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年)(5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水利部: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年)(56頁).pdf(5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前言為反映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現狀、水土保持成效,科學指導流域水土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增強全社會的水土保持意識,促進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按照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管理辦法(試行)和有關規定,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編制了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公報中現狀數據均截至 2024 年底。其中:水土流失和植被覆蓋度數據源于 2024 年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成果,水土保持率數據依據監測成果獲得。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數據源于 2024 年中央投資下達及省級分解文件,結合各?。▍^)水行政主管部門 2024 年統計資料確定。部批
2、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數據源于黃委 2024 年統計資料,?。▍^)審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數據源于各?。▍^)2024 年統計資料。目錄一、水土流失狀況.1(一)黃河流域.1(二)黃河流域重點區域.6(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16二、水土流失治理.1 7(一)水土保持率.17(二)淤地壩建設.18(三)植被覆蓋度.19三、動態變化.3 2(一)水土保持率.32(二)水土流失.33四、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3 7(一)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37(二)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39(三)淤地壩工程和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40(四)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和老舊淤地壩提升改
3、造工程.42五、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4 3(一)水土保持方案審批.43(二)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備.45(三)水土保持遙感監管.47(四)水土保持日常監管.47六、重要水土保持事件.5 0(一)重要會議.50(二)重要調研.50(三)法規制度.51(四)重要工作.5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一、水土流失狀況(一)黃河流域黃河流域西起巴顏喀拉山,東臨渤海,北抵陰山,南靠秦嶺;東西長約1900 千米,南北約 1100 千米,流域涉及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 9 ?。▍^),總面積為 79.47 萬平方千米(包括內流區 4.20萬平方千米)。2024
4、 年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為 24.58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17.66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6.92萬平方千米。根據 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16.76 萬平方千米、5.18 萬平方千米、1.66 萬平方千米、0.79 萬平方千米、0.19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流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68.19%、21.07%、6.75%、3.22%、0.77%,見表 1-1 和圖 1-1。表 1-1 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24.58 16.76 5.18 1
5、.66 0.79 0.19 占比(%)10068.19 21.07 6.75 3.22 0.77 水力侵蝕面積17.66 10.94 4.39 1.47 0.72 0.14 占比(%)10061.95 24.86 8.32 4.08 0.79 風力侵蝕面積6.92 5.82 0.79 0.19 0.07 0.05 占比(%)10084.10 11.42 2.75 1.01 0.72 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1-1 黃河流域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2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黃河流域分?。▍^)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和水土流失面積如表 1-2、表 1-3、表1-4和圖1-2所示,
6、水土流失面積主要集中于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和甘肅省,分別占流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25.75%、18.31%、17.74%。水力侵蝕主要集中于陜西省、甘肅省和山西省,分別占流域水力侵蝕總面積的 24.46%、24.41%、19.37%。風力侵蝕主要集中于內蒙古自治區、青海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別占流域風力侵蝕總面積的 66.18%、19.51%、6.79%。表 1-2 黃河流域分?。▍^)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流域內面積水土流失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青 海14.433.242.600.390.140.080.03四 川1.710.310.310000甘 肅14.5
7、64.362.591.090.420.220.04寧 夏6.281.471.020.320.090.030.01內蒙古14.916.334.821.080.280.110.04陜 西13.234.502.641.190.390.230.05山 西9.593.422.010.970.310.110.02河 南3.480.710.560.120.020.010山 東1.280.240.210.020.0100合 計79.4724.5816.765.181.660.790.193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表 1-3 黃河流域分?。▍^)水力侵蝕面積及強度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水力
8、侵蝕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青 海1.891.330.370.120.060.01四 川0.030.030000甘 肅4.312.551.080.420.220.04寧 夏1.000.600.280.080.030.01內蒙古1.751.190.370.120.060.01陜 西4.322.471.180.390.230.05山 西3.422.010.970.310.110.02河 南0.700.550.120.020.010山 東0.240.210.020.0100合 計17.6610.944.391.470.720.14表 1-4 黃河流域分?。▍^)風力侵蝕面積及強度統計表(單位:萬平方
9、千米)?。▍^)風力侵蝕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青 海1.351.270.020.020.020.02四 川0.280.280000甘 肅0.050.040.01000寧 夏0.470.420.040.0100內蒙古4.583.630.710.160.050.03陜 西0.180.170.01000山 西0.000.000000河 南0.010.010000山 東0.000.000000合 計6.925.820.790.190.070.054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01234567 內蒙古陜西甘肅山西青海寧夏河南四川山東水土流失面積(萬平方千米)圖 1-2 黃河流域分?。▍^)水土流
10、失面積統計圖5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二)黃河流域重點區域1.黃河源區黃河源區是指黃河流域龍羊峽以上涉及的流域范圍,是黃河水量的主要來源地和黃河流域重要水源涵養區,涉及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的 19 個縣,面積為 13.14 萬平方千米,占黃河流域面積的 16.53%。2024 年黃河源區水土流失面積為 2.45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0.84 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 1.61 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2.31 萬平方
11、千米、0.07 萬平方千米、0.03萬平方千米、0.02 萬平方千米、0.02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94.28%、2.86%、1.22%、0.82%、0.82%,見表 1-5 和圖 1-3。表 1-5 黃河源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2.45 2.31 0.07 0.03 0.02 0.02 占比(%)10094.28 2.86 1.22 0.82 0.82 水力侵蝕面積0.84 0.78 0.05 0.01 0.000.00占比(%)10092.86 5.95 1.19 0.000.00 風力侵蝕面積1.6
12、1 1.53 0.02 0.02 0.02 0.02 占比(%)10095.04 1.24 1.24 1.24 1.24 6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1-3 黃河源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7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2.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是指黃河流域龍羊峽至桃花峪區間流域范圍,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 7 ?。▍^),面積為 64.06萬平方千米,占黃河流域面積的 80.61%。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是黃河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區域,2024 年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為 21.88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 16.59
13、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 5.29 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14.22 萬平方千米、5.09 萬平方千米、1.64萬平方千米、0.76 萬平方千米、0.17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64.99%、23.26%、7.50%、3.47%、0.78%,見表 1-6 和圖 1-4。表 1-6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21.88 14.22 5.09 1.64 0.76 0.17 占比(%)10064.99 23.26 7.50 3.47 0.78 水力侵
14、蝕面積16.59 9.96 4.32 1.46 0.71 0.14 占比(%)10060.04 26.04 8.80 4.28 0.84 風力侵蝕面積5.29 4.26 0.77 0.18 0.05 0.03 占比(%)10080.52 14.56 3.40 0.95 0.57 8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1-4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9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3.黃河中游多沙區黃河中游多沙區是指土壤侵蝕模數大于 5000 噸/平方千米 年的區域,主要分布在河口鎮至龍門區間和涇河、洛河、渭河的上游以及湟水、祖厲河、清水河、伊洛河等 7 條支流,涉及青海
15、、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 7個?。▍^),面積為 21.20 萬平方千米,占黃河流域面積的 26.68%。2024 年黃河中游多沙區水土流失面積為 8.51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 7.96 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 0.55 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4.46 萬平方千米、2.52 萬平方千米、0.93 萬平方千米、0.50 萬平方千米、0.10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52.40%、29.61%、10.93%、5.88%、1.18%,見表 1-7 和圖 1-5。注:區域范圍根據水利部 1997 年審查通過的
16、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建設規劃確定。表 1-7 黃河中游多沙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8.51 4.46 2.52 0.93 0.50 0.10 占比(%)10052.40 29.61 10.93 5.88 1.18 水力侵蝕面積7.96 3.98 2.48 0.92 0.48 0.10 占比(%)10049.99 31.16 11.56 6.03 1.26 風力侵蝕面積0.55 0.48 0.04 0.01 0.02 0占比(%)10087.277.271.823.64010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1-5
17、 黃河中游多沙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1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4.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是指土壤侵蝕模數大于 5000 噸/平方千米 年、粒徑大于 0.05 毫米的粗泥沙輸沙模數在 1300 噸/平方千米 年以上的區域,主要分布在黃河河口鎮至龍門區間的窟野河、黃甫川、無定河以及涇河與北洛河上游等 26 條支流,涉及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等 5 個?。▍^)的 9 個市 45 個縣(市、區、旗),面積為 7.86 萬平方千米,占黃河流域面積的 9.89%。2024 年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水土流失面積為 3.97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3.92萬平方千米,風力
18、侵蝕面積0.05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1.72 萬平方千米、1.36 萬平方千米、0.54 萬平方千米、0.30 萬平方千米、0.05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43.32%、34.26%、13.60%、7.56%、1.26%,見表 1-8 和圖 1-6。注:區域范圍根據2013年國務院批復的 黃河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確定。表 1-8 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3.97 1.72 1.36 0.54 0.30 0.05 占比(%)10
19、0 43.32 34.26 13.60 7.56 1.26 水力侵蝕面積3.92 1.67 1.36 0.54 0.30 0.05 占比(%)100 42.60 34.69 13.78 7.65 1.28 風力侵蝕面積0.05 0.05 0.00 0.00 0.00 0.00 占比(%)100 100 0.00 0.00 0.00 0.00 12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1-6 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13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5.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是指土壤侵蝕模數大于 5000 噸/平方千米 年、粒徑大于 0.10 毫米的
20、粗泥沙輸沙模數在 1400 噸/平方千米 年以上的區域,主要分布于黃河河口鎮至龍門區間的窟野河、黃甫川、無定河等 11 條支流,涉及陜西、內蒙古 2 ?。▍^)3 個市的 15 個縣(市、區、旗),呈“品”字形分布。面積為 1.88 萬平方千米,占黃河流域面積的 2.37%。2024年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水土流失面積為0.92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0.91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0.01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0.38 萬平方千米、0.30 萬平方千米、0.14 萬平方千米、0.08 萬平方千米、0.02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
21、總面積的 41.30%、32.61%、15.22%、8.70%、2.17%,見表 1-9 和圖 1-7。注:區域范圍根據2013年國務院批復的 黃河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確定。表 1-9 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0.92 0.38 0.30 0.14 0.08 0.02 占比(%)100 41.30 32.61 15.22 8.70 2.17 水力侵蝕面積0.91 0.37 0.30 0.14 0.08 0.02 占比(%)100 40.66 32.97 15.38 8.79 2.20 風力
22、侵蝕面積0.01 0.01 0.00 0.00 0.00 0.00 占比(%)100 1000.00 0.00 0.00 0.00 14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1-7 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15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規劃范圍為黃河干支流流經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 9 ?。▍^)所涉及的相關縣級行政區,面積為 133.41 萬平方千米。2024 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水土流失面積為 43.11 萬平方千米,占其土地總面積的 32
23、.31%。其中,水力侵蝕面積 22.05 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 21.06 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30.49 萬平方千米、7.41 萬平方千米、3.53 萬平方千米、1.22 萬平方千米、0.46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70.72%、17.19%、8.19%、2.83%、1.07%,見表 1-10。注:區域范圍根據 2021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確定。表 1-10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
24、43.11 30.49 7.41 3.53 1.22 0.46 占比(%)100 70.7217.198.192.831.07水力侵蝕面積22.05 14.74 4.79 1.61 0.77 0.14 占比(%)100 66.8621.727.303.490.63風力侵蝕面積21.06 15.75 2.62 1.92 0.45 0.32 占比(%)100 74.7812.449.122.141.5216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二、水土流失治理(一)水土保持率水土保持率是指區域內水土保持狀況良好的面積(非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是反映水土保持總體狀況的宏觀管理指標,是水土流失
25、預防治理成效和自然稟賦水土保持功能在空間尺度的綜合體現。黃河流域及其重點區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 2024 年水土保持率見表 2-1。表 2-1 各區域水土保持率統計表區域水土保持率(%)黃河流域69.07黃河源區81.35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65.84黃河中游多沙區59.86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49.49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51.06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67.6917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二)淤地壩建設截至 2024 年,黃河流域淤地壩 5.83 萬座,其中大中型淤地壩 1.85 萬座,小型淤地壩 3.98 萬座。見表 2-2 和圖 2-1。表
26、 2-2 黃河流域分?。▍^)淤地壩建設情況表?。▍^)淤地壩(座)小計大型中型小型青 海422182131109甘 肅1685701394590寧 夏1117345372400內蒙古2292980759553陜 西342493234905921956山 西18297124990116147河 南32310217051合 計5838567931178639806注:在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2 年)基礎上,增加了 2023 和2024 年新建淤地壩。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青海 甘肅 寧夏 內蒙古 陜西 山西 河南 ?。▍^)小計 大型淤地
27、壩 中型淤地壩 小型淤地壩 淤地壩(座)圖 2-1 黃河流域分?。▍^)淤地壩情況統計圖18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三)植被覆蓋度1.黃河流域黃河流域植被面積為 54.13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21.18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31.52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1.43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流域植被面積的 39.13%、58.23%、2.64%。根據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中植被覆蓋度分級標準,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22.92 萬平方千米,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7.40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7.64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8.14 萬平方千米,
28、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8.03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等級植被面積為 37.96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70.12%。見表 2-3 和圖 2-2。注:水力侵蝕及凍融侵蝕區園地、林地、草地等的植被覆蓋度劃分的范圍為:高覆蓋(75%)、中高覆蓋(60%75%)、中覆蓋(45%60%)、中低覆蓋(30%45%)、低覆蓋(30%);風力侵蝕區,園地、林地、草地等的植被覆蓋度劃分的范圍為:高覆蓋(70%)、中高覆蓋(50%70%)、中覆蓋(30%50%)、中低覆蓋(10%30%)、低覆蓋(10%)。表 2-3 黃河流域植被覆蓋度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22.92
29、42.34 中高覆蓋7.40 13.67 中覆蓋7.64 14.11 中低覆蓋8.14 15.04 低覆蓋8.03 14.84 合 計54.1310019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2-2 黃河流域植被覆蓋不同等級分布圖20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2.黃河流域重點區域2.1 黃河源區黃河源區植被面積為 11.65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0.68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10.97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5.84%、94.16%。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分,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6.33 萬平方千米,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2.12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1.7
30、4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98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48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為 10.19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87.47%。見表 2-4 和圖 2-3。表 2-4 黃河源區植被覆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6.3354.33中高覆蓋2.1218.20中覆蓋1.7414.94中低覆蓋0.988.41低覆蓋0.484.12合 計11.651002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2-3 黃河源區植被覆蓋不同等級分布圖22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2.2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植
31、被面積為 42.26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20.20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20.65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1.41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47.80%、48.86%、3.34%。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分,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16.37 萬平方千米,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5.23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5.90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7.14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7.62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為27.50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65.08%。見表2-5和圖2-4。表 2-5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植被覆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
32、千米)比例(%)高覆蓋16.3738.74中高覆蓋5.2312.38中覆蓋5.9013.96中低覆蓋7.1416.89低覆蓋7.6218.03合 計42.2610023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2-4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植被覆蓋不同等級分布圖24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2.3 黃河中游多沙區黃河中游多沙區植被面積為 13.81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8.19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5.35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0.27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59.30%、38.74%、1.96%。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分,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3.28 萬平方千米,中高
33、覆蓋度植被面積 2.93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4.07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2.79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74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 10.28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74.44%。見表 2-6 和圖 2-5。表 2-6 黃河中游多沙區植被覆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3.2823.75中高覆蓋2.9321.22中覆蓋4.0729.47中低覆蓋2.7920.20低覆蓋0.745.36合 計13.8110025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2-5 黃河中游多沙區植被覆蓋不同等級分布圖26黃河流域水土
34、保持公報(2024 年)2.4 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植被面積為 5.88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3.24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2.47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0.17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55.10%、42.01%、2.89%。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分,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0.50 萬平方千米,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1.46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2.59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1.16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17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為 4.55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77.38%。見表 2-7 和圖 2-6。表
35、 2-7 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植被覆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0.508.50中高覆蓋1.4624.83中覆蓋2.5944.05中低覆蓋1.1619.73低覆蓋0.172.89合 計5.8810027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2-6 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植被覆蓋不同等級分布圖28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2.5 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植被面積為 1.48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0.92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0.52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0.04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62.16%、35.14%、
36、2.70%。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分,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0.23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0.88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36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01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為 1.11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75.00%。見表 2-8 和圖 2-7。表 2-8 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植被覆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00中高覆蓋0.2315.54中覆蓋0.8859.46中低覆蓋0.3624.32低覆蓋0.010.68合 計1.4810029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2-7 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
37、源區植被覆蓋不同等級分布圖30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3.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植被面積為 91.38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30.23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59.47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1.68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33.08%、65.08%、1.84%。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分,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32.93 萬平方千米,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12.59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11.44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19.53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14.89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
38、為 56.96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62.34%。見表 2-9。表 2-9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植被覆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32.9336.04中高覆蓋12.5913.78中覆蓋11.4412.52中低覆蓋19.5321.37低覆蓋14.8916.29合 計91.381003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三、動態變化(一)水土保持率與 2019 年相比,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率增加 2.32 個百分點,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增加 2.63 個百分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增加 1.96個百分點。見表 3-1。表 3-1 黃
39、河流域及其重點區域水土保持率動態變化情況統計表(單位:%)年份黃河流域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2024 年69.0765.8467.692019 年66.7563.2165.73動態變化2.322.631.9632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二)水土流失1.黃河流域與 2019 年相比,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減少 1.84 萬平方千米,減幅 6.96%。其中水力侵蝕面積減少 1.30 萬平方千米,減幅 6.86%;風力侵蝕面積減少 0.54萬平方千米,減幅7.24%。從侵蝕強度等級來看,極強烈等級和劇烈等級減幅較大,分別減少33.05%和42.42%。其中
40、強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減少1.20萬平方千米,減幅 31.25%。見表 3-2、表 3-3、表 3-4。表 3-2 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動態變化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年份水土流失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2024 年24.5816.765.181.660.790.192019 年26.4216.556.032.331.180.33動態變化-1.840.21-0.85-0.67-0.39-0.14變幅(%)-6.961.27-14.1-28.76-33.05-42.42表 3-3 黃河流域水力侵蝕面積動態變化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年份水力侵蝕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2024 年
41、17.6610.944.391.470.720.142019 年18.9610.675.001.991.080.22動態變化-1.300.27-0.61-0.52-0.36-0.08變幅(%)-6.862.53-12.20-26.13-33.33-36.3633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表 3-4 黃河流域風力侵蝕面積動態變化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年份風力侵蝕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2024 年6.925.820.790.190.070.052019 年7.465.881.030.340.100.11動態變化-0.54-0.06-0.24-0.15-0.03-0.06變幅(
42、%)-7.24-1.02-23.30-44.12-30.00-54.552.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與2019年相比,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減少1.69萬平方千米,減幅 7.17%。其中水力侵蝕面積減少 1.25 萬平方千米,減幅 7.01%;風力侵蝕面積減少 0.44 萬平方千米,減幅 7.68%。從侵蝕強度等級來看,極強烈和劇烈等級減幅較大,分別減少 32.14%和 41.38%。其中強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減少1.07 萬平方千米,減幅 29.40%。見表 3-5、表 3-6、表 3-7。表 3-5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動態變化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年份水土流失面
43、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 2024 年21.88 14.22 5.09 1.64 0.76 0.17 2019 年23.57 14.23 5.70 2.23 1.12 0.29 動態變化-1.69-0.01-0.61-0.59-0.36-0.12變幅(%)-7.17-0.07-10.70-26.46-32.14-41.3834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表 3-6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力侵蝕面積動態變化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年份水力侵蝕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2024 年16.59 9.96 4.32 1.46 0.71 0.14 2019 年17.84 9.83 4.80
44、 1.95 1.05 0.21 動態變化-1.250.13-0.48-0.49-0.34-0.07變幅(%)-7.011.32-10.00-25.13-32.38-33.33表 3-7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風力侵蝕面積動態變化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年份風力侵蝕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2024 年5.294.260.770.180.050.032019 年5.734.400.900.280.070.08動態變化-0.44-0.14-0.13-0.10-0.02-0.05變幅(%)-7.68-3.18-14.44-35.71-28.57-62.503.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與
45、 2019 年相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水土流失面積減少2.61 萬平方千米,減幅 5.71%。其中水力侵蝕面積減少 2.10 萬平方千米,減幅8.70%;風力侵蝕面積減少 0.51 萬平方千米,減幅 2.36%。從侵蝕強度等級來看,極強烈和劇烈等級減幅較大,分別減少 37.76%和 37.84%。其中強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減少 1.96 萬平方千米,減幅 27.34%。見表 3-8、表 3-9、表 3-10。35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表 3-8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水土流失面積動態變化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年份水土流失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
46、烈2024 年43.11 30.49 7.41 3.53 1.22 0.46 2019 年45.72 29.29 9.26 4.47 1.96 0.74 動態變化-2.611.20-1.85-0.94-0.74-0.28變幅(%)-5.714.10-19.98-21.03-37.76-37.84表 3-9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水力侵蝕面積動態變化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年份水力侵蝕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2024 年22.05 14.74 4.79 1.61 0.77 0.14 2019 年24.15 14.90 5.66 2.22 1.14 0.23 動態變化-2.10
47、-0.16-0.87-0.61-0.37-0.09變幅(%)-8.70-1.07-15.37-27.48-32.46-39.13表 3-10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風力侵蝕面積動態變化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平方千米)年份風力侵蝕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2024 年21.06 15.75 2.62 1.92 0.45 0.32 2019 年21.57 14.39 3.60 2.25 0.82 0.51 動態變化-0.511.36-0.98-0.33-0.37-0.19變幅(%)-2.369.45-27.22-14.67-45.12-37.2536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48、 4-1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四、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2024 年,黃河流域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安排中央資金 38.58 億元,下達水土流失治理任務 6593.39 平方千米。黃河流域內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包括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淤地壩工程和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和老舊淤地壩提升改造工程。(一)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工程建設范圍涉及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 9 個?。▍^)。安排中央資金 13.59 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 3596.41平方千米。37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
49、2024 年)圖 4-2 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圖 4-3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38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二)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工程建設范圍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 8 個?。▍^)。安排中央資金 9.64 億元,綜合整治坡耕地 64.15 萬畝。圖 4-4 河南省嵩縣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圖 4-5 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39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三)淤地壩工程和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淤地壩工程建設范圍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
50、山西、河南等 7 個?。▍^)。安排中央資金 5.35 億元,新建淤地壩 233 座。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建設范圍涉及內蒙古、陜西 2 個?。▍^)。安排中央資金 4 億元,新建攔沙壩 320 座。圖 4-6 甘肅省通渭縣淤地壩工程圖 4-7 陜西省靖邊縣淤地壩工程40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4-8 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攔沙工程圖 4-9 陜西省神木市攔沙工程4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四)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和老舊淤地壩提升改造工程工程建設范圍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和河南等 7 個?。▍^)。安排中央資金 6 億元,除險加固病險淤地壩和提升改造老舊
51、淤地壩844 座。完成 19 座黃委直管淤地壩除險加固和提升改造工程。圖 4-10 山西省永和縣淤地壩除險加固工程圖 4-11 黃委南小河溝小流域淤地壩提升改造工程42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五、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一)水土保持方案審批2024 年,黃河流域共審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 9440 個,涉及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 0.33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利部審批 40 個,涉及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 70.79 平方千米。流域 9 ?。▍^)審批 9400 個,涉及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 0.32 萬平方千米。表 5-1 2024 年流域各?。▍^)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情況?。▍^)
52、審批數量(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平方千米)合計省級市級縣級合 計9400400198270183200.65青 海101156460495203.00四 川47404333.00甘 肅1359372291093378.21寧 夏1456254071024446.00內蒙古114672 228 846 1309.31陜 西20911083071676336.59山 西123669262905308.79河 南608105554398.91山 東446193439386.8443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5-1 四川久馬高速路基邊坡拱形骨架結合植草防治水土流失圖 5-2 新建西寧
53、至成都鐵路西寧至黃勝關段(甘青段)新莊一號隧道棄渣場邊棄邊治綜合防治水土流失44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二)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備2024 年,黃河流域共有 5451 個生產建設項目完成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報備。其中,部批項目 12 個,?。▍^)審批項目 5439 個。驗收核查項目 2510 個,其中,部批項目 14 個,?。▍^)審批項目 2496 個。表 5-2 2024 年流域各?。▍^)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備情況(單位:個)?。▍^)合計省級市級縣級合 計543937912323828青 海58559254272四 川1020 8 甘 肅72444101579寧 夏99053242
54、695內蒙古75761 256 440 陜 西112351146926山 西56170120371河 南3803286262山 東30972727545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5-3 G0611 張掖至汶川高速同仁至賽爾龍(青甘界)段公路工程邊坡混凝土骨架結合植生袋綜合防治水土流失圖 5-4 銀川都市圈中線供水工程泵站邊坡混凝土網格植草防治水土流失46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三)水土保持遙感監管2024 年,水利部組織開展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遙感監管工作,通過衛星遙感解譯和現場核查,黃河流域共認定并查處“未批先建”“未批先棄”“超出防治責任范圍”等違法違規項目
55、2268 個。(四)水土保持日常監管2024 年,黃委和地方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采用遙感監管、“互聯網+監管”等多種方式,共對 14448 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開展監督檢查。其中,黃委對 89 個在建部批水土保持方案生產建設項目開展了監督檢查,地方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對 14359 個生產建設項目開展了監督檢查,并對存在的問題下達了整改意見。表 5-3 2024 年流域各?。▍^)水土保持監督檢查情況(單位:個)?。▍^)合計省級市級縣級合 計14359443262111295青 海1533162613758四 川4213 38 甘 肅2383294711883寧 夏62261119442內蒙古
56、309634 695 2367 陜 西38561153953346山 西1170301371003河 南10224141877山 東63574758147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5-5 陜西金堆城鉬業股份有限公司王家坪尾礦庫項目道路邊坡植生袋防治水土流失圖 5-6 山東泰安王家院水庫向泰城供水工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48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圖 5-7 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山東段)控導續建工程植樹種草保護水土資源圖 5-8 新建蘭州至合作鐵路 4 標泄湖峽大夏河特大橋擾動區水土保持植草措施49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六、重要水土保持事件(一)重要會議(1)2
57、024 年 5 月 23 日,黃委召開 2024 年淤地壩建設管理和安全度汛工作會議,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主要負責人出席會議并講話、黃河流域(片)各?。▍^)水利廳水土保持部門負責人交流發言。(2)2024 年 10 月 19 日,黃委召開黃河流域(片)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工作座談會,黃河流域(片)各?。▍^)水利廳水土保持部門負責人交流發言。(3)2024 年 11 月 7 日,中國水土保持學會黃河專業委員會召開換屆大會暨學術交流會。(4)2024年11月28日,黃委召開黃河流域(片)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二)重要調研(1)2024 年 8 月 19 日至 23 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
58、盟中央常務副主席王光謙率調研組在內蒙古和陜西開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綠邊(綠色生態廊道)建設”調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張道宏參加調研。(2)2024 年 6 月 27 日,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建中央副主席孫東生到黃委開展“加強黃河流域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3)2024 年 11 月 16 日,水利部副部長朱程清到黃河上中游管理局調研水土保持科技創新工作,黃委主任祖雷鳴,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陜西省水利廳、西安理工大學有關領導參加調研。(4)2024 年 12 月 23 日至 24 日,水利部副部長王寶恩到黃委調研黃河保護治理工作。50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
59、24 年)(三)法規制度(1)2024年7月11日,淤地壩維修養護標準(SL/T 823-2024)正式實施。(2)2024 年 7 月 18 日,印發黃委關于印發黃土高原地區淤地壩建設管理及安全運用相關要求的函(黃水保函202479 號)。(3)2024 年 12 月 4 日,印發黃委水土保持監管跟蹤人管理辦法(水保 2024 4 號)。(四)重要工作(1)黃委組織完成黃河流域(片)水土保持規劃編制工作,系統性指導流域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推動?。▍^)水土保持空間管控重點區域劃定工作,進一步提升流域生態保護和空間治理能力。(2)黃河流域創新開展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試點,寧夏彭陽李岔、陜西延安薛張、
60、山西右玉小南山 3 個小流域完成碳匯交易 18.7 萬噸,實現交易額 654.6萬元。黃委西峰南小河溝小流域完成碳匯交易 23 萬噸,實現交易額 818.4 萬元,是水利部直屬單位水土保持碳匯交易第一單。黃委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辛店溝小流域完成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150萬元,成為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建立健全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發布后,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產品轉化交易第一單。(3)黃委組織開展黃河流域淤地壩建設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十四五”實施方案評估工作,提出涉及?。▍^)建設任務調整需求,形成評估報告并報送水利部,推動項目落實落地。(4)黃委聯合青
61、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 7 ?。▍^)完成黃土高原地區中型以上淤地壩淤積專項調查及小型淤地壩登記和銷號有關工作,形成黃土高原地區中型以上淤地壩淤積專項調查工作報告黃土高原地區小型淤地壩登記和銷號工作報告成果。5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5)黃委協同流域各省區水土保持監督部門、水行政執法部門、水利紀檢以及檢察機關開展水土保持專項執法行動,通過“天空地”一體化監管,依法查處違法違規項目 68 個,對 12 起重大違法案件啟動公益訴訟程序。(6)黃委組織完成黃河流域砒砂巖區、水蝕風蝕交錯區和沙漠入河區范圍劃定工作,成果通過黃委評審。(7)黃委組織對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
62、延安市志丹縣,甘肅省通渭縣,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等地開展 4 次典型暴雨水土流失情況調查。(8)2024 年 10 月 24 日,黃土高原水土保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觀測試驗設施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項目總投資 2699 萬元,建設水土流失規律、水土保持試驗研究、水土保持效益評價和數據管理共享服務 4 個方面的試驗設施,購置相關設備 190 臺(套)。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入選水利部第二批水利人才培養基地,西峰、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二批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52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4 年)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編委會主 任:祖雷鳴副主任:馬永來 魏向陽 朱小勇 郜國明委 員:劉正杰 趙幫元 喻權剛 杜亞娟 劉志剛 祁永新 馬紅斌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編輯部主編:朱小勇副主編:劉正杰 趙幫元 喻權剛 杜亞娟 劉志剛 祁永新 馬紅斌 馬 寧成員(以姓氏筆畫為序):馬樂群 王 飛 王志雄 王 娜 王 峰 王清玄 王 晶 王 強 王婷婷 劉 楊 孫 浩 杜 敏 李廣巾英 李 驍 張 雨 張建國 張 瑞 張 麟 羅麗芳 周珊珊 趙久真 趙晶晶 郝姍姍 姚京威 秦瑞杰 徐 釗 徐 震 高云飛 郭可馨 唐云逸 陶清瑞 曹夏雨 常斐楊 蔣 潔 靳春香 潘嘉培53