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管理系列專題報告之三:基金投顧:實現普惠理財自由告別理財焦慮(2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資產管理系列專題報告之三:基金投顧:實現普惠理財自由告別理財焦慮(24頁).pdf(2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投顧門檻及費用率符合普惠金融特點目前,15 家機構開展的投顧策略投資門檻低,集中1000 元,符合普惠金融的特點。市場上不同機構所收取的投顧服務費率在 0.2%-1%左右,具體的收費服務費率按不同策略劃分。投顧的認購/申購費用由基金公司和托管銀行分別收取,為正常買賣基金的交易費。目前市場上的投顧認購/申購費率享1 折費率。根據投顧試點通知規定,基金投資顧問服務費年化標準不得高于客戶賬戶資產凈值的 5%,以年費、會員費等方式收取費用且每年不超過 1000 元的除外。投顧策略多元化目前,投顧投資策略數量集中在 3-10 個之間,根據投資范圍的不同,策略風險等級可分為中低風險、中風險和中高風險。此外
2、,有的機構還會制定場景而推出適合的投顧策略,符合用戶的投資需求的基礎上,更加多元化的優選基金組合和分散風險?;鹜额櫂I務空間展望目前投顧大軍即將迎來“擴容”,證監會公布首批上榜白名單 23 家證券公司(除去2020年獲準試點資格的 6 家券商)或將獲準開展投顧業務等創新試點業務,2021 年5 月第二批基金投顧資格申請已進入答辯階段。國內投顧目前還僅處于起步階段,不同機構類型在開展投顧業務的過程中,資源稟賦各不相同,相信未來“買方投顧”的業務發展空間。相較于海外市場,以美國為例,基金投顧是投資者購買基金的主要渠道。根據ICI2020 Investment Company Fact Book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末,美國共同基金行業資產規模為 23.9 萬億美元,75%的美國家庭通過專業投資顧問購買基金。而目前國內投顧業務約處于美國 80 年代的基金銷售階段,基金銷售市場還是以“賣方代理”占主導,從實施基金投顧試點至今僅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買方投顧”的投資理念已受到市場上廣泛關注,隨著投顧隊伍的不斷擴大,未來將擁有廣闊的藍海市場。風險提示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處于起步階段,未達到預期水平。政策有望放寬,但未來行業競爭會加劇,行業規范化和風險化管理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