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海外零部件巨頭系列三:佛瑞亞跨界融合強者整合、創新、本土化-240831(10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行業海外零部件巨頭系列三:佛瑞亞跨界融合強者整合、創新、本土化-240831(102頁).pdf(10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01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024年8月31日海外零部件巨頭系列三佛瑞亞:跨界融合強者 整合、創新、本土化民生汽車 崔琰(SAC NO:S010052311000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引言我們堅定看好智能電動變革造就中國汽車產業做大做強的歷史性機遇,傳統燃油車時代歐美日整車廠占據主導地位,誕生博世、大陸、采埃孚、麥格納、李爾、電裝、愛信精機等歐美日零部件巨頭,而在智能電動車時代,中國車企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帶動產業鏈共同成長,疊加中國速度和性價比優勢,相信必將也會誕生領先全球的自主車企及零部件巨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我們重磅打造海外零部件系列深度,探究全球頭部Tier 1的成長歷史和轉型方向,為中國汽車零部件的發展提供借鑒。本篇報告為海外零部件巨頭系列三:佛瑞亞:跨界融合強者 整合、創新、本土化,通過復盤全球零部件巨頭佛瑞亞的發展歷史,深度分析其成功原因,并梳理其在智能電動領域的布局,發現和研究國產供應商能夠學習的先進經驗。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海外零部件巨頭的崛起過程進行多方位的梳理歸納,我們發現:德系零部件巨頭以技術型為主:德國汽車工業發展較早,1920s-1930s已實現規?;慨a,早期大眾、奔馳、戴姆勒、奧迪、寶馬、保時捷均發源于德國,零部件供應商多為技術型,通過研發創新技術,推動德國汽車工業成長;
3、日韓系供應商多為主機廠扶持:日系、韓系汽車工業發展較晚,1960s,日韓汽車產業逐步崛起,為保護本土汽車工業,日韓供應商多為主機廠內部培植,早期學習先進零部件廠商的技術,發展壯大后逐步增強研發實力并向海外擴張;美國汽車零部件競爭較為充分:美國零部件供應商弱于整車廠,前十名中僅李爾(位列第9)來自美國,前30名中僅4家供應商來自美國;而位于加拿大的麥格納為北美三巨頭重要的供應商,自成立起即配套通用、克萊斯勒、福特并通過海外建廠,新技術開發,集成化、模塊化供應配套客戶實現成長;輪胎巨頭品牌化優勢顯著:輪胎在汽車零部件中獨樹一幟,先于汽車誕生、面向配套及替換雙市場、車載端直接品牌露出、后市場消費品特
4、征顯著,全球已形成“三巨頭+八集團”的壟斷競爭格局,但頭部企業僅擁有有限的規模效應,這給予了后發者成長空間。rVlUvMrRxOfVdX9PcM6MtRnNtRqMjMoOuNkPqQpN6MoPrRMYoPsMuOsPsP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引言海外汽車零部件巨頭如何誕生:海外零部件巨頭從0到1成長:優質賽道決定長期空間,優質客戶帶動成長。從產品端看,動力總成、汽車電子、底盤系統、內外飾(座椅、車燈等)為燃油車時代巨頭成長優選賽道,具備單車價值高+競爭格局好的特性;從客戶端看,整車格局變化+供應體系特點雙重作用下,德國零部件廠商大而強,日本供應商受益于豐田等主機廠扶持,
5、除電裝、愛信等全球巨頭之外,中大型供應商占比較大,美國零部件廠商整體規模弱于德、日;海外零部件巨頭從1到10成長:內生增長+并購,業務+應用領域多元化。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加速成長:1)技術驅動型:以博世、法雷奧、李爾為代表,專注高附加值賽道,用前瞻技術驅動多次行業變革;2)依附崛起型:以相對封閉的日系和韓系供應商和麥格納、安波福(原德爾福)為典型代表,綁定豐田、現代起亞、通用等車企共振崛起;3)并購壯大型:以大陸為代表,專注深耕成為某細分領域龍頭,再通過并購切入其他細分領域。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經歷什么樣的變化:燃油車時代:自主零部件供應商因為起步晚、技術積累薄弱,疊加早年合資車企占絕對
6、主導地位,且其與海外或合資零部件供應商關系密切,采購體系較為封閉,自主零部件供應商難以滲透,整體呈現多、小、散的特點,僅有延鋒汽飾、福耀玻璃、德昌電機等通過綁定整車廠、專注細分領域、外延并購等方式崛起;智能電動汽車時代:2020年以來,特斯拉、蔚小理等新造車破局,重塑整零關系,供應鏈更為扁平化、快速,疊加自主車企崛起,具備高性價比和快速響應能力的自主零部件供應商借機崛起,典型代表為拓普集團、三花智控、旭升集團、新泉股份等。2022H2以來,在特斯拉等車企的帶動下,自主供應商出海進程明顯加快,進擊全球零部件巨頭。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3引言成功原因分析佛瑞亞注重研發并購發展全球
7、布局標簽:并購整合2022年研發投入突破20億歐元,2023年突破22億歐元;研發費用率維持在8%左右收并購目標明確,管理層決策果斷;多次收并購成功擴張新業務,進軍新市場研發中心、工業基地遍布全球,創造全球互聯價值持續深耕中國市場,擁抱本土生態合作佛瑞亞是燃油車時代全球領先的零部件企業,除了通過并購發展來拓張新業務、進軍目標市場,其全球布局也讓研發、生產流程高度本土化,高研發投入讓產品具有可持續、安全、交互等突出優勢,為佛瑞亞從巴黎的汽車座椅生產商向全球前十零部件供應商的轉型打下根基電動智能變革,產業鏈價值轉移,國產智能化迎歷史性發展機遇傳統燃油車核心零部件智能電動車核心零部件傳動系統其他系統
8、發動機系統離合器、變速箱、液力變矩器、驅動橋排氣系統、油箱配氣機構、燃油供給系統、發動機冷卻、增壓系統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感知決策執行攝像頭、雷達、定位導航、V2X通信芯片ADAS主控芯片、功能芯片、存儲芯片電子驅動、制動、轉向、其他零部件控制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4引言座椅起家、并購擴張、全球化戰略成就佛瑞亞:佛瑞亞集團(2022年佛吉亞收購海拉后改名為佛瑞亞,收購前本文簡稱“佛吉亞”,收購后簡稱“佛瑞亞”)的前身是于1914年成立的歐洲汽車座椅制造商,此后的一百年憑借著汽車座椅領域的技術積淀及歐洲汽車工業的崛起,汽車座椅業務取得迅猛發展,并開始通過收并購將經
9、營業務從汽車座椅延伸至內飾、汽車電子、排氣等業務,形成了全面的產品矩陣,躋身全球零部件供應商第一梯隊。進入21世紀后,佛瑞亞通過收購全球領先的汽車電子和照明企業,躋身全球第七大零部件供應商,通過加強各大洲市場本土研發和合作研發,積極布局智能化及電動化等新興領域。百年變革秩序重塑,巨頭積極轉身?,F在的佛瑞亞集團將自己定位為汽車零部件科技公司。業務方面,佛瑞亞推出模塊化座椅,座椅技術研發順應雙碳和輕量化發展趨勢,并結合自身業務整合優勢,推出智能內飾,打造更加智能化的汽車內部環境;通過收購海拉,達成互利共贏,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佛瑞亞與地平線、奇瑞汽車、零跑汽車等公司合作,加強中國市場本土研發,同時
10、加速氫能源領域的布局,助力可持續發展,實現佛瑞亞對智能、安全、可持續發展的承諾,致力于實現2045年碳中和的未來愿景。本篇報告詳細梳理佛瑞亞的發展歷史及業務布局,將會回答關鍵問題:梳理公司發展史,佛瑞亞如何實現全球化擴張和業務版圖的不斷擴大,從座椅制造商成長為零部件巨頭?探究業務布局,佛瑞亞如何通過創新研發、市場擴展,實現各項業務的持續發展,在哪些領域有所布局?從研發、收并購及全球化戰略等方面分析佛瑞亞的成功基因,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學習?風險提示:全球乘用車行業銷量不及預期、客戶拓展不及預期、全球化進展不及預期、匯率波動風險等。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11、 T S回溯歷史:汽車座椅行業引領者 逐步智能化轉型02成功歸因:并購壯大、全球布局、注重研發03他山之石:全球TOP零部件成功路徑總結01未來展望:業務創新引領未來 綠色智能雙輪驅動04投資建議055風險提示06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證券研究報告他山之石:全球TOP零部件成功路徑總結01.6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全球其他60.1%中國自主22.4%中國其他17.5%全球其他中國自主中國其他資料來源:蓋世汽車,美國汽車新聞,iFind,國際汽車制造協會,乘聯會,民生證券研究院注:與原始公布榜單有差異,福耀玻璃、繼峰股份、國軒高科是調整加入,在其之后的排名會有
12、相應變化7中國汽車產業現狀|零部件與整車產業地位不對等 自主與合資地位不對等表:全球零部件100強中國公司及占比圖:2023年全球乘用車銷量占比(%)11.2%vs%39.9%2023年公司名次汽車配套營收(億美元)博世1558.91、寧德時代4413.72、延鋒內飾15155.13、均勝電子4079.14、海納川4859.75、中信戴卡4958.06、福耀玻璃5746.87、寧波華翔7133.08、德昌電機7332.19、國軒高科7431.910、德賽西威7531.111、繼峰股份7630.512、敏實集團7929.113、諾博汽車8228.214、拓普集團8329.115、精誠工科8924
13、.816、中鼎股份9123.5中國公司在前50強中占比10.0%9.3%中國公司在前100強中占比16.0%11.2%2022年公司名次汽車配套營收(億美元)博世1504.61、寧德時代5335.0 2、延鋒內飾17150.0 3、均勝電子4074.0 4、海納川4857.9 5、中信戴卡5057.1 6、福耀玻璃5940.3 7、德昌電機7729.1 8、寧波華翔7928.2 9、國軒高科8226.9 10、繼峰股份8425.8 11、敏實集團8525.7 12、諾博汽車8723.9 13、德賽西威9222.1 14、精誠工科9621.7 15、拓普集團9721.5 16、中鼎股份9821.
14、2 中國公司在前50強中占比10.0%8.7%中國公司在前100強中占比16.0%10.3%01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8零部件中期成長|智能電動變革 競爭格局重塑傳統燃油車智能電動汽車 2021年及以后發動機變速箱產品可靠性格局相對穩固電動化能力智能化水平服務能力競爭加劇 格局重塑軍備競賽配置加碼品牌力+產品力來源變化電動化加速滲透智能化下半場競爭世界級自主供應商誕生客戶維度破局產業鏈地位前移借機打入供應鏈新勢力崛起 整零關系重塑量增配套優質客戶貢獻業績產品維度電動智能變革 利好增量部件品牌力+市占率提升特斯拉引領革命長安、吉利、長城等傳統車企轉型理想、小鵬、零跑、蔚來等造車
15、新勢力整車零部件供給質變 C端崛起智駕向L3邁進 智艙先行滲透秩序重塑性價比快速響應創新能力需求把控電動為盾智能為矛華為、小米、百度等新入局者能力要求來源變化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繪制01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9他山之石|巨頭發展歷程:百年長河 歷經多次分并購1886 博世成立1897 推出車用磁電點火裝置,解決了 汽車工程學發展初期所面臨的重大技術 難題1913 博世汽車照明系統推出,為當今 汽車車載電子系統奠定基礎1922 開發出世界上首個柴油噴射泵1978 發明制動防抱死系統ABS,聯手梅賽德斯-奔馳推向市場1995 推出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2003 收購布德魯斯集
16、團(Buderus AG)1915 采埃孚成立1920 研發出第一款車用變速箱Soden Transmission2014 收購天合汽車集團(TRW)2020 收購威伯科(Wabco)1871 大陸成立1987 收購將軍輪胎(GeneralTire)1889 米其林成立1989 收購優耐陸(Uniroyal)2018 收購英國芬納公司(Fenner PLC)1957 麥格納成立1998 收購Steyr-Daimler-Puch2023 收購格特拉克(GETRAGGroup)1997 弗吉亞成立2022年收購海拉(Hella)2016 安道拓從江森自控分離1917 李爾成立1923 法雷奧成立1
17、949 愛信成立、電裝從豐田獨立1999 德爾福與通用汽車公司分離1977 現代摩比斯成立2020 收購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01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0他山之石|動力總成、汽車電子、底盤系統為巨頭成長優選賽道動力總成、汽車電子、底盤系統為巨頭成長優選賽道資料來源:美國汽車新聞,Marklines,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美國汽車新聞,Marklines,民生證券研究院 從細分賽道來看,動力總成、汽車電子、輔助駕駛系統、底盤系統、座椅為前十大零部件供應商涉足的主要賽道;其中輔助駕駛系統壁壘較高,在前50名零部件供應商
18、中占比低于前10名;前50供應商業務中,底盤金屬件、車燈、線束等供應商數量占比高于前10名,亦具備較大發展空間。圖:2023年全球前50名零部件廠商業務分布(%)圖:2023年全球前10名零部件廠商業務分布(%)資料來源:美國汽車新聞,Marklines,民生證券研究院底盤電子11.1%動力總成16.7%汽車電子16.7%輔助駕駛11.1%被動安全5.6%內外飾5.6%座椅8.3%底盤金屬件5.6%車身結構件2.8%電池2.8%熱管理2.8%底盤系統2.8%車燈2.8%輪胎2.8%線束2.8%底盤電子6.1%動力總成13.3%汽車電子13.3%輔助駕駛8.2%被動安全4.1%內外飾6.1%座椅
19、零部件1.0%座椅8.2%底盤金屬件8.2%車身結構件3.1%電池2.0%熱管理3.1%底盤系統1.0%車燈5.1%輪胎2.0%線束5.1%轉向系統3.1%動力傳動3.1%排氣系統1.0%發動機1.0%變速箱1.0%車輪1.0%01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1他山之石|德、日零部件廠商大而強 中國零部件廠商具有較大發展空間中國零部件廠商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從數量來看,全球巨頭中德國、日本、美國零部件供應商占據主導地位。其中,德國零部件廠商大而強,前10中占據3家,2023年營收占比達35%;日本供應商受益于豐田等主機廠扶持,除電裝、愛信等全球巨頭之外,中大型供應商占比較大,前30
20、名中數量占據8家,收入規模占比達24%;美國零部件廠商整體規模弱于德、日;中國零部件廠商規模較小,僅5家進入全球前50強,且規模占比排名低于數量占比,具有較大發展空間。表:全球前10零部件供應商地域分布表:全球前30零部件供應商地域分布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Marklines,民生證券研究院注:與原始公布榜單有差異,安波福、均勝電子、福耀玻璃是我們調整加入,在其之后的排名會有相應變化總部位置公司數量(家)數量占比(%)總部位置2023年營收(億美元)營收占比(%)德國330%德國1,34335%日本220%日本73419%法國110%加拿大428 11%美國110%中國41411%加拿大110
21、%韓國37010%韓國110%法國2837%中國110%美國2356%總計10100%總計3,807100%總部位置公司數量(家)數量占比(%)總部位置2023年營收(億美元)營收占比(%)日本827%德國1,874 28%德國723%日本1,598 24%美國413%美國636 10%法國310%法國604 9%中國27%中國569 9%印度13%加拿大428 6%西班牙13%韓國370 6%愛爾蘭13%愛爾蘭201 3%加拿大13%印度1773%韓國13%西班牙117 2%瑞典13%瑞典1052%總計30100%總計6677 100%總部位置公司數量(家)數量占比(%)總部位置2023年營
22、收(億美元)營收占比(%)德國1224%德國2,284 28%日本1224%日本1,897 23%美國612%美國78610%韓國612%中國7669%中國510%韓國7639%法國36%法國6037%愛爾蘭12%加拿大428 5%西班牙12%愛爾蘭201 2%印度12%印度1772%奧地利12%西班牙117 1%加拿大12%瑞典1051%瑞典12%奧地利79 1%表:全球前50零部件供應商地域分布01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2他山之石|全球1-5零部件:業務多元化 技術型公司占據主導表:全球零部件基本情況(1-5名)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Marklines,民生證券研究院(
23、注:營收、業務占比、客戶情況、地區占比、研發費用率、毛利率、凈利率等均為2023年數據)公司名稱總部所在地成立時間分類主機廠持股營收(億美元)各項業務占比各個客戶情況客戶集中度各個地區占比地區集中度研發費用率毛利率凈利率羅伯特博世德國1886技術/1,012.460.2%移動出行8.8%工業技術21.8%消費品8.6%能源與建筑技術寶馬、奧迪、通用、大眾,客戶廣泛、分散分散歐洲51.1%(德國20.6%);亞洲29.0%(中國18.8%);美洲18.5%(美國13.5%)全球化,歐洲51.1%8.0%31.2%2.3%采埃孚德國1915技術、并購/515.423.0%電動動力總成技術17.0%
24、底盤技術13.8%主動式安全系統9.4%被動式安全系統17.4%商用車技術5.4%電子&ADAS7.1%工業技術6.7%售后市場寶馬、大眾、通用、捷豹路虎、福特、日產、本田、戴姆勒分散德國18.5%西歐16.4%東歐8.6%亞洲24.2%北美28.1%南美3.0%非洲1.2%全球化,歐洲45%6.2%16.2%0.1%麥格納國際加拿大1961銷售/430.940.3%車身外飾與結構33.0%動力總成與視覺12.8%整車組裝13.9%座椅通用14.4%戴姆勒13.5%寶馬12.5%福特12.4%Stellantis12.3%大眾10.0%相對集中北美48.5%(美國25.4%);歐洲38.0%(
25、奧地利16.2%,德國10.3%);亞洲12.4%相對集中,北美占比高2.0%13.1%2.8%寧德時代中國2011技術/565.471.2%電源電池系統14.9%儲能電池系統8.4%電池材料和回收1.9%電池礦產資源3.6%其他業務北汽新能源、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特斯拉、理想、蔚來、小米汽車分散中國67.3%海外32.7%集中4.6%22.9%11.0%電裝日本1949技術豐田系持股30%+481.5奧迪、長安福特、東風日產、寶馬分散日本37.7%美國19.3%中國13.0%集中8.1%14.2%4.9%01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3他山之石|全球6-10零部件:出現愛信、
26、李爾等業務集中型公司表:全球零部件基本情況(6-10名)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Marklines,民生證券研究院(注:營收、業務占比、客戶情況、地區占比、研發費用率、毛利率、凈利率等均為2023年數據)公司名稱總部所在地成立時間分類主機廠持股營收(億美元)各項業務占比各個客戶情況客戶集中度各個地區占比地區集中度研發費用率毛利率凈利率現代摩比斯韓國1977(2000年才開始正式成為零部件供應商)扶持現代-起亞持股22+%456.980.1%模塊及零部件制造19.9%A/S零部件寶馬、比亞迪、北京現代、北汽、三菱、本田集中韓國58.3%中國4.2%美洲19.4%歐洲12.6%集中2.7%11.4%
27、5.8%愛信精機日本1940技術、扶持豐田系持股接近30%331.257%動力總成20%駕駛安全18%車身2%車聯網和共享解決方案3%能源解決方案及其他奧迪、長安、福特、寶馬、本田、日產、現代集中,豐田超60%日本43.4%美國14.8%中國14.6%集中5.0%9.1%0.9%大陸德國1871并購、技術/457.848.8%汽車33.5%輪胎16.4%康迪泰克1.2%代工生產奇瑞、寶馬、蔚來、奧迪、比亞迪非常分散歐洲29.4%(德國19.1%)北美洲26.7%亞洲20.7%全球化,歐洲48%10.1%21.3%2.8%佛瑞亞法國1929并購原來PSA持股39%,21年PSA與FCA合并后出售
28、股權301.230.7%座椅17.8%內飾17.4%綠動智行16.1%電子13.4%照明3.8%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大眾17.4%Stellantis12.4%雷諾日產三菱8.2%福特集團8.1%中國車企8.0%戴姆勒7.0%美國主要電動車騎6.0%寶馬5.6%通用集團5.0%商用車廠商(含康明斯)3.0%現代/起亞2.0%比較集中歐洲46.4%(法國6.2%,德國10.9%)美洲26.5%亞洲27.1%全球化,歐洲45%5.6%13.4%0.8%李爾美國1917并購,客戶型/234.774.8%座椅25.2%電子電氣產品通用19.8%福特11.4%大眾11.0%梅賽德斯-奔馳10.4%Stell
29、antis10.2%比較集中美國20.7%墨西哥14.6%中國13.0%德國6.0%全球化2.6%7.9%2.4%01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4他山之石|巨頭成長路徑多樣:技術硬核+外延并購+依附崛起技術驅動型并購壯大型依附崛起型研發費用率較高在高壁壘賽道市占率高業務線廣泛型細分領域技術領先型全球布局型客戶相對集中產品多元化Tier0.5,具備供應集成化能力多主業單主業博世、法雷奧、里爾米其林、普利司通、捷太格特、蒂森克虜伯擴大業務線/增強技術實力并購出海大陸、采埃孚博格華納佛瑞亞主機廠扶持型強銷售型愛信精機(豐田系持股接近30%)現代摩比斯(現代-起亞系持股22%)安波福(
30、原德爾福)麥格納01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繪制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回溯歷史:汽車座椅行業引領者 逐步智能化轉型02.15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2.1 發展歷程:資源逐步整合 造就六大事業部2.2 主營業務:整合性強 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發展2.3 治理架構:股權結構逐漸分散 管理層行業經驗豐富2.4 財務表現:營業收入穩步提升 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2.5 座椅業務:研發創新 智能引領2.6 內飾業務:智能持續 活化表面2.7 照明業務:產品豐富 個性創新0216回溯歷史:汽車座椅行業引領者 逐步智能化轉型證券研究
31、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02172017年至今聚焦前沿技術,優化出行體驗 2019年:收購歌樂,成立第四大事業部“歌樂汽車電子”,正式進軍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ADAS領域 2020年:完成對SAS的收購,系統集成能力將覆蓋所有內飾模塊 2021年:收購柔性背光制造商designLED 2022年:收購海拉,組成佛瑞亞集團,成為全球第七大汽車技術供應商,確立六大業務部門 2024年:與奇瑞汽車簽訂合資協議,將圍繞智能可持續座艙領域深化合作1914-1995年基于汽車座椅,進行多元化的嘗試 1914年:Bertrand Faure在巴黎開設第一家車間 1929年:獲得專利許可,進軍汽車座椅行
32、業 1973年:收購床墊制造商Mrinos 1983年:收購Cousin Frres,鞏固汽車座椅業務 1987年:收購Delsey及Luchaire,拓展手提箱制造和國防工業業務 1988年:Bertrand Faure在米其林等公司支持的LBO中被收購,以阻止法雷奧的收購企圖1996-2016年聚焦核心領域,并購出海擴大國際影響力 1996年:出售航天航空和國防業務 1997年:被PSA子公司Ecia收購,后改名佛吉亞 1998年:剝離標致摩托車和Delsey等非核心業務,在巴西和波蘭開設工廠 1999年:收購排氣系統生 產商 AP AutomotiveSystems,開始擴大在北美的影響
33、力 2002年:設立上海代表處,開始在亞洲尋求增長 2007年:收購羅馬尼亞內飾配件廠商Euro Auto-Plastic Systems 50%股份 2008年:大眾集團成為佛吉亞第一大客戶 2009年:收購EMCON TECHNOLOGIES,成為排放控制技術領域第一名 2015年:出售汽車外飾業務發展歷程|資源逐步整合 造就六大事業部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1914年,Bertrand Faure開始為巴黎地鐵生產有軌電車座椅。1929年,獲得Epda彈簧系統專利,使其能夠開始生產新一代汽車座椅,進而借機進軍汽車座椅行業。二戰后,對汽車座椅的需求增加,同時,Bertra
34、nd Faure進一步擴大其產品線,包括座椅、排氣系統、轉向柱等。1987年,通過一系列收購,涉足手提箱制造和國防工業。02表:佛瑞亞成立至1995年發展歷程汽車座椅起家 嘗試多元化產品線18時間重要事件1914年Bertrand Faure在巴黎開設第一家車間,為巴黎地鐵生產有軌電車座椅1929年獲得彈簧系統專利許可,用于制造汽車和有軌電車行業的彈簧床墊和座椅,進軍汽車座椅行業1973年Bertrand Faure收購床墊制造商Mrinos1983年收購Cousin Frres,鞏固汽車座椅業務1987年Bertrand Faure收購了Delsey及Luchaire,拓展手提箱制造和國防工
35、業業務1988年Bertrand Faure在米其林等公司支持的LBO中被收購,以阻止法雷奧的收購企圖1914-1995年|基于汽車座椅 進行多元化的嘗試資料來源:Marklines,佛吉亞中國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02表:佛瑞亞1996-2016年發展歷程19時間重要事件1996年出售航天航空和國防業務1997年汽車零部件占當年Faure銷售額的91%以上,當年銷售額超24億歐元PSA的子公司Ecia收購了Bertrand Faure1998年剝離標致摩托車和Delsey等非核心業務,在巴西和波蘭開設工廠1999年收購排氣系統生產商AP Automoti
36、ve Systems(APAS),開始擴大在北美的影響力與PSA集團共同開發的柴油顆粒過濾器全球首發Ecia與Bertrand Faure正式合并,改名為佛吉亞(Faurecia)2000年收購Sommer Allibert,成為汽車內飾領域全球第三大公司2002年設立上海代表處,開始在亞洲尋求增長2007年在韓國成立Faurecia Trim Korea Ltd收購法國Cadence Innovation部分資產及羅馬尼亞內飾配件廠商Euro Auto-Plastic Systems srl 50%的股份2008年大眾集團成為佛吉亞第一大客戶2009年收購EMCON TECHNOLOGIES
37、,成為排放控制技術領域第一名2015年將汽車外飾業務出售給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SA1996-2016年|聚焦核心領域 并購出海擴大國際影響力資料來源:Marklines,佛吉亞中國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業務逐步整合 并購出海走向國際化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017年至今|聚焦前沿技術 打造六大事業部 兩大方向與三大支柱引領創新。2017年至今,佛瑞亞堅持“創贏綠動未來”和“智享車上生活”兩大方向,圍繞“電氣化和能源管理”、“安全自動駕駛”、“數字化和可持續的駕駛艙體驗”三大戰略支柱,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技術創新。2022年收購海拉后,集團確立了六
38、大事業部。如今佛瑞亞通過座椅、內飾、綠動智行、汽車電子、照明和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提供廣泛的產品技術組合。0220表:佛瑞亞2017-2023年發展歷程時間重要事件2017年與芬蘭公司Tactotek合作,加強對未來駕駛艙所需智能表面的開發和生產與汽車網聯和信息娛樂專家Parrot Automotive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加速開發聯網汽車的電子解決方案與法國替代能源和原子能委員會(CEA)簽署一項為期五年的協議,合作開展燃料電池堆技術的研發計劃2018年收購瑞士公司Hug Engineering,增強對廢氣凈化系統的研發敲定收購Parrot Automotive的提案,加速基于Android操作系
39、統的信息娛樂解決方案的開發,以及集成汽車內飾不同連接系統和功能的開放平臺的開發2019年與Japan Display Inc.簽署合作協議,并在CES 2019期間,佛吉亞和JDI首次展示了集成在儀表板中的全球首款32.1英寸6K顯示屏與米其林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系統在法國巴文斯的研發中心成立全球儲氫系統專業中心2020年與北京地平線機器人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發多模態感知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并加速智能駕駛艙系統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化2021年在上海車展上展示了用于乘用車和商用車的超低排放技術和零排放氫氣解決方案獲得上汽集團的授權,為大型商用車車隊提供氫氣罐憑借IR
40、YStec感知顯示平臺視覺(PDP Vision)獲得2021年汽車新聞PACE獎2022年因基于數字芯片的“固態照明|高清”(SSLIHD)前大燈系統獲得了2023年CES“汽車技術與先進移動”類別的創新獎旗下海拉和豪華汽車制造商保時捷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矩陣LED技術的高分辨率前照燈2023年與瑞典鋼鐵公司合作開發的由無化石鋼制成的座椅結構全球首發,該座椅的二氧化碳足跡非常低,與傳統的鋼制座椅結構相比減少了近90%。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持續創新 由追隨者轉變為創造者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02時間佛吉亞中國重要里程碑時間海拉中國重要里程碑1992年與武漢通達展
41、開業務合作,正式進入中國市場1982年海拉首個代表團訪華1994年第一家合資公司投入運營1992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并在中國開始生產2002年設立上海代表處1995年成立兩家合資公司:長春海拉車燈有限公司和上海海拉車燈有限公司2008年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區總部在上海成立2001年成立海拉貿易(上海)有限公司2010年汽車內飾造型中國團隊正式成立2002年成立海拉精密模具(長春)有限公司2011年綠動智行業務板塊在閔北建立排氣系統研發中心2003年成立兩家研發機構:海拉汽車燈具研發中心長春有限公司和海拉汽車電子研發(上海)有限公司2016年汽車座椅系統無錫研發中心正式落成2011年
42、成立海拉南京研發中心和海拉(廈門)電氣有限公司2019年歌樂汽車電子中國事業部成立2012年成立嘉興海拉燈具有限公司并與一汽富維成立富維海拉車燈合資公司旗下的汽車模塊化生產領軍者SAS公司在臨港新片區落戶2014年與海納川成立車燈合資公司2021年完成對中國最大的高壓氫瓶制造商之一:沈陽斯林達安科新技術有限公司多數股權的收購。2021年海拉上海電子工廠實現產能翻倍2023年佛吉亞中國汽車電子全產業鏈項目在豐城竣工投產2022年海拉77GHz雷達在中國投產與奇瑞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圍繞智能座艙領域開展合作2023年海拉中國區總部升級為亞洲區總部表:佛瑞亞在華發展歷程21在華發展|深耕中國市
43、場 實現研發本土化資料來源:佛吉亞中國官網,海拉中國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重視中國市場 研發本土化滿足客戶需求 中國是佛瑞亞重要的研發、生產基地。當前,佛吉亞中國擁有23,000+名員工、2,100名工程師,60+工廠,18個技術/研發中心;海拉在中國的業務開展已經超過30年,在中國的10個城市建立了16個生產基地、研發及管理機構,擁有大約7,300多名員工。佛瑞亞深耕中國市場,與比亞迪、奇瑞汽車、長安汽車等成立合資公司。佛瑞亞重視培養本土自主創新能力,2011年,綠動智行系統研發中心于上海成立,發展至今,研發中心擁有超過40個實驗室;2016年,成立汽車座椅系統無錫研發中心,2019年,隨著歌
44、樂汽車電子中國事業部的成立,佛瑞亞持續推進汽車電子領域的本土研發布局,共建立了5個研發中心,2024年,佛吉亞(上海)氫能投資有限公司正式開業,該公司將主要生產和研發儲氫產品。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2.1 發展歷程:資源逐步整合 造就六大事業部2.2 主營業務:整合性強 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發展2.3 治理架構:股權結構逐漸分散 管理層行業經驗豐富2.4 財務表現:營業收入穩步提升 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2.5 座椅業務:研發創新 智能引領2.6 內飾業務:智能持續 活化表面2.7 照明業務:產品豐富 個性創新0222回溯歷史:汽車座椅行業引領者
45、逐步智能化轉型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主營業務|整合性強 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發展 業務組合變化:2022年收購海拉前,佛吉亞主要涉及四大業務板塊,分別是座椅、內飾、綠動智行與歌樂汽車電子。其中,綠動智行是其為了迎合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于2017年將“排放控制系統”更名而得來。收購海拉,整合業務。收購海拉后,佛吉亞與海拉合并為佛瑞亞,新集團將海拉的汽車電子與原有的歌樂電子組合在一起形成汽車電子業務部門,海拉的照明業務仍獨立運營,座椅業務、內飾業務、綠動智行三項業務占比仍然超過65%,其他業務以“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的名義運行。業務組合協同:佛瑞亞目前的業務結構有助于產生協同效應。例
46、如,在智能化方面,佛吉亞的戰略布局主要圍繞智能座艙和ADAS等展開,這與海拉的雷達傳感器、照明業務、人機交互內飾技術等完美銜接;而在電氣化方面,海拉的純電動解決方案與佛吉亞的燃料電池、儲氫系統集成技術互補,從而提供更全面的電氣化方案。得益于整合海拉后產生的業務協同,2023年年底實現累計凈成本協同效應1.9億歐元。02業務組合調整 協同效應增強23部門座椅內飾綠動智行汽車電子照明生命周期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座椅、座椅框架和座椅調節器等儀表板、門板、中控臺、可持續材料、SAS駕駛艙模塊等廢氣處理零部件、燃料電池車(FCV)零部件和商用車后處理零部件顯示屏、ADAS產品和座艙電子產品等前大燈、內飾燈、
47、尾燈等與延長車輛生命周期相關的解決方案等員工數量(人)47,000+33,000+19,000+20,000+22,000+5,000+生產基地數量(個)7758742125研發中心數量(個)9772695表:截至2023年底佛瑞亞各業務情況表資料來源:Marklines,佛瑞亞官網,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2.1 發展歷程:資源逐步整合 造就六大事業部2.2 主營業務:整合性強 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發展2.3 治理架構:股權結構逐漸分散 管理層行業經驗豐富2.4 財務表現:營業收入穩步提升 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2.5 座椅
48、業務:研發創新 智能引領2.6 內飾業務:智能持續 活化表面2.7 照明業務:產品豐富 個性創新0224回溯歷史:汽車座椅行業引領者 逐步智能化轉型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0225姓名履歷Michel de ROSEN自2017年5月30日起擔任佛瑞亞董事會主席曾任Pharmuka首席執行官、ViroPharma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SGD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等Odile Desforges自 2016年5月27日起成為佛瑞亞獨立董事成員,擔任審計委員會主席曾在雷諾、沃爾沃就職,擁有產品開發、采購方面的經驗Yves Andres自2022年4月15日起成為海拉管理委員會成員,最近
49、負責清潔交通業務集團財務、制造、銷售、項目管理和綜合管理方面的管理職位Bernard Schferbarthold自2016年加入海拉在財務、控制、稅務、IT和運營方面擁有長期廣泛的業績記錄曾任Nordex SE首席財務官以及審計和稅務咨詢公司Warth&Klein的審計員和稅務顧問管理層&公司治理|管理層經驗豐富 獨立運營維持品牌效應表:佛瑞亞部分高管介紹資料來源:佛瑞亞整合報告,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現任管理團隊經驗豐富 治理架構具有相對獨立性 現任CEO行業經驗豐富,集團內從業時間長。Patrick Koller于2006年加入佛吉亞,擔任佛吉亞汽車座椅事業部執行副總裁。2015年2月
50、他被任命為負責運營的副首席執行官,2016年7月起他開始擔任集團首席執行官至今。Patrick Koller擁有豐富的汽車行業從業經驗,曾在海拉、法雷奧、羅地亞擔任過各種管理職務。公司治理層面相對獨立以維持品牌效應。佛瑞亞的治理結構由佛吉亞和海拉構成的獨立但互補的機構組成,同時保留兩個品牌來運營,這種模式可以使各公司間有效合作,同時遵守各自所需的治理原則,具有更高的包容性和獨立性,在保留各自的品牌效應的同時履行聯合戰略,為股東利益行事。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0226圖:2023年底佛瑞亞股權結構員工持股2%Hueck/Roepke家族池9%其他戰略投資者12%流通股份77%時
51、間第一大股東股權占比2018.12.31標致雪鐵龍集團46.3%2019.12.31標致雪鐵龍集團46.3%2020.12.31標致雪鐵龍集團39.3%2022.2.7海拉控股家族9.0%2022.12.31海拉控股家族9.0%2023.12.31海拉控股家族9.1%表:近五年佛瑞亞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股權結構|股權結構由集中到分散大股東占比下降 股權結構走向分散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2021年收購海拉前,佛吉亞股權結構較為集中。2021年之前,大股東長期為標致雪鐵龍集團,2021年,菲亞特克萊斯勒與標致雪鐵龍集團正式完成合并,新組建的斯特蘭蒂
52、斯集團成為公司主要股東,后斯特蘭蒂斯將其持有的佛吉亞39%的股票分配給其股東,佛吉亞股權結構走向分散。收購海拉造就新的股權結構。佛瑞亞收購了海拉控股家族Hueck所持有的60%的股份,海拉的股東池通過反向持股保留上市母公司高達9%的股份,成為佛瑞亞第一大股東。目前佛瑞亞股權結構較為分散。佛瑞亞股權大部分為流通股份,占比77%,員工持股占比2%,Hueck/Roepke家族持股9%,其他戰略投資者占比12%。截至2023年底,持股占比超過5%的投資者僅有3家,分別為HELLA Family Pool(9.1%)、Franklin Resources Inc.(8.1%)、Exor(5.0%)。證
53、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2.1 發展歷程:資源逐步整合 造就六大事業部2.2 主營業務:整合性強 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發展2.3 治理架構:股權結構逐漸分散 管理層行業經驗豐富2.4 財務表現:營業收入穩步提升 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2.5 座椅業務:研發創新 智能引領2.6 內飾業務:智能持續 活化表面2.7 照明業務:產品豐富 個性創新0227回溯歷史:汽車座椅行業引領者 逐步智能化轉型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財務表現|營業收入穩步提升 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 營業收入增長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1-2007年營業收入呈現出較為
54、穩定的增長趨勢,平均增速為4.7%,此期間佛吉亞部分合作的車企銷量強勁,且在北美、南美、亞洲的布局逐漸增加公司營收;第二階段,金融危機后,需求逐漸恢復,佛吉亞通過全球化并購繼續擴大體量,2010-2019年營收平均增速達到7.7%,第三階段,2022年佛吉亞收購汽車照明和電子領域知名公司海拉,實現業務互補和協同效應,并表海拉后營業收入大幅提高至245.7億歐元,2023年營業收入達到272.5億歐元。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2005-2009年,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全球并購導致的人員調整等重組費用,佛吉亞歸母凈利潤為負,金融危機后全球需求回暖,銷售額大增帶動歸母凈利潤轉正,其中2016年后歸母凈
55、利潤增長較快,體現出佛吉亞全球化布局帶來的業務放量及成本端的協同。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下,國際汽車產業供應鏈供需錯配,凈利潤下滑明顯,之后佛瑞亞公布Power 25計劃,規劃了到2025年期間去杠桿、增加協同效應等目標,帶動2023年歸母凈利潤扭虧為盈。0228圖: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億歐元;%)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營業收入平穩增長 歸母凈利潤寬幅波動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圖: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億歐元;%)-500%-300%-100%100%300%500%-6-30369歸母凈利潤(億歐元;LHS)同比增長(%;RHS)-25%0%25%50%75%100%0
56、60120180240300營業收入(億歐元;LHS)yoy(%;RHS)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分業務營收|營收結構較為穩定 收購海拉后形成六大業務部門 2001-2014年,佛吉亞營業收入源自座椅、內飾、外飾、排放控制技術系統四大業務板塊。其中,座椅、內飾、排放控制技術系統三者為主要收入來源,占總營業收入90%左右。此期間座椅業務收入由35.2億歐元增長至53.1億歐元,CAGR為3.2%;內飾收入增長相對較慢,由33.0億歐元增長至47.1億歐元,CAGR為2.8%;受益于2009年收購EMCON TECHNOLOGIES,排放控制技術收入增長較快,營收占比至2014年增
57、長至35.8%。2015年后逐步進行業務整合。2015年佛吉亞出售外飾業務以改善集團投資能力,并于2019年、2022年分別收購歌樂和海拉,進軍汽車電子和照明領域,形成六大業務部門。由于業務板塊擴張,座椅、內飾、綠動智行占比有所下降,2023年營業收入占比為:座椅31.4%、內飾18.1%、綠動智行17.7%。汽車電子業務在收購海拉后突飛猛進,如今營收占比15.2%,收購海拉而來的照明業務2023年營收占比13.7%。02圖:分業務營收(億歐元)營收結構穩中有變 形成六大業務部門290601201802403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
58、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座椅內飾綠動智行(原排放控制技術系統)汽車電子照明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外飾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分地區營收|扎根歐洲 逐步開拓北美和亞洲市場 歐洲市場仍是佛瑞亞營收主要來源。佛瑞亞在歐洲的營業收入于21世紀初即突破80億歐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約85%,隨后在歐洲的營收占比逐漸下降,但仍是佛瑞亞營收主要來源地,2023年在歐洲營收126.5億歐元,占總營收的46.4%。逐步開拓北美和亞洲市場。北美、亞洲市場相對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本土化戰略降低成本的
59、要求使得佛瑞亞注重開拓北美和亞洲市場。1999年,佛吉亞收購美國排氣系統公司AP Automotive Systems,開始擴大北美市場。2004-2007年,北美市場營收CAGR為21.7%,金融危機后,北美市場快速復蘇,2010-2013年北美市場營收CAGR為51.2%。此外,佛瑞亞在亞洲營收占比從21世紀初的不足3%增長到2023年的27.1%,其中在中國的營業收入占亞洲的79.2%。02圖:分地區營收占比(%)歐洲仍為營收基本盤 先后發力北美和亞洲市場30圖:在北美和亞洲營收增速(%)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注:2022年、2023年南美和北美合并為美洲披露資料來源:佛
60、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50%-10%30%70%110%15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北美亞洲0%20%40%60%80%1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歐洲美洲北美南美亞洲其他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0231客戶結構|客戶結構逐步多元 主流車企占比高圖:主要客戶收
61、入占比(%)0%20%40%60%80%1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大眾福特斯特蘭蒂斯雷諾通用寶馬戴姆勒日產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國OEMFCAPSA其他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注:2021年1月,PSA與FCA正式合并為斯特蘭蒂斯歐美車企占比高 客戶結構多元化增強 歐美系車企仍為營收基本盤。佛瑞亞是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車技術供應商,其客戶結構中全球主流車企占比高,歐系和美系車企仍是佛瑞亞客戶基本盤。2023年佛瑞亞來自歐系+美系車企的營收占比仍超60%。佛瑞亞客戶結構逐漸由高集中
62、度向多元化過渡。2008年,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超過75%,隨后隨著全球化布局的開展以及新興整車廠的發展而波動下降,2023年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約為53%??蛻艚Y構中歐美車企占比也有所下降,中國OEM的營收占比逐步提升,2021-2023年三年間,來自中國OEM的收入占比能夠穩定在7%-8%。作為營收占比最高的客戶,大眾集團的占比在多元化的影響下從2008年的23.9%下降到2023年的17.0%。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32圖:毛利率及凈利率(%)圖:財務費用率和銷售&管理費用率(%)02利潤率和費用率|利潤率穩中有升 費用率有所上升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
63、: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盈利水平企穩回升 開始進行費用控制 利潤率水平企穩回升。佛吉亞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在2004-2009年期間有所下滑,主要原因為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營業成本增長超過營業收入增長。具體來看,2004-2007年營業收入CAGR為5.8%,營業成本CAGR則為6.5%,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導致銷售收入下滑幅度大于營業成本下滑幅度;隨后受益于需求復蘇以及本土化戰略帶來的成本節約效應,利潤率水平企穩回升,2015年后毛利率穩定在10%之上,體現出佛瑞亞產品的盈利能力增強。費用率水平有所上升。2016年后佛瑞亞的財務費用率和銷售&管理費用率呈現出一定的上升趨勢,為此,2
64、022年,佛瑞亞推出首個10億歐元的剝離計劃并于2023年啟動了第二個10億歐元的剝離計劃以加速去杠桿,2023年財務費用率及銷售&管理費用率有所下降,進入2024年,佛瑞亞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在歐洲裁員1萬人,裁員比例占其員工總數的13%,預計未來管理費用率會進一步下降。-5%0%5%10%15%2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毛利率營業利潤率0%1%2%3%4%5%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65、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銷售&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02圖:研發費用及研發費用率(億歐元;%)330%2%4%6%8%10%0510152025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研發費用(億歐元;LHS)研發費用率(%;RHS)重視創新|流程創新與產品研發協同增效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研發投入呈增
66、長趨勢 數字化運營為生產賦能 佛瑞亞重視研發投入。2019-2023年,佛瑞亞研發費用率保持在8%左右,2022年研發費用為20.7億歐元,同比+57.3%,2023年研發費用為22.0億歐元,同比+10.9%。截至2023年底,佛瑞亞在全球擁有超75個研發中心及超1.5萬名工程師。佛瑞亞目前研發重心在氫燃料電池、低碳材料、先進電子技術等領域,圍繞“電氣化和能源管理”、“安全自動駕駛”、“數字化和可持續的駕駛艙體驗”三大核心戰略打造創新生態系統。佛瑞亞重視在運營方面進行數字化轉型。推出佛瑞亞卓越體系(FES),在考慮不同事業部、不同國家的差異的同時達到日常管理的標準化和高效化;在工廠中部署自動
67、導引車、3D模擬等應用技術,并探索GenAI在工廠的應用,為生產運營賦能。2023年,有90多家工廠正在使用最新的數字化工具和流程,并計劃在2024年再增加30多家。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2.1 發展歷程:資源逐步整合 造就六大事業部2.2 主營業務:整合性強 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發展2.3 治理架構:股權結構逐漸分散 管理層行業經驗豐富2.4 財務表現:營業收入穩步提升 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2.5 座椅業務:研發創新 智能引領2.6 內飾業務:智能持續 活化表面2.7 照明業務:產品豐富 個性創新0234回溯歷史:汽車座椅行業引領者 逐步智能化
68、轉型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35表:佛瑞亞座椅業務地區擴張02時間事件意義1929年Bertrand Faure獲得了Epeda工藝的專利這項專利使佛吉亞得以完善其汽車座椅技術,使其能夠在市場上占據技術制高點1983年Bertrand Faure獲得收購Cousin Freres鞏固汽車座椅業務,擴大在歐洲的市場份額1990年Epeda Bertrand Faure收購德國的Rentrop集團成為歐洲汽車座椅和零部件行業的領導者,提升了市場份額,鞏固行業影響力1992年Ecia汽車座椅部門與西班牙汽車供應商Irausa合作成立了Ardasa拓展了客戶群,如大眾、雷諾、戴姆勒克萊
69、斯勒、歐寶、本田和三菱2002年與中國臺灣汽車供應商GSK成立合資企業,在中國武漢生產汽車座椅開始在中國市場尋求突破2016年與德國高端汽車制造商寶沃達成合作伙伴關系,簽署協議在中國天津成立合資企業,共同為新款寶沃車型開發和生產完整的汽車座椅為佛吉亞提供了進入高端市場的機會和平臺2017年與采埃孚建立技術和工業合作伙伴關系開發先進的座椅集成安全解決方案2021年與瑞典鋼鐵制造商SSAB合作,為汽車座椅事業部提供高強度無化石鋼標志著佛吉亞碳中和計劃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發展歷程|從獲得專利許可到全球座椅領軍的發展之路資料來源:Marklines,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
70、頁免責聲明 行業復蘇,帶動銷售穩步增長。2011-2018年,佛吉亞加速推進產業全球化,在行業復蘇的背景之下,收入體量在波動中上行,CAGR為6.3%,2018年佛吉亞座椅業務實現銷售額74.4億歐元。2020年,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下,國際汽車產業供應鏈出現供需錯配,座椅業務銷售下滑明顯,2020年銷售額55.6億歐元,僅為2019年的79.7%;2021年,全球經濟回暖,佛吉亞座椅業務銷售有所恢復,同比+8.8%;2022年,佛瑞亞座椅業務實現銷售額77.0億歐元,同比+27.4%,這一增長主要由北美的斯特蘭蒂斯以及比亞迪等中國車企的銷售增長帶動;2023年座椅業務銷售額85.5億歐元,同比+
71、11.0%,業績穩中有升。全球座椅市場格局由海外巨頭壟斷,李爾+佛瑞亞+安道拓三大家地位穩固。全球汽車座椅行業集中度高,以外資企業為主,全球汽車座椅行業CR5約為78%。36圖:2023年全球汽車座椅市場競爭格局(%)銷售穩健增長 市場競爭領先地位穩固圖:佛瑞亞座椅銷售額(億歐元;%)市場表現|業務穩步增長 全球座椅市場領先優勢顯著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蓋世汽車,民生證券研究院25%25%11%9%8%22%安道拓李爾佛瑞亞豐田紡織麥格納其他02-24%-12%0%12%24%36%020406080100銷售額(億歐元;LHS)同比增長(%;RHS)證券研究報告*請務
72、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37表:座椅核心部件技術壁壘表:座椅相關認證標準核心部件技術壁壘座椅骨架骨架強度對于整車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其技術難點在于結構的設計和材料的選用座椅滑軌座椅滑軌需承受24kN以上的靜拉力,且要保證滑軌在受到正壓及側拉等各個方向的力時要受力均衡,不能產生功能失效,這就對滑軌截面形狀的設計和滑軌原材料本身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座椅彈簧座椅彈簧有利于減震提升乘坐舒適性。主要為異形彈簧,形狀復雜,有多處彎曲和大量復雜的角度設計,對制造工藝及設備有較高的要求調角器調角器的核心技術在于齒形的參數設計與制造,而且在齒形設計方面沒有任何可直接效仿的程式升降器升降器是調節汽車座椅椅座高度和角度的
73、關鍵機構組件,能提高乘員舒適性并給駕駛者提供最佳視線保證行車安全,需掌握精準電動調節技術標準編號名稱要求GB 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強制GB 8110-2006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強制GB 11550-2009汽車座椅頭枕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強制GB 11552-2009轎車內部凸出物強制GB 13057-2003客車座椅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強制GB 11166-2013 機動車乘員用安全帶、約束系統、兒童約束系統和ISOFIX兒童約束系統強制GB 11167-2013汽車安全帶安裝固定點、ISOFIX固定點系統及上拉帶固定點強制GB 15063-2019汽車座椅、座椅固定裝
74、置及頭枕強度要求和試驗方法強制GB/T 29120-2012H點和R點確定程序推薦GB/T 24551-2009汽車安全帶提醒裝置推薦QC/T 55-1993汽車座椅動態舒適性試驗方法推薦QC/T 56-1993汽車座椅襯墊材料性能試驗方法推薦QC/T 740-2017乘用車座椅總成推薦QC/T 805-2008乘用車座椅用滑軌技術條件推薦QC/T 814-2011乘用車座椅用調角器技術條件推薦QC/T 845-2011乘用車座椅用鎖技術條件推薦QC/T 946-2013汽車安全帶織帶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推薦QC/T 950-2019汽車座椅加熱墊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推薦QC/T 633-2009
75、客車座椅測試方法推薦核心部件制造工藝要求高 座椅供應認證標準嚴格 座椅骨架、滑軌、彈簧等金屬件對精密制造和材料性能要求高;升降器、調角器包含電機,需掌握精準電動調節和噪音控制技術。座椅骨架、頭枕、坐墊等部件涉及金屬、塑料及面料等多種類型組裝,需應用沖壓、焊接、發泡及縫紉等多種工藝,需具備較好的加工及組裝精度。汽車座椅作為直接保護駕乘人員的安全件,認證標準嚴格,需通過若干國家強制標準、國家推薦標準、行業推薦標準、以及不同主機廠的專屬標準。座椅廠商需要具備材料應用、模具開發、工裝設計、精密制造等方面的技術儲備。乘用車座椅技術壁壘|核心部件技術壁壘高 認證標準嚴格資料來源:汽車之家,民生證券研究院資
76、料來源:SGS,民生證券研究院0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佛瑞亞在汽車座椅業務方面擁有成熟完善的技術布局。從供應鏈的視角分析,汽車座椅的核心零部件包括骨架、發泡、面套和調節機構等。作為全球Tier1座椅企業,佛瑞亞擁有覆蓋骨架、機構件、面套、發泡到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汽車座椅產品線,以及行業領先的汽車整椅裝配集成能力,這不僅能夠確保生產穩定性和產品高質量,還極大地降低了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提高了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憑借強大的技術布局和核心零部件自制能力,佛瑞亞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這種整合生產方式有助于提升產品競爭力,從而增加盈利能力。38企業類型企業簡稱傳統座椅硬
77、件產品座椅智能化技術骨架面套發泡電機滑軌調角器集成電動長滑軌 電動轉盤智能頭枕智能扶手智能表面體征感知 零重力座椅外資企業佛瑞亞安道拓麥格納李爾自主企業延峰諾博表:國內外重點座椅供應商技術布局03佛瑞亞實現座椅業務全方位技術布局座椅業務技術布局|全方位自制與集成的核心競爭力資料來源:蓋世汽車,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39圖示產品名稱前排座椅骨架G&M2Dragon前排座椅骨架輕便可折疊后座座椅軌道座椅調角器高度及其他調節器一體化傳感解決方案產品簡介解決座椅運動學多樣性以及電動驅動與手動驅動的問題使用更少的部件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降低成本、減輕重量可滿足從4向手動到8
78、向電動座椅對運動學多樣性的需求手動和電動版本采用一體式框架設計可擴展的座椅配置擁有48項有效專利重量減輕10%基本零件數量減少14%為所有類型的地板環境提供前后調節對稱和非對稱輪廓、手動和電動結構兼備靜態強度從20kN到40kN高鋼級輕質解決方案,調節順暢座椅調角器領導者手動和電動、連續和不連續等版本兼備強度覆蓋標準座椅和安全帶集成座椅經過優化包裝的輕型調角器Nano和e-Pump產品系列即插即用的座椅高度調節器,手動和電動版本兼備E-tilt機電致動器系列可用于緩沖墊長度、緩沖墊傾斜角度和其他汽車內部調節有利于姿勢調整和舒適度提升實時監測姿勢數據并進行健康追蹤03表:座椅業務部分產品及性能介
79、紹座椅業務技術布局|全方位自制與集成的核心競爭力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響應雙碳趨勢,佛瑞亞通過創新實現座椅的輕量化和可持續發展。2021年9月,佛瑞亞與瑞典鋼鐵制造商SSAB合作,采用高強度無化石鋼開發超低碳座椅骨架結構;2022年8月,佛瑞亞推出環保座椅,使用85%可回收材料的覆蓋物和70%可回收材料的頭枕填充物,顯著減少碳排放;2022年12月,佛瑞亞與Indorama合作開發新型Auraloop緩沖解決方案,以100%可回收的聚酯纖維取代傳統聚氨酯泡沫塑料,大幅降低碳排放;2023年10月,佛瑞亞推出新型Skin Light Pan
80、el,通過減輕重量和優化制造工藝,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通過與領先材料供應商合作,佛瑞亞積極開發和應用新型環保材料,推動座椅產品的輕量化和低碳化發展,為汽車行業的綠色轉型樹立標桿。40圖示產品名稱BloomeraAuraloop綠色鋼座椅結構Skin Light PanelSupremo座椅產品簡介使用100%可回收汽車座套紡織品100%可回收緩沖材料制作的環保坐墊世界上第一個無化石燃料鋼座椅結構單一工藝制造,降低背板的能源需求脫碳鋼結構Auraloop 緩沖墊二氧化碳減排量68%座椅輕量化骨架輕量化整椅輕量化提升鋁鎂合金及復合材料應用工藝及結構優化輕量化面料材質輕量化發泡材質積極響應雙碳趨
81、勢 通過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表:座椅業務可持續發展材料及產品介紹圖:座椅輕量化技術路線座椅業務產品|輕量化+雙碳趨勢下的產品融合創新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0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41亞洲區域:中國(武漢、長春)日本印度歐洲區域:德國法國波蘭北美區域:美國墨西哥研發中心全球覆蓋 助力本土化發展 研發中心布局持續擴展,實現全球主要市場全覆蓋。佛瑞亞目前在全球區域布局專注于座椅設計和研發的中心,覆蓋了其主要座椅市場:亞洲、歐洲和北美。這些研發中心不僅有助于佛瑞亞深入了解各區域市場的需求,并根據市場特性進行產品開發,同時也可以發揮各自的地理分布優
82、勢,最大程度地提升研發效率。圖:座椅業務全球部分設計&研發中心分布圖座椅業務全球布局|研發中心全球多元化布局 實現技術飛躍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0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42時間重要事件2005年佛吉亞(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及研發中心成立,專注于座椅、內飾及排氣控制系統的研發2012年佛吉亞汽車座椅事業部建立中國本土研發團隊2016年佛吉亞汽車座椅系統無錫研發中心正式落成2019年佛吉亞汽車座椅中國研發測試中心暨無錫座椅機電產品生產基地正式落成2022年 常州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成立,專注于技術研發,致力于打造“未來座艙”扎根本土研發 推動智能與舒適座椅技術創新
83、 佛瑞亞集團在中國的戰略布局中,本土化是其發展的核心策略之一。佛瑞亞汽車座椅事業部已在中國建立8個研發中心,每年投入超過8億元用于研發。研發團隊實力雄厚,共獲得247項汽車座椅技術專利,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具備汽車座椅全流程全品類的產品和過程研發能力。本土化布局使得佛瑞亞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滿足本地市場需求,加快產品開發和適應速度,迅速響應市場變化。此外,本土化研發策略使佛瑞亞能夠推動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推動汽車座椅領域的創新和發展。通過深入的本土化戰略,佛瑞亞不僅能夠在傳統座椅領域保持優勢,還能在第一時間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在智能座椅、舒適性提升和安全技術等前沿領域繼續引領座椅行業發展。圖:汽
84、車座椅事業部核心研發能力表:座椅業務在中國的本土化研發布局座椅業務在華研發情況|深度本土化與協同研發的雙輪驅動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搜狐新聞,民生證券研究院0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43時間重要事件2001年長春佛吉亞旭陽汽車座椅有限公司成立,為佛吉亞在華第一家合資工廠,主要為一汽大眾配套前排座椅2017年與比亞迪合資成立深圳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為比亞迪配套座椅產品2017年與柳州五菱合資成立佛吉亞柳州汽車座椅有限公司2018年與中國一汽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為紅旗品牌開發未來座艙與綠動智行創新解決方案2019年與全志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85、共同為中國市場打造領先的未來智能座艙解決方案2020年與地平線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中國汽車市場開發基于人工智能的座艙解決方案2020年與北汽成立合資公司,為北京現代及北汽旗下自主品牌提供座椅產品2022年與一汽富晟集團成立新合資公司,重點在未來座艙業務領域展開合作2022年與零跑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布局可持續、高質量的汽車座椅供應鏈2024年與奇瑞汽車在合肥簽訂合資協議,將圍繞智能可持續座艙領域深化合作性質 注冊時間公司名稱持股比例產能合資2001年長春佛吉亞旭陽汽車座椅有限公司60%座椅骨架122萬件2002年佛吉亞全興(武漢)汽車座椅有限公司51%座椅骨架70萬件2017年
86、佛吉亞(柳州)汽車座椅有限公司50%汽車座椅50萬套2023年金華零跑佛吉亞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51%預計年產汽車座椅35萬臺全資2010年佛吉亞(沈陽)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100%汽車座椅3.8萬臺2011年佛吉亞(鹽城)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100%高強度滑軌1000萬套2023年佛吉亞(嘉興)汽車座椅有限公司100%座椅骨架97.5萬套深化本土戰略合作 構建全面座椅解決方案網絡 通過廣泛的本土合作,佛瑞亞鞏固了其在中國市場的地位。通過不斷拓寬和加深與本土主機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的合作,佛瑞亞已經在中國市場建立了廣泛的合作網絡,其主要客戶包括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神龍公司、東風有限(日產)、東風本
87、田、車和家、濰柴等國際及自主品牌汽車制造商。深度合作本土企業,推動座椅技術全面升級。佛瑞亞與本土企業的合作不僅限于傳統座椅的供應,更涵蓋智能座椅、舒適性提升和安全技術等方面。2024年4月,佛瑞亞與奇瑞簽訂合資協議,旨在設計、開發、制造和供應全座艙范圍相關的系統和模塊,包括采用低二氧化碳排放材料和工藝的座椅,實現品牌的深度滲透。表:在中國的部分座椅控股子公司表:座椅業務在中國的部分戰略合作情況座椅業務在華戰略布局|深度本土化與協同研發的雙輪驅動資料來源:佛吉亞中國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企查查,環評報告,民生證券研究院0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44零重力座椅市場前景廣闊
88、佛瑞亞零重力座椅:舒適與智能化的結合 融合多項先進技術,提升乘坐舒適性和安全性。佛瑞亞的零重力座椅采用輕量化骨架、自動調整的充氣頸枕、基于身高調整的頭枕和壓力映射傳感器,監測并糾正腰部和骨盆姿勢,提升乘坐舒適性。通過智能化技術,展現創新實力。佛瑞亞裝載其先進的VIBE觸覺感應技術,使座椅隨車載音樂同步振動,還搭載6英寸觸摸顯示屏控制座椅位置、按摩和照明,充分體現佛瑞亞智能化技術在座椅產品上的運用。國內零重力座椅裝載量上升趨勢明顯。2023年后排零重力座椅的滲透率從0.2%升至0.4%,由前排向整車滲透,逐步成為汽車座椅配置的標準。隨著成本的降低和功能的多樣化,零重力座椅市場前景非??捎^。佛瑞亞
89、憑借其在座椅技術和智能化解決方案方面的優勢以及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對本土市場的深刻理解,有望抓住這一快速增長的市場機遇,在這一領域繼續引領潮流,推動座椅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升級。圖:2023年國內零重力座椅市場月度裝載量(套;%)圖:佛瑞亞零重力座椅圖示座椅智能解決方案|零重力座椅 智能化駕乘體驗的新紀元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蓋世汽車,民生證券研究院020.0%0.2%0.4%0.6%0.8%1.0%040,00080,000120,000160,000200,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前排零重力座椅裝載量(套;LHS)后排零重力座椅裝載量(套
90、;LHS)前排零重力座椅滲透率(%;RHS)后排零重力座椅滲透率(%;RHS)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2.1 發展歷程:資源逐步整合 造就六大事業部2.2 主營業務:整合性強 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發展2.3 治理架構:股權結構逐漸分散 管理層行業經驗豐富2.4 財務表現:營業收入穩步提升 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2.5 座椅業務:研發創新 智能引領2.6 內飾業務:智能持續 活化表面2.7 照明業務:產品豐富 個性創新0245回溯歷史:汽車座椅行業引領者 逐步智能化轉型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46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20
91、05年,佛吉亞(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和研發中心在上海成立,主要負責座椅、內飾系統及尾氣控制系統的研究和開發2012年,收購福特旗下的Automotive Components Holdings(ACH)在美國密西根州Saline的內飾零部件業務2022年,完成對海拉公司控股權的收購,成立新集團FORVIA,成為全球第七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1999年6月,Ecia 與 Bertrand Faure合并,更名為Faurecia2007年,以940萬歐元收購羅馬尼亞內飾配件廠商Euro Auto-Plastic Systems srl 50%的股份2000年,收購Sommer Allibert,引入內飾
92、業務2005年,首家內飾工廠佛吉亞(長春)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投產,開始向一汽大眾(大眾和奧迪)提供內飾產品圖:內飾業務擴張歷程2010年,收購了全球汽車金屬內飾件領導者Angell-DemmelEurope CmbH2014年,與日本Howa成立合資內飾企業表:佛瑞亞關于內飾收購公司表:佛瑞亞內飾在華工廠收購時間收購公司收購規模收購意義2000年索默阿利伯特-引入內飾業務,獲得塑料部件產品2007年歐洲汽車塑料系統有限責任公司940萬歐元內飾方面供應鏈整合和成本優化、更好的服務東歐地區汽車制造商2010年安德佳歐洲有限公司1,200萬歐元加強在德國高端客戶中的影響力,擴大了在汽車內飾領域的技
93、術和產品范圍2012年汽車零部件控股公司4,300萬歐元成為北美最大的內飾系統供應商,加強與福特集團的關系2019年歌樂11億歐元在電子、軟件、全數字音頻系統、人機界面和圖像處理方面獲得關鍵競爭力,是未來駕駛艙戰略的核心2022年海拉54億歐元引入海拉汽車照明業務和海拉電子產品時間合資對象合資公司年產能2018年長安汽車南方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新版B515MCA儀表板7.2萬件、C301儀表板9萬件CD391TC中控扶手40萬件C301、F201、CX482、CX483、C519PU等內飾件共33.8萬件2018年南方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儀表板20萬件、中控臺20萬件2
94、018年佛吉亞(海寧)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儀表板40萬件、中控臺40萬件、門板40萬件2017年東風鴻泰東風佛吉亞汽車內飾有限公司儀表板70萬件、門板30萬件2018年新增汽車零部件69.2萬件2018年長春旭陽工業佛山佛吉亞旭陽內飾系統有限公司汽車門板20萬件、儀表板20萬件、Fiat553汽車中控10萬件2020年長春佛吉亞旭陽內飾系統有限公司沃爾沃K431門板4.3萬件2023年重慶卓通佛吉亞(重慶)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EPP發泡、NVH等飾件25萬件、U611地攤3萬件頂蓋內襯3.5萬件資料來源:環評報告,民生證券研究院發展歷程|汽車內飾市場的戰略布局0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
95、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47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圖:內飾營業收入(億歐元;%)營業收入增長保持穩健 持續收購,迅速擴張:2009-2015年,佛吉亞開啟持續并購模式,不斷收購內飾業務,擴大業務規模、提升業務覆蓋領域并增強產品競爭力,內飾收入在2009-2015年持續增長,CAGR達到11.8%。內飾營業收入再增長:佛瑞亞2023年內飾銷售額為49.2億歐元,同比+6.0%。2024Q1內飾銷售額為12.0億歐元,同比持平,這一業績得益于中國整車廠的活躍以及歐洲市場雷諾和捷豹的推動,內飾銷售額占銷售總額的18.0%。營業利潤率穩定,收購海拉后業務收入占比變?。簝蕊棤I業利潤率2021-2
96、023年維持在超過4.0%的水平,由于收購海拉帶來汽車電子、照明業務的增量,內飾業務的比例逐漸下降,2023年,內飾營業收入占比下降至18.0%。隨著內飾在智能化和可持續化方面的升級,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率有望提高。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圖:營業利潤率(%)0%2%4%6%8%1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內飾銷售|營業收入長期穩健增長 占比逐漸變小02-30%-15%0%15%30%45%0122436486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
97、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H1營業收入(億歐元;LHS)同比增長(%;RHS)營業收入占比(%;RHS)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全球化布局:佛瑞亞內飾業務覆蓋全球,在全球有33,000+個內飾業務員工,58個生產基地,7個研發中心。內外飾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汽車內飾行業的集中度大幅低于其他汽車零部件行業。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車燈CR3為68.0%,2023年全球座椅CR3約為72.0%,而2022年汽車內外飾行業CR3僅為32.6%,其中延鋒、佛瑞亞和安通林的市場份額位居前三,分別為17.1%、8.5%和7.0%。內外飾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隨著
98、乘用車的銷量逐年增加,市場對內外飾件的需求也隨之增長。根據華經情報網的數據,2022年全球乘用車內外飾市場規模達4,311.9億元,預計截至2026年將達到4,856.9億元,2022-2026年復合增長率為3.0%。48資料來源:華經情報網,民生證券研究院內飾業務全球化布局 行業地位穩固圖:全球乘用車內外飾件市場規模情況(億元)圖:2022年全球乘用車內外飾件市場格局(%)資料來源:華經情報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4,000 4,200 4,400 4,600 4,800 5,00020222023E2024E2025E2026E內飾市場|市場規模不斷擴大17.1%8.5%7.0%4.0%3.3
99、%60.1%延鋒汽車飾件佛瑞亞安通林豐田合成豐田紡織其他0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內飾產品可持續化:汽車內飾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儀表板、門板、中控臺等。佛瑞亞致力于推動內飾業務的數字化發展以及新型可持續材料在內飾的應用,提供更高的舒適性、可持續性以及定制化的體驗。內飾可持續材料包括NAFILean系列化合物、IniCycled、NFPP、Pinatex、Ecorium等,極大地減少了碳排放量,提升回收利用率,同時降低成本,減輕汽車重量。內飾產品智能化:佛瑞亞利用先進的模塊化技術將可持續材料和智能功能集成到表面,加速實現內飾智能化,在創造美觀的表面的同時開發出獨特的設計和操作機制
100、。佛瑞亞致力于內飾業務與電子業務、照明業務進行協同,打造智能內飾表面,賦予內飾表面生命力。內飾系統解決方案:佛瑞亞擁有完整的內飾系統解決方案,已經應用車型包括紅旗E-HS9、ARCFOX T、理想ONE等。49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內飾業務全方位產品布局圖:佛瑞亞內飾主要產品可持續材料介紹NAFILean100%可回收的生物復合材料,將大麻纖維和再生塑料結合到聚丙烯中IniCycled用于可見和不可見汽車零部件的可持續化合物,回收含量從20%到80%NFPP高天然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通過壓縮成型,含有高達50%的天然纖維Pinatex菠蘿葉纖維制成,是一種多功能、可替代大規模動物皮
101、革生產和化學鞣制Ecorium具有超過70%的天然(含生物屬性成分)和可回收成分表:佛瑞亞可持續材料產品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儀表板門板中控臺立柱護板主地毯遮陽板頂棚行李箱墊產品布局|智能化和可持續化形成核心競爭力0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2.1 發展歷程:資源逐步整合 造就六大事業部2.2 主營業務:整合性強 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發展2.3 治理架構:股權結構逐漸分散 管理層行業經驗豐富2.4 財務表現:營業收入穩步提升 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2.5 座椅業務:研發創新 智能引領2.6 內飾業務:智能持續 活化表面2.7 照明業務:
102、產品豐富 個性創新0250回溯歷史:汽車座椅行業引領者 逐步智能化轉型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51資料來源: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從合作到收購 佛吉亞與海拉強強聯合 佛吉亞與海拉建立密切發展關系。2018年,佛吉亞和海拉就在汽車內飾創新照明解決方案方面建立了密切的發展伙伴關系。通過結合佛吉亞在座椅和內飾方面的能力,以及海拉在汽車照明和傳感器等電子設備方面的專業知識,雙方共同致力于打造更具個性化的未來座艙環境。2022年佛吉亞收購海拉,照明成為獨立的主營業務部門。海拉為幾乎所有知名汽車公司開發和制造前照燈、后組合燈、信號燈和內飾燈。在全球范圍內,海拉是排名前五的供應商之一,并在
103、創新的高端前照燈領域獲得了強大的市場地位。2022年佛瑞亞照明業務銷售額為30.1億歐元,同比+3.9%;2023年照明業務銷售額為37.5億歐元,同比+24.6%,照明業務銷售額逐年增加,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海拉為佛瑞亞帶來龐大的汽車照明市場,二者之間的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佛瑞亞照明業務的市場競爭力。圖:海拉全球照明布局圖:佛瑞亞照明業務營業收入(億歐元;%)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照明業務發展歷程|接手海拉照明業務 持續創新020%5%10%15%20%25%01020304050202220232024H1銷售額(億歐元;LHS)同比增長(%;RHS)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
104、最后一頁免責聲明52資料來源: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進展名稱詳情產品智能化照明解決方案佛瑞亞利用海拉在照明技術的專業知識,開發了更智能的照明系統,這些系統能夠與車輛的其他電子系統集成,提供自適應照明、基于傳感器的動態照明效果,以及與自動駕駛功能相協調的照明策略,提升了駕駛安全性和用戶體驗。智能矩陣大燈(ADB)LED與激光照明技術佛瑞亞在LED和激光照明技術上進行了大量投入,這些技術可以實現更遠距離的照射、更精確的光束控制以及更低的能耗,符合電動汽車對能效的高要求。LED和OLED內飾照明小型化高端LED矩陣芯片可持續照明材料與設計佛瑞亞在照明業務中也注重可持續性,采用可回收材料和節能設計,
105、減少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環境足跡。再生塑料太陽能輔助充電生物基材料個性化與定制照明佛瑞亞提供了更多個性化和品牌定制的照明選項,包括車內氛圍燈、可變色照明系統以及與用戶情緒或健康狀態相呼應的照明場景,增強了車輛內部的情感價值。車內氛圍燈可變色照明系統支持自動駕駛的照明系統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佛瑞亞開發了專門針對自動駕駛車輛的外部照明系統,這些系統能夠與車輛傳感器和算法協作,向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傳達車輛意圖,提高道路安全。環境感知照明系統集成式雷達罩照明集成ADAS功能的照明佛瑞亞的照明產品不僅僅局限于照明本身,還集成了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功能,為車輛提供額外的安全輔助??删幊虅討B
106、尾燈DLP智能投影技術 業務獨立運營與協調效應:海拉的照明業務在合并后仍然保持獨立運營,同時利用佛吉亞在內飾、電子系統等方面的優勢,形成協同效應。產品組合強化:佛瑞亞集團的照明產品組合涵蓋了前照燈和模組、尾燈、內飾照明以及車身照明,包括雷達罩、發光標牌和面板等。這些多樣化的產品線使集團能夠為從高端到大眾市場的客戶提供全面的照明解決方案。市場地位穩固:得益于海拉與全球幾乎所有知名原始設備制造商建立的長期合作關系,合并后的佛瑞亞集團在復雜的照明技術領域擁有強大的市場地位。盈利增長加速:佛瑞亞利用海拉汽車照明業務與內飾、電子業務的互補性,加速了照明業務的盈利增長,尤其是在電動汽車領域,電動汽車訂單占
107、所有訂單的40%,進一步促進對內飾照明、前部照明和尾部信號系統的需求。表:照明業務關鍵進展發揮協同效應 融合創新照明業務發展歷程|智能化 可持續方向發展0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證券研究報告成功歸因:并購壯大、全球布局、注重研發03.53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排氣系統電子照明、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座椅2017年1929年Bertrand Faure獲得專利許可,進軍汽車座椅1983年收購CousinFreres,鞏固汽車座椅業務1999年Ecia 與Bertrand Faure合并基于座椅業務,進行多元化嘗試聚焦核心領域,并購出海擴大核心影響力聚焦前沿科技,優化
108、出行體驗圖:佛瑞亞重要收并購節點2002年與中國臺灣全興國際集團(GSK)成立合資企業,在中國武漢生產座椅2016年與德國高端汽車制造商寶沃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和生產全新的寶沃汽車座椅2017年與采埃孚建立技術和工業合作伙伴關系,開發先進的座椅集成安全解決方案2021年與瑞典鋼鐵制造商SSAB合作,為汽車座椅事業部提供高強度無化石鋼1992年Ecia在歐洲收購了多家專注于排氣系統的公司,成為歐洲排氣系統的領導者1999年收購美國公司AP Automotive Systems,在北美擴展其排氣系統業務2003年收購韓國公司長興精密,專注于排氣系統2009年收購了EmconTechnologie
109、s,成為全球排氣系統領域的領導者。2018年收購瑞士公司Hug Engineering的100%股權,用于超高功率引擎的排氣凈化2021年對儲氫瓶制造商之一 沈陽斯林達安科新技術有限公司的收購內飾2000年收購Sommer Allibert,引入內飾業務2007年收購Euro Auto-Plastic Systems srl2010年收購了全球汽車金屬內飾件領導者Angell-DemmelEurope CmbH2012年收購福特旗下的Automotive Components Holdings(ACH)在美國密西根州Saline的內飾零部件業務2018年收購了日本汽車導航系統制造商歌樂(Cla
110、rion)的大部分股權2020年收購了加拿大初創公司IRYStec Software Inc.,布局感知顯示平臺(PDP)嵌入式軟件解決方案2022年完成對海拉控制股權的收購,引入照明和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業務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03并購式發展|業務版圖不斷擴大541929年1996年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全球布局|全球布局靈活響應市場需求 截至2023年,佛瑞亞集團共有153,462名員工,其中包括超過35,000名工程師,超過300個工業基地及63個研發中心分布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研發 中 心 分布在北美、亞洲和歐洲,靠近其主要客戶和市場,能夠靈活響
111、應客戶的需求和區域市場的變化;工業基地遍布全球,尤其是在汽車市場占主導地位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有助于減少運輸成本和時間,提高供應鏈效率,同時也在南美洲和非洲設有基地,有效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和經濟波動風險。0355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圖:代表性車身照明產品歐洲區域:布局奧地利、捷克、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意大利、盧森堡、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土耳其、英國共17個國家 地點數161 北美區域:布局墨西哥、加拿大、美國共3個國家 地點數55南美區域:布局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共3個國家 地點數20亞洲區域:布局中國(包括中國臺灣地區)、印度、馬來西亞
112、、泰國、韓國、日本、越南共7個國家非洲區域:布局南非、摩洛哥、突尼斯共3個國家 地點數11圖:佛瑞亞全球布局情況深化全球化布局 增強協同作用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56資料來源:佛瑞亞、麥格納、大陸、采埃孚、博世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圖:佛瑞亞同行業研發費用率對比(%)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030.0%2.4%4.8%7.2%9.6%12.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麥格納大陸采埃孚博世佛瑞亞圖:2011-2023年佛瑞亞研發費用及同比增速(億元;%)佛瑞亞與主要
113、科技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例如,埃森哲負責推動佛瑞亞數字化轉型,Palantir負責數據分析,微軟負責佛瑞亞人工智能轉型。利用人工智能的基于數據的創新促進了設計師、工程師和客戶之間的協作,加速了產品開發。佛瑞亞重視與高校聯合開展研發活動。佛瑞亞的研發團隊與法國工程學院合作研究聚合物和機電一體化,還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印度科學研究所(班加羅爾)和同濟大學合作開發尖端傳感器。2023年,佛瑞亞與法國中央理工學院開始了為期四年的合作,專注于人工智能在傳感器融合中的汽車應用。研發投入同業領先 運營層面加快數字化轉型研發投入|研發投入穩步增加 與科技公司合作加快數字化轉型-20%0%20%40%
114、60%80%0510152025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研發費用(億元;LHS)同比增長(%;RHS)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佛瑞亞是全球首個凈零排放目標獲科學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批準的汽車科技企業,致力于在2045年實現凈零排放。在產品層面,佛瑞亞著力布局可持續解決方案,依托Symbio和MATERIACT(邁極瑞)平臺分別展開氫能和可持續材料的研發。邁極瑞于2022年成立,目前擁有三條產品線塑料粒子(造粒)、可持續循環的表皮、可回收再利用的碳纖維材料。Symbio
115、是佛瑞亞與斯特蘭蒂斯、米其林共同持股的氫燃料電池領域的領跑者。57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表:可持續材料產品和技術優勢表:近年氫能業務發展節點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03材料分類材料名稱技術優勢塑料粒子NAFILeanNAFILean-R復合材料可以減輕產品重量,同時減少高達87%的二氧化碳排放;NAFILean Vision集成了各種生物質來源和回收塑料,可實現完全回收利用Inicycled系列含20%-80%的可回收成分,通過先進的輕量化注塑工藝,可以達到高質量的表面裝飾效果表皮Ecorium一種動物皮革的替代品,采用多層復合材料,與動物皮革相比,可降低90%的二氧
116、化碳排放,同時提供高品質的表面手感彈性和外觀Ananas Anam由可持續的菠蘿葉纖維制成,提供了一種高端表面,與動物皮革相比,可降低25%的重量并減少98%的二氧化碳排放碳纖維III型和IV型儲氫罐IV型儲罐聚合物襯里可提供更高的耐用性,同時可提高15%的駕駛自主性,減輕30%的重量,并具有可承受性和便利性。III型儲氫瓶非常適合需要較少自主性和較少加油時間限制的應用,例如在服務結束或夜間加油的城市公交車或車隊時間事件2017年與STELIA航天復合材料公司合作,獲得了為燃料電池汽車設計高壓儲氫罐,并有將其工業化以及商業化的能力與法國CEA簽訂五年合作協議,就燃料電池堆技術的研發項目展開了合
117、作2019年與米其林正式建立氫能源出行合資公司SYMBIO,用于研發、生產和銷售針對輕型車、商用車和卡車以及其他應用領域的氫燃料電池系統2020年開始為數家國際OEM廠商生產重型卡車和輕型商用車的氫儲存系統2021年收購了中國最大的高壓儲罐制造商之一沈陽斯林達的大部分股份,正式展開中國區氫能業務與雷諾集團宣布在氫商用車上合作。從2021年底開始,佛瑞亞將為第一批輕型商用車提供氫儲存系統2023年IV型氫氣罐開始投產2024年佛吉亞(上海)氫能投資有限公司開業,繼續拓展在華氫能業務著重布局氫能業務和可持續材料產品優勢|可持續性:科技賦能低碳、零碳出行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產品優
118、勢|安全性:實現駕駛環境可視化03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58可以集成到合作伙伴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平臺中,配備了創新的波導天線和最新的芯片技術,可在整個視場內提供更遠距離的識別和更高的精度?;诔瑢拵В║WB)技術和集成 AI。能夠實現先進的兒童車內遺留監測和入侵監測功能,如果發生風險,會立即向鏈接的手機發送通知。該技術可以保護精密的電氣系統并降低火災風險,同時仍能實現關鍵的車輛功能。Light Tile技術打開車門之前檢測到的任何風險信息將通過透明車門顯示出來,幫助駕駛員在眼無法正常觀察或快速響應的黑暗或危急情況下做出反應。智能汽車門禁系統集成電子熔斷器的智能配電模塊
119、通過攝像頭獲取車輛后方環境信息,感知路況,提供更佳的視野,同時借助智能駕駛算法提高安全性;電子后視鏡在炫光、復雜環境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做到視線不受影響。Skyline沉浸式顯示技術eMirror Safe UX輪胎開發數量正不斷上升,預測尚未開發的輪胎在特定駕駛條件下的表現,仿真方法相對于測試方法成本有很大優勢。360覆蓋的雷達產品組合 內外安全解決方案。憑借在照明、傳感器、感知軟件和驅動方面的行業領先專業知識,佛瑞亞提供車內和車外的解決方案,為所有道路使用者提供更安全的駕駛環境。佛瑞亞車內外解決方案的創新包括雷達和攝像頭解決方案、一流的傳感器、智能照明、內部監控、電子后視鏡和線控技術,這些創新
120、設計取代了機械系統,為自動駕駛鋪平了道路。佛瑞亞多年來建立了雷達傳感器的諸多產品組合。在第7代產品中,其解決方案可提供360視圖,無論亮度、濕度或霧等外部條件如何,能夠使車輛能夠連續和精確地檢測靜止物體或道路邊界,并動態跟蹤行人、自行車或汽車等移動元素。圖:佛瑞亞部分安全性產品設計提供汽車內外安全解決方案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產品優勢|交互性:打造個性化數字化出行體驗03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59技術亮點Aptoide應用市場汽車制造商可以輕松地將大約200個應用程序集成到他們的車輛中,包括音樂、播客、游戲、網絡會議、視頻等。車主可以從車上無縫訪問他們所選的應用
121、,而無需使用智能手機觸覺VIBE解決方案將觸覺嵌入汽車安全座椅中。這種生物力學解決方案將提高安全性:其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具有針對車道變更、限速和瞌睡的觸覺警報功能。通過座椅泡沫散發出溫暖、低頻的振動,它還可以為音樂和娛樂提供更高程度的沉浸感背板嵌入式照明集成在前排座椅中的超薄LED供電面板在駕駛員靠近汽車時,會像心臟一樣發光并脈動,向他們致意。燈光也會從一種色調切換到另一種色調,以反映駕駛模式。這種最先進的創新是節能的,并覆蓋著穿孔擴散層,以確保座椅舒適性不受影響使用AirVision的浮動圖像投影Airvision是一種集成系統解決方案,通過圖像反射提供顯示信息和創造沉浸式體驗。Airvis
122、ion通過創建3D虛擬圖像,提供穩定無振動的反射。該系統將顯示器、照明、表面和結構結合在了一起一體式傳感座椅配備了先進的傳感器,可分析乘員的位置并提供實時反饋,在不犧牲車內安全的情況下實現健康的姿態調整主動噪音控制Creo Dynamics使用專有工藝來優化麥克風和揚聲器的位置,并使用仿真來預測和保證噪聲控制系統的最佳性能。這些解決方案同時作用于車輛內部的發動機順序控制和道路噪音控制,可在車廂內提供高達15dB的降低,并有助于實現安靜的駕駛 佛瑞亞持續加大對個性化出行體驗的研發力度,專注于設計多功能的定制環境,以適應每個駕駛員的需求。在互聯體驗、顯示技術、駕駛艙電子設備、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方面
123、擁有技術領先的產品。解決方案多樣。佛瑞亞的解決方案涵蓋具有多種集成功能的室內表面,智能顯示屏可自動調節以提高可視性和可讀性,智能座椅可借助壓力傳感技術、AI技術、攝像頭輔助等實現最佳舒適度自動調節。佛瑞亞將高清屏幕與動態照明和用戶界面相結合,將儀表板轉變為交互式智能表面,為駕駛員帶來直觀和身臨其境的體驗。表:部分交互性產品及其亮點互聯多功能 身臨其境的駕駛體驗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證券研究報告未來展望:業務創新引領未來 綠色智能雙輪驅動04.60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4.1 整體展望:并舉兩大戰略 深耕中國市場4.2 座椅業
124、務:聚焦座椅模塊化、智能化方向4.3 內飾業務:追求內飾智能化發展4.4 照明業務:力圖照明產品創新化趨勢4.5 電子業務:整合海拉 電氣未來4.6 綠動智行業務:氫能革新 綠色未來4.7 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整合優勢 全面覆蓋0461未來展望:業務創新引領未來 綠色智能雙輪驅動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62資料來源:汽車與配件雜志,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為實現可持續發展 制定“三個范圍”目標 范圍一、范圍二:改變運營方式。能源是佛瑞亞在2025年實現第一個里程碑的關鍵,佛瑞亞正在加快努力提高能源效率,并通過現場發電和場外采購來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20
125、23年,佛瑞亞在中國開設了第一家凈零排放工廠,并通過新的風電購買協議將可再生能源產能提高到歐洲消費量的 70%。范圍三:開發市場領先的可持續產品。佛瑞亞遵循使用更少、使用更好、使用更長時間的原則,設計可修復和可更換的產品,開發生物基和回收材料。2022年,佛瑞亞創立MATERIACT,至今已擁有近100名工程師,并于2023年底成立了研發中心,定位為生產下一代低二氧化碳材料,以支持范圍三的目標。(注:范圍一指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范圍二指電力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范圍三指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圖:佛瑞亞首家碳中和工廠圖:佛瑞亞開發并生產可持續材料總體展望|可持續發展戰略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
126、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63資料來源:2024中國汽車低碳與可持續發展論壇,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汽車與配件AP公眾號,民生證券研究院戰略成效顯著 未來可持續化發展路徑明確 佛瑞亞計劃在2025年實現范圍一、范圍二的碳中和目標,預計中國區在今年底即可達成該目標。目前,佛瑞亞上海新辦公室獲得了LEED鉑金認證,還推出了“能源效率白皮書”項目,推動中國區碳中和戰略取得實質性成果。佛瑞亞針對范圍三為能耗管理設定了明確目標。佛瑞亞能耗管理的目標為到2030年,期望產品的平均重量減少17%,產品使用階段中70%的材料可回收,運輸碳排放減少20%,且為客戶提供能耗降低40%的電子產品。產品設計方面,佛瑞亞追求
127、使用綠色低碳材料,并致力于提高產品的可回收性和再利用性。為實現該目標,集團成立了邁極瑞公司,專注綠色材料的研發和銷售,目標在2030年達到20億歐元銷售額。圖:佛瑞亞碳中和戰略目標圖:邁極瑞參加CHINAPLAS 2024國際橡塑展總體展望|可持續發展戰略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64資料來源:觀察者網公眾號,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佛瑞亞財報,民生證券研究院針對歐洲市場發展變化 采取歐洲競爭力強化戰略 歐洲市場條件發生顯著變化,新競爭對手涌現。歐洲市場新的競爭對手涌現。在電動汽車領域,麥肯錫發布的歐洲汽車工業發展路線圖報告將比亞迪、廣汽埃安、合眾(哪吒汽車)、理想、蔚來、極
128、星、威馬以及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Lucid、Rivian、特斯拉列為電動汽車行業新興力量,指出這些歐洲的競爭對手已經占據了全球電動汽車市場51%的份額。佛瑞亞積極采取系列措施,強化歐洲市場競爭力。針對預期內的產量減少,佛瑞亞將在歐洲生產網絡中實施結構性措施,同時計劃通過如使用人工智能、搬遷或商務活動合并等,進步提升研發和管理效率,旨在到2028年年底,實現集團總節省4億歐元目標,其中大約1.5億歐元預計在2025年底前實現。圖:歐洲汽車工業發展路線圖圖:EU-FORWARD項目總體展望|歐洲競爭力強化戰略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65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民生證券研究院資
129、料來源:佛瑞亞2023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深挖中國市場巨大潛力 持續助力各業務增長 當前中國汽車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新能源車市場。2023年,中國汽車制造業完成營業收入100,975.8億元,同比增長8.7%11.9%;2024年7月,我國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大關,達到51.1%,較去年同期的36.1%提升15個百分點,是新能源汽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單月銷量超過傳統燃油車。中國汽車市場當前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活力。佛瑞亞采取“在中國、為中國”的本土服務本土策略,持續深耕中國市場。2023年佛瑞亞中國區銷售額達58.5億歐元,同比增長17.7%,遠遠領先其它區域。佛瑞亞CEO柯瑞達表示,佛瑞
130、亞還有進一步增長潛力,比如海拉主要為在華跨國車企供貨,未來將計劃把現有的合作伙伴關系延伸至海拉的產品,特別是具有顯著增長潛力的汽車電子產品上來。圖:國內2024年1-7月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圖:2023年佛瑞亞中國區銷售額占比總體展望|持續深耕中國市場040%12%24%36%48%6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21%79%中國其他地區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4.1 整體展望:并舉兩大戰略 深耕中國市場4.2 座椅業務:聚焦座椅模塊化、智能化方向4.3 內飾業務:追求內飾智能化發展4.4 照明業務:力圖照明產品創新化趨勢4.5 電子業務
131、:整合海拉 電氣未來4.6 綠動智行業務:氫能革新 綠色未來4.7 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整合優勢 全面覆蓋0466未來展望:業務創新引領未來 綠色智能雙輪驅動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67模塊化設計與靈活升級 提升生產效率與用戶體驗 佛瑞亞模塊化設計減少元件數量,實現生產效率與可持續性雙贏。佛瑞亞的座椅模塊化設計能夠大幅減少元件數量,從120個部分降至10個模塊,簡化整體設計,從而降低汽車總重量,有助于延長汽車使用壽命并實現未來升級;此外,模塊化方法還簡化了生產流程,降低生產復雜性和成本,通過集中生產方式優化資源配置,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客戶的開發和驗證成本,進一步加速新車型在
132、中國市場的上市速度,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變化。靈活可升級的座艙系統,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佛瑞亞推出的模塊化座艙系統還具備可升級和可翻新的特點,使座艙能夠在全生命周期內增加新功能,如按摩和音響,確保維持用戶滿意度和產品差異化。模塊化座椅系統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還為用戶提供了更高的舒適性和個性化體驗。圖:座椅模塊化圖:座椅模塊化座椅業務|聚焦座椅模塊化方向資料來源:CarSeatDesign汽車座椅設計,民生證券研究院04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68深度融合創新技術 打造極致駕乘體驗 智能舒適體驗的革新技術,顯著提升駕乘感受。一體化傳感
133、解決方案通過多個傳感器監測乘員狀態,分析體重、身高等參數,利用按摩等觸覺反饋以及燈光和聲音提示等功能,糾正駕駛員姿勢或調整座椅位置,為肌肉骨骼健康創造長期解決方案,改善駕駛舒適度。該方案已申請19項專利,聚焦傳感器技術、座椅無縫集成和復雜算法,這些先進的算法有助于精確監控乘員并準確檢測乘員位置,為個體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實現座椅功能的個性化定制。多功能舒適系統,全面提升乘坐體驗。氣動舒適系統融合了腰部支撐和按摩功能,旨在緩解乘客的疲勞和不適。除此之外,該系統還提供側面支撐、傾斜調節和坐墊長度調節等多種可調節選項,以滿足不同乘客的需求。這種綜合的舒適性設計,使得座椅在任何行程中都能提供卓越的支撐
134、和舒適度,樹立行業內座椅舒適系統的新標準。圖:一體化解決方案圖:氣動舒適系統座椅業務|聚焦座椅智能化方向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04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69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顛覆傳統駕乘體驗 實現卓越氣候控制 沉浸式觸覺感應與獨特座椅照明技術的完美結合 行業領先的氣候控制技術,重塑駕乘舒適度體驗。OptiVENT是佛瑞亞座椅氣候控制系統的創新,緊湊的接口設計使得小型風扇能夠通過簡單的操作即可組裝到座椅中,座椅的通風解決方案能夠有效去除室內的潮濕空氣,保持座椅干爽舒適,是汽車座椅氣候控制系統的重大進步。領先行業
135、的創新技術,顛覆傳統駕乘體驗。VIBE是首個在汽車座椅內嵌入觸覺感應的創新產品,座椅能夠結合ADAS系統,通過觸覺震動為車道變化、限速和疲勞駕駛等提供實時提醒,提高駕駛的安全性。此外,座椅的觸覺震動還能通過算法與車輛音響系統上播放的音頻同步,提供沉浸式駕乘體驗。座椅與照明技術的完美結合,創造獨特駕乘體驗。LUMI是一項開創性的座椅照明技術,佛瑞亞結合座椅和照明兩大業務優勢,將超薄LED面板無縫集成到汽車座椅中,不僅能夠在座椅上顯示徽標或品牌標志,座椅還能通過燈光的變化反映駕駛模式,標志著座椅與照明技術融合的重大突破。圖:VIBE觸覺感應技術圖:OptiVENT氣候控制技術圖:LUMI照明技術座
136、椅業務|聚焦座椅智能化方向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04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4.1 整體展望:并舉兩大戰略 深耕中國市場4.2 座椅業務:聚焦座椅模塊化、智能化方向4.3 內飾業務:追求內飾智能化發展4.4 照明業務:力圖照明產品創新化趨勢4.5 電子業務:整合海拉 電氣未來4.6 綠動智行業務:氫能革新 綠色未來4.7 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整合優勢 全面覆蓋0470未來展望:業務創新引領未來 綠色智能雙輪驅動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71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圖示產品
137、名稱室內表面照明室內環境照明透明門的光瓦AirVision熱繭COFHeat表:表面活化產品內飾表面照明 加熱系統提升駕乘舒適性 創新型內飾照明功能:佛瑞亞將照明系統無縫集成到表面,形成室內表面照明,結合室內環境照明,打造既美觀又可靠、實用的內部照明效果。表面照明和環境照明智能化程度高,通過與車輛軟件交互來顯示信息(警告、來電等),有助于增強用戶體驗,提升舒適性和安全性。3D虛擬圖像:佛瑞亞的AirVision是一種集成系統解決方案,它通過圖像反射技術,為展示信息和創造沉浸式體驗提供了全新的方式,通過在儀表板上集成的平面透明表面上生成三維虛擬圖像,實現了穩定且無振動的反射效果。該系統以一種顛覆
138、傳統的方式結合了顯示屏、照明、表面和結構技術。這種可擴展的系統能夠替代汽車中的儀表盤集群、中央顯示屏以及副駕駛位置的顯示配置。創新內飾加熱功能:超薄加熱表面能夠被集成到車輛駕駛艙的多個位置,營造出包裹感。該功能能夠迅速提供初次加熱的體驗,縮短達到舒適狀態所需的時間,同時降低了通風系統產生的噪音,并減少電力消耗。內飾業務|追求內飾智能化發展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照明功能:聯合海拉內飾照明部門和智能照明解決方案,可切換不同燈光顏色,打造獨特的艙內氛圍。傳感功能:通過觸覺設備、膜片、無線充電和智能手機集成實現傳感,讓人機交互更加容易、自然、高效。溫控功能:通過內飾表面集成的發
139、熱元件改變座艙內的溫度,幫助用戶找到適合的溫度,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降低空調能耗。影像功能:通過內飾表面投射影像,提供多樣化的顯示方式。沉浸式音響功能:通過與佛瑞亞汽車電子事業部的音響解決方案進行智能集成,讓座艙轉變為“移動音樂廳”,帶來身臨其境的音效體驗。72智能內飾實現5大功能 提升乘坐舒適性圖:體系結構和機制圖:美學表面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滑動結構超薄開衩變形手機支架MicrojectadvancedPRIM木內飾業務|追求內飾智能化發展04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4.1 整體展望:并舉
140、兩大戰略 深耕中國市場4.2 座椅業務:聚焦座椅模塊化、智能化方向4.3 內飾業務:追求內飾智能化發展4.4 照明業務:力圖照明產品創新化4.5 電子業務:整合海拉 電氣未來4.6 綠動智行業務:氫能革新 綠色未來4.7 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整合優勢 全面覆蓋0473未來展望:業務創新引領未來 綠色智能雙輪驅動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車身照明|種類全面 創新先進 車身照明產品部門提供全面的霧燈、日間行車燈、前組合燈、中央高位剎車燈、附加轉向燈、后信號燈和車牌燈。它還通過自主開發的創新技術和最先進的產品(如燈光投影和前格柵照明)來豐富其產品組合。此外,產品中心的車身照明與天線罩(雷
141、達穹頂,即“雷達毫米波透明罩”的縮寫)協同作用能夠有效避免雷達傳感器的污染,并確保系統輻射的順利通過。前Phygital護罩將成為品牌的核心面孔。由于電動汽車不再需要經典的發動機冷卻,所以汽車設計師有可能將前車標志作為品牌的核心面孔。海拉開發了一種集成了傳感器和照明元件的前護罩,在白天和夜間均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車輛外觀的美觀。除了設計方面,前護罩還具有重要的安全功能,它可為敏感系統提供保護,例如停車輔助或自動距離控制,還可以在特定情況下加熱前護罩,即使在惡劣天氣下也能確??煽康墓δ?,這在自動駕駛層面能發揮重要作用。產品豐富 提供各種產品組合74資料來源: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海拉官網
142、,民生證券研究院格柵照明燈光投影(MLA)天線罩外部信號和照明功能時間車身照明里程碑1926年第一個電動剎車燈1992年首款采用LED技術的中央高位剎車燈(CHMSL)|寶馬3系2013年首款LED霧燈|日產英菲尼迪Q50首次將微光學光導應用于中央高位剎車燈|勞斯萊斯2014年僅使用一個帶LED動畫方向指示燈的車牌照明|標致308 GT2015年極度彎曲的天線罩|雷諾首次將多透鏡陣列應用于附加燈(光毯)|寶馬7系2016年加熱天線罩|梅賽德斯-奔馳E級2017年電動汽車用XXL天線罩|日產聆風2018年帶RGB LED的充電端口指示燈|捷豹I-Pace2019年格柵照明|BMW X6天線罩,配
143、備集成攝像頭|沃爾沃2020年用于 77 GHz雷達傳感器的 2D Radome|大眾2021年Crystal look格柵照明|斯柯達恩雅克圖:代表性車身照明產品表:海拉車身照明里程碑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前大燈|照明事業部最大產品中心 前大燈產品中心是照明事業部最大的產品中心。前大燈業務主要受舒適性、安全性和設計等方面影響,為應對這些需求,海拉致力于開發新的解決方案,如高清系統,旨在將駕駛體驗和安全性提升到新的水平。代表性前大燈產品種類及功能豐富。海拉代表性前大燈產品有:福特野馬運動:帶雙投影模組的LED頭燈,可實現近光和遠光功能;奧迪A7:帶雙投影模組的LED頭燈,
144、可實現近光和遠光功能;沃爾沃S60:帶反射器解決方案的LED前照燈適用于近光和無眩光遠光;梅賽德斯A-CLASS:帶18個用于矩陣光束的LED和一個用于近光燈和附加遠光燈點的LED模塊;斯柯達柯迪亞克:帶獨立模塊,可在主前照燈下方實現無眩光遠光燈。SSL|HD高端照明技術進一步改進現有的照明功能,如自適應、無炫光遠光燈,并實現了額外的基于光的安全功能。圖:代表性前大燈照明業務最大產品中心 多款產品在市場中領先75資料來源: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時間前大燈里程碑2006年首款完整的AFS前大燈|梅賽德斯E級|歐寶標志2008年首款全LED前大燈|凱迪拉克Escalade Platinum(細分
145、市場第一)2009年帶自適應截止線的基于攝像頭的前大燈|梅賽德斯E-class(首款上市)2010年帶AFS功能的全LED前大燈|奧迪A8(首款上市)2011年帶無眩光遠光燈的攝像頭前大燈|大眾途銳(首款上市)2012年卡車細分市場帶LED近光燈功能的前大燈|DAF XF/CF(首款上市)2013年帶無眩光遠光燈的LED矩陣前大燈|奧迪A8(首款上市)帶無眩光遠光燈的全LED前大燈|梅賽德斯E-class(細分市場第一)2015年LED前大燈,帶雙LED模塊,用于近光和遠光功能|寶馬1系2016年LED前大燈,帶單LED模塊,用于近光和遠光功能|雷諾卡嘉帶防眩光遠光燈和矩陣HD84模塊的LED
146、矩陣|梅賽德斯E級(首款上市)2017年具有動態激光遠光燈和動畫信號功能的LED前大燈|奧迪A82020年LED前大燈帶有用于ADB功能的緊湊型軟件控制SSL100模塊2021年超薄柱面透鏡LED前大燈、MLA技術模組和單排矩陣模組|Lucid Air福特野馬運動奧迪A7沃爾沃S60梅賽德斯A-CLASS斯柯達柯迪亞克資料來源: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表:海拉前大燈里程碑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尾燈|個性化趨勢明顯 后組合燈功能日益增加,個性化趨勢明顯。在汽車工業早期,尾燈由于體積較小且僅用于顯示車尾和停車示警,鮮有關注。而如今,后組合燈產品中心不僅開發和生產倒車燈、后指示
147、燈、剎車燈、尾燈、后霧燈和反光鏡,還賦予了這些燈具多種新功能。此外,后組合燈在個性化車輛設計中的作用日益顯著,目前多款車型可以通過后組合燈來識別汽車品牌,在黑暗環境中尤為明顯,這是海拉通過定制設計和相關光學系統倡導的趨勢。海拉提出一種基于微光學的創新光導概念的FlatLight|MX技術,它能夠以僅僅5毫米的極薄厚度實現極其均勻的照明表面。同時,該技術包含了高效率的輸出和寬廣的設計自由度,例如模組的前表面可以采用不同的裝飾覆蓋。數字化FlatLight則在FlatLight|MX光學系統基礎上,通過FlatLight技術更加輕松地添加不同配置,還能對新車燈外觀進行編程以適配汽車改型,并可通過應
148、用程序或軟件更新實現安裝和調整圖形等功能。個性化設計趨勢明顯 尾燈可用來識別汽車品牌76資料來源: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Lucid Air伊比颯Ibiza奧迪A8寶馬X3大眾途觀時間尾燈里程碑1995年自由形式技術|捷豹S-Type1999年全球首次使用與LED相關的光導|寶馬5系2001年宏觀反射鏡|寶馬7系多級剎車燈|寶馬5系2005年尾部和方向指示燈的多色LED功能|大眾高爾夫升級版2006年首款全LED尾燈|凱迪拉克DTS首次應用3D異形導光板|雪鐵龍C4畢加索2008年交叉光導的首次應用|奧迪A32009年光幕技術:第一個完整的照明尾燈|標致308
149、CC2010年dgeLight技術結合光幕|福特S-Max2011年發光體技術|寶馬5系2013年采用鏡面隧道技術的尾燈/剎車燈|雪鐵龍P4畢加索2015年全LED尾燈帶順序轉向信號燈|奧迪A42017年首款采用OLED光源的尾燈|奧迪A82021年1.72m長的一體式infinity LED后組合燈|Lucid Air圖:代表性尾燈產品表:海拉尾燈里程碑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內飾燈|個性化趨勢與新技術結合 個性化趨勢與新技術相結合,為車內照明開辟新的可能性。自2001年以來,海拉在內飾燈方面的LED應用表現出色。內飾燈產品組合包括配備精密舒適電子設備的車燈、傳統小燈、車
150、內燈和車內閱讀燈、車頂模塊、用于營造色彩氛圍的車內照明系統,另外優化的光導技術完善了內飾燈產品組合。通過這一系列產品,海拉為汽車制造商提供了豐富的選擇,使其能夠利用內飾燈實現個性化的內飾設計。智能動感車內照明系統。海拉的全新室內照明概念可以間接地為未來的室內設計奠定基礎,能夠直接照亮輪廓,甚至實現廣域照明。該系統采用極薄設計,可以耦合多達4個高功率RGB LED。例如,該系統支持動態照明場景,可以將車輛內部變成白光辦公室,或者用柔和的色彩營造休息室氛圍。同時,照明解決方案與傳感器技術的交互為車輛帶來了更多的智能功能:智能照明模塊可以支持乘員與車輛之間的互動。個性化趨勢明顯 內飾燈產品種類細化7
151、7資料來源: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時間內飾燈里程碑1995年僅1顆LED導光符號照明的歐洲首個中央專利|沃爾沃1998年全球獨一無二的雷達罩生產專利工藝|奔馳S級2001年歐洲首次將光導技術應用于室內環境照明|寶馬7系2007年安裝空間優化的敞篷車LED車內閱讀燈|奧迪A4敞篷車2010年高架控制臺中的復雜光導技術|奧迪A82012年全景天窗和車門面板中的導光板|大眾高爾夫7|標致2082013年RGB-LED氛圍燈材質背光|歐寶亞當|路虎攬勝2014年RGB-LED環境照明和復雜的頭頂控制臺|寶馬X52015年OHC和地圖袖珍燈中的觸摸和接近感應|奧迪Q72017年矩陣式閱讀燈|奧迪A82
152、018年新一代RGB模組|奧迪A72020年動態環境照明實現歡迎和警告場景|奔馳S級車內頂燈頭頂控制臺環境照明資料來源: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表:海拉內飾燈里程碑圖:內飾燈產品組概覽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照明業務|力圖照明產品創新化圖:智能照明產品矩陣78前大燈尾燈車身照明室內照明SSL認證|高清系統FlatLight|MX后護罩格柵照明燈光投影前護罩天線罩柱面透鏡陣列外部信號和功能照明室內表面照明室內環境照明04 開發智能電動車時代的照明解決方案,顯著提升不同應用場景的互動性。佛瑞亞海拉推出的RGB LED尾燈,能夠基于紅、綠、藍三種原色創造出多達256種色彩的變化,
153、滿足迎賓、送別等場景的互動需求。同時深耕數字化照明領域,推動配光分辨率的持續提升,覆蓋從入門級到豪華級的所有車輛類別,通過智能控制每個芯片的LED像素,實現與安全性相關的照明功能。聚焦創新照明產品 實現用戶更好交互體驗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4.1 整體展望:并舉兩大戰略 深耕中國市場4.2 座椅業務:聚焦座椅模塊化、智能化方向4.3 內飾業務:追求內飾智能化發展4.4 照明業務:力圖照明產品創新化趨勢4.5 電子業務:整合海拉 電氣未來4.6 綠動智行業務:氫能革新 綠色未來4.7 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整合優
154、勢 全面覆蓋0479未來展望:業務創新引領未來 綠色智能雙輪驅動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802021年,佛吉亞與江西省豐城市正式簽約汽車電子全產業鏈項目2022年,電子業務獲得84億歐元的訂單量,占集團總訂單量的27%2023年,佛吉亞中國汽車電子全產業鏈項目正式開工,在江西豐城新建的歌樂汽車電子超級工廠正式啟用2018年,佛吉亞收購了江西好幫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完成對海拉控制股權的收購,并與海拉宣布合并后新集團命名為佛瑞亞2018年,佛吉亞收購了日本汽車導航系統制造商歌樂(Clarion)的大部分股權,并在日本建立了旗下第四大業務部門“歌樂汽車電子”2020年,佛吉
155、亞收購了加拿大初創公司IRYStecSoftware Inc.,布局感知顯示平臺(PDP)嵌入式軟件解決方案圖:電子業務發展歷程2024年,佛瑞亞參加了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24年消費電子展(CES),展示了以可持續移動出行為重點的創新成果,并摘得了“汽車技術與前沿出行”類別的四項創新大獎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歌樂電子和海拉電子合并 電子業務壯大 佛瑞亞收購歌樂,拓展電子業務:2019年4月,佛吉亞收購歌樂電子,組建第四個業務集團“歌樂汽車電子”,該業務集團主要重組Coagent Electronics(原分類于“內飾”業務)、Parrot Automotive和歌樂。電子業務加
156、速轉型:2020年,歌樂電子業務集團加速轉型,與雷諾集團宣布建立多品牌電子維修合作關系、收購加拿大歌樂電子公司Irystec Software Inc,并進行了全面整合,同時合并了Aptoide Automotive和長春佛吉亞旭陽顯示技術有限公司。2022年,歌樂電子和海拉電子合并為汽車電子事業部。海拉電子的生產和制造基地遍布全球,為佛瑞亞提供了77個研發中心,150,000名員工,其中包括來自40+個國家的35,000多名工程師。海拉電子有適用于電氣化各個階段的產品,從微型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傳感器到基于48伏輕度混合動力汽車的電力電子設備,再到用于全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全電
157、動汽車的高壓應用的電池電子設備。發展歷程|收購歌樂 海拉 壯大電子業務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三大核心生產線:收購歌樂電子后,電子業務從主要生產智能駕駛艙電子和軟件集成,轉變為三大核心生產線:顯示技術、駕駛艙電子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優勢互補整合,強化汽車電子業務:原來的汽車電子產品致力于打造數字駕駛艙,其中包括應用市場、顯示技術和駕駛艙電子設備等相關產品;海拉的汽車電子產品致力于打造汽車電氣化,其中包括電池管理、電源轉換、熱管理等相關產品。作為佛瑞亞電子業務集團的一部分,海拉在效率和電氣化、自動駕駛領域提供了關鍵產品,實現了優勢互補,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158、電子業務營收持續增長:2021年,佛吉亞的電子業務銷售額為8.4億歐元;收購海拉后,2022年佛瑞亞電子業務銷售額為35.2億歐元,同比+319.1%;2023年,佛瑞亞電子業務銷售額為41.1億歐元,同比+17.6%,融合后佛瑞亞的電子業務銷售額進一步加強。81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收購海拉 加強電子三大核心產業線圖:汽車電子營業收入(億歐元;%)業務內容產品汽車電子駕駛艙電子車載音響LSI導航系統信息娛樂系統汽車電視、電腦主動噪音控制顯示技術全數字音響技術產品汽車導航系統車載智能終端車端顯示屏高級駕駛輔助系統360全方位感知技術高性能雷達和攝像系統線控轉向和線控制動電子外后視
159、鏡eMirror技術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產品布局|三大核心產業線打造未來駕駛艙表:汽車電子業務04-100%0%100%200%300%400%0102030405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H1營業收入(億歐元;LHS)同比增長(%;RHS)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圖:數字駕駛艙電子產品矩陣82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應用商店顯示技術駕駛艙電子設備Aptoide應用市場智能調光和綠色HDR天際線沉浸式顯示AirVisionDisplays主動噪音控制遠程調諧器電子業務|產品功能覆蓋全面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
160、明83資料來源: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電池管理電源轉換熱管理高壓電池管理系統高壓DC/DC轉換器低壓DC/DC轉換器電源組48V高密度車載充電器UP5.0真空泵區域模塊其他12V鋰離子電池智能電池傳感器冷卻液控制中心水循環泵冷卻閥執行器氣候傳感器電機位置傳感器車身控制模塊電子業務|產品功能覆蓋全面圖:海拉汽車電氣化電子產品矩陣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84圖:佛瑞亞CES 2024創新大獎獲獎技術扎根本土研發 電子業務轉向電氣化 智能化 設立研發中心,佛瑞亞致力于本土化發展。佛瑞亞注重中國本土化發展,歌樂汽車電子事業部已在中國建立了5個研發中心,包括上海、佛山、廈門、重慶、
161、武漢。佛瑞亞汽車電子事業部(歌樂汽車電子、海拉電子)在中國擁有5,000名員工,包括1,200名工程師。2023年,該事業部在華銷售額達90億元,預計到2028年實現160億元的銷售目標。佛瑞亞在中國的主要客戶包括一汽大眾、北京奔馳、一汽紅旗、長安、沃爾沃、比亞迪、蔚來等國際以及自主品牌汽車制造商。業務轉型升級進行時,佛吉亞中國汽車電子全產業鏈竣工投產。2023年11月9日,佛吉亞中國在江西豐城新建的歌樂汽車電子超級工廠正式啟用,超級工廠致力于實現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的集成和綜合運用,成為佛瑞亞業務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標志佛吉亞中國汽車電子全產業鏈項目實現竣工投產。公司地點公司名稱研發方向佛
162、山佛吉亞歌樂電子(佛山)有限公司電子系統(車載智能終端、車載互聯終端等)廈門佛吉亞歌樂汽車電子(廈門)有限公司汽車音響、汽車導航儀、汽車電視、汽車電子重慶佛吉亞歌樂電子重慶研發總部車載娛樂系統、顯示屏、沉浸式音響、ADAS武漢佛吉亞歌樂汽車電子華中研發中心ADAS、座艙電子、顯示屏上海上海海拉電子有限公司電子、傳感器和執行器、能源管理廈門海拉(廈門)電氣有限公司汽車電子控制產品豐城佛吉亞歌樂電子(豐城有限公司)駕駛艙顯示器和自動駕駛的電子系統FlatLight|MXSkyline沉浸式顯示技術eMirror Safe UXLight Tile資料來源:佛吉亞中國,民生證券研究院電子業務|深度本
163、土化與全面戰略深化合作表:佛瑞亞在中國的汽車電子研發中心04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4.1 整體展望:并舉兩大戰略 深耕中國市場4.2 座椅業務:聚焦座椅模塊化、智能化方向4.3 內飾業務:追求內飾智能化發展4.4 照明業務:力圖照明產品創新化趨勢4.5 電子業務:整合海拉 電氣未來4.6 綠動智行業務:氫能革新 綠色未來4.7 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整合優勢 全面覆蓋0485未來展望:業務創新引領未來 綠色智能雙輪驅動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86資料來源:佛瑞亞整合報告,民生證券研究院時間重要事
164、件1992年佛瑞亞集團前身Ecia收購多家專注于排氣系統的公司包括法國的Tubauto和Eli chappement、德國的Leistritz Abgastechnik以及西班牙的Silenciadores PCG,成為歐洲排氣系統領導者1999年 與PSA Group共同研發柴油微粒過濾器2000年 收購美國公司AP Automotive Systems,成功進入北美市場2002年 收購韓國排氣系統公司Daeki2003年 收購韓國公司Chang Heung Precision2008年 在中國成立佛吉亞(蕪湖)排氣系統有限公司2009年 收購美國大型排氣系統零部件供應商EMCON Tech
165、nologies LLC2016年 佛吉亞排放控制技術系統更名為“綠動智行系統”2018年 收購瑞士公司Hug Engineering的100%股權,用于超高功率引擎的排氣凈化2019年 與米其林和 Stellantis 的合資創立Symbio,整合氫燃料電池業務2021年 與雷諾集團宣布將就氫燃料輕型商用車的儲氫系統展開合作2021年 完成對中國儲氫瓶制造商沈陽斯林達安科新技術有限公司的收購2023年 出售部分歐美商用車尾氣處理業務給康明斯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致力于排氣控制,技術全球領先。佛瑞亞綠動智行業務專注于商用車和乘用車排氣控制系統的研發及配套服務,旨在減輕排氣系統重
166、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再利用能源,并降低排氣噪音,以確保汽車尾氣排放符合更嚴格的環保標準。佛瑞亞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為客戶提供高效、環保的解決方案。針對綠動智行業務,佛瑞亞目前在全球擁有74個工業基地和7個研發中心,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具備強大的全球供應鏈和技術支持能力。04全球布局與多維協同 助力市場競爭表:綠動智行業務發展歷程圖:綠動智行業務全球布局業務發展歷程|全球領先的排氣控制技術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87資料來源:佛瑞亞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營業收入整體穩定 市場競爭領先地位穩固圖:綠動智行業務營業收入(億歐元;%)不斷擴展業務,推動營業收入穩步增長。
167、2012-2019年,佛吉亞積極推動業務擴張,綠動智行業務營業收入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從1.5億歐元增長到5.3億歐元,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CAGR為20.1%。2020年,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下市場需求驟降,綠動智行業務營業收入下降至2.0億歐元,同比-61.8%。2021年,全球經濟回暖,綠動智行業務營業收入擺脫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有所上升,同比+93.9%。2023年綠動智行業務營收3.8億歐元,主要得益于大眾、斯特蘭蒂斯和福特的業務增長。業務表現|業務擴張推動營業收入穩步提升-80%-40%0%40%80%120%012456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
168、820192020202120222023營業收入(億歐元;LHS)同比增長(%;RHS)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88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提升空氣質量選擇性催化還原(SCR)BlueBox技術用于柴油發動機排放的后處理電加熱催化劑(EHC)滿足對污染物更嚴格的排放法規汽油顆粒過濾器(GPF)減少GDI發動機的細顆粒物聲學優化電動閥(EAV)降低10-15dB的低頻聲學效果消音器縮小30%減少5-10L無共振管(RFP)微穿孔貼片輕量化解決方案,相同聲學性能的情況下,可減輕多達 3 公斤重量二氧化碳減排緊湊型排氣熱能回收系統(EHRS)適合混動汽車,使其更頻繁
169、地以電動模式運行提高燃油經濟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插電式混動汽車減排方案最大限度地減小排氣系統的尺寸實現更清潔、更安靜的性能氫罐完整儲氫系統智能油罐系統垂直存儲系統水平存儲系統組合式倉儲系統多腔罐系統MEGC(多元氣體容器)適應性高壓罐燃料電池堆系統低溫儲罐IV型中小型復合罐XL IV型復合材料儲罐III型復合材料儲罐儲氫系統氫燃料電堆系統零排放解決方案超低排放解決方案圖:綠動智行解決方案及產品簡介綠動智行業務解決方案|助力可持續發展 實現碳中和目標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89資料來源:佛瑞亞公眾號,民生證券研究院 重視本地研發,提升市場適應性。佛瑞亞綠動智行事業部在中國的發展
170、過程中,展現了其高度重視本土化研發及對中國市場需求的適應能力。早在2006年,佛吉亞就已經在上海成立研發團隊,適應本土市場。通過在上海和長春設立研發中心,綠動智行業務成功實現服務的本地化和高效化,形成了覆蓋全國的研發網絡。2021年,佛吉亞完成對沈陽斯林達安科新技術有限公司的收購。通過收購斯林達安科以及其獲得的IV型儲氫瓶生產許可證,佛瑞亞布局中國氫能源出行市場。2024年2月,佛吉亞(上海)氫能投資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建立一條年產1,000套儲氫系統的裝配線,主要生產和研發儲氫產品,加速推動尖端儲氫系統產品組合的研發和生產以及與國內氫能產業鏈上下游的密切合作,佛瑞亞進一步拓展其在華氫能業務。時
171、間重要事件戰略意義2006年在中國成立本土研發團隊適應本土市場快速發展的需求,加大本土研發建設投入2011年佛吉亞中國綠動智行系統研發中心于上海成立致力于從事乘用車及商用車排放系統產品和技術的研發2013年佛吉亞中國綠動智行事業部成立亞太創新研發團隊聚焦區域內客戶的需求,承擔本土化研究2017年綠動智行系統亞太中國總部和中國研發中心在上海落成涵蓋輕型乘用車的技術研發及試驗、商用車的技術研發及試驗、中國區和亞太區產品工藝工業化創新(PPIC)等研發服務2021年完成對中國儲氫瓶制造商斯林達的收購進一步賦能中國氫能源出行市場的發展2022年 將研發中心從上海延伸至長春更好地為北部地區的客戶提供研發
172、及創新服務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長春北京煙臺、青島南京、上海、寧波、慈溪長沙、南昌成都、重慶武漢深耕本土需求 創新綠色出行技術圖:中國發展綠動智行業務的工業園區分布表:綠動智行業務在中國的發展在華布局|本土創新與市場適應的協同推進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90資料來源:佛瑞亞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布局氫能市場 實現從超低排放到零排放的業務轉變 致力于成為全球氫能領域領導者,佛瑞亞設定一系列綠動智行業務戰略目標。自2018年起,佛瑞亞已投資超4億歐元用于氫能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未來十年,佛瑞亞將開發更多適用于乘用車、商用車、物流和工業等不同應用場景的儲氫解決方案,以滿
173、足市場需求。預計到2030年,結合Symbio業務,綠動智行業務將實現35億歐元的銷售額,其市場份額從現在的26%增加到30%。到2025年,佛瑞亞內燃機相關產品的銷售額在整個集團中的銷售占比將減少至10%。佛瑞亞積極推進與多家知名企業的戰略合作,為未來氫能發展鋪路。2021年,佛瑞亞與液化空氣集團簽署協議,共同開發車載液氫儲存系統,目標是到2030年燃料電池車的產量達到250萬輛。此外,佛瑞亞還積極參與零排放綠動峽谷項目,為其提供大容量儲氫壓力容器,預計到2024年將部署1,200輛燃料電池汽車和20座加氫站。佛瑞亞將繼續通過合作擴展市場,為實現2045年碳中和目標積極推進零排放業務發展。圖
174、:佛瑞亞儲氫系統圖:氫燃料電堆系統綠色智行業務|從傳統能源到氫能源 全面推進零排放戰略目標04資料來源:佛瑞亞公眾號,民生證券研究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目錄C O N T E N T S4.1 整體展望:并舉兩大戰略 深耕中國市場4.2 座椅業務:聚焦座椅模塊化、智能化方向4.3 內飾業務:追求內飾智能化發展4.4 照明業務:力圖照明產品創新化趨勢4.5 電子業務:整合海拉 電氣未來4.6 綠動智行業務:氫能革新 綠色未來4.7 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整合優勢 全面覆蓋0491未來展望:業務創新引領未來 綠色智能雙輪驅動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收購海拉,佛瑞亞
175、提升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實力。2022年1月,佛吉亞收購海拉,重組后的佛瑞亞新增了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業務,即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提供一系列全面和綜合的服務和支持。佛瑞亞通過獨立后市場(Independent Aftermarket)、車間解決方案和特殊應用業務部門,提供涵蓋車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和 支 持。2022年,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業務營收9.0億歐元,2023年增長至10.7億歐元,同比+18.2%。為適應電動汽車市場的獨特需求,佛瑞亞通過其子公司HELLA Gutmann Solutions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高壓電池提供健康檢查,幫助用戶保持車輛價值并延長其使用壽命。通過收購海拉、整合生
176、命周期解決方案業務,佛瑞亞不僅在業務擴展和市場適應方面展現其強大的競爭力,也在推動資源利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92資料來源:海拉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業務亮點歐洲獨立汽車零部件貿易的頂級合作伙伴專注于照明、電氣、電子和制動系統的高性能產品適用于 40,000 多種車型的高規格車間裝備智能工作大燈可通過給定的車輛智能單獨控制,無需對現有布線進行調整在商用車領域(DAF卡車)的全LED尾燈中,引入動態轉向燈技術在物料搬運客戶細分市場中引入雷達技術研發地5 個開發地點(包括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生產基地9 個生產地點(包括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和澳大利亞)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特殊應用業務部
177、門售后部門售后范圍包括約42,000種備件、易損件和配件專注診斷,廢氣測試,照明調整,系統測試等服務開 發 耐 用 和 模 塊 化 的 產品,以延長車輛壽命和提高可修復性,幫助客戶同時滿足環境法規和運營需求車間解決方案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診斷能力,提高車間效率資料來源:佛瑞亞整合報告,民生證券研究院整合海拉優勢 強化生命周期解決方案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業務基本情況圖: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業務分類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整合化發展 追求生命周期全覆蓋04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證券研究報告投資建議05.93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復盤:座椅起家、并購崛起、全球擴張 造就世界汽
178、車零部件巨頭佛瑞亞 佛瑞亞以座椅業務起家,隨后依靠多次成功的收并購實現全球化擴張和產品線擴充,發展為世界頂級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我們認為其核心成功原因為:1)果斷的收并購決策:佛瑞亞最初主營業務為汽車座椅,隨后在1992年前后通過收并購成功進入汽車排氣領域,成為歐洲排氣系統的領導者,之后繼續通過收并購開拓更多業務板塊,包括內飾、汽車電子、照明等,一躍成為世界前列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成功的收并購使得業務板塊變得多元化,還增強了公司間、業務間的協同;2)全球化戰略:佛瑞亞在全球超過三十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三百多個自己的生產、研發或管理地點,致力于根據不同業務部門的產品特點組織研發、生產及銷售,從而在全球范
179、圍內創造互聯價值;3)加強研發投入,掌握多項核心技術:佛瑞亞掌握多項滿足客戶需求的核心技術,并對于產品技術研發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加強研發支出,研發費用從2011年的7.6億歐元持續上升至2023年的22.0億歐元,研發費用率在2020年后均維持在8%左右;4)產品優勢:佛瑞亞注重技術優勢向產品優勢的轉化,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增強產品的可持續性、安全性、交互性,適應低碳生產、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同時也能滿足市場需求,為駕駛員、乘客提供安全、舒適、數字化的體驗。0594投資建議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投資建議海外巨頭享先行紅利,早已完成崛起。海外零部件巨頭崛起得益于兩點:1)起步早,技術
180、好:諸多海外零部件巨頭已有百年歷史,在多次汽車變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技術積淀深厚;2)整車行業集中度提升帶動零部件供應商崛起:伴隨著多輪行業洗牌,部分優質整車廠脫穎而出,帶動了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崛起。電動智能變革,國產零部件加速崛起。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歐美日整車廠占據主導地位,外資/合資品牌在銷量、利潤率及配套穩定性均具備明顯優勢,但突破難度非常之高,僅有少數自主零部件供應商能夠切入,國產替代緩慢。而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整車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新玩家和比亞迪等傳統自主品牌抓住變革機遇加速搶占份額,重塑整零關系,供應鏈更為扁平化、快速,并探索Tier0.5級
181、的合作模式,具備高性價比和快速響應能力的優質自主供應商有望借機崛起,從Tier 2/3升級為Tier 1/0.5,從單品到總成,量價齊升,從中國到全球,最終成為全球零部件巨頭。通過借鑒海外巨頭的成長歷程,優質賽道(單車配套價值大+競爭格局好)+優質客戶(量大+合理利潤)將孕育大公司:技術驅動型:以博世、法雷奧、李爾、米其林為典型代表,專注于動力總成、底盤電子、視覺系統、輪胎輪轂等高附加值賽道,用前瞻技術驅動多次行業變革,國內具備類似基因的包括伯特利(線控底盤)、經緯恒潤/德賽西威/科博達(汽車電子)、星宇股份(車燈)、福耀玻璃(汽玻)、上聲電子(聲學)、雙環傳動(齒輪)、光峰科技(車載顯示)、
182、文燦股份/愛柯迪(一體化壓鑄)、賽輪輪胎/森麒麟(輪胎)等;依附崛起型:以相對封閉的日系和韓系供應商和麥格納、安波福(原德爾福)為典型代表,綁定豐田、現代起亞、通用等車企共振崛起,國內具備類似基因的包括綁定特斯拉的拓普集團、新泉股份、旭升集團等。并購壯大型:以大陸為典型代表,專注深耕成為某細分領域龍頭,再通過并購切入其他細分領域,國內具備類似基因的包括繼峰股份(座椅)、保隆科技(傳感器)、岱美股份(內飾)、中鼎股份(機械件及密封件)等。0595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證券代碼證券簡稱市值(億元,截至20240810)產品客戶2023年收入(億元)2023年歸母凈利潤(億元)核心
183、邏輯600660.SH福耀玻璃1,149汽車玻璃豐田、大眾、通用汽車、福特、現代33256全球領先的汽玻龍頭601689.SH拓普集團575NVH 減震、內外飾、輕量化車身、智能座艙部件、熱管理、底盤系統、空氣懸架、智能駕駛系統特斯拉、通用、吉利、RIVIAN、蔚來、小鵬、理想、比亞迪、吉利新能源、賽力斯19722綁定特斯拉,八大產品線加速開拓002920.SZ德賽西威483座艙控制器、域控制器、高級輔助駕駛ADAS等吉利、長城、廣汽、上汽通用、長城、上汽乘、蔚來21915綁定英偉達,域控加速成長601058.SH賽輪輪胎410輪胎比亞迪、Vinfast、后市場26031摩洛哥產能釋放+全球配
184、套業務持續拓展601799.SH星宇股份346車燈,LEB和智能大燈南北大眾、一汽豐田、蔚來、理想、小鵬10211車燈智能升級,新勢力客戶加速開拓002984.SZ森麒麟225輪胎德國大眾、雷諾、stellantis、廣汽埃安等、后市場7814新產能持續釋放、全球化第二階段+液體黃金有望帶動品牌力提升603596.SH伯特利224轉向節、控制臂等輕量化產品;EPS、線控制動、轉向器等底盤系統通用汽車、上汽通用、長安福特、沃爾沃、吉利、奇瑞、長安、理想、蔚來、小鵬759高階智駕必備,發力線控底盤603786.SH科博達190燈控、電機控制、電子電器、車身域、底盤控制系統大眾、比亞迪、小鵬、理想、
185、寶馬、奧迪、Stellantis、戴姆勒、福特466汽車電子稀缺標的,域控加速開拓603179.SH新泉股份189內外飾:主副儀表板、門板、立柱等特斯拉、理想、比亞迪、廣汽新能源、吉利、長城、蔚來、極氪1068深度綁定特斯拉,全球化加速002472.SZ雙環傳動174乘用車齒輪、RV、諧波減速器采埃孚、PSA、比亞迪、廣汽集團、蔚然動力、日電產、舍弗勒、匯川、博格華納818精密傳動龍頭,機器人關節加速成長000887.SZ中鼎股份146推動空氣懸掛系統、輕量化底盤系統、流體管路系統寶馬、沃爾沃、奧迪、大眾、吉利、小鵬和理想17211汽車底盤龍頭,積極推動海外技術國內落地603730.SH岱美股
186、份144內飾,頂棚、遮陽板、頂棚中央控制器通用、福特、奔馳、寶馬、德國大眾、Stellantis、特斯拉、Rivian、豐田、本田、理想、蔚來、小鵬597由頂棚到內飾集成,海外先發優勢明顯002906.SZ華陽集團128汽車電子、精密壓鑄、LED照明、精密壓鑄長安福特、北京現代、VinFast、長城、長安、吉利、廣汽、北汽、比亞迪、奇瑞、東風乘用車、紅旗、賽力斯、蔚來、理想、小鵬715座艙電子龍頭,發力CMS業務603997.SH繼峰股份143座椅頭枕,乘用車座椅、移動中控系統和扶手一汽大眾、奧迪、特斯拉、蔚來、理想2162國產座椅加速突破600933.SH愛柯迪124鋁合金精密壓鑄件法雷奧、
187、博世、麥格納、耐世特、采埃孚、蔚來、小鵬、理想609壓鑄隱形龍頭,墨西哥出海加速002126.SZ銀輪股份130熱管理產品(空調箱模塊、電池水冷板、芯片冷卻系統、PTC加熱器等)福特、通用、寶馬、雷諾、戴姆勒、康明斯、沃爾沃、保時捷、蔚來、小鵬、零跑、吉利等1106熱管理核心標的,工業用/民用市場有望打開第三成長曲線603305.SH旭升集團89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特斯拉、北極星、長城汽車、采埃孚、賽科利、寧德時代、理想、蔚來、小鵬、零跑等487輕量化平臺型公司,受益馬斯克產業鏈688326.SH經緯恒潤-W82智能駕駛電子產品、研發服務及解決方案、高級別智能駕駛整體解決方案一汽、吉利、上汽、廣汽
188、47-2平臺型汽車電子公司603348.SH文燦股份69一體化壓鑄車身件蔚來、比亞迪、賽力斯、著名鋰電池制造商511一體化壓鑄領導者,受益電動化688007.SH光峰科技69車載顯示、車燈、AR-HUD 比亞迪、賽力斯、北汽新能源、某國際品牌車企221激光顯示龍頭,車載放量603197.SH保隆科技61TPMS、汽車金屬管件、氣門嘴、傳感器、空懸系統豐田、大眾、奧迪、保時捷、現代起亞、寶馬、奔馳、通用、福特、日產、本田、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零跑594空懸+傳感器放量,域控加速開拓688533.SH上聲電子35聲學解決方案:揚聲器+獨立功放+AVAS蔚來、理想、華為金康、比亞迪等232揚聲
189、器+獨立功放+AVAS,新勢力客戶帶來高彈性投資建議0596資料來源:Marklines,各公司官網,iF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注:以上公司按照截至2024年8月10日的市值排序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證券研究報告風險提示06.97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全球乘用車行業銷量不及預期:若整體汽車行業景氣度低迷,汽車銷量可能不及預期;客戶拓展不及預期:若推薦公司客戶開拓不及預期,相應產品車型配套進程可能放緩,量產進度可能不及預期;全球化進展不及預期:自主零部件企業海外訂單拓展不及預期;海外競爭加??;海外工廠管理不及預期;海外政策變化等;智能化滲透率提升不及預期:
190、智能化正處于發展初期,若受制于成本、技術等因素,后續滲透率提升可能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會對零部件企業利潤造成影響,后續零部件業績兌現度可能不及預期。匯率波動風險:公司加大海外建廠、開拓海外市場多以當地幣種或美元核算,未來海外市場及匯率的走勢不確定性較高,后續海外業務收入可能不及預期。0698風險提示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中文英文名詞解釋駕駛輔助系統ADAS利用安裝于車上的各式各樣的傳感器,在第一時間收集車內外的環境數據,進行靜、動態物體的辨識、偵測與追蹤等技術上的處理,從而能夠讓駕駛者在最快的時間察覺可能發生的危險,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動安全技術
191、電子車身穩定裝置ESP車身電子穩定裝置(ESP)是對旨在提升車輛的操控表現時,有效地防止汽車達到其動態極限時失控的系統或程序的通稱制動防抱死系統ABS在汽車制動時,自動控制制動器制動力的大小,使車輪不被抱死,處于邊滾邊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狀態,保證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最大燃料電池車FCV一種用車載燃料電池裝置產生的電力作為動力的汽車。車載燃料電池裝置所使用的燃料為高純度氫氣或含氫燃料經重整所得到的高含氫重整氣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利用復雜的算法、模型和規則,從大規模數據集中學習,以創造新的原創內容的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化前照燈系統SSL|HD基于矩陣式LED技術的高分辨率前照燈,通過對每個芯
192、片多達25,000個LED像素的智能控制,實現了全新的、與安全性相關的照明功能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指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利用還原劑(如氨氣、液氨、尿素)來“有選擇性”地與煙氣中的氮氧化物反應并生成無毒無污染的氫氣和水電加熱催化劑EHC一種通過電加熱來提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劑系統。主要應用于汽車尾氣處理系統中,加速催化劑在冷啟動時的升溫,減少有害排放物的排放汽油顆粒過濾器GPF一種安裝在汽油發動機排放系統中的陶瓷過濾器,可以在微粒排放物質進入大氣之前將其捕捉,然后在一定條件下燒毀微粒燃油缸內直噴式發動機GDI一種將燃油直接噴射到氣缸內的燃燒技術的簡稱。與傳統的多點電噴技術相比,GDI能夠更有效地利用
193、燃油,從而提升動力性能和降低油耗多元氣體容器MEGC一種用于儲存高壓氣體的設備,其通常由多個高壓氣瓶組成,以在高溫和高壓的環境中運輸和貯存液化氣、壓縮氣體和其他一些危險化學品等緊湊型排氣熱能回收系統EHRS排氣熱能通過整合在排放管線上的氣體/液體交換器進行回收。近3千瓦能量被輸送到發動機冷卻系統,用來加熱發動機和駕駛艙無共振管RFP利用沿排氣尾管放置的微穿孔材料來消除共振,為共振器提供更為輕量化的選擇電動閥EAV電動閥使用電能作為動力來接通電動執行機構驅動閥門,實現閥門的開關、調節動作自適應大燈ADB智能遠光燈系統,自動調整燈光照射區域避免產生眩光超寬帶技術UWBUWB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無線通信
194、技術。它通過對具有很陡上升和下降時間的沖激脈沖進行直接調制,使信號具有GHz量級的帶寬RGB燈RGB LED一種能夠發出多種顏色光的發光二極管,它結合了紅色、綠色和藍色三種基礎顏色的LED芯片中央高位剎車燈CHMSL當剎車系統工作時,中央高位剎車燈要向后方司機提供明顯確切的信息,告訴他們必須放慢車速隨動轉向大燈AFS Lighting根據汽車方向盤角度和行駛速度等,對大燈進行動態調節,適應當前的轉向角固態照明SSL使用固態電子元件,即半導體元件,例如發光二極管、有機發光半導體及高分子發光二極管等作為光源的照明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LSI指含邏輯門數為100門9999門(或含元件數1,000個99,
195、999個),在一個芯片上集合有1,000個以上電子元件的集成電路感知顯示平臺PDP應用感知和生理學顯示處理技術的軟件平臺,可優化座艙顯示系統的用戶體驗資料來源:Marklines,民生證券研究院表:本篇報告常用名詞解釋99附錄:名詞解釋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登記為注冊分析師,基于認真審慎的工作態度、專業嚴謹的研究方法與分析邏輯得出研究結論,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并對本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研究人員的研究觀點,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研究人員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
196、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僅供本公司境內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僅為參考之用,并不構成對客戶的投資建議,不應被視為買賣任何證券、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及建議并未考慮個別客戶的特殊狀況、目標或需要,客戶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不應單純依靠本報告所載的內容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而導致的任何可能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是基于已公開信息撰寫,但本公司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
197、載的資料、意見及預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且預測方法及結果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性。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刊載的意見、預測不一致的報告,但本公司沒有義務和責任及時更新本報告所涉及的內容并通知客戶。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附屬機構可能持有報告中提及的公司所發行證券的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咨詢服務等相關服務,本公司的員工可能擔任本報告所提及的公司的董事??蛻魬浞挚紤]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勿將本報告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依據。若本公司以外的金融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金融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該機構的客戶應聯系該機構以交易本
198、報告提及的證券或要求獲悉更詳細的信息。本報告不構成本公司向發送本報告金融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不會因任何機構或個人從其他機構獲得本報告而將其視為本公司客戶。本報告的版權僅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進行翻版、轉載、發表、篡改或引用。所有在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除非另有說明,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本公司版權所有并保留一切權利。免責聲明:評級說明:分析師聲明:投資建議評級標準評級說明以報告發布日后的12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其中:A股以滬深300指數為基準;新三板以三板成指或三板做市指數
199、為基準;港股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股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普500指數為基準。公司評級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15%以上謹慎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5%15%之間中性相對基準指數漲幅-5%5%之間回避相對基準指數跌幅5%以上行業評級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5%以上中性相對基準指數漲幅-5%5%之間回避相對基準指數跌幅5%以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00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證券研究報告THANKS 致謝民生證券研究院:上海: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明路8號財富金融廣場1幢5F;200120北京: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8號民生金融中心A座18層;100005深圳: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6001號太平金融大廈32層05單元;518026101民生汽車研究團隊:分析師崔琰執業證號:S0100523110002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