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之三:底部漸現航空航天和機器人有望成需求熱點-240105(7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之三:底部漸現航空航天和機器人有望成需求熱點-240105(70頁).pdf(7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之三: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之三:底部漸現,航空航天和機器人有望成需求熱點底部漸現,航空航天和機器人有望成需求熱點評級:推薦(維持)證券研究報告2024年1月5日基礎化工李永磊(證券分析師)董伯駿(證券分析師)陳雨(聯系人)S0350521080004S0350521080009S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滬深300表現表現1M3M12M基礎化工-1.8%-4.5%-16.2%滬深300-3.3%-9.3%-14.0%最近一年走勢相關報告新材料產業周報:五部委推動全國算力網構建,深藍航天開發可回收火箭(推薦)*基礎化工*李永磊,董伯駿2024-01-02新材料產業
2、周報:前十晶圓代工廠Q3產值環增7.9%,華為擬部署超10萬全液冷超充充電樁(推薦)*基礎化工*李永磊,董伯駿2023-12-12碳纖維行業動態研究:吉林化纖上調碳纖維價格,碳纖維有望探底回升(推薦)*基礎化工*李永磊,董伯駿2023-11-22-20%-13%-7%-1%5%11%2023/01/042023/05/042023/09/042024/01/04基礎化工滬深300cUzWNBiUiZeYuZaQ8Q7NoMqQoMsOjMoOrQlOrRuN8OoPnMvPpNwOxNsOnO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核心觀點:碳纖維行業發展進入新階段核心觀點:碳纖維行業發展進
3、入新階段u國內大絲束和中低端小絲束碳纖維面臨虧損壓力,碳纖維價格逐步見底國內大絲束和中低端小絲束碳纖維面臨虧損壓力,碳纖維價格逐步見底根據百川盈孚,截至2023年12月底國內大絲束碳纖維不含稅市場均價為6.6萬元/噸,小絲束T300(12K)、T300(24/25K)、T700(12K)分別為7.5、6.8、12.8萬元/噸。根據我們測算,大絲束碳纖維單噸營業成本約為7.4萬元/噸(現金成本約為6.4萬元/噸),小絲束碳纖維單噸營業成本約為9.0萬元/噸(現金成本約為8.0萬元/噸)。目前市場價格下,大絲束和低端小絲束碳纖維面臨虧損壓力,碳纖維價格逐步探底。此外,根據百川盈孚,截至2023年1
4、2月底,T300(12K)、T300(24/25K)原絲不含稅價分別為3.4、3.2萬元/噸,目前尚有相對可觀的盈利空間。u航空航天、機器人等新應用有望帶來碳纖維需求新增量航空航天、機器人等新應用有望帶來碳纖維需求新增量根據賽奧碳纖維,2022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13.5萬噸,其中中國7.44萬噸(2021年分別為11.8/6.24萬噸),預計2025年國內碳纖維需求總量將達到13.2萬噸,2021-2025年CAGR達到20.6%。2022年國內碳纖維下游應用主要包括風電葉片(23.5%)、體育休閑(30.9%)、航空航天軍工(10.5%)、碳碳復材(9.1%)、壓力容器(8.1%)等領域,其
5、中2022年航空航天軍工需求量同比增長290%,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國內高品質碳纖維不斷突破和放量,以及下游軍工、衛星互聯網、AI等領域不斷發展,衛星、火箭、機器人等有望成為碳纖維新的需求增量。u碳纖維發展進入新階段,充分洗牌下龍頭企業有望受益碳纖維發展進入新階段,充分洗牌下龍頭企業有望受益在碳纖維庫存累積、價格下行的情況下,碳纖維產品盈利能力和企業經營均面對挑戰,大規模擴產有望放緩,龍頭企業依靠規模、成本、技術、資金等優勢有望進一步聚攏資源。光威復材光威復材為碳纖維全產業鏈布局,內蒙古項目一期4000噸即將投產;中復神鷹中復神鷹為民用小絲束碳纖維龍頭,現有產能2.85萬噸,在建3萬噸,
6、成本和規模優勢顯著;吉林碳谷吉林碳谷為碳纖維原絲龍頭,2023年在手訂單10萬噸,2023H1實現銷售近4萬噸;吉林化纖集團吉林化纖集團為國內大絲束碳纖維龍頭,現有產能約5萬噸,十四五目標10萬噸。u行業關注標的行業關注標的(1)基本實現與東麗對標的民用高性能碳纖維領導者:中復神鷹中復神鷹;(2)碳纖維全產業龍頭:光威復材;光威復材;(3)碳纖維原絲龍頭:吉林碳谷吉林碳谷;(4)粘膠長絲龍頭,依托集團力量快速擴張碳纖維產能:吉林化纖吉林化纖;(5)建設國內首套萬噸級48K大絲束碳纖維國產化裝置:上海石化上海石化;(6)軍用碳纖維龍頭:中簡科中簡科技技;(7)碳纖維-預浸料-復材一體化發展,軍民
7、碳纖維均覆蓋:恒神股份;恒神股份;(8)碳纖維碳化設備龍頭:精工科技精工科技。此外,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企業有望受益于碳纖維價格下行,建議關注金博股份、天宜上佳等金博股份、天宜上佳等??紤]到碳纖維行業價格逐步探底,且下游需求長期考慮到碳纖維行業價格逐步探底,且下游需求長期仍然具有較好的增長空間,應用場景仍有望進一步拓展,維持碳纖維行業仍然具有較好的增長空間,應用場景仍有望進一步拓展,維持碳纖維行業“推薦推薦”評級。評級。u風險提示:風險提示:碳纖維價格大幅波動,碳纖維產能擴張不及預期,碳纖維應用推廣不及預期,風電、航空航天、碳碳熱場等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國際局勢動蕩,行業政
8、策大幅變動,重點關注公司項目推進及業績不及預期,碳纖維國產替代進程的不確定性等。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碳纖維價差明顯下降,目前已低于碳纖維價差明顯下降,目前已低于2019年水平年水平圖表:碳纖維市場均價及價差走勢(單位:元圖表:碳纖維市場均價及價差走勢(單位:元/噸)噸)資料來源:Wind,百川盈孚,鄭州商品交易所,中復神鷹招股說明書,北京建筑節能研究發展中心,鄭鍋股份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注:此處價差考慮丙烯腈及能耗影響)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圖表:碳纖維進口單圖表:碳纖維進口單價走勢(截至價走勢(截至2023.112023.11)資料來源:Wind,
9、海關總署,國海證券研究所碳纖維價格呈下行態勢,進口則碳纖維價格呈下行態勢,進口則相對相對穩定穩定圖表:不同規格碳纖維價格走勢圖表:不同規格碳纖維價格走勢資料來源:百川盈孚,國海證券研究所 不同規格碳纖維價格均呈下跌態勢,碳纖維在T700及以下級別的中低端市場展開比較激烈的價格戰。進口碳纖維價格則保持了相對穩定,未出現明顯下滑反而呈波動向上的走勢,推測可能由于國內碳纖維企業陸續擴產,國內中低端碳纖維供應由緊缺到逐步滿足需求,預計進口碳纖維以中高端產品為主,價格保持堅挺。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圖表:中復神鷹碳纖維成本拆分圖表:中復神鷹碳纖維成本拆分資料來源:中復神鷹招股說明書及
10、公司公告,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注:表中價格為不含稅價)碳纖維成本拆分碳纖維成本拆分-中復神鷹(小絲束碳纖維)中復神鷹(小絲束碳纖維)20182019202020212022產能,噸產能,噸3500 3500 3500 14500 14500 產量,噸產量,噸2980 3342 3777 6333 10640 銷量,噸銷量,噸2735 3422 3761 6141 9374 直接材料(萬元)直接材料(萬元)9747 10138 8434 21550 28459 直接人工(萬元)直接人工(萬元)3826 4682 3995 10508 18216 制造費用(萬元)制造費用(萬元)13310
11、15791 17236 36032 55937 其中:折舊其中:折舊3783 4094 4098 8174 15441 運輸費(萬元)運輸費(萬元)-326 371 666 噸直接材料(萬元噸直接材料(萬元/噸)噸)3.27 3.03 2.23 3.40 2.67 噸直接人工(萬元噸直接人工(萬元/噸)噸)1.28 1.40 1.06 1.66 1.71 噸制造費用(萬元噸制造費用(萬元/噸)噸)4.47 4.73 4.56 5.69 5.26 其中:噸折舊(萬元其中:噸折舊(萬元/噸)噸)1.27 1.23 1.08 1.29 1.45 噸運輸費(萬元噸運輸費(萬元/噸)噸)-0.09 0.
12、06 0.06 噸營業成本(萬元噸營業成本(萬元/噸)噸)9.02 9.16 7.94 10.81 9.71 噸現金成本(萬元噸現金成本(萬元/噸)噸)7.75 7.93 6.86 9.52 8.26 營業收入(萬元)營業收入(萬元)30319 41110 52751 116322 198029 單噸售價(萬元單噸售價(萬元/噸)噸)11.09 12.01 14.03 18.94 21.12 毛利(萬元)毛利(萬元)3436 10499 22760 47862 94750 噸毛利(萬元噸毛利(萬元/噸)噸)1.26 3.07 6.05 7.79 10.11 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
13、聲明7圖表:吉林碳谷碳纖維原絲成本拆分圖表:吉林碳谷碳纖維原絲成本拆分資料來源:吉林碳谷招股說明書及公司公告,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注:由于公司未披露2021年全年數據,故表中2021為2021H1數據;表中價格為不含稅價)碳纖維成本拆分碳纖維成本拆分-吉林碳谷(碳纖維原絲)吉林碳谷(碳纖維原絲)2018201920202021H12022產能,噸產能,噸10600 14650 24500 1765050000 產量,噸產量,噸8233 11896 22953 16558 50000 銷量,噸銷量,噸7960 11558 21681 13774 50000 直接材料(萬元)直接材料(萬元)
14、18270 21619 29939 19438 直接人工(萬元)直接人工(萬元)415 813 1309 1132 制造費用(萬元)制造費用(萬元)3530 5414 7203 4424 其中:其中:折舊(萬元)折舊(萬元)3485 3531 5702 3816 10731 噸直接材料(萬元噸直接材料(萬元/噸)噸)2.22 1.82 1.30 1.17 噸直接人工(萬元噸直接人工(萬元/噸)噸)0.05 0.07 0.06 0.07 噸制造費用(萬元噸制造費用(萬元/噸)噸)0.43 0.46 0.31 0.27 其中:噸折舊(萬元其中:噸折舊(萬元/噸)噸)0.42 0.30 0.25 0
15、.23 0.21 噸營業成本(萬元噸營業成本(萬元/噸)噸)2.70 2.34 1.68 1.51 1.89 噸現金成本(萬元噸現金成本(萬元/噸)噸)2.28 2.04 1.43 1.28 1.67 營業收入(萬元)營業收入(萬元)16803 29817 58203 41603 157220 單噸售價(萬元單噸售價(萬元/噸)噸)2.11 2.58 2.68 3.02 3.14 毛利(萬元)毛利(萬元)-669 3288 20594 18847 62916 噸毛利(萬元噸毛利(萬元/噸)噸)-0.08 0.28 0.95 1.37 1.26 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8圖表:吉
16、林國興圖表:吉林國興6 6萬噸碳纖維項目成本拆分(原絲對外采購)萬噸碳纖維項目成本拆分(原絲對外采購)資料來源:吉林國興環評報告,吉林碳谷招股說明書,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注:表中價格為不含稅價)碳纖維成本拆分碳纖維成本拆分-吉林化纖國興(大絲束碳纖維)吉林化纖國興(大絲束碳纖維)吉林化纖吉林化纖-國興國興60000噸碳纖維項目噸碳纖維項目-外采原絲(總投資外采原絲(總投資630553.73萬元)萬元)1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2 2、直接人工、直接人工3 3、制造費用、制造費用 蒸汽 碳纖維原絲項目定員(人)11613.13.1能源能源數量(萬立方米)86 數量(噸)120000 人均人
17、工支出(萬元/人)10 新鮮水金額(萬元)12862 金額(萬元)300000 直接人工(萬元)直接人工(萬元)11610 數量(萬立方米)482 單價(元/立方米)150.26 單價(元/噸)25000 噸直接人工(萬元噸直接人工(萬元/噸)噸)0.19 金額(萬元)386 天然氣 樹脂漿料(環氧樹脂)單價(元/噸)0.80 數量(萬立方米)6905 數量(噸)1440 循環水金額(萬元)23206 金額(萬元)2304 數量(萬立方米)11988 單價(元/立方米)3.36 單價(元/噸)16000 金額(萬元)2034 能源合計(萬元)能源合計(萬元)38864 碳酸氫銨單價(元/立方米
18、)0.17 噸能耗(萬元噸能耗(萬元/噸)噸)0.65數量(噸)1053 脫鹽水3.23.2折舊折舊金額(萬元)105 數量(萬立方米)161 項目總投資(萬元)630553.73單價(元/噸)1000 金額(萬元)365 折舊(萬元折舊(萬元/年)年)63055 直接材料(萬元)直接材料(萬元)302409 單價(元/立方米)2.27 噸折舊(萬元噸折舊(萬元/噸噸/年)年)1.05噸直接材料(萬元噸直接材料(萬元/噸)噸)5.04 電制造費用(萬元)制造費用(萬元)131919 數量(萬度)17 噸制造費用(萬元噸制造費用(萬元/噸)噸)2.20金額(萬元)11 單價(元/度)0.65 成
19、本由以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三項構成:成本由以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三項構成:噸營業成本(萬元噸營業成本(萬元/噸)噸)7.437.43噸現金成本(萬元噸現金成本(萬元/噸)噸)6.386.38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9低端小絲束碳纖維和大絲束碳纖維面臨虧損壓力低端小絲束碳纖維和大絲束碳纖維面臨虧損壓力 通過對碳纖維及原絲的成本拆分,可大致判斷目前碳纖維市場價格下的盈利情況:1 1、對于小絲束碳纖維,大部分企業為原絲、對于小絲束碳纖維,大部分企業為原絲+碳絲一體化發展:碳絲一體化發展:根據百川盈孚,截至2023年12月底小絲束碳纖維T300(12K)、T700(
20、12K)不含稅價分別為7.5萬元/噸和12.8萬元/噸。根據中復神鷹碳纖維成本拆分,小絲束碳纖維單噸營業成本約為9萬元/噸,單噸現金成本約為8萬元/噸??紤]到作為行業龍頭,中復神鷹具有一定規模與成本優勢,因此我們可以判斷,較低端的T300小絲束碳纖維或面臨虧損壓力,中高端的T700碳纖維仍有一定毛利空間但毛利率下降。2 2、對于大絲束碳纖維,則需要從原絲生產和碳絲生產兩個環節來看:、對于大絲束碳纖維,則需要從原絲生產和碳絲生產兩個環節來看:a)a)原絲:原絲:根據百川盈孚,截至2023年12月底T300(24/25K)、T300(12K)碳纖維原絲不含稅價分別為3.19萬元/噸和3.36萬元/
21、噸。48K原絲由于成本低,預計將低于上述價格。根據對吉林碳谷原絲的成本拆分,碳纖維原絲的單噸營業成本為2萬元/噸,單噸現金成本約為1.7萬元/噸,因此原絲環節或仍具備較好的盈利空間。b)b)碳絲:碳絲:根據百川盈孚,截至2023年12月底國內大絲束碳纖維不含稅市場均價為6.59萬元/噸,T300(48/50K)為6.37萬元/噸。以吉林國興6萬噸碳纖維項目為例,根據我們測算,其單噸營業成本約為7.4萬元/噸,單噸現金成本約為6.4萬元/噸,因此,若對外采購原絲進行大絲束碳纖維生產,大概率已處于虧損狀態。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0圖表:碳纖維相關企業產能圖表:碳纖維相關企業產能
22、及及經營情況一覽,于經營情況一覽,于20232023年年1212月月統計(營收單位:億元)統計(營收單位:億元)資料來源:Wind,各公司公告,環評報告,中國石化新聞網,上海證券報,紹興政府網站,騰訊網,吉林化纖集團官網,寶武碳業招股說明書,國海證券研究所(*注:公司整體毛利率)國內碳纖維企業群雄逐鹿國內碳纖維企業群雄逐鹿公司簡稱公司簡稱碳纖維碳纖維業務布局業務布局現有產能現有產能在建產能在建產能碳纖維產品經營情況碳纖維產品經營情況2022FY營收營收2022FY毛利率毛利率2023H1營收營收2023H1毛利率毛利率光威復材光威復材原絲、碳纖維、復材碳梁1190萬平/年-13.8666.31
23、%7.6860.94%預浸料1460萬平/年87萬平/年,已經建設完成,待驗收通過后投入使用碳纖維3655噸/年4030噸/年,包頭項目規劃產能1萬噸,一期4000噸預計2023年內投產中復神鷹中復神鷹原絲、碳纖維28500噸/年3萬噸/年,連云港3萬噸項目,項目建設周期為2023年4月至2026年8月19.8047.85%10.4738.75%*中簡科技中簡科技碳纖維、碳纖維織物1400噸/年(12K)或300噸/年(3K)1500噸/年(12K),建設期為4年,2022年開工建設,預計在第5年達產50%、第6年達產100%6.2276.06%2.4877.65%*上海石化上海石化大絲束原絲
24、、碳纖維原絲15000噸/年,碳纖維7500噸/年1.2萬噸原絲、6000噸碳纖維,預計2024年投產-恒神股份恒神股份大/小絲束原絲、碳纖維、預浸料、復材原絲-2萬t/a項目一期5000t/a配套原絲生產線10.7439.85%4.3930.56%碳纖維5000噸/年2萬t/a項目一期5000t/a,建設周期約20個月織物及預浸料1500萬平方米/年-復材5000噸/年-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1圖表:碳纖維相關企業圖表:碳纖維相關企業產能及經營情況產能及經營情況一覽一覽,于,于20232023年年1212月統計月統計(續上表)(營收單位:億元)(續上表)(營收單位:億元)
25、資料來源:Wind,各公司公告,環評報告,中國石化新聞網,上海證券報,紹興政府網站,騰訊網,吉林化纖集團官網,寶武碳業招股說明書,國海證券研究所公司簡稱公司簡稱碳纖維碳纖維業務布局業務布局現有產能現有產能在建產能在建產能碳纖維產品經營情況碳纖維產品經營情況2022FY營收營收2022FY毛利率毛利率2023H1營收營收2023H1毛利率毛利率吉林化纖吉林化纖集團集團吉林化纖吉林化纖碳纖維、復材碳絲1.2萬噸-1.272.25%1.753.31%復材-1.2萬噸/年碳纖維復材項目,預計2023年內投產吉林寶旌(吉林化纖持股49%)大絲束碳纖維8000噸/年4000噸/年,預計2025年年底形成1
26、2000噸/年產能-吉林凱美克小絲束碳纖維600噸/年-吉林碳谷吉林碳谷大/小絲束原絲13.5萬噸/年6萬噸/年,預計2024年全部投產15.7240.02%9.5636.02%3萬噸/年高性能碳纖維原絲,一期預計2024年中投產國興碳纖維(集團全資子公司)大絲束碳纖維2.7萬噸/年6萬噸/年,“十四五”期間完成-精工科技精工科技碳纖維設備碳纖維生產線整線年產能10臺套未來將形成年產高性能碳纖維成套裝備20臺/套、復材專用裝備150臺/套、復材裝備模具及部件加工200臺/套的生產能力15.3733.07%3.2339.21%蒙泰高新蒙泰高新碳纖維-年產1萬噸碳纖維及6萬噸差別化腈綸項目,分三期
27、建設,一、二期分別為1萬噸/年差別化腈綸、0.5萬噸/年碳纖維;三期4萬噸/年差別化腈綸,建設期72個月-國內碳纖維企業群雄逐鹿國內碳纖維企業群雄逐鹿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2圖表:碳纖維相關企業圖表:碳纖維相關企業產能及經營情況產能及經營情況一覽一覽,于,于20232023年年1212月統計月統計(續上表)(營收單位:億元)(續上表)(營收單位:億元)資料來源:Wind,各公司公告,環評報告,中國石化新聞網,上海證券報,紹興政府網站,騰訊網,吉林化纖集團官網,寶武碳業招股說明書,國海證券研究所(*注:寶武碳業2023H1碳纖維業務虧損)公司簡稱公司簡稱碳纖維碳纖維業務布局業
28、務布局現有產能現有產能在建產能在建產能碳纖維產品經營情況碳纖維產品經營情況2021FY營收營收2021FY毛利率毛利率2022FY營收營收2022FY毛利率毛利率寶武碳業寶武碳業(擬上市)(擬上市)*浙江寶旌(寶武碳業控股子公司)小絲束碳纖維2500噸/年1.55萬噸/年13.2626.33%13.0312.00%吉林寶旌(浙江寶旌持股51%)大絲束碳纖維8000噸/年4000噸/年,預計2025年年底形成12000噸/年產能精業新材(將被浙江寶旌吸收合并)大/小絲束碳纖維、復材碳纖維2000噸/年-復材2000噸/年寶旌復材(寶武碳業控股子公司)碳纖維復合材料1000噸/年-浙江寶萬(寶武碳
29、業控股子公司,萬華化學持股49%)大/小絲束原絲-紹興柯橋年產12萬噸PAN基碳纖維原絲項目(一期6萬噸,一期一階段2.5萬噸,預計一期2023年底建成,2025年底實現全部規劃產能)國內碳纖維企業群雄逐鹿國內碳纖維企業群雄逐鹿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3碳纖維行業產銷兩旺,進口依存下降,產能大幅增長碳纖維行業產銷兩旺,進口依存下降,產能大幅增長 長期以來,我國碳纖維消費高度依賴進口,進口比例超50%。隨著國產碳纖維不斷縮小技術和性能差距,尤其是吉林化纖、中復神鷹等主要碳纖維廠商大量擴產,碳纖維國產化率持續提升,未來對外依存度有望持續下降。需求端國內下游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需
30、求旺盛,預計碳纖維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圖表:碳纖維供需平衡表圖表:碳纖維供需平衡表資料來源:Wind,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百川盈孚,各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產能,萬噸/年2.602.682.673.626.348.5014.41 21.57 29.40 產量,萬噸/年0.941.06 1.42 2.25 3.41 5.15 7.30 10.23 13.81 產能利用率36%40%53%62%54%61%51%47%47%表觀消費量,萬噸/年2.35 3.10 3.79 4.89 6.24 7.44 8.93 11
31、.16 13.96 進口量,萬噸/年1.612.20 2.58 3.04 3.31 2.94 2.50 2.12 1.81 進口依存度68%71%68%62%53%40%28%19%13%出口量,萬噸/年0.20 0.16 0.22 0.40 0.48 0.65 0.87 1.19 1.66 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4圖表:碳纖維相關上市公司產銷數據表圖表:碳纖維相關上市公司產銷數據表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吉林碳谷招股說明書,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注:吉林碳谷2021年為上半年數據)公司簡稱公司簡稱碳纖維相關產品碳纖維相關產品2021年年2022年年產量,噸產量,噸銷量
32、,噸銷量,噸產量,噸產量,噸銷量,噸銷量,噸中復神鷹中復神鷹小絲束碳纖維63336141106409374光威復材光威復材小絲束碳纖維及織物2082183225612179吉林碳谷吉林碳谷*碳纖維原絲165581377450000以上50000以上吉林化纖吉林化纖大絲束碳纖維-1118805中簡科技中簡科技小絲束碳纖維及織物146156312299恒神股份恒神股份大/小絲束碳纖維4937-5142-國內碳纖維企業群雄逐鹿國內碳纖維企業群雄逐鹿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5重點關注公司及盈利預測重點關注公司及盈利預測重點公司代碼股票名稱2024/1/4EPSPE投資評級股價2022
33、2023E2024E20222023E2024E688295.SH中復神鷹30.65 0.67 0.41 0.59 62.57 74.19 52.18 買入300699.SZ光威復材27.01 1.12 1.03 1.27 40.14 26.16 21.24 買入836077.BJ吉林碳谷16.63 1.98 0.81 1.07 23.88 20.43 15.51 未評級000420.SZ吉林化纖2.93-0.04 0.04 0.08-70.29 37.33 未評級600688.SH上海石化2.91-0.27 0.01 0.08-418.08 37.21 未評級300777.SZ中簡科技28.
34、76 1.35 1.30 1.73 36.28 22.03 16.63 未評級002006.SZ精工科技14.76 0.64 0.82 1.16 38.79 17.93 12.76 未評級資料來源:Wind資訊,國海證券研究所(未評級公司盈利預測來自Wind一致預期)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6目錄目錄u碳纖維性能優越,工藝復雜碳纖維性能優越,工藝復雜u多重拉動,需求快速增長多重拉動,需求快速增長u產能釋放疊加提質增效產能釋放疊加提質增效u行業關注標的行業關注標的u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7圖表:碳纖維主要性能特點圖表:碳纖維主要性能特點資料來
35、源:中復神鷹招股書,高科技纖維與應用,國海證券研究所碳纖維是碳纖維是“21 世紀新材料之王世紀新材料之王”碳纖維(Carbon Fiber)是一種絲狀碳素材料,由有機纖維經碳化以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直徑5-10微米,含碳量高達90%以上。碳纖維力學性能優異,同時具有輕質、高強度、高彈性模量、耐高低溫、耐腐蝕、耐疲勞等優異特性,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交通、能源、體育休閑等領域。性能特點性能特點簡介簡介強度高抗拉強度在3,500MPa以上模量高彈性模量在230GPa以上密度小,比強度高密度是鋼的1/4,是鋁合金的1/2比強度比鋼大16倍,比鋁合金大12倍耐超高溫在非氧化氣氛條件下
36、,可在2,000C時使用,在 3,000C的高溫下部分熔融軟化耐低溫在-180C低溫下,鋼鐵變得比玻璃脆,而碳纖維依舊具有彈性耐酸、耐油、耐腐蝕能耐濃鹽酸、磷酸等介質侵蝕,其耐腐蝕性能超過黃金和鉑金,同時擁有較好的耐油、耐腐蝕性能熱膨脹系數小,導熱系數大可以耐急冷急熱,即使從3,000C的高溫突然降到室溫也不會炸裂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8圖表:聚丙烯腈(圖表:聚丙烯腈(PANPAN)基碳纖維為市場主流()基碳纖維為市場主流(20212021年年統計)統計)資料來源: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聚丙烯腈碳纖維為目前主流碳纖維產品聚丙烯腈碳纖維為目前主流碳纖維產
37、品 聚丙烯腈聚丙烯腈(PAN)(PAN)基碳纖維為目前碳纖維主流產品?;祭w維為目前碳纖維主流產品。世界碳纖維產業已形成了黏膠基、瀝青基和聚丙烯腈基三大原料體系,其中黏膠基和瀝青基碳纖維用途較單一,產量也較為有限,而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兼具良好的結構和功能特性,是碳纖維發展和應用的主要品種。圖表:碳纖維性能指標及優劣勢圖表:碳纖維性能指標及優劣勢資料來源:光威復材招股書,碳纖維的產業化發展簡析皇甫慧君等,國海證券研究所聚丙烯腈基碳纖維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瀝青基碳纖維瀝青基碳纖維黏膠基碳纖維黏膠基碳纖維抗拉強度/Mpa3000180020003000抗拉模量/GPa250350410560密度/(gcm
38、-3)1.751.981.62.0斷后延伸率/%0.51.51.00.6優勢成品品質優異,工藝較簡單,產品力學性能優越原料來源豐富,碳化收率高高耐溫性劣勢-原料調制復雜,產品性能較低碳化收率低,技術難度大,設備復雜,成本高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9圖表:碳纖維生產各環節難點圖表:碳纖維生產各環節難點資料來源:中復神鷹招股書,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與預氧化過程結構的研究華夏等,碳纖維材料高溫碳化過程研究進展概述歐陽艷艷等,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制備技術幾點思考張澤等,國海證券研究所環節環節重要性重要性難點難點紡絲溶液和原絲制備碳纖維原絲的質量和成本很大程度上
39、決定了碳纖維的質量和生產成本按照聚合工藝的連續性,可以分為一步法、兩步法;按照紡絲工藝,可以分為濕法和干噴濕紡法。其中,紡絲工藝的選擇及控制為穩定生產高性能原絲的關鍵因素預氧化預氧化過程是碳纖維制備過程中能耗最高,耗時最長,制約 PAN 基碳纖維生產效率的關鍵工序預氧化受纖維張力、熱處理溫度、處理介質等因素影響碳化碳化是將預氧絲轉變為高強碳纖維的過程,是碳纖維類石墨結構形成的關鍵因素碳化溫度、碳化時間、碳化張力/牽伸、碳化過程的升溫速率等均會影響碳纖維的質量性能預浸料預浸料是把基體浸漬在強化纖維中制成的預浸片材產品,是復合材料的重要中間材料工藝重點在于兩個方面,一是碳纖維的分散,二是成型工藝圖
40、表:碳纖維材料生產流程圖表:碳纖維材料生產流程資料來源:碳纖維材料高溫碳化過程研究進展概述歐陽艷艷等,國海證券研究所碳纖維產業鏈長,技術壁壘高碳纖維產業鏈長,技術壁壘高 PAN 基碳纖維的制備過程一般分為原絲制備和碳絲制備兩個階段,其中原絲制備包括聚合、紡絲工段,碳絲制備包括預氧化、碳化工段。碳纖維工藝復雜,生產條件要求嚴格,整個工藝流程中涉及技術參數控制點碳纖維工藝復雜,生產條件要求嚴格,整個工藝流程中涉及技術參數控制點3000-5000個。個。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0圖表:大絲束和小絲束碳纖維對比圖表:大絲束和小絲束碳纖維對比資料來源:吉林碳谷招股說明書,國產聚丙烯腈基
41、大絲束碳纖維發展現狀與分析彭公秋等,產業信息網,國海證券研究所小絲束碳纖維力學性能優異、成本高小絲束碳纖維力學性能優異、成本高 碳纖維按纖維數量不同可分為小絲束和大絲束。碳纖維按纖維數量不同可分為小絲束和大絲束。小絲束性能優異,但成本較高。碳纖維的開發起初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小絲束性能更能滿足航空航天、軍工復材的需要,但受成本制約,難以在風電葉片等領域實現推廣應用。大絲束在保持碳纖維優良性能的前提下,通過提高單線產能,大幅降低成本,打開碳纖維廣泛運用于工業和民用領域大門。小絲束碳纖維性能優異但價格較高,大絲束碳纖維性能相對較低但成本亦較低。小絲束碳纖維性能優異但價格較高,大絲束碳纖維性能相對較
42、低但成本亦較低。相比小絲束,大絲束碳纖維最大的優勢就是在大絲束碳纖維最大的優勢就是在相同的生產條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纖維的單線產能,實現生產的低成本化相同的生產條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纖維的單線產能,實現生產的低成本化。而且在復合材料制備過程中的鋪層效率也更高,生產成本能降低約30%以上,有助于打破碳纖維因價格較高帶來的應用局限,為碳纖維復合材料進一步拓展應用市場奠定基礎。圖表:小絲束碳纖維成本較高圖表:小絲束碳纖維成本較高資料來源:國產聚丙烯腈基大絲束碳纖維發展現狀與分析彭公秋等,國海證券研究所大絲束碳纖維大絲束碳纖維小絲束碳纖維小絲束碳纖維小絲束成本高的原因小絲束成本高的原因聚合組分純度要求一般
43、純度要求高提純成本增加原絲純度允許一定雜質嚴格控制雜質含量紡絲速度慢原絲性能重均分子量適中高重均分子量且分子量分布窄聚合、紡絲成本增加氧化過程AN含量少使得氧化快、需控制放熱集中高AN含量致使氧化慢長時間高耗能致使成本增加碳化工藝碳化溫度相對較低有時需要較高溫度,石墨化溫度高能耗高產品認證相對簡單非常關鍵、過程復雜周期長、認證昂貴小絲束碳纖維小絲束碳纖維大絲束碳纖維大絲束碳纖維絲束數量24K(1K 代表一束碳纖維中有 1000 根絲)24K拉伸強度3500-7000 MPa3500-5000 MPa拉伸模量230-680 GPa230-290 GPa價格較高一般產能分布日本歐美應用領域國防軍工
44、、航空航天工業領域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1圖表:大絲束碳纖維生產技術難度更大圖表:大絲束碳纖維生產技術難度更大資料來源:北京市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產聚丙烯腈基大絲束碳纖維發展現狀與分析彭公秋等,PAN基碳纖維毛絲成因分析和解決方法馬祥林等,國海證券研究所環節環節指標指標指標解釋指標解釋內容內容原絲CV值離散程度,體現碳纖維的均勻性生產50k大絲束碳纖維,要求一個噴絲板上的50000個孔里噴出來的每根絲的均勻度都一樣,相比小絲束碳纖維難度升級。此外,大絲束在凝固成型、牽伸、預氧化、碳化、上漿等的均勻性難度極大。因此,大絲束碳纖維的離散系數一般較大。毛絲在張力作用下產生應
45、力集中,超過其承載能力時,缺陷部位發生斷裂,產生毛絲原絲的缺陷主要包括內部孔洞、內部裂紋、表面裂紋和機械損傷等,大絲束碳纖維毛絲調控更難。預浸料展紗 將纖維均勻展開從而降低單層厚度增加,進行鋪層設計絲束較大、易于集聚,因此展紗效果不好,進而造成樹脂對大絲束纖維束內部浸潤性較差,絲束間容易產生孔隙且容易造成樹脂相的富集與分離等缺陷;在大絲束碳纖維展紗過程中會出現毛絲甚至斷紗,影響預浸料的制備工藝性,導致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分散性較大。碳化-碳化環節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有可能會導致大絲束纖維分子結構中的某些鍵斷裂。圖表:圖表:2022022 2年全球碳纖維需求占比年全球碳纖維需求占比資料來源:賽奧碳
46、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大絲束碳纖維生產技術難度大大絲束碳纖維生產技術難度大 根據賽奧碳纖維發布數據,2022年全球標模-大絲束碳纖維需求量67.5萬噸,占比50%。大絲束碳纖維生產技術難度更大,體現在原絲、預浸料和碳化等多個環節的均勻性和毛絲控制等方面。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2碳纖維長期被日美歐企業壟斷,中國企業取得長足進步碳纖維長期被日美歐企業壟斷,中國企業取得長足進步 PANPAN基碳纖維的生產基碳纖維的生產起步于起步于2020世紀世紀6060年代,日美領先。年代,日美領先。日本高度重視高性能PAN基碳纖維及能源和環境友好相關技術開發,培育出了東麗、三菱等一批碳
47、纖維行業領軍企業。198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令,軍用碳纖維所用聚丙烯腈原絲要逐步實現自給,由此扶持了赫氏、氰特等本土碳纖維企業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卓爾泰克開始研發并推進低成本大絲束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形成了高性能小絲束和低成本大絲束兩種技術路線,2014年,卓爾泰克被東麗收購。目前,世界碳纖維技術仍主要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其生產的碳纖維無論質量還是數量上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日本東麗更是世界上高性能碳纖維研究與生產“領頭羊”。我國碳纖維工業總體上與日本碳纖維的研發同步進行,經歷了長期低水平徘徊、技術轉型和快速發展我國碳纖維工業總體上與日本碳纖維的研發同步進行,經歷了長期低水平徘徊、技術轉型和快速
48、發展3 3個階段。依靠長期自主個階段。依靠長期自主研發,打破了國外技術裝備封鎖,碳纖維產業化目前取得長足進步。研發,打破了國外技術裝備封鎖,碳纖維產業化目前取得長足進步。圖表:碳纖維發展歷史圖表:碳纖維發展歷史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美國卓爾泰克公司炭纖維的發展趙稼祥,國海證券研究所2022國內中復神鷹、吉林化國內中復神鷹、吉林化纖等企業紛紛纖等企業紛紛突破碳纖突破碳纖維生產技術并將產能規維生產技術并將產能規模提升至萬噸以上模提升至萬噸以上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3圖表:碳纖維產業鏈及相關公司梳理圖表:碳纖維產業鏈及相關公司梳理資料來源:新材料在線,中簡科技招股書,光
49、威復材招股書,吉林碳谷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碳纖維產業鏈環環相扣碳纖維產業鏈環環相扣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4目錄目錄u碳纖維性能優越,工藝復雜碳纖維性能優越,工藝復雜u多重拉動,需求快速增長多重拉動,需求快速增長u產能釋放疊加提質增效產能釋放疊加提質增效u行業關注標的行業關注標的u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5圖表:圖表:碳纖維重點應用領域碳纖維重點應用領域示意示意資料來源:中簡科技招股說明書,國海證券研究所碳纖維廣泛應用于國防工業以及高性能民用領域碳纖維廣泛應用于國防工業以及高性能民用領域 碳纖維應用于高端領域,發展前景廣闊。碳纖維應用于高
50、端領域,發展前景廣闊。碳纖維具有目前其他材料難以比擬的高比強度(強度比密度)及高比剛度(模量比密度)性能,還具有耐腐蝕、耐疲勞等特性,廣泛應用于國防工業以及高性能民用領域,涉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交通設施等,是一種國家亟需、應用前景廣闊的戰略性新材料。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6圖表:圖表:2015-20222015-2022年,全球碳纖維需求年,全球碳纖維需求CAGRCAGR達達14.3%14.3%資料來源:Wind,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2022年中國碳纖維需求年中國碳纖維需求已占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已占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 根據賽奧碳纖維和
51、Wind數據推算,2015-2022年全球碳纖維需求年均復合增速達14.3%,中國碳纖維需求年均復合增速達23.7%。根據賽奧碳纖維和Wind,中國碳纖維需求從2015年的1.68萬噸增長至2022年的7.44萬噸,全球占比從31.7%提升至55.1%。圖表:圖表:2015-20222015-2022年,中國碳纖維需求年,中國碳纖維需求CAGRCAGR達達23.7%23.7%資料來源:Wind,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7圖表:圖表:20222022年中國碳纖維下游需求結構年中國碳纖維下游需求結構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
52、碳纖維需求多點開花,風電仍具碳纖維需求多點開花,風電仍具潛力潛力 從下游應用結構上看,風電葉片和體育休閑依然占據絕對主流。從下游應用結構上看,風電葉片和體育休閑依然占據絕對主流。根據賽奧碳纖維,2022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占比前三的領域依次是風電葉片25.7%、體育休閑 17.8%、航空航天軍工14.9%,國內碳纖維需求量占比前三的領域依次是體育休閑30.9%、風電葉片23.5%、碳碳復材9.1%。從中國與全球應用對比來看,國內多領域發力,風電碳纖維在國內有較大發展空間。從中國與全球應用對比來看,國內多領域發力,風電碳纖維在國內有較大發展空間。航空航天軍工及壓力容器迅猛發展,大幅度縮小與國際差距
53、,達到相當水平,2022年碳纖維需求量同比分別+290%/+100%;國內體育休閑、碳碳復材、建筑、電子電氣已成為特色優勢應用市場,2022年需求量同比分別+31%/-3%/+24%/+43%;風電(扣除大量來料加工,只統計國內風電廠家用量)與國際依然有巨大差距,2022年風電碳纖維用量同比-22%;汽車及混配模成型因中國新能源車高速發展而潛力巨大,2022年碳纖維需求量同比分別+50%/+33%。圖表:圖表:20222022年全球碳纖維下游需求結構年全球碳纖維下游需求結構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8航空航天領域有望成為碳纖維需求熱
54、點航空航天領域有望成為碳纖維需求熱點 目前在航空航天領域,全球碳纖維需求主要集中在商用飛機、軍用飛機和無人機三大領域。目前在航空航天領域,全球碳纖維需求主要集中在商用飛機、軍用飛機和無人機三大領域。根據賽奧碳纖維發布報告,隨著疫情逐步消散,商用航空持續回暖,2023年加速回暖,回到2019年水平;其他航空市場如無人機、軍機等受疫情影響不大,依然保持較高速穩定增長。2022年全球航天航天領域碳纖維需求量達到年全球航天航天領域碳纖維需求量達到2.01萬噸,同比增長超萬噸,同比增長超20%。根據賽奧碳纖維,2025年及2030年需求量有望分別達到2.82萬噸和4.98萬噸,持續保持可觀的增速。202
55、2年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需求量為年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需求量為0.78萬噸。萬噸。隨著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等尖端技術快速發展,碳纖維在衛星、火箭、大飛機、機器人等領域有望實現需求持續增長。圖表:圖表:20222022年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需求結構年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需求結構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圖表:全球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需求量及未來預測全球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需求量及未來預測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9衛星互聯網持續催化,衛星、火箭有望打開碳纖維應用新格局衛星互聯網持續催化,衛星、火箭有望打開碳纖維應
56、用新格局我國在航天領域對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結構的研究始于上世紀70年代,自從1984年我國東方紅1號衛星上首次使用碳纖維/環氧復合材料以后,CFRP 在我國衛星的結構件、大型運載火箭以及空間相機上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在衛星方面,在衛星方面,目前我國自行研制的衛星結構中,大量采用目前我國自行研制的衛星結構中,大量采用CFRP結構。結構。因為衛星結構純屬有效載荷,減重的經濟效益很大,又因其空間環境惡劣,要求衛星結構的尺寸和性能穩定、變形一致,所以在衛星的主體骨架結構、外殼結構、太陽能電池板組件、桁架結構、天線結構、儀器安裝板和支架結構等都在不斷擴大使用CFRP。根據根據李威等李威等碳纖維復合
57、材料在航天領域的應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天領域的應用一文研究,一文研究,運載火箭上所采用的運載火箭上所采用的CFRP件在質量上比鋁合金構件節省約件在質量上比鋁合金構件節省約10%-25%。在運載火箭方面,由于CFRP具有耐高溫、比強度和比模量高等力學特性,常被應用在火箭的排氣錐體、發動機蓋、殼體、燃燒室、發動機噴管、喉襯、擴散段及整流罩等部位。圖表:國內衛星應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結構件圖表:國內衛星應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結構件資料來源: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天領域的應用李威等,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碳纖維復合材料圖表: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我國運載火箭上的應用在我國運載火箭上的應用資料來源: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天
58、領域的應用李威等,國海證券研究所結構件名稱結構件名稱最大件尺寸最大件尺寸/mm產品結構要素產品結構要素波紋承力筒高:1983,錐段大端內徑:1162碳纖維波紋簡、對接框、環框、縱桁組成夾層結構板1668x158:1250 x1985碳纖維面板、鋁蜂窩芯子太陽電池陣基板1755x2581碳纖維網格面板、鋁蜂窩芯子連接架2581x750:2581x810 碳纖維方管、鈦合金接頭支架950 x2030碳纖維型材、鋁合金接頭消旋支架高:580,大端外徑:8878根碳纖維管(長652)、鋁合金接頭電池梁“工”字型,750 x54x44碳纖維和鈦合金混雜結構喇叭天線高約280,大端直徑約250CFRP本體
59、,鍍銅、金等支撐筒高約300,大端直徑約140CFRP、雙錐兩端法蘭名稱名稱結構要素結構要素應用應用衛星接口支架碳纖維蒙皮、桁條、對接框、彈簧支架、開口加強的衛星支架CZ-2E火箭碳纖維蒙皮、鋁蜂窩芯子夾層結構衛星支架CZ-3火箭加筋殼碳纖維蒙皮、桁條、對接框、彈簧支架、開口加強的加筋結構火箭結構梁碳纖維“工”形截面整體成型火箭結構碳纖維“口”形截面整體成型儀器艙結構“K”形梁碳纖維工字型截面梁、構成組合梁,形成外圓直徑3000mm儀器艙結構環向加強框碳纖維帽形加強框,各類直徑均可實現 箭體加筋殼結構碳纖維筒質量:約1000kg整流罩碳纖維蒙皮、鋁蜂窩芯子構成的夾層結構。直徑達到4.2m,長達
60、11mCZ-3火箭、CZ-2E火箭等有效載荷支架碳纖維蒙皮、鋁蜂窩芯子夾層結構,上端2700mm,下端3240mm,高550mmCZ-2C/FP支承有效載荷“井”字梁由4根變截面“工”字型梁整體成型而成,形成外圓2700mmCZ-2C/FP分配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0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復材應用比例提升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復材應用比例提升據中簡科技招股說明書,用碳纖維復合材料代替鋼或鋁,減重效率可達到據中簡科技招股說明書,用碳纖維復合材料代替鋼或鋁,減重效率可達到20%-40%。飛機結構材料約占起飛總重量。飛機結構材料約占起飛總重量30%左右,減輕結構材料重量左右,減輕結構材料
61、重量可帶來諸多好處。對軍機而言,減重在節省燃油的同時擴大了作戰半徑,提高了戰場生存力和戰斗力;對客機而言,減重節省了燃油、提高了航可帶來諸多好處。對軍機而言,減重在節省燃油的同時擴大了作戰半徑,提高了戰場生存力和戰斗力;對客機而言,減重節省了燃油、提高了航程和凈載能力,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以碳纖維復材為主應用于飛機的機頭、尾翼、機翼蒙皮等,滲透率持續提升。程和凈載能力,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以碳纖維復材為主應用于飛機的機頭、尾翼、機翼蒙皮等,滲透率持續提升。1)軍用方面:)軍用方面:國外軍用飛機從最初將復合材料用于尾翼級的部件制造到今天用于機翼、口蓋、前機身、中機身、整流罩等。2)民用方面:)民
62、用方面:早期的A310、B757和B767上,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占比僅為5%-6%。目前,波音B787機身中復合材料占比約50%,碳纖維使用量大大提升。圖表:圖表:復合材料在商用飛機滲透率不斷提升復合材料在商用飛機滲透率不斷提升資料來源:HEXCEL CORP,中簡科技招股說明書,國海證券研究所復合材料占比復合材料占比圖表:圖表:各種飛行器減重的經濟效益數據分析表各種飛行器減重的經濟效益數據分析表資料來源:碳纖維及石墨纖維賀福,中簡科技招股說明書,國海證券研究所種類種類效益效益/(美元美元/KG)輕型民航機60直升機100航空發動機450戰斗機450干線飛機450超音速民航機1000近地軌道衛星
63、2000同步軌道衛星20000航天飛機30000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1國產大飛機為碳纖維帶來確定性增量國產大飛機為碳纖維帶來確定性增量目前的國產大型客機主要有中國商飛制造的目前的國產大型客機主要有中國商飛制造的C919與與ARJ21兩款機型。兩款機型。2014年12月,ARJ21支線客機取得型號合格證。2022年9月,C919客機成功取證,標志著我國擁有了一款可以投入航線運營的單通道干線客機。此前中國商飛共收到來自28家客戶的815架架C919訂單訂單;2022年11月8日,七家租賃公司與中國商飛又簽署300架架C919飛機和飛機和30架架ARJ21飛機確認訂單;飛機確認
64、訂單;2023年9月28日,中國商飛與東航簽訂中國商飛與東航簽訂C919最大單筆訂單最大單筆訂單100架。因此,架。因此,據我們不完全統計,據我們不完全統計,C919擁有擁有1215架訂單總量。架訂單總量。遠期看,遠期看,1215架架C919訂單全部交付對應碳纖維需求量約訂單全部交付對應碳纖維需求量約5882噸,對應約噸,對應約13.4億元市場空間億元市場空間;根據商飛規劃,C919采取分步走策略,碳纖維復合材碳纖維復合材料將逐步從料將逐步從10%-15%提升到提升到23%-25%,若達,若達25%則對應碳纖維需求量約則對應碳纖維需求量約12788噸和噸和29.1億元市場空間億元市場空間。假設
65、:1)現有1215架C919訂單按期交付;2)碳纖維機身重量占比11.5%,單架飛機碳纖維用量4.8噸;3)所需碳纖維價格按照22.8萬元/噸計。圖表:碳纖維在國產大飛機中的應用圖表:碳纖維在國產大飛機中的應用資料來源:大飛機引領先進材料發展吳光輝圖表:國產大型客機圖表:國產大型客機C919C919產能及預測產能及預測資料來源:鈦媒體,中國商飛,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2機器人有望打開碳纖維新的增量市場機器人有望打開碳纖維新的增量市場 碳纖維碳纖維高高性能性能復材復材有望逐步有望逐步代替傳統金屬材料制作機器人零部件代替傳統金屬材料制作機器人零部件。相較于傳統機械
66、臂的鋁、鋼等金屬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密度更低,在機器人關節、機械手臂、手臂連桿等機器人零部件上幫助機器人顯著減重,降低慣量,提高操作速度,降低撓度。此外,碳纖維在強度、比模量、導電性、熱膨脹系數、抗振吸能性、耐蝕性等各方面特性的優勢都更為突出。人形機器人有望帶來大市場。人形機器人有望帶來大市場。工信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指出,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
67、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圖表:圖表:碳纖維機械臂與傳統金屬材料機械臂性能對比碳纖維機械臂與傳統金屬材料機械臂性能對比對比對比資料來源: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碳纖維機械臂圖表:碳纖維機械臂資料來源:機器人輕量化材料應用的研究進展于成濤等材料材料密度密度/gcm-2抗拉輕抗拉輕度度/MPa比強度比強度MPa/(gcm-2)拉伸模拉伸模量量/GPa比模量比模量GPa/(gcm-2)不銹鋼(SUS301)7.882010519525鋁合金2.74201567227高強鋼7.8340-210044-26920827鈦合金4.5100022211726碳纖維復合材料
68、1.571759112014089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3碳纖維是風電葉片的增強材料,拉擠工藝成本最低碳纖維是風電葉片的增強材料,拉擠工藝成本最低 碳纖維應用于風電葉片中關鍵結構如梁帽、主梁等。碳纖維應用于風電葉片中關鍵結構如梁帽、主梁等。碳纖維主梁的工藝主要有三種,分別為預浸料工藝、碳布灌注工藝和拉擠碳板工藝。維斯塔斯專利技術拉擠板工藝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且纖維含量高,質量穩定,適合大批量生產。拉擠板工藝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且纖維含量高,質量穩定,適合大批量生產。2019年風電葉片行業用碳纖維量超過2萬噸,其中80%用于生產拉擠碳梁片材。維斯塔斯專利維斯塔斯專利2022年
69、年7月到期,有望提高碳纖維在葉片中的滲透率。月到期,有望提高碳纖維在葉片中的滲透率。2020年其他風電巨頭如西門子-歌美颯、GE-LM、Nordex等,均在新的機型中采用了碳纖維拉擠板制造與測試樣機。國內廠商光威復材擁有碳梁自主專利技術,目前已開展對國內風電葉片碳梁的應用推廣。圖表:圖表:風電葉片主體結構示意圖風電葉片主體結構示意圖資料來源:上緯新材招股說明書圖表:圖表:3 3種工藝加工的主梁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對比種工藝加工的主梁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對比資料來源:碳纖維在風電葉片中的應用進展牟書香等,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4風機大型化推動碳纖維滲透率
70、提升風機大型化推動碳纖維滲透率提升 風機大型化推動碳纖維在葉片中滲透率不斷提高,降低機組的綜合成本。風機大型化推動碳纖維在葉片中滲透率不斷提高,降低機組的綜合成本。風機大型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葉片重量隨著長度增加呈幾何級數增長,使得風機載荷增大、風機部件成本增加。在滿足剛度和強度的前提下,采用碳纖維的風輪葉片比玻璃鋼葉片質量輕30%以上,雖然碳纖葉片成本上升,但其帶來的傳動鏈上相關部件以及塔筒的優化減重,使得風電機組的整體成本降低10%以上。例如120m的碳纖維風輪葉片可以減少總體自重達38%,使得風電機組的整體成本下降14%。圖表:風電機組平均風輪直徑不斷增加圖表:風電機組平均風輪直徑不斷增
71、加資料來源:CWEA,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碳纖維滲透率與葉片長度呈正相關圖表:碳纖維滲透率與葉片長度呈正相關資料來源:Sandia國家實驗室,碳纖維在風電葉片中的應用進展牟書香等788185899499105112120129136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80m8089m9099m100109m110119m120129m130139m 140m平均風輪直徑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5碳纖維拉擠板在
72、風電葉片中的應用將大幅提升碳纖維拉擠板在風電葉片中的應用將大幅提升 隨著低速風機和海上風機不斷發展,隨著低速風機和海上風機不斷發展,輕質高強的碳纖維是超大型葉片增強材料的必然選擇輕質高強的碳纖維是超大型葉片增強材料的必然選擇。風電葉片主流結構材料是玻璃纖維,但目前玻璃纖維性能已經趨于極限,已經難以滿足葉片大型化、輕量化的要求,輕質高強的碳纖維是超大型葉片增強材料的必然選擇。根據Wood Mackenzie,預計到2030年陸上風電將有超80%應用碳纖維拉擠板,而海上風電則100%應用碳纖維拉擠板。碳?;熘髁喝~片綜合了玻璃纖維的低成本和碳纖維的高性能,為目前折中路線。碳?;熘髁喝~片綜合了玻璃纖維
73、的低成本和碳纖維的高性能,為目前折中路線。中復連眾、西門子歌美颯、艾爾姆、Repower、明陽智能、運達股份等,均在研發制造碳?;熘髁喝~片技術。2022年6月11日,運達股份10MW 級110米海上葉片YD110通過全尺寸靜力測試,采用雙梁三腹板、碳?;齑罅旱慕Y構形式。圖表:圖表:20212021-20302030年陸上和海上風電葉片主梁材料占比發展趨勢年陸上和海上風電葉片主梁材料占比發展趨勢資料來源:碳纖維在風電葉片中的應用進展牟書香等,Wood Mackenzie,國海證券研究所(*代表預測值)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6風電招標量高位推動行業持續發展風電招標量高位推動行業
74、持續發展 2022年風電招標容量達歷史新高,年風電招標容量達歷史新高,2023年前三季度招標量依然可觀。年前三季度招標量依然可觀。2022年國內風電裝機并網容量有所下滑,但風電設備招標容量創歷史新高,達近100GW;2023年前三季度,風電招標量依然可觀,超60GW,為未來風電裝機量奠定了堅實基礎。多省市發布多省市發布“十四五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能源發展規劃,風電新增裝機規模將超風電新增裝機規模將超300GW。內蒙古、新疆、甘肅、河北等在內的多省市發布“十四五”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期間風電新增容量累計313GW。圖表:圖表:全國風電設備招標容量全國風電設備招標容量持續高位持續高位資料來源
75、:金風科技官網,國家能源局,中電聯,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圖表:“十四五十四五”期間,期間,2929省市風電新增規劃容量省市風電新增規劃容量313GW313GW資料來源:金風科技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0102030405060內蒙古新疆甘肅河北廣東吉林廣西江蘇海南河南黑龍江遼寧山東云南青海四川湖南湖北貴州浙江寧夏福建重慶安徽江西上海天津北京風電新增規劃容量(GW)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7圖表:國內企業風電領域碳纖維需求量及預測(不含維斯塔斯)圖表:國內企業風電領域碳纖維需求量及預測(不含維斯塔斯)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CWEA,BNEF,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光威復材投資者問答
76、,北極星風力發電網,風能,風芒能源,碳纖維在風電葉片中的應用進展牟書香等,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在風電機組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張可可等,國海證券研究所預計預計2025年國內年國內風電企業碳纖維風電企業碳纖維需求量需求量3.7萬噸,遠期有望萬噸,遠期有望13.1萬噸萬噸 風電維持高景氣度,帶動碳纖維持續向好。風電維持高景氣度,帶動碳纖維持續向好。我們預計20232025年國內風電吊裝容量達47GW/55GW/70GW,其中海上風電吊裝容量達2/5/10GW。多因素助推碳纖維滲透率提升。多因素助推碳纖維滲透率提升。根據賽奧碳纖維,2020-2022年國內風電企業碳纖維需求量約為0.25/0.45/0.4
77、80萬噸(不含維斯塔斯),對應滲透率約為3%/6%/7%。未來隨著維斯塔斯拉擠工藝專利到期、國內碳纖維持續降本增效、海上風電快速滲透及風機大型化趨勢等多重利好因素疊加,假設2023年-2025年碳纖維滲透率為12%/25%/40%,則預計對應碳纖維需求量為0.73/1.80/3.67萬噸萬噸。遠期假設我國年新增風電裝機達100GW且碳纖維滲透率達100%,則理論最大碳纖維需求有望達13.1萬噸。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遠期遠期中國陸上風電新增裝機量,GW50.58 41.44 44.67 44.64 50.00
78、 60.00 70.00 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GW3.85 14.48 5.16 1.91 5.00 10.00 30.00 中國風電新增裝機量總計,GW54.43 55.92 49.83 46.55 55.00 70.00 100.00 葉片使用碳梁時:單位GW碳梁理論需求量,萬米/GW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平均每米碳梁消耗碳纖維質量,Kg0.70.70.70.70.70.70.7單位GW碳纖維理論需求量,噸/GW1310 1310 1310 1310 1310 1310 1310 碳纖維理論需求量,噸71319 73272 65292 60990 72
79、066 91721 131030 滲透率,%(實際需求量/理論需求量)3%6%7%12%25%40%100%碳纖維實際需求量,噸2500 4500 4800 7319 18017 36688 131030 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8成本是碳纖維在風電大規模應用的關鍵因素成本是碳纖維在風電大規模應用的關鍵因素 碳纖維主梁葉片能否實現大規模應用與成本息息相關。碳纖維主梁葉片能否實現大規模應用與成本息息相關。結合北極星風力發電網、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等測算,當碳纖維價格降低到80元/kg時,風電行業對葉片規?;瘧锰祭w維的接受度會比較高;此外,世界風能協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
80、會風能專業委員會認為,當碳纖維價格下降至70-100元/kg時,將對風電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碳纖維頭部供應商卓爾泰克批量供應的碳纖維價格(約13美元/kg)可以作為大絲束碳纖維企業的參照。因此綜合來看,我們認為碳纖維價格達到因此綜合來看,我們認為碳纖維價格達到80元元/kg以下時有望為逐步打開碳纖維在風電行業的大規模應用。以下時有望為逐步打開碳纖維在風電行業的大規模應用。根據百川盈孚,截至根據百川盈孚,截至2023年年12月,國內大絲束碳纖維已降至月,國內大絲束碳纖維已降至80元元/kg以下,碳纖維在風電領域的應用有望逐步進入放量階段。以下,碳纖維在風電領域的應用有望逐步進入放量階段。
81、圖表:國內大絲束碳纖維和玻璃纖維價格走勢圖表:國內大絲束碳纖維和玻璃纖維價格走勢資料來源:百川盈孚,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9圖表:碳圖表:碳/碳復材制備工藝原理碳復材制備工藝原理資料來源:金博股份招股書,國海證券研究所步驟一步驟一:碳纖維經過織布、成網、準三維成型、復合針刺等技術,形成碳纖維預制體碳纖維預制體(毛坯)。步驟二步驟二:甲烷經過高溫裂解,分解出碳碳和氫。步驟三步驟三:碳沉積附著于預制體中的碳纖維上,形成碳碳/碳復合材料碳復合材料,該工藝過程需要重復多個沉積周期。步驟四步驟四:把經過重復多次化學氣相沉積的碳/碳復合材料在2200度以上的高溫中純化和石
82、墨化,使產品性能達到使用要求。碳纖維為碳基復材重要原料碳纖維為碳基復材重要原料 先進碳基復合材料是指以碳纖維為增強體,以碳或碳化硅等為基體,以化學氣相沉積或液相浸漬等工藝形成的復合材料以碳纖維為增強體,以碳或碳化硅等為基體,以化學氣相沉積或液相浸漬等工藝形成的復合材料,主要包括碳碳/碳復合材料碳復合材料產品(碳纖維增強基體碳)、碳碳/陶復合材料陶復合材料產品(碳纖維增強碳化硅)等。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0碳碳復材在光伏熱場領域更具優勢,消耗品屬性日益凸顯碳碳復材在光伏熱場領域更具優勢,消耗品屬性日益凸顯 碳碳復材相比傳統石墨材料具有顯著的優勢。碳碳復材相比傳統石墨材料具有顯
83、著的優勢。采用碳碳復合材料相比傳統石墨材料具有更優異的保溫性、強度、韌性,且不易破碎,可有效降低生產能耗、提升設備使用壽命,從而降低整個生產成本。碳碳復材熱場部件主要包括坩堝、導流筒、保溫筒、加熱器等,是單晶拉制爐熱場系統的關鍵部件,在性價比方面相比傳統石墨材質展現出了非常大的優勢。碳碳復材呈現消耗品屬性。碳碳復材呈現消耗品屬性。碳碳復材熱場部件為消耗品,每年存在新增需求、替換需求和改造需求。坩堝的替換周期為2個/年,加熱器的替換周期為2-3個/年,其他部件的替換周期為2個/3年。硅料技術路線差異對熱場無實質性影響,拉晶路線迭代將加大硅料技術路線差異對熱場無實質性影響,拉晶路線迭代將加大熱場部
84、件的損耗。熱場部件的損耗。在單晶硅棒生產上,目前以直拉法為主,直拉法分為連續拉晶(CCZ)和重復拉晶(RCZ)。行業內主流方法為RCZ,目前正處于由RCZ向CCZ過渡階段。CCZ路線中,雙層石英坩堝引入了更多的氧,會加大對熱場部件的損耗。圖表:圖表:碳碳復合材料熱場部件在單晶爐中的應用碳碳復合材料熱場部件在單晶爐中的應用資料來源:金博股份招股書,國海證券研究所名稱名稱簡介簡介坩堝承載石英坩堝,保持液面穩定,具有安全、經濟和可設計等特點,能最大限度提高裝料量導流筒引導氣流,形成溫度梯度,具有安全、節能和高效 等特點,能提高單晶硅生長速率保溫筒構建熱場空間,隔熱保溫,具有節能、可設計特點,大幅度提
85、高使用壽命和節能加熱器提供熱源,熔化硅料,具有安全、經濟和可設計等 特點板材導流筒定位與承載,具有安全、節能等特點電極連接發熱體與水冷銅電極,具有節能等特點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1碳碳復材在光伏熱場滲透率持續攀升碳碳復材在光伏熱場滲透率持續攀升據金博股份公告,碳基復合材料在光伏熱場中對傳統石墨的替代率約為據金博股份公告,碳基復合材料在光伏熱場中對傳統石墨的替代率約為60%65%,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趨勢一:大尺寸硅片市占率快速提升,我國部分企業已經產線全部轉成182、210mm大尺寸。制備大直徑的產品時,傳統石墨熱制備大直徑的產品時,傳統石墨熱場材
86、料成型困難,而且純度要求高,制備成本高昂,制備周期和交貨周期較長。場材料成型困難,而且純度要求高,制備成本高昂,制備周期和交貨周期較長。碳碳復合材料熱場產品性價比更高,通過做得更薄,從而可以利用現有設備生產直徑更大的單晶產品,節約新設備投資費用。趨勢二:P 型電池轉換效率已接近極限,N型電池將成為下一代主流電池技術。P型、N型單晶熱場部件的純度要求分別為200ppm和100ppm,N型電池純度要求更高,型電池純度要求更高,石墨件中揮發出來的雜質或石墨降解形成的顆粒會污染硅熔體,影響晶體品質石墨件中揮發出來的雜質或石墨降解形成的顆粒會污染硅熔體,影響晶體品質。圖表:大尺寸硅片將成為主流圖表:大尺
87、寸硅片將成為主流資料來源:CPIA,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圖表:N N型電池片迎來窗口期型電池片迎來窗口期資料來源:CPIA,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2光伏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光伏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當前光伏發電在全部發電方式中占比仍然較低。當前光伏發電在全部發電方式中占比仍然較低。盡管全球能源轉型步伐加速,但當前世界仍以不可再生能源為主,2020年全球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全球發電量占比為71%,光伏發電占比從2015年的1.0%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3.1%,占比仍然較低。根據國家能源局,2022年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5.6億千瓦,其中火力發電為13.3億千瓦,占
88、比52%;太陽能發電3.9億千瓦,占比15%。我國光伏發電仍有較大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我國光伏發電仍有較大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2023年1-9月我國光伏新增發電裝機容量達128.94GW,同比增加76.33GW,同比增長145%,實現大幅增長,景氣度有增無減。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預測,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有望達到550GW,2021-2025年復合增速達到34.1%。圖表: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量占比仍較低圖表: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量占比仍較低資料來源:歐洲光伏產業協會,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及預測圖表: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及預測資料來源:CPIA,中國有色金屬工
89、業協會硅業分會,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3碳碳復材在光伏中滲透率增長迅速碳碳復材在光伏中滲透率增長迅速 隨著單晶規格的增大,碳纖維在碳碳熱場領域的滲透率快速提升。隨著單晶規格的增大,碳纖維在碳碳熱場領域的滲透率快速提升。以坩堝為例,2010年碳基復合材料的滲透率不足10%,到2020年,滲透率已經超過95%,其余的部件還有較大的替代空間。圖表:中國碳碳熱場領域碳纖維復合材料滲透率快速提升圖表:中國碳碳熱場領域碳纖維復合材料滲透率快速提升資料來源:金博股份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年份2010年2016年2020年產品碳基復合材料等靜壓石墨碳基復合材料等靜壓石墨碳基復合
90、材料等靜壓石墨坩堝90%50%95%5%導流筒90%70%60%40%保溫桶90%70%55%45%加熱器99%97%95%其他95%80%40%60%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4預計預計2025年碳碳熱場碳纖維需求量近年碳碳熱場碳纖維需求量近1.5萬噸萬噸 基于光伏裝機持續大幅增長以及碳碳熱場部件滲透率增加,我們預計基于光伏裝機持續大幅增長以及碳碳熱場部件滲透率增加,我們預計2023年碳碳熱場領域碳纖維需求量將接近年碳碳熱場領域碳纖維需求量將接近10000噸,噸,2025年需求量有望接近年需求量有望接近15000噸。噸。圖表:中國碳碳熱場領域碳纖維市場規模測算圖表:中國碳碳熱
91、場領域碳纖維市場規模測算資料來源:CPIA,IEA,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國海證券研究所年份202120222023E2024E2025E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GW)170230350450550碳碳復合材料滲透率坩堝96%97%98%99%100%導流筒65%70%75%80%85%保溫筒60%65%70%75%80%加熱器6%7%8%9%10%中國碳碳復合材料需求(t)4010 6251 11092 13613 16383 中國碳碳復合材料領域碳纖維需求(t)3609 5626 9983 12252 14745 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5預計預計2025年全球體育休
92、閑碳纖維需求達年全球體育休閑碳纖維需求達3.19萬噸,萬噸,2021-2025CAGR達達15%體育休閑領域應用是碳纖維應用基本盤之一。體育休閑領域應用是碳纖維應用基本盤之一。體育領域碳纖維主要用于球桿球拍、滑雪桿、自行車及釣魚竿等。碳纖維在體育休閑領域的應用預計總體保持平穩增長。碳纖維在體育休閑領域的應用預計總體保持平穩增長。2020年受疫情影響,群體運動器材大幅下滑,個人運動休閑器材有所上升,整體增速有所回落。2021年,部分國家開始放開群體運動,體育器材需求回升。近三年,中國碳纖維應用主引擎風電需求疲軟,而整個市場需求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主要源于體育器材這一碳纖維需求的“壓艙石”。圖表:圖
93、表:20222022年全球休閑體育碳纖維需求結構年全球休閑體育碳纖維需求結構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全球體育休閑碳纖維需求及預測圖表:全球體育休閑碳纖維需求及預測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6預計預計2025年全球汽車領域碳纖維需求達年全球汽車領域碳纖維需求達1.44萬噸,萬噸,2021-2025CAGR為為11%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于汽車領域具有質量輕、強度高、抗沖擊性好、減震隔音性能高的優勢,同時提高汽車集成度,減少零部件,有助于降低汽車生產線投資規模。前期由于成本高企,碳纖維主要應用于前期由于成本高企,
94、碳纖維主要應用于F1賽車、豪華車等高端車,目前逐步擴大應用的趨勢賽車、豪華車等高端車,目前逐步擴大應用的趨勢。2020 年推出的雪佛蘭C8車架部分采用了弧形拉擠的碳纖維復合材料。2021年3月,廊坊的飛澤復材為蔚來ES6(中國第一款批量采用碳纖維的車款)生產的5萬套碳纖維復材后地板開始下線。汽車輕量化是大勢所趨,同時新能源車對減重需求更高,將帶動對碳纖維的需求逐漸放量。汽車輕量化是大勢所趨,同時新能源車對減重需求更高,將帶動對碳纖維的需求逐漸放量。根據賽奧碳纖維,預計2025年全球汽車領域碳纖維需求達1.44萬噸,2021-2025年CAGR為11%左右。圖表:圖表:HCRHCR碳纖維車身碳纖
95、維車身資料來源:蓋世汽車社區圖表:全球汽車碳纖維需求及預測圖表:全球汽車碳纖維需求及預測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7壓力容器保持較高景氣度,預計壓力容器保持較高景氣度,預計2021-2025CAGR達達27%高壓氣態儲氫是目前唯一商用的儲氫技術,儲氫氣瓶是未來壓力容器用碳纖維主要增長點。高壓氣態儲氫是目前唯一商用的儲氫技術,儲氫氣瓶是未來壓力容器用碳纖維主要增長點。2021年國內壓力容器碳纖維需求約3000噸,其中呼吸氣瓶用量約600噸,天然氣氣瓶約500噸,儲氫氣瓶約1900噸。氫燃料電池汽車助推氫能產業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助推氫
96、能產業發展。據高工氫電統計,2021年中國市場氫燃料電池車載儲氫系統出貨4129套,同比增長67.85%;車載儲氫瓶出貨量為30284支,同比增長122.43%。至2025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總計規劃推廣數量達6.6萬輛,有望全部落地助推氫能產業發展。圖表:圖表:IVIV型碳纖維纏繞儲氫瓶結構型碳纖維纏繞儲氫瓶結構和和20222022年年國內壓力容器碳纖維需求結構國內壓力容器碳纖維需求結構資料來源:IV型儲氫瓶用復合材料及制備工藝,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 圖表:全球壓力容器碳纖維需求及預測圖表:全球壓力容器碳纖維需求及預測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
97、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8目錄目錄u碳纖維性能優越,工藝復雜碳纖維性能優越,工藝復雜u多重拉動,需求快速增長多重拉動,需求快速增長u產能釋放疊加提質增效產能釋放疊加提質增效u行業關注標的行業關注標的u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9圖表:中國碳纖維需求量及全球占比持續走高圖表:中國碳纖維需求量及全球占比持續走高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中國成為全球碳纖維最大產能國中國成為全球碳纖維最大產能國 2021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碳纖維最大產能國。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碳纖維最大產能國。根據賽奧碳纖維,2021年國內碳纖維產能6.34萬
98、噸,占全球總產能20.76萬噸的31%;2022年中國碳纖維產能占比持續提升,已達到43%。國內企業已克服低達產率瓶頸。國內企業已克服低達產率瓶頸。產能利用率從2015年的10.5%達到了2022年的53.3%。圖表:圖表:20222022年年中國大陸碳纖維產能占比中國大陸碳纖維產能占比43%43%,全球第一,全球第一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0 國內碳纖維企業產能提升,多家企業逐鹿碳纖維行業國內碳纖維企業產能提升,多家企業逐鹿碳纖維行業。以吉林化纖、中復神鷹等企業為代表,多家企業布局包括碳纖維原絲、碳纖維在內的產能。國內碳纖維需求仍依賴進口,國內
99、碳纖維需求仍依賴進口,但進口比例明顯降低但進口比例明顯降低。根據賽奧碳纖維,2021年中國碳纖維需求僅46.9%來源于中國大陸,仍有超50%依賴進口;2022年中國碳纖維需求來源61%來自于中國大陸,進口比例降至39%,但仍存在較大進口替代空間。國內碳纖維企業群雄并起,國內碳纖維企業群雄并起,2022年進口比例降至年進口比例降至40%以下以下圖表:圖表:20222022年國內碳纖維企業的原絲及碳纖維產能(噸)年國內碳纖維企業的原絲及碳纖維產能(噸)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1國內供應發力,碳纖維進口明顯減少,出口呈增加趨勢國內供應發力,碳纖維進口明
100、顯減少,出口呈增加趨勢 根據賽奧碳纖維信息,2022年,中國臺灣、韓國、德國對中國大陸出口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主要原因是國產替代;匈牙利及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降低,而墨西哥大增,主要原因是匈牙利因為天然氣短缺的停產,卓爾泰克對中國大陸出口對比2021年減少8.2%,主要是因為風電市場疲軟的原因;日本對中國大陸出口保持了高增長,這充分說明了日本產品的競爭優勢及客戶忠誠度。從進口碳纖維原產地來看:日本及韓國主要是小絲束產品,美國、墨西哥、匈牙利、德國主要是大絲束產品,而中國臺灣則是大小絲束兼顧??傮w來看,隨著國產碳纖維供應逐漸增加,我國碳纖維進口量持續降低,出口則呈增長態勢??傮w來看,隨著國產碳纖維供
101、應逐漸增加,我國碳纖維進口量持續降低,出口則呈增長態勢。圖表:碳纖維產品進口量及增速圖表:碳纖維產品進口量及增速資料來源:Wind,百川盈孚,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碳纖維產品出口量及增速圖表:碳纖維產品出口量及增速資料來源:Wind,百川盈孚,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2 國內碳纖維龍頭大規模擴產,將改變世界碳纖維產能格局。國內碳纖維龍頭大規模擴產,將改變世界碳纖維產能格局。從全球碳纖維企業的后續擴產計劃來看,碳纖維產能擴張主要以中國企業為主。國內碳纖維行業目前產能集中度較高,根據百川盈孚,2022年CR4為67.3%。國產碳纖維廠商擴產持續推進,將改變全球碳纖維供
102、應格局,國產碳纖維迎來發展黃金機遇期。圖表:圖表:20222022年年全球碳纖維運行產能及后續擴產計劃(單位:千噸)全球碳纖維運行產能及后續擴產計劃(單位:千噸)資料來源:賽奧碳纖維技術公眾號國內企業大規模擴產,碳纖維行業迎來爆發期國內企業大規模擴產,碳纖維行業迎來爆發期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3 未來幾年國內碳纖維企業擴產計劃總量預計未來幾年國內碳纖維企業擴產計劃總量預計接近接近30萬噸,但需關注各企業的項目落地性以及落地時間和實際產能,在供給短缺萬噸,但需關注各企業的項目落地性以及落地時間和實際產能,在供給短缺的背景下,率先實現項目落地并穩定生產的企業將具備明顯的先發優勢
103、,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的背景下,率先實現項目落地并穩定生產的企業將具備明顯的先發優勢,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圖表:圖表:國內碳纖維企業擴產計劃,國內碳纖維企業擴產計劃,20232023年年1212月月統計(產能單位:噸統計(產能單位:噸/年)年)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各公司公告,各政府網站,百川盈孚,現代快報,中國非金屬礦信息平臺,復材網,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中國化工報,國海證券研究所(*注:“預計當年實際新增產能”為根據投產時間折算出的當年實際產生貢獻的產能預估)國內迎來碳纖維擴產爆發期,但需關注落地程度國內迎來碳纖維擴產爆發期,但需關注落地程度生產商生產商 項目項目在建產能在建產能預計投產
104、節奏預計投產節奏項目情況項目情況預計當年實際新增產能預計當年實際新增產能*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吉林化纖集團國興年產6萬噸碳纖維項目6222“十四五”期間完成0221.2萬噸碳纖維復材項目碳化線00.6002023年1月和2月,第三、四條碳化線投產0.600中復神鷹西寧二期1.4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01.4002023H1已全面投產1.400連云港年產3萬噸碳纖維建設項目300.61.2建設周期為2023年4月至2026年8月00.61.2上海石化1.2萬t/a 48K大絲束碳纖維項
105、目0.600.60預計2024年全部完成000.6光威復材萬噸級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項目0.40.400一期4000噸預計2023年內投產00.40中簡科技高性能碳纖維及織物產品項目0.150.0750.0750預計于2023年部分投產,2024年全部投產00.0750.075恒神股份2萬t/a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0.500.50一期5000t/a,2023H1開工,建設周期20個月000.5浙江寶旌6萬噸碳纖維原絲項目和年產1.8萬噸碳絲項目1.550.50.50.55預計于“十四五”期間陸續投產00.50.5新創碳谷1.8萬t/a大絲束項目1.21.2002023年已全部建成1.8萬噸產能0
106、.60.60新疆隆炬年產5萬t碳纖維碳化項目4.41.21.222022年一期6000噸建成,后續三期陸續建設,預計2025年形成5萬t/a產能0.61.21.2長盛科技高性能碳纖維項目二期0.080.0800已于2023年12月投產00.080高性能碳纖維項目三期0.26000.26預計2025年投產達產000.26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4 未來幾年國內碳纖維企業擴產計劃總量未來幾年國內碳纖維企業擴產計劃總量預計接近預計接近30萬噸,但需關注各企業的項目落地性以及落地時間和實際產能,在供給短缺萬噸,但需關注各企業的項目落地性以及落地時間和實際產能,在供給短缺的背景下,率先
107、實現項目落地和產能擴大,并穩定生產的企業將具備明顯的先發優勢,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的背景下,率先實現項目落地和產能擴大,并穩定生產的企業將具備明顯的先發優勢,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圖表:圖表:國內碳纖維企業擴產計劃國內碳纖維企業擴產計劃,20232023年年1212月統計月統計(續上表,產能單位:噸(續上表,產能單位:噸/年)年)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各公司公告,各政府網站,百川盈孚,現代快報,中國非金屬礦信息平臺,復材網,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中國化工報,國海證券研究所(*注:“預計當年實際新增產能”為根據投產時間折算出的當年實際產生貢獻的產能預估)國內迎來碳纖維擴產爆發期,但需關注落地程度國
108、內迎來碳纖維擴產爆發期,但需關注落地程度生產商生產商 項目項目在建產能在建產能預計投產節奏預計投產節奏項目情況項目情況預計當年實際新增產能預計當年實際新增產能*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國泰大成年產2.5萬t原絲、1萬t碳纖維項目0.700.30.4已投產3000噸,陸續建設剩余產能00.30.4克拉瑪依愿景年產15000噸高性能生產線項目1.50.300建設中,預計2023年內投產3000噸00.30福維股份年產2000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0.200.20建設中,預計2024年12月投產000.
109、2內蒙古中晶中晶高性能碳纖維及氫能源氣瓶產業化項目0.2500.250建設中,預計2024年12月投產000.25山西鋼科年產3600噸高端碳纖維項目0.3600.360建設中,預計2024年1月投產00.360河南永煤萬噸碳纖維產業園項目1.20.400.8一期預計2023年投產,二期預計2025年投產00.40.4蘭州藍星年產2500噸碳纖維生產線項目0.250.2500已與蘭州市簽約00.250年產21000噸碳纖維項目2.1000已與沂源縣簽訂框架合作000杭州超探年產1萬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項目1000已與龍游縣簽約000廣東金輝碳纖維原絲50000噸/年、碳纖維20000噸/年、碳
110、纖維增強復合材料40000噸/年2000已與廣東茂名濱海新區簽約000蒙泰高新年產1萬噸碳纖維及6萬噸差別化腈綸項目1000.5年產1萬噸碳纖維及6萬噸差別化腈綸項目,分三期建設,一、二期分別為1萬噸/年差別化腈綸、0.5萬噸/年碳纖維;三期4萬噸/年差別化腈綸,建設期72個月000.5合計28.7028.708.418.416.596.597.717.713.20 3.20 7.077.078.09 8.09 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5圖表:國內廠商與日本東麗圖表:國內廠商與日本東麗小絲束碳纖維性能對比小絲束碳纖維性能對比資料來源:中復神鷹招股說明書我國小絲束碳纖維初步具備
111、一定的產業基礎我國小絲束碳纖維初步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 國內小絲束碳纖維初步具備一定產業基礎。國內小絲束碳纖維初步具備一定產業基礎。以光威復材、中復神鷹等碳纖維企業為代表,國內產品強度、模量等性能逐漸向日本東麗等國際巨頭靠攏,已初步實現對領先企業的追趕和對標。但國內小絲束碳纖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技術突破是根本要素。但國內小絲束碳纖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技術突破是根本要素。國內小絲束碳纖維在規模、產品質量穩定性、產品牌號豐富度、與下游應用的匹配性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高端產品方面,未來技術突破仍然是關鍵。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6我國大絲束碳纖維有望迎來大規模應用我國大絲束碳纖維有
112、望迎來大規模應用 國際上長期只有日本、美國等少數國家擁有并掌握大絲束碳纖維生產技術。國際上長期只有日本、美國等少數國家擁有并掌握大絲束碳纖維生產技術。大絲束碳纖維技術此前被卓爾泰克、SGL等歐美、日本企業壟斷,國內除了上海石化外,還有寶武碳業、蘭州藍星、新創碳谷等企業也在積極開展相關研發工作,吉林化纖在大絲束領域已有一定產業基礎與技術積累。國內大絲束碳纖維有望迎來大規模突破,未來持續技術突破和降本增效將是主旋律。國內大絲束碳纖維有望迎來大規模突破,未來持續技術突破和降本增效將是主旋律。以吉林化纖為代表的大絲束碳纖維企業加速擴產,國內大絲束供應持續放量。上海石化建設國內首套萬噸級大絲束碳纖維國產
113、線,并實現首套大絲束裝置中交,目前我國大絲束有望逐步迎來大規模應用。圖表:圖表:20202020年全球年全球48K48K以上大絲束碳纖維市場份額以上大絲束碳纖維市場份額資料來源:吉林碳谷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58%31%9%2%日本東麗-卓爾泰克德國SGL日本三菱其他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7目錄目錄u碳纖維性能優越,工藝復雜碳纖維性能優越,工藝復雜u多重拉動,需求快速增長多重拉動,需求快速增長u產能釋放疊加提質增效產能釋放疊加提質增效u行業關注標的行業關注標的u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8中復神鷹:中復神鷹:民用小絲束碳纖維龍頭,碳纖維規模
114、國內領先民用小絲束碳纖維龍頭,碳纖維規模國內領先 公司公司建成國內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千噸級干噴濕紡碳纖維產業化生產線建成國內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千噸級干噴濕紡碳纖維產業化生產線。系統掌握了碳纖維T300級、T700級、T800級、M30級、M35級千噸級和M40級、T1000級百噸級技術,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干噴濕紡碳纖維的關鍵技術突破?;緦崿F對日本東基本實現對日本東麗主要碳纖維型號的對標。麗主要碳纖維型號的對標。公司碳纖維產能規模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公司碳纖維產能規模國內處于領先地位。截至2023H1,公司產能為28500噸/年,包括連云港基地的3500噸/年產能,以及西寧基地25000噸
115、/年產能,產能及產量均處于國內碳纖維生產企業前列。公司于連云港基地新建30000噸項目,將持續鞏固龍頭地位。圖表:中復神鷹盈利預測圖表:中復神鷹盈利預測(2024.1.42024.1.4)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預測指標預測指標2022A2022A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營業收入(百萬元)1,994.81 2,304.25 3,092.73 4,193.61 增長率(%)70.00 15.51 34.22 35.60 歸母凈利潤(百萬元)605.08 371.81 528.64 759.47 增長率(%)117.09-38.55 42.18 43.
116、66 攤薄每股收益(元)0.67 0.41 0.59 0.84 ROE(%)13.11 7.59 9.74 12.27 P/E62.57 74.19 52.18 36.32 P/B8.42 5.63 5.08 4.46 P/S19.48 11.97 8.92 6.58 EV/EBITDA46.66 40.49 30.65 23.28 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9光威復材:光威復材:碳纖維全產業龍頭碳纖維全產業龍頭 光威復材業務覆蓋碳纖維原絲、碳纖維、復合材料等全產業鏈。光威復材業務覆蓋碳纖維原絲、碳纖維、復合材料等全產業鏈。公司是國內碳纖維行業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形成了從原絲開
117、始的碳纖維、織物、樹脂、高性能預浸材料、復合材料制品的完整產業鏈布局。同時,公司具備碳纖維生產線及關鍵設備、預浸料生產線以及復合材料成型設備等自主設計與制造能力,主要產品包括碳纖維及織物、預浸料、碳梁等。公司全產業鏈布局及在軍公司全產業鏈布局及在軍工碳纖維的深厚積淀,使公司在行情下行期保持穩健。工碳纖維的深厚積淀,使公司在行情下行期保持穩健。公司產能擴張將推動公司進一步成長公司產能擴張將推動公司進一步成長。截至2022年底,公司碳纖維產能3655噸,在建產能4030噸,內蒙古包頭項目一期4000噸預計將于2023年內投產。內蒙古光威碳纖維項目將推動公司中長期的持續發展。內蒙古光威碳纖維項目將推
118、動公司中長期的持續發展。內蒙古光威項目規劃年產10000噸碳纖維,同時內蒙古較低的能耗成本將降低公司碳纖維生產成本,進一步提升毛利率。圖表:光威復材盈利預測圖表:光威復材盈利預測(2024.1.42024.1.4)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預測指標預測指標2022A2022A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營業收入(百萬元)2,511.11 2,517.36 3,128.13 3,782.77 增長率(%)-3.69 0.25 24.26 20.93 歸母凈利潤(百萬元)934.25 858.25 1,057.35 1,273.72 增長率(%)23.19-
119、8.14 23.20 20.46 攤薄每股收益(元)1.12 1.03 1.27 1.53 ROE(%)19.14 15.69 16.20 16.32 P/E40.14 26.16 21.24 17.63 P/B7.67 4.10 3.44 2.88 P/S14.91 8.92 7.18 5.94 EV/EBITDA32.24 17.81 14.29 11.75 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0吉林碳谷:吉林碳谷:全品類碳纖維原絲龍頭,受益于國產碳纖維大發展全品類碳纖維原絲龍頭,受益于國產碳纖維大發展 公司是全球少有的大絲束原絲供應商。公司是全球少有的大絲束原絲供應商。全球48K以
120、上大絲束主要供應商為日本東麗旗下的Zoltek、SGL和日本三菱,其中Zoltek與SGL大絲束原絲自產自用,不對外出售。公司具有原奇峰化纖腈綸大工業經驗,目前碳纖維原絲產品囊括1K、3K、6K、12K、12KK、12S、24K、25K、35K、48K和50K,形成工業民用級別大絲束產品為主,小絲束、大絲束產品共同發展的局面。公司擴產計劃穩步推進公司擴產計劃穩步推進,原絲地位愈發穩固,原絲地位愈發穩固。公司2023年在手訂單達到10萬噸。公司在4萬噸/年碳纖維原絲產能基礎上,截至2023年6月底,年產15萬噸碳纖維原絲項目已投產60%以上,公司總產能達到13萬噸/年左右;此外公司新上3萬噸高性
121、能碳纖維原絲項目一期預計于2024年中期投產,聚焦于T700、T800及以上中小絲束碳纖維原絲,實現大絲束和中小絲束全覆蓋。圖表:吉林碳谷盈利預測(圖表:吉林碳谷盈利預測(2024.1.42024.1.4)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于Wind一致預期)預測指標預測指標2022A2022A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營業收入(百萬元)2,083.682,200.332,828.833,538.40增長率(%)72.285.6028.5625.08歸母凈利潤(百萬元)629.57478.33630.00748.00增長率(%)99.99-24.02
122、31.7118.73攤薄每股收益(元)1.980.811.071.27ROE(%)42.3623.3023.7821.66P/E23.8820.4315.5113.07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1吉林化纖:吉林化纖:粘膠長絲龍頭,再造國內碳纖維領先企業粘膠長絲龍頭,再造國內碳纖維領先企業 吉林化纖集團積極向碳纖維產業轉型,打造原絲吉林化纖集團積極向碳纖維產業轉型,打造原絲-碳纖維碳纖維-復材的碳纖維產業鏈。復材的碳纖維產業鏈。截至2023年10月,公司大股東吉林化纖集團現已形成碳纖維原絲產能16萬噸,碳絲4.9萬噸,復材制品2萬噸,成為國內最大的碳纖維生產企業。3萬噸高性能碳纖
123、維原絲項目、6萬噸碳絲項目等項目正在建設,有望持續擴大碳纖維領域布局。公司碳纖維產業穩步推進。公司碳纖維產業穩步推進。全資子公司吉林凱美克年產600噸小絲束碳纖維生產線已全部建成并達產;公司參股49%的吉林寶旌擁有8000噸大絲束碳纖維產能;年產1.2萬噸碳纖維復材拉擠板項目,2023年2月底碳化線已建成,復材生產線處于安裝和認證過程中,預計2023年底可部分達產。圖表:吉林化纖盈利預測圖表:吉林化纖盈利預測(2024.1.42024.1.4)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于Wind一致預期)預測指標預測指標2022A2022A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
124、025E營業收入(百萬元)3,669.643,708.174,538.505,401.17增長率(%)2.501.0522.3919.01歸母凈利潤(百萬元)-91.45102.50193.00303.50增長率(%)29.23212.0988.2957.25攤薄每股收益(元)-0.040.040.080.12ROE(%)-2.112.324.206.17P/E-70.2937.3323.74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2上海石化:上海石化:建設首套萬噸級建設首套萬噸級48K大絲束碳纖維國產線大絲束碳纖維國產線 上海石化上海石化是高度綜合性是高度綜合性的的石油化工企業石油化工企業
125、,業績有望底部反轉。,業績有望底部反轉。主營多種石油產品、中間石化產品、樹脂和塑料及合成纖維等。受困于上下游壓力,公司業績位于底部,隨著需求回暖、行情修復以及公司碳纖維等新材料產業的帶動,公司業績有望實現底部反轉,走出至暗時刻。公司進軍碳纖維,首套大絲束碳纖維裝置公司進軍碳纖維,首套大絲束碳纖維裝置投產投產,打破國外對,打破國外對48K大絲束碳纖維的壟斷。大絲束碳纖維的壟斷。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煉油向化工轉、化工向材料轉、材料向高端轉、園區向生態轉”的發展思路,做強碳纖維等中高端新材料核心產業。公司公司2.4萬噸萬噸/年原絲、年原絲、1.2萬噸萬噸/年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大絲束
126、碳纖維項目一期一期6000噸碳纖維已投產,正處于工藝優化階段,預計至噸碳纖維已投產,正處于工藝優化階段,預計至2024年全部完成年全部完成1.2萬噸項萬噸項目的建設。目的建設。圖表:上海石化盈利預測圖表:上海石化盈利預測(2024.1.42024.1.4)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于Wind一致預期)預測指標預測指標2022A2022A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營業收入(百萬元)82,518.3292,693.0096,228.5098,404.60增長率(%)-7.5712.333.812.26歸母凈利潤(百萬元)-2,872.0775.1
127、7844.501,169.60增長率(%)-243.57102.621,023.5038.50攤薄每股收益(元)-0.270.010.080.11ROE(%)-10.940.182.303.05P/E-418.0837.2126.87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3中簡科技:中簡科技:軍用碳纖維龍頭,產能逐步釋放軍用碳纖維龍頭,產能逐步釋放 公司專注于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研發生產,能實現批量供應,產品性能達到國際領先巨頭水平。公司專注于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研發生產,能實現批量供應,產品性能達到國際領先巨頭水平。公司具備高強型ZT7系列(高于T700級)、ZT8系列(T800級)、ZT9
128、系列(T1000/T1100級)和高模型ZM40J(M40J級)石墨纖維工程產業化能力,并已成為國內航空航天領域ZT7系列(高于T700級)碳纖維產品的批量穩定供應商。公司產品各項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產能逐漸釋放將推動公司持續成長。產能逐漸釋放將推動公司持續成長。公司已有400噸(3K)的碳纖維產能,IPO募投項目的300噸(3K)產能建成投產,產能逐步釋放,將持續提振公司業績。公司持續聚焦高性能碳纖維,在建產能將再造一個中簡科技公司持續聚焦高性能碳纖維,在建產能將再造一個中簡科技。公司非公開發行項目新建1500噸(12K)或400噸(3K)碳纖維項目,截至2023.10,項
129、目前兩條產線已投入試生產,整體建設周期縮短50%以上,且項目產品通過ZT9H碳纖維考核評價評審,具備批產能力,可進行供貨。圖表:中簡科技盈利預測圖表:中簡科技盈利預測(2024.1.42024.1.4)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于Wind一致預期)預測指標預測指標2022A2022A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營業收入(百萬元)797.16949.671,254.001,507.33增長率(%)93.5819.1332.0520.20歸母凈利潤(百萬元)595.51574.00760.33927.67增長率(%)195.88-3.6132.46
130、22.01攤薄每股收益(元)1.351.301.732.11ROE(%)15.319.9112.9113.76P/E36.2822.0316.6313.63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4精工科技:精工科技:碳纖維碳化設備龍頭,受益于國內碳纖維行業爆發碳纖維碳化設備龍頭,受益于國內碳纖維行業爆發 公司公司是是全國專用設備行業龍頭企業全國專用設備行業龍頭企業。在碳纖維及復合材料裝備、機器人智能裝備、太陽能光伏專用裝備、建筑建材專用設備、輕紡專用設備等制造領域具有深厚產業基礎。公司碳纖維設備生產能力國內領先。公司碳纖維設備生產能力國內領先。碳纖維成套生產線以12K、24K、48K及以上
131、原絲為原料,具備年生產1千噸以上碳纖維生產能力,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其所生產的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汽車交通、航空航天、風力發電、醫療器材以及建筑等領域。吉林化纖等國內碳纖維企業的擴張將進一步帶動碳纖維設備需求。吉林化纖等國內碳纖維企業的擴張將進一步帶動碳纖維設備需求。吉林化纖在建6萬噸碳纖維項目、新疆隆炬在建5萬噸項目、浙江寶旌規劃1.8萬噸項目、東華能源與公司碳纖維業務合作,以及國內其他規劃碳纖維項目的潛在合作方,將進一步帶動公司碳纖維設備需求。圖表:精工科技盈利預測圖表:精工科技盈利預測(2024.1.42024.1.4)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于Wind一致預期)預測指
132、標預測指標2022A2022A2023E2023E2024E2024E2025E2025E營業收入(百萬元)2,357.122,716.253,472.884,225.38增長率(%)36.3715.2427.8621.67歸母凈利潤(百萬元)293.31374.75526.38655.63增長率(%)171.9927.7640.4624.55攤薄每股收益(元)0.640.821.161.44ROE(%)21.6722.9525.0024.19P/E38.7917.9312.7610.25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5行業關注標的及行業評級行業關注標的及行業評級 我們認為我們認為
133、碳纖維行業碳纖維行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發展進入新階段,行業關注標的:,行業關注標的:(1)基本實現與東麗對標的民用高性能碳纖維領導者:中復神鷹;(2)碳纖維全產業龍頭:光威復材;(3)碳纖維原絲龍頭:吉林碳谷;(4)粘膠長絲龍頭,依托集團力量快速擴張碳纖維產能:吉林化纖;(5)建設國內首套萬噸級48K大絲束碳纖維國產化裝置:上海石化;(6)軍用碳纖維龍頭:中簡科技;(7)碳纖維-預浸料-復材一體化發展,軍民碳纖維均覆蓋:恒神股份;(8)碳纖維碳化設備龍頭:精工科技。此外,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企業有望受益于碳纖維價格下行,建議關注金博股份、天宜上佳等??紤]到碳纖維行業價格逐步探底,且下游需求長期仍然具
134、有較好的增長空間,應用場景仍有望進一考慮到碳纖維行業價格逐步探底,且下游需求長期仍然具有較好的增長空間,應用場景仍有望進一步步拓展,維持碳纖維行業拓展,維持碳纖維行業“推薦推薦”評級。評級。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6目錄目錄u碳纖維性能優越,工藝復雜碳纖維性能優越,工藝復雜u多重拉動,需求快速增長多重拉動,需求快速增長u產能釋放疊加提質增效產能釋放疊加提質增效u行業關注標的行業關注標的u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7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碳纖維價格大幅波動:碳纖維價格大幅波動:碳纖維價格受多重因素影響,存在大幅波動的風險;碳纖維產能擴張不及預期:碳纖
135、維產能擴張不及預期:碳纖維產能擴張可能過快導致過剩嚴重,也可能擴張速度大幅下降導致供給緊張;碳纖維應用推廣不及預期:碳纖維應用推廣不及預期:碳纖維下游潛在應用場景豐富,但應用推廣受多方面影響,可能存在應用拓展受阻等情況;風電、航空航天、碳碳熱場等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風電、航空航天、碳碳熱場等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目前碳纖維幾大熱點應用領域包括風電、航空航天、光伏等未來可能存在需求增長放緩的風險;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碳纖維上游原材料為丙烯腈等大宗化工品,價格存在波動性;國際局勢動蕩:國際局勢動蕩:碳纖維為重要戰略性產品,我國進口比例依然較高,國際局勢將影響碳纖維產業發展;行
136、業政策大幅變動:行業政策大幅變動:行業政策變動將影響碳纖維行業需求、產能擴張、進出口等,進而對行業發展產生影響;重點關注公司項目推進及業績不及預期:重點關注公司項目推進及業績不及預期:重點關注公司項目推進受多因素影響,可能存在不及預期的風險,同時公司業績可能存在低于預期的風險;碳纖維國產替代進程的不確定性等:碳纖維國產替代進程的不確定性等:目前我國仍處于碳纖維國產替代階段,尤其是高端碳纖維我國仍落后于海外領先企業,國產替代的速度與進程存不確定性,影響碳纖維行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8研究小組介紹研究小組介紹李永磊,董伯駿,本報告中的分析師均具有中國證券業協
137、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的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清晰準確的反映了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分析師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取到任何形式的補償。分析分析師承師承諾諾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國海證券投資評級標準國海證券投資評級標準推薦:行業基本面向好,行業指數領先滬深300指數;中性:行業基本面穩定,行業指數跟隨滬深300指數;回避:行業基本面向淡,行業指數落后滬深300指數。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買入:相對滬深300 指數漲幅20%以上;增持:相對滬深300 指數漲幅介于10%20%之間;中性:相對滬深30
138、0 指數漲幅介于-10%10%之間;賣出:相對滬深300 指數跌幅10%以上?;ば〗M介紹化工小組介紹李永磊,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天津大學應用化學碩士。7年化工實業工作經驗,8年化工行業研究經驗。董伯駿,化工聯席首席分析師,清華大學化工系碩士、學士。2年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經驗,5年半化工行業研究經驗。陳雨,化工行業研究助理,天津大學材料學本碩,2年半化工央企實業工作經驗。賈冰,化工行業研究助理,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碩士,1年半化工實業工作經驗。陳云,化工行業研究助理,香港科技大學工程企業管理碩士,3年金融企業數據分析經驗。李娟廷,化工行業研究助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碩士,北京理工大學應用化學本科
139、。楊麗蓉,化工行業研究助理,浙江大學金融碩士、化學工程與工藝本科。仲逸涵,化工行業研究助理,南開大學金融學碩士,天津大學應用化學本科。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9免責聲明和風險提示免責聲明和風險提示免責聲明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報告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本公司或其他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者務必注意,其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無關。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機構(以下簡稱“該機構”
140、)發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通過此途徑獲得本報告的投資者應自行聯系該機構以要求獲悉更詳細信息。本報告不構成本公司向該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亦不為該機構之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所載內容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本報告的風險等級定級為R3,僅供符合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本公司”)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的客戶(簡稱“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蛻艏?或投資者應當認識到有關本報告的短信提示、電話推薦等只是研究觀點的簡要溝通,需以
141、本公司的完整報告為準,本公司接受客戶的后續問詢。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及合法獲得的相關內部外部報告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保證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變更,也不保證相關的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并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和征價。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員工對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
142、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本公司或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服務。本公司在知曉范圍內依法合規地履行披露義務。本報告版權歸國海證券所有。未經本公司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或協議約定,除法律規定的情況外,任何人不得對本報告的任何內容進行發布、復制、編輯、改編、轉載、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報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否則均構成對本公司版權的侵害,本公司有權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鄭重聲明鄭重聲明心懷家國,洞悉四海國海研究深圳國海研究深圳深圳市福田區竹子林四路光大銀行大廈28F郵編:518041電話:0755-83706353國海研究上海國海研究上海上海市黃浦區綠地外灘中心C1棟國海證券大廈郵編:200023電話:021-61981300國海研究北京國海研究北京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外大街168號騰達大廈25F郵編:100044電話:010-88576597國海證券國海證券研究所研究所化工化工研究團隊研究團隊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