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田:2025年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2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自然田:2025年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29頁).pdf(2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岸電使用增長明顯多舉措助力船舶減污降碳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2025.2聯合發布支持本報告刊載的信息和數據來自于已經注明的數據源。我們盡可能通過各種渠道驗證本報告使用的信息和數據,但受制于各種因素,其真實性、準確性、時效性和完整性可能受到一定影響。本報告基于截至發布之日可獲得的信息和數據編制,我們不承擔報告發布后,因數據更新、行業變化或其他因素導致的報告內容更新義務,亦不承擔另行通知的義務。本報告包含的信息和數據自公開渠道或第三方渠道收集、加工、處理所得,請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引用和使用本報告。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本報告作者及發布者不對因使用本報告而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
2、接損失承擔責任。除特別說明外,本報告中的文字、圖表、圖片等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擅用,本報告將保留追究責任的權利。本報告數據來自政府信息公開(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港口公司官網、學術報告、主流媒體報道等公開渠道。由于數據可得性等原因,如有未盡之處,歡迎提出意見建議。免責聲明致謝(按調研時間順序)感謝連云港市交通運輸局、連云港港口集團、江蘇新航電氣有限公司、湛江市交通運輸局、湛江海事局、三亞南山港碼頭有限公司、上海寶山海事局、國網上海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大連市交通運輸局、遼港集團、中鐵渤海鐵路輪渡有限責任公司、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在本報告調研期間給予支持。合作
3、伙伴(排名不分先后)大連高新區蔚然濱城志愿服務中心 青島市黃島區清源環保公益服務中心上海寶山長江口綠色發展促進中心 海南省藍絲帶海洋環境保護協會目錄摘要一、背景(一)航運發展的背后:氣候變化與空氣質量壓力(二)船舶減污降碳已成共識:完善岸電使用相關法律、政策支持成為趨勢(三)船舶減污協同治理:多措施協同助力二、岸電建設與使用評價(一)26港口岸電信息公開與配套支撐力度評價(二)信息公開評價:22港口岸電依申請公開透明度低于60%(三)配套支撐評價:50%以上港口未明確岸電使用目標三、岸電使用問題與趨勢分析(一)我國對不同船型分階段推進岸電使用的策略已顯成效(二)船舶受電設施配備率不足制約岸電使
4、用量進一步提升(三)基礎設施完善及配套服務優化合力推動岸電使用(四)岸電融入船舶減污降碳綜合方案,多方協同方能破局瓶頸四、建議(一)提升岸電信息公開水平(二)明確岸電使用目標(三)提升船岸設施兼容性(四)提升船舶接電便利性(五)協同推進船舶減排0104050507080913141617181921222323242425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01摘要湛江港徐聞港碼頭待發的客貨滾裝輪船,圖:自然田作為全球貿易的核心支柱,航運業每年消耗約3億噸化石燃料,其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給全球氣候、海洋和港口環境造成了一定壓力。國際海事組織(IMO)通過了新修訂的2023年
5、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提出了更為嚴格的減排目標。我國水路運輸發展強勁,已成為全球貿易、航運大國。然而,其造成的大氣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研究表明,70的船舶尾氣排放在距離海岸線400公里以內的近海區域,給港口城市的空氣質量及公眾健康帶來威脅。構建綠色港口是航運減排的關鍵之一,在諸多綠色港口技術中,岸電是減少靠港船舶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有力手段。國際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最早通過立法要求強制使用岸電,歐盟要求自2030年起,??繗W盟主要港口的集裝箱船和客船的所有用能必須來自岸電。2023年,我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填補了岸電使用缺乏有效罰則這一空缺;為推動特定船型的岸電使用,交通運
6、輸部發布了關于示范推進國際航線集裝箱船舶和郵輪靠港使用岸電行動方案。自十四五以來,我國主要沿海港口城市所在省、市政府相繼出臺了相關規劃、方案、管理辦法等,明確岸電建設及使用目標,制定一系列監管、激勵政策。在此背景下,本報告選取我國五大沿海港口群中的26個主要港口作為評價對象,對其岸電建設、使用和船舶受電設施的信息公開水平與政策配套支撐力度進行了綜合性評價。較為量化、客觀地反映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水平,為政府職能部門提供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的合理化建議,以更好地支持綠色航運的發展。信息公開水平由岸電設施信息公開度和依申請公開透明度兩部分體現。岸電設施信息公開度衡量港口主管部門和企業是否已主動公開包含
7、岸電設施基礎信息、檢測結果、岸電覆蓋率、使用量等在內的岸電設施信息;依申請公開透明度衡量港口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和海事部門在依申請公開的答復內容中是否公開岸電覆蓋率、使用岸電船舶靠港艘次、岸電使用時長與電量、岸電專項檢查次數及受電設施安裝艘次等9項指標包含的信息。在26港口中,日照港岸電設施信息公開度最高,達到83.33%;大連港、營口港、煙臺港、福州港、秦皇島港、錦州港6港口信息公開度62.5%;連云港港、廈門港、珠海港信息公開度50%;其余16個港口岸電設施信息公開度均在50%以下,其中北部灣港信息公開度為0,港口主管部門和經營人均未公開岸電設施相關信息。鹽城港是唯一依申請公開透明度達
8、到100%的港口;大連港、錦州港、珠海港3港口的依申請公開透明度60%以上;日照港、黃驊港、寧波舟山港、廣州港4港口以“不是本機關已制作或者獲取的政府信息”等理由未公開相關信息,依申請公開透明度為0。政策配套支撐方面,主要通過分析各港口在岸電建設、使用及船舶受電設施安裝改造是否已制定目標、計劃、監管及激勵措施,應用信息化技術等,衡量各港口在政策配套支撐的力度??傮w來看,深圳港、上海港、洋浦港、鹽城港、廣州港、天津港、廈門港等港口在政策配套支撐方面的總得分排名前六,整體表現較好,且均明確了岸電覆蓋計劃/覆蓋目標,并針對岸電使用制定了激勵措施,其中,僅有廈門港、深圳港、洋浦港3個港口制定了船舶受電
9、設施改造激勵措施。連云港港、錦州港、營口港及泉州港僅針對岸電使用制定了監管措施,總得分排名后四位。聚焦岸電使用目標,東南沿海港口群外的12港口已提出明確的岸電使用率/增長率目標,其中大連港和上海港提出了特定船型的岸電使用率目標,但仍有一半以上港口未明確岸電使用目標。近兩年,我國對不同船型分階段推進岸電使用的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02策略已顯成效。在政策引導下,客(貨)滾裝船舶、國際航線集裝箱船舶和郵輪的岸電使用量得到顯著提升。渤海灣省際客(貨)滾裝船舶全部具備受電設施,實現岸電常態化使用;瓊州海峽的客滾泊位和船舶岸電改造也在政策指導下積極推進。我國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和國際郵輪
10、母港正著力提升對多船型和國際差異的適應能力,為完成示范推進工作,多家港口企業與船公司簽訂合同減免岸電服務費。然而,針對航期和泊位安排較為靈活的干散貨船舶尚缺少國家部委的統一部署,只有部分地區(廈門市、廣東?。┫掳l了政策文件推動干散貨船舶受電設施安裝或改造。船舶受電設施配備率不足制約岸電使用量進一步提升。目前船舶受電設施改造面臨法律依據不足、技術標準未統一、經濟成本高昂以及激勵措施薄弱等多重障礙。具體表現為:缺乏明確的時間限制和統一的技術標準,導致部分船舶無法與碼頭岸電接口適配;改造成本高、流程復雜,大型船舶高壓岸電改造費用可達數百萬人民幣;僅有少數港口如深圳、廈門和洋浦提供了資金補貼,整體激勵
11、措施不足。其次,岸電使用的便利性與效率也是影響船舶受電設施改造積極性的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岸電使用的便利性和效率,各大港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4年,我國港口基礎設施的布局得到了持續優化與改善,主要港口配套服務和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實現標準化。在這一背景下,五大港口群內多個港口岸電使用量得到顯著提升。除了采取使用岸電等措施解決船舶靠港期間的碳污排放問題外,目前全球各地港口和航運公司等相關方積極加強合作,在更大范圍內建設低碳航運。岸電技術、新能源船舶及零碳燃料等多項低碳技術,在綠色航運走廊的框架下被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綜合的船舶碳污治理方案。多方共識下的協作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助力解決替代燃料和岸
12、電技術在推廣過程中面臨的挑戰。提升岸電信息公開水平。港口所在地的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港口經營人通過采取加強培訓、專人負責、細化公開內容、完善信息檢索系統、加強主動公開等措施落實政策要求,提升岸電設施與使用信息的公開水平。明確岸電使用目標。各港口所在地人民政府盡快制定并公布具體的岸電使用率/增長率目標,建立完善的岸電使用監管體系;明確劃分港口主管部門和海事部門的職責,加強政策支持與激勵措施。統籌規劃船舶受電設施改造。交通運輸部針對船舶受電設施安裝改造進行統籌安排,針對不同船型制定專項規劃;形成全國統一的船舶受電設施強制性標準,并強化其與岸電設施建設等標準規范的協調與銜接;優化船舶受電設施改
13、造審批流程,并通過資金補貼、稅收激勵等手段激勵改造積極性;制定全國性船舶岸電收費指導標準,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分船型對船舶靠港期間的能源消耗成本(包括低硫油成本對比)進行精確評估,作為岸電收費價格的統一參考。提升船舶接電便利性。港口企業和岸電運營商,通過碼頭設施升級改造、建設岸電系統與管理平臺、優化岸電使用的申請、連接和結算流程、探索更靈活的服務模式、加強對船東及船員的宣傳培訓等多種手段,提升船舶接電便利性與效率。協同推進船舶減排。建議將岸電使用的強化、新燃料船的推廣應用以及綠色航運廊道的構建進行有機結合,在此基礎上,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統籌交通、環保等部門力量,共同推進廊道內的環境治理工作。實
14、現從船舶靠港到航行、再到整個港口與船舶之間的協同減排。在全球航運綠色轉型,岸電和新能源船舶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本報告建議: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03一、背景上海港吳淞口的一艘國際郵輪正在使用岸電,圖:長江口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04海上運輸是全球貿易的核心支柱,承載著約80%的全球貿易量。在全球十大貨物吞吐量港口和十大集裝箱港口排行中,我國分別占據8席和7席,長期位居全球貿易和航運大國之列。與此同時,航運活動帶來的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問題不可忽視。航運造成的碳排放在全球人為排放中約占3%的份額。在我國,船舶排放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也不容忽視。2022年,全
15、國非道路移動源排放二氧化硫(SO)、HC、NOx、PM分別為17.6萬噸、42.5萬噸、473.5萬噸、23.2萬噸。其中,船舶排放的HC、NOx、PM分別占總排放量的24.2%、32.5%和26.3%,相較上年均有所上升。此外,海洋變暖導致極端天氣增多,也增加了全球航運業的潛在風險和成本壓力。如果不采取行動減少排放,到2100年,氣候變化影響可能會使航運業每年額外損失250億美元。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05(一)航運發展的背后:氣候變化與空氣質量壓力(二)船舶減污降碳已成共識:完善岸電使用相關法律、政策支持成為趨勢船舶減污降碳已成為全球共識。在諸多船舶減排技術中,岸電是減
16、少船舶靠港期間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有力手段。早在2007年,美國加州就通過了靠港規則(At Berth Regulation),要求靠港的集裝箱船、客船和冷藏貨船使用岸電或等效減排技術。2023年,歐盟通過歐盟海運燃料法案(FuelEU Maritime),要求自2030年起,??繗W盟主要港口的集裝箱船和客船的所有用能必須來自岸電。我國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對沿海港口靠港船舶未按規定使用岸電的行為,也明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懲罰措施。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完善,我國主要沿海港口城市所在省、市政府相繼出臺相關規劃、方案,制定岸電使用目標,并出臺一系列監管、激勵
17、政策。1.WORLD BANK GROUP,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ipping and Ports: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transport/brief/sustainable-development-in-shipping-and-ports2.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Fourth Greenhouse Gas Study 2020:https:/www.imo.org/en/OurWork/Environment/Pages/Fourth-IMO-Greenho
18、use-Gas-Study-2020.aspx3.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2023.4.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Act Now or Pay Later:The Costs of Climate Inaction for Ports and Shipping,2022:https:/www.edf.org/sites/default/files/press-releases/RTI-EDF%20Act%20Now%20or%20Pay%20Later%20Climate%20Impact%20Shipping.pdf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
19、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06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07在氣候變化和大氣污染的雙重壓力下,航運各個環節都面臨著綠色轉型需求。岸電技術助力船舶靠港期間的綠色轉型,零碳燃料的使用則關系著船舶航行期間的減污降碳。零碳燃料的普及需要港口協助建設加注設施等基礎建設,岸電的普及也需要船舶配合完成受電設施改造。作為一個連接船舶和港口雙方的綜合降碳方案,綠色航運走廊為零碳燃料和岸電技術提供了應用場景,也為船東、港口、政府職能部門等航運鏈條參與者提供了參與空間。在當前航運業綠色轉型的重要階段,深入了解港口岸電設施的建設與應用現狀,并對岸電建設的階段性成就與存在的短板進行客觀評估,對于檢驗政策執行成
20、效、規劃后續推進路徑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本報告旨在綜合分析我國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進展,詳細評估岸電信息公開的透明度、現行政策的有效性以及配套措施的完整性。目的在于為政策制定者、行業參與者以及各利益相關方提供參考,以促進岸電技術的廣泛應用,實現航運的可持續發展和低碳轉型。(三)船舶減污協同治理:多措施協同助力二、岸電建設與使用評價大連港旅順新港,一艘使用岸電的輪渡,圖:蔚然濱城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081、報告評價范圍:我國26主要沿海港口岸電信息公開與配套支撐力度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2006)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及特點、區域內港口現狀及港口間運
21、輸關系和主要貨類運輸的經濟合理性,將全國沿海港口劃分為環渤海、長江三角洲(以下簡稱“長三角”)、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以下簡稱“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個港口群體。本報告參考各港口2023年吞吐量數據,在各港口群中分別選擇3-5個吞吐量較大的主要港口,共選取26個港口作為研究對象(港口名稱見圖示),對其港口岸電建設、岸電使用和船舶受電設施的信息公開水平與配套措施支撐力度進行綜合性的評價與排名,為其他港口岸電常態化使用提供參考借鑒。(一)26港口岸電信息公開與配套支撐力度評價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09岸電設施建設、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是推進岸電使用的基礎,推進岸電使用是前兩者的最終目
22、的。本報告的岸電建設與使用評價體系旨在系統性地評估我國26個主要沿海港口在岸電設施建設、使用和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方面所取得的進展,特別是在信息公開水平和政策配套支撐力度上的表現。通過設定一系列的定性指標衡量政府職能部門岸電相關信息的公開程度,同時也有助于推動相關政策落實,提高岸電信息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通過對岸電建設、使用及船舶受電設施改造的配套支撐措施分別設置具體的指標,識別出哪些港口在岸電使用的政策推動方面表現出色,哪些港口需要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從而為政府職能部門提供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的合理化建議,以更好地支持綠色航運的發展。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102、報告評價指標與權
23、重設置說明在推進岸電常態使用的相關政策文件中,“岸電建設”、“岸電使用”和“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是核心關注點和推動點,所以本報告的評價體系將三者作為一級評價指標,滿分設置為100分。岸電設施建設和船舶受電設施改造為岸電使用提供硬件基礎,岸電使用能夠反映岸電設施建設和船舶改造的實際應用效果,并且是檢驗前兩者成效的主要依據,所以將岸電建設:岸電使用:船舶受電設施改造的權重設置為1:2:1。信息公開水平和政策配套支撐力度是影響岸電常態化使用的重要因素。為了實現評估港口信息公開水平和政策配套支撐力度的目的,在一級指標下設置信息公開和配套支撐兩類二級指標,以評估港口政府職能部門和港口企業岸電信息公開水平,
24、同時也評估政府職能部門針對港口岸電的政策制定進展。三級指標是針對岸電建設、岸電使用和船舶受電設施改造三個維度在信息公開水平和配套支撐力度更為具體的指標,為評分提供細致的量化與得分標準。岸電建設和岸電使用相比于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政策環境相對成熟,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政策配套支撐力度直接可以影響到企業的積極性,也是現階段影響岸電使用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所以將岸電建設和岸電使用的信息公開:配套支撐得分比例設置為3:2,船舶受電設施安裝的信息公開:配套支撐得分比例為2:3。需要說明的是,三級指標主要側重定性評價,即對是否公開相關信息和是否制定配套措施進行評價,不對信息公開詳細程度和進展、配套措施落實情況等進
25、行評價。每個二級指標下的三級指標的得分加權為100%,根據重要程度對二級指標得分進行按比例分配,三級指標得分=二級指標得分*三級指標權重。本評價體系采用指標體系法,在進行權重設置與賦分時充分參考了行業研究智庫和航運業內專業人士的建議,力求做到客觀、符合我國現階段岸電使用推進現狀。5.參考來源:上海港提高靠港船舶岸電使用率實施方案(2023年)等政策文件內容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113、評分方法和結果報告團隊對一、二、三級指標進行逐項評估并設定權重,根據評分體系的三級指標內容對前期收集的信息進行表格化梳理,三級指標總得分即為各港口的最終整體得分。根據整體得分,對港口岸電建設、
26、使用和船舶受電設施的信息公開與政策配套支撐的表現由高至低劃分為四個梯隊,先鋒、領先、待提升與待改進。在26港口中,鹽城港處于第一梯隊,岸電信息公開總得分最高,政策配套支撐總得分排名第四,綜合得分最高,作為先鋒值得其他港口學習借鑒;深圳港、天津港、大連港、上海港4港口位于第二梯隊,在26港口中占比15.38%,信息公開、配套支撐總得分大于50分,但不足60分。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12第三梯隊中,共有珠海港、洋浦港、廈門港等10個港口,在26港口中占比38.46%,綜合得分在3050分之間,在信息公開或配套支撐的得分表現仍有提升空間;秦皇島港、寧波舟山港等共11個港口在第四梯
27、隊中,占比42.31%,在信息公開和配套支撐方面的得分普遍偏低,處于需要改進完善的梯隊??傮w來看,處于待提升和待改進梯隊的港口占比超過80%,在岸電建設、使用與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方面的信息公開和配套支撐方面存在較大進步空間。經梳理發現,截至2024年12月20日,26港口中,24港口主管部門、11港口經營人已按照港口和船舶岸電管理辦法要求通過網站等渠道向社會公開岸電設施信息,但其中僅有9港口主管部門、7港口經營人在岸電設施信息中公開了檢測情況,在相應的公開主體中占比分別為37.5%和63.6%。在岸電設施信息公開的同時,7港口公開了岸電設施覆蓋率/總數量,其中4港口還公開了岸電用電量數據。但岸電
28、設施信息公開的不足之處在于,仍有2港口主管部門、15港口經營人未按規定公開岸電設施信息,15港口主管部門、4港口經營人在岸電設施信息公開中未涉及檢測情況。從岸電設施信息公開度(公開度=岸電設施信息公開度指標得分/總分12分)來看,日照港公開度最高,達到83.33%;大連港、營口港、煙臺港、福州港、秦皇島港、錦州港6港口岸電設施信息公開度62.5%;連云港港、廈門港、珠海港公開度50%;其余16個港口岸電設施信息公開度均在50%以下,其中北部灣港公開度0,港口主管部門和經營人均未公開岸電設施相關信息。除了桌面梳理岸電設施按要求公開的情況外,報告團隊還通過依申請公開的方式向26港口所在地交通運輸(
29、港口)主管部門、海事部門申請獲取2020年-2023年6月岸電建設、使用與船舶受電設施相關的政府信息,但各地政府信息公開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在岸電覆蓋率、使用岸電船舶靠港艘次、岸電使用時長與電量、現有船舶安裝受電設施艘次、岸電專項檢查次數及受電設施安裝艘次等共9項信息公開指標上,鹽城港對指標信息全部進行了公開,依申請公開透明度(透明度=依申請公開指標得分/總分43分)100%;大連港、錦州港、珠海港3港口的依申請公開透明度60%以上;天津港、深圳港、連云港港、湛江港、三亞港5個港口透明度在40%55%之間;北部灣港、秦皇島港、??诟?、上海港、洋浦港5個港口透明度在20%40%;煙臺港、福州港、營
30、口港、廈門港、八所港、青島港、泉州港、東莞港8港口信息透明度在6%-18%;日照港、黃驊港、寧波舟山港、廣州港4港口以“不是本機關已制作或者獲取的政府信息”等理由未公開相關信息,依申請公開透明度為0。(二)信息公開評價:22港口岸電依申請公開透明度低于60%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13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14(三)配套支撐評價:50%以上港口未明確岸電使用目標在岸電建設、使用及受電設施安裝改造的政策配套支撐方面,包含制定目標、計劃、監管及激勵措施,岸電使用信息化技術應用等指標。深圳港各項措施較為全面,在岸電建設和受電設施配套支撐方面得滿分,配套支撐總得分
31、排名第一;上海港岸電建設和岸電使用配套支撐指標得滿分,總得分排名第二;洋浦港總得分排名第三;鹽城港岸電使用配套支撐指標得滿分,總得分排名第四;廣州港岸電建設配套支撐指標得滿分,總得分排名第五;天津港、廈門港并列第六。連云港港、錦州港、營口港及泉州港僅在岸電使用配套支撐指標得分,在26港口中排名后四位。岸電建設方面,天津港、青島港、鹽城港、珠海港、洋浦港和三亞港6港口已實現五類專業化泊位岸電設施全覆蓋,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廈門港、深圳港4個港口已明確到2025年岸電設施覆蓋率達100%的目標。制定岸電建設激勵(資金補貼)措施的港口有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廈門港、深圳港、廣州港、北部灣港和海南省4港
32、口等共10個港口,環渤海港口均未針對岸電建設出臺過激勵措施。岸電使用方面,除東南沿海港口群的四大港口群內的12港口曾提出明確的岸電使用率/增長率目標,其中大連港和上海港提出了特定船型的岸電使用率目標,但仍有一半以上港口未明確岸電使用目標。環渤海港口中,到2025年天津港靠港船舶岸電使用率力爭達到100%,大連港客滾泊位按照應用盡用的原則,岸電使用率達到100%,青島港擬結合靠港船舶特點和生產實際,按年增長岸電使用量作為目標。珠三角港口中,深圳港2025年碼頭岸電使用率計劃達到10%以上;廣州港、珠海港、湛江港、東莞港岸電使用率目標與省級目標一致,即到2025年,船舶靠泊全省港口岸電使用量年均增
33、長率、岸電總體使用率的預期目標均要達到20%。長三角港口中,到2025年,上海港集裝箱碼頭岸6.根據天津市、深圳市、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洋浦港及三亞市的碳達峰實施方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及港口岸電發展相關規劃和政策文件7.依據大連、青島、鹽城交通運輸局政府信息公開答復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15電設施使用率達到30%,郵輪碼頭岸電設施使用率和港作船舶岸電使用率力爭達到100%;鹽城港2025年船舶靠港使用岸電量年均增長率10%以上;浙江省提出岸電使用量在2019年的基礎上翻兩番。西南沿海港口中,北部灣港將根據交辦水202348號文件要求,持續推進岸電設施建設及其使用率;洋
34、浦港爭取到2024年實現具備條件的靠港船舶岸電使用率達到90%目標;三亞港到2025年岸電使用率達到60%以上。26港口中,35%的港口曾制定資金獎補措施激勵岸電使用,包括天津港、煙臺港、上海港、寧波舟山港、鹽城港、廈門港、深圳港、廣州港、洋浦港共9個港口;其余港口對岸電使用激勵力度不足,大多停留在從政策層面鼓勵港口企業對使用岸電的船舶采取實施優先靠泊、減免岸電服務費、優先通行等措施。僅有廈門港、深圳港、洋浦港3個港口制定了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激勵措施;大連港、天津港、煙臺港、上海港、鹽城港、深圳港、廣州港、珠海港、湛江港、東莞港、北部灣港共11港口制定岸電受電設施改造目標/計劃。8.交通運輸部辦
35、公廳,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辦公室,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關于示范推進國際航線集裝箱船舶和郵輪靠港使用岸電行動方案(20232025年),交辦水202348號.9.Dingyiting,Peoples Daily,Online,access data 6 Jan 2023https:/ 與趨勢分析??诟坌潞8鄞霉┧╇娤?,圖:自然田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16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17(一)我國對不同船型分階段推進岸電使用的策略已顯成效“十四五”以來,我國在持續并有策略地推動特定船型岸電常態化使用,從航期和泊位安排較為固定、靠泊時間相對較長的客(貨)
36、滾裝船舶開始,逐漸拓展到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相對較多的國際航線集裝箱船舶和郵輪,在交通運輸部出臺的相關政策推動下,以上三類船型的岸電使用推進工作有序開展并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效。在國家政策引導下,環渤海港口群在全國率先推進客(貨)滾裝船舶的岸電使用。交通運輸部水運局等部門2021年11月印發渤海灣省際客(貨)滾船靠港使用岸電示范區建設推進方案,重點推進渤海灣省際客(貨)滾船靠港使用岸電,目前已見明顯成效。2022年底,渤海灣省際客(貨)滾裝船舶全部具備受電設施,山東省省際客(貨)滾裝碼頭已全部實現岸電常態化使用。截至2024年9月,大連港各客滾泊位岸電使用量已超2023年,達340余萬千瓦時。瓊
37、州海峽的客滾泊位和船舶岸電改造也在進一步提升瓊州海峽客滾運輸服務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行動方案(20222024年)的指導下積極推進,??诟?、湛江港及北部灣港客滾泊位當前已實現岸電設施100%覆蓋。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182023年8月印發的關于示范推進國際航線集裝箱船舶和郵輪靠港使用岸電行動方案(20232025年)為國際航線集裝箱船舶、郵輪靠港使用岸電指明了方向。面對不同船型及國際間在額定功率和電壓標準上的差異,我國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和國際郵輪母港正著力提升對多船型和國際差異的適應能力。如北部灣港積極推進現有不具備受電設施的國際干線集裝箱船舶改造,加強與靠泊碼頭的技術銜接。
38、2024年,北部灣港首次為外籍集裝箱船舶提供了靠港岸電服務。廈門郵輪母港、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實現了岸電全覆蓋,舟山群島國際郵輪港基本滿足市面在用郵輪的供電需求,上海吳淞國際郵輪碼頭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變頻變壓岸電系統。為響應政策要求,完成示范推進工作,多家港口企業與船公司簽訂合同減免岸電服務費,只收取約0.7元/千瓦時的電費,促進了岸電使用量的增長。2024年,青島港集裝箱碼頭1-4月岸電使用量為同期9倍,深圳鹽田港1-7月岸電使用量為去年同期2倍。除客滾船舶、國際集裝箱和郵輪等三類特定船型外,針對航期和泊位安排較為靈活的干散貨船舶尚缺少國家部委的統一部署,只有部分地區(廈門市、廣東?。┫?/p>
39、發了政策文件推動干散貨船舶受電設施安裝或改造。通用泊位、干散貨泊位的岸電使用受船舶受電設施規范標準的制約,如插頭不匹配、功率不兼容等問題難以由地方層面推動解決。(二)船舶受電設施配備率不足制約岸電使用量進一步提升船舶受電設施配備率不足影響了岸電使用,這一問題在集裝箱船舶岸電使用中的表現尤為突出。據大連市交通運輸局統計,大連港集裝箱碼頭全年???0003000艘次集裝箱船舶,但是具備岸電受電設施的船舶數量僅為200300艘次。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目前到港的集裝箱船舶,岸電應用盡用率保守估計能達到92%以上,但是占到港總船舶的比例并不大,主要原因還是目前船側具備岸電接口的集裝箱船舶不足。對船舶進行
40、受電設施改造可以提升現有船舶的受電設施配備率,但在船舶受電設施改造中,存在法律依據、技術標準、經濟成本、激勵不足等方面的障礙,導致船舶改造積極性不高。一是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時間未限制,標準未統一。國內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20)船舶技術法規實施指南(2021年第2號)船舶岸電系統船載裝置檢驗指南以及其他關于受電設施的相關管理辦法均未對需要加裝船舶岸電系統船載裝置的國內航行海船要求限期改造,船檢機構沒有相關依據要求船東必須在一定期限內或者結合最近一次定期檢驗進行改造。同時,目前國家尚未對岸電建設與受電裝備的標準統一規范,部分船舶受電設施插頭與碼頭岸電接口不匹配,有的插頭接口容易出現問題,導致不
41、能正常用電。二是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成本高、周期長。依據檢驗技術規則和檢驗指南要求,需要改造的現有船舶雖原船已配備相關岸電船載裝置,但大部分船舶都不能滿足相關要求,如進行改造基本上需要更換整套岸電船載裝置。大型船舶所需的高壓岸電改造費用約為200至300萬元,進口設備費用約為500至700萬元,改造成本非常高昂。船舶進行岸電系統船載裝置改造需要經歷圖紙設計、圖紙審核批準、購買有相關產品證書的岸電設備、實船現場檢驗、簽發證書等流程,改造流程復雜繁多。11.周曉峰,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岸電接電量同比增257%!山東港口青島港綠色港口建設再傳捷報:https:/ 鹽田國際岸基船舶供電量與接駁艘次打破去
42、年全年紀錄:http:/ 4.5%、2.9%、1.3%,岸電使用明顯不足。為進一步擴大岸電使用,近兩年,各港口及所在地有關部門在政策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4年,我國港口基礎設施的布局得到了持續優化與改善。秦皇島港東港區實現15個干散貨專業化泊位高壓岸電全覆蓋,并配備3套移動式低壓船舶岸基供電系統,岸電對多船型的適配能力得到提升。鹽城港等多港推進岸電設施建設,岸電泊位覆蓋率保持100%。岸電基礎設施的完善為岸電推廣打下基礎,2024年1月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進一步明確了沿海港口岸電使用的責任,為岸電使用監管提供了法律依據。2024年,我國主要港口配套服務
43、和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實現標準化。針對岸電使用流程復雜、岸電設施與船舶用電需求不匹配等影響岸電使用意愿的問題,各港口作為岸電提供方,在優化岸電服務、提升用戶體驗方面做出了努力。滾裝船、不定期航運船舶以及老舊船舶等暫未進行岸電改造的船舶,不具備岸電使用條件。針對這一現狀,寧波舟山港實踐應用移動式岸電箱接電模式,為未配置船載岸電設施的船舶提供更加靈活、便捷的岸電使用方式。在船舶受電設施改造進度較慢的過渡階段,移動式岸電箱的使用幫助拓展岸電應用場景。大數據、人工智能成為推廣岸電應用的新助手,通過打通岸電提供和使用雙方的信息互通渠道,提供了更高效、直觀的數據公開平臺。上海港、青島港、廣州港、鹽城港等多個港
44、口投入使用岸電數據平臺,實現岸電使用情況實時動態監測、提高了岸電使用的便捷性和管理效率。上海港于2024年1月起正式全面啟用“岸電電子交14.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深圳市交通運輸專項資金綠色交通建設領域港航部分資助資金實施細則,深交規20234號15.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市財政局:廈門市港口岸電獎勵辦法,廈港規20243號16.洋浦經濟開發區交通運輸和港航局、儋州市財政局:洋浦港鼓勵靠泊船舶使用岸電扶持暫行辦法,浦交港字2022326號17.亞洲清潔空氣中心.藍港先鋒2023中國主要港口空氣和氣候協同力評價R,202318.萬秀斌,史自強.向綠向新,一座港口的轉型密碼N,人民日報,2024-6-1
45、7(06)19.鹽城市人民政府:鹽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全力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鹽城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鹽政辦函202411號.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20接單”制度,數據顯示,該制度啟用當月,上海港岸電 使 用 次 數、使 用 量 及 用 電 時 長 分 別 環 比 增 長42%、64%和37%。更加便捷、高效的岸電使用流程提高了用戶體驗,幫助培養船員形成使用岸電習慣。同時也有利于港口和監管部門動態掌握岸電使用情況。提高岸電接電效率是港口方提升岸電服務水平的另一項措施。煙臺港增加岸電遠程控制系統,使得操作人員無需進入箱站即可遠程控制岸電電源。該
46、系統運用后,每次作業可提前20分鐘送電,以平均在港14艘船舶測算,可提高接電時長4.6小時,增加接電量1200度。使用效率的提高加快了岸電泊位的流轉速度,減少船舶等待時間,進而提高整體效率。隨著岸電基礎設施廣泛覆蓋、政策支撐完善和服務水平的提高,2024年,五大港口群內多個港口岸電使用量得到顯著提升。其中,天津港前三季度岸電供電量同比增長31%,廈門港1-10月岸電使用量同比增長112%。鹽城港第一季度使用量突破2萬千瓦時。20.上海海事局,上海海事局深入落實“岸電電子交接單”制度 船舶岸電使用率持續提升:https:/ 推動綠色減排,福建廈門港實現岸電建設全覆蓋.N,人民日報,2024-12
47、-20(07)24.鹽阜大眾報,聚力打造全鏈物流低(零)碳樣本:https:/ Technology Tracker:Record Investments in Alternative Fuel:https:/ 43767.1-2024 船載岸電受電設備 第1部分:低壓岸電箱和GB/T 43767.2-2024 船載岸電受電設備 第2部分:高壓岸電箱(柜)的基礎上,形成統一的船載岸電受電設備的強制性標準規范,尤其是針對低壓岸電受電設備,并強化其與岸電設施建設等技術標準的協調與銜接。優化船舶受電設施改造的審批流程,縮短圖紙設計、審核批準等環節所需時間,加快改造進度。對進行船舶受電設施改造的企業給
48、予一定的財政補助,減輕船舶岸電設施改造的負擔,還可以考慮通過稅收優惠等方式來激發船東的積極性。另外,針對當前岸電收費差異較大的問題,建議交通運輸部制定全國性船舶岸電收費指導標準,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分船型對船舶靠港期間的能源消耗成本(包括低硫油成本對比)進行精確評估,作為岸電收費價格的統一參考,并允許各港口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如電價差異)進行適當調整。同時,也需要強化對船舶燃油使用的監督和管理,確保所有船只按照國家標準使用低硫油或其他合規燃料。(四)提升船舶接電便利性港口企業、岸電運營商需要重視碼頭岸電設施建設與改造,使碼頭岸電設施的輸出頻率具有更強的兼容性,適配更多類型和噸位的船舶。為了解決碼頭
49、和船舶岸電接駁位置不夠、不匹配的問題,港口需要合理規劃岸電設施的位置,確保每個泊位都有足夠的空間供對應類別的船舶安全??坎⑦B接岸電;對于移動式低壓船舶岸基供電系統,也需要建設船舶岸電系統云管理平臺,監控岸電使用情況。港口企業、岸電運營商可以合作優化岸電使用的申請、連接和結算流程,通過數字化手段(如移動應用程序或在線平臺)簡化手續,減少人工干預,提供即時結算服務以提升用戶的便利性和滿意度。針對集裝箱船裝卸速度快、靠港時間短的特點,運營商可以探索更靈活的服務模式,例如快速接駁系統或預先預約制度,確保船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岸電接入,不影響船期。此外,可以通過補貼或優惠政策來提高岸電使用的經濟吸引力
50、。港口企業及岸電運營商應當加強對船長和其他相關人員關于岸電使用重要性的宣傳,組織專門的培訓課程,使他們了解如何正確、高效地使用岸電,消除不必要的顧慮。岸電使用增長明顯多舉措助力船舶減污降碳5大沿海港口群26主要港口岸電使用調研報告25(五)協同推進船舶減排為有效推動船舶的減污降碳,建議將岸電使用的強化、新燃料船的推廣應用以及綠色航運廊道的構建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從船舶靠港到航行、再到整個港口與船舶之間的協同減排。具體而言,在強化岸電使用方面,明確岸電使用目標、統籌規劃船舶受電設施改造并提升船舶接電的便利性,同時,對于未按規定使用岸電的行為加強監管力度,確保政策執行到位。另外,為提升岸電使用在操作
51、層面的積極性,碼頭岸電運營商與船東應互相配合,船東提前預報抵港時間和申請使用岸電,碼頭岸電運營商盡早規劃靠泊泊位,盡早與船方進行線上核對岸電設備,以便船舶??看a頭后可快速進行岸電設備連接。在推廣新燃料船應用過程中,加大對新能源船舶的研發投入,特別是氫燃料電池、生物柴油、綠色甲醇、綠氨等新型清潔能源船舶的研究開發,為市場提供更多選擇。加速布局沿海及內河沿線的新燃料加注站點,形成完善的基礎設施和供應網絡,提升港口清潔能源供給能力。結合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科學統籌綠色航運廊道構建,明確重點水域和航線的具體減排目標及時限要求,指導各地有序實施。在此基礎上,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統籌交通、環保等部門力量,共
52、同推進廊道內的環境治理工作。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航道作為試點,率先推行一系列節能減排舉措,如優化船舶調度、限制航速、推廣智能導航系統等,總結經驗后逐步向其他地區推廣復制。通過樹立典型,發揮榜樣的作用,激勵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到綠色航運發展中來。通過上述綜合措施的實施,構建一個從船舶靠港到航行、再到整個港口與船舶之間全面覆蓋的協同減排體系,不僅能夠有效推動船舶行業的減污降碳,還能促進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報告作者:張媛媛 胡嘉懿 馬詩雨報告審閱:田靜報告校對/作圖:徐夕然 版權聲明:本報告的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圖表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擅用,本報告將保留追究責任的權利。說明:本報告僅代表編制方觀點,
53、與資助方立場無關;如果您發現本報告中的信息有不精確之處,煩請批評指正并與我們聯系。C全稱北京自然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開展政策和公眾倡導的環保機構,追求行動力和專業性。使命是改善被忽視的生態環境、守護公眾健康,愿景是藍天白云空氣好、瓜果蔬菜自然甜。目前開展的倡導行動有清潔港口空氣、鄉村能源清潔低碳、農藥及其包裝廢棄物減量。更多信息請通過微信公眾號自然田NatureFields了解。由北京市企業家環?;饡?簡稱SEE基金會)支持,旨在支持本土NGO聚焦鋼鐵、電力、交通運輸及港口船舶等領域的重點工業企業開展減污降碳工作,推動國家政策有效落地,推動重點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和產業結構優化。自然田:衛藍俠 清潔空氣項目:本報告由自然田編寫,北京市企業家環?;饡鍧嵖諝忭椖恐С?。微信視頻號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