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物資再生協會-回收價值鏈與體系化競爭.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13 物資再生協會-回收價值鏈與體系化競爭.pdf(2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鋰電回收價值鏈與體系化競爭鋰電回收價值鏈與體系化競爭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分會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分會王德闖王德闖2023.10.262023.10.26體系化競爭03行業現狀01價值鏈體系02目錄目錄CONTENTSCONTENTS04協會工作推動1.11.1 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雙碳背景下,汽車電動化是交通行業綠色轉型的必經之路,電動汽車普及趨勢已形成。我國是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一、行業現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 截至9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銷售保有量達182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5%。8月份銷量市場占有率達到32.8%,今年全年滲透率有
2、望達36%。連續8年全球銷量第一,2022年全球銷量占比超過60%。2020年之后,銷量增速明顯,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600萬輛,同比增長近1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05101520253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萬輛)滲透率1.21.2 新能源電池退役量將迎來高峰新能源電池退役量將迎來高峰一、行業現狀預計未來5年,動力電池退役量將迎來爆發增長,綠色回收處置問題迫在眉睫預測,截止2025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將達78萬
3、噸33386083132142202844597895020406080100120140160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2026年GWH萬噸1.3 1.3 動力蓄電池產量和裝機量分析動力蓄電池產量和裝機量分析2022年國內動力電池產量、裝機分別為541.6、294.6GWh,同比分別增長147%、91%。1-9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255.7GWh,累計同比增長32.0%。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81.6GWh,占總裝車量31.9%,累計同比增長5.7%;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173.8GWh,占總裝車量68.0%,累計同比增長49.4%。5762.263.6154
4、.5294.693.4117.3138.6293.7503.70100200300400500600201820192020202120222018-2022年中國及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趨勢中國 全球動力型鋰電69%消費型鋰電20%儲能型鋰電11%動力型鋰電消費型鋰電儲能型鋰電2022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種類占比一、行業現狀1.41.4 回收體系布局回收體系布局一、行業現狀 前四批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中部地區梯次利用企業 廣東省 9家 江蘇、湖南、天津各4家 河南、安徽、上海各3家 河北、湖北、江西重慶各2家 北京、福建、吉林四川、浙江、貴州各1家再生利用企業 湖南 7家 江西5
5、家 廣東、安徽各3家 河北、湖北福建、浙江各2家 甘肅、貴州、河南吉林、江蘇、天津各1家綜合利用企業 浙江 3家 江西2家 貴州、陜西上海各1家共8家共32家共44家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山西、寧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廣西、海南等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山西、寧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廣西、海南等11個省區尚未有企業入圍工信部“白名單”。個省區尚未有企業入圍工信部“白名單”。1.5 1.5 資本加速布局,回收規劃產能過剩嚴重,退役電池供不應求資本加速布局,回收規劃產能過剩嚴重,退役電池供不應求一、行業現狀前四批符合規范條件企業累計再生利用
6、產能約120萬噸,梯次利用產能約50萬噸區域分布看,江西、浙江、湖南再生利用產能較高,廣東、江蘇、上海梯次利用產能較高江西湖南浙江廣東湖北江蘇安徽上海貴州天津福建陜西河北山東河南吉林四川地區規范條件企業規劃產能再生利用梯次利用綠色發展回收主體回收模式分析特 點生產企業由動力電池生產商和電動汽車生產商的銷售服務構建;電動汽車生產商、銷售商和消費者用戶配合電池回收?;厥掌髽I熟悉自己產品、回收技術難度小、成本低,但單個企業的回收能力有限,回收渠道少、資金壓力大等。行業聯盟由行業內的動力電池生產商、電動汽車生產商或電池租賃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專門的回收組織,負責動力電池的回收。這種模式影響力大,覆蓋范圍廣
7、,回收渠道多,同時對企業的協同合作要求高,目前體系尚未完善。第三方回收企業部分電池生產商把回收業務委托給第三方企業進行經營,或者部分小作坊式企業自主回收廢舊電池。需要第三方企業獨立構建回收網絡,存在運輸、存儲、產品再銷售的難題,且回收技術性較差,再制造電池的質量難以保障。1.6 1.6 國內動力電池回收商業模式國內動力電池回收商業模式一、行業現狀1.7 1.7 行業痛點和難點行業痛點和難點退役量23萬噸9政策不清晰資質、安全、環保、財稅相關政策亟待完善市場價格亂終端貨源散倉儲管理難種類繁、形態雜、計價方法多,前段市場價格混亂。個體、維修點、回收站、運營商,終端貨源小散亂品類繁多,難盤點一、行業
8、現狀渠道不規范,渠道不規范,不成熟不成熟退役電池流向很不規范,存在不正規的渠道,退役電池流向很不規范,存在不正規的渠道,廢舊電池價格虛高的現象層出不窮廢舊電池價格虛高的現象層出不窮2.1 2.1 循環利用前景廣闊,電池回收行業未來可期循環利用前景廣闊,電池回收行業未來可期綠色發展電池循環利用的應用場景廣泛,可以用于數碼、低速車、兩輪車、物流車、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鋰電池出貨655GWh,同比增長100%。其中,動力電池市場出貨480GWh,同比增長超100%;儲能電池出貨量130GWh,同比增長170%。未來行業為萬億級賽道。新能源汽車銷量(萬輛)及電動化滲透
9、率(%)1302103004304808501010125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22202320242025儲能動力2022-2025年中國鋰電池出貨及預測(GWh)二、價值鏈體系2.2 2.2 共建共享共建共享健康可持續的價值鏈健康可持續的價值鏈二、價值鏈體系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形成穩定持久的盈利模式??缙髽I的信息互聯和產業合作是未來企業發展的根本途徑雖然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鏈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且退役電池的流向很不規范,存在不正規的渠道,廢舊電池計價方法比較混亂。2.4 回收價值鏈的彈性、韌性和包容性二、價值鏈體系構建循環回收企業作為鏈接動力電池
10、企業/整車企業和材料企業必要的一環,需要打通上下游的完美串聯,建立健康可持續的、具有彈性、韌性和包容性的價值鏈,建立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長期戰略的重要價值。高效聯動、融合創新高效聯動、融合創新回收企業現狀回收企業現狀2020年新增動力電池回收企業4601家,其中小微企業3556家,占比77.29%;注銷458家,其中小微企業占比79.47%。2021年新增動力電池回收企業22802家,其中小微企業18333家,占比80.4%;注銷3221家,其中小微企業占比82.49%。2022年新增動力電池回收企業39531家,其中小微企業31033家,占比78.5%;注銷2695家,其中小微企業占比77.
11、29%。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2020年2021年2022年新增企業小微企業注銷企業三、體系化競爭隨著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壁壘不斷增加,率先搶占賽道的重點企業將繼續擴大與鞏固其市場格局,而無法隨著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壁壘不斷增加,率先搶占賽道的重點企業將繼續擴大與鞏固其市場格局,而無法突破行業壁壘的微小企業和新進企業將面臨淘汰出局,最終產業的突破行業壁壘的微小企業和新進企業將面臨淘汰出局,最終產業的集中度集中度將有所提高。將有所提高。三、體系化競爭強化回收體系化布局是應對行業競爭的必然選擇未來行業發展,一定是全國乃至全球這個大藍海
12、,而在更大舞臺上競爭,將不僅僅是市場的爭奪、技術的對抗,而是一個體系化的競爭。初期(2020年前)成長期(2021-2025年)競爭期(2026-2029年)成熟與割據期(2030-2035年)有話語權的回收渠道和網絡建設清晰的回收商業模式回收處置技術的提升資本投入和環保技術的提升區域布局能力異地處置、跨區域運輸行業初期看渠道資源,競爭期看工藝技術,成熟期綜合布局能力和協同能力。政府主導,市場為輔,推動產業發展政策以及市場體系從無到有三、體系化競爭競爭格局新興企業市場占有率較大。這些企業通常在生產規模和技術方面相對比較薄弱,競爭優勢主要在價格上,而較大規模的企業則可靠設備、技術與服務進行優勢體
13、現??缧袠I大型企業市場占有率較高。這些企業在金融、物流、印刷等領域均有一定實力,依托強大的資本和市場優勢,入侵鋰電回收領域,在技術、裝備和服務上占有明顯優勢,市場占有率逐漸增加??偟膩碚f,鋰電池回收正成為一個政府導向明顯、眾多企業參與的新興行業,隨著行業發展日漸規范,將會出現新一輪的洗牌,以新興企業和大企業為主要競爭群體的市場將逐漸被優勝劣汰,行業競爭形勢相對比較嚴峻。而在這一過程中,擁有渠道和技術優勢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目標與愿景:構建具有一流創新能力以及高度集約、高效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化集群。4.1 4.1 構建高效聯動、融合創新產業化集群產業集群將產業集群將凝聚各方能量形成合力
14、,構建凝聚各方能量形成合力,構建以新融合發展為內涵,以數據為載體,以以新融合發展為內涵,以數據為載體,以技術為動力,產業融合、資源融合、技術技術為動力,產業融合、資源融合、技術融合、功能融合、信息融合的大產業鏈模融合、功能融合、信息融合的大產業鏈模式,規范和維護良性的市場環境,充分發式,規范和維護良性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大數據在商業領域的積極作用,推動產揮大數據在商業領域的積極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融合。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融合。四、工作推動綠色發展已與全國行業企業共簽署200余份新能源動力蓄電池回收產業戰略合作備忘錄。四、工作推動4.2 4.2 共建回收共享網點共建回收共享網點針對回收
15、服務網點建設成本針對回收服務網點建設成本投入大、利用率低、規范性投入大、利用率低、規范性難保障等問題,通過共建共難保障等問題,通過共建共享模式完成低成本、高成效享模式完成低成本、高成效的回收服務網點建設。的回收服務網點建設。四、工作推動綠色發展4.3 4.3 啟動啟動了了“動力蓄電池回收拆解處置專項技術人才動力蓄電池回收拆解處置專項技術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工程2019年與工信部合作開發了“動力蓄電池回收拆解處置”專項技術課程,并獲得工信部教育與考試中心批準的行業內唯一“工業和信息化人才培養工程培訓基地”。啟動了“動力蓄電池回收拆解處置專項技術人才”培養工程。目前已有千余人參加了培育計劃。四、工作
16、推動4.4 4.4 中國鋰電池回收利用采購經理人指數(中國鋰電池回收利用采購經理人指數(CLR-PMI)中國鋰電池回收利用采購經理指數(CLR-PMI),是通過對鋰電池回收利用企業采購經 理的月度調查結果統計匯總、編制而成的指數,它涵蓋了企業采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是監測鋰電池回收市場的前瞻性指標,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中國鋰電池回收利用產 業采購經理指數 LR-PMI 以 50%作為產業經濟活動強弱的分界點,CLR-PMI 高于 50%時,反映 產業經濟擴張;低于 50%,則反映產業經濟收縮。涉及鋰電池回收與利用產業的 3 大類型企業,150 家企業樣本,后續樣本不斷擴充,以使得樣本
17、代表性不低于 80%。打粉廠(80 家),濕法冶煉企業(70 家)采購經理調查采用 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樣方法,以制造業行業大類為層,行業樣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層內樣本使用與企業 主營業務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四、工作推動幾點建議1、確立、定位產業鏈角色;明確自身的重點業務及方向;2、形成具有一定話語權的回收體系是進入本行業的基本前提條件;3、開發建設一條解決多類型、多規格自動化拆解線(實現電池的智能、柔性、精細、高效拆解,實現多規格電池兼容性拆解);4、打造動力電池材料閉環回收與梯次利用的創新合作模式,實現回收產業鏈拆解冶煉一體化;5、建立安全、環境信息監控管理系統,全流程三廢控制;鋰電回收眾勢所趨鋰電回收眾勢所趨渠道渠道+技術將是企業在未來行業競爭中核心競爭力技術將是企業在未來行業競爭中核心競爭力謝謝!謝謝!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分會 王德闖 13717816877個人微信協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