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2025年我國工業綠色發展形勢展望報告(1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賽迪:2025年我國工業綠色發展形勢展望報告(11頁).pdf(1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086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2025年我國工業綠色發展形勢展望【內容提要】當前,我國碳達峰進入關鍵攻堅期,綠色低碳科技加速向產業滲透,碳排放雙控制度穩步構建,即將迎來風電、光伏裝備退役高峰。同時,發展環境面臨一系列新變化。從國際看,特朗普二次執政、歐洲右翼勢力回潮或擾動全球綠色轉型進程,美歐短期內可能回調綠色轉型目標,但長期看不會放棄綠色前沿產業主導權。從國內看,我國面臨企業轉型意愿減弱、技術產業化步伐放緩、統籌綠電保障和產業轉型難度加大等問題。亟需強化國際碳約束應對,完善工業碳排放管理制度、新型固廢回收利用等體系,加強對重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及應用支持,持續提升產業綠色低碳競爭優勢。
2、【關鍵詞】工業綠色發展 發展形勢 展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全面推動工業綠色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根本要求。我國始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一以貫之從戰略、政策、技術、產業、消費等層面謀篇布局,堅定不移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貢獻重要力量。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賽迪研究院立足工業綠色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從國際貿易、科技創新、產業升級、能源保障等方面分析當前需關注的重點問題,并提出針對性 建議。087一、對2025年形勢的基本判斷(一)綠色低碳科技加速向產業滲透,
3、綠色化逐步成為工業經濟發展新引擎我國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基礎能力不斷穩固。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裝備、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蓬勃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新一代技術產品研發進度明顯加快。量產先進晶體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超過25%,2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下線,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超過300瓦時每千克、循環壽命超過3000次,堿性制氫電解槽功率達到15兆瓦。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效果逐步顯現,鋼鐵行業建成百萬噸級氫基豎爐冶金示范項目,以氫代碳深度脫碳技術將逐步產業化,石化行業原油直接裂解技術商業化應用步伐加快,有色金屬行業鋁電解槽柔性電解、建材行業水泥懸浮沸騰煅燒等重大低碳技術有望實現突破??傮w看,據
4、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統計,我國綠色低碳技術約1/5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與先進國家差距不斷縮小,促進產業更新迭代、新動能加快成長的作用日益凸顯。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088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二)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穩步構建,工業碳管理基礎能力將加快提升建立碳排放雙控制度將打破能耗雙控制度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約束,保障工業領域合理用能,有助于統籌產業結構轉型、能源結構調整、氣候變化治理。202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明確提出2025年碳排放雙控制
5、度建設目標,即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進一步完善,一批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相關標準和產品碳足跡標準出臺實施,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相關計量、統計、監測能力得到提升,為“十五五”時期在089全國范圍實施碳排放雙控奠定基礎。在上述政策指引下,2025年,隨著鋼鐵、鋁、水泥等行業有序納入碳市場,重點行業領域碳排放核算和預警機制將加快建立完善,工業企業在產品研發、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回收再利用、廢棄物處置等全生命周期各環節將以“碳”作為重要考量,工業碳管理能力將大幅提升。(三)新型固廢即將進入密集報廢期,回收利用管理和技術亟需升級我國新能源產業大規模發展始于2004年左右,風電設備
6、設計壽命通常為20年,光伏組件的使用壽命通常在20-25年,隨著風電項目“以大換小”增容改造行動深入開展、光伏技術設備快速迭代更新,自2025年起,我國將迎來風電、光伏裝備退役高峰期。據公開報道,預計到2030年風機退役量將超過3萬臺,由此帶來的固廢規模將達到94.79萬噸,光伏組件累計退役量將達到100萬噸。新型固廢退役潮的到來,對新型固廢的管理及回收利用技術都提出更高要求。2023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對風電、光伏領域退役設備循環利用工作做出全面系統部署。疊加2024年出臺的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以及成立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等新動向,
7、新型固廢回收利用工作即將加快邁入市場化、產業化、規?;l展階段。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090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二、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一)特朗普二次執政、歐洲右翼勢力回潮,或擾動全球綠色轉型進程2024年11月6日,特朗普再次贏得大選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特朗普視氣候變化為“綠色騙局”,在上一任期曾帶領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預計2025年正式上任后,對外將放緩氣候外交,大幅削減氣候援助,推出高關稅以迫使制造業回流等;對內將放松監管并大幅增加國內化石能源供應,著手取消通脹削減法案中爭議較大
8、的新能源補貼條款。再看歐洲,馮德萊恩在歐盟委員會新一屆主席競選綱領中提出,歐盟綠色新政將服務于經濟安全戰略,這與其第一任期將氣候轉型置于歐091盟戰略核心有很大區別。在2024年歐洲議會選舉中,右翼政黨獲得勝利,歐盟2035年燃油車禁售令也曾備受中右翼政治團體批評,未來綠色舉措的力度恐出現下降??傮w看,美歐在推動經濟發展、能源安全與應對氣候變化、綠色轉型等問題上深陷兩難,短期內可能回調綠色轉型目標,但長期看仍將綠色前沿產業作為贏得未來國際競爭的重點,恐進一步高筑綠色壁壘,綠色技術和投資國際合作將受到影響,全球新能源產業鏈分化和重構將加速。(二)行業預期疊加市場激勵不足,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意愿減弱
9、企業綠色轉型需要較多資金和技術投入,且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廣大經營主體的資金條件和技術水平難以達到綠色低碳轉型要求。比如,受房地產下行、市場需求萎縮影響,鋼鐵、建材行業利潤持續壓縮,企業投入改造的意愿大不如前。比如,2018年啟動超低排放改造時重點鋼鐵企業利潤近3000億,約為2023年的3倍,2024年上半年重點鋼鐵企業利潤僅為339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僅1.1%,資產負債率約63%,經營風險在增加。噸鋼超低排放改造投資約400元,運行成本約200元,如果經濟效益持續下降,企業將難以負擔改造投資。企業普遍反映,現在傳統行業減碳的市場化機制還沒有形成,企業減下來的碳,短期內產生不了經濟效益,也就
10、沒有了減碳動力。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092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三)現有技術降碳潛力收窄,重大綠色低碳技術產業化步伐緩慢。經過多輪技術改造,投資少、見效快的技術已基本普及,技術降碳潛力在逐步收窄。比如,建材行業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等技術裝備及能效水平已經達到國際先進甚至領先水平,進一步節能降碳邊際效應遞減。部分零碳低碳工藝流程再造技術雖已實現工程化示范,但技術可靠性、經濟性不高,不具備大規模推廣應用條件。比如,鋼鐵行業氫基冶金等重大綠色低碳技術正處于示范階段,但在碳達峰階段尚
11、不能發揮重要作用。水泥燃料替代技術雖然已有大型企業實現了攻關突093破,但受限于替代燃料來源不穩定等因素,在全行業大面積推廣難度較大。退役新能源設備高附加值回收利用技術還不成熟,對退役風機葉片中的纖維材料、環氧樹脂等高價值材料,還缺乏相應的拆解和再利用技術,退役光伏組件尚沒有規?;幕厥绽卯a線。(四)“西電東送”疊加“東產西移”,統籌綠電保障和產業轉型難度加大我國能源資源分布和工業用能負荷在空間上匹配度不足,長期以“西電東送”等方式進行電力調運。近年來,受全球綠色低碳供應鏈傳導效應影響,我國電解鋁、紡織、輕工等行業加快向清潔能源豐富的西部地區轉移,“東產西移”趨勢凸顯。四川、云南、貴州等“送
12、電”地區,由于承接了大量高耗能生產環節,電力需求快速增長,難以滿足本地電力需求。外向型經濟特征明顯的東部地區對綠電需求急劇增長,對外來電的需求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同時,由于東部地區很多企業只將高耗能的制造環節轉移至西部地區,高附加值的研發環節仍保留在東部,導致西部地區難以將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產業鏈層級躍升仍需時日。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094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三、應采取的對策建議(一)強化國際碳規則應對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已啟動全球碳市場的建設,我國工業企業
13、應加快建立碳排放管理體系,為參與全國碳市場乃至全球碳市場交易奠定良好基礎。建議相關部門指導行業協會、專業機構制定重點行業碳數據填報指南,組織開展企業合規、轉型等相關培訓,推動歐盟相關主管部門就企業困難進行答疑。在風光水資源豐富地區,推動以低碳電力直供、風光水儲一體化等方式培育建設一批“零碳”工業園095區,滿足碳敏感型行業降低產品碳足跡需求。(二)完善工業碳排放管理基礎制度建立健全工業碳排放管理基礎制度,完善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機制,建立工業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推動鋼鐵、鋁、水泥等行業有序納入碳市場,探索配額有償分配機制,提升報告與核查水平,助力履約企業減少碳排放。加強碳市場和綠電綠證市場、
14、電力市場等相關政策銜接,有效激發地方和企業轉型動力。(三)加大對重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及應用支持力度發揮中央財政科研經費、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作用,設立制造業重大綠色低碳技術專項,支持一批零碳工業流程再造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分行業分領域組織示范項目實施,鼓勵企業、科研院所、推廣機構、應用主體等組成聯合體共同開展攻關,實現技術攻關和應用連線貫通。加快出臺鋼鐵、建材等重點行業轉型金融支持目錄,將符合綠色低碳轉型方向的改造升級項目納入綠色信貸統計體系。(四)加快完善新型固廢回收利用體系建立健全新型固廢回收利用政策標準體系,加快研究制定退役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利用相關標準,進一步完善新型固廢回收、儲運、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096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拆解、利用、部件再制造檢測評估等環節的技術規范。推動廢舊光伏組件、風機葉片等新興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加大綜合利用成套技術設備研發推廣力度,探索新興固廢綜合利用技術路線。加強跨部門、跨行業協作,協力擴大再生產品的應用范圍,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創造市場空間。本文作者:工業綠色發展形勢分析課題組 1521096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