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上??萍冀鹑谏鷳B年度觀察2022(5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上??萍冀鹑谏鷳B年度觀察2022(52頁).pdf(5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1.1 概念定義01第一章上??萍冀鹑谏鷳B指數圖 1 科技金融生態圖課題組于 2015 年率先提出“科技金融生態”的概念,科技金融是科技產業與金融產業協同發展的共生體,它不僅是金融工具,更是政、產、學、研、資等各類主體相互作用形成的制度安排、服務體系、協同機制,最終實現各類主體平衡發展的生態系統??萍冀鹑谏鷳B通過為科技企業創新提供金融支持,搭建科技與金融、政府及中介機構深度融合的綜合服務體系,提升全社會的資源配置能力、促進技術進步、加速科技創新轉化為物質和精神財富。同時,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成果能夠反哺和回饋金融業、中介、研發機構以及政府等生態主體,推動各主體優化改革并提升競爭力,形成相互促進
2、、相互支撐的循環狀態。這種狀態是在政府“有形的手”有條件參與的情況下,由市場“無形的手”主導和自我進化完善的過程??萍冀鹑谏鷳B要素包括體系內所有科技和金融方面主體和主體之間的各種關系,以及維系和促進創新主體和各主體間關系存在和發展的文化、法律、制度、規則等。21.2 指標體系基于科技金融生態主體和生態系統中各要素相互依存的發展演化規律,課題組從政策引導、財稅支持、科技融資、創新生態四個維度,構建了包含了 10 個二級指標、22 個具體指標的上??萍冀鹑谏鷳B指標評價體系。表 1 上??萍冀鹑谏鷳B指標體系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具體指標備注政策引導政策性金融政府引導基金數量(支)累計值政府引導基金規模(億
3、元)累計值產業、營商環境新設立企業數(家)當年值進出口總額占 GDP 的比重(%)當年值FDI 占 GDP 的比重(%)當年值財稅支持財政投入科學技術財政支出(億元)當年值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比例(%)當年值稅收減免研發加計扣除落實上一年度減免稅額(億元)當年值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減免額(億元)當年值科技融資科技貸款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億元)當年值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億元)當年值股權融資當年私募股權投資案例數(起)當年值當年私募股權投資總額(億元)當年值資本市場融資當年科創企業上市數量(家)當年值當年科創企業上市首發募資額(億元)當年值創新生態創新要素R&D 支出占 GDP 的比重(%)
4、當年值每萬人 R&D 人員全時當量(人年)累計值國家級研發中心數量(個)累計值創新成果PCT 專利申請量(件)當年值技術合同成交額(萬元)當年值創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家)累計值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 GDP 比重(%)當年值31.3 指數發展2019 年 6 月科創板正式開板,我國科創企業融資渠道逐步健全,科技金融生態趨于完善。課題組以 2019年為基期計算了 2019-2022 年上??萍冀鹑谏鷳B指數。從總體發展趨勢來看,2019-2022 年上??萍冀鹑谏鷳B指數呈現穩步提升態勢。2021 年達到近四年最高點 163.68,受疫情影響,2022 年上??萍冀鹑谏鷳B指數略微下滑,為 1
5、63.05。從指數增長率來看,上??萍冀鹑谏鷳B指數增長放緩,增長率逐年下降,從 2020 年的38.18%下降到 2022 年的-0.39%。圖 2 上??萍冀鹑谏鷳B指數發展情況從上??萍冀鹑谏鷳B指數中各個一級指標來看,隨著政策引導指數和創新生態指數逐年提升完善,上??萍冀鹑谏鷳B指數近年來穩步提高,2022 年政策引導指數達到 79.91,創新生態指數達到 99.29??萍既谫Y指數和財稅支持指數發展較慢,且 2022 年與 2021 年相比有較大下滑。圖 3 上??萍冀鹑谏鷳B指數各一級指標發展情況圖 4 上??萍冀鹑谏鷳B指數各一級指標增長趨勢4資料來源:上海銀保監局,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6、5 2016-2022 年上海市科技貸款余額2.1 科技信貸穩中有進02第二章科技信貸1科技型企業貸款: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向科技型企業發放的貸款。其中“科技型企業”的定義參照關于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支持的指導意見(銀監發 200937 號)確定,即是指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企業:1.產品(或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范圍;2.企業當年研究開發經費(技術開發費)占企業總收入的 3%以上;3.企業有原始性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再創新等可持續的技術創新活動,有專門從事研發的部門或機構。2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的貸款。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定義參見
7、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國科發政 2017115 號)。2022 上半年上海經濟受疫情沖擊,上海市政府發布了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意在更好發揮科技創新政策帶動作用,全力幫助科技企業渡過難關。政策提出引導銀行加大科技信貸投放力度,創新科技信貸產品,優化“履約貸”“高企貸”“小巨人信用貸”,推廣“科創助力貸”??萍夹刨J規模持續擴大。根據上海銀保監數據,截至 2022 年末,上海轄內科技型企業貸款1余額6892.48 億元,增長 33.35%??萍夹椭行∑髽I貸款2余額 2468.3 億元,增長 9.17%。5資料來源:上海市知識產權局,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7 2019-2022 年
8、上海市專利商標質押情況科技信貸產品體系逐步完善。2022年,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3+X”科技信貸系列產品快速發展,其中,科技貸款累計完成71.14億元,服務842家企業,同比增長13%和2%;科技履約貸24.74億元,服務510家企業,同比下降8%和16%;小巨人信用貸43.46億元,服務200家企業,同比上漲22%和7%;科技微貸通1080萬元,服務 7 家企業;科創助力貸 2.83 億元,服務 125 家企業,較去年大幅上漲。注:科技微貸通貸款、科創助力貸數值參考右側次坐標軸資料來源: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圖 6 2017-2022 年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3+X”科技貸款完成情況知識產權質押融
9、資快速發展。2022 年上海市知識產權質押數達到 519 項,貸款金額達 121.5 億元,較 2021 年增長 173.16%和 59.16%。其中,專利質押 489 項,貸款金額 94.4 億元;商標質押 30 項,貸款金額 27.10 億元。62.2 培育上市精耕細作成果豐碩2022 年,上海加快完善科創企業上市培育庫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能級,培育庫建設進一步提速。培育上市能力有效提升。上??苿撈髽I上市培育庫規模持續擴大,2022 年新增入庫企業 193 家,累計入庫企業達 1750 家,上市培育庫企業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和生物醫藥領域,占比40.6%,培育方向與科創板賽
10、道定位保持一致。2022 全年上海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有 19 家,庫內新增科創板上市 13 家,累計 37 家。聯影醫療以 109.88 億元成為 2022 年度的“募資之王”??苿摪迳鲜衅髽I培育中心(上海)一期班學員企業中已有超過半數提交上市申請,二期班現已啟動。培育上市鏈條持續延長。2022 年,上海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 16988 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9956 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突破 2.2 萬家,新增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業 155 家,累計超過 2600 家。2.3 科技保險助力科研穩發展2022 年,上??萍急kU業務穩步推進,保障科創企業行穩致遠。生物醫藥保險持續增長。上海
11、市科委聯合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上海銀保監局自 2011 年起陸續推出“科技企業履約責任保證保險”“生物醫藥人體臨床試驗責任保險”“生物醫藥產品責任保險”等科技保險產品及保費補貼政策,幫助降低藥企及相關機構的創新風險。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生物醫藥責任保險服務本土藥企174 家,1108 個項目,提供風險保障近 50 億元。技術裝備保險實現新突破。2022年,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共累計完成176個重點創新項目承保,涵蓋 ARJ21 飛機、船舶制造、智能發電設備、工程設備等重點領域,累計提供風險保障 688 億元。73.1 股權投資市場蓬勃發展03第三章創業投資上海市股權投資市場規模
12、保持穩步發展。受資管新規和疫情影響,2022 年,上海股權投資 1513 起,投資金額 2164.04 億元,同比呈現一定程度下滑,但整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此外,上海新增基金備案數量變化(除了 2016 年受備案強監管影響)整體趨勢與股權投資情況高度一致。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8 2011-2022 年上海股權投資市場趨勢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9 2014-2022 年上海新增基金備案趨勢圖8上海股權投資市場規模穩居全國前列。2022 年上海雖然整體股權投資規模有所回落,但是在我國主要省市中一直保持第二位(包括深圳、不含廣東全域)。上海與北京股權投資市場
13、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兩地投資金額差距從最高差3-4倍(2016、2011年)縮小到 2022 年略低于北京 85.57 億。投資數量差距從最高 2 倍縮小到 2021 年的 13%左右。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10 2022 年我國股權投資省市前五名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11 2011-2022 年北京與上海歷年股權投資金額趨勢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12 2011-2022 年北京與上海歷年股權投資案例數趨勢9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13 2022 年上?;鹨幠7植假Y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14 20
14、20-2022 年上海股權投資分布3.2 募資與投資規?;芈?022 年上海股權投資市場募資和投資規模有所回落,頭部效應依舊顯著,早期投資依舊缺乏。(1)基金募集規?;芈?022 年,上海新增備案基金 85 支,募資規模 1009.7 億元,同比分別下滑 51%和 67%。新增基金管理人145 家,同比下滑 7%。從基金分布來看,資金持續向頭部集中。1-5 億元規模的基金最多,有 25 支,過億元的基金共 70支,占比 82%。(2)機構投資分布不均機構投資持續向頭部集中。過去三年,上海單筆投資仍以千萬以下為主,單筆 1000 萬以下的占38.6%(2068 起),但投資額占比僅為 0.23%
15、(19.81 億);而 10 億以上的投資 151 起,投資額占比高達56.34%。10投向早期的規模占比較低。上海過去三年的投資按輪次歸類,種子輪 107 起、76.89 億,天使輪 628 起、259.34 億。如果把種子和天使輪定義為早期投資,早期投資規模占比 3.84%,投資數量占比 16.87%。2022 年新增的 85 支備案基金中,早期投資基金僅 5 支。從幣種來看,上海股權投資以人民幣為主的投資事件占比 87%,投資規模占比達 2/3;以美元基金為主的外幣基金投資規模占比達 1/3。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15 2020-2022 年上海股權投資情況按輪次分布
16、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16 2020-2022 年上海股權投資情況按幣種分布11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17 2020-2022 年上海股權投資情況按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布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18 2022 年上海股權投資市場退出方式分布3.3 行業投向“硬科技”特色凸顯2022年,上海創業投資堅持三大先導產業發展方向,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領域,持續布局“硬科技”,投資熱點多樣化。從投向行業領域來看,2022 年上海股權投資市場熱度集中在信息技術、企業服務、健康醫療、消費生活、生產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其中,上海股權投資 2/
17、3 的項目投向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占比 1/2,投向生物醫藥行業的占比 1/5。從整體分布來看,對應上海三大先導產業,體現資本市場對“硬科技”產業的強烈投資意愿。退出方式仍以 IPO 為主。2022 年,上海股權投資市場退出案例共發生 576 筆,同比下降 15%,其中IPO 共發生 490 筆,占所有退出事件的 85%,IPO 退出金額占所有退出金額的 80%,表明 IPO 為 VC、PE 投資的主要退出方式。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123.4 各區非均衡發展更加突出上海各區創業投資分化明顯。2022 年,投資金額超百億的只有浦東新區、閔行區和嘉定區,以上三區股權投資總額占
18、全市的 75%,其中浦東新區、閔行區和嘉定區的投資案例數也位居全市前三位。浦東新區是唯一投資金額破千億、投資案例數破 500 的區域。從增長速度來看,2022 年全市各個區域投資案例數均下滑,投資金額只有嘉定區、普陀區實現增長。表 2 2022 年上海股權投資市場投資區域分布總部所在地投資案例數(起)同比投資金額(億元)同比浦東新區542-26.06%1198.06-15.55%閔行區193-40.25%202.21-47.41%嘉定區141-28.43%226.763.22%徐匯區72-40.50%77.08-55.58%楊浦區76-35.59%65.97-31.45%奉賢區69-37.27
19、%34.18-71.58%普陀區39-48.68%62.85140.53%松江區86-23.89%61.46-39.20%長寧區31-63.53%48.06-52.60%寶山區52-45.83%22.36-63.81%靜安區37-57.47%11.99-90.06%青浦區57-25.00%59.08-86.17%金山區44-40.54%38.93-76.05%虹口區17-71.19%5.77-82.85%崇明區36-37.93%17.65-92.66%黃浦區17-45.16%27.04-51.91%其他4-66.67%4.59-88.70%總計1513-36.13%2164.04-42.82%
20、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浦東新區閔行區嘉定區134.1 資本市場支持科創作用凸顯04第四章多層次資本市場(1)融資規模稍有下降從上市企業數量看,截至 2022 年底,上海擁有上市企業 644 家,在境內上市的企業 426 家,其中滬深主板 265 家,北交所 7 家,創業板 76 家,科創板 78 家;在境外上市的企業 218 家,其中香港 162 家,美國 56 家。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19 截至 2022 年上海市上市企業上市地分布從上市企業規模來看,截至 2022 年底,上海市上市企業總市值12.3 萬億,較 2021 年下滑近 20%。滬深京三市
21、上市的上海企業總市值達 7.57 萬億元,占比 62%,較 2021 年的 58%有所上升;香港市場上市的上海企業市值約 4.42 萬億元,占比 36%,較 2021 年的 29%有大幅提升;美國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上海企業市值約 0.31 萬億元,較 2021 年的 13%大幅下降。DOWN14表 3 2022 年上海上市企業數量與總市值統計市場板塊上市企業總市值(萬億元)市場板塊總市值占比滬深京(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7.5762%香港市場4.4236%美國市場(紐交所、納斯達克)0.313%合計12.3100%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從首次公開發行新股企
22、業數量看,2022 年,49 家上海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首次公開發行新股,較 2021年大幅回落。其中,主板 9 家,創業板 8 家,科創板 19 家,香港 10 家,美國 3 家。從首次公開發行新股企業融資規???,2022 年上海上市企業中,融資金額在 10 億元以下的企業有 32 家,占比 65.3%;融資金額在 10-20 億元之間的企業有 12 家,占比 24.5%;融資金額在 20-100 億元之間的企業有4 家,占比 8.2%;融資金額在 100 億元以上的企業只有 1 家,占比 2%,為聯影醫療。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20 2022 年上海企業在各市場 I
23、PO 數量分布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21 2022 年上海新上市企業募集金額分布圖15(2)產業結構持續轉型從上市企業行業分布看,上海上市企業所處行業仍以傳統制造業為主,但新興科技產業占比正逐步提升。截至 2022 年底,資本貨物、材料等傳統制造業位居一二位,半導體、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正逐步帶領上海產業升級轉型。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22 2022 年上海上市企業行業分布從新上市企業行業分布看,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醫療健康、集成電路和消費生活。醫療健康行業穩居第一,共有 20 家上市,占比 40%;集成電路位居第二,共有 6 家企業上市,占比 12
24、%;消費生活位列第三,共 4家企業上市,占比 8%;企業服務排名第四,共有 3 家企業上市,占比 6%;隨后是光電通信、節能環保、生產制造、金融這 4 個行業,各有 2 家企業上市,各占 6%;最后是智能硬件、新工業、汽車交通、農業、旅游、教育、文娛傳媒、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各 1 家企業上市,各占 2%。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23 2022 年上海 49 家上市公司行業分布圖醫療健康集成電路消費生活16資料來源:清科,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24 2022 年上海新增 49 家上市公司區域分布圖(3)三板四板助推中小企業迅速成長新三板、四板蓬勃發展,優質后備企業數量不
25、斷增加。截至2022 年底,上海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 520 家,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 962 家。順暢的轉板機制為中小企業上市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規范了企業經營管理體系,為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助推企業快速成長。表 4 2022 年新三板四板上海掛牌公司數量統計市場板塊2022 年底掛牌公司數量(家)2022 年新增掛牌公司數量(家)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52010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962157合計1482167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4)上市融資區域差異明顯上海各區上市企業數量差距明顯。2022 年上海新增 49 家上市企業廣泛分布于 1
26、2 個區,其中,浦東新區分布最為集中,上市企業多達 22 家,占比44.0%;其次是嘉定區,有8家企業上市,占比16%;隨后是閔行區、松江區、青浦區、普陀區,各有 5 家、4 家、3 家、2 家企業上市,占比各達 10%、8%、6%、4%;最后是徐匯、楊浦、靜安、黃浦、虹口、寶山,各有 1 家企業上市。17資料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25 2020-2022 年科技創新公司(創新創業公司)債券發行統計4.2 多元化融資市場聚焦科創前沿科創債券量額齊升。2022 年,上??萍紕撔聜l行 83 起,總金額達到1028.4 億元,較 2021 年漲幅擴大,科技創新領域蓬勃發展
27、,科技債助力科技成果加速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皩>匦隆背蔀槲磥碜呦?。近兩年,上海市從市、區等多級發布了各類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舉措,從市到區建立的“專精特新”企業培育體系成效初顯,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中高端產業領域的中小企業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2022 年,上海市上市的 49 家企業中,21 家為專精特新企業,15 家為小巨人企業。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26 2022 年上海新上市小巨人、專精特企業分布專特精新18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27 2022 年不同市場中新上市上海企業數量占比資料來源:WI
28、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28 2022 年上海上市公司各板塊首發募資金額比較4.3 科創板助力戰略新興產業成長(1)科創板服務科技企業能力穩步提升科創板仍是上??萍夹推髽I融資首選。2022 年,新上市的 49家上海企業中科創板占據 19 家,占比 39%,較往年增幅顯著??苿摪迨装l募集資金金額最多,達到 440 億元,占所有企業首發募集資金總額的76%。19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29 2022 年上??苿摪迨装l募集資金分布情況從科創板首發募集資金規模來看,2022年,在科創板IPO的19家上海企業中,首發募集資金不超過 10 億的占比 16%,募資金額在 10-
29、20 億元的占比 58%,募資金額超過 20 億元占比 26%。從科創板上市企業市值來看,截至 2022 年,上海企業市值在 100-300 億的企業最多,達 27 家,占比 35%。其次,在 5 0-100 億區間的有 21 家,占比27%。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30 2022 年上??苿摪迳鲜泄靖魇兄祬^間公司數20從科創板上市的具體企業來看,截至 2022 年末,市值最高的是中芯國際,3255.22 億元,聯影醫療市值也突破千億,為 1458.59 億元。在市值排名前 10 的企業中,有6家企業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另外,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產業
30、和新材料產業各 1 家。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31 上??苿摪迳鲜泄究苿撝黝}分布表 5 2022 年上??苿摪迤髽I市值排名前 10 公司序號證券代碼證券簡稱科創主題Wind 行業二級分類總市值(億元)1688981.SH中芯國際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3255.222688271.SH聯影醫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1458.593688008.SH瀾起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709.934688180.SH君實生物-U生物產業制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615.285688012.SH中微公司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半導體與半導體
31、生產設備603.986688385.SH復旦微電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570.117688063.SH派能科技新能源汽車產業資本貨物488.778688126.SH滬硅產業新材料產業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481.059688728.SH格科微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438.3010688538.SH和輝光電-U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技術硬件與設備372.24(2)“硬招牌”成為科創板代名詞在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行業分布方面,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占比約為 40%、33%和 10%。21資料來源:WIND,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整理圖 3
32、2 2022 年科創板上市的上海企業分行業研發支出營收占比(3)創新引擎驅動科創企業成長從科創板上市企業研發強度看,2022 年科創板上市的上海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明顯高于其他板塊,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產業分別以 15.98%和 15.30%排名前二??苿摪鍨樯鲜衅髽I提供了研發資金保障,推動了企業研發活動,促進企業快速成長。225.1“先投后股”成為財政支持成果轉化新模式05第五章寶山區“先投后股”支持科技成果轉化(1)探索新模式,勇闖無人區“先投后股”是指對于前沿引領性、顛覆性科技項目、初創企業,在社會資本還不敢投或處于觀望階段時,利用財政資金低成本、耐性和抗風險能力更強的優勢,以
33、科技項目立項形式向創新項目投入財政扶持資金支持研發,解決部分“卡脖子”項目面臨的“市場失靈”問題。項目通過協議約定“項目獲得市場化融資”作為行權觸發點,若行權則將投入的財政資金全部或部分轉換為國資公司的股權,伴隨企業成長一段時間,參照市場化方式退出;若未行權,則視為政府對創新項目的扶持,用相應的盡職免責和容錯機制加以保障。2021 年,寶山區積極揭榜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以先投后股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家創新改革試點,作為上海唯一以區為主體、大膽探索科技成果轉化“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創新機制的代表,勇闖無人區,敢當試驗田。寶山區科創中心先行先試、突破創新的政策引領,積極探索“先投后股”科技成
34、果轉化財政支持新方式,重點支持實驗室技術熟化度不夠高,暫無社會資本參與,但技術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已突破技術攻關的重點難點,并對其實現產業化有積極預期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圖 33 寶山區“先投后貸”試點分階段部署235.2 健全的機制保障“先投后股”暢通運行一是充分發揮全程貫穿的工作主體作用。針對遴選后擬立項的創新項目,由技轉公司聯合創新項目共同向區科委申請項目立項。簽訂四方協議,約定后續轉股、退出等各項事宜。立項后,財政資金先劃撥至技轉公司,按照協議約定,技轉公司以項目合伙人身份將資金以往來款的方式撥至目標企業,轉股條件觸發時,已投入資金按照社會資本估值轉換為投資款。未來,待創新項目發展壯
35、大,技轉公司執行股權退出或被并購時,資金回流至技轉公司,實現流程和資金閉環。(2)專項資金保障項目順暢運作寶山區每年在區產業扶持資金中設立預算5000萬元的“先投后股”專項資金。同時,按專項資金的2%測算,每年設立約 100 萬元的“先投后股”保障資金,專項用于擬扶持項目行業分析、專家評審、盡職調查、合作協議設定、項目審計、投后管理等涉及的第三方費用,保障資金使用由區科委向區財政局申請,按專項經費進行管理。圖 34“先投后貸”實施流程二是建立多維評價機制。在項目遴選階段,“緊扣轉化核心、以評分為基礎、重點考慮時序、優先考慮技術”4 項基本原則,從技術成熟度、產品競爭力、轉化前景、投資價值、預期
36、成效等細分指標綜合評判,創新建立“TMG”成果轉化指標體系,形成形式審查、行業分析、盲審、答辯、盡職調查 5個遞進式遴選環節。同時,積極借助長三角國創中心、市經信委發展研究中心等相關行業權威部門、投融資機構等專業力量,不斷充實評審專家庫,邀請在業內擁有話語權、影響力的專家參與項目的研判和評審。緊扣轉化核心以評分為基礎優先考慮技術重點考慮時序245.3 寶山區探索“先投后股”取得積極成效一是模式機制初成體系一是模式機制初成體系 作為國家級試點,寶山區在項目征集及遴選全流程上建立了一套涵蓋了“試點方案、研判遴選方案、制定評價體系、組織專家、遴選工作組織實施、簽訂三方合作協議”的標準化工作體系。同時
37、打通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撥投結合”聯合支持項目路徑,成為上海市首個與國創中心合作開展“撥投結合”的區,在科技成果轉化領域探索形成一種新的可持續的“政府引導+市場接力”資金支持模式。二是項目研發加速明顯二是項目研發加速明顯 “先投后股”專項資金每年預算 5000 萬元,單個項目扶持金額最高1000 萬元,重大項目可達 2000 萬元。首批立項的 7 個項目中,支持資金最小的 600 萬元,最高的 1500萬元,首筆資金均撥付了 50%,整體來說政策力度較大。7 個項目中,有的用資金完成樣機、樣品研發,有的搭建中試放大線,有的完成實驗室建設和臨床實驗等,先投后股資金均發揮較大助推作用。同時,
38、7個項目均獲得多家社會資本關注,多家投資機構主動洽談投資事宜,并啟動深度盡調和議價。三是建立開放包容創新的容錯免責機制。一是組織協調機制。成立區“先投后股”創新改革試點專項工作組,由區分管領導任組長,區科委為牽頭單位,區發改委、區國資委、區經委、區財政局、區市場局、大學科技園公司為成員單位;二是免責機制。為鼓勵先行先試,對未達到預期目標的項目,相關決策機構、主管部門勤勉盡責、沒有謀取非法利益,相關項目投資決策符合規定條件、標準和程序的,可視情免除其決策和管理責任;三是考核機制。對技轉公司不采用常規的國資公司考核體系,采取以項目服務及投后管理為核心的績效考核,技轉公司發生的投資損失經認定后及時核
39、銷處理。四是完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跋韧逗蠊伞睅椭蒲袌F隊大膽邁出創業一步,通過授予補貼資金“期權”的方式,形成了“政府+團隊”的利益共同體。同時,在項目遴選和培育全程,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建立財政小投入撬動社會資本大投入的風險共擔機制。在項目遴選的全過程,邀請各領域知名天使投資基金同步觀測、后期賦能,形成“政府+資本”的最佳合力。鼓勵銀行推行“科技成果轉化貸”,引導創新項目積極購買科技項目研發失敗商業保險,同時撬動社會資金放大財政扶持資金支持作用。實施“投保貸”聯動計劃,對“先投后股”項目全生命周期資金需求開展資本接力。25三是前沿項目批量落地三是前沿項目批量落地 “先投后股”試點
40、方案一經發布便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第一批征集項目 48 個。其中,有代表未來科技前沿的項目,如高端質譜儀器、介入式電子心臟、電生理數字心臟、類器官模型等;也有外省市高校院所項目,如中科院深圳研究院分布式儲能項目等;還有海歸高峰人才項目,如美國前 FDA 分子診斷實驗室主任外泌體核酸檢測項目等。目前,除已立項的 7 個項目外,有 20 余個前沿項目已落地寶山。針對未立項項目,寶山區建立項目培育機制,由區屬國資平臺公司為項目開展市場調研、團隊組建、商業計劃、概念驗證等方面的深度賦能,加速項目成長。四是轉化體系日漸完善四是轉化體系日漸完善 為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里”與“最后一公里”,近
41、年來,寶山區相繼出臺了“科創 30 條”、大學科技園“黃金十條”等重磅政策支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先投后股”政策的施行,進一步發揮了政策“筑巢引鳳”的作用,有力吸引了項目、人才、資本、服務機構等科創要素集聚。實踐過程中,通過邀請評審專家、投資機構、服務機構深度參與項目研判與評審,對外充分展示了寶山區優良的創新創業環境,拓展了科創朋友圈,并以此不斷豐富專家智囊庫、深化投融資機構合作、引進科技服務機構,通過系統整合各類科創要素,推動寶山區科技成果轉化體系逐步完善。266.1 北京與深圳基金的基本情況06第六章北京與深圳投早投小的經驗做法北京科創基金成立于 2018 年 10 月,是財政資金為主
42、、國企資金為輔的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為 300億人民幣(實際已募集 200 億)。專注于科技創新領域投資,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社會資本形成合力,面向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等創新源頭,投資領域聚焦“2+4+X”領域?;鸬拇胬m期為 15 年(6年投資期+9 年退出期)??萍汲晒D化初期的金融風險大,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的積極性不高,因此推動金融機構支持早期階段的科技型小企業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一環。北京科創基金與深圳天使引導基金的母基金運作模式在支持早期階段科技項目融資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圖 35“2+4+X”投資領域276.2 北京與深圳基金的主要特色北京科創基金與
43、深圳天使引導基金經過多年的運作,積累了豐富的投早投小的投資管理經驗,探索出了一種獨具特色的成熟運作模式。(1)北京科創基金特色面向原始創新。重點投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及人才團隊的前沿性科學發現、原理性主導技術、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引導產業變革性技術。深圳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成立于 2018 年 3 月,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資發起設立的戰略性、政策性基金,不以盈利為目標,認繳規模 100 億元,100%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成長早期企業,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致力于引領天使投資行業,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為深圳打
44、造國際風投、創投中心和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2)深圳天使引導基金特色全部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未來。母基金引導子基金 100%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成長早期企業,子基金不存在投資項目階段配置等問題。超額收益全部讓渡。對子基金投資于深圳的項目,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母基金的超額收益全部讓渡給其他合伙人,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創投機構投資深圳天使項目的熱情。超高比例出資。全部資金來自財政,由市財政通過深圳市引導基金出資,資金規模在全國天使類引導基金中最大;母基金突破了一般政府引導基金 30%的出資上限,出資比例可達基金總規模的 40%,有效解決了天使投資行業募資難的痛點。堅持政府引導
45、+市場化運作。政府主要負責制訂基本制度和考核監督,引導基金按照制度和協議自主運營管理。圍繞深圳市“20+8”等重點產業集群提供生態服務,培育有利于優秀初創企業不斷產生、持續成長的外部環境。合作發展機制 與高校院所合作,助力高校院 所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建設,投 資科學家 與大國企和產業龍頭 CVC 的合 作,深耕優勢產業 與市場化頭部機構的合作,增 長市場化運作經驗,提高運營 團隊專業成熟度三個引導定位 引導投向高端“硬技術”創新 引導投向前端原始創新 引導符合首都戰略定位的高端 科研成果落地孵化轉化,培育 “高精尖”產業三個投資階段 原始創新(天使投資階段、技術前沿)成果轉化(成長期階段)“高精
46、尖”(成熟期階段)投資比例5:3:228表 6 北京與深圳基金運行管理機制表 7 北京與深圳基金投早投小成效北京科創基金深圳天使引導基金投早規模160 億100 億子基金投向要求80%投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子基金規模的 70%投向早期。100%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成長早期企業。出資比例原始創新階段出資比例原則上不超過 30%,成果轉化階段原則上不超過 20%。出資比例最高可達 40%。返投比例要求達到 1:2 返投比例,實際達到 1:3 左右。子基金可投實繳金額中投資于在深圳注冊登記的企業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天使母基金對子基金實繳出資的 1.75 倍。讓利優惠原始創新階段的子基金,可按照
47、財政在母基金出資部分作為基數進行適當讓利。成果轉化階段和高精尖階段的基金暫無讓利安排。母基金在收回對子基金實繳出資后,以其享有的子基金全部超額收益為上限向子基金管理機構及其他出資人進行讓利。北京科創基金深圳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聚集好機構利用母基金放大效應,吸引全國社會資本。截至2022 年 12 月 31 日,累計投決子基金 67 支,合計吸引社會資本 456 家,認繳規模為 151.11 億元;累計簽約子基金 56 支,出資子基金 52 支,實繳金額 71.51 億元,基金總規模 914 億。面向全球招攬天使子基金,累計接觸 600 余家,近100 家申請方案已獲立項,至 2021 年深圳天使投
48、資占 GDP 比重已實現對北京和上海的雙超越(深圳 0.0793%、北京 0.0742%、上海 0.0725%)。投出好項目子基金穿透投資企業 925 家,均為硬科技領域,重點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兩大方向,目前有 14 個投資項目完成 IPO 過會,44 個項目已進入IPO 流程。母基金有效解決了優質項目融資難和融資不及時的問題。子基金投資項目創業時間平均為2年左右(中位數為 1.66 年,規則為成立 5 年內)。支持好創新投資輪次主要為早中期階段,在 B 輪之前占比73%,助力高??萍汲晒D化,據不完全統計僅清華大學就有 26 個項目落地北京,設立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規模超 1
49、0 億元人民幣。已投項目共有 1.66 萬名研發人員,占全部員工人數比例高達 48%。有 183 個項目(占比 29%)正在研發的產品涉及顛覆性技術,298 個項目(占比47%)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夠幫助實現進口替代,203 個(占比 32%)項目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幫助解決相關產業鏈上下游“卡脖子”問題。6.3 北京與深圳基金投早投小成效顯著北京與深圳的科創和引導基金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和引導作用,已成為聯結創新源頭與產業,以及各類科技創新資源的重要橋梁,孵化、落地了一批優質科技企業,加速了標的企業快速發展,釋放了科技創新的活力。296.4 北京與深圳基金經驗值得借鑒推廣1投資金與投服務
50、相結合在為初創期企業投入資金的同時,為投資機構、初創企業鏈接政策、投資、金融、科研、產業等各方面資源,著力打造有利于初創期企業不斷產生、持續成長壯大的外部環境,支持完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2 財政要和科技部門充分合作遵循天使投資支持對象具有風險高的特點,制定不同于一般財政資金的保值考核標準,明確必須投小投早,要求財政資金與社會資金共同承擔風險。3 要大力培育天使投資的對象基于天使投資失敗率高的特點,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應設立在大學、研究院所和科技創業活動集中的地區,推動大學、研究院所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大力推動科技創業,夯實天使投資發展的土壤。4 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政府制定規則、審定戰略、
51、加強監督和績效考核,具體投資決策由基金管理人負責。對基金的管理主要體現在投資方向、投資階段和返投比例的合規性管理上,具體項目的投資決策和投后管理由基金負責,既發揮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又兼顧解決了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問題。307.1 浦發銀行服務科技金融的新思路07第七章浦發銀行股債貸綜合服務支持科技創新浦發銀行鑒于科技金融的“特殊性”,改變傳統金融服務思路和模式,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適配性。近年來,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體系化政策框架加速形成,旨在助力解決“卡脖子”難題。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科技金融領域投入力度也在持續增加,“科技金融”成為各大銀行業務發展重點并實現了快速發展。浦
52、發銀行近年來深耕科創行業,以股債貸綜合服務助力科創企業走上發展快車道。通過金融支持的早參與、早服務、早培育,充分激活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萍紕撔滦枰y行集成投行、保險、租賃等綜合金融服務,以新模式、新機制、新產品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差異化服務??萍紕撔峦杀靖?、周期長、不確定性大,需要科技金融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為科研單位和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建立風險分擔、商業可持續的長效機制,以發展的眼光與企業共同成長。一是科技金融要“快”二是科技金融要“融”三是科技金融要“久”317.2 浦發銀行股債貸綜合服務科技創新的實踐探索(1)科創貸款支持科技創新 浦發銀行形
53、成了一整套覆蓋科創企業成長全程的信用貸款體系。該行依托與科創企業“信賴相依,全程相伴”服務理念,首創“熱帶雨林”式全生命周期科創企業服務模式,針對“高大喬木”類企業(行業龍頭、上市公司、政府園區),“重點苗木”類企業(擬上市、專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型潛在獨角獸),“茂密灌木”類企業(小微企業、行業上下游、個人),精準提供專屬金融服務。針對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五個客群,該行主打五個信用貸款產品,服務企業的融資需求,并不斷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完善、升級。為全力支持科創板建設,該行于2020年推出了“上市貸”產品,聚焦科創板重點領域,對于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弱化財務指標要求,貸款期限
54、最長可至三年,充分支持硬科技企業發展。該行于 2011 年首創了“科技小巨人信用貸”,針對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及培育企業,首貸可給予500-1000萬的信用貸款,續貸額度可逐步放大。該產品已升級至4.0版本,最高單戶授信額度提升至 8000 萬元,進一步匹配高成長科技企業的發展資金需求。該行推出“專精特新企業服務方案”,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專屬信用貸款,最高金額可達 5000 萬元。截至 6 月末,與該行有授信合作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550 家,貸款余額近 181 億元。該行與市科委科創合作的“科技履約貸”以及“科創助力貸”,用風險共擔機制共同服務科技中小企業發展。該行的創客貸產品可以貸給個人,也可
55、以貸給小微企業,突破了銀行傳統授信評價模式,主要依據創業者的個人履歷、團隊經驗、技術含量、外部認證等評價維度,給予創業者小額信用貸款支持。針對擬上市企業針對科技小巨人企業針對專精特新企業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針對初創期的科創企業浦發銀行“上市貸”為提升對擬上市企業的服務能級,積極助力科創板建設,浦發銀行推出“上市貸”信用貸款產品后,迅速對轄內擬上市企業進行排摸,了解企業需求,積極推動與擬上市企業的深度合作。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在了解到國內某領先 3D 打印設備制造企業由于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研發創新產品,自身流動資金緊張,已對向其位于江蘇南通的生產型子公司支付設備采購款造成影響。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快速響應,
56、進行資金需求匹配以及業務方案設計,最終發放 2000 萬元業務期限為三年的信用貸款,滿足了客戶獲得中長期融資支持的需求,貸款資金直接受托支付至南通子公司,及時盤活企業現金流,助力長三角區域內企業的整體協同發展。32 不斷創新并購業務場景,運用產品創新組合助力科創企業做大做強。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并購貸款余額已近 800 億元,近 5 年服務的并購客戶超過 200 戶,參與的交易規模超6000 億元,累計投放的境內外并購貸款折合人民幣超 1500 億元。其中,支持境外上市企業私有化并購貸款超過 200 億元,支持長三角區域產業升級超過 170 億元,并購項目的參與數量與質量均居行業領先地位?!百I企業
57、,找浦發”的浦發并購品牌近年來,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并購金融服務在不斷探索創新、實踐總結中,形成了完善的服務體系?!百I企業,找浦發”的浦發并購品牌,在一眾PE/VC以及有并購需求企業間得到口口相傳。圍繞“智融投結合、股債貸協同、境內外聯動、前中后全程”的理念,覆蓋了買方金融服務、賣方金融服務和特色服務三個領域,該行提供“融資+顧問+投資”并購全流程服務,并通過上海自貿試驗區平臺、離岸 OSA 賬戶和海外分行聯動的模式,搭建起國際化的并購服務框架。面對新常態下的并購金融市場,浦發銀行上海分行聚焦醫療健康、集成電路、消費零售以及綠色低碳等重點業務領域,同時堅持拓展“投行朋友圈”,并通過對于新興行業與業
58、務模式的探索,主導或參與了多個行業標桿項目。這其中,就包括2020年作為獨家牽頭行助力58同城完成私有化交易;2021年,作為聯合牽頭行助力泰邦生物從美股退市;2022 年,作為聯合牽頭行幫助國內首家人力資源美股上市公司 51job 前程無憂及作為牽頭行幫助國內高端私立醫療服務平臺和睦家醫療完成私有化退市等一系列市場上較有影響力的私有化并購案。是鞏固在私有化及杠桿收購領域業務優勢。過去三年里,分行先后參與了58同城、泰邦生物、和睦家、51job 等大型私有化項目,是全市場唯一“包圓”了中概股私有化融資的銀行;是積極參與服務上海國資的重大并購項目。近兩年來,分行服務了包括機場集團、中遠海運、上實
59、集團、上汽集團、中華企業等并購項目;是抓住基礎設施、不動產等穩定現金流優質資產。比如深耕倉儲物流及 IDC,在上海優質物業的并購項目中持續投入。根據媒體報道統計,在 2022 年上海市場最大的 12 宗不動產交易中,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就參與融資了其中 7 宗,融資規模近百億;是進一步拓展先導產業及綠色資產的相關并購機會。分行圍繞生物醫藥與集成電路行業,既服務其產業鏈的延伸發展,也為此類科創企業的員工持股計劃提供金融支持。同時,抓住綠色金融的發展觸角,加大了在新能源電站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投入。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的并購金融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發力。其一其二其三其四33(2)債務融資工具支持科創
60、企業直接融資2020 年 10 月,由浦發銀行獨家主承銷的“長三角科創企業2020 年度第一期集合短期融資券”成功發行,發行規模 5 億元,期限 1 年,募集資金分別用于四家科創聯合發行人日常經營周轉及置換有息債務。通過本次長三債的發行,四家聯合發行人首度走向銀行間債券市場,攜手叩開直接債務融資的大門,為企業經營發展注入新動能。本次長三債的四家聯合發行人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領域內的龍頭科創民營企業。浦發銀行以金融資源和信用共享助力優質科技型企業直接融資,首度融合交易型增信和信用風險緩釋合約的交易安排,即由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交易型增信,再由浦發銀行與中債信用增進簽訂信用風險緩釋合
61、約,實現增信機構和商業銀行的風險聯動管理。通過市場化金融工具創新,放大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政策效用,便利了科創企業債券發行,最終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是人民銀行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生動實踐,也是浦發銀行金融支持民營科創企業的又一成功探索。(3)股權投資支持科技創新除了科技貸款外,浦發銀行近年來繼續探索股權投資支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在原有信貸文化基礎上建立投資文化。一是建立股權投資平臺。浦發銀行積極開展股權投資業務,構建“股權+債權”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對于非??春玫膭摌I企業,浦發銀行依托旗下股權投資平臺浦銀國際等采用入股的形式直接投資,在企業實現公開上市或被并購時獲取較高的資本增值,對高風險
62、進行補償。二是加強與第三方股權投資機構合作。浦發銀行積極開展投貸聯盟、認股選擇權等業務。通過與第三方股權投資機構發展“投+貸+債”“投+貸+債+顧問咨詢”等衍生業務模式,滿足科技企業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三是建立收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在收益分配和風險分擔方面,浦發銀行集團內的投資子公司與各分行之間的業務目標、業務標的、風險偏好存在差異,通過集團內部的統一協調和安排,建立相應的機制來進行收益分配以及風險分擔。同時與外部投貸聯動合作中,進一步與投資機構加強合作,設置專業團隊或者專崗進行推動,對認股權證標的選擇、持有期限、收益分配方式等進一步優化、細化,保障企業成長后收益能夠實現,獲得風險和收益的平衡
63、。34(4)服務科創企業直接融資在科技信貸和股權投資支持科創企業發展的基礎上,浦發銀行積極探索科創企業直接融資業務。一是探索員工股持股計劃(ESOP)貸款?,F階段,很多科技企業有員工持股貸款的需求,但是受限于并購貸款的實控要求以及個人消費貸款用途限制,市場上尚無標準的向員工持股平臺或自然人發放貸款用于股權認購的貸款產品。目前,商業銀行也在積極與監管部門溝通,申請業務試點,試圖有所政策突破。二是探索投資基金貸款。積極探索提供 GP 貸款與 LP 貸款,參考雙創債以及科創票據相關要求,結合銀行資金優勢與基金投資特長,在融資比例、投資范圍、投資區域等方面進行約束。三是創新債券投資。建議政府鼓勵地方擔
64、保公司參與到支持科創企業債券市場融資的增信工作,通過直接債券增信或為銀行創設 CRMW 提供反擔保,通過商業銀行及增信機構風險聯動管理模式,便利科創企業債券發行。35一附錄 1科技金融大事記(2022 年)1 月1 月 5 日央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規劃著重在解決金融科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推動金融科技健全治理體系,完善數字基礎設施,促進金融與科技更深度融合、更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數字經濟時代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明確了金融數字化轉型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提出要強化金融科技審慎監管。2 月2 月 8 日央行會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金融標準化“十四五”
65、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 2025 年,與現代金融體系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基本建成,金融標準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質量效益和生態效益充分顯現,標準化支撐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2 月 17 日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標準化發展行動計劃,計劃提到聚焦創新引領,優化標準供給結構。在科技創新領域,加強關鍵技術領域標準研究布局,將標準研制嵌入科技研發過程,以標準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形成科技、標準與產業有效銜接和耦合互動。363 月3 月 4 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的公告,根據公告,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
66、戶已依法享受“六稅兩費”其他優惠政策的,可疊加享受上述減征優惠政策。其中,公告所稱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 300 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 300 人、資產總額不超過 5000 萬元等 3 個條件的企業。4 月4 月 12 日證監會發布碳金融產品金融行業標準(JR/T 02442022),在碳金融產品分類基礎上,明確碳金融產品實施要求,促進碳金融產品創新和有序發展,填補碳金融領域標準空白,推動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的建設和完善。4 月 19 日2022 年 4 月 19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十四五”時期完善金融支持創新
67、體系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推進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建設,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型和創新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重點領域,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科技信貸服務能力建設,強化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在職責范圍內服務科技創新作用,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創新任務企業服務能力,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發揮保險和融資擔保機構風險分擔作用,強化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外部支撐。5 月5 月 16 日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 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提出,引導大企業通過生態構建、基地培育、內部孵化、賦能帶動
68、、數據聯通等方式打造一批大中小企業融通典型模式;激發涌現一批協同配套能力突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政策引領、機制建設、平臺打造,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有力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375 月 26 日人民銀行印發關于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從制約金融機構放貸的因素入手,按照市場化原則,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立長效機制,著力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續性,助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創業、穩經濟增長。6 月6 月 25 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部長在“疫情沖擊背景下中小微企業扶持”研討會上
69、表示,中小微企業將全面步入復產復工,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仍亟待解決。7 月7 月 15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促進“五型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培育具有戰略性和前瞻性的新興產業集群。推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產業領域“上海創造”加快轉化為“上海制造”。立足國家戰略需要,在新型海洋經濟、氫能與儲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前沿領域規劃布局一批面向未來的先導產業。適應、引領新需求,聚焦在線新經濟等領域加快培育一批新經濟集群。積極培育具有根植性的新生代總部型企業。推動大企業賦能“小巨人”,助力上?!蔼毥谦F”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成長為市場占有率
70、更高、全球輻射能力更強、產業鏈帶動作用更大的“小微型總部”。7 月 21 日中國銀保監會與上海市政府聯合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科技保險創新引領區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圍繞為重點產業提供特色科技保險支持、推動科技保險市場更高水平開放、保險與科技雙向賦能、實施科技保險創新人才工程等具體內容共制定二十五條政策。388 月8 月 15 日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 年)。方案指出,鼓勵各類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基金支持企業創新創業,深入落實創業投資稅收優惠政策,引導創投企業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強化對企業創新的風險投
71、資等金融支持、加快推進科技資源和應用場景向企業開放、加強產學研用和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提高企業創新國際化水平。9 月9 月 3 日北交所成立滿一周年,設立北交所是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戰略決策,北交所定位于專精特新,將更高效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9 月 15 日科技部舉行國家高新區“穩增長、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加強重大項目和重點產業投資建設,持續擴大有效需求。用好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等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撬動更多社會投資。支持高新區做強主導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戰略性產業集群,推動數字技術、綠色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未來產業。9 月 21 日“十四五”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72、區發展規劃,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國家高新區設立科技支行。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區內開展投貸聯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知識產權保險、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多樣化服務,落實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等相關政策。支持區內科技型企業擴大債券融資。支持園區科技企業在創業板、科創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39、9 月 26 日關于進一步做好“企業創新積分制”工作的通知,國家高新區、省級高新區自愿申請實施“企業創新積分制”,建立一種基于數據驅動、定量評價、適用性廣的新型政策工具,精準引導技術、資金、人才、數據、土地等各類生產要素向高新區內科技企業有效集聚,全面激發微觀主體創新活力,助力“硬科
73、技”“好苗子”企業脫穎而出。10 月10 月 16 日黨的二十大開幕,二十大完整版報告提出要“深化金融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納入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0 月 25 日科技部官網公布“十四五”技術要素專項市場規劃。圍繞強化高質量科技成果供給,規劃提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在研究制定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科技計劃、創新政策和技術標準中的參與度,把科技成果轉化績效作為核心要求納入國有企業創新能力評價體系。11 月11 月 9 日科技部印發關于 “十四五”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規劃 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5年,國家高新區、自創
74、區布局更加優化,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體制機制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明顯改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基本形成,高新技術成果產出、轉化和產業化機制更加完善,攻克一批支撐產業和區域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研制一批兼具原創性和先進性的高水平標準,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國際領先的產品。11 月 11 日證監會、國資委聯合發布關于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的通知,旨在健全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支持機制,支持央企開展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 REITs 試點。4011 月 18 日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印發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
75、、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總方案著眼金融、科技和產業良性循環與互動,緊扣科技高水平供給和區域高質量發展,以金融支持長三角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廣渠道、多層次、全覆蓋、可持續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為主線,從健全科創金融機構組織體系、推動科創金融產品創新、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科技賦能金融、夯實科創金融基礎、扎實推進金融風險防控七個方面提出19 項具體政策措施??萍疾颗e行 2022 中關村論壇新聞發布會,科技金融方面,出臺了全鏈條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創業投資、銀行信貸、上市融資等支持力度;支持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試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試點等,鼓勵
76、保險公司為科技企業提供綜合性保險解決方案。12 月12 月 14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綱要第十八條“加快發展新產業新產品”中提出,實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性需求為導向優化國家創新體系整體布局,強化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推進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資源共享。健全新型舉國體制,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改進科研項目組織管理方式。12 月 25 日上海銀保監局等八部門印發上海銀行業保險業支持上??苿撝行慕ㄔO行動方案(2022-2025 年),打造科技金融專營機構體系,圍繞培育一批、新設一批、改造一批,形成具有示范
77、和引領作用的科技金融事業部、科技(特色)支行、科技特色輕型網點、科技金融專業團隊,以張江科學城、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臨港新片區等重點區域為核心,對科技創新中心承載區全覆蓋,建成體系健全、結構合理、配套完善、保障有力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形成全鏈條的金融生態鏈。41二附錄 2科技金融政策匯編(2022 年)類別文件發文文號、日期主要內容國家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的公告稅務總局公告2022 年第 10 號3 月 1 日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已依法享受“六稅兩費”其他優惠政策的,可疊加享受上述減征優惠政策。關于 2022 年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工
78、作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237 號4 月 6 日堅持穩中求進,持續改進小微企業金融供給;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信貸資源配置效能;強化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助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做實服務小微企業的專業機制,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推動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小微企業融資;監管靠前擔當作為,凝聚合力強化支持保障。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 年)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2254 號5 月 12 日通知提出到 2025 年,引導大企業通過生態構建、基地培育、內部孵化、賦能帶動、數據聯通等方式打造一批大中小企業融通典型模式;激發涌現一批協同配套能力
79、突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政策引領、機制建設、平臺打造,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有力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關于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 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加快恢復發展的通知證監發202246 號5 月 20 日通知著眼于加大直接融資支持力度、實施延期展期政策、優化監管工作安排、發揮行業機構作用等四個方面,在企業申請首發上市、北交所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公司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42類別文件發文文號、日期主要內容國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國辦發202219 號5 月 25 日聚焦盤活存量資產重
80、點方向;優化完善存量資產盤活方式;加大盤活存量資產政策支持;用好回收資金增加有效投資;嚴格落實各類風險防控舉措;建立工作臺賬強化組織保障。關于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銀發5 月 26 日從制約金融機構放貸的因素入手,按照市場化原則,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立長效機制,著力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續性,助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創業、穩經濟增長。關于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270 號7 月 11 日銀行機構要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規模,重點支持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先進制造業
81、集群發展,提高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 術創新能力年)國科發區2022220 號8 月 5 日強化對企業創新的風險投資等金融支持。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常態化工作協調機制。鼓勵各類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基金支持企業創新創業,深入落實創業投資稅收優惠政策,引導創投企業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用好用足科技創新再貸款、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題債等政策工具,發揮各類金融機構的作用。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銀發2022260 號11 月 11 日暢通科創企業上市融資渠道,加強上市后備科創企業資源庫建設,對優質科創企業進行孵化培育
82、和分類支持。鼓勵科創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鼓勵科創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及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鼓勵更多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優質企業在國內上市?!笆奈濉贝龠M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工信部聯規2021200 號12 月 11 日圍繞提高融資可得性,深入實施“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工程”。43類別文件發文文號、日期主要內容深圳關于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二次征求意見稿)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11 月 20 日構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推動科技金融高質量創新發展;完善創投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樞紐功能;進一步完善平臺和智庫服務。北京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管理辦法(修訂版)京科
83、發202210 號7 月 4 日通過“人才+項目”支持模式,支持從事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工程技術研發的青年人才,開展前沿科技攻關、跨學科跨領域交叉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對工程技術人才支持比例不低于 20%。上海市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科技保險創新引領區工作方案銀保監發202216號3 月 11 日圍繞為重點產業提供特色科技保險支持、推動科技保險市場更高水平開放、保險與科技雙向賦能、實施科技保險創新人才工程等具體內容共制定 25 條政策,聚焦 5 個方面。普陀區科技金融產業“普吸金”三年行動計劃(2022 年22 科技年)普金融辦202217號6 月 16 號到 2024 年,努
84、力實現三個飛躍:科技金融產業從重點產業上升為支柱產業;金融產業鏈重心從補鏈延鏈上升為固鏈強鏈;金融品牌從區域愿景升格納入長三角規劃版圖。關于支持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和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滬府辦202217 號7 月 4 日措施提出,上海市財政局會同市科委安排上海長三角產業技術研發專項經費,主要用于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和研發載體的建設運行,資助產業技術創新項目,培育發展創新人才團隊,開展國際國內科技合作,提升產業創新服務能力等。上海市助行業強主體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滬府規202212 號9 月 26 日關于第(十四)條“優化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落實國家設立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85、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要求,推動建立完善上海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安排中小微信貸獎補專項資金,擴大信貸風險補償對象范圍,對在滬銀行申報的符合條件的普惠小微貸款以及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貸款產品應納盡納”。44類別文件發文文號、日期主要內容上海市上海銀行業保險業支持上??苿撝行慕ㄔO行動方案(2022-2025年)滬銀保監發202282 號12 月 26 日總體目標是有效發揮上海金融資源集聚、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優勢,到 2025年末,顯著提高上海銀行業保險業服務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和專業能力,建設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科技金融創新先行區、科技金融服務樣板區、科技金融風控示范區,輻射長
86、三角、G60 科技大走廊,加大支持上?!凹即笞呃戎攸c產業體系,為全國銀行業保險業服務科技創新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經驗。上海銀行業保險業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能級 推動本市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方案滬銀保監發202282 號12 月 26 日各銀行保險機構應以專精特新企業為核心服務目標,精準把握專精特新企業的特點,創新金融產品,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與專精特新企業建立穩定的伙伴合作關系,引導金融資源向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集聚。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做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的工作方案滬銀保監發202282 號12 月 26 日做好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的謀劃;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體制機制建設;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
87、資產品創新;提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能級。45三附錄 3計算方法和權重測算1指數權重2計算方法考慮到樣本量及同一指標下數據值差異較大,在指數量化時應最大程度地減少因指標數據異常值或極端值對積分量化結果帶來的影響,同時需要兼顧不同指標數據間的可比性和指標量化結果的科學性和穩定性,課題組選擇了基于極端值調整的極值法作為指標數據的標準化處理方法。指數采用了標桿分析法,標桿分析法是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的一種評價方法,其原理是:對評價的對象給出一個基準值,并以此為標準去衡量其發展情況。(1)二級指標計算方法為消除各指標之間的量綱差別,對 2010 至 2020 年的各二級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處理方式利用最大最小標準化方法:式中 Z 代表標準化后的數值;X 為原始數據,i 代表 1-31 個研究指標;j 代表年份,取 1-11。46式中 k 取 1-5,分別對應五個一級指標;i為每個二級指標所對應的權重;i 代表 1-31 個研究指標;j 代表年份,取 1-11。(3)上??萍冀鹑谏鷳B指數采用等權重將各年五個一級指標得分合成總指數 :式中 k 取 1-5,j 代表年份,取 1-11;為各一級指標所對應的權重。(2)一級指標計算方法采用等權重計算出各一級指標得分 Ykj:;其中 i 取 1-7;其中 i 取 8-14;其中 i 取 15-20;其中 i 取 21-25;其中 i 取 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