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金融運行報告(2023)(2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金融運行報告(2023)(20頁).pdf(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上海市金融運行報告(2023)中國人民銀行上??偛?貨幣政策分析小組內容摘要2022 年,面對國內外復雜嚴峻經濟環境,上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力落實穩經濟各項政策舉措,全市經濟運行呈現“平穩開局、深度回落、快速反彈、持續恢復”的態勢,城市核心功能穩定運行,經濟新動能持續發力,生產需求回穩向好,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全市金融系統認真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努力服務實體經濟,堅決穩住經濟大盤,有力實現貸款總量合理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金融支持疫后經濟復蘇和重點領域幫扶提質增效。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4.5萬億元,同比下降 0.2%,降幅比上半年大幅收窄 5.5 個百
2、分點。經濟運行彰顯韌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一是三大需求逐步恢復一是三大需求逐步恢復,經濟穩步回升向好經濟穩步回升向好。固定資產投資加快恢復,同比下降 1.0%,降幅比上半年大幅收窄 18.6 個百分點;消費有所回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6 萬億元,同比下降 9.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7 個百分點,網上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 21.1%,比上年提高 2.5 個百分點;外貿好于預期,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 4.2 萬億元,同比增長 3.2%。二是工業生產穩步恢復,經濟新動能加快發展。二是工業生產穩步恢復,經濟新動能加快發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 1.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8.6
3、 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 5.8%,增速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 6.9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值同比增長 56.9%,生物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同比分別增長 5.9%和4.7%。第三產業韌性增強,信息、金融業發揮主要帶動作用,分別增長 6.2%和 5.2%。三是消費價格溫三是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和上漲,生產價格漲幅回落生產價格漲幅回落。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 2.5%,漲幅比上半年回落 0.3 個百分點。從兩大分類看,消費品價格上漲 3.2%,服務價格上漲 1.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購進價格分別上漲 2.6%和 4.9%,漲幅比上半年分別回落 0.7 個和 2.
4、6 個百分點。四是財政收支平穩運行四是財政收支平穩運行,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7608 億元,同比下降 2.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9393 億元,同比增長 11.4%,衛生健康、節能環保、交通運輸等重點支出優先保障。全年新增就業崗位 56.4 萬個。12 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 4.3%。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改革創新力度顯著提升。一是銀行業整體穩健一是銀行業整體穩健,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2022 年 12 月末,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為 18.1 萬億元和 9.7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0.3%和 9.3%,其中新增貸款主要投向
5、工業、租賃商務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和高新技術服務業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信貸支持進一步加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普惠小微貸款分別增加 1987 億元和 1810 億元;減負讓利實體經濟成效顯著,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3.59%,同比下降 62 個基點,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3.99%,同比下降 47 個基點。二是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積極作用。二是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積極作用。上海社會融資規模增加 8842 億元。全年累計發放再貸款 473 億元,同比增長 50.4%,惠及經營主體近 1.2 萬戶;累計辦理再貼現 1062 億元,同比增加 100.8
6、 億元。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帶動相關地方法人銀行機構新增普惠小微貸款 295 億元。階段性減息資金惠及經營主體 3.4 萬戶,戶均減息金額近 8000 元。引導金融1本報告主要反映 2022 年的經濟金融情況,正文中涉及的相關機構表述仍沿用 2022 年名稱。2機構發放符合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要求的貸款,累計近 1000 億元。三是證券期貨和保險業穩步發展三是證券期貨和保險業穩步發展,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持續推進。證券機構體系不斷完善,業務規??焖僭鲩L,企業上市融資與并購穩步推進;保險機構和從業人員穩步增
7、加,保險業務結構持續優化,經濟社會保障功能進一步發揮;金融、商品期貨交易活躍,定價功能進一步凸顯。四是金融業改革開放持續推進四是金融業改革開放持續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以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為引領,有效推動金融市場、產品、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建設、全國性大宗商品倉單注冊中心建設、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資產轉讓服務平臺 2.0 均取得積極進展,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推動臨港新片區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落地,增強金融基礎設施核心功能,分步推進金融市場報告庫系統建設,完善面向國際
8、的金融服務。五是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五是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金融風險防范金融風險防范化解能力化解能力持續持續提升提升。全力保障金融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優化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功能,啟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持續推進上海市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建設。完善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演練,全力保障上海疫情期間金融消費者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暢通。金融業運行整體穩健,信貸資產質量基本穩定,不良貸款率為 0.79%,比上年末下降 0.02 個百分點,金融風險收斂可控。六是區域金融合作不斷加深六是區域金融合作不斷加深,服務長三角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突破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突破。協調推動長三
9、角五城市成功申建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積極推進長三角綠色金融協調發展,打造“長三角綠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統”,推動綠色金融評價線上化和信息共享;推動地方征信平臺成功加入“長三角征信鏈”,完善跨區域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持續拓展跨區域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扎實開展區域金融風險聯防共治。2023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有力提振了社會預期和發展信心,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了強大動力。上海經濟回穩向好態勢不斷鞏固,核心功能強、經濟韌性足、發展潛力大、市場活力好,重大國家戰略紅利和多輪穩增長政策疊加效應持續釋放,新產業新賽道加快形成
10、經濟新增長點。上海金融業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精準有力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一是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和信貸總量合理增長,為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條件。二是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質效,優化信貸結構,更好地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三是繼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深化長三角綠色金融服務。四是全力推進高水平金融改革開放,積極推動先行先試政策落地實施。3目錄一、金融運行情況一、金融運行情況.5(一)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11、,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5(二)證券交易活躍,保險收入平穩增長.8(三)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積極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作用.9(四)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金融消費者保護取得積極成果.10二、經濟運行情況二、經濟運行情況.11(一)投資和消費逐步恢復,進出口下行壓力有所顯現.11(二)工業生產穩步恢復,服務業行業發展有所分化.12(三)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14(四)經濟效益有所好轉,就業形勢總體穩定.15(五)房地產市場總體穩定,價格漲幅收窄.15三、預測與展望三、預測與展望.15附錄:附錄:.18專欄專欄 1上海積極探索綠色金融創新,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
12、.6專欄 2深入推進長三角金融一體化高質量發展.13表表 1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5表 22022 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8表 3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8表 4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8表 52022 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交易統計.9表 62022 年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統計.9表 7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9表 8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9圖圖 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5圖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變化.6圖 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6圖 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7圖 52022 年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
13、構.9圖 6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114圖 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及其增長率.11圖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11圖 9貨物進出口變動情況.12圖 10 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及其增長率.12圖 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13圖 1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變動趨勢.14圖 13財政收支狀況.15圖 14商品房施工和銷售變動趨勢.15圖 15新建住宅銷售價格變動趨勢.155一、金融運行情況2022 年,上海市金融業認真貫徹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落地各項貨幣政策工具,堅決支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切實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金融業總體運行平穩,各項存款在上年高基數的基
14、礎上繼續保持增長,信貸結構不斷優化,融資成本持續回落,證券期貨交易活躍,保險保障功能進一步提升。(一)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1.1.金融機構數量保持穩定金融機構數量保持穩定,資產資產、凈利潤同凈利潤同比增長比增長。2022 年末,上海市共有中資銀行法人 6家,外資銀行法人 21 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129家,從業人員 12.8 萬人,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 23.4 萬億元,同比增長 9.8%;各項本外幣存款、貸款余額分別為 19.2 萬億元和 10.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9.4%和 7.4%,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 3.5 個和 6.1 個百分點。2022 年,上海
15、市金融機構資產實現凈利潤 1625 億元,同比增長1.0%。表 1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注:營業網點不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等金融機構總部數據;大型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新型農村機構包括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公司;“其他”包含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上??偛?、上海銀保監局。2.2.企業存款增速下滑,個人存款增速創新企業存款增速下滑,個人存款增速創新高高。20
16、22 年,全市本外幣各項存款累計新增 1.6萬億元,同比少增 3503 億元。分幣種看,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 1.7 萬億元,同比少增 1683 億元;外幣各項存款減少 209 億美元,同比多減 478 億美元。分主體看,境內存款累計增加 1.7 萬億元,同比少增 2150 億元;境外存款累計減少 85 億元,同比多減 1353 億元。一是經濟復蘇帶動生產經營資金周轉加快,非金融企業沉淀資金明顯減少。全年非金融企業本外幣存款增加 3649 億元,同比少增 3586 億元;其中 12 月份增加 920 億元,同比少增 1866 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年末增速 4.7%,為 2015 年下半年以來最低
17、,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 2.8 個和 5.1個百分點。二是個人存款增速屢創新高。12 月末個人存款增速 23%,創歷史新高,環比和同比分別提高 3.1 個和 12 個百分點。全年新增本外幣個人存款 1.0 萬億元,同比多增 5770 億元。分存款品種看,個人定期存款占比上升較快。個人定期存款增加 5630 億元,同比多增 2595 億元。三是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由升轉降。全年非銀行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增加 926 億元,同比少增 5081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圖 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3.3.貸款增長速度放緩,貸款投向不斷優化貸款增長速度放緩,貸款投向不斷優化。2022 年,
18、全市本外幣貸款累計增加 7107 億元,同比少增 4284 億元。分幣種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 8233 億元,同比少增 2038 億元;外幣各項貸款減少 265 億美元,同比多減 464 億美元。分主體看,境內貸款累計增加 7065 億元,同比少增3610 億元;境外貸款累計增加 42 億元,同比少增 674 億元。6從貸款投向分析,全年新增貸款主要投向工業、租賃商務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和高新技術服務業,分別增加 1595 億元、924 億元、600 億元和 523 億元,同比分別少增 596 億元、多增 96億元、67 億元和 56 億元;12 月末境內企業信用貸款增速為 17.6%,高出境
19、內企業貸款增速 9.6個百分點;全年投向制造業和基礎設施業的中長期貸款分別增加 1987 億元和 600 億元,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全年普惠小微貸款增加 1810 億元,其中 12月份增加 210 億元,環比和同比分別多增 42 億元和 40 億元。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穩經營、保就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全年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的人民幣經營貸款增加 932 億元,占普惠小微貸款全部增量的 51.8%,同比多增 39 億元。全年民營企業貸款增加 3295 億元,同比少增 396 億元,主要是非國有企業貸款同比少增 500 億元;月末余額同比增長 10.0%,高出同期全部貸款增速 2.6
20、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圖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變化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圖 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專欄 1上海積極探索綠色金融創新,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2022 年,中國人民銀行上??偛繀f同市政府相關部門、其他金融監管部門在滬機構,認真貫徹落實上?!半p碳”工作部署,加快建立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積極探索綠色金融創新,助力上海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進一步提高國際金融中心核心競爭力。一、強化綠色金融體制機制創新一、強化綠色金融體制機制創新一是綠色金融立法取得重要突破。2022 年 6 月 22 日,上海市浦東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若干規定 經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
21、過,并于 7 月 1 日正式施行。二是浦東氣候投融資試點正式落地實施。2022 年 8月,浦東新區獲批成為全國第一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之一。三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制度創新再上新臺階。2022 年,中國人民銀行上??偛颗c示范區執委會等單位聯合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關于加快科創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多個文件。二、開展綠色金融相關領域創新示范二、開展綠色金融相關領域創新示范一是開展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指導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花旗銀行(中國)、渣打銀行(中國)、申能財務公司等首批 6 家中外資試點機構編制2021 年度環境信息披露報告。二是加強上海碳普惠體系建
22、設。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市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滬環氣2022211 號),鼓勵全民節能降碳,引導相關主體開展中小型碳減排項目,探索建立區域性個人碳賬戶,著力打造上海碳普惠“樣板間”。三是建立上海綠色保險聯合研究推進機制。開展“上海推進綠色保險制度建設聯合研究”,完成全市 1347 家環境風險企業的投保需求調研,完成全市 73 家保險機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承保能力調研。7三、政銀合作打造綠色低碳領域融資對接新模式三、政銀合作打造綠色低碳領域融資對接新模式一是拓展節水領域綠色金融服務。上海市水務局和中國人民銀行上??偛柯摵习l布關于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節水惠”貸款業務的通知(滬水務2022
23、336 號),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節水等領域綠色信貸的支持力度,通知發布后,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發放了首筆“節水惠”貸款。二是支持銀租合作助力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成立“綠色低碳銀租合作聯盟”,組織銀租聯動重大綠色低碳項目簽約,發布銀租合作綠色低碳創新案例,積極營造有利于綠色租賃高質量發展的融資環境。四、在滬金融基礎設施機構積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四、在滬金融基礎設施機構積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持續提升綠色債券交易活躍度,進一步豐富 CFETS 綠色債券指數系列,年內該指數系列已涵蓋六只綠色債券指數。中國銀聯持續豐富綠色低碳主題卡產品內涵,基于銀聯綠色低碳積分體系大力支持商業銀行綠
24、色金融發展,該業務入選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案例。上海清算所服務綠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支持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首單國際開發機構發行的可持續發展債券,并首次為綠色債券標的信用衍生品提供清算服務。上海票據交易所提供再貼現綠色票據信息登記功能,支持金融機構對已貼現票據的綠色信息進行登記,以便于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辦理再貼現業務時定向支持綠色票據。五、依托全國碳市場積極探索碳金融產品創新五、依托全國碳市場積極探索碳金融產品創新在滬金融機構充分發揮全國碳交易市場設在上海的區位優勢,積極探索碳金融產品創新。碳質押融資穩步推進,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等 5 家銀行機構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合作開展碳排放
25、權質押業務,2022 年累計開展碳質押業務 5 筆,質押碳資產 42 萬噸,總融資金額 1551 萬元。碳普惠應用場景持續擴大,23 家商業銀行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中國銀聯合作發行綠色低碳主題銀行卡超 100 萬張。碳保險產品實現突破,太保財險上海分公司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合作,落地全國首單草原碳匯遙感指數保險;太保產險上海分公司、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合作,落地全國首筆溫室氣體控排企業碳配額質押貸款保證保險。碳指數開發取得積極進展,中證指數有限公司聯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布“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首批 8 支 ETF 產品募集金額超過 160 億元。商業銀行優化金
26、融服務積極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上海轄內商業銀行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經營理念,主動融入和高效服務區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以更加優質的綜合金融服務,加大碳減排項目支持力度。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對貸款條件、還款方案、風險緩釋措施等要素仔細研究,向客戶出具了包含政策扶持、風險緩釋措施、多產品配置等內容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獲得客戶高度評價;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提升審批時效,建立綠色信貸專項審批綠色通道,率先完成審批,并給予銀團參與行數據支持及審批意見指導,確保銀團順利組建。4.4.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實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繼續下降。體經濟融資成本繼續下降。2022 年,
27、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效能進一步釋放,轄內銀行內部利率定價傳導機制進一步暢通,1 年期LPR 全年下降 0.15 個百分點,5 年期 LPR 下降0.35 個百分點,帶動實際貸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基礎上繼續下行,有效降低了經營主體的融資成本。12 月,上海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59%,比上年末下降 62 個基點,其中,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3.99%,比上年末下降 47 個基點。上述利率均為有統計以來的歷史低位。存款利率方面,充分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降低負債成本。2022 年 9 月,上海部分地方法人銀行跟隨國有大行調整活期和定期存款
28、利率,下降幅度為 5-15 個基點。12 月,上?;钇诖婵罴訖嗥骄蕿?0.26%,較年初下降 5 個基點;新發生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2.37%,較年初下降 16 個基點。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圖 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8表 22022 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單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上??偛?。5.5.流動性狀況較為平穩流動性狀況較為平穩,信貸資產質量基本信貸資產質量基本穩定穩定。貸存比和備付率水平微降。由于年初以來存款增速略高于貸款增速,全年貸存比小幅下降。12 月末,全市中資商業銀行人民幣貸存比為 49.5%,比上年同期下降 0.5 個百分點;
29、外資金融機構人民幣貸存比為 59.3%,比上年同期下降 2.9 個百分點。12 月末,全市中資商業銀行人民幣備付率為 1.42%,比上年同期小幅下降0.12 個百分點。2022 年,上海金融機構貸款不良率略微下降,信貸風險基本可控。隨著更多的逾期 90 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貸款,上海不良貸款額較上年末上升。12 月末,上海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820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 47 億元;不良貸款率為 0.79%,比上年末下降 0.02 個百分點,低于全國 1.71%的水平。12 月末,在滬法人銀行撥備覆蓋率為 342.6%,較上年同期下降 21.6 個百分點。綜合來看,目前上海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基本穩
30、定。(二)證券交易活躍,保險收入平穩增長1.1.證券市場成交活躍。證券市場成交活躍。2022 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有價證券總成交額 495 萬億元,同比上升7.7%。上海市資本市場各類經營主體共計 2590家,較上年增加 43 家,其中,上市公司 422 家,較上年增加 32 家,占全國 8.3%。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 78 家,較上年增加 19 家,占全國 15.6%;總部設在轄內的證券期貨基金公司 131 家,較上年增加 4 家;證券期貨基金各類分支機構 1158家;外資證券基金期貨機構法人數量 32 家,外資代表處 36 家。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等行業核心機構數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31、。表 3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項目數量總部設在轄內的證券公司數(家)總部設在轄內的基金公司數(家)總部設在轄內的期貨公司數(家)年末國內上市公司數(家)當年國內股票(A股)籌資(億元)當年發行H股籌資(億元)當年國內債券籌資(億元)其中:短期融資券籌資額(億元)中期票據籌資額(億元)31 64 36 422 1379-3473 -注:當年國內股票(A 股)籌資額指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上??偛?、上海市證監局。2.2.原保險收入同比增長。原保險收入同比增長。截至 2022 年末,上海市共有 59 家法人保險機構,較上年增加 1家。其中,財產險公司 20 家,人身險公司
32、 22 家,共有 108 家省級保險分支機構。2022 年,上海市原保險保費收入累計 2095 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財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 663 億元,同比增長 4.9%;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 1432 億元,同比增長 7.0%。中、外資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比例為 77:23,外資保險公司占比同比增長 2 個百分點。上海市保險業賠付支出累計 655 億元,同比下降 11.3%,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表 4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項目數量總部設在轄內的保險公司數 家其中:財產險經營主體(家)壽險經營主體(家)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家)其中:財產險公司分支機構(家)壽險公司分支機
33、構(家)保費收入(中外資,億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中外資,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中外資,億元)各類賠款給付(中外資,億元)()59 20 22 108 53 52 2095 663 1432 655 數據來源:上海市銀保監局。3.3.金融期貨交易同比增長。金融期貨交易同比增長。2022 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成交金額 133.0 萬億元,增長12.6%。上海期貨交易所總成交金額 181.3 萬億元,比上年下降 15.5%。上海黃金交易所總成交金額 8.5 萬億元,下降 17.0%。9表 52022 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交易統計交易品種累計成交金額同比增長累計成交量同比增長(億元)()(萬
34、手)()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合計863600-4%7449.4 11.62%46420068.71%3881.7 54.94%132780012.61%11331.0 23.44%數據來源: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表 62022 年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統計交易品種累計成交金額同比增長累計成交量 同比增長(億元)()(萬手)()銅鋁鋅黃金天然橡膠燃料油螺紋鋼線材鉛白銀石油瀝青合計152555-31%4650-27.47%100325-21.53%9998-23.95%84664 8.20%6833-1.46%153482-10.16%3902-14.08%104383-40.08%7964-34.51%6
35、8634-2.59%21046-24.02%220800-31.53%52518-19.94%8-25%2-17.27%15360-20.82%2006-20.63%135171-26.87%18877-18.44%63752 47.06%16258 15.74%1099133-22.12%144052-18.25%數據來源:上海期貨交易所。(三)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積極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作用1.1.新增人民幣貸款占社融比例超八成新增人民幣貸款占社融比例超八成。2022年,上海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 8842 億元,同比少增 3284 億元。上海社會融資規模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人民幣貸款增
36、加 7385 億元,占新增社融逾八成,同比少增 2937 億元,是導致社融少增的主要原因;二是政府債券凈融資同比多增,2022 年,政府債券融資新增 1193 億元,同比多增 727 億元;三是企業債券和股票融資同比少增,企業債券融資增加 352 億元,同比少增 637億元,企業股票融資新增 1110 億元,同比少增131 億元;四是表外融資減少 1038 億元,同比少減 1217 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圖 52022 年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構表 7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單位:億元季度銀行承兌匯票承兌貼 現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余額累計發生額余額累計發生額余額累計發
37、生額16237 2923 6593 2143 954 168 26912 6523 7293 2676 1144 129 37706 10284 7109 2425 880 175 47723 13857 7869 2454 726 207 數據來源:上海票據交易所。表 8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單位:%季度貼 現轉貼現銀行承兌匯票 商業承兌匯票 票據買斷 票據回購12342.44 3.70 2.30 2.19 1.73 3.34 1.61 1.67 1.69 3.27 1.54 1.36 1.62 3.16 1.33 1.53 數據來源:上海票據交易所。2.2.積極發揮結構性
38、政策工具支持作用。積極發揮結構性政策工具支持作用。一是再貸款再貼現使用率創新高,有力支持上??挂弑9┖徒洕謴桶l展。全年累計發放再貸款 473 億元,同比增長 50.4%,惠及經營主體近 12000 戶,其中制造業和批發零售、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占比超過70%。全年累計辦理再貼現 1062 億元,同比增加101 億元,其中,小微、民營企業貼現票據占比達 99.9%。二是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利息減免政策,推動金融機構擴大普惠小微貸款投放。全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帶動相關地方法人銀行新增普惠小微貸款 296 億元,階段性減息資金惠及經營主體 3.4 萬戶,戶均減息金額近
39、8000元。三是推動專項再貸款政策更好支持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引導上海各有關金融機構發放符10合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要求的貸款累計近 1000 億元。在總行下發的三批次共 41 個設備更新改造專向再貸款項目中,已有 27 個項目簽訂貸款合同,金額 157 億元,25 個項目已經投放貸款 63 億元;9 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貸款需求 7.3 億元。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相關政策出臺后,快速跟進落實。上海兩批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累計授信258 億元,累計投放 206 億元,支持 15 個重大基礎設施
40、項目補充資本金;上海 8000 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清單共 24 個項目,已指導銀行實現100%對接,可投放項目授信總額 486 億元,貸款余額 138 億元。(四)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金融消費者保護取得積極成果1.金融業運行整體穩健,金融風險收斂可金融業運行整體穩健,金融風險收斂可控控。2022 年,受疫情反復沖擊、地緣政治博弈、全球供應鏈受損、海外市場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上海金融業面臨的發展環境嚴峻復雜,不確定性上升。上海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發展,強化中央和地方金融協作,聚焦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在關鍵領域重點環節精準發力,主要風險得到較好控制,已發生的個案風險正在逐步推動穩妥化解,金融
41、業整體保持穩健發展。但總體來看,在國內外疫情防控常態化、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部分領域金融風險值得關注。非法金融活動、私募基金、互聯網金融等風險在整治后整體呈收斂態勢,但存量風險化解尚需時日;股票質押、債券市場違約、地方政府債務和房企資金鏈等領域風險總體平穩,潛在風險需持續關注;非銀行支付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風險總體可控。2.完善支付結算體系,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完善支付結算體系,生態環境持續優化。一是全力保障金融基礎設施穩定運行。疫情期間,及時制定并啟動支付系統、ACS 和同城票據交換業務應急預案,統籌做好支付系統、ACS 業務指導,采取臨時遷址、采用電子化替代等應急措施,為客戶辦理同城票據
42、資金結算業務,確保銀行和企業資金及時結算。二是優化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功能。完成 ACS 兩次升級換版,推動實現貨幣政策工具券款兌付結算功能上線,支持證券與資金同步交割結算;上線 ACS 境外存放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管理等功能,支持在線辦理境外存放人民幣存款準備金業務,有效提高業務辦理效率。三是啟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推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于 2022 年 12 月 19 日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功落地,進一步提升企業本外幣結算便利度。四是持續推進上海市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建設。成功推動“云閃付”乘車碼在地鐵所有線路和磁浮線閘機的全線應用;指導各參與單位拓展商超
43、、酒店、餐飲等場景的商戶,累計拓展85 個重點商圈 80%以上商戶受理聯網通用移動支付產品;持續推進上海市年度民生工程醫療付費“一件事”項目,實現信用就醫“一碼雙扣”或“一卡雙扣”無感支付。3.推進征信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征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征信市場健促進征信市場健康發展??蛋l展。2022 年,上海市地方征信平臺已采集本地企業信息條數 16.2 億條,覆蓋全市約 433萬戶企業,累計服務企業 5948 家,促成 942 家企業獲得融資 14.8 億元。指導金融機構依托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推進核心企業與平臺對接,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2022 年,上海市通過平臺促成應收
44、賬款融資 1471 筆,融資金額 573 億元。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將長三角征信鏈查詢納入貸款業務全流程,進一步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2022 年,上海地區共 6 家企業征信機構上鏈,32 家金融機構依托平臺開展查詢應用,累計放貸 8500 余戶,放貸金額 2100 余億元。建立企業征信機構動態管理機制,新增 1 家企業征信機構備案。推動企業征信機構創新征信產品應用場景,拓展征信產品在金融領域應用,2022 年,共有 15 家征信機構,累計為金融機構和類金融機構提供9166萬次服務。4.4.加強宣傳督導加強宣傳督導,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取得積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取得積極效果。極效果。一是持續深化“集中性+
45、陣地化”金融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建設。組織上海市相關金融機構開展3月“金融消費者權益日”和6月“普及金融知識 守住錢袋子”活動,聯合上海銀保監局、證監局、市網信辦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組織開展 9 月“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爭做理性投資者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二是持續暢通金融消費者投訴咨詢渠道。完善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演練,全力保障疫情期間金融消費11者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暢通。三是依法合規開展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執法檢查和評估工作。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穩妥有序開展綜合執法檢查項目消保條線相關檢查和處罰工作。二、經濟運行情況2022 年,面對國內外復雜嚴
46、峻經濟環境和疫情沖擊等超預期因素的多重挑戰,上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力落實穩經濟各項政策舉措,全市經濟運行呈現“平穩開局、深度回落、快速反彈、持續恢復”的態勢,城市核心功能穩定運行,經濟新動能持續發力,生產需求回穩向好,就業物價總體穩定。金融系統積極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作用,主動應對疫情影響,努力服務實體經濟,堅決穩住經濟大盤,全年信貸保持增長,結構持續優化,金融支持疫后經濟修復和重點領域幫扶提質增效。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4.5 萬億元,同比下降 0.2%,降幅比上半年大幅收窄 5.5 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97 億元,同比下降3.5%;第二產業增加值
47、1.1 萬億元,同比下降1.6%;第三產業增加值 3.3 萬億元,同比增長0.3%。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圖 6 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一)投資和消費逐步恢復,進出口下行壓力有所顯現1.1.固定資產投資加快恢復。固定資產投資加快恢復。2022 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總額同比下降 1.0%,降幅比上半年大幅收窄 18.6 個百分點。從三大投資領域看,工業投資同比增長 0.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 21.7 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 1.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16 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 7.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30.2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
48、局、上海統計年鑒。圖 7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及其增長率2.2.市場消費有所回暖。市場消費有所回暖。2022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6 萬億元,同比下降 9.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7.0 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同比下降 7.9%,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同比下降 22.4%。網上消費占比提高。全年,網上商店零售額 3461 億元,同比下降 3.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 21.1%,比上年提高 2.5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圖 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3.3.外貿進出口下行壓力有所顯現外貿進出口下行壓力有所顯現。2022 年,全市
49、貨物進出口總額 4.2 萬億元,同比增長123.2%。其中,出口總額 1.7 萬億元,同比增長9.0%;進口總額 2.5 萬億元,同比下降 0.5%。從月度增速看,下半年開始貨物進出口增速逐步放緩,11 月份轉負,12 月下降 6.8%,下行壓力有所顯現。全年,全市口岸進出口總額達到 10.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提高到 3.6%左右,保持世界城市首位。航運中心樞紐地位鞏固。全年,上海港國際標準集裝箱吞吐量達到 4730 萬標準箱,連續 13 年位列全球第一。新型國際貿易加快發展,離岸經貿業務企業名單擴展至 577 家,支持布局海外倉數量達 110 個。4.4.利用外資保持增長。利用外資保持增長。
50、2022 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 240 億美元,規模創歷史新高。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 231億美元,占比達 96.3%??偛拷洕涌旒?,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分別新增 60 家和 25 家,累計分別達到 891 家和 531 家。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圖 9 貨物進出口變動情況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圖 10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及其增長率(二)工業生產穩步恢復,服務業行業發展有所分化1.1.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2022 年,上海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正式施行,鄉村建設行動推進方案制定出臺,完成 21 個鄉村振興示范村
51、建設,啟動建設新一批 24 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實施農村人居環境優化工程,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完成 2 萬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建設美麗庭院 10.4 萬戶,提檔升級改造農村公路 504 公里。完成 1.1 萬戶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制定出臺促進上海域外農場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深入推進 13 個綠色田園先行片區建設,新增建設高標準農田超過 3 萬畝。制定進一步促進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第二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實現行政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持續做好經濟相對薄弱村幫扶工作。2.2.工業生產穩步恢復。工業生產穩步恢復。2022 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 0.6%,
5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10.7 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 1.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8.6 個百分點。其中,汽車、電子等重點行業較快增長。汽車制造業總產值同比增長 9.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總產值同比增長 1.7%。工業新動能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加快發展,2022 年全市三大先導產業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 11.1%。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 5.8%,增速高于全市工業 6.9 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值同比增長 56.9%;生物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分別同比增長 5.9%和 4.7%。3.3.服務業行業發展有所分化。服務業行業發展
53、有所分化。2022 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 3.3 萬億元,同比增長 0.3%,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 74.1%。其中,金融業增加值 8626 億元,同比增長 5.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 3789 億元,同比增長 6.2%;房地產業增加值 3619 億元,同比增長0.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 2894 億元,同比增長 0.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915 億元,同比下降 8.1%;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 5069 億元,同比下降 9.7%。13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圖 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4.4.經濟發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經濟發展新舊動能
54、加快轉換。全力打造三大先導產業引領新動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上海方案”102 項任務全部落地,全年三大先導產業總規模達到 1.4 萬億元,引領全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 42.0%左右。著力推進集成電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芯臨港、聞泰半導體等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出臺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經濟和產業化高地若干政策,發布促進細胞治療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方案,4 個 I 類創新藥獲批上市,其中多格列艾汀片成為全球首創糖尿病新藥產品。優化人工智能發展環境,上海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條例正式施行,2022 人工智能大會成功舉辦,智能網聯汽車道
55、路測試基本實現嘉定、臨港區域道路全域開放。發布推動高端制造業發展若干措施,發布 2022 版上海市產業地圖,新推出第三批 13 個特色產業園區。制定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新賽道三年行動方案,出臺打造未來產業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出臺推進空間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全球首架C919 大飛機正式交付,48K 大絲束碳纖維項目完成中期交付。發布促進“五型經濟”發展若干意見,持續打響“四大品牌”,新認證“上海品牌”25 個,新推出“上海標準”10 項。5.5.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取得新成效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取得新成效。加快構建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印發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意見、碳
56、達峰實施方案以及能源、建筑、科技、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配套文件,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在浦東新區落地。推進能源綠色轉型,全面推進海上風電建設,加快實施“光伏+”專項工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完成揮發性有機物 2.0 綜合治理超過 2000 家,實施全市揮發性有機液體儲罐專項整治,PM2.5 平均濃度持續下降;開工建設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擴建三期等項目,主要河湖水質斷面優于類(含類)比例提高至 95.6%,如期消除劣類水體;制定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實施辦法,加強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啟動實施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第五輪三年行動計劃,全面開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創建,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生
57、活垃圾綜合治理全面深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 42.0%。出臺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意見,全面保護重要生態系統、生物物種和生物遺傳資源。發布科學綠化實施意見,出臺新一輪三年林業建設政策,新建公園 138座,新增森林 5.1 萬畝、綠地 1055.3 公頃、綠道 232 公里、立體綠化 44.6 萬平方米。專欄 2深入推進長三角金融一體化高質量發展2022 年,長三角三省一市努力克服疫情困難,加強協同合作,確保年度重點專題工作順利推進,金融服務一體化取得新成效新進展。一是協調推動長三角五城市成功申建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一是協調推動長三角五城市成功申建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2022 年 11
58、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印發后,三省一市人民銀行高度重視,協同地方政府部門加緊推動方案的細化落實,加快構建廣渠道、多層次、全覆蓋、可持續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此外,中國人民銀行上??偛柯摵?G60 專責辦等單位印發 金融支持長三角 G60 科創走廊先進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穩鏈保供循環暢通的專項行動方案,并持續推動長三角 G60 科創走廊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雙創專項債務融資工具。二是長三角綠色金融協同水平持續提升。二是長三角綠色金融協同水平持續提升。中國人民銀行上??偛窟M一步深化環境信息披露工作,指
59、導 6 家試點金融機構編制年度環境信息披露報告,其中上海銀行和上海農商銀行的環境信息披露報告已正式對外發布,在業內形成良好示范。三省一市人民銀行共同打造“長三角綠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綠色金融評價線上化及信息共享。開展綠色金融交流合作,舉辦“中國高校綠色金融研究聯盟 202214年會暨長三角綠色金融發展峰會”,發布長三角綠色金融競爭力報告(2022),三省一市金融監管部門、政府相關部門代表交流分享各地綠色金融經驗做法。推動長三角綠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2022年三省一市相關金融機構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各類綠色債券 100 余只,發行總額約 1124 億元。三是長三角征信鏈平臺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60、三是長三角征信鏈平臺影響力進一步擴大。2022 年,長三角征信鏈新增上海安碩、上海生騰、浙江寧波普惠平臺和上海聯合征信 4 家上鏈機構。三省一市人民銀行推動優化升級平臺增值服務功能,為鏈上機構提供個性化產品服務渠道,實現征信機構與金融機構的鏈上產品實時對接,進一步提升征信鏈平臺服務效能。截至 2022 年 12 月末,長三角征信鏈平臺為 711 家金融機構開通查詢用戶 8584 個,累計上鏈企業 2288 萬家,查詢信用報告 195 萬份。四是一體化示范區跨區域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四是一體化示范區跨區域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持續拓展。中國人民銀行上??偛亢椭袊嗣胥y行南京分行聯合示范區執委會
61、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數字人民幣 2022 年試點工作安排,圍繞“進一步探索創新應用場景”、“持續深化特色應用場景”和“推進創新試點成果集成展示”三方面,深化數字人民幣跨區域試點工作。2022 年,推動示范區內高端人才補貼、高速公路繳費、行政罰沒款繳納、聯動商圈、生態旅游等多個創新場景和特色場景落地生效,開展創新試點成果集成展示,持續提高數字錢包活躍度,進一步提升數字人民幣支持示范區發展的效能。五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制度創新取得積極進展五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制度創新取得積極進展。中國人民銀行上??偛颗c示范區執委會等單位聯合印發示范區關于加快科創金融發展的實施
62、意見,并參與制定示范區碳達峰實施方案 示范區共同富裕實施方案 示范區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施方案等多項文件,指導金融機構成立“示范區金融同城化服務創新發展聯盟”,推動示范區金融體制機制創新,提升金融要素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六是扎實開展區域金融風險聯防共治六是扎實開展區域金融風險聯防共治。發揮長三角區域金融穩定信息共享機制作用,交流共享金融風險防范和處置經驗。依托長三角反洗錢專題合作機制,就信用卡賬戶洗錢風險等問題向長三角銀行機構制發洗錢風險提示;聯合開展跨區域快速協查,為公安機關快偵快破有關案件提供有力支持。組織召開長三角跨境人民幣業務協同發展工作會,對跨境人民幣業務執法檢查等主題開展
63、深入研討并達成共識。持續深化長三角金融消費糾紛非訴解決機制多層次、多領域合作,組織開展長三角金融消費糾紛調處技能培訓,積極推廣金融糾紛在線調解模式,2022 年,長三角各地調解組織通過中國金融消費糾紛調解網開展線上調解共 3580 件,為金融消費者提供了高效、便捷、專業的全流程在線調解服務。(三)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1.1.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022 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 2.5%,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3 個百分點。從兩大分類看,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 3.2%,服務價格同比上漲 1.8%。八大類價格“七升一降”,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上漲 4.
64、5%,交通通信類價格同比上漲 4.4%,教育文化娛樂類價格同比上漲 3.5%,醫療保健類價格同比上漲2.1%,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同比上漲 2.0%,居住類價格同比上漲 1.0%,其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同比上漲 0.6%,衣著類價格同比下降 1.0%。2.2.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2022 年,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 2.6%,漲幅比上半年回落 0.7 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 4.9%,漲幅比上半年回落 2.6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圖 1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變動趨勢15(四)經濟效益有所好轉,就業形勢總體
65、穩定1.1.地方財政收入有所好轉地方財政收入有所好轉。2022 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7608 億元,同比下降 2.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7.7 個百分點;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同比下降 3.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9 個百分點。從支出看,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9393億元,同比增長 11.4%,衛生健康、節能環保、交通運輸等重點支出優先得到保障。2.2.居民收入保持增長居民收入保持增長。2022 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9610 元,同比增長 2.0%。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034 元,增長1.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729 元,增長 3.1%。全市
66、全年新增就業崗位 56.35 萬個,12 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 4.3%,與上月持平。3.3.企業盈利逐步改善企業盈利逐步改善。2022 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1.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 6.1 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下降 11.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16.2 個百分點。數字經濟相關領域指標增勢良好。全年,全市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 7.9%和 23.3%。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圖 13 財政收支狀況(五)房地產市場總體穩定,價格漲幅收窄房地產市場運行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總體平穩。2022 年,全市新
67、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積 1561.5 萬平方米,下半年購房需求有所釋放,加之新房推盤速度加快,成交增速由上半年的-19.8%回升至全年的 4.8%。房價漲幅收窄。12 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價格同比上漲4.1%,漲幅比上年同期收窄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成交價格同比上漲 2.6%,漲幅比上年同期收窄 3.9 個百分點。庫存去化周期有所回升。12 月末,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可售面積 629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7.2%;二手存量住房可售面積 990萬平方米,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圖 14 商品房施工和銷售變動趨勢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圖 15 新建住
68、宅銷售價格變動趨勢三、預測與展望總體看,2023 年上海發展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外部環境動蕩不安,世界經濟滯脹風險加大,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同時也要看到,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不少有利條件。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有力提振了社會預期和發展信心,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了強大動力。上海經濟回穩向好態勢正不斷鞏固,核心功能強、經濟韌性足、發展潛力大、市場活力好,重大國家戰略紅利和多輪穩增長政策疊加效應持續釋放,新產業新賽道加快形成經濟新增長點。2023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16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上海金融業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69、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精準有力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為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二是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質效,優化信貸結構,更好地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三是繼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深化長三角綠色金融服務。四是全力推進高水平金融改革開放,積極推動先行先試政策落地實施。中國人民銀行上??偛控泿耪叻治鲂〗M總纂:呂進中統稿:吳金友金建鋒執筆:昝劍飛提供材料:周芷伊宋誠許霞紅胡思華17附錄:(一)2022 年上海市經濟金融大事記1
70、月28日,外匯局上海市分局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實施細則。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政策涉及多個領域外匯改革,經常項目高水平開放試點政策面向上海轄內符合條件的銀行和所有臨港新片區內注冊企業,支持臨港新片區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實現高水平開放。5月13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規定。10月31日,首批科創板做市商正式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6月10日,上交所發布實施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7號醫療器械企業適用第五套上市標準??苿摪宓谖逄咨鲜袠藴试鰪娏藢Α坝部萍肌逼髽I的包容性,支持處于研發階段尚未形成
71、一定收入的企業上市。7月1日,上海市浦東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若干規定頒布實施。該規定是自2021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以來,上海市首次運用立法變通權在金融領域的一次有益嘗試。7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金融管理局決定同意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場外結算有限公司開展香港與內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互換通”)。10月11日,“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黨委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在上海舉行,上海市金融工作黨委、人民銀行上??偛?、上海銀保監局、上海證監局圍繞“新時代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成就與展望”主題,介
72、紹十年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發展情況。10月19日,上海印發了上海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施意見,旨在通過七方面24項舉措,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積極助力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11月18日,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印發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長三角五城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成功落地。11月23日,全國性大宗商品倉單注冊登記中心啟動儀式在浦東新區舉行,這一重量級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將為全國范圍內大宗商品倉單提供集中登記、查詢服務。12月12日,證監會同意中
73、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開展上證50股指期權交易,相關合約正式掛牌交易時間為2022年12月19日。12月19日,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金融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有關決策部署,根據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人民銀行上??偛吭谥袊ㄉ虾#┳杂少Q易試驗區啟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參與本次試點的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上海(市)分行等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二百余家營業網點。18(二)2022 年上海市主要經濟金融指標表 1主要存貸款指標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上??偛?。19表 2各類價格指數單位:%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20表 3 主要經濟指標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