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2024年)—政策法規助力高度自動駕駛加速推進產業化(3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信通院: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2024年)—政策法規助力高度自動駕駛加速推進產業化(39頁).pdf(3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 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研究中心 2024年12月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 (2022024 4 年年)-政策法規助力高度自動駕駛加速推進產業化政策法規助力高度自動駕駛加速推進產業化 版權聲明版權聲明 本報告本報告版權屬于版權屬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與經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研究中心社會研究中心,并受法律保護,并受法律保護。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使用本報告文字或者觀點的,應本報告文字或者觀點的,應注明注明“來源:中國信息通信“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研究中心”研究院
2、、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研究中心”。違反上述聲明者,。違反上述聲明者,編者編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前前 言言 2023 年以來,主要國家和地區加速凝聚共識,創新突破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政策法規體系,為支持產業發展和應用落地提供保障。中國加快構建“系統聯動”的自動駕駛政策法規體系,美國加速凝聚共識以完善自動駕駛立法框架,英國出臺自動駕駛法案進一步明確了自動駕駛的授權制度與責任主體劃分,韓國加速打造促進自動駕駛發展的產業環境。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信息通信等技術快速演進,自動駕駛加速構建規?;瘧?、商業模式突破的產業格局。當前,全球自動駕駛產業進展迅速。Waymo、百度、小馬智行、
3、新石器、奔馳等自動駕駛領軍企業加速深挖場景需求,迭代升級技術應用與保障能力,推動高度自動駕駛進入產業化落地的快車道。截至目前,Robotaxi、低速無人車、自動駕駛卡車等應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重要載體,不僅為構建數字技術研發新生態,深化垂直細分領域高質量應用提供了新動能,而且為數實融合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保障。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車聯網團隊通過多年來持續跟蹤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自動駕駛政策法規及產業進展打造了系列報告。本期報告旨在通過總結 2023 年以來高度自動駕駛產業進展,概述主要國家在產業推進中的最新政策法規動態,提出高度自動駕駛加速推進產業化面臨的環
4、境挑戰,為助推我國自動駕駛實現技術產業發展與政策法規互促共進提供支持。期待本報告能夠為社會各界提供參考,不妥之處還請指正。目目 錄錄 一、主要國家和地區持續深化自動駕駛政策法規框架.1(一)中國加速完善“系統聯動”的自動駕駛政策法規體系.3(二)美國加快構建規范自動駕駛創新發展的政策法規框架.10(三)歐洲凝聚合力構筑自動駕駛規?;瘧玫谋O管體系.14(四)日韓加快打造促進自動駕駛規?;瘧玫恼叻ㄒ庴w系.17(五)主要國際組織加快制修訂規范自動駕駛發展的標準法規.18 二、政策法規助力自動駕駛產業化進入“快車道”.20(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進入產業化加速拓展期.21(二)低速無人車進入日常運
5、行提速增量期.24(三)自動駕駛卡車進入場景應用深耕突破期.25(四)小結.28 三、自動駕駛產業規?;崴倜媾R的主要挑戰與對策.28(一)自動駕駛產業化進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29(二)促進自動駕駛進入無人化商業時代的對策建議.30 圖圖 目目 錄錄 圖 1 Waymo、蘿卜快跑的無人駕駛汽車.22 圖 2 希迪智駕無人駕駛礦卡、易控智駕無人礦卡.26 圖 3 DeepWay深向星辰自動駕駛卡車、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卡車.28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1 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技術與汽車深度融合的成果,正加速推動汽車、交通等產業的深刻變革。自動駕駛不僅是汽車工業革命
6、的關鍵賽道,也是交通出行服務方式變革的關鍵推動力。它不僅是推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關鍵力量,還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已成為主要國家和地區搶抓發展主動權的關鍵。在全球汽車加速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的背景下,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bus(自動駕駛巴士)、無人遞送車、城市 NOA(城市高級輔助駕駛導航)、自主泊車等應用場景不斷落地,正逐步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服務體驗。自 2023 年以來,政策法規已經成為推動并規范自動駕駛產業加速發展的關鍵,為促進技術瓶頸突破、形成規模應用效應、構筑多領域融通發展提供根本保障。國家規劃層面
7、,中美歐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加快更新和完善現有監管框架下的車輛政策體系,逐步構建起適應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規則制度,旨在通過制度創新促進自動駕駛的健康有序發展。技術創新方面,人工智能、先進計算、先進通信等技術與自動駕駛的結合日益緊密,促使車載大算力計算芯片、自動駕駛操作系統等實現的跨越式提升,云端訓練能力顯著增強,自動駕駛端到端模型加快上車。同時,車路云一體化的協同技術創新加速演進,為自動駕駛的規?;瘧锰峁﹫詮姳U?。產業應用層面,政策法規的創新迭代促使 Robotaxi 實現穩步拓展試點應用區域并提升服務質量,低速無人車已在園區、景區等特定區域內實現了規?;瘧?,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
8、報告(2024 年)2 卡車不僅在礦上、港口碼頭等封閉場景加速應用,還推動了在開放道路上車輛編隊行駛的探索??傮w來看,自動駕駛的安全運行能力和服務范圍都在持續提升,正逐步成為影響經濟社會運轉效率、增強出行服務幸福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重要產業力量。一、主要國家和地區持續完善自動駕駛政策法規體系 從全球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法規的演變歷程看,目前尚未有任何國家成功建立起一個將“自動駕駛車輛”明確界定為道路交通參與者的政策法規體系?,F階段,主要國家和地區正依據各自的產業實踐基礎,不斷推進并優化現有汽車監管框架下的政策與法規,旨在促進自動駕駛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確保其規范性與安全性??傮w來看,自動駕駛
9、的政策法規體系構建主要圍繞車輛強制標準、道路交通合法身份、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等方面開展監管創新探索。具體而言,一是通過修訂道路交通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為道路測試、應用示范和規?;逃玫淖詣玉{駛車輛賦予依法合規的上路身份。二是通過調整車輛強制安全標準等措施,為不滿足人類駕駛員操作規則的新形態-自動駕駛車輛提供更為靈活的監管環境。三是通過完善車輛示范應用管理的政策法規,穩步推進拓展自動駕駛車輛的運行范圍,并確保技術產品的安全落地應用。此外,隨著自動駕駛加速產業化推進,與之相關的商業保險、倫理道德、社會治理等領域,也呈現出積極擁抱技術進步與產品形態變革的趨勢,最終形成多領域合力發展的良好格局。自動駕駛
10、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3(一)中國加速完善(一)中國加速完善“系統聯動系統聯動”的自動駕駛政策法規的自動駕駛政策法規體系體系 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 提出“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為我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隨著我國自動駕駛政策法規的逐步完善,促進產業化落地的監管體系不斷健全,我國自動駕駛應用進程按下了“加速鍵”。截至目前,全國已有 50 余個省市發布了自動駕駛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的實施細則,累計開放測試示范道路 32000 多公里,發放測試示范牌照超過 7700 張1,累計測試里程超過 1.2 億公里。2023 年 7 月 21 日,比亞迪在深圳市
11、獲得高快速路段有條件自動駕駛(L3 級)測試牌照,成為全國首家獲得 L3級測試牌照的車企2。1.國家層面:政策法規助力自動駕駛加速產業化落地 試點示范政策為自動駕駛規?;涞貞锰峁氋F的探索路徑。2023 年 11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聯合發布 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旨在通過開展試點工作為搭載 L3 級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量產工作提供支持,促進產業盡快實現“量產-推廣-升級”的良性循環。2024 年 1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通知,探索基于“車、路、網、云、圖”高效協同的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多場景應
12、用,通過建設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提升車載終端裝配率、建立城市級服務管理平臺、開展規?;痉稇玫却胧?,1 http:/ https:/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4 助力加速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進程。截至目前,北京、上海、重慶等 20個城市已獲批為試點城市。交通運輸部組織實施的第一批 18 個智能交通應用試點項目成效顯著3,百余家創新主體投入了 1000 余臺自動駕駛車輛,提高了多源感知數據融合、自動駕駛車輛管理與調度等的技術研發與應用水平,推動自動駕駛在特定場景應用加速成熟落地,其中,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實現了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準商業運行探索。2024 年 4 月,交通運輸
13、部啟動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涵蓋了鄂爾多斯、上海(臨港)、浙江(嘉興)等 18 個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旨在進一步推動智能交通技術與交通運輸業的深度融合,提升運輸服務效率,增強用戶獲得感。標準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為自動駕駛產業化提供了根本保障。2023年 5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 版),成為順應自動駕駛發展的新需求和新趨勢,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本指導,并向產業明確了“到 2025 年,形成能夠支撐組合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通用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到 2030 年,全面形成能夠支撐實現單車智能和網聯賦
14、能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兩大目標。2024 年 8 月,國內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首批強制性國家標準 汽車整車信息安全技術要求汽車軟件升級通用技術要求智能網聯汽車 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正式發布,明確規定了汽 3 https:/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5 車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汽車軟件升級的管理體系以及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等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對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水平、保障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自動駕駛的法律法規與監管建設進入新階段。2023 年 9 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列入第一類“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
15、草案”,這有望為自動駕駛上路行駛提供更為明確的法律依據和規范,提振產業發展信心。2023 年 12 月,交通運輸部印發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提出了明確的運輸安全要求、保障措施、監督管理等措施,引導并規范自動駕駛汽車在運輸服務領域的應用并保障運輸安全,促進以推動技術創新推動行業健康發展。2023 年 11 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確定首批汽車安全沙盒監管試點名單的通知,比亞迪、零跑科技等 9 家企業獲得首批汽車安全沙盒監管試點,這一試點促使監管部門能夠及時地將前沿技術可能引發的質量安全問題納入管理范疇,從而更有效地保障產品的安全應用。2.地方層面:促進自動駕駛應用的政策法規加快更
16、迭 2.1 產業政策接續發力為自動駕駛產業化提供支持 北京加快政策創新速度,自動駕駛應用規模加速擴大。2023 年 2月,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等聯合發布北京市無人配送車道路測試與商業示范管理辦法(試行),促進并規范北京無人配送車的商業應用落地探索。同年 7 月,在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乘用車無人化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指導下,北京市高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6 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內啟動了智能網聯乘用車“車內無人”商業應用試點項目,蘿卜快跑、小馬智行等企業獲準開展乘用車出行服務資質,促進自動駕駛發展持續提速。2024 年 2 月,北京亦莊開通了往返北京大
17、興國際機場的自動駕駛乘用車載人示范應用路線4,共有 4 家企業的 40 輛智能網聯乘用車提供高速載客服務。3 月,北京市發布新版的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智能網聯重型卡車管理細則(試行),并正式開放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內的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開放智能網聯重卡商業應用試點申請,京津塘高速自動駕駛干線物流場景全面打通。武漢為自動駕駛規模應用提供“跨區連域”運行環境。2022 年 6月,武漢市發布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明確了 Robotaxi 企業開展示范應用以及遠程測試(及無安全員隨車測試)的申請準入條件。截至 2023 年底,武漢市累計開放測試道路里程
18、已突破 3378.73 公里(單向里程),覆蓋 12 個行政區,服務人口超 770 萬,實現跨區通行、跨江通行、機場高速通行等多個自動駕駛商業應用場景的全國創新突破,開放里程和開放區域數量保持全國第一,并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區。2024 年 9 月 20 日,武漢經開區自動駕駛裝備商業化試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旨在以自動駕駛裝備為載體、以商業試點探索為目的開展的載貨、配送、環衛、安防等多種形式的收費服務試點活動5。深圳市加快推動自動駕駛多場景的規模上量。2023 年 1 月,深 4 https:/ 5 https:/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7 圳市坪山區智能網聯
19、汽車全域開放管理系列政策發布,包括了深圳市坪山區智能網聯汽車全域開放道路測試及示范應用管理辦法深圳市坪山區關于智能網聯汽車全域開放商業化試點管理的若干規定(試行)深圳市坪山區關于無人小車全域開放管理的若干規定等文件,推動坪山區率先制定立法支持下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及無人車推廣應用等管理規范。同年 5 月,AutoX、蘿卜快跑已被允許在坪山區開展整車無人 RoboTaxi 出行服務;而深圳市寶安區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試點管理辦法(試行)提出了在保障全區交通安全和秩序前提下,通過營造良好的商業試點環境,進一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進程6。2024 年 9 月,智能網聯汽車整車信息安全技術
20、要求標準正式發布,推動建立和完善汽車整車信息安全技術要求與試驗方法。此外,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方案提出了“拓展智慧交通場景,加快固定路線、封閉園區、無人出租車等應用的商業轉化”。重慶市正通過政策法規加速構建自動駕駛產業高地。2023 年 8月,永川區成功實現了全域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與應用,標志著重慶市允許自動駕駛測試服務覆蓋的區域面積突破至 1576 平方公里。同年 12 月,重慶市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管理辦法(試行)正式發布,極大地促進了自動駕駛的規?;M程,并為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指導。2.2 地方法規加速出臺為自動駕駛落地應用提供支
21、撐 6 http:/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8 當前,地方政府正憑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聚的資源優勢,加快制定實施自動駕駛地方管理條例,打造培育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的新動能。截至目前,深圳、上海(浦東)、無錫、蘇州、杭州、陽泉等已先后發布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地方立法,北京、廣州、武漢、合肥等地都在加快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上海市持續開展自動駕駛立法突破,為產業應用提供法規保障。2023 年 3 月,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實施細則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實施細則(試行)開始實施,通過細化管理要求和加強
22、監管措施,確保自動駕駛創新應用的規范性和安全性,對于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應用指導意義。杭州市以立法突破為契機,推動自動駕駛應用的快速落地。2023年 4 月,杭州市促進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規定(草案)發布,明確了對創新設計的低速無人車的界定,鼓勵低速無人車在封閉、半封閉區域內開展物流配送、巡檢、零售、環衛等專用場景應用;提出了支持有條件的區、縣(市)在特定區域特定路線開展低速無人車應用,并參照非機動車管理規定進行管理。2024 年 5 月,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促進條例正式施行,強調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并規劃了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的管理服務平臺,促使杭州成為除深圳外全
23、國首個以地方立法明確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具體流程的城市7。廣州市加快體系化的自動駕駛政策法規突破,助力自動駕駛進入 7 https:/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9 產業化新階段。2023 年 12 月,廣州市開放首批 2 條高快速公路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路段,至此,全市已累計開放 505 條城市測試道路、總里程約 957 公里,覆蓋 6 個行政區8,為自動駕駛行業創造了良好的測試和示范應用環境,促進了廣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024 年 2 月,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發布9,重點聚焦解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集聚度不高、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道
24、路及場景應用開放不足、商業化服務落地難等突出問題,積極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和智慧交通產業集群,加快培育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新質生產力。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見稿)發布,提出了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在高速公路、機場、港口等交通樞紐以及城市公交、出租車等出行服務場景的應用。北京市加快自動駕駛立法進程,為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提供基礎支撐。2024 年 6 月,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條例明確提出遵照保障安全、循序漸進的原則,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于城市公共電汽車客運、出租汽車客運(網約車)、汽車租賃等城市出行服務,除危險貨物運輸外的道路貨物運輸以及擺渡
25、接駁、環衛清掃、治安巡邏等場景的自動駕駛應用;允許開展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示范運營、道路運輸服務試點等創新活動。8 https:/ 9 http:/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10(二)美國加快構建規范自動駕駛創新發展的政策法規(二)美國加快構建規范自動駕駛創新發展的政策法規框架框架 近年來,美國始終堅持聯邦政府加地方政府兩級管理架構的模式,推動自動駕駛的健康有序發展。一方面,聯邦政府通過持續出臺自動駕駛技術產業政策、強化產業合作標準研制、加強監管能力建設、組織利益相關方的合作交流論壇等措施,不斷深化政產學研用各方對自動駕駛演進規律的認識。另一方面,在現有車輛監管體系下,支
26、持地方政府大膽開展先行先試,在政策、法規、監管等方面加速突破,極大地促進了自動駕駛產業的規?;瘧?。1.聯邦政府:加速凝聚共識,完善自動駕駛立法框架 國家積極推動達成政策創新共識,為自動駕駛的安全規?;l展提供支撐。近年來,美國在聯邦層面不斷加強合作機制,在完善立法與監管框架、強化安全標準底線、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以及增強公眾教育與信任建設等持續發力,促進自動駕駛產業凝聚發展共識。第一,行業協會為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提供框架指引和反饋渠道。2023 年 3 月,美國自動駕駛汽車行業協會(Autonomous Vehicle Industry Association,AVIA)發布聯邦政策框架:我
27、們的自動駕駛汽車未來,該框架概述了聯邦自動駕駛汽車立法與監管的若干關鍵優先事項,提出了一套解決阻礙 AV 行業發展公共政策挑戰的全面方案。一是 AVIA 通過呼吁行動支持 AV 的安全部署和商業化,包括通過改革和擴展車輛豁免程序、增加車輛類型覆蓋、完善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FMVSS)的制修訂流程、擴大 AV 測試和評估的資格范圍、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11 以及提升出行公平性等措施。二是 AVIA 強調了聯邦政府在自動駕駛立法中的權威性,支持聯邦政府維持在車輛設計、制造和性能等方面權威的同時,為州政府提供足夠的技術指導,以確保 AV 法規在全國范圍內的一致性。三是開展廣
28、泛的合作以確保美國在全球自動駕駛技術領域保持領導地位,AVIA 明確指出,愿與其成員一起努力推動安全自動駕駛技術在美國的廣泛部署,并與政策制定者合作共同推進美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第二,美國交通部仍然持之以恒的推動自動駕駛產業創新。2023年 6 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向國會提交了自動駕駛車輛進展報告,總結了近年來 DOT 在確保安全的同時,推動自動駕駛創新與部署的主要工作。一是總結 NHTSA 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工作進展,包括在自動駕駛系統(ADS)安全、組件測試、碰撞防護、人因工程設計、FMVSS 合規性及網絡安全等方面的關鍵成果。二是加強自動駕駛安全規則與管理流程制定
29、。DOT 計劃成立自動駕駛安全辦公室,專注于推進自動駕駛豁免管理、制定 ADS 規章及建立相應的安全標準等工作;還計劃推進“配備 ADS 的車輛安全、透明度和評估計劃”(AV STEP),在遵循 NHTSA 的嚴格審查流程基礎上,探索允許 ADS 車輛在不完全符合現有 FMVSS 情況下進行部署。三是加強自動駕駛關鍵數據管理工作以增強部門監管能力建設。在確保公共安全為優先的基礎上,通過提升自動駕駛決策透明度,促進自動駕駛部署過程中的關鍵數據收集,強化 ADS 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評估;鼓勵汽車制造商、技術提供商、監管機構和消費者團體等多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12 方參與
30、反饋數據,并加強國際合作以確保技術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第三,聯邦政府的自動駕駛立法框架加速探討推進。2023 年 7 月,美國眾議院小組委員會就“自動駕駛汽車立法框架”舉行聽證會,重點討論了安全、出行便利性、提升流動性及應對中國競爭等方面。一是深入探討國會、聯邦、州和地方等各級監管層面的自動駕駛法規調整,特別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運行和數據應用,以及法規如何適應自動駕駛發展的問題。二是推動構建統一的聯邦監管框架,加快自動駕駛立法進程。面對自動駕駛發展中的技術進步與法律滯后的沖突,立法者就事故責任、保險、豁免數量限制、性能標準不一致以及對勞動力影響等問題展開了辯論。三是進一步深化對自動駕駛監管分歧
31、問題的討論,以加快部署步伐。盡管會議一致認可自動駕駛的潛力,但在具體問題細節上的分歧拖緩了立法進程。因此,需要加快調整,以應對自動駕駛技術進步帶來的法律挑戰,并推動其安全地融入交通系統。2.地方政府:加速政策法規革新,促進并規范無人駕駛應用 2023 年以來,美國共有 23 個州提出了近百個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法案。其中,加州仍是自動駕駛政策法規創新的先鋒者,這促使其仍在技術測試和商業化部署方面保持領導地位。加州 DMV(機動車輛管理局)和 CPUC(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全力支持無人駕駛規?;l展。加州 DMV 通過發布道路測試報告為企業展示技術實力、社會了解自動駕駛應用進展提供支持。自動駕自動駕
32、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13 駛道路測試報告(2023 年)顯示,截至 3 月 25 日,共有 43 家公司獲得了在加州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車輛的路測牌照,其中 7 家企業獲得不配備隨車安全員的測試許可,而 Waymo、Cruise、Nuro 等 3家企業獲取了商業化部署許可。從平均接管里程(MPI)來看,接管里程大幅提升,Cruise、AutoX 和 Zoox 三家企業占據前三,分別平均9.59 萬英里、4.93 萬英里和 2.63 萬英里才需要接管一次。加州試圖在法律法規層面進行突破,在促進技術創新的同時,確保消費者權益和公共安全。一是加強監管力度規范自動駕駛商業宣傳。加
33、州參議院第 1398 號法案提出,要求銷售配備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經銷商和制造商必須對這些功能的能力和限制做出明確說明,確保消費者不會被營銷宣傳誤導。二是釋放支持自動駕駛發展的強烈信號。2023 年 9 月,加州州長否決了要求所有重量超過 10,000 磅的無人駕駛車輛中必須配備人工服務員的第 316 號法案,展現了對現有監管框架的堅定信心。三是加強自動駕駛安全監管規則建設,確保其安全融入交通系統。2024 年 4 月,加州提出 S915 法案,授權 DMV、CPUC 或其他國家授權機構通過制定自動駕駛汽車服務的條例和規定,確保自動駕駛的安全運營。同期提出 A1777 法案,規定制造商必須
34、向 DMV 提交申請并獲得授權后,才能在在公共道路上運行自動駕駛車輛,確保車輛能夠響應并遵守地理圍欄協議。制造商的車輛管理號碼必須始終處于監控狀態,以便與應急服務部門進行通信。四是強化自動駕駛碰撞事故管理工作。其中,A2286 法案和 A3061 法案中分別提出了無論自動駕駛汽車處于測試或部署階段,制造商必須向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14 DMV 報告在公共道路上發生的所有碰撞事故。地方政府根據進展也加快自動駕駛的地方立法突破。一是提出了卡車編隊法規。2023 年 2 月,阿肯色州發布第 94 號法案,修訂了關于自動駕駛卡車編隊行駛的相關要求,為開展卡車編隊行駛開辟了空間
35、。二是全面規定自動駕駛明確的能力范圍。伊利諾伊州發布 H1403和 S306 法案,對車輛規范進行修改,將自動駕駛車輛定義為一種配備有硬件和軟件,能夠在操作設計領域內持續執行整個動態駕駛任務(包括實現最低風險條件),且在適用的情況下,無需常規人工駕駛人進行任何預期干預或監督的機動車輛。三是合力推動自動駕駛基礎設施建設。2023 年 5 月,佛羅里達州頒布第 197 號法案(H 425),提出交通部門需與聯邦、地區和地方合作伙伴以及行業代表合作,通過評估道路的整體駕駛環境、安全性等情況,根據自動駕駛汽車的運營兼容性對國家公路系統中的道路進行分級,合作制定分級標準。四是明確自動駕駛上路通行的監管規
36、則。2023 年 10 月,肯塔基州通過H135 法案建立了在公共公路上運行自動駕駛車輛的監管框架,定義了相關術語,明確了自動駕駛系統功能,并要求與運輸部門提交執法互動計劃。此外,該法案還規定了個人和商用機動車保險或自保的證明金額需要與當前水平保持一致。(三)歐洲凝聚合力構筑自動駕駛規?;瘧玫谋O管體(三)歐洲凝聚合力構筑自動駕駛規?;瘧玫谋O管體系系 近年來,歐盟高度重視體系化構建泛歐盟的自動駕駛政策法規體系,先后出臺了通往自動化出行之路:歐盟未來出行戰略 歐盟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15 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豁免流程指南全自動車輛自動駕駛系統(ADS)型式認證的統一程序和
37、技術規范(Reg.(EU)2022/1426)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為實現歐盟內部應對自動駕駛發展中的技術市場統一性問題提供有力支撐。此外,歐盟要求從 2024 年 7 月起,所有智能網聯汽車必須符合 UN R155 和 UN R156 這兩項全球首個關于汽車網絡安全和軟件升級的強制法規。細化型式認證詳細規則,保障產業監管的標準規則一致性。2023年 11 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法規 2023/2590,它補充了法規(EU)2019/2144 關于高級駕駛員分心警告系統(Advanced Driver Distraction Warning,ADDW)的特定測試程序、技術要求等型式認證的詳細規則,這一
38、舉措為車輛制造商、審批機構以及技術服務提供了詳細的指導,以確保新車型的 ADDW 系統能夠滿足特定的安全和技術標準。強化數據和網絡安全的政策法規,為促進并規范自動駕駛發展創造了條件。關于在歐盟全境實現高度統一網絡安全措施的指令(NIS2 指令),促進了消除成員國在網絡安全要求和措施實施方面的差異。關于公平獲取和使用數據的統一規則(數據法案)明確了數據訪問與共享、公共數據訪問、云服務的互操作性等使用規則,旨在實現促進數據價值在參與者之間公平利用、刺激激烈競爭的數據市場、提供數據創新機遇等措施。歐盟-美國數據隱私框架作為數據傳輸的新協議,能夠促進歐美在數據跨境流動、增強數據保護等領域的國際合作。1
39、.德國加速建設自動駕駛監管能力以促進規?;瘧?德國通過不斷修訂和完善法律框架,為自動駕駛的道路測試與運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16 營探索提供法律依據,展現了德國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與順暢的同時,積極推動新興技術融入經濟社會發展。2017 年 5 月,德國率先修訂道路交通法,成為全球首個從法律層面為自動駕駛提供合法身份的國家。2021 年 7 月,德國頒布自動駕駛法,成為率先允許自動駕駛車輛參與日常交通的國家,它允許不配備人類安全員的自動駕駛汽車(L4 級)在公共道路上指定區域內行駛,這一舉措極大地促進了自動駕駛的應用規模,也為商業運營開辟空間。2022 年 5 月,德國
40、聯邦參議院批準 自動駕駛功能汽車運營及交通法修改條例,對 L4 級別自動駕駛車輛認證、在公共道路上運行的技術和程序要求,以及生產商、車主、技術監督員義務等問題做出了細化規定10。2.英國加快制定促進自動駕駛發展的法律框架 2022 年,英格蘭及威爾士法律委員會與蘇格蘭法律委員會聯合發表自動駕駛汽車:聯合報告,提出了關于自動駕駛車輛事故責任劃分的建議,旨在完善自動駕駛汽車道路安全運行機制11。2023 年 11 月,英國政府提出自動駕駛汽車法案,旨在確保安全成為技術核心的前提下,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該法案重點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明確了將建立全面的自動駕駛車輛監管框架,旨在確保道路使用
41、者安全的同時,允許自動駕駛技術的創新。第二,規定了自動駕駛車輛在市場中的術語使用和符號規范,以防止制造商誤導性的市場行為,避免消費者錯誤應用自動駕駛功能。第三,確定了自動駕駛車輛責任承擔問題,規定當車輛處于自動駕駛模式時,駕駛員 10 https:/ 11 作者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 大學生“雙創”團隊,文章中國保險2023 年第 2 期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17 無需對軟件開發商和汽車制造商等公司車輛的駕駛行為負責,保險公司將承擔相關責任。此外,政府還為自動駕駛技術試驗提供資助和支持,并期望通過該法案鞏固英國在高科技和高增長行業的全球領導者地位。2024 年 5 月
42、,英國王室批準了 自動駕駛汽車法案(Automated Vehicles Act),標志著該自動駕駛汽車監管規定正式生效。(四)日韓加快打造促進自動駕駛規?;瘧玫恼叻ǎㄋ模┤枕n加快打造促進自動駕駛規?;瘧玫恼叻ㄒ庴w系規體系 1.日本加快落實自動駕駛法規助推多場景應用落地 自動駕駛合規運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已完成修訂。截至目前,日本基本上通過修訂現有車輛和駕駛員監管框架下的法律法規,構建了符合自動駕駛發展規律特征的法律法規體系。這些法規涵蓋了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機動車車輛標準調整、道路運輸車輛法以及上路通行等多個方面,為日本企業開展自動駕駛規?;瘧玫於ɑA。落實道路交通法修正案,為高級別自動
43、駕駛上路掃除障礙。2023 年 4 月,日本實施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允許可遠程控制的 L4 級自動駕駛公交車、無人遞送車等在人員稀少地區開啟運營服務。其中,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采取由都道府縣公安委員會批準的方式,是在人口稀少地區特定路線的公路上行駛的無人巡回巴士等;通過自動配送機器人運送人員和貨物的業務采用向都道府縣公安委進行申報,并被歸類為“遠程操作的小型車”,最高時速限制在 6 公里。2.韓國全力以赴推進自動駕駛路線圖計劃 韓國政府始終將自動駕駛放在戰略高度。近年來,各政府部門始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18 終堅定目標,并加強與產業界各方的緊密合作,通過發布戰略文件、制定法
44、規框架、完善基礎設施、增強保障能力等措施,全力推動自動駕駛的商業應用,促進自動駕駛產業的快速發展。路線圖計劃為韓國推動自動駕駛應用提供指引。自動駕駛汽車監管創新路線圖 2.0,提出了到 2030 年,將有 40 個監管機構制定包括車輛、基礎設施、服務等領域的 20 項創新任務,并明確了短期(支持自動駕駛汽車技術開發、測試示范和基礎設施的擴展)、中期(制定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車輛運營保險和交通違法行為標準等)和長期(為 L4 級自動駕駛汽車和服務普及奠定制度基礎)的路線圖計劃。抓緊制修訂促進自動駕駛發展的政策法規。2023 年 2 月,韓國國土交通部表示計劃于 2026 年實現機器人配送的商業
45、化。2024 年 2 月,韓國發布汽車管理法 修訂案,主要涉及網絡安全和軟件更新等的合規要求。其中,網絡安全和軟件更新的具體細節(認證標準、程序、方法、安全管理合規事項等)將由其他法規進一步確定12。汽車制造商如果不符合相應的要求,可能會面臨罰款或刑事處罰。修訂后的汽車管理法將于 2025 年 8 月 14 日起施行。(五)主要國際組織加快制修訂規范自動駕駛發展的標(五)主要國際組織加快制修訂規范自動駕駛發展的標準法規準法規 總體上看,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化的快速突破,ISO、WP.29 等國際組織正緊鑼密鼓地推進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標準法規制修訂工作,為自動駕駛產業的規范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
46、為各國政府和企業 12 https:/www.atic- 年)19 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指導。標準引領自動駕駛產業的高質量有序發展。ISO 已于 2022 年發布了于自動駕駛相關的多項關鍵標準文件,包括 ISO34501(道路車輛-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詞匯)、ISO34502(道路車輛-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基于場景的安全評估框架)、ISO34505(道路車輛-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場景評價及測試用例生成)等,有力地推動了自動駕駛測試場景統一術語、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性評估等工作,以及測試場景的評價標準和測試用例的生成方法的標準化,為自動駕駛產業規范發展提供指導。2023 年 8 月,ISO 又
47、發布了首個涉及自動駕駛安全運行的國際標準 ISO 34503(道路車輛-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ODD運行設計域規范),規定了自動駕駛系統在不同場景下的運行條件和限制,為車輛的安全運行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和法律依據。自動駕駛法律法規領域的國際合作進入新階段。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WP.29)在推動自動駕駛法規進程方面持續發揮著關鍵作用。2021 年,聯合國第 157 號條例(自動車道保持系統 ALKS 車輛審批的統一規定)的出臺,標志著 L3 級自動駕駛技術在全球范圍內迎來了統一的法規框架。該條例規定了 ALKS 車輛的技術要求和安全標準,涵蓋了系統安全、故障應對策略、人機交互界面、數據管理與網絡
48、安全等多個維度,還明確了驗證這些技術要求的具體測試方法,確保技術實施的一致性與安全性。2022 年,UNECE 對第 157 號法規進行了重要修訂,將 ALKS 在特定交通環境下的最高車速限制從 60 公里/小時提升至 130 公里/小時,還賦予了系統自動變道等更復雜道路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20 處理能力,顯著擴展了自動駕駛系統的適用場景并提升了其性能。2023年6月,在第190次全體會議上,關于驗證自動駕駛系統(ADS)的自動駕駛新評價/測試方法(NATM)指南獲得表決通過,構建了一個全面的自動駕駛評估體系,依托虛擬仿真測試、封閉場地測試、實際道路測試三大測試平臺,
49、結合審核與評估、在線監測與報告兩大支持機制,為自動駕駛技術的驗證與評估提供了更為科學系統的測試方案,極大地促進了自動駕駛的研發與應用進程。二、在政策法規突破下,自動駕駛進入產業化“快車道”在產業化快速推進的進程中,自動駕駛政策法規創新與產業化實踐落地是互促發展的關系。一方面,自動駕駛技術與產業創新需要政策法規突破,為產業有序發展提供根本遵循。另一方面,自動駕駛政策法規革新需要與產業化實踐緊密結合,以確保促進自動駕駛的健康發展。當前,隨著 Robotaxi、無人遞送車、低速載人公交車等的常態化服務的范圍不斷擴大,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自動駕駛正加速實現以降本增效、推廣應用為導向的正向循環終極目標。整
50、體上看,在政策法規的突破支持下,主要國家和地區促進自動駕駛發展呈現活躍態勢,產業化進程明顯提速,自動駕駛的場景應用能力大幅提升。一是技術實現快速突破,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應用取得顯著進展,高度自動駕駛技術逐漸走向成熟應用,Robotaxi、無人巴士、無人遞送車等已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二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市場滲透率大幅攀升,未來幾年是消費者接受自動駕駛技術的成長期,這將為產業鏈相關企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21 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三是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日益豐富,覆蓋從出行服務到物流遞送、港口集裝箱運轉乃至礦區作業等諸多領域,已經成
51、為支撐智慧城市與智能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進入產業化加速拓展期(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進入產業化加速拓展期 在政策法規的突破下,中美等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產業化進程明顯提速,領軍企業加速提升服務能力并擴大服務范圍,Robotaxi 已經成為國內外加速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應用的確定性方向。Waymo 始終是引領美國自動駕駛發展的先鋒。2023 年,Waymo 創造了里程碑記錄:實現 100 萬英里無人類駕駛員的安全行駛里程。此后,Waymo 加速了自動駕駛的拓展步伐,不僅縱向大幅拓展應用范圍,還橫向加速拓展至更多的城市。一是助力 Robotaxi 邁入商業運營的新時代。2023 年
52、 8 月,Waymo 獲得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PUC)批準在舊金山提供全天候(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時)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收費服務,這標志著其在該市的商業應用正式拉開帷幕。二是實現服務范圍向繁華城區深度拓展。2024 年 3 月 1 日,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PUC)批準了 Waymo 擴大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的計劃,允許其商用業務擴展到在洛杉磯的大部分地區及舊金山半島的廣大區域,服務面積超過1200 平方公里,覆蓋人口約336 萬人。三是Robotaxi服務城市數量實現突破。截至目前,Waymo 已在鳳凰城、舊金山、洛杉磯、奧斯汀等多個城市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四是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多領
53、域落地。在前期與 Stellantis 合作推動自動駕駛出租車輛部署的基礎上,雙方還將合作伙伴關系拓展至快遞服務。今年 3 月,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22 Waymo 又攜手專業送餐公司 Uber Eats,開啟了新領域合作,推動鳳凰城服務區內的送餐配送業務。截至 2024 年 8 月,Waymo 每周無人車付費出行次數突破 10 萬次,訂單量在三個月內實現翻倍。谷歌也表示,未來幾年內將對 Waymo 再投資 50 億美元,為其商業戰略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維持 Waymo 在美國無人駕駛領域的領先優勢。來源:互聯網 圖 1 Waymo、蘿卜快跑的無人駕駛汽車 百度是中國
54、自動駕駛發展的先行者。2023 年,國際知名調研機構Guidehouse Insights 公布的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分析報告排名顯示,百度連續三年上榜并處于領導者行列。在過去的一年里,百度通過深耕自動駕駛場景,不斷提升出行服務范圍,實現了由量到質的突破。一是百度自動駕駛服務的城市覆蓋范圍持續擴大。目前,百度蘿卜快跑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長沙等城市開展無人駕駛測試或出行服務的示范應用,完成超 700 萬次的出行服務。其中,武漢市的服務面積就超過 3000 平方公里,覆蓋了 770 萬人口。二是 L4 級自動駕駛安全運行實現新的突破。截至 2024 年 6 月,百度自動駕駛的實際道路測試
55、與應用示范里程超過 1 億公里,期間從未發生過重大傷亡事故。同時,公司為每輛無人車及乘客購買了保額高達 500 萬的保險,且過去兩年的數據顯示,自動駕駛車輛的實際出險率僅為人類司機的1/14。三是自動駕駛車輛的成本持續下探,搭載百度第六代智能化系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23 統解決方案的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成本價格僅 20.46 萬元,相較于 5 代車直接下降 60%。四是換電方式助力企業降低服務成本。第六代無人車會根據服務狀態、位置信息、電量情況,自動調度到換電站完成換電,實現了車輛單次補能節約近 1 小時的時間成本,為車隊降本增效提供保障。五是高度自動駕駛服務場景不
56、斷拓展,今年 2 月,蘿卜快跑自動駕駛車輛駛過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和武漢白沙洲大橋,百度成為全國首家提供全無人跨江出行服務的企業;此外,蘿卜快跑還在武漢、北京等地機場高速開通了往返載人接駁業務。自動駕駛的出行服務正加快進入全面拓展階段。小馬智行、AutoX 等企業也相繼在上海、深圳等多地開展 Robotaxi 試點示范服務的探索。奔馳正在加速拓展其全球自動駕駛商業步伐。2023 年 1 月,美國內華達州批準梅賽德斯-奔馳的 L3 級 DRIVEPILOT 在特定駕駛條件下在公共道路上使用,成為第一家在美國獲得該技術監管批準的汽車制造商,2023 年 6 月,美國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同樣批準 DRI
57、VE PILOT 在特定條件下在指定的公路上路,許可 L3 級自動駕駛系統應用。滴滴也在加快推動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落地應用。4 月 7 日,滴滴與廣汽埃安達正式成立合資公司安滴科技,加快推進首款 L4 車型的量產。特斯拉的 FSD 運行里程已突破 10 億英里,并于 10 月 10 日發布了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 Robotaxi 新車型,今后將致力于盡快推動Robotaxi 出行服務落地,為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Uber 近日宣布與 Waymo、Cruise、Aurora、Motional 等多家自動駕駛公司達成合作,將在打車服務里引入無人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
58、024 年)24(二)低速無人車進入日常運行提速增量期(二)低速無人車進入日常運行提速增量期 無人遞送車憑借其低速行駛和相對緊湊的尺寸等優勢,對現有交通體系的影響相對較小,同時,政策法規在對其在場景應用中的創新支持也較為順暢,使得它已成為主要國家和地區加速自動駕駛技術實用化與普及化的重點發展方向。美國 NURO 遞送車正推進規?;a與應用。四年來,作為唯一被 NHTSA 豁免允許規?;渴鸬臒o人駕駛車輛,NURO 的車隊在加利福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應用,自動駕駛行駛里程已超過 100 萬英里。當前,Nuro 與 Arm 合作開發 R3 送貨機器人,期待 Arm 技術為R3 的“大腦”提供低功耗
59、運行,以增強實現實時決策能力。同時,在不改變電池尺寸的情況下,將 R3 機器人的效率和續航里程提升20%,從而增強 Nuro 遞送無人車的功能,擴大送貨服務范圍,并加快生產和商業化進程。京東物流實現“攬派一體”無人遞送車的規?;瘧?。2022 年 9月,京東物流的第五代無人遞送車成為首批通過無人遞送車行業團體標準測試的車輛,該車輛最大載重量可達 200 公斤,續航里程 100 公里,具備 L4 級自動駕駛能力,能夠為物流“最后一公里”提供基礎運力服務。在“雙 11”期間,京東物流采用 600 臺智能快遞車和超100 臺室內配送機器人,為消費者提供末端配送服務,實現運單量與去年同比增長 300%
60、。2023 年 4 月,京東物流的無人遞送車開啟攬收業務,覆蓋了城市社區、商業園區等八大應用場景,增強了無人遞送車的客戶服務能力,進而助力改變整個城市零售的生態環境。今年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25“618”期間,京東物流在近 30 座城市投用無人車,與京東快遞小哥組成“人機 CP”,實現了無人車即時零售配送訂單同比增長 97%,樓宇快遞無人車配送訂單同比增長 353%13?!爸型ㄖ邱{”平臺促進無人遞送車規?;瘧?。2024 年 4 月,“中通智駕”平臺向全行業開放接入,能夠實現不同品牌無人車的調度接口、通信模式、路權管理、路線規劃、運行監控等的統一,確保無人車運力平穩
61、、高效的調度與切換。2023 年 4 月,中通快遞與新石器無人車遞送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技術賦能”,以全新的無人化運力打通城市物流“最后 5 公里”,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配送領域的規?;涞貞?4。目前,雙方合作的首批無人車已在鹽城等地投入運營,后續還將進一步擴大無人車交付規模和落地城市。(三)自動駕駛卡車進入場景應用深耕突破期(三)自動駕駛卡車進入場景應用深耕突破期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進步,鑒于卡車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差異,尤其是礦區和港口碼頭等相對封閉環境中,政策法規所需的調整幅度相對較小。因此,眾多領先企業正積極加大自動駕駛卡車在特定場景下的應用研發,逐
62、步構建起涵蓋港口、礦山及高速公路等多場景的應用推廣體系。自動駕駛卡車正加速實現在礦山等封閉場景下的量產落地。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以及本土企業自主研發實力不斷提升,我國無人駕駛礦車行業的發展速度顯著加快。國家礦山安監局數據顯示,全國建有 13 https:/ 14 https:/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26 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超1400個,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礦超730處,產能占比達到 59.5%15。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 年無人駕駛礦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預計到 2025 年我國無人駕駛礦車市場規模將達到 3000 億元16
63、。希迪智駕與東風柳汽、福田戴姆勒、江鈴等多家主機廠建立從線控底盤到自動駕駛應用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出無人駕駛礦卡等產品,已先后在甘肅金川二礦金屬礦山、江蘇句容臺泥水泥礦山、四川金頂水泥礦山等實現無人駕駛的常態化落地17。易控智駕融合了“車、能、路、云”的無人駕駛技術與雄厚的現場應用實力相結合,致力于深耕礦區的無人駕駛技術與運輸示范應用服務,目前已經與國家能源集團、特變電工等多家大型礦企建立深度戰略合作,實現了全球單礦最大無人駕駛車隊常態化運行18。來源:互聯網 16-17 圖 2 希迪智駕無人駕駛礦卡、易控智駕無人礦卡 自動駕駛卡車在港口場景下正進入常態化示范應用新階段。截至2023 年 12
64、月,我國已建成 18 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建及改造的集裝箱碼頭 27 座,并且掌握了設計建造、裝備制造、系統集成和應 15 https:/ 16 https:/ 17 https:/ 18 https:/ 年)27 用管理全鏈條的核心關鍵技術,總體應用規模和技術水平處于國際前列19。2023 年 11 月,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新一代自動導引車(AGV)、無人集卡等智能化水平運輸設備規?;瘧?。在寧波舟山港,梅東碼頭目前已實際投運超 60 輛飛步科技研制的無人集卡,覆蓋 2 個泊位,開展常態化的大船 6 路混編作業;港甬舟碼頭則投放首期 12 輛飛
65、步科技研制的 IGV(智能平板運輸車),開展多車型混編全無人駕駛作業。大榭碼頭累計投入 32 輛斯年智駕無人集卡20。自動駕駛卡車在開放道路場景下正加速開展測試驗證與商業應用探索。依托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等項目,自動駕駛卡車企業加速推動應用落地。DeepWay深向星辰憑借商用車底部換電技術、自研域控高速通訊架構以及雙套熱管理系統等獨特技術優勢,實現了 L2 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規?;慨a交付,L4 級別自動駕駛卡車已經取得北京和天津的道路測試牌照,并正在進行大里程的測試驗證。小馬智行加速探索自動駕駛卡車應用落地,一方面,攜手中國外運在京津塘高速北京段和天津段提供自動駕駛高
66、速貨運服務,推動跨省自動駕駛物流落地。另一方面,獲準在廣州開放道路上進行 L4 級編隊自動駕駛測試,加速推動卡車編隊落地應用21。19 https:/ 20 https:/ 21 https:/ 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28 來源:互聯網網頁20 圖 3 DeepWay深向星辰自動駕駛卡車、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卡車(四)小結(四)小結 從全球進展看,由于自動駕駛技術產品面臨的應用場景復雜度不同,政策法規對自動駕駛應用的促進作用呈現出差異性,整體表現出低速自動駕駛車輛和封閉場景下的自動駕駛車輛的商用進展最快,但Robotaxi 呈現出明顯的產業化提速特征。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正在
67、從局部的試點示范擴展到城市核心區域,機場、高鐵站等多元化應用場景,遠程安全員的人車比從“1 對 1”向“1 對多”演進,出行服務需求隨著日益融入出行生活而實現快速增長。自動駕駛低速車,正加快融入社會生產生活,無人遞送車成為配送業務的解決方案,低速清掃車、無人巡邏車也在更多的社區、景區等加速推進常態化應用。自動駕駛卡車,正加速實現礦區、港口等封閉場景規?;涞?,加速開展干線物流的測試驗證、物流運輸與編隊行駛探索。三、政策法規助力高度自動駕駛加速推進產業化面臨的主要挑戰與對策 自動駕駛是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競爭高地已成為全球共識。經過十余年的發展,自動駕駛在出行服務、無人遞送、港口、礦山等特
68、定場景下的應用已經獲得了初步的社會認可。但是,隨著自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29 動駕駛的規模不斷擴展,它與以人類駕駛員為核心的交通體系必然會經歷一個長期的磨合,經過長期的研發創新提升、實踐應用探索、產業環境構建、用戶習慣培育等同步推進,才能最終實現技術、產品、產業的正向循環發展。(一)現階段,自動駕駛產業化進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一)現階段,自動駕駛產業化進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 我們通過觀察 2023 年以來的自動駕駛產業化進展發現,在“人機混駕”時代,自動駕駛規?;l展主要面臨以下挑戰:(1)自動駕駛的技術研發、測試流程以及商業應用的正向循環面臨資源困境。當前,自動駕駛產
69、業正處于測試驗證向產業規?;D變的初級階段,正努力跨越從測試與商業化之間的產業門檻。然而,以區域性試點為主的測試運行范圍和基礎設施覆蓋面積,不足以支撐提升自動駕駛的技術應對能力,驗證自動駕駛在各種道路和環境下挑戰的發展需求,也難以支撐大規模的應用拓展。因此,如何在自動駕駛創新速度與公共安全之間取得平衡,開放更多的應用場景逐步提升自動駕駛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安全可靠性,確保自動駕駛安全地融入社會交通將成為關鍵。(2)自動駕駛產業化的社會環境尚缺乏客觀嚴謹性。一是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進展缺乏客觀充分的科普宣傳。公眾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進展認知大多來源于輔助駕駛車企和自動駕駛企業的宣傳,但這些宣傳在客觀準確
70、性和應用優勢、局限方面的詳盡規范尚顯不足,尚未形成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體系化宣傳環境。二是對企業宣傳輔助駕駛/自動駕駛的管理尚缺乏政策法規規范。目前,除了在測試示范區內有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30 無人駕駛汽車運行外,日常使用的智能駕駛系統僅能提供輔助駕駛功能,并不具備全場景下的 L3 級及以上駕駛能力。然而,部分車主在使用過程中對技術功能的全場景應用期望過高,偶有事故發生,這進一步加劇公眾對自動駕駛的恐懼和擔憂,使得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缺乏一個客觀理性的社會環境。三是自動駕駛對就業、道德倫理等層面的影響尚缺乏深度探討研究。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其對社會轉型的影響缺乏系統科
71、學的研究和指導規劃,更缺乏應對自動駕駛技術進步引發的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就業調整能力建設的措施。(3)自動駕駛政策法規體系的調整速度未能及時跟上產業發展的需求。當前,車輛、交通和運營管理等政策法規體系仍是以人類駕駛員操控為核心構建的,這難以適應以自動駕駛系統操控為核心的車輛與運行規則的新需求。因此,在現有監管框架下,不斷推進政策法規的創新優化將成為促進并規范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才能滿足自動駕駛產業化的政策法規等管理制度需求。(二)促進自動駕駛進入無人化商業時代的對策建議(二)促進自動駕駛進入無人化商業時代的對策建議 當前,自動駕駛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并逐漸演變為推動社會
72、進步與交通革命的核心源動力。為此,我們建議:1.穩步提升自動駕駛產業基礎,加快形成城市級高度自動駕駛應用 一是建議穩妥有序開展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積極探索機場、高速等典型應用場景落地,推動自動駕駛通過實際有效的數據反饋促進技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31 術迭代進步。二是以智能聯網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車路云一體化”試點等為契機,加快車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自動駕駛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三是通過技術迭代創新、深化產業合作等措施,不斷強化自動駕駛網絡安全能力建設,為遠程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四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大膽創新、先行先試,根據自動駕駛不同場景
73、的應用特點,持續增加自動駕駛車輛數量,支持高度自動駕駛形成城市級示范項目,推動實現“示范區”向“示范城”的跨越式發展。2.增強對自動駕駛科學認知的規范宣傳,為自動駕駛規模應用奠定重要基礎一是鼓勵自動駕駛企業開展多層次、多維度的技術、產業、安全等方面的標準合作,在合作中深化安全底線共識,通過加強對技術產品的研發和測試,不斷提高自動駕駛的適應性和穩定性。二是加強公眾教育和宣傳,避免公眾將輔助駕駛當作自動駕駛的同時,支持客觀理性看待自動駕駛產業化加速過程中的輿情,避免為了博取流量而故意抹黑等行為的發生。三是鼓勵政府、行業聯盟、標準組織、企業等多方合作,倡導傳播準確、客觀的信息分析,全面提高公眾的科技
74、素養。四是鼓勵公眾積極擁抱自動駕駛技術,通過實地試乘、實際接觸等措施,增強公眾對自動駕駛技術進展的及時了解,推動自動駕駛與人類駕駛員以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共同構建一個和諧、文明的交通環境。3.加快自動駕駛新職業培訓,挖掘創造更多崗位自動駕駛的產業化進程中,將變革交通出行方式,也會對現有的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32 商業模式、就業結構等社會現狀產生影響,這是新型技術產業化的必然過程。一方面,我們需要緊跟全球技術產業化中的新模式進程,做好全面的跟蹤研判與影響分析,通過保持開放包容的態度,不斷提升新模式落地過程中的服務質量,促使自動駕駛的新業務得到健康有序發展。另一方面,加強與自
75、動駕駛相關的就業體系建設,鼓勵高校、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等開設相關專業課程,為自動駕駛產業培養更多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型人才;同時,還要加強社會層面的就業培訓指導,為司機等潛在的技術性失業群體提供新的技能培訓,幫助其掌握和提升新技能,更快地完成職業切換。此外,加大對無人駕駛領域職業培訓的支持力度,推動建立無人駕駛技能認證體系,為從業人員提供技能評價和晉升渠道。4.持續推進完善政策法規體系,構筑自動駕駛產業化的制度基礎 一是加快頂層政策法規創新。結合自動駕駛產業進展,推進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運輸條例等政策法規的修訂,為促進并規范技術進步和產業化應用提供保障。二是嚴格落實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自
76、動駕駛發展過程中的數據、網絡以及個人信息等安全。自動駕駛采集和處理的數據會涉及地理測繪、個人信息、存儲與傳輸等問題,在網絡安全法 數據安全法 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框架下,需要自動駕駛產業各方合作,全面細化在自動駕駛研發和應用中的落實準則。三是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產品的身份認證工作,創新車輛保險法、救援救助等保障體系建設,為自動駕駛車輛安全應自動駕駛戰略與政策觀察研究報告(2024 年)33 用開展有效的支持、引導和管理,從而不斷推進自動駕駛上路行駛與多場景應用的普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政策與經濟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 52 號號 郵編:郵編:100191 電話:電話:010-62302903 傳真:傳真:010-62302476 網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