰略:加
241、速集團轉型 積極與全球科技公司合作 圖:大陸CEO任職年份、經營策略及重點事件Elmar Degenhart2009-2020Nikolai Setzer2020-至今秉持開拓進取的企業文化開始布局自動駕駛持續推進生態圈合作,夯實本土化戰略布局從本土到全球,大陸業務不斷擴張。2023年,大陸攜手安霸,將其軟硬件能力及汽車系統解決方案與安霸的計算機視覺技術、SoC、軟件模塊相結合;在瞄準軟件模塊化這一方向后,大陸與激光雷達先鋒AEye展開合作,推出了汽車行業第一款軟件定義的激光雷達HRL131;大陸還與美國Aurora Innovation聯合打造第一代商業化可擴展的自動駕駛系統,開辟新一輪服務
242、模式,新潮流下,集團多措并舉地實現智能產品多元化,加快集團智能化的轉型。2009年,位于上海的亞洲總部和研發中心正式成立,是集團在中國和亞洲業務拓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2015年,收購創新型軟件方案專家伊必汽車,開始布局自動駕駛 2016年,收購雷達公司Advanced Scientific Concepts(深耕于3D Flash固態激光雷達),在2020年量產固態激光雷達 2017年,投資自動駕駛公司EasyMile,在環境感知、制動系統及駕駛安全方面進一步合作 2021年,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生產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軟硬件產品 2022年,與安霸合作,安霸Ambarella的CV
243、3芯片優化了大陸的輔助駕駛系統解決方案;戰略投資映馳科技,打造面向中國市場的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 2023年,與安霸合作開發具有全棧軟件的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系統;與Aurora公司合作打造商業化可擴展的自動駕駛卡車運輸系統內部因素|品牌營銷:從本地商標到全球化品牌圖:大陸品牌營銷的方式“跳馬”商標Echo Continental 雜志廣告宣傳資料來源:公司官網,finis artis,華西證券研究所“跳馬”商標:首先,馬在德國漢諾威地區歷史悠久,其次,中世紀以來,許多統治者將馬作為徽章,是一種政治象征,最后,首先使用跳馬符號的獸醫與大陸合作開發了馬蹄緩沖器,并增加馬匹在光滑表面上的穩健性。早期
244、大陸產品使用跳馬不僅代表質量,也代表產品地域性。1894 年,大陸在德國正式注冊“跳馬”商標,統一符號的使用為品牌創造了巨大的識別價值;Echo Continental 雜志:雜志于1913年至1941年間出版。該雜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全面的體育報道。從足球和網球,到早期的汽車比賽和自行車比賽,再到航空領域的第一場比賽。每份報告,都注明了哪些大陸產品用于比賽,以及公司在其相關運動系列中有哪些解決方案。廣告廣泛記錄了大陸產品在競爭形勢下證明自己的情況;廣告宣傳:20世紀初,道路上幾乎沒有任何路標或信息標志供司機使用,駕駛需要相當專業的技能。1911 年大陸建立了自己的旅行信息系統。通過“大陸
245、旅游辦公室”,可以為旅行駕駛者免費準備行程。大陸還獨立解決了路網標牌不足的問題,安裝了自己的路標。這些標志采用大陸配色方案設計,用于宣傳公司。通過這種方式,大陸能夠將自己定位為移動服務提供商和駕駛員的整體合作伙伴。107內部因素核心技術圖:汽車子集團技術/產品演進路徑108動態控制與安全MK Cx、MK 120等制動系統;各類傳感器;ABS等電子控制系統車輛控制高性能計算單元;跨域區域控制器跨域區域控制器RRAM;5G通訊模組等ADAS;激光雷達、短/長距雷達等;環視/后視/立體等各類攝像頭主要產品可切換專屬/駕駛員識別/ShyTech顯示屏等各類顯示屏;車內傳感器技術集成解決方案等電機、電動
246、控制器、傳感器系統集成技術、軟件顯示技術、傳感器傳感裝置核心技術顯示技術、軟件大陸電子邊緣計算平臺(CAEdge);裸眼3D曲面液晶儀表等車聯網與架構用戶體驗智能出行自動駕駛 解決方案核心技術表面解決方案staynu和laif等技術;生物基材料/回收材料等空氣彈簧系統傳感器技術、C+技術等汽車流體系統快速接頭技術等動力傳輸裝置管狀帶增強技術和特殊結構設計等表:康迪泰克部分核心技術一覽自動駕駛及安全圍繞感知-規劃-行動駕駛效果鏈開發產品和系統功能。自動駕駛與安全核心優勢的產品和系統功能讓駕駛更加的安全,并且構成了自動駕駛的基礎;車聯網與結構方面公司有強大的系統集成能力。公司開發基于硬件和軟件的端
247、到端解決方案,提供標準的應用程序和功能。同時還為基于不斷增長的計算能力的未來應用、功能和整車架構的一體式互聯、用戶體驗或自動駕駛提供解決方案。|強大的研發技術不斷滿足客戶需求核心技術 序號主要輪胎技術作用1Contislient輪胎降噪技術能夠吸收特定頻率的空腔噪聲的聲波的聲能,任何路面行駛都能保持良好的降噪效果2蒲公英技術從蒲公英中提取輪胎橡膠的技術,更加環??煽?,進一步推進輪胎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3TPMS傳感器車主能夠隨時獲得四條輪胎,胎壓和胎溫的精確數據,胎壓過低時將自動發出預警4VDO REDI傳感器將固化與汽車內部的VDO REDI傳感器擴展加入廣域輪胎氣壓的檢查功能,將大大節省操作
248、時間5黑辣椒技術可使輪胎胎面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更大,能更完整地傳輸動力6商業車隊數字輪胎監控平臺ContiConnect幫助車隊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并在輪胎壓力偏離定義值時發送警報7N-Flex和輪胎的“胎圈”技術N-Flex位于橡膠下方的熱處理尼龍,有助于輪胎在長期使用后恢復其原始形狀;“胎圈技術”運用在許多農用輪胎產品中,可以穩定保持其輪胎各部件的形狀,盡量減少重型機械對土壤的影響8自充氣胎壓會隨著路面的變化而變化,高速運轉時可以保持很好的離心力9ETIS電子輪胎信息系統可實現對花紋深度、氣壓、溫度、輪胎負載的實時監測等功能10Contact TM自修補技術可以自動實現輪胎胎面的修補,輪胎受
249、損時,修復層能夠及時修補損傷處11可變形概念技術可以通過調節胎面寬窄、氣壓大小來調整輪胎的性能,根據不同的地形調節相對應的模式,以幫助車輛實現最好的地面附著力12自修復和靜音融合技術輪胎中融合了防刺扎技術和靜音技術,擁有防刺扎圖層和內置減震器。2021年,馬牌推出ContiSeal自修補技術,首款新能源汽車輪胎eContact輪胎,就全系標配了該項技術Contislient輪胎降噪技術蒲公英技術TPMS傳感器N-Flex胎圈技術自充氣技術黑辣椒技術自修補技術表:輪胎子集團部分核心技術圖:核心技術部分圖片展示 109|強大的研發技術不斷滿足客戶需求研發支出 圖:大陸研發費用及同比增速(億歐元;%
250、)圖:公司各子集團的研發費用率對比(%)圖:大陸同行業研發費用率對比(%)0%2%4%6%8%10%12%14%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大陸博世采埃孚麥格納 公司研發支出不斷上升。2011-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逐漸上升。其中,2017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率達到45.3%。2020-2021年,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集團研發支出有所下降。2022年,集團研發費用為41.7億歐元,同比增長率18.0%;汽車子集團研發費用率領先。汽車子集團研發費用率不斷上升,遠高于大陸整體研發費用率,2021年有所下降。輪胎和康迪泰克研發費用率均
251、保持在2%-3%。0%5%10%15%20%25%3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汽車輪胎康迪泰克大陸集團公司研發支出不斷上升 汽車子集團研發支出領先110-30%-20%-10%0%10%20%30%40%50%0102030405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研發費用(億歐元;LHS)研發費用同比增長(%;RHS)|聚焦汽車領域研發投入 汽車子集團研發費用率領先 圖:輪胎研發流程生產研發團隊開發的新材料,制作試樣
252、供后端團隊使用,并對材料進行優化。使用原子力和透射電子顯微鏡分析二氧化硅、炭黑在橡膠中的結構,得到微觀結構對輪胎機械性能的影響。在符合技術標準的前提下,設計輪胎花紋和胎側標識。需要區分于前代輪胎和競品,簡潔展示輪胎具體功能?;旌蠈嶒炇一衔餃y試實驗室使用高速線性摩擦測試儀在不同基材(混凝土、瀝青、冰等)上進行測試,以滿足制動性能和減小滾阻要求的平衡,確定新的橡膠配方。微觀結構實驗室輪胎設計部門輪胎開發數量正不斷上升,預測尚未開發的輪胎在特定駕駛條件下的表現,仿真方法相對于測試方法成本有很大優勢。Dakks認證實驗室,對輪胎的滾動阻力/燃油效率、抓地力和噪音進行測試并分級。實驗室還會測試安裝到新
253、轉向系統上的輪胎。輪胎以120km/h的速度在實驗臺上運行1000+小時,并進行爆破、拆卸和柱塞測試,以確定耐久性極限。在消聲室的各種路面上,通過高靈敏度麥克風記錄輪胎噪音并進行聲音設計,對于不同大洲的產品,輪胎的聲音設計有很大差異。特性測試磨損測試與混合實驗室、化合物測試實驗室一起,使用不同的鼓式實驗臺,在不同參數下對不同車型上的輪胎進行磨損特性測試。耐久性測試NVH測試使用高精度切割刀和機器人切割輪胎上的花紋。經過三到五年,花紋設計確定后,才會批量生產輪胎模具。仿真切割部門越過輪胎壁直接觀察輪胎的內部結構,了解材料組合情況和輪胎測試中出現的內部變化,為其它環節提供支持。破壞性分析X射線和C
254、T分析將整個輪胎分解,識別分析胎殼、胎側和整體結構中的故障。破壞性分析使用完全標準化的診斷程序,以確保全球研發中心診斷的一致。111合作研發|多部門協同工作 構建全流程研發體系研發|PRORETA項目:從大學合作研發到產業落地促進大學與產業界的研發交流。PRORETA項目是與大學合作的研發項目,旨在促進年輕科學家在問題早期找到應用型問題的解決方案,早期第一、二期項目的主動剎車、系統超車輔助系統等已經實現量產化,在車輛上廣泛應用;跨學科研發,合作對象增多。PRORETA第五期項目的合作院校有德國的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不來梅大學和羅馬尼亞的雅西工業大學。不來梅大學專注于傳感器數據融合和環境檢測,雅
255、西工業大學專注于預測其他道路使用者的行為。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研發系統與安全工程、軌跡規劃與控制技術。不同階段交給不同大學進行測試;為公司培養和提供青年人才??鐚W科合作為青年人才提供了開發先進未來技術的機會,為公司培養了精通技術和產業應用的寶貴人才。研發項目主要研發領域時間合作學校PRORETA I汽車主動安全系統:關鍵環境傳感器的開發與復雜場景策略2002-2006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PRORETA II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危險超車動作的干預2006-2009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PRORETA III城市交通及中速場景中的駕駛輔助系統2011-2014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PRORETA IV自適應學習
256、駕駛輔助系統2015-2018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PRORETA V真實條件下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駕駛2020-2022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不來梅大學、雅西工業大學跨學科多背景 人才培養和項目落地并行 表:公司部分研發項目一覽112截至2022年報,大陸共有199,038名員工,519個生產、研發以及管理地點分布在全球57個國家和市場。此外還有917個公司所屬的輪胎銷售點和約5,228個具有大陸品牌的專營店。全球研發地點共有94處,其中汽車和康迪泰克子集團的研發地點靠近客戶,以靈活應對客戶要求和區域市場狀況;輪胎子集團的研發以集中組織為主,因為世界各地對輪胎的產品要求大致相同。全球生產地點共有207
257、處,汽車和康迪泰克子集團的的生產和銷售是跨地區組織的;輪胎子集團由于輪胎制造的規模經濟效益,生產基地位于歐洲、美國和中國等占主導地位的汽車市場以實現大批量、低成本生產,全球范圍內銷售則通過公司的輪胎經銷商和特許經營權的經銷商網絡以及輪胎貿易實現。圖:公司全球布局113深化全球化布局 增強協同作用|深化全球布局 實現全球互聯價值創造全球布局員工數地點數員工數地點數員工數地點數員工數地點數員工數地點數員工數地點數 大陸在中國發展已有近30年的歷史,并持續積極推動中國未來出行。2022年,大陸中國區的銷售額則實現了超過20%的同比增長,大陸在中國市場的持續押注,并開始著重發力汽車軟件業務。截止202
258、3年4月,大陸在中國共設有23個生產基地、28個研發中心,員工總數約為18,000名;目前大陸全球約有20萬名員工,其中近十分之一的員工在中國工作。在過去的十年大陸在中國的投資超過30億歐元。圖:公司在中國的總體布局114持續擴大中國生產、研發及銷售布局中國布局 生產基地研發中心銷售辦事處上海(中國總部)黑河長春沈陽北京保定長治濟南青島充州曲阜揚州連云港鹽城南京常州張家港常熟蘇州合肥蕪湖杭州寧海武漢重慶長沙柳州廣州臺北圖:公司在中國的生產、研發及銷售布局黑龍江:2012上海:1994吉林:1995北京:2011山西:2005山東:2010江蘇:1997安徽:1995浙江:1999武漢:2014
259、重慶:2015湖南:2022廣東:2004廣西:2007資料來源:Auto Thinker汽車智庫平臺,華西證券研究所|堅持本土化戰略 持續深耕中國市場憑借“扎根市場,服務市場”的本土化戰略,大陸持續推進在中國的發展。大陸CEO司徒澈表示:“中國是大陸最重要的發展市場之一,將秉持本土化戰略,持續深耕中國市場?!笔讉€長沙5G工廠已經于2022年12月投入運營,為中國市場提供創新的人機交互解決方案。長春技術中心新的研發辦公樓也已于2022年9月正式啟用,這將進一步提升大陸在汽車安全領域的研發能力。同時,大陸與中國本土企業地平線、映馳以及魔視達成的戰略合作將進一步加速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在中國市場的
260、發展;其中,來自大陸與地平線的合資公司大陸芯智駕的800萬像素智能前視攝像頭已于2023年3月起成功搭載于深藍汽車首款電動車SL03。圖:2022-2023年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重大事件115加強本土研發 擁抱本土生態合作|堅持本土化戰略 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2022.6.13大陸宣布投資入股魔視智能,共同研發和推廣適合中國道路場景、優化成本的智能出行解決方案,預計2023年在中國乘用車主機廠的車型上實現量產。2022.6.23大陸與地平線聯合成立的合資公司大陸芯智駕推出了首個極具性價比的800萬像素的多功能前視攝像頭,以及搭載車規級AI芯片的域控制器,并拿到了多家公司的定點項目。2022.9.21
261、大陸長春技術中心(CCTC)新研發辦公樓正式啟用,是目前大陸安全與動態控制事業群旗下被動安全與傳感器事業部(PSS)的研發中心,主要專注于專注于開發前瞻先進的被動安全解決方案。2022.12.15長沙超級工廠正式啟用。該工廠是大陸打造的全球首家5G數字化超級工廠,將生產各類智能座艙產品,包括數字化儀表、中控屏、多聯屏和抬頭顯示器(HUD)等。2023.4.20大陸芯智駕為深藍SL03 車型提供800萬像素智能前視攝像頭一體機,并已于2023年3月順利交付,賦能深藍SL03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如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智能換道輔助等功能。中國布局目錄2019/08/261.他山之石:全球TOP
262、零部件成功路徑總結2.回溯歷史:馳騁百年的馬牌3.成功歸因:積極收并購 時勢造英雄4.未來展望:順應四化變革 積極謀劃轉型5.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116未來展望|智能化軟件硬件雙管齊下 產品布局向電動化轉變圖:大陸提供的智能駕駛產品圖:大陸為新能源汽車提供的輕量化產品 轉型為科技公司 軟硬件結合發展加強智能駕駛領域合作。補全高性能芯片領域短板,與地平線、安霸等AI公司合作開發高性能計算單元,推動電子電氣架構由單域向跨域轉變,為面向服務的架構奠定基礎;加大軟件方面的研發。智能化汽車的代碼量是傳統汽車的上千倍,未來架構標準化后,為實現大陸“軟件定義汽車”的愿景,軟件研發將更為重要。大陸建立中國區軟件
263、研發中心,建立合作伙伴生態,面向全球開發軟件產品;產品結構向電動化調整。輪胎部門更多地開發低滾阻、低能耗輪胎,康迪泰克開發熱成型的輕量化內飾材料、電池沖擊檢測系統和剎車卡鉗等,減震件和汽車管路由動力總成減震、燃油膠管向電驅減震、新能源熱管理轉變。117未來展望|自動駕駛:持續推進生態圈合作 夯實本土化戰略布局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域控制器MFC 500環視-SVS220后視-RVS3XX智能前視攝像頭一體機合作與展望2021年大陸于地平線合作成立大陸芯智駕公司,在中國本土開發800萬像素智能前視攝像頭一體機,于2023年3月份交付ARS441-長距ARS510-長距ARS540-長距SRR5
264、20-短距SRR600-短距合作及展望1.大陸角雷達從SRR3,跳過四代,推出77GHz角雷達SRR510、SRR520,角測距大幅提升至100m,SRR600面向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應用2.2020年,大陸聯合賽靈思發布全球首個可量產的4D成像雷達ARS540輔助駕駛控制單元(ADCU)安全域控制單元(SDCU)合作及展望1.2018年,基于英偉達的NVIDIA DRIVE Xavier(全球最高性能的系統級芯片)、NVIDIA DRIVE OS(操作系統)和DRIVE AV(自主駕駛汽車)軟件棧,開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雙方具備3級自動化駕駛功能的新系統于2021年正式上市2.大陸與地平線合作推
265、出高算力芯片域控制器,目前已實現量產SRL101-短距三維激光掃描雷達HRL131 高性能激光雷達合作及展望大陸與激光雷達先鋒Aeye合作推出第一款軟件定義的激光雷達-HRL131,計劃于2024年開始正式量產智能駕駛 圖:大陸自動駕駛產品布局118未來展望表:主要芯片廠商下一代自動駕駛芯片規劃表:大陸芯片領域重要合作 芯片廠商產品名稱AI算力(TOPS)功耗算力/功耗制程量產時間(SOP)英偉達Thor20002025英偉達Orin X25465W3.17nm2022高通Ride Flex2000高通Ride for L4/L5700130W5.45nm2022 MobileyeEyeQ U
266、ltra176100W5nm2025MobileyeEyeQ6 High3412.5W7nm2024華為MDC810400+2021地平線征程J64007nm2024地平線征程J512830W4.316nm2022時間合作公司目的2018年英偉達大陸開發了域控制器ADCU,但缺乏關鍵的芯片,與英偉達合作補齊了芯片短板。雙方不僅僅是供貨關系,也會進行深度的開發,英偉達開放了軟件平臺,大陸則從底層基礎上去構建整套自動駕駛系統2021年地平線2022年6月,與地平線的合資公司大陸芯智駕針對中國本土化場景特別優化了解決方案,已推出首個實現量產級別的800w高性價比攝像頭和高算力芯片域控制器2023年安
267、霸在2023CES大會上,大陸與安霸宣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開發基于人工智能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用于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大陸為雙方合作提供硬件和大部分軟件,而安霸則提供SoC平臺和配套的軟件功能 大陸與地平線合作推出高算力芯片域控制器和智能攝像頭大部分芯片企業紛紛瞄準了下一代自動駕駛大算力芯片,并且公布了相應的量產規劃。芯片廠商仍在繼續引入并改進高(算力)性能、硬件參考設計,另外,還包括如何幫助 Tier1、汽車制造商構建軟件開發平臺(包括一系列開發工具包、硬件和軟件生態系統),這對開發差異化功能提供了高效的基礎;與兩大芯片公司展開合作。2020-2021年,汽車行業(包括大陸)深受芯片短缺
268、之苦。為了在芯片領域,尤其在AI芯片領域獲得足夠的支持,大陸與兩大AI芯片企業展開合作:地平線和安霸。其中與地平線合作已經推出800w高性價比攝像頭和高算力芯片域控制器。119|牽手主要芯片公司 補齊芯片短板未來展望|自動駕駛:持續推進生態圈合作 夯實本土化戰略布局地平線安霸Aurora公司行泊一體域控1.0行泊一體域控2.0行泊一體域控3.0基于地平線征程3芯片打造,以極具競爭力的成本和差異化的軟件架構,實現了行車和泊車的分時復用,更好地滿足國內客戶和用戶的需求基于地平線征程5芯片打造,相比1.0方案,性能更優,更適應中國的復雜道路狀況,支持高速NOA由地平線和大陸投資成立的合資公司大陸芯智
269、駕將基于地平線下一代高性能芯片,打造行泊一體域控3.0產品大陸將安霸的高性能、低功耗 SoC 集成到其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除了提供 ADAS 開發基于視覺的解決方案外,也為 L2+以及高級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可擴展的全棧式系統解決方案。雙方的聯合解決方案計劃于 2026 年開始量產打造商業化可擴展的Aurora旗艦型硬件軟件集成系統。大陸推出業內首個基于行駛里程的硬件即服務業務模式,預計將于2027年在美國投入生產 圖:大陸自動駕駛規劃和部署持續推進生態圈合作,擴大大陸產品組合。2021年,大陸與地平線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大陸芯智駕。2023年3月,大陸芯智駕研發和生產的800萬像素智能前視攝像頭一體
270、機已搭載于深藍汽車SL03,并順利向用戶實現交付,成為行業首個實現量產的800萬像素智能前視攝像頭一體機。大陸芯智駕已基于地平線征程3和征程5高性能芯片和算法,開發了行車泊車一體域控1.0和2.0的解決方案,目前兩個方案都已與國內的多家主機廠商在進行洽談合作。2023年車展期間雙方在現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打造行泊一體域控3.0解決方案。2023年,大陸與邊緣AI半導體Ambarella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開發基于人工智能(AI)的可擴展端到端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用于輔助和自動駕駛(AD),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進一步擴大了大陸的智能駕駛產品組合。集團前瞻性的規劃和部署 應對ADAS市
271、場快速迭代和更替120 未來展望圖:大陸制動發展路線圖大陸的路線圖從 FBS 0 到 FBS 3,展現了對于動態系統的制動控制進化過程。并描繪了通往前軸和后軸完全“干式”制動的路線。這個路線圖的開端(FBS 0)是第二代線控制動系統 MK C2,它是通向所有“未來制動系統”的門戶。FBS 0帶液壓的線控制動FBS 1真正的線控制動技術FBS 2制動器變為“半干式”FBS 3制動器可以分解為模塊代表產品:MK C2構成:具有兩個印刷電路板和兩個處理器優勢:MK C2具有多邏輯功能,例如,這允許駐車制動器可以冗余驅動。這使得可以省去用于固定車輛的高昂貴機械變速器鎖。MK C2的進化階段將成為未來制
272、動系統(FBS)的基礎。代表產品:MK C2D構成:兩個獨立的執行器組成優勢:制動系統不再需要直接安裝在駕駛員前方防火墻的特定位置以實現機械回退。相反,帶有電子踏板的FBS 1支持涉及不同車輛內飾和尺寸的新車輛概念,例如電動汽車的滑板底盤,可以在其上安裝各種車身。展望:1)不再在后軸上安裝液壓驅動制動器;2)制動器以機電方式驅動,省去剛性液壓管路,后軸的安裝將簡化;3)前軸上的液壓系統仍可用作后備系統。這種對傳統架構的分散化和“分解”將進一步提高車輛架構的自由度。進展:大陸與一家北美汽車制造商合作,預計2025年批量生產該系統。展望:所有四個車輪制動器都可以機電驅動,因此完全“干式”。這樣就不
273、再需要目前對壓力產生和調節以及適當控制智能的關注?,F狀:大陸積極尋求與汽車制造商合作進一步開發制動系統。121|制動系統:創新路線圖繪制了完全“干式”的制動發展路線未來展望表:大陸高性能計算(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系列產品圖:大陸提出的HPC發展路徑 122自動駕駛高性能計算機(AD HPC)安全與運動高性能計算機(Safety&Motion HPC)車身高性能計算機(Body HPC)駕駛艙高性能計算機(Cockpit HPC)跨域高性能計算圖片簡介可執行感知、人類視覺、駕駛和停車功能所需的計算任務滿足集中處理車輛安全和運動中涉及的各種任務時需要的高計算
274、能力,是集中管理車輛運動的集成平臺是所有車身相關功能的主機,并充當軟件定義車輛的云和物聯網服務的中央數據和通信樞紐是所有駕駛艙功能的中央集成平臺,是車內用戶體驗的核心,可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最大程度的個性化。提供跨領域的高性能計算解決方案,可實現跨所有車輛領域的功能集成功能與應用專注于ADAS和AD的功能,包括L1-L4自動駕駛的巡航和L2-L4的停車安全功能:增強碰撞前的安全性,在不可避免的碰撞之前,評估車內情況并調整例如座椅角度、座椅傾斜度、安全氣囊等;解耦點:提供了一個與外部世界(例如車頭、智能基礎設施等)的標準化接口,以請求各種運動該平臺允許車輛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進行更新、升級并提供最先
275、進的安全功能;還可以作為集成第三方軟件應用程序和服務的平臺通過集中控制整個人機界面(視覺、聲學和觸覺),它創造了駕駛艙功能的共生關系,將易用性和愉悅性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自動駕駛HPC和駕駛艙HPC合并:實現駕駛員和乘客的各種交互,充當自動駕駛功能和可視化的主機;車身HPC和安全與運動HPC合并:成為所有車身、底盤、安全與運動和能源管理功能的中央集成平臺 由單域向跨域轉變 高性能計算單元集成化單域HPC向跨域HPC轉變。大陸的HPC產品包括自動駕駛HPC、安全與運動HPC、車身HPC、駕駛艙HPC等單域高性能計算單元,同時探索跨領域的高性能計算解決方案,以實現跨所有車輛領域的功能集成。未來,自
276、動駕駛HPC和駕駛艙HPC將合并,車身HPC和安全與運動HPC將合并,以促進功能和用戶體驗的改善并降低成本。|智能化核心部件-高性能計算單元未來展望表:大陸高性能計算(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產品發展歷程 123過去現在未來主要向大眾汽車MEB平臺供應ICAS12019-2022年共供應500,000個202020222020年7月大陸的第一代車身高性能計算機(HPC)作為車載應用服務器(ICAS)量產搭載于大眾基于MEB平臺的ID系列車型2021年5月大陸贏得了首個向商用車領域提供車聯網控制單元的訂單,其中包括高性能計算單元。這意味著大陸目前能夠為卡車提供
277、相應的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卡車對于互聯性、復雜度以及功能范圍的更高要求2021年9月大陸與廣汽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開發高性能中央計算單元硬件及基礎軟件平臺2021年12月于中國一家大型汽車生產商處獲得第一個本土車載高性能計算單元的量產訂單。該解決方案將于2023年在該生產商的電動汽車平臺上率先投產,并計劃陸續搭載在隨后的5款包括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油車車型中2022年5月大陸從中國的一家造車新勢力公司獲得高性能計算單元的量產訂單,并累積在全球累計獲得約55億歐元的高性能計算單元訂單。該解決方案將于2024年在該造車新勢力公司的電動汽車平臺上率先投產,不僅集成車身和車輛控制域的功能和
278、特性,同時還與車內的其他域保持直接的通信,如自動駕駛域、智能座艙域2023年3月英飛凌將與一級供應商大陸合作開發基于服務器的車輛架構。合作的目標是提出一個有組織和高效的電氣/電子(E/E)架構,中央高性能計算機(HPC)結合幾個強大的區域控制單元(ZCU)2024年到2024年,大陸高性能計算單元將搭載在多家汽車廠商的30多個不同車型上2024以提供單域HPC為主客戶:車身HPC 駕駛艙HPC AD HPC開始提供跨域HPC解決方案|高性能計算單元助力汽車電子架構升級未來展望博世給出的電子電氣架構路線圖分為六個階段,已成行業共識:分布式階段(包括模塊化、集成化)、域集中式(包括域集中化、域融合
279、)、中央集中式(包括車載電腦、車載云計算)。根據博世的EE架構路線圖,目前正處于從過去的分布式EE架構邁向域集中式EE架構的轉變過程中,預計到2025年左右就會完成這一轉變,2025年以后,將開啟跨域的融合時代,轉變為“中央+區域”計算的EE架構;SOA以服務的方式對整車的功能進行拆解,有利于功能更新。面向服務的架構(SOA)是一種粗粒度、松耦合服務架構,服務之間通過簡單、精確定義的接口進行通訊,不涉及底層編程接口和通訊模型,獨立于硬件平臺、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EE架構升級提升對SOA需求。傳統汽車采用分布式EE架構,功能的更新迭代需要多個控制器配合修改。而隨著EE架構向域集中式發展,ECU實
280、現業務邏輯和控制邏輯的解耦,功能接口模塊化、標準化,在架構設計上為SOA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圖:博世集團提出的電子電氣架構演變方式圖:大陸提出的智能汽車軟件架構發展圖 124EE架構分布式-域集中-集中式演進 架構升級促進SOA發展標準化服務體系架構面向服務的架構(SOA)分布式/域架構|EE架構向集中式轉變 為面向服務架構奠定發展良好基礎未來展望圖:大陸區域控制單元(ZCU)的應用125 軟件定義汽車的主要組件 具有高效性、可擴展性等優勢區域控制單元(ZCU)是軟件定義汽車的另一個關鍵組件。大陸正在推動SOA架構在車輛中的實施。高性能計算機(HPC)的開創性開發和交付緊隨其后的是區域控制單
281、元(ZCU)。ZCU通過支持集中式架構和日益分離的軟硬件來降低車輛網絡的復雜性和成本。此外,ZCU還是持續更新和改進功能部署服務的先決條件,以支持向軟件定義車輛的轉型;大陸的區域控制單元(ZCU)具有高效性、可擴展性等多重優勢。ZCU接管通信網關的角色,提供智能配電并確??煽繄绦心愁I域的實時車輛功能,如音頻、外部聲音、停車輔助、空調或懸架。每個ZCU將所有功能捆綁在車輛的本地子區域中,負責車輛右前方或左側或后部特定區域的所有控制、服務和數據管理任務,優化了ZCU和電子元件之間的電纜,這種架構降低了復雜性、重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大陸的ZCU平臺還具有可拓展性和模塊化特點,可以優化成本和上市時
282、間。區域控制單元(ZCU)智能配電和電網優化,分散控制區域內的功耗,并改善電源監控和診斷功能通過x-domain方法全面降低E/E架構復雜性(ECU、線束)ZCU平臺為大陸的功能庫和第三方軟件提供了靈活的集成基礎具有可擴展性和模塊化,可為汽車制造商在設計車輛架構時提供最大的靈活性通過可重復使用的硬件/軟件平臺元素實現標準化內容,從而在更大的批量下降低成本并減少上市時間圖:大陸區域控制單元(ZCU)的優勢|區域控制單元支持軟硬件分離 簡化汽車架構未來展望表:大陸智慧出行業務客戶群體126 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聚焦智能車隊解決方案大陸將智慧出行事業群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側重于提供軟件及出行相關的服
283、務。智慧出行事業群致力于為未來出行提供智能解決方案,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和車隊運營商,目標是實現駕駛員、車輛、基礎設施、移動設備和云端的無縫連接,讓所有路面用戶始終能夠安全地訪問信息和享受服務;智能車隊解決方案是未來發展重點。未來智慧出行事業群的發展重點將放在道路運輸,為聯合和共享通行證的車隊提供更多數字化智能服務。如大陸旗下品牌Zonar提出的的智能車隊解決方案可以提供路線優化、車輛跟蹤、行前檢查、合規服務、安全省油駕駛及軟件系統集成等功能,可服務于學生運送車隊、商業卡車車隊、運輸車隊、職業車隊等商業車隊??蛻粢苿臃仗峁┥?,例如汽車租賃或汽車共享服務乘用車和商用車車隊管理提供商乘用車和商用車
284、的故障服務尋求智能交通管理解決方案的城市和市政當局汽車制造商及其售后市場組織所有使用汽車或卡車數據作為其解決方案的服務提供商,例如保險公司、咨詢公司等圖:大陸的智能車隊解決方案|智慧出行側重軟件服務 成為未來增長點未來展望127 聚焦新能源汽車輪胎不同要求 持續開發產品組合電動化時代需要高壽命、靜音、低滾阻輪胎。在2023年上海車展上,大陸展示了其根據本土市場需求打造的新能源汽車輪胎eContact。eContact輪胎搭載自修補技術和創新的空氣動力學胎側設計,實現了高水平的靜音和低滾阻。十多年來,大陸一直在發展現有的產品組合,以滿足所有電動汽車的要求。如今,大陸幾乎所有目前的產品都設計成可供
285、電動汽車使用,并優化其續航里程;憑借產品多元組合拓展客戶。2022年,全球前十大電動汽車生產商有9家成為大陸的客戶,這得益于大陸完善的產品組合。同時,對于經銷商和車隊客戶,大陸提供數字輪胎監控和管理系統,旨在保持車隊的穩定運營,提高其運營效率;可持續是未來發展方向。大陸的UltraContact NXT由高達65%的可再生,回收和ISCC PLUS質量平衡認證材料制成,所有 19 種尺寸在滾動阻力、濕制動和外部噪音方面具有最佳的歐盟輪胎標簽評級,到2030年,所有輪胎產品中40%將使用可持續材料。表:大陸為新能源汽車輪胎提供的解決方案挑戰解決方案技術新能源汽車重量更窄的高負載輪胎新HL負載指數
286、和尺碼續航里程低滾動阻力和空氣動力學輪胎eContact技術NVH更高要求添加隔音層的高兼容性輪胎ContiSilent技術,添加特殊的聚氨酯泡棉層瞬間轉矩較大,無備胎空間耐用及低磨損輪胎ContiSeal輪胎自修補技術圖:大陸可持續輪胎UltraContact NXT|輪胎:面向電動化開發產品 可持續是未來發展方向表:康迪泰克在國內的本土化布局表:康迪泰克目前提供為新能源汽車配套的產品 本土化從生產向研發轉變 新能源配套產品本土工廠產能擴建,研發加速。2010年,康迪泰克在江蘇常熟的工廠-康迪泰克(中國)橡塑技術有限公司正式開業。2019年5月,康迪泰克中國材料研發中心落戶常熟,其開發的低異
287、味水性生態材料及技術已經應用于康迪泰克全球表面材料生產與研發。2020年12月,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中心在常熟成立;新能源汽車配套產品集中于傳統業務領域??档咸┛四壳盀樾履茉雌囂峁┛照{系統、電池文庫、輕量化支架等業務,屬于其原有的流體、動態等系統傳統業務,發揮其材料研發優勢。目前新產品研發集中于燃料電池領域,表面事業部獨立后或將提高研發屬性,研發智能化、可交互的表面材料。解決方案產品合作伙伴進程熱管理系統空調系統、電池溫控-已上市玻纖塑料輕量化支架等-已上市儲氫加氫儲氫、運輸、加氫解決方案正星科技研發中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流體系統、振動控制系統重塑科技研發中電機減震雙層聚酰胺減震部件-已上市智能表
288、面材料變形控件表面材料系統大陸電子部門研發中時間事件生產產品地點2010年設立首家工廠汽車管路、橡膠涂布、混煉膠常熟2014年表面材料工廠汽車內飾件常州2017年設立德國以外首家橡膠涂布工廠彈性涂料體,空氣彈簧和傳動帶的壓延料和其他半成品常熟2018年設立軟管工廠汽車冷卻、空調、機油、渦輪增壓、排氣管路青島2021年設立空氣懸架工廠空氣彈簧、空氣懸架總成常熟2023年多工廠擴建空氣懸架工廠二期、表面材料工廠三期等多地128未來展望|康迪泰克汽車部門:本土化進程加速 向新能源供應商轉型表:康迪泰克近年工業領域布局動作表:康迪泰克工業部門整合動作 收購擴張進軍多領域 工業部門處于整合期通過收購擴大
289、業務范圍。2022年康迪泰克收購了Backes Transportservice,該公司主要提供非公路輸送帶業務,涉及采礦、設備工程等領域,也制造減震、空氣彈簧等產品。收購了WCCO傳送帶公司,以增加在農業行業的市場份額。2023年收購特瑞堡印刷公司業務,擴大了表面材料事業部業務范圍,進入印刷品領域;工業部門處于整合期?,F有事業群工業部門和汽車部門傳動皮帶、管路等產品存在重疊,不同產品使用不同品牌標識,不同事業群組織架構不同??档咸┛?023年計劃將工業部門整合為統一事業部,統一按照主要地區市場設置組織架構,大陸希望通過重組康迪泰克工業部門擴大其工業領域業務范圍,并為康迪泰克汽車業務創造協同效
290、應。事業部產品行為時間輸送工業輸送帶使用統一品牌標識2023年工業事業部流體、輸送、傳動子集團工業部分計劃合并為工業事業部2023年表面材料工業和汽車部分表面材料計劃在工業和汽車事業部外獨立2023年汽車事業部汽車和工業部門重疊部分工業部門為其創造協同效應2023年流體系統工業和車輛管路向輕量化發展2023年領域產品行為時間采礦、農業、設備工程、汽車皮帶,皮帶刮刀,工業軟管,篩網,耐磨橡膠,輕型輸送帶,工程塑料,空氣彈簧,傳動帶,振動控制產品收購Backes Transportservice2022年農業農業及骨料傳送帶收購WCCO公司2022年工業生產座艙、顯示屏首家5G數字化超級工廠投產2
291、022年印刷印刷橡皮布、雕刻柔板、彈性體涂層收購特瑞堡印刷業務2023年建筑房屋材料及建筑在大陸科技展上展出應用于房屋的表面材料和智能建筑2023年工程機械液壓軟管、扣壓機、智能輸送帶、毫米波雷達首次參加國際工程機械展2023年129未來展望|康迪泰克工業部門:面向工業4.0的多領域發展目錄2019/08/261.他山之石:全球TOP零部件成功路徑總結2.回溯歷史:馳騁百年的馬牌3.成功歸因:積極收并購 時勢造英雄4.未來展望:順應四化變革 積極謀劃轉型5.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130核心結論與投資建議海外巨頭享先行紅利,早已完成崛起。海外零部件巨頭崛起得益于兩點:1)起步早,技術好:諸多海外零部
292、件巨頭已有百年歷史,在多次汽車變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技術積淀深厚;2)整車行業集中度提升帶動零部件供應商崛起:伴隨著多輪行業洗牌,部分優質整車廠脫穎而出,帶動了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崛起。電動智能變革,國產零部件加速崛起。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歐美日整車廠占據主導地位,外資/合資品牌在銷量、利潤率及配套穩定性均具備明顯優勢,但突破難度非常之高,僅有少數自主零部件供應商能夠切入,國產替代緩慢。而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整車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特斯拉、蔚小理等新玩家和比亞迪等傳統自主品牌抓住變革機遇加速搶占份額,重塑整零關系,供應鏈更為扁平化、快速,并探索Tier0.5級的合作模式,具備高性價比和
293、快速響應能力的優質自主供應商有望借機崛起,從Tier 2/3升級為Tier 1/0.5,從單品到總成,量價齊升,從中國到全球,最終成為全球零部件巨頭。通過借鑒海外巨頭的成長歷程,優質賽道(單車配套價值大+競爭格局好)+優質客戶(量大+合理利潤)將孕育大公司:技術驅動型:以博世、法雷奧、李爾為典型代表,專注于動力總成、底盤電子、視覺系統等高附加值賽道,用前瞻技術驅動多次行業變革,國內具備類似基因的包括伯特利(線控底盤)、經緯恒潤/德賽西威/科博達(汽車電子)、星宇股份(車燈)、福耀玻璃(汽玻)、上聲電子(聲學)、雙環傳動(齒輪)、光峰科技(車載顯示)、文燦股份/愛柯迪(一體化壓鑄)等;依附崛起型
294、:以相對封閉的日系和韓系供應商和麥格納、安波福(原德爾福)為典型代表,綁定豐田、現代起亞、通用等車企共振崛起,國內具備類似基因的包括綁定特斯拉的拓普集團、新泉股份、旭升集團等。并購壯大型:以大陸為典型代表,專注深耕成為某細分領域龍頭,再通過并購切入其他細分領域,國內具備類似基因的包括繼峰股份(座椅)、保隆科技(傳感器)、岱美股份(內飾)、中鼎股份(機械件及密封件)等。131核心結論 復盤:輪胎起家、并購崛起、全球擴張 造就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 大陸以輪胎業務起家,隨后依靠多次成功的收并購實現全球化擴張和產品線擴充,發展為世界頂級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我們認為其核心成功原因為:1)果斷的收并購決策
295、:大陸最初主營業務為汽車輪胎并借此深度綁定德國本土實力雄厚的整車廠,隨后在2000年前后依靠管理層高瞻遠矚的經營策略和有利的外部環境,通過多次收并購成功進入汽車電子領域,一躍成為世界前列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面對21世紀的汽車產業四化變革,大陸依然通過收并購獲得多項自動駕駛關鍵技術,從而深化電動化及智能化布局;2)加強研發投入,掌握多項核心技術:大陸掌握多項滿足客戶需求的核心技術,并對于產品技術研發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加強研發支出,研發費用從2011年的16.1億歐元持續上升至2022年的41.7億歐元,研發費用率在2017年后均維持在10%左右;3)全球化戰略:大陸在全球5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19
296、個自己的生產、研發或管理地點,致力于根據不同業務部門的產品特點組織研發、生產及銷售,從而在全球范圍內創造互聯價值;132133投資建議 注:以上公司按照截至2023年7月28日的市值排序證券代碼證券簡稱市值(億元,截至20230728)產品客戶2022年收入(億元)2022年歸母凈利潤(億元)核心推薦邏輯600660.SH福耀玻璃939汽車玻璃豐田、大眾、通用汽車、福特、現代281.047.6全球領先的汽玻龍頭002920.SZ德賽西威876座艙控制器、域控制器、高級輔助駕駛ADAS等吉利、長城、廣汽、上汽通用、長城、上汽乘、蔚來149.311.8綁定英偉達,域控加速成長601689.SH拓普
297、集團789NVH 減震、內外飾、輕量化車身、智能座艙部件、熱管理、底盤系統、空氣懸架、智能駕駛系統特斯拉、通用、吉利、RIVIAN、蔚來、小鵬、理想、比亞迪、吉利新能源、賽力斯159.917.0綁定特斯拉,八大產品線加速開拓601799.SH星宇股份409車燈,LEB和智能大燈南北大眾、一汽豐田、蔚來、理想、小鵬82.59.4車燈智能升級,新勢力客戶加速開拓603596.SH伯特利361轉向節、控制臂等輕量化產品;EPS、線控制動、轉向器等底盤系統通用汽車、上汽通用、長安福特、沃爾沃、吉利、奇瑞、長安、理想、蔚來、小鵬55.47.0高階智駕必備,發力線控底盤603786.SH科博達326燈控、
298、電機控制、電子電器、車身域、底盤控制系統大眾、比亞迪、小鵬、理想、寶馬、奧迪、Stellantis、戴姆勒、福特33.84.5汽車電子稀缺標的,域控加速開拓002472.SZ雙環傳動250乘用車齒輪、RV、諧波減速器采埃孚、PSA、比亞迪、廣汽集團、蔚然動力、日電產、舍弗勒、匯川、博格華納68.45.8精密傳動龍頭,機器人關節加速成長603305.SH旭升集團238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特斯拉、北極星、長城汽車、采埃孚、賽科利、寧德時代、理想、蔚來、小鵬、零跑等44.57.0輕量化平臺型公司,受益馬斯克產業鏈603179.SH新泉股份236內外飾:主副儀表板、門板、立柱等特斯拉、理想、比亞迪、廣汽新
299、能源、吉利、長城、蔚來、極氪69.54.7深度綁定特斯拉,全球化加速603730.SH岱美股份227內飾,頂棚、遮陽板、頂棚中央控制器通用、福特、奔馳、寶馬、德國大眾、Stellantis、特斯拉、Rivian、豐田、本田、理想、蔚來、小鵬51.55.7由頂棚到內飾集成,海外先發優勢明顯600933.SH愛柯迪209鋁合金精密壓鑄件法雷奧、博世、麥格納、耐世特、采埃孚、蔚來、小鵬、理想42.76.5壓鑄隱形龍頭,墨西哥出海加速688326.SH經緯恒潤-W177智能駕駛電子產品、研發服務及解決方案、高級別智能駕駛整體解決方案一汽、吉利、上汽、廣汽40.22.3平臺型汽車電子公司603997.S
300、H繼峰股份177座椅頭枕,乘用車座椅、移動中控系統和扶手一汽大眾、奧迪、特斯拉、蔚來、理想179.7-14.2國產座椅加速突破000887.SZ中鼎股份176推動空氣懸掛系統、輕量化底盤系統、流體管路系統寶馬、沃爾沃、奧迪、大眾、吉利、小鵬和理想148.59.6汽車底盤龍頭,積極推動海外技術國內落地002906.SZ華陽集團168汽車電子、精密壓鑄、LED照明、精密壓鑄長安福特、北京現代、VinFast、長城、長安、吉利、廣汽、北汽、比亞迪、奇瑞、東風乘用車、一汽紅旗、賽力斯、蔚來、理想、小鵬56.43.8座艙電子龍頭,發力CMS業務603348.SH文燦股份148一體化壓鑄車身件蔚來、比亞迪
301、、賽力斯、著名鋰電池制造商52.32.4一體化壓鑄領導者,受益電動化002126.SZ銀輪股份136熱管理產品(空調箱模塊、電池水冷板、芯片冷卻系統、PTC加熱器等)福特、通用、寶馬、雷諾、戴姆勒、康明斯、沃爾沃、保時捷、蔚來、小鵬、零跑、吉利等84.83.8熱管理核心標的,工業用/民用市場有望打開第三成長曲線603197.SH保隆科技115TPMS、汽車金屬管件、氣門嘴、傳感器、空懸系統豐田、大眾、奧迪、保時捷、現代起亞、寶馬、奔馳、通用、福特、日產、本田、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零跑47.82.1空懸+傳感器放量,域控加速開拓001311.SZ多利科技101沖壓件、布局一體化壓鑄上汽通用
302、、特斯拉、理想、蔚來33.64.5沖壓龍頭,布局一體化壓鑄688007.SH光峰科技98車載顯示、車燈、AR-HUD 比亞迪、賽力斯、北汽新能源、某國際品牌車企25.41.2激光顯示龍頭,車載放量688533.SH上聲電子78聲學解決方案:揚聲器+獨立功放+AVAS蔚來、理想、華為金康、比亞迪等17.70.9揚聲器+獨立功放+AVAS,新勢力客戶帶來高彈性301307.SZ美利信74鋁合金精密壓鑄件比亞迪、特斯拉、愛立信、華為31.72.2輕量化布局加速風險提示 全球乘用車行業銷量不及預期:若整體汽車行業景氣度低迷,汽車銷量可能不及預期;客戶拓展不及預期:若推薦公司客戶開拓不及預期,相應產品車
303、型配套進程可能放緩,量產進度可能不及預期;全球化進展不及預期:自主零部件企業海外訂單拓展不及預期;海外競爭加??;海外工廠管理不及預期;海外政策變化等;智能化滲透率提升不及預期:智能化正處于發展初期,若受制于成本、技術等因素,后續滲透率提升可能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會對零部件企業利潤造成影響,后續零部件業績兌現度可能不及預期。134135名詞解釋 圖:本篇報告常用名詞解釋中文英文名詞解釋微機電系統MEMSMEMS微機電系統指尺寸在幾毫米乃至更小的高科技裝置,內部結構一般在微米甚至納米量級,是一個獨立的智能系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是一種直接依靠電機提供輔助扭
304、矩的動力轉向系統電子車身穩定裝置ESP車身電子穩定裝置(ESP)是對旨在提升車輛的操控表現時,有效地防止汽車達到其動態極限時失控的系統或程序的通稱線控制動EHB/EMB線控制動是用精確的電子傳感器和電子執行元件代替傳統的制動系統,幫助車輛助力制動、回收能量,實現制動失效保護等線控轉向SbW線控轉向系統取消了方向盤和轉向車輪之間的機械連接部件,徹底擺脫了機械固件的限制,完全由電能來實現轉向系統級芯片SoC也稱片上系統,是一個有專用目標的集成電路,其中包含完整系統并有嵌入軟件的全部內容圖傳感器PGU圖像傳感器是將其受光面上的光像,分成許多小單元,將其轉換成可用的電信號的一種功能器件駕駛輔助系統AD
305、AS利用安裝于車上的各式各樣的傳感器,在第一時間收集車內外的環境數據,進行靜、動態物體的辨識、偵測與追蹤等技術上的處理,從而能夠讓駕駛者在最快的時間察覺可能發生的危險,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動安全技術域控制器FCW域控制器是指控制與特定區域(或稱域)相關的一組汽車功能的計算機自適應巡航控制ACC利用雷達、雷射或立體攝影機偵測與前車間的距離,當距離過近時會主動減速,自動調節車速以保持與前方車輛的安全距離電子控制單元ECU即車載電腦,由微控制器和外圍電路組成電子控制的空氣懸架系統ECAS由ECAS電控單元、電磁閥、高度傳感器、氣囊等部件組成制動防抱死系統ABS在汽車制動時,自動控制制動器制動力
306、的大小,使車輪不被抱死,處于邊滾邊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狀態,以保證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在最大值。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是一種輔助駕駛者控制車輛的主動安全技術高性能計算機HPC是一個汽車計算平臺,可提供對車輛系統的集中控制,并配備安全網關功能以實現云服務連接區域控制單元ZCU車輛電子電氣架構中的區域級別控制單元,負責管理和控制車輛的特定區域或功能區域車身控制模塊BCM主要控制汽車車身用電器,比如整車燈具、雨刮、洗滌、門鎖、電動窗、天窗、電動后視鏡、遙控等抬頭顯示HUD把時速、導航等重要的行車信息,投影到駕駛員前面的風擋玻璃上,讓駕駛員盡量做到不低頭、不轉頭就能看到時速、導航等重要的駕駛信
307、息免責聲明分析師與團隊簡介崔琰/首席分析師經濟學碩士,10余年證券從業研究經驗,曾任天風證券、國金證券、民生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等,獲2022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第五名、金牛獎第五名、水晶球入圍(公募榜單第三名)、新浪金麒麟第四名、上證報第三名、WIND第二名;2021年金牛獎汽車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五名、水晶球入圍、新浪金麒麟入圍、WIND第一名;獲2020年汽車行業最佳分析師水晶球公募組第五名,WIND第一名;2017年新財富入圍,水晶球第三名,金翼獎第四名,WIND第一名;2016年水晶球第一名,2014年新財富入圍。專注于汽車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研究,在行業變革中深挖投資
308、機會。杜豐帆/鄭青青/王旭冉/喬木/馬天韻分析師承諾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保證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通過合理判斷并得出結論,力求客觀、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特此聲明。評級說明公司評級標準投資評級說明以報告發布日后的6個月內公司股價相對上證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買入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強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5%增持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強于上證指數在5%15%之間中性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上證指數在-5%5%之間減持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弱于上證指數5%15%之間賣出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弱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5%行業評級標準以報告發布日后的6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推薦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強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0%中性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上證指數在-10%10%之間回避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弱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0%華西證券研究所: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豐匯園11號豐匯時代大廈南座5層網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