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2025年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形勢展望報告(1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賽迪:2025年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形勢展望報告(12頁).pdf(1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014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2025年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形勢展望【內容提要】2024年我國工業生產總體平穩,對宏觀經濟的“壓艙石”作用凸顯。展望2025年,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但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新技術新領域新賽道競相涌現、實數融合深入推進等因素帶動下,我國工業經濟將承壓前行。仍需密切關注國內有效需求恢復較慢、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大、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面臨挑戰等突出問題。建議完善政策協調機制,推動供需協同優化,多措并舉助企紓困,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工業經濟長期穩步向好?!娟P鍵詞】工業經濟 發展形勢 展望2024年,我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推進
2、穩增長政策落地生效,推動新型工業化走深向實,不斷夯實工業經濟增長基礎,工業生產總體平穩。展望2025年,國內外多重矛盾風險交織,經濟走勢不確定性較強。但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不斷激發經濟增長活力,我國工業經濟將承壓前行。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一年,要以改革創新舉措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不斷促進供需循環暢通,增強發展新動能新優勢。015一、對2025年形勢的基本判斷(一)全球經濟恢復緩慢,貿易摩擦升級擴圍,我出口增長面臨較大不確定性2024年,我國出口增速較上年實現明顯反彈。前10個月,出口額(人民幣計價)、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分別同比增長6
3、.7%、3.8%,較上年同期加快6.6、8.0個百分點。展望2025年,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我出口增長面臨較大壓力。一是全球經濟恢復緩慢。10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49.4%,連續4個月處于收縮區間,美、歐、日等主要貿易伙伴PMI均在收縮區間,景氣水平較弱。據多家國際機構預計,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2.7%-3.2%,遠低于20002019年平均水平(3.8%)。2025年全球經濟復蘇面臨諸多挑戰,通脹壓力依然存在,需求擴張步伐放緩,我出口需求恢復或將乏力。二是貿易摩擦呈現擴圍升級態勢。明年特朗普上任后,或加快推動對我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實施“反規避”、取消我最惠國待遇等措施,并引發更多
4、經濟體效仿。特朗普主張對外加稅、國內減稅,誘使企業赴美建廠或擴大投資,將倒逼我企業加速向外轉移。同時,東盟、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加快推動電子、汽車等領域本土化生產,加速我企業海外布局,分流我部分訂單,影響我出口增長。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跨境電商等新模式快速發展,我對“一帶一路”沿線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016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國出口增勢較好,都將帶動我貿易新增量。綜合看,2025年我國出口面臨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出口增速將出現回落。(二)設備更新動力較強,“十四五”重大工程建設穩步推進,
5、企業預期有望改善,工業投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2024年工業投資較快增長,前10個月同比增長12.3%,較上年同期加快3.4個百分點,快于20202023年同期年均增速(7.1%)。展望2025年,工業投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一是設備更新投資仍將形成有力支撐。今年前10個月,我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6.1%,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3%,比前三季度提高1.7個百分點。伴隨“兩新”政策017效應逐步釋放,明年企業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需求將繼續提振,對投資增長形成有力支撐。二是重點工程項目加快推進。超長期特別國債明年將繼續發行,“十四五”規劃中尚未開工的重大工程項目、“兩重”項目穩步推進,
6、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將帶動工程機械、鋼鐵、建材等制造行業投資增長。三是企業預期有望改善。今年10月份,我國制造業PMI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上升至54.0%,為下半年以來最高水平,企業信心呈現恢復態勢。伴隨重點領域供需形勢改善,工業品價格降幅有望收窄,利潤增速有望恢復向好。央行多輪降息降準將有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激發投資動力。綜合看,2025年工業投資將延續較快增長態勢。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018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三)促消費政策效應疊加釋放,居民收入逐步改善,新型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7、,消費將呈平穩向好態勢2024年,我國消費市場恢復乏力。前10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但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3.4個百分點。展望2025年,在低基數效應下,工業品消費將穩中向好。一是促消費政策效應疊加釋放。財政政策在擴內需、促消費、惠民生等方面持續發力,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速落地,各地從優化消費供給、創新消費場景等角度推出一系列促消費政策,進一步提振消費需求。二是居民收入逐步改善。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2%,高于GDP名義增速1.2個百分點。近期,國家批量調降存量房貸利率等措施陸續落地,有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三是新型消費潛力逐
8、步釋放。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2.5%。人工智能終端加速推廣,根據高德納咨詢機構(Gartner)預測,2025年人工智能手機占比將增至20%左右,人工智能電腦出貨量占比增至40%以上,智能化產品需求加速釋放??傮w看,2025年消費將呈現平穩向好態勢。019(四)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新興產業加速崛起,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將推動工業經濟穩步增長2024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總體平穩,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較去年同期加快1.7個百分點。展望2025年,我國工業經濟將延續穩步增長態勢。一是政策效應加速釋放。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
9、系統部署,一系列改革舉措將加快推進,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后,一系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精準發力,將增強市場信心,為工業經濟發展營造更有利環境。二是新質生產力加快成長。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020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今年前10個月,我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增長勢頭不斷加快。伴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等領域快速崛起,低空經濟、類腦智能、量子信息、深??仗扉_發、氫能與儲能等領域持續突破,新增長點將不斷涌現。三是實
10、數融合提速發展。當前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62.2%和79.6%,實數融合提速發展,將大幅提升工業生產效率。綜合看,202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將延續穩步增長態勢。021二、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一)商品消費增長乏力,房地產投資持續低迷,國內有效需求恢復較慢商品消費增長乏力。居民消費意愿不足,部分重點商品價格下行,商品零售額增長較為緩慢。前10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其中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2%,較上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主要商品中,汽車零售額同比下降1.5%,增速連續五個月為負;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同比下降3.0%,連續七個月回落;家
11、具、石油及制品、服裝鞋帽類增速不到2%。房地產投資持續低迷。前10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3%,降幅仍在繼續擴大。房地產開發資金、商品房銷售額等房地產投資先行指標同比降幅仍在20%左右,影響鋼鐵、建材、電解鋁、家電、家居等行業發展空間。(二)部分新興產業面臨制約,部分傳統領域支撐乏力,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部分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面臨制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新能源領域結構性、階段性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產能利用率偏低,產品價格下行。據光儲億家數據,11月下旬,光伏價格指數同比降幅在37%以上;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處于不到8萬元/噸的歷史較低水平;前10個月,CCIDCCIDCCIDCCID
12、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022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均價同比下降9.9%,價格持續下行制約行業穩步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另外,我國生產性服務業規模較小,信息技術、商務咨詢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對新興產業的賦能作用較弱,也制約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鋼鐵、建材等傳統領域增長乏力。受市場需求趨于飽和、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等多重影響,鋼鐵、建材等傳統領域競爭壓力加大,低價搶占市場問題突出。今年前10個月,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3.2%、-1.4%,增速呈下行趨勢。(三)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行,企業
13、成本壓力加大,資金流動緊張,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大前10個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3%,降幅繼續擴大,企業“增產不增收不增利”問題凸顯。工業品價格持續下滑。前10個月,我國工業品PPI同比下降2.1%,降幅連續兩個月擴大,其中,煤炭開采、建材、鋼鐵、化工、石化等行業PPI同比降幅超過3%,汽車制造業PPI降幅持續擴大,拖累行業利潤明顯下滑。企業成本壓力較大。規模以上工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5.39元,同比增加0.32元,為2018年以來最高點。有色行業原材料成本保持高位,化工、鋼鐵、建材等行業原材料與產品價格“倒掛”,企業經營壓力加大。資金流動趨緊。截至10月末,工業企業應收
14、賬款平均回收期達到2015年有數據以來同期最023高,資產負債率創十年來新高,資金周轉壓力不斷加劇。(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關鍵礦產資源競爭日趨激烈,我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面臨較大挑戰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存在斷供風險。美以“國家安全”為由大幅加強對華出口管制,濫用“實體清單”等打壓我科技企業,加快構建排華供應鏈體系,對我產業發展尤其是高科技產業造成較大影響。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今年前三季度,美高科技產品出口中,對華出口占比9.2%,低于20202022年同期平均水平(9.7%)。關鍵礦產資源供應緊張。我國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轉型深入推進,關鍵礦產資源需求不斷增加,對國外依賴度較高。據中國有
15、色金屬協會數據,我國26種戰略性金屬礦產中,有9種對外依存度高于90%,有14種高于70%。當前大國對關鍵礦產供應鏈主導權的競爭不斷加劇,推動戰略性礦產資源供應鏈風險急劇升高,給我國供應鏈穩定帶來較大挑戰。三、應采取的對策建議(一)完善政策協調機制,穩定市場主體預期一是落實落細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建立政策落實效果動態監測和評估機制,及時調整優化政策并向公眾傳達,營造穩定透明的政策環境,穩定社會預期。二是加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保持財政、貨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024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16、系列幣、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同向發力,形成政策合力,打出有效有力的政策組合拳。三是加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實施力度,采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多渠道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重點向社會保障領域傾斜,不斷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信貸合理增長、均衡投放。(二)推動供需協同優化,促進經濟循環暢通一是繼續優化消費支持政策。延長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有效期限,考慮增加補貼額度和可換新產品種類,將手機、服務器、家庭網關設備等納入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范圍,提振電子產品消費。二是加快補齊短板領域生產供給,支持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等領域創新發展,不斷提升供給能力,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三是推進部分領域
17、供需動態平衡,強化產業預警機制,引導地方政府規范招商引資、制定科學產業規劃、合理布局產能。(三)多措并舉助企紓困,增強企業盈利能力一是增強政策制定和執行的精準性,進一步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推動降低制造業企業增值稅率,減輕企業稅負。二是優化營商環境,簡化行政審批和監管程序,優化政策發布和傳達渠道,幫助企業及時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充分釋放政策紅利。三是鼓勵發揮“鏈主”企業025作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鏈式轉型,支持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綜合運營效率和行業競爭力。(四)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強化外部風險應對一是持續跟蹤美國對華政策動向,深入分析中美貿易中的關鍵產品,制定應對各類情境下的反制預案,完善中美民間交流“二軌”科技合作模式。二是推動與歐盟等重點出口市場的關稅磋商進程,積極推動RCEP、“一帶一路”倡議等,進一步加強與新興市場貿易往來,支持企業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三是引導企業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促進海外市場需求與國內制造能力高效對接,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話語權和控制力。本文作者:工業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 13810581440 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